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辉平-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

时间:2019-05-14 19:5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付辉平-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付辉平-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

第一篇:付辉平-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

————————石总场北泉镇调研报告

团场是兵团各项事业发展的载体,没有团场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兵团的快速发展。团场的发展始终是兵团党委高度重视的问题,近几年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在团场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给予了多方指导。当前,在兵团党委提出“大调整”、“大转变”、大力发展工业的战略性策略后,团场如何以此为契机,加速发展,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问题。

7.4—7.5,笔者参观了石河子国家级开发区和天业化工生态园,7.8—7.9日随调研组赴石总场北泉乡企工业园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采取现场讲解、参观和资料察看方式进行了调研。结合石总场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思路和成功的做法,笔者融合个人见解,以团场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加快自身发展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兵团十师团场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借鉴可用经验。

一、石总场北泉镇基本情况、加快发展的措施

1、石总场北泉镇基本情况

石总场成立于1950年,北泉镇人民政府成立于1999年,是兵团唯一的县级建制镇,场镇总面积475.76平方公里(其中北泉镇面积19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3万亩,总人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口7.9万人。2008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155万元,同比增长28.25%,其中一产40015万元,同比增长9.98%;二产16367万元,同比增长101.91%;三产17775万元,同比增长33.33%,三次产业比重为54:22:24,职均收入25358元,人均GDP为15636元,税收收入5121.2万元,近四年税收平均增幅82%。

2、加快发展的措施

石总场按照兵团六次党代会和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围绕一个中心、树立一种理念、主攻两个方向、达到两个目标”为总体发展思路,以“招商引资是抓手,民营企业是主导,龙头企业是支柱,项目落实是关键”的工业化主题思路,促进了场镇快速发展。围绕一个中心,即经济大发展这个中心;树立一种理念,即职工增收靠农业产业化,团场增效靠新型工业化;主攻两个方向,即以畜牧业大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以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攻方向;达到两个目标,即职工增收和团场增效。

石总场北泉镇的具体措施和做法是:

(1)转变思路,依托农业产业化实现职工增收,发展新型工业化实现团场增效;

(2)充分利用石河子市政府给予北泉镇的优惠税收政策,提高发展速度和质量。石河子市赋予北泉镇发展二、三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产企业的优惠政策是留地方税收以一千万元为基数,交够市政府一千万元以后,超收部分归北泉镇所用;与此同时,总场北泉镇出台优惠政策,场镇出台考核办法,对排名靠前的民营企业,新增入地方税收的20—30%返还作为奖励,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让这些企业享受各种优先。石河子市政府、总场北泉镇此举可谓“放水养鱼”,极大的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3)立足资源,突出特色,以新型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产业化

场镇以招商引资为发展的突破口,立足于优势资源转换,紧紧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做好深加工和产业链延长,实现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齐头并进。

(4)盘活资产,明确定位。

一方面,总场北泉镇积极盘活资产,将原有9家厂办企业闲臵的厂房和设备通过租赁、作价转让或入股等方式,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全部利用起来建立新的企业。另一方面,深思熟虑,充分认识,将北泉镇乡镇企业园区定位为石河子市大工业的配角,招商选资,由数量型向效益型转变,使得规模化工业企业发展形势良好,2008年规模化工业企业占园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

3、石总场北泉镇乡镇企业工业园区

石总场北泉镇乡镇企业工业园区成立于2003年8月,同年11月被批准为自治区级乡镇企业工业园区。园区一期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规划面积3360亩,远期规划面积5万亩。目前拥有诸如南京雨润、浙江绍兴雄风集团等著名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43家,08年实现GDP4.3亿元,增加值5200万元,2012年预计GDP可达8.1亿元。

该园区结合石总场北泉镇丰富的棉花、番茄、辣子等农业资源,以及场镇养殖业发展优势,确定园区重点发展七大产业,即:食品加工、塑料化工、饲料加工、机械制造、建材和餐饮娱乐业。

09年兵团工业现场会召开后,该园区立足于“招大商、大招商”,招商引资由过去200—300万元的项目提高到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园区目前正在进行的大项目有:(1)南京雨润集团1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 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冷冻分割肉6万吨,分割副产品21000吨计算,可创产值15亿元,增加值预计3亿元以上。

(2)绍兴雄风集团50万锭棉纺项目

项目总投资9亿元,2009年一期16万锭项目已签订,基础设施及设备计划投资总额约4亿元,预计7月10日开工建设,年底投产。

(3)鑫都酒店

项目总投资1亿元,一期已投资4500万元,二期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计划投资3000万元,经营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产值达到3000万元,增加值可达到900万元以上。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4)张裕酒业

项目计划年产50万吨葡萄酒,具体事宜正在洽谈中。

二、关于以新型工业化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产业化是兵团工业化进程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团场工业也多以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发展方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农业产业化必定要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原料供应基地化。例如发展畜牧业,除了应有的圈舍之外,必定要有与发展规模相配套的饲草料地;发展酿酒业,也要有高品质的葡萄种植基地;发展纺织业,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棉花的品质问题。如果按照兵团党委提出的“减棉、增粮、增畜、增果”的总体思路来实施,不仅可以保障发展养殖业产业化所需原料,更可以促进减少低产量、低品质棉的种植面积,为建设高产、高品质棉纺基地提供保证。从这个角度讲,农业结构必须调整,否而,谈农业产业化没有基础。

(二)关于新型工业化

前面已经提到,农业产业化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兵团工业发展的全部。农业产业化多属于轻工业范畴,其生产受农业生产影响相当大,并且往往是农产品的初加工,产业链不长。如果农业生产发生大的波动,如大面积农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产品受灾,原料供应减少,企业势必受损;再如石河子周边发生大规模的动物疫情流行,石河子范围内的畜禽必定要受牵连,难以独善其身。一旦大波动发生,政府需要对企业进行支援和扶持,扶持的财力从哪里来?这就使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重工业。

经济界的理论是,重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应在50%以上,暂且不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历程是由轻工业发展到重工业的历程,也不说我们国家呈现由轻到重发展的趋势,单就重工业的经济效益、利润、就业岗位解决等方面而言,都是比轻工业更值得我们关注的。

石总场北泉镇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不仅有食品加工、纺织等轻工业,更是定位发展塑料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重工业,使得园区工业结构较合理,如果再能关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产业,结构将更趋完善。

3、工业对三产发展的促进

笔者认为第三产业是未来十年内中国财富增长最快的行业,在税收、解决就业问题上比工业更有优势。大工业的发展必定带来大流通和相关配套服务业的发展,据资料反映,工业产品价格中30%的部分是运输成本,如果一个区域流通服务业足够发达,运输成本低,企业是否更愿意投资于该地区?而不用担心成产出来的产品运输成本高,也不用担心因流通不畅带来的产品积压问题。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石总场北泉镇在这方面做的相当成功,不仅建立起了猪养殖业行业协会等多家行业服务协会,规范行业的正常生产,联系沟通市场、龙头企业和农户,而且引进的雨润集团还规划建立西北最大的物流园区,目前由天业集团通往乡镇企业园区的铁路线建设正在申报中。

从以上三个方面来看,农产品通过工业中的农业产业化实现增值,工业产品通过第三产业来流通,三次产业有机联动,互为一体。笔者认为实施工业化进程的确是个突破口,不仅是第二产业的问题,还是促进一产、二产发展的伟大进程,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求,团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将得到有序发展,团场必将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三、关于发展工业的几个见解

1、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对团场增效、职工增收有着重要促进作用。据了解,当前普遍采用的形式是“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方式,有的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得较好,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取得了龙头企业增赢,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效果。但也有个别龙头企业并没有把基地或农户看做是第一车间,只顾自己利益;有的企业甚至坑农害农,尤其是在市场销售不畅的年份,把市场风险全部转嫁到原料生产基地和承包职工身上,这样既影响了自身的原料供应,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又挫伤了团场和承包职工建设原料基地的积极性,导致两败俱伤。在调研过程中,石总场北泉镇的同志也表示,万一发生这样的情况,风险和损失多半是农户自己承担。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需要在合理分配利益关系,建立实行“风险同担、利益同享”机制上下功夫。笔者建议,在龙头企业和基地之间可以建立这样的机制:让基地或农户拥有龙头企业的“身份股”,参与企业分红,或是由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共同建立发展促进基金,正常年份,分红所得利润用于改进基地或农户生产设施,提高产品品质,规范操作流程,更好的供应高品质原料;风险年份,则由分红利润或发展基金作为基地和农户补偿损失之用,以期达到利益群体之间的共赢。再如,在扶持培育本土龙头企业时,可以直接让基地和农户入股,使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参与者,用这种双重身份来赢的利益,增加收入。

2、关于团场工业

调研的石总场北泉镇是国家级建制镇,拥有自己的税收,场镇在发展工业、招商引资过程中享有很大主动权,如“零地价”、“先期垫付”、“担保贷款”等优惠措施,企业引进来之后依靠税收共享发展成果,其乡镇企业工业园区非公经济占到100%,场镇没有一家参股,在这样的情况下,2008年其税收返还达到了5121万元,效益十分可观。但兵团绝大多数师团没有自己的税收权,如果单纯只创造发展环境,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不参股、不合作,借助外力共享发展成果还是相当困难的。

笔者认为,一般团场在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时,可以适当考虑参股、合作,获得分红,共享发展成果。可以参照十三师团场工业经验,“参股不控股”、“不当主角,当好配角”、“不怕利润少,多半几家就行”;在发展过程中扩大开放程度,不一定要在团场区域内办工业,强化合作,“墙外开花墙内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发展模式可以是团与民企之间的合作,可以是团与团之间的合作,更可以是团与师之间的合作,合作各方充分发挥资源、资金、管理、技术等优势,相扶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农十师186团在强化合作发展工业方面的做法是,依托团场优质油葵、打瓜的资源优势,2007年与民营企业北屯汇祥油脂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进行农副产品分等分级加工项目的合作,由186团购买设备,汇祥公司建设厂房,建成后经营全盘由汇祥公司负责,在同等品质、同等价位情况下,186团优先供应汇祥生产原料,等同情况下,汇祥公司优先购买186团原材料。双方利益分配方式是:前五年采取固定分红方式,五年之后再由双方协调分红方案。自07年始,186团每年获得固定分红20万元。

上述合作是团与民企之间的合作,另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团与团之间的合作:奎屯至师部北屯的铁路奎北铁路即将建成通车,区域内各种项目建设将大幅增加,对建材业发展十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分有利,为抓住此机遇,186团与188团合作在188团辖区内建立了砖厂,由186团投入设备、负责管理,188团负责产品销售,双方对半分红,探索了团场与团场合作的模式。

这两个项目虽然不大,但多办几家,利润还是有的,同时也是对团场工业发展模式的一种探索。

3、关于外向型经济

拉动一个地区发展的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和进出口总额这“三驾马车”。因招商引资否的成功,已经在石总场北泉镇区域内带来了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对场镇经济起了有力的拉动。在石河子市和场镇大力发展工业的情况下,产业集群效应正逐渐显现,当集群效应达到一定程度后,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是否会出现市场饱和问题?产品是否会出现销路问题?带着问题我们来看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意义: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周边8个国家接壤,是“第二亚欧大陆桥”的桥头堡,区内口岸众多,外贸发展迅速。周边中亚国家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国等经济发展迅速,给新疆外贸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在这个大机遇面前,兵团企业是否可以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用轻工业发达优势占领国外轻工业不发达导致的市场欠缺?通过努力,实现这个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兵团大型企业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小的方面,在这次调研中,笔者发现,石总场北泉镇有约8000亩的国家绿色认证现代化 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蔬菜大棚基地,目前处于闲臵状态,结合十师186团在境外进行的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如果该基地生产的蔬菜能达到欧洲标准,经哈萨克斯坦客商认证后,即可在总场工业园区初加工,经由186团吉木乃口岸出境至境外保鲜库存储、销售,实现双方共赢。其他的工业品是否也能找到类似的模式?值得石总场北泉镇在指导企业发展过程中思考。

四、石河子、石总场北泉镇发展经验对十师及团场加快发展的几点启示

1、尽快做好北屯建市工作

北屯是阿勒泰地区的交通枢纽,地理位臵相当优越,客观的说,北屯建市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农十师和阿勒泰地区的发展。无论北屯市将来是兵团市还是兵地共建市,早建比迟建好。一旦建市,我们在城镇总体规划,物流园区规划,招商引资政策方面将有质的飞跃。

2、做好各类工业园区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纵观八师石河子市和石总场北泉镇及了解到的其它情况,无一不是做好工业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再进行的招商引资工作,石河子能做到“七通一平”,十师可以做到“六通一平”,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谈招商引资没有基础。

3、招商引资,行政推动是个法宝

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发现八师石河子市的招商引资,师市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培训班调研报告 借助外力发展的法宝之一是行政推动。八师主要领导曾多次带领工业园区管委会人员和团场主要领导赴东南沿海招商并取得巨大成功,行政推动功不可没。

4、诚信第一

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诚信也是招商引资的一大法宝。用石河子同志自己的话说,“我们出台的政策同全国各地相比,不比其它地方优惠多少,大家基本一致,我们靠的就是诚信,靠的就是说话算数,答应的事情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做到!”长期的诚信做事,诚信做人,加之设身处地的为企业着想,已经成为八师石河子市招商引资的“软实力”,使得石河子地区成为中外客商投资的热土。十师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笔者认为这个经验值得吸取。

第二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以“一主三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狠抓打基础、管长远的根本性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推进“一主三化”,以招商引资推进项目建设,以“回归工程”推进招商引资,以环境建设推进“回归工程”,全县经济摆脱前些年低速徘徊的局面,进入了提速发

展的新阶段,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县共实现生产总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2.5,比全省平均增幅高1.6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9.2亿元,同比增长32.99;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11家,总产值10.72亿元,增长31.96,是全省26个增幅在30以上的县市之一;增加值3.26亿元,增长32.9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3.9,产销率达到96.07;销售收入8.48亿元,增长34.26;实现利润5680.8万元,增长37.62;完成各类招商引资项目155个,实际到位资金2.22亿元,同比增长41。2005年,我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扩权县之一,县域经济基本迈入了产业优势明显、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资源消耗较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去年我县还被评为全省工业先进县、科技示范县、最佳金融信用县、城镇建设工作先进县、交通建设先进县、“阳光工程”先进县。纵观这几年的发展,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回归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通城县区位不优,交通不便,资源贫乏,招商引资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为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决定发挥打工经济的优势,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外出打工有成者返乡创业。通城县常年有近10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其中一部分人经过多年打拼,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而且掌握了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在广深地区经商办企业、当老板的近400人。为吸引他们回归创业,我们以乡情、亲情、友情为纽带,采取了“十个一”的措施,每年端午、中秋、元旦等节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给外出创业、工作人士写一封信、寄一张贺卡,联络感情;每年不定期上门走访、看望一次在外创业人士,亲自向他们宣传家乡招商引资政策,增进他们对家乡发展的了解,激发他们回归创业的热情;每年帮助在外创业人员解决遗留在老家的一些实际困难,比如照顾老人,调解乡邻纠纷等;每年到深、广等经济发达地区组织一次同乡联谊会,宣传招商引资政策,推广回归创业先进典型,推介发展项目;每年腊月28日,县委县政府都要把回乡的在外创业人员请到县城吃一顿团圆饭;每年正月上班以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上门拜年;每一个外出创业有成人员返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都亲自接待;县委、县政府每一位领导都把移动电话号码公布给外出创业人员,以便他们及时联系;每一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有一个招商专班或专人,通过老乡联谊会,主动与在外创业人士接触,力促他们回归创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家乡招商引资政策的引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感化下,在亲情、乡情、友情的召唤下,一批在外创业人员走上了回归创业之路。三年来,全县招商引资共引进项目442个,引进资金13.52亿元,其中“回归工程”引回创业人员470多人,兴办各类企业398个,引进资金10.42亿元,“回归工程”项目个数占招商引资总项目数的90.04,“回归工程”资金占招商引资总额的77.07。“回归工程”不仅有效地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而且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新闻媒介的广泛好评。2005年4月,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通城作为三个先进县市之一作了“‘实施回归’工程发展县域经济”的典型发言;5月份,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通城召开,现场检查“回归工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情况;10月份,湖北卫视连续三天在“新闻联播”节目中对通城“回归工程”进行了系列专题报道,新华社《半月谈》把“回归工程”总结为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大模式之一。2006年元月1日,市委宣传部开展的“感动咸宁2005十大新闻”评选活动中,《“回归工程”点亮通城经济》被评为十大新闻之一。

二、以项目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快开发区建设

近两年来,在项目建设上,我们主要是大力实施“双十工程”:即每年规划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0,每年竣工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不少于10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不少于50。一是新思路建设开发区。我县工业区继被评为省管工业园区后,2005年又被省批准为通城经济开发区。为了使开发区整体上台阶,我们集中力量,修订了开发区近期及远景发展规划,冻结了园区内民房审批和建设,完善了园区内水、电、路、电话、电视、因特网等基础设施工程,同时,严把入区项目审核关,确保新上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符合安全生

第三篇:以党建为契机抓发展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换届之年,也是迎接建党90周年,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全办组织工作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全办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一、以换届选举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1、选优配强领导班子。一要全面开展党组织领导班子届末考核。结合本办实际,从3月份起全面做好各基层党组织班子换届考核工作,结合换届做好新进党组织班子后备人选和拟提拔为正、副职后备干部人选的推荐工作。积极配合区委组织部开展对办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届末考核工作;二要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调整和配备。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着眼于各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长远建设,尤其要突出村、居民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的长远建设,注重优化班子年龄结构。以换届为契机,加大年轻优秀干部的选拔任用力度,要采取措施,力争使新一届党组织班子平均年龄比上一届有所下降,切实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

2、有效保障民主权利。尊重党员和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党员和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改进党代表产生方式、完善选举办法,注重推选具有较强议事能力和联系群众能力,带头创先争优的党员,要改善代表的结构,适当提高生产和工作一线的代表比例,要把握推荐、提名、考察和选举等环节,尊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民主议事决策,重点发挥党代表大会作用,促进党内民主健康有序的发展。

3、营造风清气正环境。一要加强换届纪律的学习教育,积极组织干部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关于严肃换届纪律保证换届风清气正的通知》为重点内容,坚决遏制“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的纪律要求,具体明确拉票、贿选行为的界定范围,并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引导党员群众正确行使好自己的民主权利。二要在换届期间,办组织部门会同办纪检部门派出督查组,对基层组织换届工作和换届风气进行督促检查,强化对推荐、考察、公示、选举等关键环节的监督。

二、不断深化创先争优活动,迎接建党90周年

1、有力推进各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市委、区委、办党委的统一部署,按照办“十二五”规划全面调整结构,深入城市化的发展思路,以“推动发展谋民生、践行宗旨促和谐”为主题;以“岗位行动、家园行动、志愿行动”为载体;以“机关、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为重点,以“承诺、践诺、评诺”为主线,深入推进机关、农村、居民区、事业单位及“两新”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以党组织创先进带动所在单位部门创先进、党员争优秀带动身边群众争优秀。

2、有序开展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紧紧围绕创先争优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党组织、一批优秀党务工作者、一批优秀党员,召开一次纪念大会、举办一次文艺汇演等,对“两新”组织企业开展唱红歌活动,积极营造庆祝建党90周年良好氛围,要营造“学先进、当先进、超先进”的良好氛围。

3、推进党员干部经常性教育。深入推进网络党建,做好党员信息的基础工作,并利用党员信息系统平台、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广泛开展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教育,强化党的意识、党员意识,深入推进以“设岗定责、党员承诺、党员先锋岗位”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两联三会”,“大走访”等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关心群众、接受教育。

三、深化干部队伍人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1、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要抓好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记实制度和“一报告两评议”制度;二要规范提拔干部的提名办法。全面推广在三套班子成员中,运用实名制方式进行初始提名推荐工作。三要推进竞争性选拔,推出部分空缺岗位,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按照差额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要求,使干部的择优建立在充分竞争、科学比较的基础上;四要继续开展对新调整和新提任干部的回访工作;五要开展经常性考核工作,要确保一个单位至少每年接受有一次的考核。

2、继续强化干部的教育培训。一要认真完成区委组织部下达的轮训调训任务。二要会同纪委、宣传等部门继续举办好党政正职干部轮训班、后备干部能力提高培训班、青年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班,推进干部的“在线学习”;三要积极倡导鼓励广大干部进行学历学位教育,进一步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四要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着力推进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根据现有后备干部队伍的现状,对多年从事单一岗位的同志有计划的交流轮岗,并扩大机关、事业、村、居委四个层面干部的交流力度,选拔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到信访办、动迁办等单位进行“艰苦岗位”的锻炼。

4、加大人才招聘引进力度。有计划推进大学生招聘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人才的培养,形成良好培养工作机制; 探索建立村(居)、部门科室、单位负责人助理制度,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创造更好的年轻干部培养工作环境和成长机制。

四、夯实基础,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深化党内民主建设。一要统筹做好全办各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选举工作。对村(居)和其他单位全面实行公推直选方式,严格遵循党内有关规定和“公推直选”的要求,重点围绕拟定方案、宣传发动、民主推荐、资格审查、组织考察、确定人选、直接选举,报告审批等四个阶段,进一步规范并细化换届选举程序和实施办法。确保换届选举工作在6月底全面完成。二要深化党务公开。创新村党组织党务公开途径,积极探索基层村党组织党务公开台账制。健全村居党组织民主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员群众代表议事会和村(居)“两委”议事会制度。三要进一步深化党代会常任制工作。合理组织党代表参与各类活动;四要落实推进做好市区、办三级党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健全市区党代表联系社区和“接待日”制度。

2、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班长工程。根据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选拔培养、教育培训、轮岗交流、监督管理等保障机制。二要根据区委组织部加强村党组织专职副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以及我办村、居民区党组织副书记配备的现状,培养一支守信用,讲奉献、重品行、有本领的党组织副书记队伍。三要探索村居党组织联动的工作格局。

3、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一要全力推进“两新”组织党建监督,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均建立独立党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达到15%。二要着力深化有效性建设,落实“三座桥”工作理念,使有效性建设取得实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全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的精神,以着眼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为重点,以增强基层党员干部驾驭市场、科技创新能力和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目标,形成“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全面推进小康社会进程而奠定基础。

二、原则要求

1、分级负责,分层培训。以办党校和办农技校以及村党员活动中心为依托,采取县乡、村相结合、分层分类的培训方式。

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坚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的原则,求实用,讲实效。

3、学习以致用,保证质量。各级培训一定要保证人数、课时和质量。原则上每期培训每班不得少于30人,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天,参训人员人人要有学习笔记,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保证培训的效果和质量。每期培训班结束时要对参加人员进行书面测试,成绩给予归档。

三、目标任务

以全面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小康建设能力为目标,以办、村两级党员干部和党员致富示范户为重点,全年完成党员示范户村级干部、办干部分四期轮训一遍。村级支部都要拿出具体的党员培训计划和措施,并认真予以组织实施。

四、培训内容

要按照新时期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培训对象、科学设置内容,做到切合实际,注重实用,讲求实效。

1、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党在农村的政策法规。重点是新《党章》、《党内监督条例》、《党的纪律处分条例》、《农村层组织工作条例》、《村委会组织法》及其《实施办法》以及土地、民事调解等法规。

2、村级党组织、村委会工作职责,工作方法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能力,民主法制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等内容。

3、市场经济知识、农村实用科技致富本领和发展现代农业等内容。

五、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办、村培训要上下结合,穿插进行。

1、专题辅导:要把教师讲授与电化教学结合起来,丰富内容,提高效果。

2、介绍经验:聘请致富能手和龙头企业负责人介绍适合本地发展的致富技术和经验。

3、座谈讨论:共同探讨研究当地发展致富的思路、措施、途径和模式。

4、外出参观学习:分期分批组织部分乡村干部到外地参观学习农业产业经营的经验和发展模式。

六、工作措施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办党委要把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作为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来完成,工作中要做到三个到位:思想认识到位,安排部署到位,工作措施到位。

二是制定计划,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根据县委印发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基层办工作要点安排,结合我办党委制定切合本办实际的农村党员教育培训规划和计划,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三是调查研究,优化内容,改进方法。在培训过程中,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各类知识和技术要求,科学的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并以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保证和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四是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习实效性。要把室内培训和室外实践结合起来,把知识与技能结合起来,把思路与项目结合起来,提高学用转化率。

五是加强管理,强化督查。各类培训都要严格培训纪律,强化教学管理,参训学员要建立培训档案,对学习情况予以记录评定。接受组织部门的督查、考核,以确保我办教育培训任务的全面完成。

第四篇:以评估为契机,促进学院继续发展

生命科学院学年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过去的一年在校党委、校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平安而顺利地完成了各项既定目标,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绩。

(一)积极配合学校,完成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的评估工作

2008年5月份迎来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我院齐心协力、万众一心,本着“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各项迎评创优工作。为学校顺利通过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专业设置趋于合理,办学条件稳步发展

学院坚持“特色加精品”办学理念,按照“加强重点、突出特色、扩大优势、协调发展”的原则,拓宽学科领域,优化学科结构。在已有学科建设成绩的基础上,新增1个生物信息科学与技术博士点、1个草业科学推广硕士点、1个生物工程本科专业、1个国家生物科学一类特色专业和2个省级特色专业。

(三)教学工作明显加强,教学成果突出

截止2008年7月底,我院共有省级精品课程9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新上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省级3项、校级62项,新上教改项目17项。学院还重视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教改活动,先后派出13人在国内进修,全院发表教改论文65篇。学院组织并出版反映我院教改成果的论文集1部,科研成果能够进入教材,带上课堂,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重视青年教师培养

一年来我们坚持人才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工作方针,重视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大胆使用年青教师并关心他们的进步,在职攻读学位33人。本学年我院获省部级表彰9人,校院级表彰38人,其中新上全国农技推广标兵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共产党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省新长征突击手1人。为我院最终建成高水平的研究型学院奠定了人才基础。

(五)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

据统计,2007-2008学年,学院新上科研项目39项,其中商务部援非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霍英东基金项目1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1项、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小发明、小创造”项目1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1项、省农办农科教结合项目2项、省教育厅A类项目6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1项、资助省属高校专项2项、资助省属高校专项4项,总经费近4400万元。

本年我院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鉴定成果2项,验收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含已公开的);农业部鉴(审)定红麻新品种2个。学院教师在国内外一级学报及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明显增多,科研项目及其经费为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实践创造了条件,科研成果也为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增加了新的素材。

(六)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取得重要突破

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我院先后选派20多人次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教学和科研会议,并与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等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伙伴。

我院还与德国维尔道科技应用大学生物系达成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和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协议。

(七)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学生工作跃上新台阶

1.过去的一年是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后的一年,新班子到任后高度重视学院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2.07-08学年是迎接评估、接受评估的一年,学院坚持正确的评建思想,本着为学院各项事业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目的,扎实推进评建中的各项工作。

二、2008-2009学年工作计划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稳健推进“和谐学院”的建设

学院党政班子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要大力推进“依法治院、规范管理、从严治教”,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和完善院务公开制度。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师生员工的意见,妥善处理改革和发展中的问题,切实把握好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节奏,促进学院各项工作协调有效地开展。

营造学院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形成“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和谐氛围,使教师队伍持续朝着高学历、高素质、年轻化的方向发展。努力营造爱岗敬业、勤奋进取的工作氛围,宽松和谐、竞争协作的人际氛围和“自强自立、生命不息”的文化氛围,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和创新,大力倡导“爱国爱校、甘于奉献,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以身立教、知德统一”的学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引导教师自觉履行法定义务,遵守职业规范,遵循学术道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学科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提高研究生教育、努力实现教学科研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变。提高我院的研究生教育水平和科研水平,同时按照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制,健全和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导师队伍建设,提升研究生教育整体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重视招收留学生。努力把我院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向研究型学院转变,以适应21世纪生物学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2.加强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目前建设好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仍然是我院的当务之急。要根据我院学科发展实际情况,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原有省重点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态学2个博士点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微生物学、植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等几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加强生物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点的建设,并积极申报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

3.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学院现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微生物方向、生物技术专升本6个本科专业。根据人才需求和专业设置的需要。加强课程和课件建设,大力推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研究。各系要着力重点建设一批课程,生物科学系应着重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生物技术系应着力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系应着力微生物学、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的课程建设,形成主要学科群。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的课程设置,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避免课程设置的重复。大力加强软件建设,争取自己研发一批质量较高的课件。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继续完善“3+1”和“6+x”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计方案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为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创造新亮点。

4.加强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强精品课程的建设,加强对现有精品课程的建设,争取有更多的课程入选校、省精品课程。在现有9门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力争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始终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摆在重要位置,要鼓励教师申报教学改革项目,发表教学改革论文,申报教学改革成果奖,提倡高职称的教上本科课程,培养教学名师。在教材建设方面,针对理科基地而言,我们应该全面采用国家推荐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或十五规划教材,甚至英文原版教材。对于非理科基地的学生而言,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农业院校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材,克服盲目地选用过难的教材。组织在教学第一线的年轻教师、骨干教师主编或者参编一些教材。

选拔年轻的外语基础较好的教师进一步进行英语培训,使其符合双语授课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授课的水平。进一步完善网络设施,加大对网络的投入,同时加大网络授课的内容。加大多媒体教学的数量,加大多媒体授课的科目。

5.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术梯队和教学骨干队伍建设,结合“福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教师岗位津贴实施办法》等,对师资工作给予倾斜。制定新的《学院教师岗位津贴分配方案》和《学院教学科研科技开发奖励办法》等政策,促进我院进一步稳定和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潜心工作。

切实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健全青年教师导师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青年教师的创造热情,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和知识更新。引进充实和交流合作相结合。通过选留、引进一批优秀博、硕士毕业生,注重与生物学重点学科的合作和海内外的学术交流,聘请有成就的教授担任基地博、硕士生的指导教师;积极“请进派出”。

6.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重视科研队伍的建设。要落实好专业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工程,力争在实验室面积、实验室仪器配备上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要继续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逐步对基地专业点师生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接受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以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为平台,探索实施三段式(技能训练、生物学知识验证、综合性实验)实验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重点扶持有发展后劲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追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对于具有长期研究基础的品质生物技术、植物逆境生理、化感作用、生物农药、分子免疫与酶工程、菌草及食用菌技术、天然活性物质利用、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分子育种等方向,要重点选择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重大课题,以进一步强化优势和特色。同时,要紧紧围绕国家和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积极拓扩展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方向。

理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抓住优势、科研与应用相结合,利用相应的技术平台,形成产学研一条龙服务。积极创造条件,督促科研成果及时验收、鉴定和报奖。鼓励和扶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加强教育同科技、同经济的结合,推进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7.加强院系两级管理力度。学院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具体负责各项工作进行。各系部应成立相应的学科建设单位,各职能部门,各办公室都应以学科建设为重任,全力支持协助学院的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

(三)加强国际合作,在交流中培养人才

坚持以研究生教育提升本科生教育,积极探索、落实与德国微尔道科技应用大学生物系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2+1”(即2年在我校学习,1年在德国研究完成学位论文,之后回国参加论文答辩并由我方授予学位)和“1+2”(即1年在我校学习,2年在德国学习并由德方授予学位)的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并就相关领域开展深层次合作研究进行深入探讨,为培养优秀师资创造条件。

(四)提高科研,增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1.不断增强科研实力。重点扶持有发展后劲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要重点选择有优势的领域,集中力量申报国家级重大课题,以进一步强化优势和特色。同时,紧紧围绕国家和福建经济及社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积极拓扩展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其他研究方向,组织和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向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冲刺。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的结合,利用相应的技术平台,鼓励和扶持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开发,推进科技创新。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督促科研成果及时验收、鉴定和报奖。

2.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落实好开放科研实验室建设和改造工程,力争在实验室面积、实验室仪器配备上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从根本上改善实验条件。同时,要继续推进实验室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的改革,逐步对基地专业点师生实行不同程度的开放,接受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真正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继续办好生物工程和草业科学专业硕士点与现代远程教育。切实改变远程招生大幅度滑坡的状况,用好政策,在政策许可范围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恢复和提高招生的数量,同时,要加强对生物工程和草业科学专业硕士和远程教育的教学管理,把好质量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体系,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五)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弘扬奥运精神,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放在学院各项工作的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方法、途径、手段,切实增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坚决维护学院稳定。

2.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为国家的建设、民族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和献身祖国的观念、人民的观念、社会主义的观念、集体的观念等要牢牢地树立起来。帮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开展“合格的公民”教育。要教育引导学生做一个有诚信,有创造力、有创新精神的公民。要强调大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要做好学生的奖贷助免等工作,切实关注特殊群体学生。提高毕业生有效就业率。

3.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途径,大力推进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进公寓、进社团工作。切实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制度。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大力加强学院文化建设。努力营造“追求卓越、追求完美、追求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全院师生员工的主人翁作用,不断增强学院的凝聚力。围绕“改革开放30周年”开展一系列活动。

4.积极发展学生党员,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利用院党校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与培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5.继续做好学院学生工作的品牌建设,积极探索新的平台,为学生的课外科研活动创造更优越的条件。积极申报各级组织的“两赛”活动,力争取得持续优异成绩。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八年七月

第五篇: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签发时间: 2009-06-2

2鸡东县经济计划局

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县委、县政府狠抓思想解放,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采用政策引导(“看得见”的手)、市场推动(“看不见”的手)的措施,加速了走新型工业化的进程。选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完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是今后县域经济科学、稳定、高速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县域经济 煤焦化工产业 非煤产业

按照县委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最近,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就“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在抓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作中,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在中央十六大会议精神的推动下,全县即进入了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工业强县”、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新阶段。至2008年末,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在三次产业增加值中,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的加工产业增长比例最大,达到20.2亿元,增幅14.6%。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全县万元GDP能耗下降5.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2.1%,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以新型工业化推动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已经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做法:

(一)强化领导,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有组织的社会化系统工程

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即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总体思路,并责成经济计划局牵头制定《鸡东县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施意见》,确立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优势资源转化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动力,按照生态工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理念,引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煤化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煤炭、煤电化工、非煤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和医药药材六大产业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新装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品优化升级,促进鸡东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到2010年,煤炭产业装备能力、标准化作业水平和单井的建设规模进一步提高,资源开发利用趋于合理;煤电化工产业进一步壮大,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非煤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医药药材产业,改变单纯依赖煤炭产业的局面。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12%。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23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2%,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35%。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全县工业生产能耗降低10%,工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至此,全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为有规划、有目标、组织到位、措施到位、领导到位的系统工程。

(二)谋划煤化工园区发展,推进以煤化工为主导的“工业强县”战略

鸡东县是以煤兴县的资源县,原字号、粗加工的传统产业已经成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约因素。不转变陈旧的发展方式,何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此,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开展煤化工园区筹建的调研、专家咨询论证、可行性研究和环评工作,责成相关部门组织制定了园区发展规划、园区建设方案,现园区已经被省环保局批准为省级煤化工生态示范园区。园区近期计划招商引资20亿元,建设重点项目7个;远期计划投资198亿元,基本建成“五大产业循环链”的总体框架;建成以煤炭开发为源头、煤炭深加工、精加工为主产业链的煤电化工循环经济型企业集群,年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税收实现15亿元,利润实现26亿元。届时,鸡东县基本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2008年,进入园区的6个煤化工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2.1亿元。

(三)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战略,加快县域经济结构优化调整

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家宏观政策,结合我县的实际,提出了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政府推动、政策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原则,把重点项目带动战略转移到以新型工业化项目为引领、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降低各类资源开发、初加工项目比重,在大力建设以技术进步为依托、资源深加工新型工业项目的同时,努力发展农副、畜禽、北药、山产品深加工等循环经济项目。由于思路清楚,使我县重点项目工作发生了由为抓GDP而抓重点项目,向为抓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抓重点项目的转变。2008年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实施投资额5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31项,当年完成投资3.28亿元。其中10个项目竣工,可增加工业化生产能力:粗苯5000吨,供热30万平方米,洗煤185万吨,水泥20万吨、钼精粉700吨;达产达效可新增销售收入9.5亿元,新增税收1.1亿元。2009年实施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19个,计划投资35.7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5亿元。项目达产达效后可新增销售收入66.8亿元,新增税收6.8亿元;其中新型工业化项目11项,计划投资32.8亿元,占投资总额的91.9%。以上项目达产达效后,我县煤电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四)认真研究、把握国家宏观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发展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用于县域经济发展

县委、县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制定了争取国家专项资金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工作推进机制,2008年落实对上争资项目79项,到位资金3.18亿元(全口径),其中,大型新型工业化项目有省发改委核准的北方焦化公司60万吨焦炉技改项目、批复的鸡东县中心城区污水治理一期工程项目,省经委核准的宝泰隆焦化公司98万吨焦化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省新型工业化专项资金2557万元。

(五)积极搞好招商引资工作,融通域外资金支持新型工业化项目的发展

2008年全县引资项目30个,实现国内全口径到位资金3.6亿元,外资58万美元,为新

型工业化项目的建设筹集了必要的发展资金。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首先应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的观念;观念不更新,工作难以开展。实践证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无工不富”是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选择。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就在于工业化落后,欠发达就欠在工业的发展上。我县确立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学发展以“工业强县”的战略,无疑是科学发展县域经济十二分正确的战略决策。

(二)坚持不懈的抓好招商引资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近几年,我县坚持招商引资,通过创造宽松的经济发展环境,累计已招商引资达13余亿元。域外资金的进入,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而且还激活了域内资金达7亿多元,激励企业扩大再生产投资10余亿元,工业经济资产总量达30余亿元,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三)因地制宜,实施重点项目推进战略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结合县域实际,以市场为导向,我们选择了投资额度较大、具有拉动作用的重点项目,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市场的作用力和政策的推动力最优结合,产生了“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联合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积极的效果。近年来,我们建立了全县重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对重点项目实施最优化的公共服务,提高了重点项目的建设效率,取得了明显的成果,近3年来,投产的重点项目累计新增工业产能达15亿元。

(四)构筑平台,统筹城乡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的战略选择

。走新型工业道路,基本实现工业化,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基本内容就是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提高城市化水平,但这一个降低,一个提高却受到我国比较突出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而县域经济恰是农村经济、工业经济结合最紧密的地区。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县实施了鸡东煤化工业园区战略,其深远的战略意义在于,以园区发展促进园区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煤化工工业区建设、市场建设一体化发展,最终把园区建设成为煤化工为支撑的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生活城市化的现代小城市;通过园区建设努力实现10万农民就地转化为工人和城市居民。园区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县新农村、小城镇、城市化、工业化一体化建设的发展蓝图,也构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平台。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我县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尤其是招商引资水平与沿海发达地区比,需要进一步提升;存在体制机制不活,投资环境需要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二是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们实施的煤化工园区、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战略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资金紧缺、市场疲软,使工业经济的增幅受到影响,这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县域经济构成了明显的制约因素。

三是县域优势发挥不够,还没有最大限度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发展速度不快、质量不优、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煤炭产业一业独大,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

四是项目建设进展不快,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措施

按照县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的科学发展思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下步应抓好以下工作:

(一)选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方向

1、加快推进鸡东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增强园区集聚效应。要加快建立健全园区管理体制、公共服务机制,制定园区运行规则和优惠政策,优化园区环境,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园投资兴业。加速园区产业集聚,尽快形成企业集群,增强集聚效应。园区建设要按照生态工业理念,不断扩大园区企业规模,形成煤—焦—电(电石)—化—建材生态工业链条。近期,重点推进宝泰隆焦化公司120万吨干熄焦、240万吨洗煤、15万吨甲醇、5万千瓦发电项目,北方焦化公司100万吨焦化、260万吨洗煤、热电联产和华鑫塑料公司30万吨PVC树脂等项目建设。到2010年,园区经济要实现总产值35亿元,利税10亿元。

2、加快煤炭资源的整合,提升企业技术装备和标准化水平。按照市场推动、政府引导的原则,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速现有煤矿企业实施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的产权并购、生产要素优化重组。结合煤矿安全技改工程的实施,提升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实现标准化作业,确保安全生产。到2010年,全县完成整合改造矿井工作,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达到868万吨,计划实际生产能力达到550万吨以上,煤炭产业年产值达到13亿元,利税3亿元。

3、加快煤电化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煤炭资源的精深加工。抓住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我县煤炭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支持战略投资人开发永庆等四大煤田,建设井工矿一体化项目,逐步提高原煤加工转化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煤化工园区为载体的煤电化工产业集群。到2010年全县煤电化工产业年产值达到20亿元,利税5亿元。

4、加快非煤矿产资源的开发,使之尽快形成支柱产业。以钼矿、铂钯矿、岩金矿、萤石矿、硅藻土矿、膨润土矿勘探、开发、加工为重点,发展非煤矿产资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快使非煤矿产资源实现精深加工,并成为我县财政的支柱产业。要积极抓好已建成投产的金场沟钼矿和松见研磨材公司碳化硅微粉项目,使其尽快达产达效,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到2010年,矿产资源加工业年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利税1.5亿元。

5、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促进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充分利用我县优质水稻、万寿菊、蓖麻种植基地的优势和林区山区发展名贵中药材的优势,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企业品牌,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综合效益。要采取政府指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整合我县水稻加工企业,组建以产权为纽带、民营资本控股、出资多元化、产加销一体化省级龙头企业集团,形成年加工20万吨有机食品的能力。依托山东诸城莲春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加快年产1000吨万寿菊黄色素项目建设,扩大万寿菊种植面积,推进万寿菊产业提档升级,使万寿菊产业成为农民致富、增加财政税收的支柱产业。大力扶持福顺祥粮油公司5万吨蓖麻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一条龙发展。利用我县畜牧养殖业的优势,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建设畜禽屠宰深加工项目,形成畜禽养、加、销型产业链,促进畜牧养殖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到2010年,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到9亿元,利税2亿元。

6、加快新型建材业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废钢渣、矿渣等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培植新型建材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大力推进年产100万吨钢渣水泥项目、粉煤灰建设年产5000万块粉煤灰砖和空心陶粒砌块项目。积极支持鸡西市南方彩钢保温板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建设年产130万平方米彩钢压型板、5000吨钢结构、2万立方米保温材料项目,促进其加快建设,带动塑钢门窗等相关建材发展。研究利用矿渣资源开发新型建材产品,减少矿渣等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到2010年建材业年产值达到2亿元,年利税3500万元。

7、加快中药材开发步伐,推进制药工业发展。依托我县林区、山区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下参、穿山龙、刺五加、五味子等名贵中药材的基地化种植,使其形成产业化,力争2010年建成年加工5万吨中药材生产线项目。积极推进新医圣制药公司发展,将益脑宁品牌做大做强,加快北虫草系列产品的开发,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到2010年,医药药材工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利税3000万元。

8、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整体素质。积极扶持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速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到2010年,全县轻纺、机械等加工制造业产值达到2亿元以上,实现利税5000万元。

(二)完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公开、公平、公正发展的市场环境。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特别是世界500强在我县投资兴业。优化环境,为国内外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氛围。围绕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破解重大项目用地、融资等方面制约因素。优化政务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严格执行政务公开、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执法环境,规范执法行为,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2、采取有力措施,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积极推进煤炭企业的市场化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的整体规模和装备水平。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开发新产品的力度,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大企业(集团)的培育力度,用5年时间在煤炭、煤电化工、矿产资源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医药药材等产业中培育一批规模化、管理好、竞争力强、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集团),使之成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3、加强资源保护,优化资源配置。要加大对矿产资源的监管力度,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利用资源,在发展中保护资源。坚决查处和打击私挖乱采国家资源的违法行为。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配置资源。引导和鼓励企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延长产业链,改变我县资源开发利用的粗放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在煤炭、矿产资源开发加工、煤化工等行业实行低资源消耗、环保式开发,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抓好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工作,鼓励企业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优惠政策。

4、促进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企业活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激励民营企业股权向多元化、社会化、开放型现代公司体制发展。加快民营企业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市场化资本运营,实现低成本扩张,做大做强。力争到2010年有5户企业进入全省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引导和协助企业按照《公司法》要求,完善公司各项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引导和扶持重点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合资合作,引进技术和人才,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科技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5、加大争取国家和金融部门的扶持力度。一是抓住国家、省对中小企业扶持的有利时机,引导和支持企业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在技术改造、科技创新、财政贴息、省融资平台中小企业贷款方面,帮助企业积极向国家和省争取资金。二是要加强政银企合作。建立银、政、企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向金融部门推介项目,争取信贷资金支持,解决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三是加大县财政对企业技改、新产品开发资金的扶持力度。按照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企业实行技术进步奖励,扶持企业发展。四是要建立政府扶持重点项目制度。县财政每年安排工业项目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重点项目的筛选、论证、审批等前期工作。

来源:

作者:编辑: 张明新

下载付辉平-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付辉平-以工业化进程为契机,促进团场快速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