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时间:2019-05-14 04:5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第一篇: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管理干部肩负着对高等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服务的重要任务,是推动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运转,构建和谐校园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和发展统领全局,进一步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和谐、高素质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不断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为加快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管理干部缺乏构建和谐校园的使命感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部分高校管理干部没有深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缺乏构建和谐校园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未能明确和谐管理目标、贯彻执行和谐管理理念,未能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他们没有系统地学习过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理论等,缺乏管理业务知识和管理技巧,处理公共事务的手段落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潜心于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研究和思考。这些均影响了高校管理水平、管理效益的提高,影响了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

(二)高校管理干部职责不清晰,人际关系不和谐,管理效率亟待提高

部分高校管理干部职责不清晰,习惯于按规章办事,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工作创新的活力和竞争的激情。部分管理干部与教师、其他管理干部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表面上和睦相处,内心却相互抵触,遇到问题时相互扯皮、推脱,存在“隐性缺失”现象。“隐性缺失”指从职数配备上看人员配置齐全,但实际工作中却因种种原因在人力或精力上投入不足而延误工作的现象。部分管理干部尤其是“双肩挑”或“一肩多职”的干部缺乏管理经验,社会兼职过多,管理工作只能处于疲于应付的被动状态。这些现状制约着高校行政管理部门指挥、组织、协调功能的发挥,影响了高校管理工作的运行效益,对构建和谐校园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高校党政管理干部的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目前各高校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适合高校党政管理干部具体情况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与学校教师、教辅人员相比较,高校党政管理干部的工作对象、方式、手段不同,岗位工作难以量化,考核指标难以做到科学和易于操作,考核结论在评聘职称、职务晋级、确定津贴标准等使用上缺乏可比性和科学性。而许多高校在领导岗位聘任过程中,强调选拔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但高校管理干部工作任务具体而烦琐,很少有精力从事教学和管理研究,难以出科研成果,竞争能力相对较弱。这些不仅严重挫伤了管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也直接影响到管理干部队伍的稳定。

(四)管理干部待遇偏低,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高校将教学、科研作为学校中心工作,在教师进修培训、岗位津贴制度等政策制定时向教学科研人员倾斜,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但部分高校把管理工作当做一般事务性工作,没有形成对管理工作的正确认识,对管理干部队伍缺乏应有的关注。与同等年龄、学历、资历的教学科研人员相比,管理干部在相关待遇方面有着不小的差距;与公务员比较,管理干部主要是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顺利开展做好服务工作,他们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或职务,却没有相应的“权力”。这些实际情况导致管理干部出现明显的角色落差,他们渴望成就事业,但实现价值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容易产生迷惘和失望心理,对构建和谐校园缺乏热情,对管理工作产生职业倦怠,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自豪感。

二、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性

建设和谐校园,向社会传递和谐的校园文化,向社会输送具有和谐理念的高素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管理干部是高校领导、教师、学生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桥梁,是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织保障。高校管理干部的管理思想、管理水平、管理效能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影响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

质量,影响着高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影响着和谐校园的构建。

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推动下,高等教育的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加快,高校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和管理程序逐步调整,对传统教育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专业化的现代管理必将代替粗放式的传统管理,对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具有专业性、专职性、稳定性的特点,有助于克服“双肩挑”干部模式的弊端,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与教学科研的关系;有助于提高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办事效率,增强管理干部的岗位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实现高校的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有助于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增强高校竞争能力和发展潜力,加快高校事业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校园。

因此,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织保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和谐、高素质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创造师生健康发展、自我实现的和谐环境,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组织保障

(一)加强教育培训工作,引导管理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

加强管理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 引导管理干部树立和谐管理理念,增强管理干部的综合素质,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和前提。首先,高校管理干部要树立构建和谐校园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高校应在管理干部中开展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教育活动,引导高校管理干部充分认识到高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增强管理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和构建和谐校园的自觉性,提高管理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其次,高校管理干部要树立和谐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高校的管理目标是以人为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各高校应定期举行管理干部培训活动,对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阶段目标和重大改革等问题进行学习研讨。通过各种培训和实践锻炼,引导高校管理干部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高校管理目标,把学校、教师、学生的和谐发展作为高校的管理目标,从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开拓型管理转变,不断提升高校管理水平。①最后,引导高校管理干部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心理素质。高校引导管理干部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逐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找准职业定位,制定合理的人生规划;要加强管理干部的心理素质教育,引导管理干部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抗挫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管理干部的内心和谐。

(二)加强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障

1.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努力构建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高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管理干部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的重要性,根据高校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服务对象的数量、范围等,制定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对高校内部有关组织和层次进行相应调整和优化,努力克服管理干部队伍庞杂、协调性差、人际关系不和谐等现象,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②同时,高校在积极推进高校教师聘任制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方法,积极推进教育职员制度,推行“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合同管理”为主要特点的聘任合同制,适当控制“双肩挑”干部职数,实现“身份管理”“过程管理”向“岗位管理”“目标管理”“和谐管理”的转变。

2.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构建和谐、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高校要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改革,深入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规定要求,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方式,推行干部公平竞争与党组织考察任命相结合的聘任制,继续推行干部考察预告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在选拔管理干部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竞争理念③,坚持并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的需要选人,真正把具有高素质、高水平、勇于开拓、积极创新的人才充实到管理干部队伍中来,努力构建和谐、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重要组织保障;要打破管理干部岗位之间相对封闭的状态,实行合理流动,完善岗位交流和轮换制,坚持实行学校内部机关与基层、党务与行政之间的交流轮岗,增强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健全动态管理考核机制,加强有效管理和监督。加强有效管理和监督,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是建设高素质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的重要保证,是促进管理干部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措施。各高校要加强对管理干部的任期目标管理,明确各管理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动态管理考核机制,创新评价考核体系,对管理干部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评和监督,并将干部职务的升降、工资收入、福利待遇与考核结果挂钩。在具体

操作过程中,要制定体现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构建和谐校园要求的干部实绩考核标准,采取组织评价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对管理干部进行全面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同时,高校要遵循“教育为主、预防为主、事前监督”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监督制度,如任前廉政谈话制度、重大事项向党组织汇报制度、收入申报制度、干部离任审计制度以及教代会定期评议领导干部制度等,促使高校管理干部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

4.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管理干部的全面发展。高校应为管理干部的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如健康的人文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便利的生活环境等,营造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广大干部,激发管理干部建设和谐校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应坚持以人为本,将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和人性化的管理结合起来,关注管理干部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津贴分配等方面的问题,逐步缩小乃至消除他们与同等条件的教学、科研人员之间在上述方面的差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激发管理干部的进取和创新意识,增强他们的职业归属感、成就感和荣誉感,满足管理干部自我实现的合理要求,促进管理干部的全面发展。高校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管理干部构建和谐校园的能力,加强对管理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和有效监督管理,努力建设和谐、高素质、结构合理的职业化管理干部队伍,不断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校园,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篇: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探析

鲁敏 倪文豪 朱祖强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人事处,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人事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党政、后勤等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和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组织保证。本文探讨了高校人事干部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高校人事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任务是对学校的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和学校工作人员的调配、考核、培养、工资、福利、奖惩、退休等进行管理。人事管理的目标是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提高学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为造就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服务。人事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高等学校教育、科研、党政、后勤等管理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和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和基础,是实现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组织保证[1,2,3]。特别是在深化改革,更新观念的今天,人事工作在高校中越发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探讨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和深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4,5,6]。

科学管理理论与手段,总是要通过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去实现的,因而队伍的建设是头等大事。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重在培养,重在提高,应着重抓好。建设高素质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队伍是一项长期而又紧迫的任务,任重道远,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切实努力才能实现。当前,应积极采取和落实以下途径和措施:

一、努力提高广大人事管理干部对自身工作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

人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人事工作从来就是最重要的工作。管理是一门科学,人事管理是一种艺术。人事管理干部要自觉学习和掌握高等教育人事管理方面的科学理论和知识,努力提高人事管理水平。要有目的地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事业心,并从重复性的具体工作中发现价值和把握规律,不断总结工作成果和经验。人事干部只有对本职工作的价值认识深刻,看得到自己工作的成效,才能具有成就感,从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它会促使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开拓进取,自觉地适应新形势下所需要的新的人事工作职能。有了使命感、责任感的人事干部才能搞好调查研究,做好评估和分析,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竭诚为教职工服务。

二、树立服务思想,增强服务观念。

高校人事工作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二是服务。而服务的主体和对象则是学校的广大教师和职工。教师是高校的办学主体,因此要依靠教师,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事工作要想方设法为教师排忧解难,做教师的贴心人,通过人事工作的各个方面去影响广大教师,增强广大教师对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鉴于目前高校待遇低,住房紧张等原因,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高校人事干部要爱才、识才,加以挽留,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过细的思想工作,真正做到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三、加强学习,抓好人事管理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高校人事干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及管理能力。

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教师,教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特定类群,有自己的个性和特征。在充分而准确了解自己工作对象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是做好工作必不可

作者简介: 鲁敏,女,博士后、教授,人事处副处长。已经发表专著2部,学术论文40余篇。少的前提。这就需要高校人事管理干部加强有关的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新知识,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化,以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首先,要了解掌握党在人事工作方面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其次,要熟练掌握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业务知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业务性很强,如职称、调配、师资、工资、档案等等都有明确的含义、范围以及工作程序,要提高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就必须熟练掌握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业务知识,做到概念明确,知识完整,并具有系统性。再次,加强人事管理理论及相关学科理论的学习,作为高校人事干部要想在高校这个人才济济的地方组织协调和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需要广泛而深厚的知识理论背景,这样才能了解掌握人事管理的规律,并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从而指导工作。此外,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

四、明确职责,优化结构。为了提高人事管理工作的效率,人事管理干部队伍里的每个成员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责,是自己份内的工作不得推辞,并努力完成好,是上级的工作不得擅自处理,职责要分明,避免工作“踢皮球”。我国不少高校的人事管理岗位职责虽比较明确,但有的高校仍然存在职、权、责不够明确,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工作忙乱,办事效率低的现象。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对高校的校长和处长来说,精力应主要放在宏观的管理上,不要事无巨细都包揽在身,对科长一级的,只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应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放手让他们在微观管理上管好、管活。使大家人在其岗各负其责,只有这样,才可能消除“扯皮”和人浮于事的现象,人事管理科学化才有可能实现。

然而,仅仅对人事干部的每个成员强调职责分明,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是不够的,必须结合机构调整和优化,进一步研究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结构优化的问题。为了实现高校的培养目标,就需要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又红又专的师资队伍。高校人事干部队伍也不例外。作为高校人事部门这个系统来说,它要完成高校的总体目标,必须依靠人事、师资、工资、档案等这些系统的协调工作。要使人事管理发挥最大功能,必须优化人事干部的结构,在保持高校人事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分流、调整、组合,确保人事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发挥他们个体的优势和群体优势。

五、建立健全岗位职责考核机制。

根据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自身的条件和特点,为了配合人事干部制度改革的深化,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岗位职责和完善、客观的考核机制。并建立以提高人事干部素质和敬业精神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要通过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工作技能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人事干部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还要通过必要的岗位轮换、岗位交流、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沟通感情,以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促使人事干部更多地熟悉情况,丰富工作阅历,在动态中求得干部队伍的发展与平衡。这样,既解决了人事干部队伍的“出口”问题,也能优化人事干部队伍,加强自身建设。

要坚持经常性地以德、才兼备为原则,按照岗位职责的要求,切切实实地进行考核,并形成制度。考核的内容主要有3个方面:(1)考德:思想政治觉悟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际表现;(2)考才:政策水平,管理工作的业务素质,工作水平、工作效率和胜任岗位工作的能力以及改革创新的意识和效果等;(3)考绩:人事干部在管理工作上的成绩,对教学、科研开展服务工作的深度、广度。

总之,坚持贯彻落实岗位职责和考核制度,是人事干部队伍建设的有力保证。

六、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稳定人事干部队伍。

加强高校人事干部队伍自身的建设,单从高校人事干部本身素质提出要求还是不够的,在调整完善人事管理体制的同时,还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这样才能稳定人事干部队伍,加 强高校人事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因为人事管理干部自身的建设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必然和其他的工作紧密相连,需要外部条件起保护作用。离开外部条件去谈高校人事干部队伍自身的建设,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

领导要真正重视人事干部队伍的建设。高校人事部门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是党委、校长在人事问题上做出决策的参谋部。既然如此,高校领导就应该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为人事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首先,要理解和支持人事部门工作,人事部门是矛盾的集结点,工作难做,高校人事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大。高校人事干部往往处在多重矛盾的境地中,必要时需要领导干部的理解和支持,替人事部说公道话。其次,要关心和解决人事干部的切身利益,人事干部应该有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服务,领导干部应该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

综上所述,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在明确提出人事干部素质要求的同时,要以对政治思想理论的学习带动组织管理能力的培训,依据个人的岗位业绩,逐步考核德才表现,并通过日常工作实践不断优化人事管理干部的个人素质和加强队伍建设。

在人类迈进新世纪之时,我国的社会、经济状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每一位高校人事管理工作者应该把握未来人事管理工作的改革、发展脉搏,研究新形势下高校人事管理工作的对策,不断探索高校人事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以迎接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人事管理工作提出的挑战。参考文献

[1]邱家润.试谈高校人事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J].《农业教育研究》,1991,(3):56-59.[2]章周道.浅谈新时期高校人事干部队伍的建设[J].《三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2):97-99.[3]黎天宇.浅谈新世纪高校人事管理干部的素质要求及培养[J].《肇庆学院学报》,2002,23(6):84-88.[4]姜平.论新世纪的高校人事管理工作[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0,27(4):49-53.[5]李玉佳.试论人事管理工作者的新理念[J].《扬州大学学报》,2002,6(4):15-17.[6]张梅.人事管理是高校综合改革成功的突破口[J].《云南大学学报》,2002,3(4):21-23.3

第三篇: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与和谐校园建设.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与和谐校园建设

作者:李秀英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20期

[摘要]和谐校园建设呼唤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基础。在新形势下高校组织应树立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人才开发、促进干部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新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高等学校 管理干部队伍 工作理念 和谐校园

[作者简介]李秀英(1967-),女,河南新乡人,江苏工业学院组织人事处,主要从事高校干部人事管理与研究。(江苏 常州 21316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048-02

建设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现实选择。深刻理解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充分认识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重塑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高校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设和谐校园的内涵

和谐校园是指构成校园的各子系统、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它以事物的矛盾和差异为前提,是运动中的平衡、差异中的协调、纷繁中的有序、多样化中的统一。

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样,高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教学、科研、文化建设,实现学科建设和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促进师生员工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归属,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

2.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师生员工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各尽其能就是要激发办学活力,充分发挥师生员工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得其所就是要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在各尽其能的基础上实现各享其成;和谐相处就是要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坚持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建设和谐校园要求必须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基本思想贯穿于办学的全过程和办学的各个领域,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使命感和归属感。

3.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所在。当今社会发展迅猛,高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剧增,高校内部各种矛盾冲突复杂多变。高校的发展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只有发展高校才能适应时代特点,通过自身的努力,满足社会对高校的需要;只有发展才能增强高校的竞争力,有效地应对外部环境;只有发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的根本利益,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好凝聚人心。和谐的校园必然是发展的学校。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通过不断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来不断推动发展。因此,和谐的校园必然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创新的学校。

二、管理干部队伍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高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管理干部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1.管理干部在协调外部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把高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边缘推向了中心,高校承担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任务。同时,教育国际化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改变了市场竞争的边界,引起了高等教育市场份额的竞争、高层次人才的争夺以及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这使得高校既面对着来自外部环境带来的资源与机遇,又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建设和谐校园的首要任务是应对这充满机遇、资源丰富、风险巨大、危机四伏的外部环境。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干部要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紧抓住发展主题,更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凝聚各种力量,与外部环境和谐相处,推进学校发展,促进校园和谐。

2.管理干部在营造内部环境中的关键作用。高校内部办学类型的多样化,学生来源的多元化和学科建设的更多交叉整合,需要高校提供比以往数量更大、质量更高的管理服务。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高校组织在生存和发展机制上要更多体现自主性、竞争性,并要遵循市场规律。高校管理的内容也更加复杂,技术也更加专业。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管理干部要把握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牢固确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把握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实现人与人、人与学校事业、学校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和谐统一,办学各要素和各系统的和谐统一。把握大学系统自身的协调有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规模、质量、速度、效益的关系,营造和谐宽松的内部教育环境。

3.管理干部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特殊作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高校以知识的传播与创造为主的工作特征,决定了现代高校管理本质上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渗透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之中,成为高校管理的灵魂。知识管理是对来自学校内外的、以个体形式存在的各类知识资源进行获取、挖掘、控制、整合和开发;是对众多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教职工群体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是制定知识管理政策、制度体系,保证对包括信息、知识、产权在内的知识资源进行创造、维护、发现、获取、过滤、转化和利用。高校管理的这一特点,区别于一般的行政管理、事务管理,决定了高校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知识化的管理,高校管理干部的知识水平、管理能力和献身精神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发挥着特殊作用。

三、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的重塑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贯穿于干部队伍建设的全过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干部能力的大小、素质的高低,影响干部作用的发挥、积极性的调动。新形势下重塑适应和谐校园需要的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理念,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切入点。

1.以人为本,促进干部全面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本质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逻辑起点和价值目标,其价值归宿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高校管理干部是和谐校园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者、落实者;和谐校园各项制度的设计者、实施者,也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组织者。他们同时也在感受着和谐校园给予他们的尊重和需要的满足。管理干部队伍既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验者、接受者,又是以人为本思想的诠释者、传播者。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我们要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使他们得到充分尊重,其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对于他们在管理和服务中能否真正实践以人为本的思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态度上起着心理暗示的作用,在对待师生的行为上起着直接的示范作用。因此,高校组织应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高校干部队伍,在充分尊重和爱护干部的基础上激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应用教育、激励等手段来丰富完善干部自身,引导干部转变管理理念,为建设和谐校园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2.人才开发,促进干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谐校园的基本特征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就要求高校组织把管理干部看做是学校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人才开发的理念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干部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开发理念建设干部队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干部的教育培训。把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不仅仅看做是一种成本投入,更多的是看做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不仅涉及工作范围的知识,还包括全方位知识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视野,不仅局限于干部培训系统,还要把它融入学校整体队伍建设的大系统;干部教育培训的过程,不仅是知识学习的过程,还是智力开发的过程、能力建设的过程、人力资本保值增值的过程;干部教育培训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更主要的是以“人”的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开发性学习。二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拓展管理干部的能力。高校组织既要强调管理干部在学校内部管理运行体系中的执行能力,也要注意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改革内部管理体制,变一个决策中心为多个决策中心,通过设置明确而稳定的战略目标,采用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提供管理活动所需的资源,允许管理干部自主决定完成任务的方式,调动和发挥管理干部的办学积极性,激发干部的内在动力和创

造力,使干部在战略的引导下主动工作。三是以人才开发的理念进行管理干部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多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多渠道的学习路径是高校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些特点,才决定了高校组织要关心干部的职业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他们适应工作岗位,全面提高素质,挖掘内在潜力,有效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这对于调动高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学校组织和干部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高校在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背景下,面对时代发展以及学校自身发展遇到的一系列新问题,要在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中获取优势,快速发展,必须不断加强干部自身的学习,掌握高等教育、高校管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克服靠老办法、凭经验做事的习惯,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变化,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道路。因此,高校组织要按照学习创新的理念建设干部队伍,鼓励干部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创新的能力。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是学习创新的有效方式。通过建设学习型组织,促使干部广泛吸收外界信息,学习兄弟院校的长处,从中汲取自我更新的养料;促使干部从封闭、半封闭的办学习惯中解放出来,了解社会、用人单位和客户的需求,从中寻找自身的缺陷和差距,确定自我更新的方向和重点;促使干部引导校内良性竞争,参与校外良性竞争,在积极的良性竞争中学习他人的长处、避免他人的失败,最终超越竞争,获得成功;促使干部养成谦虚的作风和自我反思的习惯,审视自身的成败,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超越自我;促使干部不断提高学习力和竞争力,进而促使学校组织增强学习力和竞争力,实现干部和组织的持续创新、持续发展,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组织保证。

以人为本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人才开发促进干部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学习型组织提高干部学习创新能力的理念,既是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内在需要和规律的反映,也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的具体体现。它们构成了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实现途径和建设手段的基础,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了新时期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新理念的框架。相信这个框架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在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光.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十个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13-14).[2]左美云,许珂,陈禹,等.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5).[3]张江山.领导观的重塑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领导科学,2006(10).[4]吕绳振,朱立军.以人为本 创新机制 推进和谐校园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6

(7).[5]李岚,李劲松.关于加强我国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5(3).

第四篇: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共青团视阈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探析

摘 要: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优秀人才的必要途径,本文根据共青团视域下扬州大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尝试和探索,介绍了一种可持续完善的“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的“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健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 创新创业教育 扬州大学

在信息和知识爆炸的新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各国综合实力的保证,而创新型国家建设最重要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大力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重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实践平台短缺、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指导帮扶不到位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高等教育对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明显不足。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创新创教育改革提出了阶段性目标:“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2017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预期目标。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由此,新时期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已经指明,任务已经明确。

一、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

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负有重要的职责和使命,具有独特的组织优势、联络优势、宣传优势、实践优势和创新优势。

1.组织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发展青年”的群众组织,已形成覆盖到学校、学院和班级每一位团员青年的三层网络体系,从校团委、院团委、团总支到团支部每个层面都比较完善、自成体系。在组织结构上,学校团委、各院系团委和各个班级团支部相互联系,环环相扣,这种严密的组织性使得共青团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活动中有全面的覆盖性[2]。此外,还有各级学生组织和社团都在共青团的指导下开展活动,覆盖面广,组织结构严密有序,对于贴近学生、凝聚学生、服务学生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共青团依靠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开展活动,吸引广大同学自觉参与,通过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接受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2.联络优势。高校团组织可以发挥共青团各级团组织联系密切的优势,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在校内,共青团组织长期与大学生相联系,有较成熟而严密的组织体系,直接领导学生会的共青团组织保证大学生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与沟通[4]。不仅如此,高校团组织还可以紧密联系校内各级团组织,并联系到校院两级各部门和学院,加强与他们的协同合作。在校外,高校共青团可以加强校地团组织的联系与协作,整合校内校外资源,构建校院、校地、校企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3.宣传优势。高校共青团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思想引领是其一项重要而基本的工作模块。高校共青团有很多宣传渠道和平台,可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宣传和氛围营造,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纸媒、宣传海报、宣传栏等途径,而且可以发挥新媒体平台的强大优势,用当下学生常用的微博、微信、QQ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并通过创新创业典型引领等广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让创新创业理念和方法入脑入心。

4.实践优势。高校共青团工作作为大学生专业学习“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高校共青团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服务的过程中,已经培育形成很多自身优势品牌,打造丰富多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例如“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竞赛体系、寒暑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

5.创新优势。高校共青团凝聚的是先进青年,是一个具有无限活动和强大动力的组织。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高校共青团要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敢闯敢拼,创新地开展各项工作。随着时代的演进,随着工作环境、工作对象的变动,新时期的高校共青团面临很多变化与挑战。因此,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共青团更要发挥创新优势,大胆探索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思路和新模式。

二、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定位

要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首先要界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在西方文化中,“创业教育”的内涵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有历时性。目前将创业教育、企业家精神和创业精神共同使用“entrepreneurship”一个词语表述[5]。在我国,创业教育是狭义的创业教育,即围绕创业技能培训、创业实践活动开展而实施,将“创新”的理念渗入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范畴研究分析,在理论上是成立的[6],其共同目标与追求都是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把“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7]。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8]。因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高校共青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一个不可或缺的职能部门,更应在服务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渗入创新创业的先进理念。目前,各高校均设有就业创业指导部门,全校范围内都在提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但高校共青团在这项工作深化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尚未明确。由此造成高校共青团对自身的认识不足、职责不清晰、任务不明确。面对存在的问题,只有正视,并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文件的精神和指导意见,依照“坚持育人为本,提高培养质量”、“坚持问题导向,补齐培养短板”、“坚持协同推进,汇聚培养合力”三大原则,认真研究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准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找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重心。发挥共青团五大优势,完善以思想引领、成长服务、权益维护和组织建设的工作格局,结合就业创业指导部门的工作职责进行补充,不断拓展实践平台,丰富育人载体,协力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发展青年。

三、高校共青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工作路径

在协同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高校共青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多年努力和探索,扬州大学逐步形成“以机制为保障,以项目为抓手,以竞赛为导向,以文化为载体,以创业为延伸”,第一第二课堂协同配合“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常态。

1.以建立协同机制为保障,构建系统化的支撑体系。在工作中,该校共青团紧密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这一中心目标,协同相关部门积极深化实践育人工作,探索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思维及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校团委要主动配合,积极聚力,加快构建多方协同机制。通过与教务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科技处、社科处、社合处等部门积极配合,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构建校内协创机制,学校相继出台《扬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管理办法》、《扬州大学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奖励办法》等多个文件,为大学生双创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通过学校主导、学院主动,两个方面通力协作,构建校院双促机制。多年来,在学校层面上,曾多次召开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和表彰会。在学院层面上,多个学院成立由党委书记、院长亲自挂帅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学生双创工作的领导和推动,充分调动学院师生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与社会、市场积极接轨,与企业加强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校企共建机制,广泛吸纳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各方资源,同时争取到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

2.以科创基金项目为抓手,完善系统化的训练平台。该校坚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最终目标,强调不仅要铸精“塔尖”做亮盆景,更要铸实“塔基”百花齐放。一方面校团委积极配合教务处,做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校团委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学术科创基金的申报、立项和管理工作,以此为抓手,在全校营造浓郁的学术科创氛围,这两个项目最终成为“挑战杯”作品产生的基础和摇篮。自2004年起,学校每年划拨25万元设立大学生科创基金,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从2012年起增加至每年50万元,现已突破90万元。同时,各学院也设立学院专项基金支持大学生科创工作。自2013年起,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与大学生科创基金项目这两类项目同平台申报、同平台管理,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04年以来,全校申报校大学生科创基金立项数逐年增加,受益的学生覆盖面越来越广,涵盖所有学科和专业,项目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

3.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搭建多类别的竞技舞台。校团委充分发挥共青团在组织动员、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工作优势,坚持以“挑战杯”竞赛为龙头,为学生架设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实践舞台。在校双数年份举办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单数年份举办大学生创业大赛,扎实推进“挑战杯”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工作。在对接国家级、省级赛制的同时,结合学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竞赛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增设“文学、艺术、体育创作类”和“创新创意设计类”这两大参赛门类,为全校27个学院“全员参与、同台竞技”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团委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协会)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创新成果展、科创嘉年华、创客精英训练营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活跃关注创新创业、参与创新创业、支持创新创业氛围,为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搭建多样化的平台。

4.以专业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特色化的成才环境。该校坚持紧紧围绕第一课堂,紧密配合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改革,以学院专业文化节为载体,推动学院学术科技类社团活动及专业实践类活动的开展,构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育人空间。各学院积极构建寓研于教培养模式,促进科研与教学融通发展,或依托品牌学生社团和活动,树立全天候、全方位育人理念,从丰富科创工作内容角度切实增强科创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还有广泛融汇社会资源,精心建设科创研究基地,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外强专业技能、内化专业素养”为宗旨,坚持打造特色鲜明、全员参与的专业文化活动,均取得很好的育人效果。如中国语言文化节、传媒文化节、珍馐盛旅文化节等,通过打造“一院一品”专业文化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逐步构建起一个“既有扬大共同特点,又有学院独特烙印”的育人环境。

5.以创新创业实践为延伸,拓展多样化的育人空间。创新与创业,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内涵上的相互包容,在实践过程中两者又是互动发展的。因此,校团委在狠抓创新创业教育氛围营造的同时,着力推动构建“多层次、递进式、全覆盖”的创新创业教育和项目孵化体系,推动项目的有效孵化和高质量的成果转化。目前,学校专门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基础》课程,明确两个必修课学分,作为对全校学生的创业基础教育;针对有部分创业意向的学生,在为大家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训练(KAB)、大学生创业专题培训(GYB和SYB)课程的基础上,学校还建设占地2500平方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实训;此外,大学科技园、创客空间、大学生创新创业联盟、扬州东关街大学生创业广场等创业实体和基地,为有志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实体化的创业实战空间。在此基础上,校团委积极致力于“一团三中心”建设,创业导师团,大学生公益创业中心、创业文化交流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中心的功能布局日益完善。

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扬州大学在创新创业工作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下一阶段,该校共青团将按照党和国家的要求,围绕学校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内外资源、强化多方联动、鼓励师生参与,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细化实施方案,强化督导落实,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做出新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1-2.[2]高洁,毛传雨.新时期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36-37.[3]金宏妍,蔡星周,姜学永.共青团参与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增权模式[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8-29.[4]周俊.高校共青团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科教论坛,2015(12):275-276.[5][美]德鲁克,著.张炜,译.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25.[6]曹胜利,雷家?X.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报告[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09:6-8.[7]王贤芳,孟克.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02):118.[8]张澍军,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13-3-14(011).

第五篇:慎独视阈下高校网络道德自律成稿

慎独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慎独视阈中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

【摘要】: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交流平台,已成为大学生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传播新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网络道德主要是一种自律性道德。从儒家伦理思想中发掘出与网络特点相契合的、具有现代价值的“慎独”精神,对于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慎独,网络道德,网络失范,加强自律

一、“慎独”的基本涵义及其与网络道德的关系

慎独思想被独立提出,始见于先秦的《礼记·中庸》。《中庸》开篇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也就是人们在闲居独处之时,最容易恣意纵情,产生不合道的行为,因此,作为君子之人,特别要警惕独处之时。继《中庸》之后,郑玄把慎独解释为“慎其闲居之所为”。这种解读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个体的自律行为,是强调由道德约束走向主体自律,实现无人之地的规行矩步,做到随心欲而不逾矩。南宋思想家朱熹则将慎独思想进一步理解为在内心隐微之处遏制自己的不当欲望,不使其滋长,从而不使内心被欲望蒙蔽,做到清心寡欲,将人之善性彰显出来,循性之自然,进而实 现大道流行。同时朱熹将诚作为慎独前提和要求,无论是显明处,还是隐微处都必须慎重的对待自己的内心,不自欺。而王阳明认为诚不是慎独的前提,而是把慎独作为诚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不只是在道德修养上的,亦在于将良知这个本体推致于万事万物之中。

在当今社会之中,我们给“慎独”下的定义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这是指在独处无人注意时,凭着高度自觉,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所谓网络道德,是指以善恶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上网行为,调节网络时空中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网络道德是时代的产物,与信息网络相适应,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于是网络道德应运而生。网络道德是人与人、人与人群关系的行为法则,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行为规范,赋予人们在动机或行为上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现代大学生已经离不开网络的虚拟生活,网络信息开发、传播、管理和利用等网络道德标准的缺失,要求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和事物管理中去,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精神。网络道德的自律精神与“慎独”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慎独”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相融相通的[1]-[3]。

1、网络道德的现状以及加强网络道德的必要性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现实性和虚拟性、自由性和平等性、高效性和方便快捷性等特征。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和无约束性之特征会助长学生的侥幸与放纵心理。如今互联网有以下六大负面影响:网上信息垃圾、信息污染日渐增多;网上欺诈行为、虚假信息防不胜防;计算机病毒危害公共信息安全;侵犯知识产权现象严重;信息垄断带来垄断利润,形成数字鸿沟;个人信息、个人隐私难以得到保护。在其传播的信息过程中,它带来的是政治性、文化意识形态性和阶级性的东西,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领域,会对我们产生许多不良影响。这些现象说明,网络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也应该充分关注网络这阵地。

但是,关于网络发展的法律再健全,也不可能完全杜绝网络弊端的出现。而良好的网络环境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作为网络主体的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犹为重要。

许多高校学生由于忽视网络文明而导致网络道德失范,进而引发网络犯罪,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实际上,网络道德失范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错误行为,它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意识和品德心理畸形发展的具体反映,这种行为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了大学生内心的诸多问题,极具危害性。

首先,网络道德失范易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错位。在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环境是仅次于个性的第二大因素。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再者,网络道德失范严重弱化了大学生个体社会化的进程。社会心理学理论认为,社会化作为一种发展过程,是通过个人和他人间一种连续的、经历着许多阶段和变化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现实中的人际沟通对个体社会化进程至关重要。最后,网络道德失范导致学生素质下降,校园不稳定因素增加。

[4]

2、“慎独”应用于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意义

儒家倡导的“慎独”精神,虽然受到时代和阶级的限制,不可避免的带有一些封建社会思想的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主观的修养作用,忽视人的心理不能脱离客观环境刺激的实事。不过,其意蕴深处包容的自觉、自愿、自主、自决等自律道德教育思想,却充分反映出了道德行为的本质特点。“慎独”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对构成我们的民族性格曾起过很大的作用。即便在政治极度黑暗时期,也不乏品行卓绝之士,如诸葛亮、杨震、于谦、范仲淹等,这与他们注重慎独不无关系。不仅如此,“慎独”的精神实质在现代社会中也同样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我国台湾现代学者韦政通先生说“: 现代人恐惧独处,是一种很普遍的病,传统的慎独工夫,极有助于克治此病。慎独不只是一种修养工夫,也是自我培养智慧的一种必要的生活方式。”可见,传统道德“慎独”精神对现代社会人们的道德教育作用仍然十分显著,尤其是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虚拟网络环境中,“慎独”精神更能发挥出对大学生们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具体来讲,网络已成为现阶段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有人形象地将其定义为“网络社会”。网络道德行为即在“网络社会”中人们遵循理性的道德规范下的行为表现。“网络社会”强调言论自由、不受控制,不用负责任,这与现实社会要求大学生遵守纪律、承担责任存在一定冲突。两者并存将导致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即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发生违反理性、不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要求的行为。结合“慎独”思想本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使他们自觉依据对网络世界的正确认识,对网络道德准则和规范进行认同,不做出妨碍和侵害其他人的行为。大学生将以一个理性的身份参与网络,在网络中自觉地履行网络规范,以道德理性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在网络社会中逐步形成自我规范,自我判断,进而建立自我保护、自律自求的机制,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可以说现实意义重大。

[5]

二、“慎独”与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

大学生是网络世界中最活跃、最中坚的力量,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探求一条行之有效的高校德育模式,是高校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探讨的问题。我们看到,网络在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同时,也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探求网络道德自律与“慎独”思想的最佳契合点,也许就是解决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负面影响的一剂良方。

[6]

1、大学生网络生活特性与“慎独”精神的契合

首先,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自主性和“ 慎独”精神相互契合。在网络世界里,大学生自由和夸张的个性可以得到极大的张扬和发挥。每一个上网的大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组织者;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这种自由性和自主性行为迫切需要一种导向、要求来进行道德上的指导和规约,很显然,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的精神是相互吻合的。

其次,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开放性和“ 慎独”精神相互契合。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大学生在网上可以自由交流自己的看法,了解他人的思想,不同的价值观、伦理观、意识形态之间可以实现相互碰撞与融合,但同时也为一些大学生发出不负责任的言论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如果不能接受对方的异质价值和文化,不能认同对方的思想观念,就有可能发生伤及到对方身心的事情。因此,网络的开放性环境必须要求道德主体诚心实意地自觉维护网络环境秩序,这种道德要求也与“慎独”的精神相互吻合。

再次,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独立性和“ 慎独”精神相互契合。在网络里,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符号交流,和现实的生活交流有着巨大的差别。大学生网民是作为一个个网络终端用户而存在的,分别构成一个独立的生活空间,在上网的过程中,大家互不干扰,网络行为主体可以随心所欲地实施自己的网络行为,可以不受他人的限制,因而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良道德现象。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这种独立性要求他们有良好的守独自控能力,这种道德要求与“慎独”的精神是相契合的。

[8]

[7]

2、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突出其主体地位

自律是一种内省活动,更多地依赖于人的自觉性。进行自律教育只有突出大学生道德主体地位,唤起其主体意识,才能使其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这也是他律转化为自律的关键。因此,高校德育应从道德认知的灌输向大学生自我教育转化,提高他们自我教育能力,提升自省和“慎独”功夫。首先,由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尊心,不轻信盲从,喜欢独立思考,因而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时,应采取启发、疏导的方式,引导他们自主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理念,自觉抵制不健康网络信息的诱惑。其次,道德修养离不开道德实践。高校可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陶冶情操,提高思想觉悟,并学会管理自己、提高自立能力,最终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再次,可通过加强班、团、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建设,激发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9]

三、坚持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七慎”原则

儒家“慎独”伦理所倡导的“独处时坚守道德准则”,“须臾不离道”的精神实质在当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借鉴“慎独”的价值,可以从七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这便是“慎始”、“慎终”、“慎习”、“慎言”、“慎友”、“慎行”、“慎微”

[10]。

慎始。所谓“慎始才能善终”。《习惯说》中提到“学贵慎始”。是指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网络作为学习的一个工具,要求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沉迷、不成瘾,抵御不良诱惑。

慎终。从开始到结束都应谨慎,在一开始就应考虑到事情的后果。这就要求大学生有坚强的意志力和顽强的抵御能力。在网络生活中,不受外界干扰,坚持自己的道德原则不动摇。“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慎习。这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增强是非判断能力和美丑鉴别能力, 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诱惑, 在自己内心筑起一道坚固的防御线, 做到不阅读非法读物, 不浏览暴力和色情网络内容, 该看的就看, 不该看的坚决不看, 努力增强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防腐拒变的警惕性。

慎言。网上聊天室是大学生们相互交流信息的一个载体,通过这个载体可以实现双方的信息互通。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它应该是在遵守道德法规基础上构建的一个交流平台,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诚信交流。这就要求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时不得信口开河,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慎友。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建立和拓展友情的重要时期,网上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除现实人际交往关系之外的另一种选择,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大学生不要把真挚的感情寄托在虚幻的网络空间里,也不要把自身的精神追求寄存在电脑的另一端,要走出虚幻的空间,到真实世界中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寻找真实的感情,交真心的朋友。

慎行。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如果他们的行为失去了道德的约束,就会做出一些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情来。大学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当行为可能对他人造成的危害,在网络生活中要自觉做到尊重他人隐私,未经允许不阅读他人电子函件;不私自拷贝未经授权的软件,不制造和传播网络病毒,不充当“黑客”骚扰网络的正常生存,不作出任何有伤风化的不得体之举,等等。自觉遵守网络空间中的道德要求,依靠道德修养来调控自己的行为,达到“慎独”的道德境界。

慎微。即谨慎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以防造成巨大错误或损失;小者大之源,微者巨之端;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微就没有巨;大因小而生,巨由微而成。“慎独”的根本落脚点是慎微。社会道德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人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大学生在上网时要坚持防微杜渐的哲学思维, 坚持“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信条, 在隐蔽处下工夫, 从点滴细微处入手, 从一句话开始, 从一个基本的网络行为做起

网络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它像一把双刃剑,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也拓宽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同时也引发了许多问题,如何趋利避害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会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而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要规范大学生网络主体的行为,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大学生的道德自律,不仅仅是从“慎独”的角度,还要从多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机制建设。只有这样,网络世界才能日益规范并成为对大学生生活有益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3]

[11]-[12]。

参考文献:

[1]于睿.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3):112-113 [2]曹洪梅.浅谈如何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德育之法,2011,(8):135-136 [3]蔡蓉英.网络与慎独[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9):11-3 [4]蒋佳祥.谈“慎独”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J].新西部,2007,(10):77 [5]张冰.“ 慎独”思想应用于预防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研究[J].经济师,2010(6):95-96 [6]范松仁.儒家“慎独”伦理精神与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的契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7]农艳春.试论大学生网络道德自律精神的培养[J].消费导刊,2009,(7)[8]谢宜辰,李建华.论网络道德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J].求索,2007,(10):67-69 [9]张世友.“慎独”境界与大学生网络道德品质自我养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3(4)[10]卢勃.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当代教育论坛,2006,(17)[11]胡荣华.论“慎独”与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机制建设[J].教育探究,2006,(3):89-92 [12]聂沉香.大学生加强网络道德自律的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9,(9)[13]王登峰.互联网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遇、挑战、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02)

下载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和谐视阈下高校管理干部队伍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管理干部培训

    百乔罗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高校管理干部培训 7月8-9日北京 7月22-23日深圳 8月5-6日上海 8月19-20日北京 9月16-17日深圳 9月23-24日上海 10月21-22日北京 10月28-29......

    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文化视阈下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杜惠敏 (新疆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思政部 830052) 摘要: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是新疆新时期最鲜明的主题。新疆高校如何认清现代文化......

    高校管理干部必读书目

    高校管理干部必读书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

    高校管理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

    高校管理者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近日,在学院党委组织部的组织下,我参加了高校管理者培训班学习,让我在紧张的工作中,能有时间、有机会静下心来学习新的知识和理念,反思过去工作中......

    高校管理干部培训班心得体会

    高校管理者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近日,我认真学习了专家的专题讲座,受益匪浅。通过深入的工作研讨交流,使我在政治思想、全局观念、管理艺术、怎样构建现代高校和谐校园文化、高......

    和谐校园视阈下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机制的构建

    和谐校园视阈下大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机制的构建2010-11-19摘要:当前,高校要从发挥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党建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完善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培训制度、搭建大学生......

    关于加强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请示

    关于加强研究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的请示尊敬的校领导: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研究生德育是研究生教育的......

    关于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情况汇报

    关于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调研 情况汇报 寿县安丰中心校 安丰中心校下辖2所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 8所(含3个教学点)、幼儿园2所(民办)。现任校长11人,副校长8人,均为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