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共5篇)

时间:2019-05-14 18: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第一篇: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 途径和方法研究初探

【内容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余效明副审计长曾强调,社保审计要牢固树立民本审计思想。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社保审计的地位明显提升、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社保审计工作任务也明显加重。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保审计如何提升社会价值、发挥应有的贡献和作用,是每一个审计人应该深入思考、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本课题以笔者所在基层审计机关近几年的社会保障审计特别是2011年实施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工作实践为基础,研究在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出台实施的大环境下,国家审计机关如何探索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提升,并找到行之有效的一系列途径和方法,形成一整套能在未来工作中适用和实用的方法体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 审计 社会价值 途径 方法

一、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审计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social security),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其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一般来说,社会保障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应该城乡统筹、覆盖全民、惠及全民,统管 “生老病死”,关乎“老弱病残”,全面发挥社会的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框架基本建立,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体系较为完善。目前,我国主要有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大社保基金,居民社会养老、医疗、新农合等非职工保障,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残疾人保障等专门政策等,既有全国统一的大险种,也有地方特色的小险种,基本形成以社会保险为基本、以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审计即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障体系各组成部分的审计监督,是审计机关依法对政府部门管理的和社会团体受政府部门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资金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的审计监督,通过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有关社保资金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它与社保资金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审查社会保障资金筹集、管理、分配、使用各个环节,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我国社会保障审计工作历经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基本形成了分工严密的、独立的框架体系,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审计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审计、社会福利审计、社会救助审计、住房公积金审计和其他社保审计等五个方面,其中社会保险审计包括五项社保基金审计和其他小险种审计等,社会救助审计包括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审计、救灾款物审计、民政救助专项资金审计等,其他社保审计还包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审计。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资金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逐年提高,国家审计机关把社保基金审计作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不断强化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监督,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充分发挥了 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取得一系列的审计成果,社会保障审计本身也得以迅猛发展和完善。但同时,处于转型期的新时代和新形势对社会保障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出台,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对于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审计两方来说,这部法律的出台都具有非凡意义,该法标志着社会保障法制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大工程,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定型化、规范化、法制化的关键时期,而在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审计面临着党和人民交予的新任务和新要求,这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二、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途径和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在审计发展的现阶段,国家审计机关开展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途径和方法研究,是社会保障审计自身特性所决定的,是社会保障审计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审计转型和提升效能的需求。

首先,社会保障自有特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审计拥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和社会价值。一方面,社会保障是关系“生老病死”的“民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是包括“从摇篮到坟墓”,故而直接关系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而另一方面,社会保障领域无可置疑是腐败高发地带,危害社保资金安全和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社会保障审计自然而然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成为各级人大、党委、政府、政协部门的工作重点。“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百姓”,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国家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社会保障审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国家审计要满足“三个服务”的要求,就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审计,提升审计效能,保障社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促进基金保值增值,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效,不断实现和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的社会价值。

其次,及时探索和总结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是社会保障审计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审计近年来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审计模式,较突出的比如笔者所在的浙江审计系统,近几年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技术,有效揭露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查办了一批大要案,发挥了社会保障审计应有的作用。实践证明,正是我省在社会保障审计中对社会价值的关注和重视,审计工作才取得丰硕的成果,受到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的高度重视。我们也发现,我们对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的总结、探索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社会保障审计发展到今天,对提升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思考深入和研究,是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而实践得出的经验对今后的实务工作必将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再次,加大对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是现代审计提升效能的需求。社会保障资金点多面广,经办业务涉及的资金和对象庞杂,计算机应用程度高,面对浩如烟海的社保数据和繁杂的业务环节,对比有限的审计人力、物力及财力,如何科学分配审计资源,如何选择审计重点,如何使社保审计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更好地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最大限度地体现社会价值,这就需要加大和加深对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三、当前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社会保障审计,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今社会保障审计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审计机关提升社会保障审计 社会价值的大方向。当前体现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从审计具体实务来说,可以从审计立项、审计实施和审计后期工作三个阶段来探讨;从审计管理的主体来说,又可以分审计机关总体管理和审计组具体实施两方面。所以,要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的社会价值,就应从审计立项开始到审计完结的整个阶段全面着力,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

一要合理统筹,科学立项。“好的计划是成功的一半”,审计立项是审计工作的起点,社会保障审计工作要出成效,实现和提升社会价值,就必须加强审计立项工作。具体来说:一是要以“民本审计”的理念指导社会保障审计立项工作。社会保障审计立项工作应围绕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为途径,从人民权益出发、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宗旨,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期的需求出发、从审计服务对象的需要出发,把审计和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与人大、政协的关注点,与党委、政府部门的工作中心,与被审计单位完善管理、改进服务的需求,与老百姓最关心、利益最相关、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起来,“以人为本”,树立“民本审计”理念,多角度、多方位、多方法实施审计监督,从而实现当今环境下社会保障审计真正的、全面的社会价值。二是要以“大社保审计”的理念指导社会保障审计立项工作。当前社会保障体系下的社会保障审计已经初步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该体系涉及社会保障资金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泛、业务复杂且常常出现公共突发性事件。社会保障审计立项工作要坚持以“大社保审计”理念为指导,统筹安排社会保险审计、社会福利审计、社会救助审计、住房公积金审计和其他社保 审计,通盘考虑社保、卫生、民政、残联等归口行业的审计周期和项目重点,做到有重点有热点,避免出现盲点盲区,以长期战略性的视野科学构建系统性的“大社保审计”体系。

二要加强审计实施管理,提升审计成效。有了科学的审计立项为前提,审计机关应加强对社会保障审计项目实施的管理,建立健全审计项目实施管理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对于具体实施审计的审计组来说,审计人员要从审前调查了解开始就扩宽视野,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紧密联系群众,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充分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不仅仅以关注静态资金状态,更要关注动态资金效益;审计实施中要深入接触了解社会保障直接相关的人民群众,努力克服时间空间等审计资源的限制,多方法全方位从人民群众需求中实现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最大化;审计报告阶段要充分征求相关意见,力求审计意见客观公正、审计建议要切实可行操作性强,便于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有效实现审计目标,真正实现社会保障审计的社会价值。

三要重视审计后期管理,巩固审计成果。审计项目结束后,应重视审计后期工作的管理,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加强对民众最关心的审计信息的发布,并建立审计信息反馈机制和审计整改检查机制,加强审计整改检查,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检查或者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其他有关单位的整改情况外,更要关注审计结果公开的影响及社会保障审计起到的具体作用,关注审计结论是否为上级部门、本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依据、相关部门是否对事关民众利益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体制制度,及时了解总结社会保障审计的公众满意度,巩固并强化社会保障审计成果,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的社会价值。

四、实例分析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途径和方法(以乐清审计为例)。

近几年来,乐清市审计局根据上级审计部门的安排,连续几年系统地开展了社会保障审计,并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审计项目管理,积极探索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在社会保障审计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不仅查出大要案,查处了相关责任人,促进了社保体制和制度的完善,并及时进行了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形成了一批的审计案例、审计方法和课题论文。下面将以我局近几年的社会保障审计特别是2011年实施的乐清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为实例,分析总结我局在加强社会保障审计、提升社保审计社会价值方面的方式和方法。

(一)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全面开展数据式审计。

近年来,随着社保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保工程”全面推进,社保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保障部门建立了完善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在社保资金业务处理中的全方位应用,使传统的手工审计已无法满足审计效率的要求,甚至已无法满足实现审计目标的要求。审计人员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将只能翻阅社保业务最终形成的凭证资料,而无法利用信息系统记录的充分的业务信息,无法审查社保业务流程中可能隐藏的舞弊行为和内部控制的漏洞,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体现更无从谈起。

以乐清“金保工程”为例,乐清市金保工程系列信息系统于2005年开始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台数据库采用 oracle,用于进行社保所有重要交易事项的生成、记录、处理或报告,社保业务对信息系统依赖程度高,离开信息系统,已经无法开展正常业务。2005年以来,社保基金几乎每年必审,但由于技术水平和硬件设施的限制,我 们曾一度无法获取并有效利用社保信息系统数据(大数据量),随着审计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计算机能力和局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投入,我们取得社保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导入局专用大型服务器恢复oracle数据库,充分运用PLSQL Developer、SQL Server、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等工具进行数据清洗、转换、采集和审计,利用计算机技术发现了以往手工审计无法发现的审计线索,揭露了社保基金业务部分深藏的违规甚至违法问题。数据式审计使社保审计突显威力和价值,是实现和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积极探索信息系统审计,全面完善社保数据仓库。社保信息系统和社保信息数据的关系形象地来说,就是仓库和库存的关系,随着对库存数据式审计的发展,对仓库安全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必然摆在我们眼前。开展社保信息系统审计是社保审计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否则将无法避免信息系统舞弊导致的信息数据审计的“假账真审”审计风险,及无法揭示社保信息系统这一数据仓库本身存在的问题,如信息仓库有洞导致存库数据不安全风险, 如信息系统灾难备份不完善可能带来的整个系统数据丢失风险等。我局通过对近年来社保信息系统产生的信息数据审计发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发现,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其实是信息系统本身存在系统漏洞,及相关联的信息之间系统接口存在缺陷,未建立起有关数据的逻辑平衡勾稽关系,导致系统间数据传递错误,如2011乐清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发现社保信息系统身份证号重号控制功能失效,导致了重复参保缴费、基础数据不规范等问题;同时亦发现社保与地税信息系统接口存在缺陷,导致社保与地税参保缴费数据不相符。近年来,我局社保信息系统审计发现的信息系统漏洞和缺陷,引起市领导及被 审计单位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参保群众的高度专注。社保信息系统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社保基金安全、直接涉及参保群众权益,审计机关继续探索并充分开展社保信息系统审计,即是实现和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深入社保业务,明确审计思路,确定审计重点。

社会保障业务的复杂性,决定了社会保障审计不能仅仅关注资金的本身,更应关注社保业务的开展。审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每项社保业务,熟悉业务经办流程,抓住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从而明确审计思路,抓住审计重点,才能有效揭露社会保障业务经办违规违法行为。如职工养老基金审计中,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涉及参保登记、变更、缴费核定、补缴、欠费管理、养老金支付等的各项业务,近几年我局审计人员通过业务资料学习、编制E-R图等方式,深入掌握养老保险业务知识,在补缴、变更、欠费管理等方面发现了基金流失等一系列问题,揭露了内控制度的缺陷,受到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违规办理社保业务的经办人员被依法移送并受到处理。

(四)树立“大社保”理念,关注横向联系,展开对比分析。社会保障险种种类繁多、涉及部门广泛,表面上看各险种相互独立、自称体系,各经办部门各司其职,但从本质上分析,各险种各部门之间又存在不容忽视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些内在联系往往涉及社会保障资金收支的真实性、效益性和社会保障业务的规范性,往往是社会保障内部控制的薄弱点。因此,在开展某项社会保障审计时,必须树立联系观,关注各险种间、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广泛开展数据对比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和管理漏洞。我局在2010年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审计时,将新农合的参保情况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数据进行计算机比对审查,发现三险种之间存在重复参保,导致了财政补助资金和参保人自有资金的重复占用和浪费,又造成了基金重复支付的隐患;2011年市职工养老基金征缴审计时,将养老金发放人员信息与公安部门、民政部门的死亡人员信息进行关联审查,发现亡故人员家属虚报冒领养老金的问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免缴对象享受财政全额补助,审计时将医保数据和残联残疾人信息、民政低保人员信息关联审查,就能发现非免缴对象享受财政补助的问题;如职工养老基金审计将养老金发放人员与民政低保人员信息关联审查、将养老金缴纳、发放人员与失业保险领取失业金人员信息关联审查,就能发现“高收入”低保户、“失业又就业”、“失业又退休”等问题。

(五)树立服务意识,注重方式方法,加强审计调查效果。社会保障资金往往是老百姓的“养老钱”、“救命钱”,人民群众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对社会保障资金安全完整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最为关心也最有发言权。实践证明,社会保障审计中,广泛的审计调查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保障审计应以民本审计理念为指导,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审计调查,理解群众的感受,了解群众的要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树立服务意识,为群众排忧解难。社会保障审计涉及的是最基层的老百姓,又往往接触“老弱病残孕”,在审计调查中,审计人员必须注重方式方法,要深入基层,才能把握第一手资料,对审计的成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局在近几年的社会保障审计中,充分利用实地调查、专人访谈、网上申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审计调查,在审计调查中关注参保人和参保单位的意见建议,倾听被调查人的心声,及时了解和解决参保群众的困难和要求,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有利于发现违纪违法的审计线索,而且直击社保业务的薄弱环节,揭示社会保障制度亟需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局在2011年乐清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中,建立了养老审计QQ群,为参保相关人员提供了一个实时交流、畅所欲言的平台,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门调查和多方协调,及时解决问题,受到参保群众的广泛好评。

(六)关注社保体制,完善社保制度。

社保业务繁杂、险种繁多、涉及部门广泛,但当前的社保制度是不完善的,社保体系是不健全的,特别是基层县市的具体情况导致的某些政策不完善、险种设置不科学、社保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亟待规范,社会保障审计在查错纠弊的同时,更应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从管理和体制方面查处问题,从制度体系完善角度查找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提出审计建议,解决群众利益相关的问题,推进社保制度建设,完善社保体系,构筑社会的“稳定器”和“安全网”,实现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如我局在近几年对全市医保“三险一助”进行系列审计后,发现新农合与城居医保两险分设产生多重矛盾和多方问题,从而提出城乡两险并轨的审计建议,受到市领导高度重视,出台了“城乡医保”新制度,整合新农合与城居医保,构建“二险一助”新框架。“新政”结合我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打破农业和非农业的界限,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完善乐清医保体系,从根源上解决了重复参保、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扩大了受益面、提高了实际保障水平,给百万乐清老百姓带来实惠。

五、存在的困难和未来拓展方向。

如本文上述之探讨,近年来审计机关社会保障审计通过不懈的探 索和努力,在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方面找到了一系列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也遇到以下困难:

(一)社会保障审计资源有限。国家审计机关具备的社会保障审计资源和目前面临的社会保障审计任务相比,是极为有限的。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往往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审计机构,无固定的社会保障审计人员,而社会保障审计几乎“每年必审”,往往是集中在上半年的同步项目,任务重、时间短,基层审计机关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对社会保障审计项目实施的组织、审计人员的配备、审计资源的投入,无论是人力和物力、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捉襟见肘,难以保障社会保障审计的有效实施、社会价值的最大提升。

(二)计算机技术运用程度制约。

社会保障审计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较高,而审计信息化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发展中的进程。当前审计机关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计算机技术运用程度不一,特别是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受到审计队伍结构层次和年龄因素等制约,计算机人才培养和信息化设备投入不足,不能满足社会保障审计的高要求,直接影响社会保障审计成效,难以保证社会价值的最大体现。

(三)审计成果应用不广、公开程度受限及后续责任追究难。社会保障审计取得的成果丰硕,但审计成果的应用仍局限于审计系统,基层审计机关对相关社保资金审计后,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审计问题反映难、上报难依然存在,审计结果的公开普遍处于起步阶段,审计发现的问题责任的追究也很困难,直接影响到审计效果,也影响到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体现。

随着社会保障审计工作的发展,今后对如何进一步提升社会价值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当前存在的困难,在总结现有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拓展:

(一)加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及时出台社会保障审计相关指导文件,实现社会保障审计规范化、理论化、体系化。

(二)加强社会保障审计组织实施方式管理,在同步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组织方式,如开展“交叉审计”、“上审下”和抽调组成复合型审计组等,通过开展审前培训、审中交流指导和审后汇总总结等方式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三)加强社会保障审计成果应用,加大社会保障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探索建立社会保障责任追究制度。

(四)加强计算机技术的深化运用和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继续开发和升级社会保障审计计算机软件。

(五)加强社会保障审计案例交流,推进社会保障审计资料库建设,重视社会保障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人才库建设。

综上所述,本文仅为笔者对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途径和方法的粗浅看法以及对乐清社会保障审计实践的简单总结。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是社保审计存在的根本和基础,是审计工作开展的意义和灵魂之所在,离开社会价值谈社保审计,我们的工作将是空中楼阁和镜花水月。因此,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作为审计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需要我们在审计实践中积极探索和总结,才能实现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实现社会保障审计真正的社会价值,更好地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辈审计人仍将上下以求索„„

参考文献: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加强社会保障审计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郑秉义《“社保审计”的历史使命及其“四个转变”》 李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的对策研究》

吴运清《计算机审计环境下加快和深化社保审计转型的分析及建议》等

第二篇:经济责任审计途径与方法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途径与方法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是依据国家规定的程序、方法和要求,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其所在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重大经营决策等有关经济活动以及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监督和评价活动。

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党政领导干部依法行政,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有着重要的作用。胡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报告明确指出了经济责任审计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中的作用,赋予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新的任务,为建立权责对称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规范权力运行,推动科学决策和依法行政发挥重要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所具有的先天优势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相比较其他监督方式具有较大优势。2006 年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

审计监督。”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地位,为审计机关更好地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2010 年 12 月 8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为审计法制定相配套的行政法规,是加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权力运行制约及监督机制紧密相连。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和尽责情况为审计重点,重点检查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部门和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同时关注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过程和效果。可以说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只是后置监督和全程监督的差异,而且随着经济责任审计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已经开始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发展。

(三)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是其他监督方式所不具备的。根据《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并在领导体制、人员配置、经费保证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使经济责任审计能以独立的第三者进行评价。

二、经济责任审计在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过程存在的问题

经济责任审计通过强化预防和严肃纠正等审计措施,督促领导干部依法依纪用权,从根本上和源头上预防和制止滥用权力,对于权力运行的制约以及监督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承认,经济责任

审计是中国独有的审计类别,发展时间不长,而且没有国外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因此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越来越大、审计力量明显不足。特别是临时接受的委托审计,存在仓促上阵、加大风险、影响质量等问题。因为目前我国党政领导的数量巨大,而审计力量相比较而言又比较薄弱,尤其是政府审计力量存在先天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经济责任审计委托给社会审计力量实施,但相比较西方长达百年的自由经济而言,我们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并不是很长,能够提供成熟审计服务的社会中介更是少之又少,很多中介机构都是“临时上手+现场练兵”的方式进行相关的审计工作,客观情况导致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问题不断。

(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目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实际执行是根据审计查实会计报表数据及其经济活动情况,评价标准是国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制度等。但是这些依据和法规存在着滞后和尚不完善的缺陷,对于如何解决审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存在着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晰的现象,给审计评价带来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界定没有科学依据。通常以查出违纪违规金额、损失浪费金额、管理不规范金额为出发点,进一步分清由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损失,以此来作为界定审计成果的标准。这样做,没有更多地考虑审计成本多少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经验在审计过程中占的比例相当大,缺乏科学性。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不够,影响审计评价质量。目前审计机关人员基本以财务会计专业人才为主,缺乏具备有较高的政策

水平,较强的业务能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目前专职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较少,审计项目多,很难保证审计人员质量,审计评价往往抓不住要害,深度不足广度不够,难以提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质量,这样无法为委托部门提供准确的信息。

三、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举措

(一)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中长期计划,科学立项,实行分类管理。制订科学的经济责任审计中长期规划,逐步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内轮审制度,确保对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的领导干部在一个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

(二)完善审计对象的分类管理,明确审计对象。分别采用的审计频率和审计方式,大力推进分类审计制度的实施。根据审计对象所属部门类别以及掌管的财政性资金数量、质、权限和责任,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经济管理职能等情况,将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为 A、B、C 三类。坚持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别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采取不同的审计方法。对 A 类对象(党政部门领导干部)按照规定实施审计;对 B 类对象(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一般以所在单位财政或财务收支为重点内容实施审计,必要时可按 A 类对象规定实施审计;对 C 类对象(普通领导干部)一般以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方式代替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时可按 A、B 类对象规定实施审计。既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实施的覆盖面,又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领导干部的审计,合理界定类别,实行分类管理。

(三)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遵循的原则、评价的主要依据做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各异,各级审计机关可按不同种类的审计对象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体系,建立与审计内容相关的评价指标数据库,便于以后经济责任审计时统计分析,力求审计评价意见能够客观、公正。

(四)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宜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经济发展与经济发展能力、经济效益与决策水平、财政政策执行与财务收支、内控制度执行与管理水平、廉洁自律等指标,以定量为基础,定性为结果,无法定量、定性的问题,应以写实手法,客观描述审计事项的结果,反映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和问题,确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慎重,要与被审计领导干部权责相对应。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事项、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评价依据或标准不明确,超出审计职责和范围的事项,不予评价。在评价和界定经济责任时,要重点突出,着重评价重点问题、重要指标和重大事项。

(五)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已经不能胜任经济责任审计的需要,要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训。一是要加强宏观经济管理、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学习,加强科技、环境保护、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学科知识的学习,做到专业知识学精、社会学科知识管用,提高适应经济责任审计新要求、应对综合复杂工作新局面的能力。二是要加强对审计评价体系的研究,善于思考审计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归纳总结审计实践中一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审计实践。三是大力提高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涵盖审计内容范围广,而且一些单位的信息化程度也较高,这为开展计算机审计

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凡是具备计算机审计条件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都要运用计算机这一现代审计手段,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综上所述,经济责任审计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以“强化预防、及时发现、严肃纠正”为工作重点,通过审计督促党政领导干部依法依纪用权,树立“有权必有重任,用权必受监督,作为一把手必先受监督”的意识,破除一些领导干部滥用权力的侥幸心理,避免他们个人明知不可为却为之,因侥幸而招致“不幸”。经济责任审计正是通过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过程发挥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切实起到关心干部、爱护干部和保护领导干部的作用。

第三篇:借鉴社会审计方法提升银行内部审计的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借鉴社会审计方法提升银行内部审计的探讨 作者:李桂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银行内部审计与社会审计是相辅相成。文章通过探讨在银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如何适当借鉴社会审计的几点先进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内部审计提升服务、价值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内部审计;服务;风险管理;增值

[中图分类号]F239.45;F239.44

[文献标识码]A

第四篇: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摘要】在市场竞争已很大程度上转变为人力资源竞争的今天,领导力培养是个人、团队和企业不断进步和强大的重要途径。而大学正是大学生领导力开发与培养的大舞台,这就需要我们对大学生领导力开发的途径与方法进行深层的研究了。

【关键词】大学生领导力途径和方法

【引言】大学是不仅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地方,更是培养领导力的地方,好的领导力能够有助于同学的求职以及今后事业的发展,那大学生究竟要怎样在大学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呢?

一、概念界定

领导是个人或集体影响团体成员,以实现团体目标的一个过程,并且团体的成员认为这种影响是合理的。

1.领导活动是存在于群体之中的,一个人不能形成领导。

2.领导者是领导活动的主体,被领导者既是领导活动的共同主体又是领导活动的客体。

3.领导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引导和影响而建立的追随关系。

4.激发下属的潜力。

5.领导是在一定组织结构中展开的一种特殊活动。

6.领导活动的目标是领导活动的归宿。

7.领导具有有效性。

领导有效=f(领导者×追随者×情境)

权力(power)指一个人(A)用以影响另一个人(B)的能力,这种影响使B做在其他情况下不可能做的事。

二、领导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我们有很多锻炼自己领导能力的机会,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机会进行锻炼,不要怕吃亏。在大学校园里,提高领导能力的途径有很多,老师不再多管学生的事情,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决定解决,加上学校为了培养同学们的领导力,所以就会有很多学生岗位,比如学校的团委,学生会,每个院系的团委学生会,班上的班干部,团干部以及党支部干部,还有学生自己组织的社团,这些都能锻炼学生们的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领导能力。

既然知道领导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有效的领导力,还有领导力开发的途径,首先我们应该积极抓住任何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并在实际锻炼中带头去做,做到:

1.确定目标,培养自信、毅力和承担责任的勇气

首先是要确定自己带领这个团队的目的是什么,给团队定位,引领整个团队的方向,然后作为一个学生干部,必须有自信心,坚信自己可以带领自己的团队(一班人,一系人甚至整个学校的人)完成自己所定下的任务,达到目的。领导者要带动你部门的成员把本部门该完成的事情一步步的完成,而且要完成的漂亮,达到目的。但是并不是每次都能完成任务,也会失败的时候。面对挫折,要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的勇气毅力自信才会激发团队去继续奋斗。

2.掌握并会运用丰富的知识,制定计划的能力

领导的职能还包含了变革与创新,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作为现代社会的领导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不仅如此,还必须能够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运用的我们实践、生活中去,解决实践和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第一点后,再要提高的就是掌握并运用丰富的知识制定计划的能力了,在他所领导的范围内,最重要的事情必须由他自己来决定,他不能依靠任何其他人,为了要制定更完美创新的计划,这就需要认真学习,不断的积累生活中,书本上的知识,吸收然后创新,不断地学会运用知识。同时向自己的学长学姐请教,向老师请教。例如:如果老师让我们组织一次班会,我们就要考虑开这次班会要达到什么目的,安排什么项目,班会要开多长时间等。3.培养善于用人、与人沟通,善于组织,善于运用权力、管理的能力

领导是统帅全局、引领方向的活动,只定目标是没有用的,还需要有活动来实现它,这就需要领导善于用人了,只有知道自己手下的人擅长什么,哪方面能力强才能挑对人,让合适的人去适合的岗位,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同时多与下属沟通,既是让下属清楚知道领导的目的是什么,领导要怎样做,同时也让领导随时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要,达成共识,做好组织、团结工作---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力求人人都有自己明确的努力目标和努力方向,赏罚分明,完成共同的任务。

毛主席说,所谓领导权,不是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让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这句话对于学生干部来说也是很受用的,领导不能运用自己的权利来一意孤行,只有让整个团队达成共识,让团队的人信服领导者,这样才能运用权力组织团队,实现目的。

但是,能领导并不代表有好的管理能力,从狭义角度看,领导和管理有本质差别,领导就是决策,管理就是对决策的执行,所以同时领导者还要培养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自己的团队,确定完成既定目标所需要的人员结构,然后调动得力人员来充实它,确定相应的规定、政策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指导和适当约束。鼓舞士气,随时了解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确保自己制定的计划能够顺利的实施。

4.沉着冷静,稳重细心

要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人还要注意一些小的方面。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一个做事总是大大咧咧、毛毛躁躁的人,是不会有大的成就的。而且遇事要沉着冷静,不急不噪,永远相信方法总比问题多,不找借口找方法,这样才有领导者的风范。

总之,大学是大学生培养领导力的关键一步,在大学开发领导力要从四个方面着手:掌握并运用丰富的知识,善于组织、管理,与人沟通,运用权力。当然,只有这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抓住任何一个磨练自己的机会,并在实际锻炼中带头去做,不怕吃苦,做一个有服务之心的领导者。

第五篇:学习型校园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学习型校园建设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摘要】学习型校园就是建立一套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组织,高校是造就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实行怎样的教育模式,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关键词】学习型组织创新模式

“学习型组织”是当今世界一种重要的社会理想和教育理念,作为知识密集型组织,高校是造就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主阵地,实行怎样的教育模式,关系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造就。

一 正确理解学习型校园的丰富内涵

学习型校园就是建立一套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持续发展的开放性组织,通过培养整个组织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校知识集中的平台,使全体成员全身心投入并能不断学习,从而在学习中创新工作模式,最终促进学校由“教育机构”转变成“学习机构”,并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能使团队智商高于个人智商,不断提高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必须规避两个认识上的误区:(1)学习型校园不是学历型校园。目前高学历已经成为学校选拔人才、引进人才的一个门槛,教师队伍的学历越来越高,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有很大作用,但是从学习型组织的角度来看,高学历并不代表具有很高的学习能力。另外,学习型校园构建的最终指向是对于普通人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在评价机制上过分注重高学历,那么很容易促使员工以投机或者作假的方式获取学历,在意识上对学习形成一种误解:只看学历,学习不过是换取学历的手段。这从根本上否定了学习型组织中对于学习的定义。(2)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过程,高校教师不仅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一些高校在评价学院和教师时,只注重对科研成果的统计评价,这就导致教师荒废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交流,所有心思放在科研上,教师个人的学习能力可能因此提高,但就整个学习组织来说,整体的学习能力并没有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低于个人的学习能力,学习变成一种负担,一种追求名利或者生存环境的工具,不再是生活的一种习惯,能力的一种充实,这对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是一种否定。

二 充分认识创建学习型校园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

1.创建学习型校园是高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作为知识产生、传播、扩散和应用的主要场所,高校要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基于两个基本因素的坚实可靠,一个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一个是高素质的毕业人才。这两者构成了当前高校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信息时代,教育再也不是纯粹的知识传播和记忆,不再是以教师为核心,课本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形式。对教师评价也不仅仅以学历为标准,而是更注重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培养能力和学习能力;对毕业生也不再注重分数,而是更注重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的学习理念。教育理念的改变必然引导着教育方法和教育环境的改变。因此,建立学习型校园,便是顺应这样一种改变,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创建学习型校园是提高高校运作效能的需要

创建学习型校园就是把高校内各单位和机构按照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构架组织起来,其组织架构特征包括:组织柔性化、组织的扁平化、团队结构模式和边界虚拟化架构等。高校在组织结构上以柔性化、扁平化为改革方向,减少高校管理层级,增强高校在不确定环境下的适应性,以保证学习型组织的顺利实施。

高校组织者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手段得以应用的巩固和提高的依托,特别是高校的领导者,对于管理理念的接受和应用直接引导着高校管理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学习型校园,就是要大兴教研之风,搭建各种平台,改进相关规章制度,促进学校形成人人学习、人人为学习服务的浓厚氛围。学习成果不断促进高校管理者改进管理办法,优化管理手段,提高高效运作效能。

3.创建学习型校园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

高校作为一个学习密集型组织,其培养人才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否有效服务于社会发展需求,这需要从高校内部环境和实践效果来探究,其内部环境应具备下列特征:(1)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2)教师应不断学习;(3)鼓励教师和其他同事合作或相互学习;(4)学校是学习系统的组织;(5)学校领导者是学习的领导者。

此外,创建学习型高校更为深层次的倡导一种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理念。学校各组织之间、不同学科领域、不同层次人群在这样一个学习的环境中,实现学习资料的共用,学习经验的交流以及学习成果的共享。学习由此就变成不是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事,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愿景,学习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制度化的行为,学习比任何一个时代都必不可少,内容更加丰富。从而营造尊师重教、求知好学的理念,这样的理念在高校易于培养,并且会从高校内部向外延伸,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

三 创建学习型校园科学合理的高效运行机制

1.树立起“组织学习”和“系统思考”的理念

最早提出组织学习概念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吉瑞斯,简单来说指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看待。这里要区分学习的组织和组织学习这两个不同概念,每个人都在学习的组织不能等同于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把组织这个整体当成学习主体的一种活动,从过程讲,组织学习是指通过更先进的知识和更深入的理解来改善组织活动的过程;从内容上说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组织潜在的行为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组织是在学习;在结果上组织学习是通过共享信息、知识和精神模式形成的,并建立在过去的组织知识经验即记忆的基础上。

“系统思考”是构建学习型组织最为有效的一种形式,最初由彼得•圣吉博士在五项修炼中提出。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立的心智模式,在许多问题上都会出现习惯性防御心理,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讨论和深度会谈,这样习惯性防御心理就阻碍了学习过程的进行和深入。“系统思考”就是要求我们从组织发展的整体上考虑问题,把共同目标当成个体思考的方向,从而跳出个体封闭和防御的圈子。分析问题、解决方案系统思考的工具有助于提高团队学习的质量,使组织学习构建起一个健全的“大脑”。

2.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构建数字化校园

学习型组织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而知识流是学习型组织中的“血脉”,这就要求在学习型组织的构架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知识的无缝整合、系统存取等,通过知识网络建设将人与资讯进行充分结合,创造知识分享的文化,从而加速人员学习、创造和运用知识。信息管理的任务是将高校中的显性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存储与管理,它要求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活动、信息与人联系起来,在人际系统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信息基础建设是高校实施知识管理,构建学习型组织的先决条件,也是构造知识交流网络的要求,信息系统可以帮助高校创造知识共享的文化,不断提升高校知识信息网络的价值。为了推进高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进程,必须建设一个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打造知识交流网络,将其作为沟通组织内部各个部门的桥梁,并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而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3.建立人才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学习型高校应该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激励”的管理机制,努力激励成员改善心智

模式,不断超越自我。传统的利用物质利益来激励员工的方法已不能适应高校发展的需要,在学习型组织中应包括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使其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发掘个人的潜力,实现员工的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需要对知识分享、知识创造和知识积累进行激励,从创造成果的角度看不应着眼于个人创造的有形成果的多少,而应重视其在传播、协调新思想方面做出的贡献。

对教师评价制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目前,许多行政工作者执行奖惩型教师评价制度,把评价当作是一种行政的手段。学校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应让教师有机会用积极性态度评价自己,评价的内容和方法应公开,重视教师的个人评价,对教师评价可以从教学成果、学生的学习行为或学习经验、教学行为等方面,对教师教学做出评价。

高等院校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知识创新的重任,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知识的源泉,构建学习型校园,不仅可以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模式,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而且对于全社会建立终身学习理念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和秋.以人为本,创建学习型和谐校园[J].广东教育•教研,2007(7)[2]高峰、李荣.关于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J].当代经理人,2006(12)[3]王有远、姚永红.构建高校学习型组织[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5(7)[4]彼得•圣吉著.第五项修炼[M].上海:三联书店,1998

下载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升社会保障审计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方法研究(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理教师素养提升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地理教师素养提升有哪些方法和途径 善学 (1)关注各种媒体,了解最新的地理知识 (2)寻找各种机会,体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 (3)阅读地理论文,从中吸取有用的经验和方法 (4)参加听课活动,吸取......

    浅谈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的方法和途径A

    浅谈提升物业服务品质的方法和途径 物业管理作为服务性行业,提供的是非凡的商品——服务。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住户对物业管理服务满足程度的探讨与研究。物业服务的好坏,不仅关......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方法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社会矛盾,调节收入分配,保证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题报告 唐明凤 今年我校承担江苏省省级课题《学困生的归因与转化研究》,我本人的研究课题是《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和方法研......

    电力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研究1

    电力企业加强廉洁文化建设途径和方法研究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但发展离不开党风廉政建设保驾护航,抓廉政可以保发展,抓廉政可以促发展。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三个建设’......

    南阳烟草创建文明单位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南阳烟草创建文明单位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摘要在精神文明创建中,创建文明单位是一项重要课题,在实践中,我们实现领导班子团结奋进,业务工作实绩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提高,创......

    我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

    提升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思考 -以运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 电子信息工程系 丁克英 【摘要】:我院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出路,也影响学......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共五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 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国内外有不少教育工作者同心理卫生专家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