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

时间:2019-05-14 16:3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

第一篇: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

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

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2010-06-29 19:06:17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2)

**国税征管信息系统(优化版)上线应用两年来,实现了税收数据省级大集中,改变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也带来了税收业务、操作流程、岗位职能的变化。如何优化整合县级计统工作职能,不断提高计统网上监控能力、数据增值利用能力、税收分析风险预警能力,发挥县级计统力量作用,为征管服务、为基层一线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一直是计统部门必须直面的挑战。

一、数据大集中后的基层计统实体化运作

1、操作流程调整,突出分析和监控两大职能。数据大集中后,对县级计统来说,最大的改变是税收会计核算流程发生了变化,基层分局不再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县级计统部门变成了最基层的税收会计核算单位,直接承担网上申报数据接收、财税库行联网系统税款扣缴入库、以及与人民银行的电子记账对账等工作。

2、完成基础数据监控。数据是税收征收的基础。从纳税人进机的税种登记信息到纳税申报、税款开票、上解、入库、欠税等一系列与会计核算相关的数据全部纳入了县级计统网上监控对象,同时负责定期对纳税人提交的各类报表进行表内、表表间数据逻辑检测并发布检测结果,督促基层修正。

3、开展经济税收分析。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税收征管需求的增多,计统税收分析指标、分析方法也发生了变

化。首先,要从经济角度开展分析,做好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分析。既要开展地区宏观税负分析,把握较长时期内宏观税源的发展趋势,也要做好微观企业投入产出理论税负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纳税申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行业税源发展趋势分析、同业税负比较分析,剖析地区和行业税负差别的内在原因,满足税源联动管理中税收分析业务需求;其次,要建立税收分析体系,做好税源增量和存量两方面的分析。对内要重视数据的采集和积累,对外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交流,建立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税源项目跟踪台账,掌握税源发展势态,为税源风险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再则,要不断丰富税收分析方法。依托信息技术,采用回归模型、线性分析、时间序列滚动分析等方法做好各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间的对比分析,科学判断组织收入是否正常、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经济税源分析已成为数据大集中后基层计统部门的

一项重要工作。

二、数据大集中后基层计统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计统职能划分有待进一步明晰。数据利用信息化是以税收业务为主线、以税收数据为对象、以岗位操作为驱动而进行的数据处理过程。各地在应用省局监控决策系统并将监控按业务类别进行再分解时,通常习惯按块划分。如:人为地将税务登记中与扣缴相关的银行账号、协议等事项、认定管理中的税种认定等事项、申报征收中的税款属性、预算级次、征收品目等事项全部划归计统负责监控。传统概念上,这些确实都属于计统的管理业务,但目前情况是,一方面,监控决策系统发现的这些错误可能只属于录入时的误操作,其“真实性”的考量需要由税源管理部门实地巡查来验证完成;另一方面,**国税征管信息系统()在对计统用户操作权限的设计中已不开放这些管理事项,也就是说,受前台权限设置制约,县级计统部

门已不能了解这些征管数据的来龙去脉,各地在对决策系统监控事项的按块划分上,与省局开发设计征管信息系统的理念已不同步。

2、计统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数据大集中后,计统职能发生了变化,但目前,除总局2007年制订下发的《税收分析工作制度》(国税发〔2007年〕46号)和各级在税源联动管理办法中对税收分析提出的一些实施意见外,至今没有出台一个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统工作运行机制,对计统工作、计统内部各岗位、各环节之间也没有出台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新出台的《**省国税局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管理规范》在对大量征管业务作出规范的同时,对计统业务仅列出了“收入退还书的开具”、“留抵税金抵减增值税欠税管理”、“多缴税款退付利息申请审批”和“退抵税申请审批”4项,对一些经常接触到的计统业务要求及操作流程并没有详细规定。再如,在应征税金原始凭证管理上,目前对纳税评估、执法检查等征管行为中发生的作为应征税金的原始凭证来源渠道、取得(传递)方式、保管、以及凭证的合法性等没有一个明确规定来共同遵守,影响到对应征税金核算准确性的考核和评价。

3、在对基础数据的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影响税收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数据管理的责任部门不一,有的地方明确由征管部门负责,有的则由计统部门负责;二是生成错误数据的“当事人”不一,有纳税人提交的网上申报原始信息错误,也有税务登记或征收服务大厅操作人员录入责任心不强等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三是数据采集的口径不一,目前上上下下数据采集一般是根据税源管理的需要,税源分析需要什么数据,就布置基层采集哪一类数据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

重生之官道

第二篇: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

**国税征管信息系统(ctais2.0优化版)上线应用两年来,实现了税收数据省级大集中,改变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也带来了税收业务、操作流程、岗位职能的变化。如何优化整合县级计统工作职能,不断提高计统网上监控能力、数据增值利用能力、税收分析风险预警能力,发挥县级计统力量作用,为征管服务、为基层一线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一直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是计统部门必须直面的挑战。

一、数据大集中后的基层计统实体化运作

1、操作流程调整,突出分析和监控两大职能。数据大集中后,对县级计统来说,最大的改变是税收会计核算流程发生了变化,基层分局不再单独进行会计核算,县级计统部门变成了最基层的税收会计核算单位,直接承担网上申报数据接收、财税库行联网系统税款扣缴入库、以及与人民银行的电子记账对账等工作。

2、完成基础数据监控。数据是税收征收的基础。从纳税人进机的税种登记信息到纳税申报、税款开票、上解、入库、欠税等一系列与会计核算相关的数据全部纳入了县级计统网上监控对象,同时负责定期对纳税人提交的各类报表进行表内、表表间数据逻辑检测并发布检测结果,督促基层修正。

3、开展经济税收分析。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和税收征管需求的增多,计统税收分析指标、分析方法也发生了变化。首先,要从经济角度开展分析,做好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分析。既要开展地区宏观税负分析,把握较长时期内宏观税源的发展趋势,也要做好微观企业投入产出理论税负分析,及时发现企业纳税申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重点开展行业税源发展趋势分析、同业税负比较分析,剖析地区和行业税负差别的内在原因,满足税源联动管理中税收分析业务需求;其次,要建立税收分析体系,做好税源增量和存量两方面的分析。对内要重视数据的采集和积累,对外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交流,建立重点税源企业、重点税源项目跟踪台账,掌握税源发展势态,为税源风险管理和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再则,要不断丰富税收分析方法。依托信息技术,采用回归模型、线性分析、时间序列滚动分析等方法做好各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间的对比分析,科学判断组织收入是否正常、税收增长与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经济税源分析已成为数据大集中后基层计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数据大集中后基层计统工作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1、计统职能划分有待进一步明晰。数据利用信息化是以税收业务为主线、以税收数据为对象、以岗位操作为驱动而进行的数据处理过程。各地在应用省局监控决策系统并将监控按业务类别进行再分解时,通常习惯按块划分。如:人为地将税务登记中与扣缴相关的银行账号、协议等事项、认定管理中的税种认定等事项、申报征收中的税款属性、预算级次、征收品目等事项全部划归计统负责监控。传统概念上,这些确实都属于计统的管理业务,但目前情况是,一方面,监控决策系统发现的这些错误可能只属于录入时的误操作,其“真实性”的考量需要由税源管理部门实地巡查来验证完成;另一方面,**国税征管信息系统(ctais2.0)在对计统用户操作权限的设计中已不开放这些管理事项,也就是说,受前台权限设置制约,县级计统部门已不能了解这些征管数据的来龙去脉,各地在对决策系统监控事项的按块划分上,与省局开发设计征管信息系统的理念已不同步。

2、计统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细化明确。数据大集中后,计统职能发生了变化,但目前,除总局2007年制订下发的《税收分析工作制度》(国税发〔2007年〕46号)和各级在税源联动管理办法中对税收分析提出的一些实施意见外,至今没有出台一个细化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计统工作运行机制,对计统工作、计统内部各岗位、各环节之间也没有出台一个完整而明确的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和考核评价标准。新出台的《**省国税局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管理规范》在对大量征管业务作出规范的同时,对计统业务仅列出了“收入退还书的开具”、“留抵税金抵减增值税欠税管理”、“多缴税款退付利息申请审批”和“退抵税申请审批”4项,对一些经常接触到的计统业务要求及操作流程并没有详细规定。再如,在应征税金原始凭证管理上,目前对纳税评估、执法检查等征管行为中发生的作为应征税金的原始凭证来源渠道、取得(传递)方式、保管、以及凭证的合法性等没有一个明确规定来共同遵守,影响到对应征税金核算准确性的考核和评价。

3、在对基础数据的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完善。影响税收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数据管理的责任部门不一,有的地方明确由征管部门负责,有的则由计统部门负责;二是生成错误数据的“当事人”不一,有纳税人提交的网上申报原始信息错误,也有税务登记或征收服务大厅操作人员录入责任心不强等人为因素带来的错误;三是数据采集的口径不一,目前上上下下数据采集一般是根据税源管理的需要,税源分析需要什么数据,就布置基层采集哪一类数据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税源分析延伸到企业哪一环节(生产或财务),基层数据采集就扩展到哪一环节,各地对外部信息数据的采集,也缺乏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规划,征管、税政、计统部门都在布置数据采集,但都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采集口径。基础数据的来源质量制约着数据分析的可信度和增值利用程度。

4、税收计统干部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数据大集中后,基层那一世小说网 穿越小说网 言情小说网 免费小说网征收服务大厅基本上不再设有专职计统岗位,税收会计、票证管理通常由纳税申报或综合服务窗口人员兼职,税收分析由办税服务厅(股)负责人负责,税源分析则由税源管理股长负责,各项计统职能分散在分局的不同岗位,增加了县级计统对基层分局的管理难度;二是各级对税收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具体从事税收分析的税务干部来说,既要懂经济理论、税收业务知识,又要熟悉财务会计、统计分析理论和方法,县级计统干部在从传统的税收会计向税收分析转型中,难以迅速满足高标准高起点的税收分析要求,税收分析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三、做好数据大集中后基层计统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突出税收分析的基础作用。税收计统在完成由会计核算向税收分析职能转型后,决定了税收分析工作将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拓展,既要关注经济税源的发展,更要通过分析进一步揭示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客观反映税收征管状况和各项征管措施的成效,测算分析各项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进而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的建议,更好地为组织收入服务、为加强征管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能职责。一是制订并完善计统业务流程,进一步规范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明确计统相关岗位工作职责;二是明确进机原始数据质量责任人,把好原始数据质量关;三是健全税收分析指标体系,细化分析内容,规范并统一分析项目;四是建立衡量税收分析完成情况及完成质量的评价体系,探索对税收分析工作的绩效管理。

3、深化科技应用,进一步提高税收数据质量。一是提高数据采集能力,充分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在内、外部信息采集中拓展信息交换空间,增加信息交换内容,尽可能减少信息数据的手工录入,杜绝人工录入操作中的低级错误;二是开发全省统一的免费网上申报系统,提高纳税人网上申报覆盖面,发挥网上申报数据接收自动检测功能,减少纳税申报表填报中的错报、漏报及勾稽关系不平的现象。对网上申报不成功需要到大厅申报的,大厅窗口人员对纳税人报送的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录入操作要规范,补录数据要齐全、准确;三是提高数据集约处理能力,发挥基层信息中心数据集约处理技术,将分散的信息变成集中的信息,将孤立的信息变成相互联系的信息,加强数据间的逻辑比对,并定期发布检测结果,对发现的缺报、漏报报表尽可能交基层补齐、修正。

4、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税收计统人员的整体素质。一是加强理论业务培训,拓展税收分析人员的视野,既要做好短期集训,及时更新税收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也要有计划、分层分批做好脱产轮训,组织基层税收分析人员系统学习经济学、统计学和财务会计知识,不断提高基层税收分析人员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综合分析和预测判断能力,对微观经济实体的深层次解剖和处理能力。二是组织优秀税收分析案例交流。理论离不开实践的检验。通过组织优秀税收案例交流,及时总结、推广税收分析工作经验,不断开拓分析思路,提高分析整体水平。

大争之世 网游之复活 炼宝专家 混在三国当军阀重生之官道

第三篇:对国税部门税收业务数据分析工作的思考

对国税部门税收业务数据分析工作的思考

略阳县国家税务局 梁飞

内容提要: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国税系统内已经累计了大量的税收业务数据,数据就是宝贵财富,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数据,为税收管理工作服务,已经成为一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实践,对当前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阐述与分析,对做好数据分析应用工作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分析 现状 思考

近年来,国税机关依托信息化技术对涉税数据进行整合集中,数据资源得到了广泛共享,同时依据税收分析监控系统加强数据质量管理,结合税收政策理论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把握规律,挖掘出有价值信息应用于税收征管,有效降低了税收成本和执法风险,提升了征管质量和办税效率。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当前基层国税机关对数据管税工作推进不足,对数据信息的表层分析多、纵深分析少,应用经验积累不足,使许多数据资源被闲臵而没有得到较好地利用。随着信息管税理念的确立,数据分析利用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通过提高涉税数据的分析利用质量来持续提升征管质量,已成为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税收业务数据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国税系统主要应用系统实现了省级数据集中,数据大集中的征管模式已经建立,综合征管CTAIS系统、防伪税控系统等已运行多年,并趋于完善和成熟,业务功能齐全,设臵合理,操作简便,不仅将税务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为推行数据管税工作提供了充足数据,为实现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

与此同时,数据管税的工作方法在基层单位尚处于初级运用阶段,还没有真正成为税收管理的重要手段,一些涉税数据的分析结果对基层工作指导作用不明显,税收信息化的优势没有得到较好发挥。主要表现在:

(一)数据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税收分析监控系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查询、分析、监控功能,但一些部门除了进行日常登记、查询业务外,很少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利用。例如,省、市局下发了疑点数据和问题,但我们却一时找不到出现问题的原因,找不到解决的方法,较少利用分析监控系统去寻找答案。由于年龄大等原因,现在基层税务机关真正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各种数据软件的人员屈指可数。由此可见,数据资源被大量闲臵、浪费得不到有效利用的现象在基层较为普遍。

(二)数据质量不理想

从数据应用工作的实践中,我们得知数据的分析应用必须建立在数据信息是真实、准确、完整、逻辑关系正确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错误数据上的分析,同样会使税务管理决策发生错误。虽然我们也采取了一定的管理措施与手段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但从效果上来,并不理想。从数据应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仍然有一些基础数据的数据质量还不能适应税收数据分析工作的需要。数据采集面窄,数据的失真、不完整、逻辑关系不符还大量存在。如在增值税普通发票验旧信息与申报信息数据比对数据分析中发现,存在错误地录入验旧金额项目的情况,导致普通发票验旧金额远远大于其申报金额,给我们实际核查工作带来误导和麻烦。这些错误数据的存在,使数据的可应用价值大幅度降低,制约了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向纵深开展。可以这样说,由于数据质量差而带来的应用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影响税收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深入开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三)软件查询功能不完善

现有的查询软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税务人员数据分析、税源监控工作的需要,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功能不全。综合征管软件只适合单口径查询,很少能进行多口径综合查询。二是查询结果不准确。某些查询软件在具体的查询项目上查出的数据与实际不符。不同软件在同一查询条件、同一口径下查出数据结果不一致。三是软件设计时技术不规范、接口不标准。现有推广的部分应用软件在系统设计时,没有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接口,这对后期数据的互通、共享带来巨大的麻烦。四是软件更新升级滞后。一些查询软件是建立在综合征管软件等核心业务软件之上,当核心软件发生变化时,这些查询软件的取数口径也应做调整。而实际运用中,部分查询软件升级工作滞后,没有随着核心业务软件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导致查询出的数据不准确。

(四)数据分析的深入性和系统性不足

数据必须加以深入分析才能够更好地为税收征管工作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数据分析利用机制不健全,分析数据往往存在不深入、不透彻、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一是数据分析表层化。对发现的数据疑点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不能做到以点带面深化拓展,而是急功近利,只要解决了眼前问题就万事大吉,往往导致同一个疑点或问题重复出现,对纳税人进行重复检查,增加了税收成本,影响了工作效率。二是数据分析静态化。一些税务人员虽然对涉税软件应用、操作程序、业务流程比较了解,但对税收政策法规、企业财会制度等业务不熟悉,只看到一堆静态的数据,而找不出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数据缺乏系统性的综合分析,分析结果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导致税负不公,引起征纳双方矛盾。三是数据分析简单化。当前基层国税机关的数据分析水准仅停留在对上级下发疑点数据的分析上,而不是积极主动地通过数据分析自己找问题,当问题被上级通报后才去亡羊补牢,才去搞专项分析和整改处理,导致征管工作缺乏自身特色,很难创出工作亮点。

(五)数据分析与工作实际结合不紧密 由于一些数据分析结果不是来自基层而是来自上级,用结果搞分析不仅本末倒臵,而且使基层单位忙于核查落实,增加了基层工作负担,甚至还会对基层工作产生误导。一些软件的设计开发脱离基层工作实际,利用效率不高、效果不佳。如加油站管理系统是单独开发设计的,没有与综合征管软件衔接,这就不能使纳税人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基层国税机关的征管情况很好结合,即使发现了疑点,也无法通过深入分析获取证据,只能采用调取加油机数据、实地调查等老方法进行,使征管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六)数据应分析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是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开展还不规范。如:数据应用工作的到底以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开展?如何开展?如何考评?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没有可借鉴的成熟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数据应用工作混乱、流转不畅。如:数据应用工作是单独成立一部门来承担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好,还是以松散的成立数据分析应用工作小组的形式进行开展好?在数据应用工作,技术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等问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二是对分析流程及结果缺乏有效监督。对分析流程和结果缺少量化指标,处理问题的伸缩性和随意性较大,对数据分析成果的利用效果如何缺少考评办法,未能真正从机制上去规范数据分析利用工作。三是对分析的方式方法缺乏统一模型。如果对同一项疑点数据依据的标准不同、分析的方法或方向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论。这样,就会造成对同一类纳税人进行同一类税务检查的处理结果有较大差别,从而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同时当前数据应用工作也缺少考核评价机制,做与不做无所谓,做好做坏无评价,没有建立制度考评和跟踪检查等机制,使数据分析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加强税收业务数据的深入分析利用,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所在。上述问题是税收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只有在发展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健全科学工作机制,才能切实提高涉税数据的分析利用质量。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数据管税理念落实不到位。首先是传统的征管模式和征管手段没有大的改变,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获取渠道单一,主要工作方法仍然是对报表、账簿、凭据的测算,对账制不健全的纳税人只能采取简易征收办法,而不是综合运用各种基础数据进行科学系统分析,进而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其次是基层单位对数据分析利用工作重视程度不高,使涉税数据及其分析结果长期“沉睡”得不到利用,有的对许多疑点数据视而不见,不善于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是业务水平不高,数据分析利用难以深入推进。一方面,部分国税人员税收业务水平较低,在较为复杂的数据面前,由于缺乏税收、财会等业务知识,不知道如何灵活利用数据,不能从数据中找出逻辑关系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另一方面,基层缺乏微机高级语言软件专门人才,对税收信息系统中的各类数据特别是后台数据不会提取应用。例如,由于基层不会使用数据库查询语言,对发票验旧信息不对等、核定与征收品目不一致、纳税申报数据逻辑关系不正确、税率适用不准确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处理,只有待上级监控结果下发之后才能了解和解决,但有些问题事后往往无法解决,且造成了大量的垃圾数据和征管漏洞。

三是处理方法简单,数据分析只停留在表面之上。当前大多数基层单位只能进行低层次的数据分析利用,对问题的解决也比较肤浅。例如,针对同一个法人办理多个企业的疑点问题,我们应当从相关联的数据入手,看这些企业之间是否有相互虚开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现象,是否有相互之间购销不入账现象等,透过现象看本质,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数据具体分析,关联数据综合分析,按流程逐项排除疑点,使数据分析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如果仅分析表面现象,看看法人代表登记信息与实际情况是否属实,仅调查一下相关信息的真伪,那就失去了数据分析的意义。

四是指标设臵不合理,数据分析的指导作用不强。首先,部分数据分析指标与基层工作实际联系不紧密,起不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对不符合实际的分析结果,基层不愿使用,更谈不上深入分析利用。其次,部分数据指标不具备通用性,对一些地方适用的考核指标,对另一些地方却不一定适用,因为各地的市场经济条件、环境等诸多因素不同,地区、行业不同,税收负担就不尽相同。例如,我县诚信矿业公司主要销售铁精粉,但其从采矿到选矿再到运输销售都是自己经营,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的环节和项目少,因而税负高。但上级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的要求,则要求我们深入核查,来解释该公司为何税负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类似这样的核查回复不仅花去我局大量人力,还会增加企业不必要负担。

五是信息来源渠道窄,数据采集缺少横向联系。目前的数据分析应用系统,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同期比和环比分析等,但缺少横向信息比对交换平台,特别是对外部的动态信息更缺少信息来源渠道,造成信息不对称,进而影响数据分析的质量。如,税务登记信息采用的还是办理税务登记证时的内容,纳税人新近的动态信息没有反馈渠道,企业生产变化不能及时反映出来,制约了对信息数据的深入分析研究。

三、对提高税收业务数据分析工作的思考

对基层单位来说,能够灵活运用涉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是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国税部门更好地服务纳税人、服务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做出高质量的深度分析,有利于规范执法,公平执法,应收尽收,引导依法诚信纳税,优化税收发展环境。提高涉税数据分析利用质量,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树立“数据管税”工作理念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对税收数据的分析应用将成为税务系统内一项常规的、重要性工作。数据管税,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为重点,以对涉税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为主线,树立税收风险管理理念,健全税源管理体系,加强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进而提高税收征管水平。“数据管税”工作理念的提出,为我们今后的数据分析应用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实际工作,首先,要做好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更新工作,使他们成为数据应用工作的坚定支持和倡导者,使数据应用、分析结果成为领导决策时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要加强对税务干部数据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对数据应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教育力度,使税务干部对数据应用工作有着正确的认识,树立数据应用意识,从心理上接受并愿意从事数据分析应用工作。

(二)强化数据深度分析的业务培训

首先要加强相关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税收、财会等业务知识,及时更新基层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查账及报表分析能力,提高评估约谈技巧等。这方面的培训是数据应用分析的基础,只有熟练掌握这部分业务知识,才能更好地利用数据展开分析。其次是强化基层人员培训。对基层人员分层、分类强化培训,使数据分析更好地为实际工作服务,变被动分析为主动分析,变简单分析为综合分析,特别是根据不同的具体税收环境,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综合各种数据资源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形成正确结论,提高征管质量。第三是普及信息技术应用培训。应用征收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不应成为高端专利,而应当把分析数据的主动权交给基层,按照用户权限的大小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不仅培训相关软件操作和微机基础知识,还应对计算机高级语言应用方面进行专门培训,使信息化技术成果更好地为基层税务机关服务。

(三)严格控制数据的输入关口

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数据质量,保障基础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形成正确的数据分析指标,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首要的是要严把税务登记关口。包括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登记、福利企业登记、出口退税票种登记等基础信息,严格登记纳税人的注册资金、职工人数、股东信息、各种费用支出等信息,对一些重要数据应通过实地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对动态信息进行不定期抽查,为数据深度分析利用打下坚实基础。其次是严把申报信息关口。申报前应加强对申报数据的审核,特别是对低零负申报应认真分析核对申报表内容,对申报异常户及时评估分析,与同期同行业进行比对,确保申报数据的真实性,为数据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三是严把发票领购关口。以票控税是加强税收征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严格登记发票领、用、存信息,认真做好发票验旧及数据输入工作,保证每月定额领用发票,通过发票数据分析推进以票控税。

(四)完善数据分析应用手段

首先是要完善现有各应用软件查询功能。提高各应用软件查询功能的准确度,使查询结果与实际相符合。加强软件查询功能的开发与完善,使软件支持多口径查询与自定义查询。加强软件数据接口设计,接口设计要符合总局制定的标准,保证数据后期能够被共享使用。另外,在税收政策调整后,各类软件的查询口径也要及时做调整。其次是加强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软件的查询功能由于受查询界面与查询条件的限制,在实际工作,往往导致一些个性化、复杂查询通过软件查询不能实现,这在一定程度也制约了税务人员对涉税数据的分析、利用。信息的技术处理恰恰可以弥补软件查询功能的不足。当软件操作人员通过软件查询不出需要的数据信息时,可以向本级信息中心提出数据支持申请既提出业务需求,信息中心根据业务申请,运用技术手段从现有应用软件中提取目标数据,为各部门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各部门及全体税务干部应充分利用信息处理技术手段,进行专题性的数据分析,不断提高税收管理与决策水平。

(五)建立多方沟通联系机制

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的变化决定着税收数据信息的动态变化,这就需要严密组织,多方配合,逐步形成横向沟通联系机制,为数据分析利用提供可靠保证。首先应加强共同管理部门的联系。联合工商、地税部门实现信息共享,随时了解数据信息变化情况,保持信息互通,共同加强监管。其次是加强相关单位的联系。银行、物流、民爆、电力等部门掌握着纳税人的货物流、资金流、耗能情况,在维护好纳税人权益的前提下,依法获取相关的涉税信息,利用外围数据推进数据分析及评估工作。第三是加强系统内部的沟通联系。加强系统内部的沟通联系,对类似企业就可以互相参考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加强相关数据的比对分析,就可以找出管理不同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六)完善数据分析考核办法建立长效机制

首先应明确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工作职责,探索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归口管理。一方面,数据分析应用是一项全局性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在实际工作中要明确征管、计统、稽查、各税种管理部门及信息中心在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具体职责。另一方面,为了保障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有效开展,应指定或设立一专门部门(这个部门应由业务人员与信息技术处理人员共同组成),来具体承担对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组织、领导、协调、监督、考评与数据技术处理工作,实行数据应用工作的统一归口管理。该部门将系统内各部门单项数据应用需求进行整合,集中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税收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将分散在征管各个应用系统中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按着各部门提出的业务需求抽取出来,并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从中找出价值的信息,为各业务部门与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应建立数据分析应用管理工作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明确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职责、流程、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实施对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考评,以考评来保障数据分析应用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四篇:对国税部门执行力的调研思考

执行力就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方针政策的能力,落实重大工作部署、工作目标的能力,狠抓责任落实、完成任务的能力。国税部门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国税收入,国税部门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决定收入质量,影响着税收调节经济和组织收入职能的发挥。

一、高度认识提高国税部门执行力的现实意义

(一)提高国税部门执行力是行使工作

职能的本质要求。国税部门是政府部门的主要组成部门之一,其一言一行代表政府执行公务,其形象的好坏,事关政府形象;其执行落实政策到位不到位,事关群众利益;其服务态度好不好,事关百姓满意度;其作风实不实,事关政府公信力;其工作效率高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为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执行力问题,必须加强国税部门执行力建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建设上级放心、人民满意的国税部门。

(二)提高国税部门的执行力是加强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国税部门作风建设,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成败,关乎社会经济发展快慢。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是改革的最关键时期,国税干部队伍肩负历史重任,如果干部队伍的作风不好、工作不实,就会丧失发展良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为此,国税部门必须保持清醒头脑,以对国家、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真加强作风建设,大力提高执行能力,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增强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干部作风才能有明显好转,才能真正成为执行力强的队伍,让党和人民放心的队伍。

(三)提高国税部门执行力是实现依法治税的必由之路。每项税收政策法律的贯彻,各项税收政策的落实,都必须依靠国税部门来实现。为此,国税部门的执行力高低,与决策落实的到位不到位,法律法规贯彻得深入不深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平等,市场经济竞争公平不公平息息相关,紧密相连。我们应当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治税的重大意义,只有大力提高国税部门的执行力,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才能真正实现依法治税。

二、深入分析影响国税部门执行力的因素

(一)责任淡化影响执行力。国税部门主流肯定是好的,这个不能否认,日常工作中责任意识欠缺,责任心差,毫不夸张的说随处可见。具体表现为:遇到难办的事推诿扯皮,布置工作不按时完成,要求的事情应付差事,不保证质量,紧急突击,临时工作讨价还价,甚至牢骚不断,工作拈轻怕重,更有甚者份内的事情就不想做,职责范围内的工作想方设法推给别人,要么敷衍应付等等,责任心不强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作风弱化影响执行力。一是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对待工作不是研究怎样做实,把基础打牢,考虑长远,而是研究怎样“吹”,言行不一致,表里不如一,搞些经看经不起检验的东西。二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级文件要求布置的工作,不是用心想方设法高质量、创造性的贯彻落实,而是搞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欺上瞒下,落实不力。三是不顾全局,只顾部门利益。工作中对本部门有利的事就办,不利的就推,有油水的抢着办,得罪人的推诿,甚至顶着不办,只顾部门利益,搞小团体主义,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原则。

(三)能力退化影响执行力。执行力的高低,看得是个人能力的强弱,它是动力的源泉,特别是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新知识新事物不断出现,要求的知识就需不断更新,然而在日常工作中仍然有少数同志不愿学、不想学,靠吃老本过日子,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怕学、厌学,不能及时掌握新的知识,造成推动工作缓慢,工作效率低下,纳税服务辅导不力,工作不够规范,岗位技能不专,处理业务凭想象,甚至出现差错、失误,延误工作,使工作被动,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相互拆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相互指责,没有气度,没有风度,甚至相互嫉妒。班子打内耗,股室之间打内战,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整体合力,大大降低执行力。

(四)观念腐化影响执行力。工作落实中思路不宽,思想观念保守,因循守旧,遇到新问题,使用老办法。在日常管理中,不探索新方法,研究新矛盾,得过且过,导致该管的没管住,征管有漏洞,税负不公平,政策执行不统一,缺乏开拓开放意识,缺乏敢闯敢拼精神,缺乏深入调查方法,缺乏攻克新矛盾的意志,不能勇于创新,创造性的完成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

三、提高国税部门执行力的思考

(一)多措并举,培养一种意识。即责任意识。执行力的提高贵在抓落实,落实过程中必须增强工作责任感,怎样培养和加强责任意识呢?一是健全责任制。合理划分工作岗位,明确工作职责,防止推诿扯皮现象,特别是衍接处的工作职责,应当更进一步的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工作目标和要求,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二是健全督查制。对没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加大惩处力度,对责任心强,履行职责好,完成任务出色的要通报表扬,对工作严重失职者从严从重处罚,保障责任落实到位。

(二)转变作风,抓住两个层次。工作作风的好坏关系事业成败。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职工,倘若工作作风漂浮,工作肯定不能落实到位,必然造成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工作杂乱无章。一方面,要强化领导干部作风。中层以上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调查了解收入实情、干部思想动态和征管工作存在的问题,每季度要安排一次工作调研,纳入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另一方面,要改进国税干部作风。“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我们必须树立严谨细致的工作理念,要教育和培养每位同志,以大处着想,从小事做起,追求卓越,决不允许漠视细节,拖拖拉拉的现象存在,各项工作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好的质量和最大的效益,提高凝聚力和执行力。

(三)突出重点,提高三种能力。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是提高执行力的核心。作为国税干部必须提高三种能力:一是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知愈深、则行愈达。每位干部认知能力的高低,决定执行力的好与坏。因此,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组织干部职工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经常邀请专业人才讲课辅导,或联合举办业务培训班、强化班,或组织业务兴趣小组研究课题,提升自身分析、判断能力,为提高执行力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一方面,要做好工作衍接、上传下达,流程顺畅,形成工作合力,提高办事效率,减少影响工作的能耗,提高工作质效。另一方面,对一些涉及面大、影响全局、影响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要早沟通、早协调,防止影响问题的解决,只有提高沟通能力,才能树立良好形象。三是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每位税务干部要把党的政策视为“生命线”,把党纪国法视为“高压线”,把党风廉政建设规定视为“警戒线”,做到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自我约束。

(四)注重修养,营造四种环境。德厚者得天下,厚德者事竟成。一个团队要抵达目标顶峰,就必须团结一心,一个人要实现愿望,就必须得到他人帮助。为此,加强个人修养是必备的前提保障。战国时期,魏武侯对吴起说:“魏国有坚固山川,是魏国之宝啊!”吴起回答说:“国之兴亡,在德不在险。君不修德,身边之人便是敌人”。历史与现实告诉我们,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个人修养是决定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一是导向环境。要经常开展“三德”、“三观”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特别是要强化领导干部的素质修养,为国税干部当好勤政务实的表率、廉政无私的表率、执行有力的表率。二是协作环境。建立健全岗责体系,推行ab岗制,力求缺位不缺岗,即体现分工又密切协作。三是干事环境。要引导干部职工找准方向,摆正位置,求大同存小异,要经常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谅人之过,容人之错,顾全大局,通力配合,工作互相支持,生活相互帮助,凝聚队伍集体力量,形成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局面。四是激励环境。对优秀干部、业务能手等典型要给予适当的政治待遇,要给予适当的经济刺激,激发队伍智慧潜能。

第五篇:对当前国税部门信访工作的调研思考

一、新时期国税部门信访案件的特点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税收法制的不断完善,国税部门已成为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的重点和热点行业,广大公民对税收执法公正的期望和要求也愈来愈高,由此引发的信访案件也具有新的特点:

(一)信访案源多样化。在国税征管、机构、人事改革和新的国家公务员法的实施的过程

中,不可避免地在调整和改变广大纳税人行为习惯和触及到广大国税干部切身利益,一些历史遗留和深层次问题逐渐凸现并且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从内容上看,外部涵盖了执法、服务等方方面面,内部涵盖了人事、待遇甚至干部职工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是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来源上看,有上级或政府信访部门转交的,也有个体自发提交的;从原因上看,有现实的也有历史的,有纳税人不理解税收政策造成的,也有国税干部作风不实造成的,有由实施决策时程序不规范、不公开、不科学引起群众误解造成的,也有的是本该由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而作为信访件产生出来。

(二)信访处理复杂化。从近几年信访工作实践来看,造成信访的缘由错综复杂,有陈年积案,有无理缠访,各地在处理信访问题上方法各不相同,新《信访条例》把以前的“归口管理”改为“属地管理”,虽然是一大改进,但是从处理的角度上看,有相当一部分信访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处理稍有不慎,矛盾就会转化升级或顾此失彼,赞成新的矛盾,“闹访”案件就会频发。

(三)信访行为多元化。有个体上访,也有集体上访,并有单体上访向聚众串联上访的趋势;有本级信访,也有越级信访,甚至直接上省进京信访;有常年上访,也有专门择机上访,总有一些上访户,经常选择党代会、人代会或者国家有重大活动时上访,借机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向单位施加压力。

二、当前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充分,工作方法不严谨。一是思想上麻痹。少数部门领导只注重税收征管工作,把精力全部集中在组织税收收入工作上,信访工作没有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二是认识上错位。片面地认为参与信访都是不合理的,甚至把信访与稳定对立起来,认为信访案件越多,单位就不和谐,执政能力就打折扣,有怕“访”、畏“访”情绪。三是方法上简单。发生信访案件,就对信访人进行“围、追、堵、截”,采取敷衍搪塞或打压方式处理,以至于一些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没有得到落实,小事拖成大事,形成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有的为了息事宁人,采取无原则地让步,“按下葫芦漂起了瓢”,造成新的矛盾。

(二)执法行为不规范,决策管理不科学。少数干部在税收执法时,不依法行政,甚至违法乱纪,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公开侵害纳税人的权益,是造成系统外部信访件频发的主要原因;系统内部信访案件产生,大多数是由于决策时未广泛征询干部职工意见,办事程序不规范、不公开,管理时缺乏事前评估和充分论证,工作方法简单,引发干部职工不满。

(三)考核机制不完善,信访处理不到位。个别信访者信“上”不信“下”、信“访”不信“法”,从而形成大量的越级上访案件。基层国税部门在处理这些案件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个别信访者仍坚持无理要求,让基层无所适从。此外,过分强调“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原则,一些原本由上级决策或政府部门行为引起的信访问题,如政府拆迁、移民等问题,仍由信访人所在单位负责就地处理,一些问题难以正确解决到位。

(四)信访机构不健全,沟通机制不畅通。目前,国税部门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各地的信访工作归由办公室兼人负责,信访人员除了要受理、登记、转办各类信访案件,还要开展矛盾排查、参与信访处理,人员不够,责重权轻。此外,上下级信访机构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是造成上访—批示—回复—又上访循环的重要原因,上级对下级信访办理还缺乏有效地监督审查,往往只注重对量的控制,缺乏对质的检查,出现越级上访就追究工作责任,导致一些问题没真正解决到位。

三、加强信访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认识,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变上访为下访。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纳税人、深入干部职工,调查了解信访反映的问题,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信访反映的问题。二是变被动为主动。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开展矛盾排查调处,及时化解矛盾,注重调处一起、化解一起、稳定一片、不留后患,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解决在基层。三是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着力解决信访工作提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和重业务轻信访、重形式轻实效两种问题,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推行政府信息公开,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依靠领导、股室和群众的配合,加强对信访工作的综合治理,促进大信访工作格局的形成。

(二)加强管理,畅通三个渠道。第一,畅通内部运作渠

道。一是围绕“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目标,构建信访工作新秩序,切实做好信访案件的受理、登记、初审、交办、承办、督办和办结反馈等工作。二是坚持“热情、公正、便民”的工作原则,建立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公开公布单位及领导接访电话、接待时间和地点,公开公布查询信访事项处理进展及结果的方式,开通网上信访,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方

便干部群众反映问题。第二,畅通宣传教育渠道。一是多途径、多形式宣传《信访条例》、税法等法律法规,增强政策执行透明度和纳税人守法自觉性,引导群众依法纳税、依法上访。二是以教育引导为主,推进人性化执法,把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多为纳税人、信访人着想,对可罚可不罚的行为不予处罚,处罚可轻可重的违法行为可从轻处罚。第三,畅通纵横联系渠道。进一步强化同上级单位的联络,加强与信访部门和各兄弟部门的沟通协调,统一口径,共同做好信访工作。

(三)依法办案,突出三个严格。一是严格按政策解决问题。要认真落实2007年中央5号文件提出的“两个不能”的要求,即不能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现时引发新的矛盾,对已做到情至义尽,仍坚持无理要求,继续缠访闹访的人员,坚持依法处理,不能委曲求全,对本应由司法解决的问题,不再纳入信访解决,真正做到对合理问题依法按政策解决到位。二是严格按程序办事。对信访问题的处理,不能特事特办,不能超越正常的办事程序,仍然要依法、有序地进行。三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加大信访执法力度,维护信访者的合法权益,对滥用职权、不作为、侵害信访人权益导致信访事项发生而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按照按《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和《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规定》,给予责任人行政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四)规范机构,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建立专门信访机构,充实信访工作人员,明确信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信访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完善信访信息员和信访信息报告制度。二是强化上下沟通,加强组织协调,认真落实信访督办审查工作机制。三是聘请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等办法,拓展解决信访问题的渠道,优化信访工作考评机制,强化信访工作质量的考核,弱化案件数量的控制,进一步落实岗位工作责任制度,对不正确履行职责、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与行政处分。

下载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数据大集中后县级国税计统工作调研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工作问题调研思考

    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工作问题调研思考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

    基层国税机关纪检监察工作问题调研思考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一个单位、一个部门而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转、职能正常发挥......

    国税部门工会经费代收工作调研思考

    近年来,国税部门在开展工会经费代征工作中,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强领导,健全机构,部门互动,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开创了工会经费代收工作的新局面。为此,笔者结合房县国税局......

    对土地流转工作调研思考

    **镇位于**市**区东北部,距**二十七公里,东与**农场、**县相邻,**公路直达,交通便利。全镇41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34073人,是**区人口最多的一个镇,家庭承包经营农户10021户,耕地面积2......

    对妇联工作的调研思考

    按照**委“双创双树”活动办公室关于做好调研工作的要求,**妇联围绕实现“三年大变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这一主题,组织召开了由妇女干部、市直妇委会主任、乡镇......

    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调研思考

    一、当前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的特点当前,尽管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目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现阶段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尚未根除,反腐败斗争将是长期的、艰巨的和......

    对工务集中综合维修工作的几点思考

    引言 绵阳务段从2010年4月起在绵阳线桥车间开展集中综介维修试点,通过经验总结后于5月在全段实施,经过几个月的实施.集中综合维修在提高有限的大窗时间利用率,充分发挥小机群作......

    对基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对基层国税系统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事业兴衰,关键在人,人才的培养,关键靠教育。在深入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在税收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越来越突出。当前,在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