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13:58: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

第一,课堂纪律涣散,教师抓不住学生。老师讲,学生却在下边各玩各的,甚至睡着了,试想如何达到预期目标。

第二,学生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尤其是课堂上倾听的习惯不够,往往是在课堂上教师在讲或者学生汇报时,其它学生没有意识去听,去思考,去交流,这样造成师生,生生交流的渠道不畅通,那么这样的课堂效率肯定不会高的。

第三,教学设计无趣,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一些差距,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教师不注重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得过且过,穿新鞋走老路,课堂教学还是老一套,没有情景创设,缺乏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有教师没有激情,造成学生无兴趣;教学设计脱离实际,没有针对性等这样的课堂无效率可言。

对策:

第一,制定制度,养成习惯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抓好课堂纪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向40分钟要质量,我认为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切忌对学生大呼小叫,要坐下来和学生好好谈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为学生的点滴进步鼓掌。在一个班级中,如果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在严格的纪律下培养出来的。所以要制定各种学习制度,各种学习规则,让其知道应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学习,怎样去学习,让其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许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不适应,但久而久之,慢慢的习惯也就成了自然,纪律有了,学习氛围有了、学习习惯也就养成了。

第二,研究教法、学法,精心备课

精心备课:要做到研究教材要透,教学目标要明,学情分析要准、教学思路要清,教学思想要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每个教学环节我们都不能放松,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以及作业讲评以及单元作业的讲解,都需要充分备课、精心备课、既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课标,上一堂有质有量的课。

第三,关注学困生,制定帮扶计划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如此。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更关注学困生的学习,学困生大部分是与家庭有关,所以,及时了解他们的家庭及其自身各方面的情况,帮助分析其中的原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再有就是注重去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且想办法让学困生把闪光点最大限度的展现出来,并且告诉他们:“谁都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只要心中有阳光,就能朝着明天的太阳快乐的奔跑”。这样以来,学困生每时每刻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时间长了,自信心自然增强;另外,给每个学困生配备一个学习组长,让其监督其学习的进步,并及时表扬他们,学习成绩也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第四,加强小组合作,提高整体学习成绩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共同提高学习成绩,给学生分学习小组,4人一组,选出组长,无论课上课下都能方便学生的相互交流,组长直接对老师负责,有些时候小组长可以自行布置与批改帮扶对象的作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一是有助于发现更好的学习方法;二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三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四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第五,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首先要熟练、灵活、创新运用教学策略,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带着激情走进课堂,努力创设生动、活泼、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

第二篇:数学教学低效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初探

数学教学低效成因分析与解决对策初探

摘 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高耗低效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寻求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是新课程教学改革与研究中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拟就当前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高耗低效的成因作简单分析,并初步探讨如何解决数学教学高耗低效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有效手段,落实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数学教学 低效成因 有效教学 解决对策

现代教育主张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尽管我校老师不断辛勤努力地工作,而学生数学成绩却让人心寒与哀叹,教学质量出现下降趋势,领导、老师和家长们均为之担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部分是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目前课堂教学中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虽然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自主探究、体验感悟、合作研讨、求异创新,但是,出现了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的现象,使课堂教学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新课程中,无论教学思想如何更新,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上。

一、造成数学教学低效因素的分析

(一)学生因素

1、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被动。许多同学依赖性很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课,对教师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及布置的练习总是漫不经心,若无其事,不肯动脑筋。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根据调查,大多数学生回家缺少监督,学习更不自觉,基本不复习,本来在校接触数学的机会少,回家又不及时复习,知识就会很快遗忘,也有同学不重视基础,学习不得法。知道要用韦达定理分解,但又不能完整正确地应用。在教学中多次发现学生在分式的化简与解分式方程,练习、作业时都采用去分母方法解题,讲评了改正,结果到后来还是错,更是收效甚微,事倍功半,老师常常抱怨费了力却不见效果。

2、厌学情绪严重,缺乏良好的学习情感体验及个性品质。调查显示,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对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随着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发展,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态度、自信的发展反而形成一定的反差。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获得自信和更多的成功感,是数学学习目标极为关注的方面,而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中却表现得严重不足。考试缺乏竞争意识,认为反正不会做不愿认真复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参加考试。受社会环境的感染及影视媒体的影响,有相当部分的学生整天无所事事,早恋现象也较普遍,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布置的作业练习马虎应付,抄袭了事,甚至不交。解题时不遵循一定的步骤,或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解题过程没有逻辑性。

(二)教师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

农村学校地处偏远,部分教师专业水平不高,自我反思意识及教学能力较弱,同伴互助受到条件限制,专业引领有一定困难。老教师严格遵循教材,上课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给学生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课堂气氛沉闷。有的年轻教师敢于尝试,善于标新立异,但不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随意改换内容,总想迎合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与课改理念,不顾学生和教学实际鼓励学生探究、合作、交流,整堂课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际上学生学习漫无边际,课后一无所知,最终造成课堂教学低效。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教师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折射到教学中势必造成教学活动重心的偏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活动,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学生缺乏对数学的体验、思考和探究,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学生的智慧受到扼杀,个性发展受到摧残,创新思维的形成成为泡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的弊端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材的培养目标容易导致教师教学关注点定位的偏差,使得教学活动以“知识为本”,而非以人为本;大纲、教材的“刚”性容易束缚教师的手脚,淡化教师参与教材建设的意识,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师创造性的劳动,使得数学教学活动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此外,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还受教师教学素养、教学环境及教学设施等因素的直接影响。

三、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教师还应取长补短,虚心向同行学习。要实现教学过程和方法的最优化,教师要学习相关的教学理论,明白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的要旨,合理、科学的运用,该点破的要点破,该精讲的要精讲,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的效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要通过教学反思,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依据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正确审视教材的功能,打破“教材中心论”,做教材建设的参与者、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师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分析和使用教材,必须善于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用书,学生的实际合理设计教学,要辩证地看待教材,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设计理念,切不可为了赶热闹,违背教材的设计的理念,而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凭主观意识无原则地修改教材。同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创设有利于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教学环境,着力探究开展有效数学教学活动的途径和办法,把课堂教学改革引向深入。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是让学生亲身实践,故教师应努力发掘有价值的专题活动、实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可联系教材内容,结合本地资源,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测算粉刷房屋的费用。这需要学生首先测定房屋的粉刷面积,了解市场上有哪些涂料、价格如何,确定选用哪种涂料、需要多少涂料,粉刷的工钱如何计付,明确了这些因素以后学生才能对粉刷房屋的费用有个初步估计。无论哪种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首先从事物中明确需要研究哪些因素、如何获取这些因素的相关信息,然后才能去具体搜集信息,并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提出建议。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促进有效数学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

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行为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必须认真反思自身的教学,逐步使教学行为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1、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原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也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一件事感兴趣时,他才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参与,而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增进其学习的效率。如复习概率时,以纯数学题出现,学生觉得很抽象,听都懒得听,而以判定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形式出现,就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贴近其生活,如出这类题目:“手心手背”是同学们中间广为流传的游戏,游戏时甲、乙、丙三方每次做“手心”“手背”两种手势中的一种,规定:⑴出现三个相同手势不分胜负须继续比赛;⑵出现一个“手心”和或一个“手背”和两个“手心”时,则一种手势者为胜,两种相同手势者为负。假定甲、乙、丙三人每次都是等可能地做这两种手势,那么,甲、乙、丙三位同学胜的概率是否一样?这个游戏对三方是否公平?若公平,请说明理由,若不公平,如何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对三方都公平?这种题目一出现,学生就产生了兴趣,个个想弄明白,在内动力的驱使下,自然地学会概率的求法。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最近的心理研究表明,有效学习不是天生的,而是主要依靠一系列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能。教师如果加强对学习不好学生的方法指导,其学习效率一定会提高。目前不少学生缺乏有效学习的方法,不断受到挫折和批评,导致学习成绩差,并对数学学习畏惧或焦虑不安,很可能丧失信心。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源,掌握有效的记忆预习、听课和复习方法,指导学生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科学有效。

而良好的习惯符合学习心理规律,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对学生的练习、作业甚至书写要强调格式规范,步骤完整,达到基本正确,再逐步加强逻辑性、条理性、严密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督促鼓励其逐渐养成并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利用情商激励,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

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受到激励的人,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一90%,故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后要及时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效果等不同方面的进步,使评价成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发展的手段。如作业、考试,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难度、不同的题量,只要有进步就给与表扬,对接近及格者要舍得送分,让他们尝到成功的甜头,增强自信心。记得05届的一个女生,自小学就怕数学,从未有过及格,在一次单元测验中,试题简单,给分松,让他她得了80分(100分 制),当时,就兴奋不已,之后数学成为她唯一的强项。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关爱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真正喜爱数学,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教师除了要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商以外,更要注意开发和利用他们的情商,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愉悦,实践证明,以暗示激发学生的情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会使学生感到快乐和信心十足。

教无定法,适合的有效的就是好方法。但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教师都应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看自己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活动尤其是思维活动,是否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人,才能最好、最优地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

朱宝华

现象之一:过于强调主体,缺乏恰当的主导。

曾看到这样一个课例:一位四年级的老师教学“24时记时法”时,指名一学生上黑板计算一段经过的时间,学生把“1时30分”写成了“1:30”。教者先后让5名学生找其中的错误。然而学生对“一段时间”和“一个时刻”没有理解,就是说不到要处。教者又让学生讨论,花了不少时间,还是没有结果。

新课改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但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往往只要有疑问,无论难易,甚至是一些毫无探究价值的问题,都要让学生去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没有具体的要求、提示和指导,喜欢怎样就怎样,对哪儿感兴趣就学哪儿。在时间的把握上也缺乏时效意识,一旦发现时间充裕,就让学生充分探究;一旦发现时间不够,则匆匆走过场。也有的老师为了把学生引入情境,设计了许多问题,当学生的回答偏离轨道时,教师便故作镇静,不时启发,最后是“千呼万唤始出来”。如此种种,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失却的是教师恰当的引导、智慧的启迪、思维的点拨。

对策:传统的师道尊严、师讲生听,使学生的发展受到压抑,应当转变。但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听其自然,不计时效,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双基”被淡化,这对学生的发展也是很不利的。

首先,教师应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师是学生知识获取过程的共同参与者,是知识的共同收集和分享者;教师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过程控制,结论的准确揭示,教师的作用更是学生无法替代的。

其次,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对那些中等难度的,与学生联系紧密的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利用各种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教师还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但必须适时适度。学生在面对一个新问题时,让他们先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才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进行探索,既让他们体验自主探究的兴奋,还要注重“双基”落实的实效。

现象之二:过于强调合作,缺乏合理的指导。

在很多的课堂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整个教室就沸腾起来。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样几种现象:有些学习小组的学生抢着各说各的发现,人人都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结果谁都不在 倾听;有些学习小组中,发表意见的大多是一些优秀的学生,而其他同学则若无其事,一言不发,有的甚至做起与课堂无关的事。还有的合作学习内容本身就不大适合学生讨论,或难度偏大讨论不出什么结果,或难度偏小根本没必要讨论。总之,教师尽管重视并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但显然缺乏有效的指导而导致课堂低效。

对策: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预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那些学生能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或独立思考解决更佳的问题,就无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那些一人难以解决的、并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问题,才有合作的价值。具体操作中应注意这样几点:

1、分工具体。让每一个学生在小组里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观察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

2、强化意识。教师必须有意识的强化每个学习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诉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小组学习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3、适时参与。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增多,教师要成为学习小组的一员,参与学习活动,并通过提示、点拨、引导等形式,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合作保证,提高课堂效率。

现象之三:过于强调活动,缺乏体验的实效。

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尽管如此,活动毕竟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如果本末倒置,把手段当作目的来追求,而忽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忽视课堂教学的效果,那这样的数学课的功能则值得怀疑了。我听过一堂三年级的“千克和克”的数学课。老师课前准备了一架体重秤,课上设计了一个活动形式——猜体重,测体重。学生也十分喜欢,大半课,学生重复着这样一个先猜后称的流程,大家开开心心的结束了一堂课。尽管学生争先恐后,乐此不疲,但这节课的本质,本人认为,这种活动是肤浅的,学生没能对“千克”有应有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活动局限了学生的视野,给人以“一叶遮目”之感。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是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样的活动设计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教学的有效性大 大降低了。

对策:要使数学活动取得实效,本人认为教师必须做到这样几点:

1、备课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教材,把握教材的科学体系和逻辑结构;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内容;把握教材的发散点和生成点。只有钻透教材,才可能胸有成竹,闲庭信步般游刃有余,才能研究相关的学习策略,设计各种新颖的活动形式,使学生学得轻松,有趣。

2、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切忌为活动而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为学生所喜爱,要具有可操作性。

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应积极促进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协作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现象之四:过于强调结果,缺乏对创新思维的保护。

强化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决非只要结果不要过程,只要标准答案不要求异思维。标准化的结果便于评价,易于操作,从而受到教师的喜欢,因而也使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技能、品质、情感与态度等具有成长意义的方面缺少必要的评价,有时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求异思维缺乏耐心,缺乏保护。一位老师在课上出示了这么一题:用5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卡片拼成一个长方形,求出它的周长是多少?一个学生回答:5*4—4=16(厘米)。教师根本没有分析学生的思路,就毫不犹豫的否定了,并告诉他应这样计算:(5+1)*2=12(厘米)。课后本人了解那个学生,其实那学生是想用4个完整的正方形周长减去重合部分的边长,应减去的是8厘米而不是4厘米。如果这个老师让学生说出思考的过程,然后在给其引导,纠正,或许就是另外一个情形了。真可惜,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这样被老师无情地剪去了。

对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这是新课程理念的一个重要体现。

1、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能一棍子统统打死,一旦发现学生的解题结果与标准答案不符,要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然后再进行评价。

2、对那些虽然有错误,但又蕴含创新思维的超常规的想法,我们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充分鼓励,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火花。

3、教师要放开手脚,减少课堂预设,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不怕学生出错,这样,正如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所说,“我们的学生会因差错而美丽,我们课堂也会因差错而生动。

第四篇:学校德育工作低效原因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学校德育工作低效原因分析

作者:陈启超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第04期

近期有关研究揭示:我国中小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而逐渐下降。中小学生道德滑坡现象令人担忧。轰动一时的北京海淀区艺术职业学校“视频辱师事件”刚刚平息,前日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发生类似辱师事件。这绝不是个别现象,在某些场合算是常见的现象。不要说在某些学校,就是在家长们看得到的地方,都能看得出来,如今的孩子们放肆嚣张,已经远远超越了所谓个性发展的限度,并且逐渐走向了极端的自私、自大、娇惯、狭隘、贪婪,放纵,也正在变成丝毫不懂得尊重他人,丝毫不顾忌社会公德,丝毫不敬畏传统价值,丝毫不理会秩序规则。近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占全部刑事案人员10%以上,而青少年犯罪则占全部刑事作案人员的50~70%左右。四亿青少年中每年有160万犯罪,面对这种种问题,无一不令人忧虑。毋庸讳言,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与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期望产生严重偏差,说明我们目前的德育工作确实存在着低效的现状。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仅提出几点我个人的思考:

一、应试教育的隐形指挥棒下,难以体现学校德育的核心地位

(一)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产生偏差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新世纪培养素质合格的人才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可是,往往人们一谈到素质教育就认为只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一些谋生所必须的教育,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即如何做人,做什么样人的教育。即使开展一些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也是重形式,不重实效。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进步,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赋予了时代特征:良好的综合素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突出的实践能力等。但是,学校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教育制度依然行使着应试的功能,学校仍然像军事竞赛一样推出一项项应试的武器。我们常常听说“高分低能”者对各种考试精验老到,但却缺乏最起码的人格修养或不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德育的渠道不畅通

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并没有有效承担起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教师课堂上只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功能。各科教学中许多本来很好的德育素材被老师忽略,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的现象。因此在应试教育中“知识教育是实的,智育是偏的,德育是虚的,体育是弱的,美育是空的,劳动教育是极少的”。五育中只有智育受到重视,但我们的智育并不是从开启学生智慧入手,而以考什么、教什么,紧紧围绕高考、中考转。德育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工作。

(三)社会评价体系的偏差

在升学考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宗旨某种程度上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升学率始终是许多学校唯一的教育目的,衡量教学质量及教师工作都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主要依据,德育工作似乎永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我们的“高考”、“中考”在学校教育中处在了核心的地位,并赋予了“指挥棒”的尊称。学校虽然在理论上承认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实际去做的又是另一套了。在目前条件下学校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不管是哪个地区,哪个部门都是拿中考、高考的成绩来判定学校工作的。社会人士择校择师也是以高考、中考成绩来衡量的。学校为了发展,为了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拼命地抓智育;教师为了生存,为了在学校和社会站稳脚跟,也只能是苦干加巧干地去提高学生成绩。这样一来,迫于社会压力,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片面追求升学率,是不可能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并投入主要精力的。不然,学生的成绩差了怎么向家长交待?教师如何走出校门走向社会?

二、学校德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一)学校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

在学校德育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什么、怎样学,甚至为什么学都由老师决定,学生只是等待加工的“原料”。学校德育的主体应是学生。表面上看来是面向全体学生或由学生参与的学校德育,在不少学校却越来越远离学生,越来越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许多中小学举办的德育评比和竞赛,主题虽然涉及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但由于缺少联系现实生活,对学生的自尊、自信及个人利益避而不谈,内容比较片面,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有些教师盲目追求各种名次,无论是纪律评比还是清洁卫生检查,都关心备至,事必躬亲,而对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境界中一些具体的、实际的问题则很少过问。学生最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出现空缺,不知廉耻、不讲信用、不诚实、不讲良心、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的隔离,造成了学校教育资源的“最大浪费”。由于对学生缺乏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确立教育和管理目标的层次结构,甚至目标倒挂,即“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而对大学生却进行文明行为规范教育。”这样就使教育和管理失去了依据和方向。这种状态下的学校德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二)学校德育注重灌输,理论教育与行为训练脱节

长期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是宣讲道理多,联系实际解决具体问题少。单纯地把道德当作知识来讲,当作知识来学,甚至用“应试”的那套办法,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这样空洞的说教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思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又确实是如此这般进行道德教育的。灌输道德准则多,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的品德培养少,在青少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当人们把道德准则作为一种知识对待时,它就不能深入人心,不能成为行为的实际准则。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结果是学生知行脱节,一个品德差的学生很可能政治课上拿高分;一个众人眼中的好孩子,教师心目中品学兼优者,也可能出现在学校里很听话,在家里却很霸道,在社会上很冷漠的双重性格,甚至出乎意料地成为违法犯罪分子。

三、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和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也给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日趋加剧,学校德育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导致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从总体上看,社会基本的道德水平在下降,行为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社会风气严重恶化。人们视行贿受贿为常规,讲道德的人吃亏,不讲道德的人反而占便宜。社会上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丑恶现象,这些东西尽管是社会意识的支流,但是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是常规教育,但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当他们走进社会时,学校德育的弱点就表现出来了:你在学校谈做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可学生进入社会后面对的却是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你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他走进社会后看到的是某些党的败类——腐败分子的丑恶嘴脸;你在学校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而学生踏进社会的大门却看到是不劳而获者大有人在;而对这样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工作难度增大,有些甚至显得苍白无力。

在社会上流行这样一个德育效果公式:5+2=0,也就是:学校正面教育5天,好象在他的理想上已经满满写上了一“黑板”,等到双休日放假2天后走进社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思想影响:赌博、污秽语言,有色情内容的电子游戏机,网吧,色情、凶杀的电视与录像等。好象一下子将“黑板”上的内容擦完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老师们艰苦的教育成果,往往毁于社会、家庭错误影响的旦夕之间。

(二)不良文化制品对学生行为的影响

虽说我们党从实行改革开放那一天起,就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然而,主旋律之外仍有大量的格调低下的不健康文化制品的充斥市场。一些音像、书刊大肆宣扬暴力、色情,黄、赌、毒泛滥成灾。此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网络影响迅速扩大,这虽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手段、新条件,但是也增加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网络对学校德育、对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正日趋明显。一些敌对势力通过反动网站兜售反动的政治观念,毒害人们的精神。所有这些不良文化的存在,受害最深的是我们的青少年,而且已经产生了恶果。部分青少年存在的暴力意识、团伙意识、色情意识大多来自不良文化的影响。

(三)不良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首先是旧的应试观念的影响,在一些家庭中,孩子的学分是家长重点关心对象。孩子考好了,皆大欢喜,又是庆祝,又是奖励。考不好,就训斥,有的甚至粗暴地打骂。而对品德表现却很少过问。在孩子心目中,对家长要负责的只是学分,别有无关紧要。

其次是过分溺爱。家庭围着孩子转,老的围着少的转。爱孩子连孩子的缺点也袒护,明明是孩子错了,却硬要找一些客观理由为孩子开脱。久而久之,孩子身上的自私、任性、唯我独尊的性格就形成了。结果是这些孩子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品质,缺少社会责任感。

此外,不少家庭存在着许多家庭精神污染。家长的不良嗜好,不良习惯,不正之风,低级趣味等不良影响也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五篇: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专题名称:微型课题研究 授课者:史芸 班级:3016 姓名:周奕新 学号:100 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我开始探索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及有效策略,以通过研究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的水平,更好的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一、课题提出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校学案导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现在学案导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以下问题:

(1)小组活动重视形式,缺乏实质的合作,合作之前缺乏必要的前提准备就匆忙展开讨论,小组合作次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没有中心;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合作学习则成了学优生发挥自己潜能,而学困生则被忽视的现象;

(3)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学习过程缺乏深度和层次感;

(4)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分工不明确,学习过程缺乏条理化,效率不高。

二、课题解决的主要问题

1、避免课堂出现冷场现象,学生合作不主动

在开展小组活动的课堂上,有时教师布臵好学习任务之后,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讨论,合作学习成了一种形式,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

2、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有限,学生合作不充分 因为教学时间有限,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讨论交流的状态,小组自学就在教师的要求下结束了,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

3、学习目标不明确,合作交流不深入

小组成员间缺乏有效的管理与领导,致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深入进去,甚至偏离主题,小组成员各自为政,缺乏深层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4、学生层次不同,合作参与不均衡 由于学生本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优秀者占据了小组交流的主动权,使小组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调查分析学案导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

2、探索学案导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学案导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

2、通过与学生课下交流和小组学习成绩分析等方式调查学案导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得出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

2、调查法 : 通过与学生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事实情况,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3、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总结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根据研究相应对策的过程中的经验,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五、研究步骤

1、社会、家庭、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是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二是学校要定时开学生家长会,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对教育教学以及家庭教育的认识,让他们能够重视教育,为学校教育出谋划策。

2、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要考虑到学生性别、性格,学习能力及水平等各方面的因素,每4-6人为一组。以4人小组为例,可以选出两名能力较强的学生做正副组长,各带一名学习成绩稍差些的学生,实行一帮一活动。让合作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在课后学生照常能够进行合作学习。

3、建立学习小组后,每位成员都要给他们一定的分工,让他们承担一部分责任,扮演一定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在小组中的价值。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对各小组长进行培训,让各小组长能自如地组织小组成员,还能合理的分配学习任务,管好纪律。

4、在进行小组学习时,提前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和个性差异,使设计的小组活动符合学生的特点,具有可操作性。

5、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与介入,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6、注意评价,重视团体。在合作学习中,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要注重团体评价。教师可以以小组成绩作为奖励、评价的依据。以此促进组间竞争,形成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六、预期的结果及表现形式

通过实施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我们应深层次地推广实施初中数学的新课程理念,让所有农村初中生都热爱数学,对数学有好奇心并且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培养未来需要的创

新人才。

谈谈如何营造中学魅力课堂 班级:3016

姓名:周奕新

学号:100 魅力课堂应该是洋溢着一种独特的吸引力和人性的魅力,教师充满激情,学生对学习充满强烈的兴趣,师生双方共同促进、共同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革新,巧妙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新的教法建立互动型的“魅力课堂”。那么,该如何打造魅力课堂呢?我将归纳为以下三大点。

一、备教材

1、课前:注重备课准备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针对备课这一环节,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我们要以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依据制定确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该目标要具体、准确,课堂以什么任务导学,怎样围绕学习目标组织教学,并且让学生知道应该从课堂中获得些什么让学生真正明白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第二,教学设计要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挖掘教材与生活的联系,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与教材中的案例、相关章节对应的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掌握生活的技巧,懂得生活的真谛。

第三,有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多专研教材,让教材内容具备现实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发掘那些存在学生身边又暗藏某种现象规律的实际问题,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2、课中:实施有效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分为主要教学行为与辅助教学行为,实施有效教学行为指的是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教学行为。不管是哪一种教学行为,只要能发挥作用就行。

3、课后:及时反思。

每次上完课后我们都应该及时针对这堂课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评价与反思:是否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听课状态如何?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哪些地方上来比较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除自我反馈之外,还可以向学生征求本节课的反馈意见,向同行学习、听课。

二、备学生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仅是主导者,占据主导地位,我们还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学 生的引领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研究者。在新课改下,我们必须改变传 统的教学方式,一改填鸭式的教学风格,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压抑沉闷的课堂变得阳光明媚,活力四射。

三、掌握教学语言

营造魅力课堂不仅要备好课,备好学生,还应熟练掌握教学语言。好的课堂教学语言应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逻辑性、针对性、启发性、形象性。掌握教学语言并不是要求教师字字珠玑,出口成章,而是既要有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头语言,又要有优美的严密的书面语言,口语书面结合,让学生臵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所以,营造魅力课堂还需教师熟练掌握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魅力课堂的营造需要我们不断革新,巧妙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新的教法。

让我们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探索实践去实现一节又一节的魅力课堂吧。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课堂低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低效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随着我国对教育的不断改革,国家也越来越注意职业高中的教学成果,对于职业高中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对职业高中中的学生要重点的培养,老师们要端正态度,进行教学,促进职业高中的......

    获奖论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与改进对策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低效的原因与改进对策 单位:江都市大桥镇中姓名:谢文君 邮编:225211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英语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语篇教学是提高英语教......

    小学英语课堂低效教学活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低效教学活动问题及其对策探讨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低效现象,本文通过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探讨了小学英语课堂低效教学活动的几个......

    小学数学教学中低效情境及较正对策(优秀范文5篇)

    《小学数学教学中低效情境及较正对策》课题设计论证 羊渠河学校范海生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和原因

    无效和低效的教学行为和原因 三: 教师这个职业是一个道德角色,是要承担道德责任的,是一个需要用道德良知来支撑的职业,家长、社会、学生都在关注这我们,正是这个原因,我们在教学......

    浅析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缺失原因及对策分析论文专题

    摘要:发展成人教育,是构建新型教育环境,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的社会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成人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是成人教育的目标之一。而当前,由......

    小学数学对话教学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互动教学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教学模式,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理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民主生活会原因分析及对策

    民主生活会产生原因及对策 三、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 一是理论武装不够。新形势下,政府办领导班子没有能够像重视抓经济工作那样,时刻注重抓理论学习;主观上对加强理论学习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