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专题几何图形的归纳,猜想,证明(精)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201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几何图形的归纳 , 猜想 , 证明问题 第一部分 真题精讲 【例 1】 2011,海淀,一模
如图, n +1个边长为 2的等边三角形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设 211B D C ∆的面积为 1S , 322B D C ∆的面 积为 2S , … , 1n n n B D C +∆的面积为 n S ,则 2S n S n 的式子表示.C 5C 4 C 3 C 2 C 1 B B B 2B A 【思路分析】 拿到这种题型,第一步就是认清所求的图形到底是什么样的。本题还好,将阴影部分标 出,不至于看错。但是如果不标就会有同学误以为所求的面积是 22B AC ∆, 33B AC ∆这种的 , 第二步就是看这
些图形之间有什么共性和联系.首先 2S 所代表的三角形的底边 2C 2D 是三角形 2AC 2D 的底边 , 而这个三角 形和△ 3AC 3B 是相似的.所以边长的比例就是 2AC 与 3AC 的比值.于是
212223S = 接下来通过
总结 , 我们发现所求的三角形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高相等 ,B 点,将阴影部分放在 反过来的等边三角形中看。那么既然是求面积,高相等,剩下的自然就是底边的问题了。我们发现所有 的 B,C 点连线的边都是平行的, 于是自然可以得出 n D 自然是所在边上的 n+1等分点.例如 2D 就是 2B 2C 的 一个三等分点.于是 1121n n n D C n +-=⋅+(n+1-1是什么意思 ? 为什么要减
1? 11122n n n B D C n n S D C +∆= = 【例 2】 2011,山西,一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我们称边长为 1且顶点的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正方形为单位格点 正方形,如 图,菱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是(80-, ,(04 , ,(80 , ,(04-, ,则菱形 ABCD 能覆盖的单位 格点正方形的个数是 _______个;若菱形 n n n n A B C D 的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20-, n ,(0 , n ,(20 , n ,(0-, n(n 为正整数 ,则菱形 n n n n A B C D 能覆盖的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个数为 _________(用含有 n 的式子 表示.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思路分析】 此题方法比较多,例如第一空直接数格子都可以数出是 48(笑。这里笔者提供一种方 法,其他方法大家可以自己去想想看。因为求的是菱形包涵的正方形个数,所以只需求出被 X,Y 轴所分的 四个三角形包涵的个数, 再乘以 4即可。比如我们来看第二象限那个三角形。第二象限菱形那条边过(-2n,0(0,n,自然可以写出直线解析式为
12y x n = +, 斜率 1 2 意味着什么 ? 看上图 , 注意箭头标注的那些空白三角形 , 这些 RT 三角形一共有 2n/2=n个 , 他们的纵直角边与横直角边的比是不是就是 12 ? 而且这些直角三角形都是
全等的 , 面积均为两个单位格点正方形的一半.那么整个的△ AOB 的面积自然就是 1 n n ⋅⋅, 所有 n 个空白小 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 1212 n ⋅⋅⋅, 相减之后自然就是所有格点正方形的面积 2 n n-, 也就是数量了.所以整个 菱形的正方形格点就是 2 44n n-.【例 3】 2011,平谷,一模
如图, 45AOB ∠=︒,过 OA 上到点 O 的距离分别为 1357911...,,, 的点作 OA 的垂线与 OB 相交,得 到 并 标 出 一 组 黑 色 梯 形 , 它 们 的 面 积 分 别 为 1234S S S S , , , ,.则 第 一 个 黑 色 梯 形 的 面 积
1S =;观察图中的规律,第 n(n 为 正 整 数 个 黑 色 梯 形 的 面 积 n S =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
(www.xiexiebang.com A...1311975310 【思路分析】 本题方法也比较多样。所有阴影部分都是一个直角梯形,而因为 45AOB ∠=︒,所以梯 形的上下底长度分别都对应了垂足到 0点的距离 , 而高则是固定的 2。第一个梯形上底是 1,下底是 3,所 以(1113242 S =⋅+⋅=.第二个梯形面积(21572122S =⋅+⋅=, 第三个是(319112202S =⋅+⋅=, 至此 , 我们发 现本题中梯形面积数值上其实就是上下底的和.而且各个梯形的上底都是前一个梯形上底加上 4。于是第 n 个梯形的上底就是 1+4(n-1=4n-3,(第一个梯形的上底 1加上(n-1个 4.下底自然就是 4n-1, 于是 n S 就是 8n-4.【例 4】 2011,丰台,一模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横坐标、纵坐标都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请你观察图中正方形 A 1B 1C 1D 1, A 2B 2C 2D 2, A 3B 3C 3D 3…… 每个正方形四条边上的整点的个数.按此规律推算出正方形 A 10B 10C 10D 10四条边上的整点共有 个.【思路分析】此题看似麻烦,但是只要把握住“正方形”这个关键就可以了。对于 n n n n A B C D 来说 , 每
条边的长度是 2n, 那么自然整点个数就是 2n+1, 所以四条边上整点一共有(2n+1x4-4=8n(个(要减去四个 被重复算的顶点 , 于是 10101010A B C D 就是 80个.【例 5】 2011,河北,一模 如图, △
ABC 中,∠ ACB=90°, AC=BC=1,取斜边的中点,向斜边做垂线,画 出一个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所画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 △
ABC 的 BC 边重叠为止,此时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_____.【思路分析】 本题依然要找出每个三角形和上一个三角形之间的规律联系。关键词 “中点” “垂线” “等 腰直角”。这就意味着每个三角形的锐角都是 45度,并且直角边都是上一个三角形直角边的一半。绕一圈 是 360度,包涵了 8个 45°。于是绕到第八次就可以和 BC 重叠了,此时边长为△ ABC 的 1 ,故而得解。【例 6】 2010,上海,二模
如图,以等腰三角形 AOB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 2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1 ABA ,再以等腰直角三角形
1ABA 的斜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第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11A BB ,„„,如此作下去,若 1OA OB ==,则第 n 个等
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n S = ________(n 为正整数.B 2 B 1 A 1 B O A 【思路分析】和上题很类似的几何图形外延拓展问题。还是一样慢慢找小三角形面积的规律。由题可 得
123124...222S S S ===, , , 分子就是 1,2,4,8,16这样的数列。于是 22 n n S = 【总结】 几何图形的归纳总结问题其实就包括了代数方面的数列问题,只不过需要考生自己找出图形 与图形之间的联系而已。对于这类问题,首先就是要仔细读题,看清楚题目所求的未知量是什么,然后找 出各个未知量之间的联系,这其中就包括了寻找未知量的拓展过程中,哪些变了,哪些没有变。最后根据 这些联系列出通项去求解。在遇到具体关系很难找的问题时,不妨先写出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然后去 找数式上的规律,如上面例 6就是一例,如果纠结于几何图形当中等腰三角形直角边的平方,反而会使问 题复杂化,直接列出前几项的面积就可以大胆的猜测出来结果了。这类题目计算量往往不大,重在思考和 分析的方法,还请考生细心掌握。
第二部分 发散思考
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 @Peuland.com 精英数学
(www.xiexiebang.com 【思考 1】 2011,浙江,二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 1B(0,1, 2B(0,3, 3 B(0,6, 4B(0,10,„,以 12B B 为对角线作第一个正方形 1112A B C B ,以 23B B 为对角线作第二个正方形 2223A B C B ,以 34B B 为对角线作第
三个正方形 3334A B C B ,„,如果所作正方形的对角线 1n n B B +都在 y 轴上,且 1n n B B +的长度依次增加 1个单位,顶点 n A 都在第一象 限内(n ≥ 1,且 n 为整数.那么 1
A 的纵坐标为;用 n 的代数式表示 n A 的纵坐标:.【思考 2】 2011,朝阳,一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颗棋子从点 P 处开始跳动,第一 次跳到点 P 关于 x 轴的对称点 1 P 处,接着跳到点 1 P 关于 y 轴 的对称点 2P 处,第三次再跳到点 2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处, … , 如此循环下去.当跳动第 2009次时,棋子落点处的坐标是.【思考 3】 2011,昌平, 一模
对于大于或等于 2的自然数 n 的平方进行如下“分裂” ,分裂成 n 个连续奇数的和,则自然数 72 的分
裂数中最大的数是 ,自然数 n 的分裂数中最大的数是.【思考 4】 2011,湖北,一模
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 x 轴、y 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 , ,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 所示方向运动 , 即(00(01(11(10 →→→→, , , , … ,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 35秒时质点所在位 置的坐标是 _______ 1 3 1 3 5 本站部分资源网友上传,来源于网络,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站,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精英部落 QQ 群: 172077288 y 3 2 1 0 1 2 3 „ x 【思考 5】2011,海淀,二模 如图,将边长为 其对应的正方形的中心依 的正方形纸片从左到右顺次摆放,次为 A1, A2, A3, „.①若摆放前 6 个正方形纸片,则图中被遮盖的线段(虚线部分)之和为 ;②若摆放前 n(n 为大于 1 的正.A1 A2 A3 A4 整数)个正方形纸片,则图中被遮盖的线段(虚线部分)之和为 第三部分 思考题解析 【思考 1 答案】2;
【思考 2 答案】(3,-2)
【思考 4 答案】(5,0)【思考 3 答案】13;2n-1 【思考 5 答案】10,飘蓝工作室出品 版权所有@Peuland.com 精英数学(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题型:猜想型问题
2014年中考数学二轮复习题型:猜想型问题进入中考二轮复习阶段,考生们应该进行专项的有针对性的复习,哪里薄弱攻哪里?中考数学题型中有这么一类——归纳猜想型问题的中考题,高分网小编和考生分享下这类题型的特点及知识点分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想型问题的特点】
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通过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知识,自己“发现”数学结论,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主体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是主体头脑里建立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是数学活动及其经验内化的过程,而猜想是对抽象化的、形式化的数学进行思辨过程。
【猜想型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动脑独立思考,经过实验、操作、观察、类比、归纳、猜想等活动,自己“发现”数学结论。同时,需要将猜想与动手操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并对此探索出来的结论进行证明。依据“操作-猜想”与体验教学的相通性,根据自己的观察实验,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猜想,在“手脑并用”中体会“观察--联想--类比--猜想”的思想方法,猜想也不是直观而苍白无力的主观判断,而是经过了观察、动手操作、测量,运用了测量归纳、类比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得出来的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数学结论。
【猜想型问题的分类】
这一类题目,主要集中在数式规律、图形规律、数型规律、图形中的规律探索这几个方面,因而,根据其特点,我们将其分为:数式规律、图形规律、数型规律、探究图形中的规律这几类。
第三篇:2018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14讲几何图形初步
2018届中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14讲平面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巩固】
一、直线、射线、线段和角
(一)几何图形:
1、几何图形: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到的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2、立体
图形: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3、平面图形: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4、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立体图形中某些部分是平面图形。
5、三视图:从左面看,从正面看,从上面看
6、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7、⑴几何体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面相交形成线;线线相交形成点;
⑵点无大小,线、面有曲直; ⑶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 ⑷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⑸点: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
(二)直线、射线、线段: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4、线段公理: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做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6、直线的表示方法:
7、在直线上取点O,把直线分成两个部分,去掉一边的一个部分,保留点0和另一部分就得到一条射线,如上图就是一条射线,记作射线OM或记作射线a. 注意: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
8、在直线上取两个点A、B,把直线分成三个部分,去掉两边的部分,保留点A、B和中间的一部分就得到一条线段.如图就是一条线段,记作线段AB或记作线段a. 注意:线段有两个端点.
(三)角:
1.角的定义: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如图,角的顶点是O,两边分别是射线OA、OB.
2、角有以下的表示方法:
① 用三个大写字母及符号“∠”表示.三个大写字母分别是顶点和两边上的任意点,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上图的角,可以记作∠AOB或∠BOA. ② 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这个字母就是顶点.如上图的角可记作∠O.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是同一个顶点时,不能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③ 用一个数字或一个希腊字母表示.在角的内部靠近角的顶点
处画一弧线,写上希腊字母或数字.如图的两个角,分别记作∠、∠1
2、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叫做角度制。角的度、分、秒是60进制的。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3、角的平分线:一般地,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叫做 这个角的平分线。
4、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直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平角),就说这两个叫互为补角,即其中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5、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6、方位角:一般以正南正北为基准,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
二、相交线
1、相交线中的角
两条直线相交,可以得到四个角,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但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临补角。临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直线AB,CD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其中∠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AB,CD的上方,并且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
1叫做同位角;∠3与∠5这两个角都在AB,CD之间,并且在EF的异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3与∠6在直线AB,CD之间,并侧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2、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直线AB,CD互相垂直,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垂直于CD”(或“CD垂直于AB”)。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
三、平行线
1、平行线的概念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表示,如“AB∥CD”,读作“AB平行于CD”。
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或平行。
2、平行线公理及其推论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3、平行线的判定
平行线的判定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两条判定定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四、命题、定理、证明
1、命题的概念
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
2、命题的分类:按正确、错误与否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所谓正确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的命题。所谓错误的命题就是:如果题设成立,不能证明结论总是成立的命题。
3、公理
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得到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4、定理
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5、证明
判断一个命题的正确性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典例解析】 典例
一、几何图形
(2016·浙江省绍兴市·4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它的表面展开图可以是(A. B. C. D.
【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分析】根据含有田字形和凹字形的图形不能折成正方体可判断A、C,D,故此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含有田字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A错误; B、能折成正方体,故B正确;
C、凹字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C错误; D、含有田字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训练】
4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则它的表面展开图可以是()(2016·浙江省绍兴市·
A. B. C. D.
【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分析】根据含有田字形和凹字形的图形不能折成正方体可判断A、C,D,故此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含有田字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A错误; B、能折成正方体,故B正确;
C、凹字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C错误; D、含有田字形,不能折成正方体,故D错误. 故选:B.
典例
二、直线、射线和线段
(2016•金华)足球射门,不考虑其他因素,仅考虑射点到球门AB的张角大小时,张角越大,射门越好.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B,C,D,E均在格点上,球员带球沿CD方向进攻,最好的射点在()
A.点C B.点D或点E C.线段DE(异于端点)上一点 D.线段CD(异于端点)上一点 【分析】连接BC,AC,BD,AD,AE,BE,再比较∠ACB,∠ADB,∠AEB的大小即可.
【解答】解:连接BC,AC,BD,AD,AE,BE,通过测量可知∠ACB<∠ADB<∠AEB,所以射门的点越靠近线段DE,角越大,故最好选择DE(异于端点)上一点,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比较角的大小,一般情况下比较角的大小有两种方法:①测量法,即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角的度数越大,角越大.②叠合法,即将两个角叠合在一起比较,使两个角的顶点及一边重合,观察另一边的位置. 【变式训练】
(2016•台湾)如图
(一),=1:3,:
为一条拉直的细线,A、B两点在折向,使得
上,且重迭在: =3:5.若先固定B点,将上,如图
(二),再从图
(二)的A点及与A点重迭处一起剪开,使得细线分成三段,则此三段细线由小到大的长度比为何?()
A.1:1:1 B.1:1:2 C.1:2:2 D.1:2:5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设出线段OP的长度,从而根据比值可以得到图一中各线段的长,根据题意可以求出折叠后,再剪开各线段的长度,从而可以求得三段细线由小到大的长度比,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解:设OP的长度为8a,∵OA:AP=1:3,OB:BP=3:5,∴OA=2a,AP=6a,OB=3a,BP=5a,又∵先固定B点,将OB折向BP,使得OB重迭在BP上,如图
(二),再从图
(二)的A点及与A点重迭处一起剪开,使得细线分成三段,∴这三段从小到大的长度分别是:2a、2a、4a,∴此三段细线由小到大的长度比为:2a:2a:4a=1:1:2,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比较线段的长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求出各线段的长度. 典例
三、角
(2017广东)已知∠A=70°,则∠A的补角为()A.110° B.70° C.30° D.20°
【考点】IL:余角和补角.
【分析】由∠A的度数求出其补角即可. 【解答】解:∵∠A=70°,∴∠A的补角为110°,故选A 【变式训练】
(2017广西河池)如图,点O在直线AB上,若∠BOC=60°,则∠AOC的大小是()
A.60° B.90° C.120° 【考点】IF:角的概念.
D.150°
【分析】根据点O在直线AB上,∠BOC=60°,即可得出∠AOC的度数. 【解答】解:∵点O在直线AB上,∴∠AOB=180°,又∵∠BOC=60°,∴∠AOC=120°,故选:C. 典例
四、相交线
(2016·福建龙岩·4分)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若|a|=|b|,则a=b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C.对顶角相等
D.若b2﹣4ac>0,则方程ax2+bx+c=0(a≠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考点】命题与定理.
【分析】分析是否为真命题,需要分别分析各题设是否能推出结论,从而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
【解答】解:A、若|a|=|b|,则a﹣b=0或a+b=0,故A错误; 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故B正确; C、对顶角相等,故C正确;
D、若b﹣4ac>0,则方程ax+bx+c=0(a≠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故D正确; 故选:A. 【变式训练】
(2016•贺州)如图,已知∠1=60°,如果CD∥BE,那么∠B的度数为()
22A.70° B.100° C.110° D.120°
【分析】先根据补角的定义求出∠2的度数,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1=60°,∴∠2=180°﹣60°=120°. ∵CD∥BE,∴∠2=∠B=120°.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典例
五、平行线
(2017毕节)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70°,则∠AED=()
A.55° B.125° C.135°
D.140°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AB,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AB,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ED即可.
【解答】解:∵AB∥CD,∴∠C+∠CAB=180°,∵∠C=70°,∴∠CAB=180°﹣70°=110°,∵AE平分∠CAB,∴∠EAB=55°,∵AB∥CD,∴∠EAB+∠AED=180°,∴∠AED=180°﹣55°=125°. 故选:B. 【变式训练】
(2017湖南怀化)如图,直线a∥b,∠1=50°,则∠2的度数是()
A.130° B.50° C.40° D.150°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1=∠3=50°,再利用对顶角的定义得出即可. 【解答】解:如图:∵直线a∥直线b,∠1=50°,∴∠1=∠3=50°,∴∠2=∠3=50°. 故选:B.
典例
六、命题、定理、证明
(2017广西百色)下列四个命题中:①对顶角相等;②同旁内角互补;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其中假命题的有 ②(填序号)【考点】O1:命题与定理.
【分析】要说明一个命题的正确性,一般需要推理、论证,而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解答】解:①对顶角相等是真命题; ②同旁内角互补是假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是真命题; ④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是真命题; 故假命题有②,故答案为:②. 【变式训练】
(2017呼和浩特)下面三个命题: ①若是方程组
2的解,则a+b=1或a+b=0;
2②函数y=﹣2x+4x+1通过配方可化为y=﹣2(x﹣1)+3; ③最小角等于50°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②③ . 【考点】O1:命题与定理.
【分析】①根据方程组的解的定义,把
代入,即可判断;
②利用配方法把函数y=﹣2x2+4x+1化为顶点式,即可判断; ③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判断. 【解答】解:①把
代入,得,如果a=2,那么b=1,a+b=3; 如果a=﹣2,那么b=﹣7,a+b=﹣9. 故命题①是假命题;
②y=﹣2x2+4x+1=﹣2(x﹣1)2+3,故命题②是真命题;
③最小角等于50°的三角形,最大角不大于80°,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命题③是真命题. 所以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②③. 故答案为②③.
典例
七、平行相交的综合应用
(2017呼和浩特)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48°,则∠AED为 114 °.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J:角平分线的定义.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AB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AB的度数,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ED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AB∥CD,∴∠C+∠CAB=180°,∵∠C=48°,∴∠CAB=180°﹣48°=132°,∵AE平分∠CAB,∴∠EAB=66°,∵AB∥CD,∴∠EAB+∠AED=180°,∴∠AED=180°﹣66°=114°,故答案为:114. 【变式训练】
(2017湖北荆州)一把直尺和一块三角板ABC(含30°、60°角)摆放位置如图所示,直尺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D、点E,另一边与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于点F、点A,且∠CDE=40°,那么∠BAF的大小为()
A.40° B.45° C.50° D.10°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CDE=40°,得出∠CED=50°,再根据DE∥AF,即可得到∠CAF=50°,最后根据∠BAC=60°,即可得出∠BAF的大小. 【解答】解:由图可得,∠CDE=40°,∠C=90°,∴∠CED=50°,又∵DE∥AF,∴∠CAF=50°,∵∠BAC=60°,∴∠BAF=60°﹣50°=10°,故选:D. 【能力检测】
1.(2017贵州安顺)如图,已知a∥b,小华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线b上.若∠1=40°,则∠2的度数为()
A.100° B.110° C.120° D.130°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根据互余计算出∠3=90°﹣40°=5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由a∥b得到∠2=180°﹣∠3=130°.
【解答】解:∵∠1+∠3=90°,∴∠3=90°﹣40°=50°,∵a∥b,∴∠2+∠3=180°. ∴∠2=180°﹣50°=130°. 故选:D.
2.(2016•荆州)如图,AB∥CD,射线AE交CD于点F,若∠1=115°,则∠2的度数是()
A.55° B.65° C.75° D.85°
【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AFD的度数,然后根据对顶角相等求出∠2的度数. 【解答】解:∵AB∥CD,∴∠1+∠F=180°,∵∠1=115°,∴∠AFD=65°,∵∠2和∠AFD是对顶角,∴∠2=∠AFD=65°,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3.(2017四川南充)如图,直线a∥b,将一个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8°,则∠2的度数为()
A.30° B.32° C.42° D.58°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进而利用三角板的特征求出∠4,最后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 【解答】解:如图,过点A作AB∥b,∴∠3=∠1=58°,∵∠3+∠4=90°,∴∠4=90°﹣∠3=32°,∵a∥b,AB∥B,∴AB∥b,∴∠2=∠4=32°,故选B.
4.(2016•陕西)如图,AB∥CD,AE平分∠CAB交CD于点E,若∠C=50°,则∠AED=()
A.65° B.115° C.125° D.130°
【分析】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CAB的度数,根据角平分线求出∠EAB的度数,根据平行线性质求出∠AED的度数即可. 【解答】解:∵AB∥CD,∴∠C+∠CAB=180°,∵∠C=50°,∴∠CAB=180°﹣50°=130°,∵AE平分∠CAB,∴∠EAB=65°,∵AB∥CD,∴∠EAB+∠AED=180°,∴∠AED=180°﹣65°=115°,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定义和平行线性质的应用,注意:平行线的性质有:①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5.(2017日照)如图,AB∥CD,直线l交AB于点E,交CD于点F,若∠1=60°,则∠2等于()
A.120° B.30° C.40° D.60°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AEF=∠1=60°,∵AB∥CD,∴∠2=∠AEF=60°,故选D.
6.(2017内江)如图,直线m∥n,直角三角板ABC的顶点A在直线m上,则∠α的余角等于()
A.19° B.38° C.42° D.52°
【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IL:余角和补角.
【分析】过C作CD∥直线m,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DCA=∠FAC=38°,∠α=∠DCB,求出即可.
【解答】解:过C作CD∥直线m,∵m∥n,∴CD∥m∥n,∴∠DCA=∠FAC=52°,∠α=∠DCB,∵∠ACB=90°,∴∠α=90°﹣52°=38°,则∠a的余角是52°. 故选D.
7.(2016·山东省滨州市·3分)如图,AB∥CD,直线EF与AB,CD分别交于点M,N,过点N的直线GH与AB交于点P,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EMB=∠END B.∠BMN=∠MNC C.∠CNH=∠BPG D.∠DNG=∠AME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各相等的角,再去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A、∵AB∥CD,∴∠EMB=∠EN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AB∥CD,∴∠BMN=∠MN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C、∵AB∥CD,∴∠CNH=∠MPN(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MPN=∠BPG(对顶角),∴∠CNH=∠BPG(等量代换); D、∠DNG与∠AME没有关系,无法判定其相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平行线的性质来对照四个选择.本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
8.(2016海南3分)如图,矩形ABCD的顶点A、C分别在直线a、b上,且a∥b,∠1=60°,则∠2的度数为()
A.30° B.45° C.60° D.75° 【考点】矩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
【分析】首先过点D作DE∥a,由∠1=60°,可求得∠3的度数,易得∠ADC=∠2+∠3,继而求得答案.
【解答】解:过点D作DE∥a,∵四边形ABCD是矩形,∴∠BAD=∠ADC=90°,∴∠3=90°﹣∠1=90°﹣60°=30°,∵a∥b,∴DE∥a∥b,∴∠4=∠3=30°,∠2=∠5,∴∠2=90°﹣30°=60°.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注意准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此题的关键.
第四篇:3+1复习5.6数学归纳法归纳猜想证明
高三3+1复习——5.6数学归纳法归纳猜想证明
5.6归纳、猜想、证明(讲义)
复习目标:1.掌握数学归纳法证明的书写过程
2.掌握用数归法证明恒等式及整除问题
3.培养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能力
例1.求证:2+462n22222nn12n1 nN* 3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步骤:
1)证明
2)假设命题成立;证明 由1)2)得:命题对于都成立。
11111111例2.求证 :1 2342n12nn1n2nn
例3.设fn111+++nN*,那么fn1fn=__________ n1n22n
111111(A);(B);(C)+;(D)- 2n12n22n12n22n12n2
例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2-22+32-42++2n-12nn2n1 时,当nk1时2
2比nk时,等式左边增加的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在数列an中,9Sn10an7n nN*
(1)求出a1,a2,a3,并猜想an的通项公式;
(2)用数归法证明你的结论.
高三3+1复习——5.6数学归纳法归纳猜想证明
5.6归纳、猜想、证明(学生版)
1.某个与自然数有关的命题,如果nknN*时该命题成立,可推得nk1时命题成立,现
为了推得n5时该命题不成立,则有()
(A)n6时命题不成立;(B)n6时命题成立;
(C)n4时命题不成立;(D)n4时命题成立;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a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11an2a1,在验证n1时,左端计算所得项为1a
nn1 nN*时,在假设2
nk等式成立后.要证明nk1时也成立,这时要证明的等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111114.数学归纳法证明:1nN*时,当n从k到2342n12nn1n2nn
k1时等式左边增加的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式右边增加的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22+32-42++-1n1n21n1
5.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52n1222n4n212n11 3
6.已知正数列annN*中前n项和为Sn,且2Snan
然后用数归法证明.1,求a1,a2,a3,并猜测通项an,an
第五篇:中考数学猜想证明题
2012年的8个解答题的类型
一实数的计算、整式的化简求值、分式的化简求值、解分式方程、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二画图与计算、圆的证明与计算、三角函数应用题
三统计应用题、用列表法或树形图求某以事件的概率、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题
四一次与反比例函数的数形结合、二次函数的数形结合、列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
五、猜想与证明题
六、综合应用题
七、探索发现应用题
八、动点应用题
现在举出典例来领悟猜想与证明题的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