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土地财政”的行为分析与思考
关于“土地财政”的行为分析与思考
摘要:实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在中央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的同时,中央政府承担的相对义务大幅度减少,地方政府则承担了过重的财政支出责任。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产生了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由此产生。虽然土地财政缓解了地方财政困难,但对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本文着重分析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几点解决地方土地财政困扰的建议。-关键字:土地财政 房地产
一.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
分税制之后,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上的困难,不得不寻求另外的财政来源,而我国房地产业的管理体制为地方政府解决财政困难提供了方便之门。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人主要包括预算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两部分。不论是预算内收入,还是预算外收入,都与房地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1】
1.预算内收入主要是指地方税收,由地方政府从各种费、税收取的收入。分税制改革以后,将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房产税和土地税归人地方税种,主要包括三方面:① 与土地直接有关的税收,包括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这两种由地税系统征收);耕地占用税、契税(这两种由财政系统征收)。②与土地征用以及房地产业有关的税费,我们可以称之为土地间接税收,这些产业主要是建筑业和房地产业。③部门收费项目,包括耕地开垦费、新增城镇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等(土地主管部门征收)。分税制后建筑业税和房地产税占地方政府预算内收入的比例一直上升。
2.预算外收入包括了行政事业收费、政府性基金和土地出让金三部分。我国土地出让金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实行分税制后,土地出让金作为地方财政的固定收入全部划归地方所有。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困难,地方政府在预算外通过抬高土地出让价格获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预算内通过推高房地产价格获得更多的房地产税和建筑业税。
虽然土地归国家和集体所有,但地方政府实际上已成为土地的所有者,完全垄断土地的供需,可以对土地进行统一收购,统一供应。【2】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政府为了收取更多的土地转让金,不断促进农用地向建设用地转化,对农用地进行大量征收与利用。由于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给予农民的补偿并不高,而对开发的地价却可以很高,所以政府常常就以低价购入土地,并且土地收购的总量也在大幅度上升。
二、“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 分税制导致地方财政事权和财权严重不对称,虽然通过实行“土地财政”增加了财政收入,缓解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困难,但同时也给房地产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冲击。
在土地价格上涨导致房价上涨的同时,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却远不及房价上涨的速度,这就形成了房价收入比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居民的购房能力。【3】虽然当前中央下决心要使房价降下来,但如果其成本——土地的价格不降,如果地方政府千方百计想要维持其财政收入的“大头”,那即使暂时的房价有所下降也难以回到理性的程度。【4】要彻底解决中国的高房价问题,我认为还是要从解决地方的财政收入入手,使地方政府不再过分依赖土地出让金等与房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收入,正确的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才是治本之法。
三。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困扰的几点建议
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政策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它产生的负外部效应,即降低居民福利(高房价使得居民的生活成本上升,变相剥削了居民的收入,因而减少了其福利)和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想扭转这种行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土地的所有权
地方政府代表国家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民只是对土地拥有使用权,因而对土地的转让、出卖等地方政府具有最终决定权,这就使得农民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的土地。因而应
明确集体(以村为单位)每一分子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给其产权主体的地位,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对涉及土地重大变革和切身利益的集体图地用途、征地赔偿、征地款用途等进行决策。在明确了土地产权之后可以使农民获得参与决策的主体地位,减少集体代理人对原属于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攫取,有助于对集体代理人的行为形成有效的监督。
(2)、实现地方政府的财权的对等
中央政府可以将部分财权适当下放。一方面在农业税改革的背景下,需要设置 地方尤其是县乡财政新的税种,同时要加大中央对基础性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另 一方面,要对现行的分税制进行全面反思和系统调整,以政府之间事权的重新划分为基础,在各级政府之问进行财权和财力的划分。修改预算体制,使之真正与分税制协调一致,取消预算外资金制度,使得在财权问题上地方必须依靠培养和扩大税基来获得更多财力。
(3),发行政府债券
地方政府的土地政策根源是手中的资金不足以支付他们的所有开支,因而解决他们的融资问题是其关键。地方政府融资有两种渠道,一是向银行借款;二是直接发行债券。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上是国有银行,地方政府向银行借款后,相当于向中央银行借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可以看成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地方政府可以凭借这种关系只享受利润而不承担义务,因而地方政府可以不顾收益一成本原理大力举债,使其举债行为变成地方政府消费中央银行买单的结局,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中央政府的关注,并对地方政府向银行借债进行了控制。然而地方政府作为一级财政法人应该具备发行债券的权利,如果有需要并符合一定条件,应该放宽并允许其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建立我国地府政府及其代理机构债券制度。
(4)、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地方政府角色
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具有谋利冲动,难以有效控制房价,甚至成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阻力。所以,必须转换政府职能,建立公共财政,合理定位地方政府在房地产调控中的角色。地方政府的角色不应该是直接经济建设的主导者,土地收益不应该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因此要转换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能,将“投资性政府”变成“服务性政府”,实行公共财政,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公共投资机制。地方政府不再作为城市投资的主导者,只是作为公共品服务和宏观调控的提供者。只有转换地方政府职能,改变政绩考核的内容,将财政体制转变为公共财政,地方财政才有积极性落实中央的住房保障政策,才会加大对保障型住房的供给,而不会继续奉行土地财政。
参考文献:
【1】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6)【2】牛梅.“土地财政”该休矣[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 【3】魏贤贞.我国房价持续高涨的内生机制与对策建议[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2). 【4】郑国有.房价飞涨猛于虎[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10).
第二篇:财政供养系数关联分析思考
摘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发展,财政供养人员概念的外延已发生很大变化。现在所称财政供养人员是指由各级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人员,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纳入财政社会保障人员、优抚救济人员和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村组干部等。本文所指财政供养人员仅为财政部门依据政府编制机构核定的编制而给予全额或差额工资保障的行政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它反映了一个地方履行一级政府事权而供养的工作人员。
本文以湖北省72个县(市)财政和部分市县财政的有关数据为依据,对地域人口、人员结构、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理环境、政策环境等因素与供养系数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孝感市的财政供养系数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建议。
一、影响财政供养系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1.地域人口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将全省72县(市)按地域人口由大到小排列,并按人口数量自然划分成10个档次。(2)将财政供养人员数量随地域人口顺序排列,并按地域人口档次计算平均值。(3)各档次的财政供养人员总量除以对应档次的地域人口总量等于该档次财政供养系数。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1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单位:万人、人、个 地域人口 财政供养
档次 县市个数 系数(%)
变化范围 人口均值100-165 27811 9 2.3890-100 26582 5 2.7980-90 22788 6 2.6
70-80 19814 2 2.660-70 18947 10 2.9950-60 16162 13 2.9940-50 13900 11 3.0
30-40 10039 10 2.7720-30 8668 4 3.8
10-20 5927 2 5.33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与地域人口数量成正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多;人口小县,供养人员相应较少。(2)财政供养系数与地域人口数量成反比变化。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小;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3)综合关系。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但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但供养系数较高。
推论:人口大县供养系数较低,人口小县供养系数较高;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是人口小县。但现实中人口小县供养人员较少,而人口大县供养人员较多。本文认为,由于供养系数的分母——地域人口的不可比成分较大,考核供养系数应以分子——供养人口为主。因此,降低供养系数的重点应是供养人口大县,而不是供养人口小县,即不能以供养系数高低作为减少财政供养人员的实践标准。
2.人员结构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划分。将财政供养人员按工作性质分为行政单位供养人员、事业单位供养人员两大类。人员经费相应划分为行政人员经费和事业人员经费。(2)对比分析。选择某市作为样本。(3)比较。选择1993年与2003年的有关数据进行对比。
表2孝感市1994-2003年财政供养人员结构变化表单位:人、万元 其中教师占事业
行政人数占比例% 事业人数占比例%
人数比例%
1994 23.8 76.2 48.8
1995 23.4 76.6 48.51996 24 76 47.11997 22.7 77.3 48
1998 23.8 76.2 54.5
1999 24.9 75.1 51.8
2000 25.8 74.2 53.8
2001 26 74 54.42002 26.1 73.9 56.1
2003 24.1 75.9 54.9
平均值 24.46 75.54 51.79
关系显示:(1)行政与事业人员结构虽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了一定的比例。即行政机构人员占1/3,事业单位人员占2/3。(2)教师数量占事业单位人员总量的1/2强,比重显得过大。
人员经费的结构与人员的结构呈同向变化关系。(1)在人员经费结构中,行政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30%,事业人员经费占经费总额的比重70%,其中教师经费占事业人员经费的比重接近60%。调查发现,当行政编制冻结后,事业单位供养人员急剧膨胀。一部分是历次机构改革中行政机关精简人员,一部分是新进单位的人员,大部分都流向事业单位或压往二级单位。较多事业单位或二级单位人浮于事,相互攀比,一些苦活、累活没有人做,在社会上临时聘用人员。(2)人均经费水平逐年提高。其中事业人均经费支出增长27.4%,教育人均经费增长22.05%,均高于行政人均经费支出增长5.6个、0.25个百分点。
表3 孝感市2000-2003年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经费结构变化表 行政人员经费 事业人员经费
占比 人均 占比 人均 其中教 人均
重% 经费 重% 经费 师% 经费
2000 29.7 6945 70.3 5690 60.4 6396
2001 30.3 9151 69.7 7383 54.6 7408
2002 31.7 10572 68.3 8061 64.3 92
412003 25.3 12554 74.7 11769 54.2 11626
平均或
递增 29.25 21.8% 70.75 27.4% 58.37 22.05%
推论:供养人员结构反映了一级事权中从事行政与事业工作的人员配置比例。从相对比例看,事业所占比重过大,尤其是教师人数及经费比重突出。据此推论: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减少供养人员的重点是事业单位,其中优化教师队伍应是重中之重。
3.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可用财力为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之和。本文将72县(市)一般预算收入与转移支付相加后,按照可用财力大小自然划分为5个档次。(2)供养人员数量范围指划分档次内最低数量到最高数量范围。(3)人均财力水平是指各档次可用财力金额之和与财政供养人员数量之和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4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可用财力与供养人员关系分析表单位:元、万人、万元 可用财力 供养人口 人均财力
档次 县市个数
范围 数量范围 水平3-3.5 3 2.3-2.8 1.162.1-3 22 1.2-3 1.061.5-2 13 1.1-2 1.0
1-1.5 22 0.9-1.7 0.940.5-1 8 0.4-1 1.09
关系显示:(1)财政供养人员与可用财力成正比变化。可用财力较多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可用财力较少的县市,财政供养人员较少。(2)人均财力支出水平基本相等。不管是财力多的县市,还是财力少的县市,人均可用财力基本保持在一个相等的水准。(3)综合关系。人均可用财力没有拉开档次,可用财力主要聚集在养人上。财力强的县市多养人,财力弱的县市少养人。
推论:财力多的养人多,财力少的养人少,据此推论,财政就是“吃饭财政”,财政增收就是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员,而这却背离了一级政府事权人员配置的原则,是财政工作的误区。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不能将可用财力与供养系数挂钩。
4.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借助于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地域人口、可用财力、工资水平等指标之间的公式推出公共支出与供养系数之间的关系。下面是演绎过程:
(1)人员经费支出=财政供养人员×人均工资标准=供养系数×区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
(2)财政支出=经常性支出+专项支出=(人员经费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
(3)财政支出=可用财力=财政供养系数×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
财政供养系数=[财政支出-(公务费支出+专项支出)]/区域总人口×人均工资标准=(可用财力-公共支出)/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
关系显示:在一定时期内,某县(市)的可用财力、地域人口数量、人均工资标准基本上保持在一个不变的水平,可视为常量指标。因此,财政供养系数与公共支出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由于公共支出是被减量,被减量与差值成反向变化关系,即公共支出越大,供养系数越小;公共支出越小,供养系数越大。当可用财力等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零。当可用财力大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正;当可用财力小于公共支出时,供养系数为负。
从事权与财力配置上讲,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对应的可用财力。根据这一设立原则,一个地方的可用财力应包括两部分:首先,履行一级事权所需的非人力资源财力,主要指物质资料、生产工具等。其次,完成一级事权所需配备的人力资源所需财力,主要指生产与再生产的补偿财力,如工资、奖励、福利等。按照行政管理理论,国家赋予同一级政府的事权是基本一致的,公共支出也应该是一致的。但由于各级的工资标准、地域人口、可用财力不同,财政供养系数必然是不同的。在同一级别的公共事权相同的前提下,可用财力较多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的增量就多,就可以提高供养系数。而可用财力较少的地方,可用财力超出公共支出增量就小,财政供养系数就低。而可用财力比公共支出低的地方,财政供养系数为负数,这个地方的财政必然是负债运行。
推论:如果一个地方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则说明可用财力不足以养人,供养系数应为负值。但在实际中,履行一级事权不完整的地方较多,但财政供养系数却为正值,有的还较高。理论与实践产生了矛盾。实际情况是由于供养人员失控。可用财力大量向人员经费集中转移,挤占了履行正常事权所需财力。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划分地方可用财力,可用财力必须首先用于履行一级事权,并据此配备相应人员,超过公共事权所需人员必须精简。
5.地理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1)将全省72个县(市)按地理特征分为五个类型:山区县、丘陵县、平原县、城郊县、湖(库)区县。(2)地域人口、供养人员范围按各类型从最小到最大列示。(3)供养系数为各类型县(市)的供养人员总数与地域人口总数的比值。具体统计和计算过程略,结果列表如下:
表5 湖北省2002年72县(市)地域人口与财政供养人员及系数关系分析表单位:个、万人 地域人口 供养人口 供养系数
类型 个数
范围 范围(%)
山区县 34 8-120 0.5-2.5 2.8
4丘陵县 6 50-100 1.3-3 2.8
5平原县 17 35-100 0.6-2.6 2.8
1城郊县 10 35-160 0.9-3.5 2.76
湖(库)区县 5 50-140 1.8-2.8 2.5
3增长率% 14.47% 11.22%
关系显示:(1)地域人口起点基本相同,变化幅度逐步增加。主要是地理环境和行政区划造成的。(2)供养人口起点依次增大。说明供养人员与地理环境呈同向变化关系。其中山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少,而平原、城郊、湖(库)区县供养人员相对较多。(3)供养人员在3万人上下变化。这是一个县(市)的最大值。(4)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虽然地域人口、供养人员同向增加,但地域人口依次增长高于供养人员依次增长,即供养系数分子增长低于分母增长,导致供养系数依次减少。计算结果证实了这一点。
推论:由于人口增长控制属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范围,我们只能控制供养人员增长。按照地理条件与供养人员关系,控制财政供养系数重要依据是按供养人员起点大小,即按地理划分的后三类(湖库区县、城郊县、平原县)应是重点控制地域。
6.政策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
分析方法:本文涉及政策环境包括行政体制、财政体制、人事体制、经济周期等,由于这些方面都是一个庞大主题,限于篇幅,此外主要以定性分析这主。
(1)行政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我国行政体制设计是五级管理体制,即中央、省(直辖市、自治区)、市(自治州)、县(市级县、县级区、自治县)、乡镇(民族乡)。各级不论区域人口多少,面积大小,级次高低,经济好坏,都设有“大而全”的行政事业管理机构,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工作人员。据有关资料,解放初期,全国的官民比例为1∶600,到2002年各级各类官员占总人口的平均比例已达1∶28,干部总人数是解放初期的80多倍。这种庞大的层次多的行政管理体制,不仅办事效率日益低下,而且需要巨大的行政管理成本作支撑。仅以乡镇为例,1984年,全国撤社建乡结束时有乡镇92476个,按当时每个乡镇平均支出20万元计算,需要消费财力184.9亿元。经过改革,到2003年底止,全国乡镇减少至38464个,按2002年每个乡镇平均支出50万元计算,仍需要消耗财力192.3亿元。以湖北省的情况来分析,2002年,全省财政供养人员中,省地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比例为1/4弱,而县乡两级供养人员占全省供养人员比重为3/4强,其中乡镇级占全省比重达到24.45%。
表6 2002年湖北省财政供养人员按行政级次分布和人员结构表单位:人 合计 财政拨款或补助开支人员
行政
级次 国家 集体 离休 退休 长休
人数 占比重% 职工 职工 人员 人员 职工
省级 213350 10.43 159148 783 4557 48585 277
地市级 278317 13.61 211778 7981 5288 52652 618
县级 1053156 51.50 821920 39588 10471 180444 73
3乡镇级 500013 24.45 393854 24458 2145 78945 61
1总计 2044836 100 1586700 72810 22461 360626 2239
结构 100 77.59 3.56 1.09 17.63 0.11
比例%
关系显示:行政管理层次与财政供养人员成正比,与财政供养系数成正比。
推论:根据上述关系显示,要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减少行政管理层次。按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做法,行政体制设计只需设三级政府,我国可比照改革。
(2)财政体制与供养系数。从1994年起,我国实行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实行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按照这种“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一级政府有一级事权,一级事权有相应的财力。但从分税制10年运行的情况看,各级事权不规范是突出的问题之一,在地方各级体制运转中,经常有事权错位、缺位和越位的情况出现,形成了中央调控各地事权的局面。特别是几次增加工资,在经济转型时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效应”,各地膨胀了一大批人员。后来,在“一要吃饭,二是建设”思想引导下,地方政府及财政把保工资发放作为第一要务,更是巩固了“吸引效应”,不少地方特别是经济落后省份没有把住关口,供养人员无序膨胀,相互攀比,增加了一定数量的财政供养人员,提高了供养系数。
关系显示:财政体制不规范,为地方供养人员增长创造了机会。
推论:一级事权不能相对独立,就不是完整的分税制体制。要认真执行分税制,增强地方各级事权的相对独立性。增加工资要适合社会发展状况,实行地方听证制度,不能强求各地统一。
(3)人事体制与供养系数。目前,全国人事制度特别是人员管理方面缺乏统一的法律制度,这也是财政供养人员居高增长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在编制管理上,人事部门与财政部门形成了“两张皮”。产生了人事核定的编制,财政不一定认可,但为今后转正奠定了基础。二是在供养来源上,预算内与预算外“两张皮”。产生了单位认可的人员,虽然没有人事或财政编制,但仍然由单位供养,也为今后逐步转正创造了条件。三是在进人问题上,缺乏法律规范。进人质量、进人数量、进人对象,全凭领导研究决定,没有统一规划。四是在人员出口上,不鼓励人员出去。主要是工龄时段太长。以国家公务员为例,只要不犯错误,都必须坚持工作30年,机构改革也不能精简。按照每人30年的平均工龄批次依次平行推移,供养人员基数必将越来越大。
关系显示:人员编制、人员经费实行多头管理,是财政供养人员间接增长的重要原因。进人无法律依据,是财政供养人员直接增长的重要原因。人员出口不畅,不断产生基数累积,是财政供养人员增加的潜在基础。
推论:编制管理、经费来源管理分割,进口松出口紧,导致财政供养人员必然增长,仅靠财政一家加强管理不行,要控制供养人员无序增加,降低供养系数,必须改革现行人事制度,对人员编制及预算外资金实行统一立法管理,出台激励人员有序流动的相关政策。
二、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全省、全国、国际比较和推论印证
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现辖7个县(市)区,国土面积8910平方公里,总人口506万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343.55亿元,财政收入18.3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9.53亿元。从地理特点看,北有山区县(大悟县),南有湖区县(汉川市),中有丘陵和平原县(安陆市、应城市、云梦县、孝南区),是一个地理多样化的典型区域。
1.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全省比较。
(1)7个县(市)区供养系数与全省县(市)比较。
分析方法:将7个县(市)区的地域人口、财政供养人员、供养系数按照地域人口由大到小排列,然后根据全省72个县(市)有关资料,找出各项指标所占位置,分析其中的关系。
表7 孝感市20027县(市)区财政供养系数及相关因素全省排序表单位:万人、人 地域 全省 供养 全省 供养系 全省
县(市)名称
人口 排序 人口 排序 数% 排序
汉川市 106.46 5 23383 15 2.19 66
孝南区 83.16 19 20707 22 2.49 56
应城市 65.28 24 19345 26 2.93 3
5孝昌县 61.82 28 13833 45 2.23 65
安陆市 61.70 29 18953 27 3.06 30
大悟县 61.12 31 16230 38 2.66 50
云梦县 57.21 35 17628 32 3.09 28
全省平均值 62.62 17485 2.79
关系显示及推论印证:①地域人口排序及关系。地域人口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县(市)有3个,从大到小依次为汉川市、孝南区、应城市。地域人口低于全省平均值的有4个县(市),从大到小依次为孝昌县、安陆市、大悟县、云梦县。分析发现,地域人口与供养人员基本呈同向关系。②供养人口排序及关系。供养人口高于全省平均值的有5个,即汉川市、孝南区、应城市、安陆市、云梦县。低于全省平均值的有2个,即大悟县和孝昌县。说明7县(市)区财政供养人员整体水平较高。③供养系数及关系。高于全省平均供养系数的县(市)有3个,即云梦县(3.09%)、安陆市(3.06%)、应城市(2.93%)。这种结果印证了“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不能仅以供养系数为标准”的推论。
(2)市直财政供养系数与全省市州比较。
分析方法:①将全省9个市州(武汉市不可比)的财政供养系数进行排列比较,找出其中存在的关系。②地域人口指履行事权所辖行政区域总人口。③财政供养人员指市(州)本级财政供养人员。
表8 孝感市2002年市直在湖北省市州中财政供养系数排序表 单位:万人、人 地域 全省 供养 全省 供养 全省
市州名称
人口 排序 人员 排序 系数 排序
黄冈市 723 1 207418 1 0.287
5荆州市 633 2 181014 3 0.286 6
襄樊市 577 3 192029 2 0.333
3孝感市 506 4 144167 4 0.284 7
宜昌市 397 5 123493 5 0.311
4恩施州 381 6 107805 7 0.283 8
十堰市 338 7 119662 6 0.354
2咸宁市 278 8 99113 8 0.356
1随州市 249 9 64000 9 0.257 9
关系显示及推论印证:①地域人口及关系。全省市州地域人口最多的是黄冈市(723万人),地域人口最少的是随州市(249万人),其中孝感市所辖人口在全省市州中排第4位,居于中等位次。②供养人员及关系。全省财政供养人员最多的是黄冈市(207418人),供养人员最少的是随州市(64000人),其中孝感市市直供养人员排全省市州第4位,居于中等位次。从排序看,供养人员与地域人口排序基本呈同向关系。③供养系数及关系。全省财政供养系数最大的市州是咸宁市(0.35%),供养系数最小的是(0.25%),其中孝感市供养系数排全省市州第7位,相对较低。从排序看,供养系数最大的市(咸宁市)不是供养人口最大的市(黄冈市),供养系数最小的市(随州市)却是供养人口最少的市。
2.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全国部分省份比较。
表9 全国部分省份2002年财政供养系数及人均财力情况表单位:万人、元 地区划分 选择省份 供养人口 供养系数% 人均财力
东部地区 浙江省 104.1 2.3 44846
中部地区 安徽省 156.5 2.48 14000
湖北省 206.24 3.44 1346其中孝感市 14.42 2.85 10
431 关系显示和推论印证:从上表可以看出,湖北省的财政供养人口较多,人均可用财力较低,财政供养系数相对较高。其中孝感市与全省相比,人均财力均较低,财政供养系数较低,但与全国部分省份相比,财政供养系数仍然较高。因此,孝感财政既要做大“蛋糕”,也要降低供养系数。
3.孝感市财政供养系数与国外部分国家比较。
分析方法:选择部分国家与我国、我省及孝感市进行比较分析。
表10 199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财政供养系数相对比例比较表 单位:亿人 国家或地区名称 国家或地区人口 财政供养比例
美国 2.73 1∶187
法国 0.59 1∶16
4日本 1.26 1∶150
印尼 1.94 1∶98
中国 12.59 1∶30
其中:湖北省(万人)5938.03 1∶29
孝感市(万人)597.72 1∶3关系显示及推论印证:(1)发达国家供养比例相对较低,不发达国家供养比例相对较高。其中我国的供养比例较高,是美国的6.23倍。(2)湖北的供养相对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比例,说明需要降低供养系数。(3)孝感市供养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国外国家的供养比例,说明仍需要降低供养系数。
三、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路径选择
降低财政供养系数,需要确立一个基本目标。从国外情况看,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在0.5%左右,印尼等国家的供养系数在1%左右。鉴于我省的财政供养系数为3.44%,因此建议现阶段将降低财政供养系数的目标定为2%,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省整体供养系数下降1.44个百分点。
1.减少行政管理层次,调整优化工作职能。
由五级政府逐步转变为三级政府,撤销乡镇一级政府,实行县直管乡和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市(地)制,实行省直管市、县后,市级保留行政级别,作为市级县管理。从理论上讲,每减少一个行政层级,或减少一项职能,都可以减少一定数量的供养人员,节约相应数量的行政成本。以湖北省为例,2002年全省乡镇财政供养人数50万人,占全省供养人员总数24.45%。如果按保留30%的派出机构或联络机构人员估算,则全省乡镇可减少财政供养人员35万人,将减少供养系数0.59个百分点,全省财政供养系数可由3.44%减少到2.85%。再以孝感市为例,全市7个县(市)共有乡镇、街道办事处共115个,财政供养人员6万多人,如果撤销乡镇一级,保留30%派出或联络人员,则全市可减少供养人员4.2万人,占全市供养人员总数的29%,将减少供养系数0.83个百分点,财政供养系数将由2.84%下降到2.01%。
表11 孝感市1994-2003年财政供养人员城乡数量结构变化表 城关人员占比重% 乡镇人员占比重%
1994 52.1 47.9
1995 51.7 48.31996 54.2 45.8
1997 56.8 43.21998 51.7 48.3
1999 41.7 58.3
2000 41.7 58.3
2001 49.3 50.7
2002 60.1 39.9
2003 73.1 26.9
上表说明,城关与乡镇供养人员比重各占1/2左右。乡镇财政支出中,教师工资占60%比重,从2001年起,各地实行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乡镇供养人员比重开始下降,转增了城关供养人员比重。鉴于乡镇主导财政供养人员数量变少的情况,撤销乡镇一级应该有时机成熟。
2.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
一是要明确划分各级事权,优化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市场经济公共管理的要求,重新划分中央、省、市、县政府事权,按新的事权需要设置机构,对原来的机构实行调整。有事权任务的机构就保留,无事权任务的机构就撤消,重复交叉职能的机构就合并,不强调上下完全对口,只要事情有人做就行。二是要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现在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养人支出占用财力太多,养事支出占财力份额太少。据调查测算,全省县(市)工资性支出占县(市)财政支出总额比例在70%左右,少数县市达到80%以上,这种结构明显不合理。因此,降低财政供养系数,就必须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逐步降低养人支出所占财力比重,要以养事为先,养人与养事相协调。不然,按照有关推论,养事(公共支出)财力越少,养人的财力就会越多,供养系数就会越大。
3.明确重点降低对象,因地制宜降低供养系数。
一是根据地理环境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降低供养系数可以供养人员起点大小为基础,重点应是供养人员较多的湖库区县、城郊县、平原县。对财政供养人员超过2万人的县(市),要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二是根据地域人口与供养系数的关联分析,降低供养系数应是纵向降低,即县(市)自己现在与自己过去相比是否有所降低。合理确定供养系数水平。供养系数不强求一律。科学的标准应是在各地正常履行事权基础上的供养系数。即在合理划分养事与养人财力基础上,可用财力超过养事财力的增量可以适当提高供养系数,可用财力等于或不足养事财力的情况下必须降低供养系数。三是从行政体制与供养系数的关系看,降低的重点级次是县乡两级。从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看,当前改革的重点是逐步撤销乡镇一级。四是从人员结构与供养系数的关系看,改革的重点应是事业单位和二级单位。各级要将精简供养人员的重点放在事业单位和二级单位。对适合参与市场竞争的事业单位,要创造条件推向市场。各级在精简行政编制的同时,必须同时控制好事业单位、二级单位人员编制,务必将编制落实到人,否则容易产生供养人员“此伏彼起”,机构改革成了“走过场”。
4.推行岗位成本管理,控制工资增长水平。
研究发现,供养人员数量增减与单位人均支出水平高低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在可用财力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供养人员数量越多,人均支出水平出现偏低。而供养人员数量越小,人均支出水平就会偏高。而当人均支出水平过低、接近甚至低于社会一般岗位支出水平时,单位人员数量必然减少。当人均水平较高、高于社会一般岗位支出时,单位人员数量又会重新膨胀。运用这一规律,我们建议:一是建立岗位成本管理制度。即每个机构划分成若干个岗位,每个岗位按照履行事权需要核定一个标准成本或定额,所有岗位标准成本或定额加总之和即为某个单位的经费总额。政府及财政对各单位实行定额管理,超支不补,节支滚存。通过这个办法,可以一定程度抑制人员增加。二是控制人员工资水平。实行一般工作人员享受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特殊技能人员实行奖励工资制度。这样做的理由是如果机关单位工资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就会产生吸引效应,促进供养人员增长。而当企业单位工资高于行政机关工资时,就会产生大量人员“跳槽”现象。这在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对比十分明显。
5.实行人事立法管理,缩短在职工作时段。
一是实行人事立法管理。重点规范单位编制数量、进人权限和法定程序,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招录工作人员。进一步加强预算外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纠正“收费养人、养人收费”和自定进人等行为。二是全面清理供养人员,建立人员台账,实行“两卡一证”管理。在此基础上,严把人员“进口关”。三是缩短工作时间。建议将干部退休年龄修改为:男53岁、女48岁退休,将必要工作时间缩短5年以上,逐步减少批量移动基数,以此减少供养人员增长速度。四是鼓励人员外出创业。从经济周期看,目前我国经济转型接近尾声,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就业岗位将逐步增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收更多的就业人员,也为人员分流创造了条件。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基本生活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让失业人员、分流人员享有必要的生活保障。
数据来源:
1.《湖北省县级财政供养人员人均收入与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财政与发展》2004年第5期)
2.《湖北财政年鉴》(2002年)
3.《孝感统计年鉴》(2002年)
第三篇:实行农户土地联合经营分析思考(精选)
为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推动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今年,**镇解放思想,打破常规,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把坚持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基本政策同农户土地联合规模经营相结合,做了有益的初步探索,使土地在农户联合经营中增效、农民在土地联合经营中增收。
一、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实践及效果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经营的基本制度。这一基本制度曾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之一。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单家独户的土地经营限制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使土地的资金技术投入受到制约,而对土地的劳动投入所引起的产出增加已接近极限。如各农户为了与相邻的土地分界,分别在自家田地周围打上田埂,加上各家自修小毛渠,各条田间留人行道等,占去了不少的耕地面积。据初步测算,我镇耕地的7%-8%都被这些田埂占去了,有五千亩左右。同一条田中,出现了有的农户种棉花、有的种番茄、有的种玉米等分散种植经营现象,不利于各种大型农机具的使用,滴灌等先进技术也施展不开,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水、肥料、种子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难度也很大。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机械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发展,影响了土地增效,不利于农民增收,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为解决这些棘手问题,今年我镇进行了大胆尝试,在东戈壁村搞了一块农户土地集中连片联合经营的示范田。示范田涉及农户14户、面积217亩,全部种植加工番茄,基本作法是:采取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灌水、统一施肥、统一施药等统一经营管理模式;首先平整田埂20条、铲掉毛渠 14 条、条田间路 1条,新增播种面积20.6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晚熟的加工番茄品种98-1,该品种结果性强、丰产性好、品率高,既可避开原料收购高峰期,又可提高销售单价,为酱厂提供晚期原料;采用井水加压滴灌,制定了详细的轮灌制度,番茄协会会长负责总体协调。遇到问题,农户们采取“一事一议”办法,民主协商解决问题,并签订了四个相关协议。目前示范田番茄长势良好,丰产性稳定,预计能达到10吨/亩的目标产量。
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示范田效果明显:(1)农业机械化效率明显提高。实行联合经营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型大马力机械有了用武之地,提高了机械效率和田间作业质量,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
(2)增加了播种面积。示范田将原有的毛渠和田埂推平,播种面积增加了20多亩,每亩纯收入按2500元计算,可增收5万多元。
(3)省时省工,便于田间管理。采用井水加压滴灌技术,浇水时只需开关阀门即可,不需堵坝打埂。传统的灌溉方式,浇一遍水就需出40多个劳动力,采用新型的灌溉技术后只需2――3个人巡视一下即可,既省时又省工。病虫害防治实行统一防治,同时施药,避免了分散防治后病虫害又交叉感染。
(4)节水增效,降低种植成本。根据实地调查对比,滴灌技术可节水40%以上。示范田按常规番茄共需6――8个水,每亩至少需600立方水,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只需360立方水,井水按每立方0.25元计算,亩均节水可达60元,降低了种植成本。而且采用滴灌技术后期可预防番茄烂果,增产40%以上。
(5)提高肥料利用率,节本增效。滴灌技术可使肥料随水滴施,直达作物根部,提高肥料利用率达30%以上,采用少量多次滴施,可避免作物后期脱肥早衰,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6)增产增收。示范田番茄去年亩均单产为5吨左右,每亩毛收入1600元,纯收入在1100元左右;今年按预计单产10吨/亩计算,晚期原料的价格为0.33元/公斤,每亩毛收入可达3300元,纯收入可达2500元以上,每亩可增加纯收入1400元左右。
二、关于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思考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拓宽出路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把解放思想放在了第一位,并强调: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针对农户土地分散经营所存在的情况和问题,如何引导农民适应市场、规范经营、规避市场风险、走向共同富裕,我镇两委班子根据市委提出的“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的科学发展理念,结合我镇实际,提出“走联合与合作之路,节本增效增收”,制定了“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生产发展、农民增收为核心,按照稳粮、减棉、兴畜、发展二三产业,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玉米、番茄两大支柱产业,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争创四区一线特色强镇”的发展思路,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扎实贯彻落实了市委提出的“四区一线”区域化布局。2007年,全镇完成总播面积5.8万亩,其中玉米3.3万亩,番茄2万亩。
我镇地处天山脚下,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十分适宜番茄的生
长,生产出的加工番茄品质好、红色素含量高,种植加工番茄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把这一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我镇通过招商引资,由客商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年加工能力为1万吨的天然番茄酱厂,已于今年7月开工投产。这对我镇落实市委“四区一线”的产业化布局、大力发展番茄产业、调整产业结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番茄主导产业优势,我镇积极推广番茄膜下滴灌2000亩、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种植番茄膜下滴灌科技示范田217亩;多次组织村干部及种植大户到示范田参观学习,使农民在土地联合经营中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大量的基础工作及科技示范田的实践探索,为今后广泛开展农户土地联合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土地增效、农民增收拓宽了发展出路。
(二)农户土地联合经营应注意的事项
1、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前提。实践证明,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前提应是“维权、稳定、自愿”。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在稳定现有农村土地政策的前提下,在农户们自愿的前提下,实行农户土地联合经营,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只有坚持中央提出的“农村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的基本政策,维护农民的土地经营权,实行现有农村土地政策,进行广泛宣传引导,采取“一事一议”等民主方式,才能使农户自觉自愿地进行土地联合生产经营,从而保证农村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不断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一家一户的农户土地分散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抗风险能力差,发展的潜力、幅度也比不上规模化生产。而要达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土地的联合集中经营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眼下,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不同的管理模式,如农户土地置换、联合开发(能人代耕)、租赁经营、土地入股、公司承包等模式,但从我镇实际出发,目前只有在农户自愿基础上实行土地联合生产的经营方式最易行得通,对此模式,我们已做了初步探索和实践,并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经验。随着领导干部及广大农民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革新,我们会因地制宜地不断探索、创新,采用各种有效模式,使土地进一步增效。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使农户土地联合经营增效,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我镇为进一步发挥玉米、番茄主导产业优势,广泛采用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今年测土面积1万亩、配方面积3万亩、推广番茄专用肥面积2万亩;实施良种工程,良种覆盖率达到了97%;推广番茄膜下滴灌2000亩、薄膜玉米科技示范田150亩;全面推广精量播种技术,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切实狠抓了农机田间作业质量和田管工作。经测算,实行农户土地联合经营的示范田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运用了新型大马力机械耕作,采用了先进联合经营管理模式,平均每亩地节省劳力30%、节水40%、提高肥料利用率30%。
4、及时转移富余劳动力。由于实行农户土地联合经营,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富余的劳动力需要及时进行整合、转移,从而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我镇查干拜兴西村、**村和下店村农时季节每村每天有近50人左右在周边村队、乡镇打工,每人每天收入50元,最高达到100元。据统计,截止目前全镇共输出劳动力1500多人,其中本镇村之间转移27000多人次,劳务创收总计360多万元,富余劳动力人均收入2400元以上,全镇人均增收350元左右。这些“走出去”的农民还为村里带来了新的观念和发展思路,一定会促进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第四篇:土地财政报告总结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土地财政”现象
一
讨论题目:“土地财政”现象
讨论要点1:科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权责,努力实现各级政府权责协调。属于全国性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事务,由中央政府管理,以保证国家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属于面向本行政区域的地方性事务,由地方政府管理。属于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的事务,要区别不同情况,明确各自的管理范围,分清主次责任。
讨论要点2:建立科学的政绩评价体系。正确的政绩观要体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全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讨论要点3:根据各级政府承担的事权职责,明确各级政府财政责任。全国性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具有调节地区间、城乡间重大收入分配性质的财政责任,应当由中央政府承担。地方性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责任,应当由地方各级政府承担。对于在省级范围内,但具有“外溢效应”的公共项目和工程,中央政府要承担部分财政责任。
二 报告内容
报告演讲人:李杨 提纲:
土地财政的定义 土地财政的前世今生
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 土地财政的影响 内容:
土地财政的定义 土地财政的前世今生 1、1954-1978——无偿无限期的使用制度。2、1979-1990——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探索,补偿贸易所有权和使用权第一次产生分离。3、1990-2002——协议出让,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移。优点:政府对土地交易控制,灵活性大。缺点:1.土地收入大量流失,压低低价;
2.没有引入竞争机制,缺乏公正性,不利于公平竞争,滋生腐败。4、2002至今——11号招标拍卖或者挂牌防腐败。
土地财政的形成机制
1.分税制改革,使土地财政称为必要
财政:中央政府接管 事权:地方政府,有财政压力 2.土地制度的缺陷
二元土地所有制:城市土地国家所有,农村集体所有
3.土地收益分配使得地方政府有利可图——低进高出 土地财政的影响
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优点:1.促进城市化推进
2.地方经济发展
缺点:1.三无农民
2.推高低价跟房价 3.耕地减少,粮食安全问题 4.影响财政安全性
对策:1.改革行政①改变行政政绩评价办法②地方政府(投资向服务性转化)
2.改革财政制度①明确各级政府间的事权分化②优化税制结构
3.加强土地管理,调节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三 提问与讨论
刘景升:你刚才提到土地财政是推高地价,房价的原因,如今政府有何办法,是否出来控制?
李杨:土地财政是房价,物价的其中之一,房价之所以这么高,中央政府发钱太多,钱财流向房地产,政府控制房价,钱将流向其他地方,比如高铁计划代替了房地产,很大程度上平息了民众的不满。由此可见政府正在做调整。
书记:07年至今,特别是09年最厉害,房地产圈地运动,现在都有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部分圈地空置,没有修房,08年金融危机时候放任以防经济危机,可是现在是否应该控制,现在土地浪费,与财政 土地财政有什么关系?
李杨:土地财政一直在改革,国家力保房地产不倒,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个土地财政的问题,应该认识到房子也是一个商品,认识到了之后,房子是商品,房价不是只升不降,跟政府不是太多联系,主要是地方政府误解政府政策,跟党的政府政策走。
闫永刚:地方政府有很大责任,唯GDP是论,海生圈地,围海造田,挣钱卖地,在这个方面,立法和行政方面是否有什么措施? 李杨:①中央政府想做,地方政府不听,地方GDP与干部考核制度有关,应该改革官员选拔问题
②可能地方对中央有误解。
柴少波:国家在土地财政制度上有什么改革或者制度动向?国家制度上有什么动向?
李杨:在这个方面我没有搜集到太多资料,在怎样解决问题上,打破地方土地财政的垄断。
问:打破卖地的垄断,怎样办到政府手中的市场化?
李杨: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买的房不是自己的,只有使用权,最有还是回到政府手中,政府再转卖,称为商品。
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问:你说政府的政策有缺陷,怎样调整这些缺陷?
李杨:1公共利益追求的鉴定,不如列举法无法穷尽,抽象的定义也无法写到法律上,最重要的是加强法制建议。
王浩铮补充:大家有一种误解,觉得土地财政是不应该的,政府是无钱而招商引资,政府唯一有的资本是土地,土地财政是有其好处的,而且发挥了极大地作用,但是现在发展过头了,土地财政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经过程。
在美国也有土地财政,土地完了,转征收房产税,而且每年缴税也不一样,如今政府也开始在重庆试点转移支付,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改革,转移到其他的服务上,北京控制房价力度加大,有400多家房地产申请注销,可见政府的土地财政在改革中取得成效。在国外征收的是财产税。土地财政是必经之路,美国也是土地从公有到私有的发展。
马老师:国税,地税两种税收,不同的土地财政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土地地价上去了,开放商圈地,这个一圈地开发商盖或是不盖,土地开发或是不开发都是净赚,现在国家开始打压,国家打压的力度很大,广州现在富豪们手上好几套房子,外国地税很重,就可以遏制多买房,打压暴发户,打击炒房人物。但是这个是一个发展过程,后期出现弊端,你们大家也将面临这个问题,所有权,使用权分离,70年后不好说,后期的物权法再看怎么样?
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主持人:发达国家是压低物价,国内却抬高地价,可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这样的方式是极其不好的,思想的碰撞产生了火花,很高兴,如有什么其他的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讨论课上进一步讨论,时间有限,提问到此为止。
四 组内自由讨论
本次讨论大家都比较积极热情,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在很次的报告中,时间控制比较好,报告效果良好。
对道德与利益的讨论:
在老人摔倒时候我们应该去扶,但是我们要注意前车之鉴,注意保护自己。
对教育公平的讨论:
教育区域发展不受大家的重视,大家只注意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没有看到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应该引起思考,我们想想如何发展农村教育,高考名额分配。
土地财政的讨论:
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土地财政会有一个比较好的调整,相信房子会有的,土地会有的,老婆会有的。
书记总结:二组从土地财政定义,土地财政缺陷也是不经之路,但是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政府也是有所认识,正在进行改革,我们拭目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思想政治课讨论纪要
以待。
记录员:阿比尔的
2组组员:阿比尔的、王浩铮、李杨,张耀阳、熊署丹、杨兰强
第五篇:“土地财政”城镇化延续
“土地财政”城镇化延续
在今天,以“土地”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已经问题缠身并发展到尽头。如新华社评论所言,房地产支撑着政府财政、经济发展、企业和个人财富增值利益,这样注册香港公司是不牢靠的,政府就应当果断剥离捆绑在其上的利益。
近日,经济学家吴敬琏透露,过去几十年来的造城运动中,政府获取的土地价差保守估计在30万亿元左右。正是由于政府在土地政策中的利益,才会大力推动造城运动与发展地产业。
建立在垄断土地一级市场上的“土地财政”是中国特有的城市化道路的核心,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各个地方政府在过去十几年,通过土地融资,推动城市化,即“经营城市”。这一过程构成了过去20年发生在中国的所谓中国式的“城市化”。其本质是,地方政府为了政绩需要而不断地投资,这需要资金,通过“土地财政”以及城市建设,恰好可以实现个人“政绩”。当然,更大的推动力是其中普遍的巨大的官僚寻租机会,因此,每届政府都不遗余力地卖地,兑现政绩与个人利益,而不管后果。甚至即使没有卖出去的土地也拿去作为抵押的杠杆,借贷(债)搞建设。
这也是一个与民争利的过程,所谓“30万亿”的价差背后,就是对农民以及城市拆迁居民的。由于政府垄断了一级市场,即使农民的集体土地,也要先由政府征用后才能在市场上出售,这个环节形成的价差就是对农民的剥夺。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房改时,政府将公房几乎无偿划给了城市居民,这些房产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获得了巨大的资产升值,但是,农民却无法拥有自己土地的产权,而且被城市化征用的增值部分被政府拿走。
但是,城市居民也并非都是获益者。今天回头来看,所谓受益者,应该主要是参与房改的体制内的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从业人员,而他们的获益程度也因为权力等级不同而不同。在房改后,这些部门继续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进行福利分房或者变现福利分房,并成为过去十余年房价上涨的最大受益群体。而普通居民则承担了不断上涨的房价,甚至有的家庭需要几代人的储蓄才能为孩子购买一套住房。
实际上,政府在地产业获得的好处不限于“土地财政”,还有巨额的税收。根据统计,过去十年间,仅针对房地产业征收的五大税种,其总收入从 2003年的900多亿元,暴涨至2012年的1.01万亿元,增幅高达十倍有余。土地与税负成本占房价的60%左右,如果再加上高额的抵押贷款利息,购房者基本上是为政府和银行打工。
对于房价上涨的调控屡屡失效,皆因政府在地产业中有巨大的利益,而体制内从业者因福利分房又不承担房价上涨的压力,反而因房价上涨获得资产升值。因此,各级政府对地产调控是“虚与委蛇”。
当然,一种观点是,地产价格上涨是货币贬值推动的,因为过去十年持续通货膨胀,鼓励了人民买房投资以抵抗储蓄贬值。一种估计是,中国有1/3的新增住房属于投资性质。可实际上,货币贬值除了政府控制利率处于较低水平之外,主要原因是政府的“土地财政”释放了过多的货币所致。孰因孰果,还是要搞清楚。
可以看出,过去十余年,中国货币贬值、房价等增速都是迅猛的,甚至是疯狂的。疯狂的主要原动力就是土地。政府近乎失控利用土地发展经济,也造成了通货膨胀、基于家庭资产的贫富差距、经济结构日益失衡、腐败等等问题,并透支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空间。
面对这30万亿,也有声音提出,为在“分税制”下,地方认为事权与财权不匹配,地方政府拿得少,做得多。因此,地方政府才不得不大搞“土地财政”,为城市化融资。如果不搞“土地财政”,地方政府则没钱做事,也没钱搞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