第一篇:公安部:身份证问题出在验证环节
公安部:身份证问题出在验证环节
针对民众关心的“二代身份证先天缺陷”问题,技术专家和法律专家作出详细解释,称二代身份证在技术上是先进的,目前暴露出的问题不是在制证环节,而是有关部门在查验环节存在缺陷。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丢失的身份证还可以公安部建议金融等领域,在检验身份证的时候,不仅要验证身份证的真实性,还要进行人、证对比,对有怀疑的要与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核对,加强监管。
记者还了解到,公安部今年着手开展身份证挂失系统建设。
有关专家表示,这个系统建立之后,即使是挂失了原来的身份证,不代表这个身份证的物理特征就改变了,它的信息还是可以读出来的。这个系统要发挥作用,关键是相关用证单位要来查询,否则,挂失系统也起不到防止丢失的身份证被冒用的作用。
追问 为何一开始不录指纹?
推行二代证时指纹识别技术尚不成熟
目前,全国已经有16000多个派出所开始登记二代身份证指纹信息。很多人发出疑问,为什么之前的二代身份证没有录指纹信息?
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居民身份证管理处处长甄志刚介绍,上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要求研发二代身份证,运用IC卡技术,当时就考虑在芯片中加入指纹信息。但是经过大量测试发现,当时的指纹识别技术不成熟,不可靠,因此在2003年制定身份证法的时候,就没有规定要登载指纹信息,但是在IC卡中预留了指纹的存储区。
甄志刚说,现在技术发展了,登载指纹信息的条件也已经成熟。因此,国务院在2011年提请修改身份证法,明确规定身份证登载信息包括指纹信息,有效解决人、证信息的统一性问题,有利于提高识别效率,有效防范冒用他人身份证的现象。
甄志刚表示,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开始,年底将全面铺开。
记者了解到,现在办理新的二代身份证,必须录入指纹信息。已经领取二代身份证的,也可以到派出所补录指纹信息。
追问 二代证是否可造假?
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三种防伪技术
自2004年《居民身份证法》实施以来,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换发二代证工作,目前,已全面完成了集中换发二代证任务,已经换发二代身份证逾12亿张。自今年1月1日起,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停止使用。很多人疑惑,是否存在二代身份证造假的问题?
工信部十五所研究员潘利华,曾任中国信息产业商会智能卡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从事智能卡研究、生产、开发和制造。
据潘利华介绍,身份证芯片的设计,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包括各种密钥系统的建立,以及一整套的检验方法,确保身份证的防伪造和防变造。
潘利华说,目前的二代身份证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三种防伪技术,有效实现了防伪,可以有效可靠地运行。
首先是物理防伪,在印刷方面有各种防伪手段。其次是数字防伪技术,就是引入芯片、密钥系统和密钥体制。第三是生物特征防伪,目前增加了指纹系统。
公安部有关人士介绍,二代身份证的防伪是成功的,从目前看,还没有发现成功伪造二代身份证并且可以读出有效信息的案例。
设密码不具可行性,世界范围内无先例
此前有媒体和民众建议,身份证应该像银行卡一样,设置密码和口令,这样即便身份证丢失,也很难被冒用。对此,相关技术专家表示,身份证设置密码不具有可行性,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先例。
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葛元庆说,身份证的芯片的数字防伪的功能,保证了身份证存储信息是安全可靠合法的,在核验的时候,可以证明身份信息是合法写入的,所持身份证是公安部核发的。
如果在机读验证的时候,还要输入六位密码的数字口令,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输入密码口令错误,要不要对身份证锁定?
葛元庆介绍,从安全角度来讲,应该做锁定。如果因为记错密码而导致锁死,那么一张合法的证件就不能用了。如果不锁定,就可以通过机器去破解密码。所以对身份证件设置密码是不可能实现的。
为什么银行卡可以设置密码?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俊峰解释说,银行卡设置密码,前提是有一个后台网络支撑。而身份证不可能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有网络,如果没网络,就无法验证,会给使用带来很大困难。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玉峰介绍,在当时论证的时候,就把口令机制否决了。
追问 挂失后为何不能停用?
对网络要求高,实现难度大
二代证有IC卡,那么,能不能像手机SIM卡一样,在挂失并申领新的SIM卡之后,原来卡片就作废呢?
数据通信科学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玉峰解释说,手机SIM卡可以挂失并作废,前提是手机卡一直处于在线联网状态。但是身份证在使用过程中都是离线的,是个社会化应用,任何场合都可能使用。如果要做到联网可以挂失,必须保证每个公民在任何时候都能联网,做起来很难,需要社会网络进步。
李玉峰说,即便技术上可以做到,也没有太大意义。因为现在二代身份证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验证部门不去验证,进行人证对比。
二代身份证防伪真相
发放范围:公民应自16周岁之日起三个月内,向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公安机关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全国累计制发逾12亿张。
六大特点:融入IC卡技术,防伪性能提高,办证时间缩短,存储信息增多,有效期重新确定,发放范围扩大。
面世时间:2004年1月开始发放和更换
防伪技术:目前二代身份证采用了三种防伪技术:
一是物理防伪,在印刷方面有各种防伪手段,作为证件表面的视读防伪;二是数字防伪,引入芯片、密钥系统和密钥体制,用于机读信息防伪;三是生物特征防伪,目前新增的指纹系统。
现状
无法注销:居民生活中丢失身份证后,即使做补办(挂失)处理,但由于没有任何注销措施,导致原身份证仍可正常使用。
没有密码:二代身份证没有密码功能,不能通过修改密码的方式停止卡片使用,若不法分子掌握与自己外貌相近的他人真实身份证,则可“分身两人”。
一人多证:因为升学、居住地变更、留作纪念等原因,很多人都持有多张本人身份证,这些身份证都可以使用。
成本增加:在设计上将信息印刷在双面的方式无疑增加了行政成本和复印成本。
影响
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正通过网络非法交易,并被广泛用于开办银行卡、信用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公安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时,遇到大量冒用身份证开设专门用于大量非法资金的银行卡。
防范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有16000余个派出所启动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工作,今年年底将在全国铺开。群众有自愿提前换证的,可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换领登记指纹信息的身份证。
追访
首都机场今年查获冒用身份证60余起
根据相关规定,在旅客登机时,机场要查验旅客身份证。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航空报案有限公司东区安检部经理张洋告诉记者,首都机场查验身份证件有人防和技防两种手段。
张洋说,技防,就是使用身份证阅读器读取,查验身份证是否为伪造身份证。人防,就是安检员比照旅客的人与证件,确定身份证是否本人使用。安检员上岗之前都要训练人和证的对照。
据介绍,通过这两个手段,首都机场从今年1月以来,已经发现旅客冒用他人证件60余起。
银行多种措施防冒用办卡
身份证遗失,被人冒用代办银行卡、信用卡,身份证主人真的只能“任人宰割”吗?昨日,记者询问了几家银行的客服人员发现,银行对于代办银行卡都有严格的规定,可采取多种方法防止不法分子“钻空子”。多个银行客服人员表示,如果客户去网点办理借记卡,工作人员首先会通过多种方式比对身份证是否是持卡者本人,包括相貌对比,公安机关系统信息对比等,如有可疑还会要求办卡人提供其他证件,如户口簿、驾照等,如无法提供工作人员有权拒绝开卡。
但据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行动处处长张晓鹏介绍,公安机关在打击网络赌博和电信诈骗时,普遍遇到一个问题是大量冒用他人身份证开设专门用于大量非法资金的银行卡。继续使用,并不是因为身份证的天生缺陷,而是有关部门不去做“人证一致性”的审核。
第二篇:身份证验证程序
#include
#pragma hdrstop
#include “Unit1.h”
//-------------
#pragma package(smart_init)
#pragma resource “*.dfm”
TForm1 *Form1;
//-------------
__fastcall TForm1::TForm1(TComponent* Owner)
: TForm(Owner)
{
}
//-------------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1Click(TObject *Sender)
{
int len=m_Num->GetTextLen();//得到字符串输入长度
if(len==15)
{
bool bl=true;
for(int i=0;i<15;i++)//判定输入是否合法,即输入不为数字
{
char tem=m_Num->Text[i+1];
if(tem<'0'||tem>'9')
{
ShowMessage(“身份证号输入不合法!”);
bl=false;
break;
}
}
if(m_Num->Text.SubString(9,2).AnsiCompare(“01”)<0||m_Num->Text.SubString(9,2).AnsiCompare(“12”)>0)//检查月份输入是否合法
{
ShowMessage(“身份证号中月份输入不合法!”);
bl=false;
}
if(m_Num->Text.SubString(11,2).AnsiCompare(“01”)<0||m_Num->Text.SubString(11,2).AnsiCompare(“31”)>0)//检查日期输入是否合法
{
ShowMessage(“身份证号中日期输入不合法!”);
bl=false;} if(bl){AnsiString tem;
AnsiString sex=((m_Num->Text[15]-'0')%2==0)?“女”:“男”;//判定
男(奇数)、女(偶数)
tem=“该身份证为旧式身份证,其中包含信息信息如下:rn出生年月:”;tem+=m_Num->Text.SubString(7,4);
tem+=“年”;
tem+=m_Num->Text.SubString(11,2);
tem+=“月”;
tem+=m_Num->Text.SubString(13,2);
tem+=“日”;
tem+=“rn性别为:”;
tem+=sex;
m_Fmt->Text=tem;//输出
}
}
else if(len==18)
{
bool bl=true;
for(int i=0;i<18;i++)
{
char tem=m_Num->Text[i+1];//依次取出字符串中的字符进行判
定,不为数字即不合法
if(i==17&&tem=='x'){break;}//旧式身份证末尾X判定if(tem<'0'||tem>'9')
{
ShowMessage(“身份证号输入不合法!”);
bl=false;
break;
}
}
if(m_Num->Text.SubString(11,2).AnsiCompare(“01”)<0||m_Num->Text.SubString(11,2).AnsiCompare(“12”)>0)
{
ShowMessage(“身份证号中月份输入不合法!”);
bl=false;
}
if(m_Num->Text.SubString(13,2).AnsiCompare(“01”)<0||m_Num->Text.SubString(13,2).AnsiCompare(“31”)>0)
{
ShowMessage(“身份证号中日期输入不合法!”);
bl=false;
}
if(bl)
{String tem;
AnsiString sex=((m_Num->Text[17]-'0')%2==0)?“女”:“男”;
tem=“该身份证为新式身份证,其中包含信息信息如下:rn出生年月:”;tem+=m_Num->Text.SubString(7,4);
tem+=“年”;
tem+=m_Num->Text.SubString(11,2);
tem+=“月”;
tem+=m_Num->Text.SubString(13,2);
tem+=“日”;
tem+=“rn性别为:”;
tem+=sex;
m_Fmt->Text=tem;
}
}
else
ShowMessage(“身份证号长度输入不合法!”);
}
//-------------
void __fastcall TForm1::Button2Click(TObject *Sender)
{
m_Num->Clear();//清空编辑框
m_Fmt->Clear();
}
//-------------
第三篇:《问题出在四年级》读后感
《问题出在四年级》读后感
陈晓荷
前段时间到图书室去找书,偶然发现了一本《问题出在四年级》,想想自己正好任教四年级,所以便借了这本书来看一看,想了解一下四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更好的因材施教,这本书从四年级孩子的变化、容易出现的问题、家长如何应对等方面,详细的介绍了四年级孩子的特点,对自己启发比较大。
首先,孩子在四年级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我从这几周的教学中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独立意识增强,情感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波动,书中说到四年级是一个“爬坡”的阶段,首先知识难度增大,理解的题增多了,纯知识性的题目少了,因此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首先要了解这一方面。其次,四年级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的最后一个养成阶段,如果这时候能抓紧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学生还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否则错过这一阶段,学生就很难再养成好的习惯了。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抓紧这一阶段的教育,要求好家长共同做好孩子的习惯养成工作。
其次,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美国教育学家珍妮·艾里姆:“孩子身上优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学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是现代教育学耳熟能详的名字,他曾说:“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的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地进修自己。”书中以详细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了不同特性的孩子,以及如何应对。总体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感兴趣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一开始需要孩子意志力的参与,但是一旦孩子有了学习行为,老师和家长就会为他欢呼,给他表扬和鼓励,孩子就会因为父母和老师的快乐而快乐,因为夸赞而快乐。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学习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反应,能够不用意志力,像条件反射一样快乐学习。
第三,四年级的孩子处在人生的“风口浪尖”。
四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存在对学习以外的事情感兴趣,而且兴趣不稳定的现象,与学习兴趣相关的情绪处在不稳定状态。这与学生的年龄小有关,也与家长的放任和管理不当有关。家长固然要爱护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但是要让孩子们明白,快乐和成功需要持久的兴趣,要真正热爱一件事情,就要坚持下去,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放弃。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而不是总是支持孩子改变兴趣爱好。
总之,四年级的孩子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跟学校合作的好,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以让孩子终身受益!如果这个期间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也会让他后悔一辈子。作为教师要不断与家长沟通,及时关注孩子的变化,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应对解决,帮助孩子度过这一特殊时期,从而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品行等好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奠基。
第四篇:身份证遗失问题
身份证遗失问题
按照通常做法,公民遗失居民身份证时,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由公安机关填写《居民身份证报失证明》,并向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领临时身份证。从报告之日起3个月仍未找到的,应当向常住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申报补领新证,而补办身份证本身就是挂失行为。
失窃或遗失还在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总会让人萌生被不法分子滥用的担心,且实际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教训值得记取。为避免意外发生,登报声明遗失作废并非多余,因为一旦发生问题,登报挂失日期是唯一能够证明你可以不承担责任的证据。
当然凡是用身份证开户的相关业务,还应及时到营业厅挂失并查询是否有人盗用自己证件非法消费,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第五篇:身份证发展及验证方法简史(人证同一性)
身份证及验证的发展史
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证件叫做身份证,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它将作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公民身份的证明工具。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允许身份证包含生物统计学信息于其中,如照片、面部特征、手掌特征、虹膜扫描识别或指纹识别,其他通常出现在身份证上(或数据库中)的信息包括:全名、父母姓名、住址、职业、民族(在多民族国家中)、血型和凝血因子等,那么我国的第一代正式身份证产生于1989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条例>公布实施的。时至今日,身份证证照的发展,已经到第三代证的换证初期。身份证经历了身份证的形成,统一,到独一无二的证件,在到第一代,第二代,甚至到了第三代。那么身份证的发展和验证经历怎么的演变?下面从以下的几个阶段分别介绍每个时期的身份证及验证方法,来了解身份证发展及验证方法的历程。
“身份证”产生的阶段---古代身份证
说起身份证,据相关史实考证,我国的身份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在商鞅在秦国变法,发明了照身帖。照身帖由官府发放,是一块打磨光滑细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头像和籍贯信息。国人必须持有,如若没有就被认为是黑户,或者间谍之类的。这可能是早期身份证的雏形,不过,有人说,身份证的雏形始于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由朝廷像官员颁发的一种“鱼符”,是由木头或金属制成,不同的官员以当时金属的贵贱来明确身份,到后来由鱼形变成龟形。“金龟婿”一词,便由此而来。指找到了当官有钱的人。到了宋代,改制腰牌,到了明代改为“牙牌”。到了清代的帽珠,身份的标识开始向中下阶层延伸,不再像明代以前,只有上层人士才具有这样清楚的标识。
从秦朝到清朝的这个阶段,出现的这些身份的标识,形式多样性,但总体来说,都是属于身份证明的这一范畴。然而,这样的身份证,在核验其身份的真实性,只能凭眼观,造假很容易蒙混过关,没有人能真正的证明其真实性。这种核验身份方法,是最初级最原始的方法。
现代身份证雏形的阶段
1929年,宁夏省建立,为了抵御红军,实行保甲制,建立居民证登记制度,在一条白布上写上人的基本信息,其中开始登记人的相貌特征,和手的篼纹等,后来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宁夏省国民身份证。再到国民时期,演变成中华民国国民身份证,采用纸质制作,上面涵盖了身份证信息的基本要素。
此阶段,身份证的登记信息要素已经成熟,且注意到手纹的作为身份识别的独特性,外貌特征的比对,也在逐步完善。这也是我国早期身份证的雏形。在身份的验证方面,虽然凭眼观来对比,但其想造假的比率较古代,在理论上有所降低。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渐渐显示出端倪。
现代身份证的发展
1949年解放后,我国公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居民身份证,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用的是户口簿和单位介绍信。1984年4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颁发居民身份证若干问题请示的通知,同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自此,我国通过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揭开了居民户口证件化管理的序幕,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包括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分为10年、20年、长期三种。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最初发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证是用手工填写的。1985年9月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2次会议批准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标志着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正式确定。1986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实施细则》。此后,各地根据国务院部署的全国五年(1986至1990年)集中发证规划,分别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在完成试点的基础上,从城市到农村,分期分批全面展开了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图为“中国一号公民”单秀荣展示自己身份证。1999年10月1日起,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实行公民身份号码制度——国家为每个公民从出生之日起就编定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藏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2013年1月1日起,一代身份证停止使用,新一代身份证中还将登记指纹信息。身份证这张能够代表我们身份的卡片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阶段,在第一代身份证的出现,确定其唯一性和独特性,作为主要唯一的身份证明。在制作上通过表面的复杂防伪标识,和人像的肉眼对比,及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进行识别。而到达了第二代身份证证件,其内部植入二代证芯片,通过特殊的方式加密,并且核对身份有有了更多的信息选项,通过建立起来的对比数据库,通过身份证阅读器的解码模块读取身份证证照内的信息,增加了伪造的难度,并且保证身份证阅读器的唯一性,达到物理核验和数据上传的双重对比。极大的增加了识别的可靠性。
到现在,第三代身份证的出现,在验证的时候,加装了指纹验证,同时读出身份证内的信息,达到及时比对,实现人证同一性,能够当初确认人证合一,保证信息的绝对真实。减少了人工核查时,人为的局限性。只要执行到位,基本上没有死角。目前,为了迎接三代证的到来,中软高科已经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研发的人证同一性的验证终端,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我们相信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我们专注身份核验。为您的安全报价护航。
本文编写者:郑州中软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聂海龙 关键词:icr-007,EFK-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