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时间:2019-05-14 04:5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第一篇: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王孙禺 王晓阳 王 宇 罗 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

近两年来,高等教育的学术气氛表现得格外活跃,突出表现在高等教育的研究能够紧密联系高教改革的实际,面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咨询意见,研究工作较多地集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关系、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以及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促进了改革与发展的许多实际工作。根据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高教学科组的意见,我们继1995年开展《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回顾、现状与展望》的研究后,最近又进行了一次近两年来高教科学研究现状的调研。调研范围主要集中在一些高教研究核心杂志发表的文章。就调查反映的情况看,较为集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思想观念讨论热点:素质教育

近两年来,高教界在深刻的历史反思中愈益感到,教育观念在引导和推进高教改革与发展中的极端的重要性。国家教委副主任周远清同志是这场悄然兴起的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的发动者和组织者之一,并提出“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思路。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学校都在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教育改革实践基础上先后开展了教育思想讨论活动。

在这些讨论中,素质教育是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教育决策部门及大中小学的教育改革,也很少不归结到素质教育的旗帜之下。一时间,素质教育成了当今占主流地位的教育观。归纳起来看,主要有如下一些角度和观点:

(一)改革或纠偏:教育学的角度

素质教育首先针对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似乎已成了不争的事实。许多人就这一角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例如有研究认为,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是从“本本”向“人本”的转变,是教育重心的转移。但也有人对这一提法表示异议,认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构成对立,应试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好的才能升学。

在高等教育领域,人们反思以往过于狭隘的专业教育,也越来越多地用到素质教育这个词。但也有研究认为,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对立起来是不对的,认为文革以前的大学教育中完全没有人文教育也是不对的。大学素质教育应该加强,对理工科学生来说特别要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正确的。但着力点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和应用;淡化或不提这一点,大学素质教育就丢掉了我们的优良传统和优势。

总的来看,高教研究中有关素质教育的讨论,大致是从以下三种层面来看问题。

其一是指人文素质教育,认为人文科学对学生人格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实践中,以华中理工大学为代表的许多理工科大学纷纷开设人文讲座,增设人文选修或限选课;但这种做法也遭到一部分人的非议,认为学生学时负担本来已不堪重负,再增加学时岂不是雪上加霜。

其二是指文化素质教育,接近或借鉴了西方通才教育或港台通识教育的意义;认为学理工的应学点人文,学人文的应学点理工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但这种观点并不认为大学教育应走向通才教育,而认为应该是素质教育或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其三是从更广的角度用到素质教育这个词,例如认为素质教育应该包括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及身心素质的教育。按这种理解,素质教育涵盖了专业教育,但是是对

专业教育的拓宽和深化。

(二)知识、能力、素质:心理学的角度

从心理学的角度考察素质问题,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一是认为按构成一个事物主要成分的质量来看,人的素质包括先天素质(指个体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个体差异性)和后天所形成的身心素质(在先天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下,通过个体的认识、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基础品质);按心理内容或心理的社会属性来说,包括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再到更重素质这一重心的转移,是教育更接近其本质的观念性变革。认为“应该注重整体的人格修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使他们所学的知识得以更高程度的内化,身心潜能得以更好的发展,人格整体水平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选择功能与发展功能:社会学的角度

有人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认为,中小学校以至大学本科都要承担选择与发展双重功能。相应地,学校既要有为升学者作准备的教育,也要为部分学生就业作一定的准备。如果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存在着矛盾与紧张关系的话,升学教育则永远是不可能取消也不应该忽略的。这种观点认为,近10多年来,经济繁荣、就业增加、高中教育的结构调整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但追求升学却是现阶段的必然现象。因为总体来说,我们国家经济不发达,就业门路窄,上大学则进了保险箱;劳动人事制度中则存在学历主义;此外,还有科举制度、“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影响。

(四)跨世纪的思考:人才学的角度

也有许多人从21世纪对人才的新需求谈到素质教育。

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21世纪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素质要求概括起来是两种态度和两种能力,即积极学习和正确做人的态度,独立学习和表达交流的能力。这是21世纪人才的重要素质,这些素质包含了德与才的要求,也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

也有的同志认为,21世纪人才面临如下三个方面的矛盾:第一是知识的渊博性要求与精深性要求之间的矛盾;第二是科学的统一性要求与人文知识的失重性趋势之间的矛盾;第三是文化的趋同性要求与文化的多元化要求之间的矛盾。与之相适应,21世纪人才素质应强调如下三个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和谐发展;个性的发展。可见,从未来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学会做事与学会做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将得到同样的强调,并应该在实践中有机结合起来。

素质教育或素质培养观的确立,从教育目标上看,可以使我们更加重视学生主体性的构建与人格的塑造,纠正以前社会本位教育目标观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和外在性或纯工具性的弊端;从教育过程看,可以使我们不但关注知识和能力教育,而且更加关注健全人格的陶冶;不但关注课内,而且关注课外。总之,确立素质教育观念,可以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更加符合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需要。

此外,一些学者撰文认为,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分类而是一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是有层次的,大学的素质教育不同于中小学素质,其思想是全面实现大学生的教育价值,其实践要点在于价值的引导和培植,其最高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具备新的人文精神。

在素质教育的讨论中,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还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三种素质,有的认为四种,甚至有的认为分为八种或者更多。在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上,也有许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素质教育是更深刻意义上的全面发展教育,两者意思相同,不过换个说法。还有人认为素质教育的提法没有超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的理论,还不如全面发展教育的提法好,也许在教育理论上,素质教育的提法只不过是个昙花一现的东西,过不了

几年就会烟消云散。

总之,关于素质教育的问题受到高教界的广泛重视,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对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关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

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培养目标进行,因此,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变革引起了高教学术界的注意。

一种观点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三个标准,其中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大众性即人民性。与此同时,应体现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反映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的要求。

另一个研究认为,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教育本身的种种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导向上出现了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其一,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其二,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其三,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和抑制。有鉴于此,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调整的主要战略是实施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既具有较高科技水平,又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人才。

有研究则探讨了高校培养目标的来源及其相互关系。所谓培养目标的来源,即高等学校在确定某类人才的培养目标时,目标的出处。综观世界高教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通常可把各种目标划归三个基本来源:学科专家的建议、学习者的个体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知识、个人、社会。它们之间既相互矛盾,又相统一。在两个方面相互借助或结合时,必须以第三个方面为中介,不然就往往会削弱本来想要强调的两个方面。

另有人研究认为,世界一流理工大学以培养能够影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杰出人才为己任;为杰出人才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此,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努力:必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必须着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必须以理工为主多科类培养人才;培养国际型人才等。

某大学在“怎样培养面向21世纪的人才?”的大讨论中指出,我们所说的跨世纪人才,应当是能够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新人,应当是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新人,应当是能够主动适应、积极推进甚至引导一系列社会变革的新人。为此,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专才、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关系;二是知识传播、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三是一般人才培养与杰出人才培养的关系。

另一所大学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大讨论中指出,学生的创造性是全面素质培养中的突出课题;他们不少人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例如有的人认为:首先要坚持通才教育的方针;其次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第三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还有人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以创新意识为前提;以全面素质和创造能力为基础;以良好的环境为基础。为此应从四方面努力:第一是尽早让学生进入科研课题和生产实际;第二是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三是加强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第四是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二)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与高校教育培养目标紧密相关的一个论题是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许多人认为,应该把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起来,这是因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能在该领域工作的专业化的人。高等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该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的合格的“社会的人”和公民,一个能突破专业职业限制的“自由人”。有研究指出,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可能出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知识、能力、素质并进的培养模式,即KAQ模式。其中,知识分为基础知识、前沿知识、交叉知识;能力包括自主扩展知识的能力、表

达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这一模式吸收了近年来高教学术界的思想,概括全面而简洁,但其内涵有待深化,且有些方面也不能遗漏,如“素质”一项中“身体素质”是不可或缺的。有研究具体探讨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研究认为,从我国实际出发,是否可以设想有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1)少数基础好的全国重点工科大学,试行6年制本、硕打通的培养工程硕士的模式,主要培养工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的设计、研究、开发营销人才;(2)大多数四年制工科院校和少数基础好的高等工业专科学校调整教学计划,在一定的科学教育(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的基础上加强现代工程技术教育和训练,重点培养第一线的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或实践工程师;(3)积极探索以工程为背景的高等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培养模式,打通人才通向中小型和乡镇企业的渠道。

(三)关于高校教学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要搞好系列课程改革,必须首先面对大大小小的各种问题,诸如内容更新会不会影响以至削弱基础,怎样才能做到既能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不致扩大淘汰率;如何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新精神;怎样认识各个不同教学环节在课程内容更新与体系改造中的作用,并使之相互协调;怎样改革考核和考试制度与方法,使之适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过程,如何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特别是如何评优,等等。

有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考察人才素质与课程体系的关系。结果表明:(1)教师群体(包括行政管理人员)与学生群体之间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代表着老一辈理想的教师们似乎更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科学精神,而学生们更关心自己的就业能力、社会适应性和自我发展。但双方无原则性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有机整合。课程应该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应该由师生共同参与和创造。(2)在综合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尤其是一、二年级,可以考虑适当扩大专业范围,实行和完善选课制、学分制、双学位制、主辅修制。宽松的学术气氛非常重要,一定的指导和限制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必需的。

另一研究探讨了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问题。研究指出,大学通识教育的目标有三:提高文化素质、促进个性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此可以与前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相对照)。为此,大学通识教育可以相应设置三类显性课程:(1)文化类课程。(2)个性发展类课程。(3)公民教育类课程。除了这三类显性课程,大学通识教育隐性课程包括规划性隐性课程(或规划性课外活动)和自发性隐性课程(或自发性课外活动)等内容,还包括校园环境的建设,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等。

高校课程变革以培养目标的调整为转移。培养目标受制于知识、个人、社会(含人才市场)等,因此,相应的课程也应受制于上述三个方面。有研究指出,目前高教改革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协调知识与社会这两个方面,在此前提下,再考虑个性方面。在课程组织方面,就宜在现有“知识三层楼”(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结构基础上,适当渗入若干以社会生产、生产中实际问题为经纬的课程组织和以个体身心发展为经纬的课程组织。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根据各校、各专业的具体情况,形成各自独具特色的最佳课程结构。

三、高等教育学理论研究应走向“求真”、“求用”

高等教育是一个新兴的学科,为了巩固高等教育的学科地位,完善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近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围绕高等教育学科建设问题,对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概念体系、逻辑体系、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展开讨论和争鸣,全国高等教学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主题“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如何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发展与发展实践服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进一步提出了理论工作的两项主要任务,一项是促进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一项是促进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实践服务。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要“求真”,又要“求用”,求真与求用要结合起来,在求真的前提下求用;单纯求真不用,片面求

用而放弃求真的倾向都将有害于高等教育理论研究,都应当予以克服。

许多学者就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两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他们认为:

1高等教育决策尚未完全走上科学化、民主化的轨道,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长官意志和经验决策的阶段,大大抑制了高等教育实践对高等教育理论的需求。

2高教理论研究不受重视,在不少高校中地位很低,高教研究机构存在“科研项目难上,工作设备难添,技术职称难评,高层次人才难进”的现象。

3高教理论研究存在某些先天不足,主要表现为学科基础薄弱,缺乏独立意识及面对高等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深入探究、敢于直言的学术风气,研究成果的价值对实践的影响十分有限。

4高教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跟不上高教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部分理论研究的“学究气”浓厚,有些研究人员基本上是关在书斋里搞研究,选题盲目性大,研究方法重逻辑推理,轻实证分析,重第二手资料,轻实际调查,造成重复研究多,缺乏针对性及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些研究工作则过分重视“创收”,或为评职称而凑篇数、字数、研究水平低。

5高教理论研究与高教实践之间缺少沟通,中介机制不畅,理论研究与实践需要脱节。事实上,理论研究与实践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理论研究有赖于实践的激发和检验,实践需要理论研究的推动和指导。在高等教育大变革的今天,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更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挑战,走出书斋,走向高等教育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出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思路,让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走上理性化的轨道。为此,与会代表提出了当前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中不容回避的一些重大实践课题,包括:

1高等教育体制研究。经济体制转轨、政治体制改革和科技革命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需要理论研究做出明确的回答,如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的衔接问题,高等学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问题,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布局、科类、层次结构)调整与协调问题,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问题,高等教育与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建立教学、科研与生产联合体问题,等等。

2高等教育思想研究。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来自政治和经济的、文化的、科技的、教育内部的和教育外部的等诸多方面的挑战,传统的高等教育思想从整体上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高等教育的发展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管理观、功能观等都有待更新,需要充实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

3高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如果教学改革不能取得成效,那么,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加强教学改革研究刻不容缓。教学改革研究包括教学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研究、教学计划研究、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等等。

第二篇: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讲课稿)

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综述

摘要

该文从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德育的实效性、主体性德育、德育模式、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外国德育发展等九个方面,综述了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研究状况。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普遍实施,以及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和实验,我国学校德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建构方式、教材编写要求、课程评价侧重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不同以往的变化。与之相应,我国德育研究也兴起了一股反思批判与改革探索的热潮,研究者或解析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或反思以往学校德育问题和困境,或介绍国外德育发展的经验和规律,或探讨德育改革的对策和方法,使我国的德育研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其中,热点问题集中在以下九个方面。

一、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

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而研究生活化德育的理论基础,自然成为当前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现有文献来看,研究者对之的探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会生活是道德及其教育的起点。道德始终存在于人社会生活之中,起源并服务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团结的社会需要,脱离了人与他人、集体、国家的社会关系,无所谓道德可言。同样,个体道德品质的培养、改善和提升,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维护和增进能使个人利益得以保障和个人生活得以发展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团结。

第二,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社会生活是学生认识道德及其教育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的源泉,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与感悟,学生的道德知识才 1 能真正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自我才能有效形成,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第三,回归生活才能保证学校道德教育的综合性。社会生活本身是综合性的,它从家庭、集体、社区、国家、世界等不同方面,呈现出人与他人、社会、环境、文化的多种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而对人的道德发展提出了多角度、多层面、多水平的要求。因此,学校德育课程的设计必须营造和展示一种与社会生活本身一致的综合形态,努力使学生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不让学生的道德发展为自成体系的课程条块所分裂;同时,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教育的综合性要求,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而增强他们道德实践的能力。

二、学校德育的困境及对策

针对当前学校德育现实存在的“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的困境,众多研究者纷纷撰文探讨其成因和对策。

德育步入困境的原因复杂,因而研究者探讨的角度多样,论述的侧重也不 同。然而从宏观上来看,其对德育困境成因的分析大体围绕社会、学校以及德育 活动三个“环境”。其一,社会环境作为学校德育的“大环境”,对学校德育困 境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当今,国人道德感和社会公德心的缺乏,人际关系 陌生,人的存在“意义感”的缺失,沦为金钱、物质、欲望的奴隶等,这些对 学校德育的开展无疑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其二,学校生活作为学校德 育的“中环境”,对学校德育陷入困境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以应试教育为 主的学校教育中,智育占据了主导的地位,德育遭到了挤压和驱赶。德育成了 智育的附庸,成了应试教育的工具。强调智育,忽视德育,导致我们培养的学 生成了有知识没道德、有文化没教养、有目标没信仰的人。其三,德育活动过 程作为学校德育的“小环境”,本身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致使学校德育直接陷 入困境。例如,学校德育的出发点有问题,即看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和缺点多,看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和优点少,从而把学校德育便成了“盯人”的活动,变 成了“抓辫子”的工具。

关于解决困境的对策的探讨,文献繁多,涉及德育观念更新、德育内容完 善、德育方法改进、评价导向重构等方方面面。但是,总体来看,研究者关于 对策的探讨,大多流于“开药方”式的泛泛而谈,即谈应该做什么的多,而谈 为什么应该这样做的少;谈应该达到什么结果的多,而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 结果的少。

三、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

分析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领会与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旨和要求的需要,自然得到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他们与以往学校德育课程相比较,将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走向归纳为五个方面:

第一,从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在内容上大多游离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局限于知识性的理论说教和抽象推导,常常因为缺乏社会生活的依托和确证而流于虚空、形式、无效,也常常因为难以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困惑而被视为“假、大、空”。因此,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教育目标,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就是由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回归。

第二,从静态建构向动态建构转变。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在建构上大多囿于各学科内容自身的体系,各部分或各年级学习内容既缺乏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又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因此,为增强学校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学校德育课程的建构发生了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其一,课程内容的动态综合性,即强调课程建构应当基础于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范围和社会化要求之上;其二,课程内容的螺旋上升性,即强调课程建构应当按照学生生活范围扩展的逻辑和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去综合组织课程体系。

第三,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尽管有利于教和学是课程建设的一贯要求,但是以往学校德育教材的编写更多地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考虑较少,以致德 育教学难以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切实体现师生的互动关系。为了有效克服这一弊端,贯彻新一轮课程改革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当前学校德育教材在编写要求上十分强调教学的对话性,即教材应当成为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和平台,应当促成一种既有平等沟通又有自我表达,既有相互合作又有个人探索的教学互动关系。

第四,从重理轻情向知情交融转变。尽管以往学校德育课程也一直强调道德教育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但是在情与理之关系的具体研究和实践中,往往重理轻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确立,情感在促进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感悟和掌握方面的重要性得到普遍关注,知情交融已成为课程建构的普遍要求。

第五,从侧重甄别向侧重发展转变。以往的学校德育课程评价,由于受有限的教育资源和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注重结果和成绩,侧重甄别和评优,难以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随着“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课程评价理念的确立,学校德育课程在评价的目的、内容、方法、手段和实施等方面出现了相应革新,即强调评价目的的发展性、评价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的互动性以及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四、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对情感及其教育、教学意义的强调,是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其不仅彰显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分类目标上,而且蕴含于“实施建议”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中。为了帮助广大教师深入理解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绪心理学依据,自觉实践“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要求,研究者主要从三个方面,解析了当前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情感内涵。

第一,建构学生的主体意义。以往的德育课程,虽然很注重知识内容本身的客体意义,但是对知识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之间主体意义缺乏应有的重视,即尽管知识本身具有学科的逻辑意义,但是对于学生缺乏实际的心理意义。因此,在德育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依托和确证关系,使之与学生的社会现实 4 和成长需要相联系,使之能够帮助学生解释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或困惑,才能真正建构德育内容对于学生的主体(心理)意义,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以往学校德育教材的组织和编写,由于更多地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考虑较少,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更是缺乏应有的关注。当前学校德育课程在教材组织和编写要求上十分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情感体验及其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强调把学生当作主角,以学生的视角和学生的“生活事件”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强调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内涵,以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学内容;强调加强教学合作,为学生表达思想和感情、进行创造活动留出空间、提供方便,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推动学生的自主建构,将教材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

第三,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从以往学校德育的实践来看,学生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的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大都与师生情感关系不佳或学生情感需求不能得到应有的满足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基础教育研究与改革的深入,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普遍意识到,师生情感关系不仅直接制约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乃至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而且直接制约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当前学校德育课程在教学和评价要求上十分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增进师生的情感关系、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力求使师生情感交往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品德发展的过程。

五、德育的实效性

关于学校德育现存问题的探讨,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德育的实效性问题,以至在期刊网上,你只要打上“德育”和“实效”两个关键词,就能搜索出将近700篇关于德育实效探讨的文章。

谈到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是众口一致的评价,因而几乎所有该方面的文章都从其原因分析入手。尽管其原因分析的角度不一,强调的侧重各异,但是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①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失范,使既有的学校德育受到冲击;②应试教育观念没有转变,德育位置未真正摆正;③德育与智育水平不协调,缺乏正确的德育观;④德育内容泛政治化,脱离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⑤德育方法陈旧呆板,没有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机统一;⑥忽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灌输、强制过多;⑦偏重学校德育的超越性,忽视其适应性;⑧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不能适应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⑨德育督查乏力,不利于德育工作新格局的形成;⑩德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共同化和一般化,缺乏现实性、层次性和具体性,从而导致德育内容、方法、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然而,在众多关于德育实效探讨的文章中,普遍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关于衡量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标准问题。尽管在该方面的文章中,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似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没有一篇文章明确提到其论断据以参照的标准。高与低本身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参照或依据某个既定标准而言的。说现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低下,总得有个标准做参照吧!是否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衡量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既定标准,是否我们是与以往的德育实效相比较,还是与语数外等学科的实效相比较?在缺乏既定标准的情况下谈德育的实效性,不能不说是欠严谨的。

二是论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的角度问题。所谓实效,既指效果,又指效益,还指效率。同样,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既包括学校德育在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上的效果,又包括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效益,还包括投入与产出相比较所形成的效率。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然而。纵观现有文献,大多在论述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及其对策时,效果、效益和效率不分或混为一谈,从而使这些论述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文章也显现出实效性问题。

六、主体性德育 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变革必然要突出人的问题一样,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直伴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尽管主客体关系在教育研究中并非新的话题,但是由于我国德育工作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使主体性德育的研究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其一,学校德育的“先天不足”所导致的德育内容和方法的说教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应有的主体作用被严重限制的教育状况,使得主体性德育研究成为提高德育实效和探讨德育规律的教育要求;其二,社会开放所导致的西方文化影响的广泛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混乱乃至冲突的社会现实,使得主体性德育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道德辨别、选择、建构能力的社会需要。

不过,从现有文献看,主体性德育的研究中依然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尽管研究者普遍认为主体性的核心特征就是自主性和能动性,并强调发挥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但是多数研究者对其前提条件与限制条件缺乏应有的探讨,以致直接或间接造成教师--学生、个体—社会辩证关系上的认识混乱,还有少数甚至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将主体性德育探讨简单化地视为给学生“放权”的运动。当然,这种现象已经引起某些学者的重视,他们指出,自主性和能动性都是主体性的对象化表现,自主性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目标与个体需要的统一,能动性的实现依赖于主观反映与客观规律的统一;否定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无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违主体性德育的本意,且会导致个人主义的恶性膨胀。

七、德育模式

由于德育模式上秉抽象理论,下承具体实践,既是德育理论的范型化,又是具体经验的概括化,从而构成联结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纽带和桥梁,因而一直是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现有文献中,德育模式的名目繁多,但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①内容型德育模式:强调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系统传授在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思想、政治意识、道德知识和观点,对受教育者的品德施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影响;②形式德育模式:关心品德的形式,轻视品德的内容,强调在德育过 程中要突出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能力;③主知型德育模式:目标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道德概念,发展包括道德理解能力、道德判断推理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等在内的道德认知能力;④主情型德育模式:将培养学生的品德情感置于德育教育的首位,主张德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形成学生的移情能力;⑤主行型德育模式:强调道德行为在学生品德发展中的作用,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作为德育的重点,主张通过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习惯促进品德的形成。尽管这些德育模式的出发点或侧重不尽相同,但是其中存有一些共同特征或趋势:①坚持“无灌输的道德教育”;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③突出品德能力的培养;④强调道德行为的训练;⑤注重道德情感体验。

关于德育模式研究的现状,有不少学者清醒地指出,德育模式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是一种方式、形式的探索,更重要的是基础理论的创新和实践的发展,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如何在借鉴西方德育成果的基础上,使我国的德育理论和德育模式研究“本土化”;②如何从模式应有的规范上建构德育模式,而不使之混同于德育流程;③如何介入德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德育模式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八、网络环境下的德育

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网络文明”为标志的高科技时代,其特点就是在虚拟时空中营造出一个“虚拟世界”。在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中,这个世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学校的“应试教育”的体制中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的青少年来说,网络世界无疑是一个精神流亡的圣地,一个情感宣泄的场所。然而,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这个世界无疑充满了诱惑、布满了陷阱,特别是近来随着网络环境下的道德问题乃至犯罪现象的日益增多,网络环境下的德育问题自然成为德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当前关于网络环境下德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开始显现出一个可喜的变化,即不再像起初那样,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谈消极、危害方面多,谈积极、有益作用少,谈堵漏、限制措施多,谈疏导、利用方法少,而是以积极的态度正视网络环境的现实,着力研究如何利用网络的独特价值,开创网络德育这一新 领域,并着力研究现实世界、虚拟世界和理想世界对青少年的不同影响及其综合效应,全面把握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从而调整德育理念和方式,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九、外国德育发展

世界上一些经济、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虽然社会制度与我国不同,但在当初经济起飞、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类似于我国今天遇到的一些德育问题。因此,系统研究外国德育发展的经历和规律,借鉴和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一直是我国德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有些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的重要参照。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发达国家在德育发展方面的共同经验和规律的把握上,具体有:①道德失范、道德滑坡,是发达国家在经济起飞、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遭遇的共同问题;②“价值中立观”盛行和学校实施“无导向教育”,将导致学生道德水平普遍下降以及社会秩序的不断恶化,是发达国家在德育发展中的共同教训;③充分重视德育在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④从本民族、本国家的特点出发,注重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发达国家德育的共同特征;⑤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入手设置课程、编排教材,以利于学生充分接受,是发达国家德育课程改革的普遍要求;⑥全社会关心德育,在全社会创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是发达国家德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02JAZJD880012)、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DEA030110)成果。] 9

第三篇:科学对待当前热点问题

弄清“怎么看” 明确“怎么办”

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们又迈上了新的征程。“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内外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两会前夕,在人民网推出的“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中,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位列其中。两会期间,这些问题也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许多议案提案对此都有涉及。网友的关注、两会的热议,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体现了人们对过上更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也凸显了科学对待这些热点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

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问题,人类社会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前进的。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推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步产生并日益凸显的,是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一个现实国情。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没有人民生活日见红火的生动景象。

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综合国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历史告诉我们,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日中国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没有人民生活日见红火的生动景象。

然而,发展是一个过程,它不仅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而且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而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评判标准的深刻变化和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权利意识、公平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这些问题带来的困扰、造成的压力感受更明显,对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要求和期待更强烈。因此,我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伴生现象。

问题是一种现象,因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存在,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具体体现,是社会客观实际和人们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直接结果,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数量明显增多,表现更加复杂。我国在30多年的时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数百年才走完的历程,任务的叠加必然带来矛盾和问题的叠加,有的问题在多年发酵以后逐渐显现出来,有的问题在客观条件形成之时自然产生出来。尤其是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问题不仅数量多、表现在方方面面,而且形态多样、十分复杂。而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特别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大强化乃至放大了这些问题,使之显得更加突出。

关系改革发展大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社会热点问题带有普遍性、综合性、代表性。分析一下人民网的调查结果不难发现:无论是社会保障、司法公正、反腐倡廉、个人收入、房价调控问题,还是医疗改革、物价调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教育改革问题,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都关系和影响大局。同时,这些问题都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和幸福指数。

不同问题相互交织,解决难度明显加大。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态多样,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局部性的;既有长期积累的,也有新近形成的;既有经济领域的,也有社会领域的;既有不同特点,也有共同之处。从总体上看,不同社会热点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强,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还有不少属于“两难”问题,它们彼此依存、彼此牵扯,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

容易引发对立情绪,甚至造成社会冲突。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热点问题是公众利益和情绪的集中体现与表达。有的社会热点问题“热”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加以妥善解决或者进行必要的降温。如果应对和处理不及时、不妥当,就很容易引起群众的不满和对立情绪,甚至演变成群体性事件。2010年,全国群体性事件呈高位运行状态,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于对热点问题处理不当而引起的。

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及其新特点表明,我国改革发展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口,难得机遇和严峻挑战并存,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课题,成为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突出任务。而科学对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起来不外乎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也就是要弄清“怎么看”,明确“怎么办”。

在“怎么看”上增进共识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清才能方向明。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十分复杂,正确认识并不容易,特别需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立场、观点、方法正确,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形成正确认识;立场、观点、方法不对,必然陷入主观和片面,造成认识偏差。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思想武器来加以认识。这样才能不断增进共识,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从这个前提出发,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呢?

理性地看。就是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问题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会因为人们不承认而消失。事实上,世界上不少国家在特定的发展阶段都曾经出现过这样那样的社会热点问题,我国在经过30多年的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后社会热点问题凸显并不奇怪。因此,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当客观承认、积极面对。那种对问题视而不见、漠然置之的态度,那种闻问题而色变、视问题为洪水猛兽的态度,是不理性、不可取的,既不利于正确认识问题,更不利于有效解决问题。

严肃地看。就是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看问题应坚持实事求是,不放大,也不缩小;不言重,也不看轻。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大问题而不是小问题,切不可掉以轻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却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看小了、看轻了、看淡了:或者认为它们同其他社会问题一样都是“问题”,没什么了不起;或者认为它们既然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就是“正常的”;或者认为“虱子多了不痒”、问题多了不愁,用不着太在意。这些认识需要及时改变。

全面地看。就是系统分析、整体把握。同其他事物一样,问题都是普遍联系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复杂问题更是如此。要正确认识问题,就要对它全面地看:既要瞻前顾后,也要左顾右盼;既要总体把握,也要分清主次。如果“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很容易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如,对于“看病难”问题,就可以从多个层面寻找原因——政府投入不足:2009年卫生总费用中政府投入仅占24.7%,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75%的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55%的平均水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本应为“金字塔”型的医疗卫生体系,在我国却呈现为“倒金字塔”型,高新技术、优秀人才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大医院,从而导致了“全国人民上协和”的现象;人们的心理因素:有些人的病在社区诊所和一般医院就能看好,却非得去找大医院的名专家,导致原本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更加紧张;等等。所以,出现类似“看病难”的问题,很难说只有哪一个方面的原因。只有坚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进而推动问题的有效解决。

具体地看。就是区别对待、“就事论事”。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在性质、成因、形态上有某种相同和类似的方面,但不可能完全一样;即使是同一个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段也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是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范围内的问题就在什么范围内解决,不能搞“一人生病,全家吃药”。比如,对于社会保障水平不高和收入分配不公这两个问题,有的人简单地把它们都归结为体制机制不合理的结果。其实,这两个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不一样: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不高,固然有制度设计相对滞后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具备实行“高福利”的现实条件;收入分配不公固然也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原因,但主要原因在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到位,收入分配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把这两个问题的成因等同起来,势必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发展地看。就是看到变化、面向未来。社会热点问题与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必然随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因一定的客观条件而存在,也会因客观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从总体上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都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必将在前进和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特别应当看到,党和政府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在不断加大解决的力度。当然,解决任何问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面对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既不能动摇信心、看不到希望,也不能盲目乐观、不下大力气解决。

在“怎么办”上凝聚力量

行动是认识的指向,重行动才能出实效。对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既要正确认识即弄清“怎么看”,更要有效解决即明确“怎么办”。弄清“怎么看”,最终是为了明确“怎么办”;明确了“怎么办”,又有利于进一步弄清“怎么看”。面对社会热点问题“怎么办”?总的来说要靠发展、靠统筹、靠实干、靠群众。

加快改革发展。社会热点问题凸显,从根本上说是发展不充分、不科学导致的。有效解决社会热点问题,根本途径就在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努力“做大蛋糕”,不断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为有效解决问题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切实“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才能为有效解决问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做大蛋糕”,应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分好蛋糕”,应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权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注重统筹兼顾。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数量多、涉及广,性质、表现、成因复杂多样,解决难度也大。这就要求我们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以战略思维、系统观念和全局视野进行通盘考虑,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主攻方向、重点任务、先后顺序、实施步骤、有效措施等,制定路线图,列出进度表,确保稳步、协调推进;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要求,把解决社会热点问题与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防止顾此失彼;把科学精神和负责态度有机统一起来,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既统筹规划又突出重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哪些问题已有解决的可能、可以尽快解决,哪些问题尚不具备解决的条件、需要逐步解决,防止急于求成。

坚持真抓实干。解决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工作,不能靠拍胸脯、喊口号,也不能“等等看”、“慢慢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应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主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真实情况,掌握全面信息,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考虑群众的感受和感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雷厉风行、少说多做,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一件事一件事地落实,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这个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急事先办、小事快办,着力化解各种矛盾纠纷,避免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为此,需要健全必要的工作机制、形成有力的工作措施,细化任务、明确责任,做到该哪个部门和岗位管的就归哪个部门和岗位来管,谁出了问题就追究谁的责任。同时,把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成效纳入干部业绩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导向鲜明,切实改变回避矛盾、只说不练的现象。

紧紧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解决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几个部门或一部分人,而需要依靠广大群众共同努力。为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着力做好引导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工作,特别要适应人民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的新形势,畅通和拓宽渠道,搭建和丰富载体,健全和完善机制,方便人民群众反映意见和表达诉求;多做析事明理、解疑释惑的工作,把有关政策、所作努力讲清楚,把实际状况、面临困难讲明白,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问题的成因与实质,赢得人民群众对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理解和支持。最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充分发扬主人翁精神,树立人人有责、人人有权、人人共享的观念,积极建言献策,自觉履行义务,协力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有效解决,共同谱写幸福美好生活的新篇章。(任理轩)

第四篇:当前农村若干热点问题调查

当前农村若干热点问题调查

1.土地产权问题

土地问题显然是当前农村一个大问题, 据有关资料统计, 目前农民上访中, 为土地上访的比例很高, 占 到农民上访总数的50%.。因此, 有一种意见认为, 应该给农民更加明确的土地产权, 甚至提出要将土地私 有化。不过, 农民为土地上访的案例, 大多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广大的中西部农村, 农民为土地 上访的案例较少, 且中西部为土地上访的案例中, 上访农民所针对的对象, 往往不是国家, 甚至不是乡村干 部, 而是村庄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具体地说, 在土地问题上, 有三种不同的农民对土地抱有三种不同的期待。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 因为工商业的发展, 土地的非农开发, 土地附加价值大大增加, 土地可以带来极大的利益。为争夺土地非农开发的利益, 地方政府、村社集体和个体农户等各方有激烈的博弈。从农民的角度来看, 农民越多的土地产权, 就意味着分享土地附加收益上越强的谈判能力。土地非农化的巨大利益, 使沿海地区和城郊农村的农民要求更加明确的土地产权。土地私有化当然就更好了。在土地缺少非农使用空间的广大内地农村, 经营农业的土地收益不会太多, 农民种地仅可以保持# 温饱有余, 小康不足.的生活水平。取消农业税前, 因为农民负担较重, 粮价较低, 农民种田不划算, 甚至有农民发出#我不要地还不行吗.的抗议。取消农业税后, 国家给农民种粮补贴, 粮价也一直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种田有了收益, 这个时候, 内地农村土地的承包权重新变得重要起来。有一些已经放弃承包土地的农户再次回到村里要回自己的承包地, 然后以比如每年每亩200元的租金转包给真正种田的农户耕种。也就是说, 在当前种田有收益的内地农村, 也存在 着两种不同的农民, 一种是并不真正种田, 但可以将土地转包给种田农户以收取租金的农民。明确的土地承 包权(一般30年不变)使那些已经脱离土地的农民可以继续从土地中获取租金, 真正种田的农户向不再种 田的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户(务工经商户)交租, 农村为城市提供资源。显然, 越是明确的土地产权, 就越使那 些已经脱离农业的农民可以从土地中获益。而在土地产权比较模糊的情况下, 真正种田的农户本来可能借 土地集体所有, 通过几年一调整的办法来免费获取耕种土地的权利。这样, 真正种田的农户(当然也是更难 非农就业的农户)就不得不在比较收益较低的情况下, 再另外交上一笔租金给那些有机会非农就业的已经进 城的农户。这样, 在内地经营农业土地上的两类农户中, 那些已经非农就业的农户, 的确可以从更多土地产权中获益, 而那些更难非农就业不得不继续种田的农户, 就会在更加明确的土地产权中受到损害。如此一来, 农村土地更为明确的产权, 是沿海和城郊农村农民所欢迎的, 也是已经非农就业的农户所欢迎的, 却不大为那些真正种田的农户所欢迎。而当前我们讲到农村中农民的弱势群体, 或我们一般所指的农民, 恰恰就是那些仍在种田的农民, 这样的农民不仅占中国农民的绝大多数, 而且是中国农民中处境最差、最需要得到政策好处的农民, 也是那些声称给农民更多土地产权以道德力量让人同情的农民(而非珠三角地区已经变成土地食利者阶层的农民)。土地产权更加明确的政策所损害的农民利益, 恰恰正是这部分农民的利益。更糟糕的是, 因为农村大部分公共品是建立在土地基础上的, 有一部分农民已经非农就业, 但他们仍然在农村占有土地, 这些非农就业的农民, 就不大愿意为农村公共品建设出钱出力, 他们甚至不大关心自己土地的收成: 农业收入只是自己收入中不重要的部分, 有无都无所谓。而真正经营农田的农户, 因为在大片的农田中, 有几户已经非农就业且不太关心自己农业收入农户的土地穿插其中, 这几户农户不愿为公共品(比如水利建设、灌溉费用)缴费, 就切割了农村中的利益结构, 使农村公共品供给更加困难。此外, 越是明确的土地产权, 就越是形成不可调整 的既得利益, 这就使得农村在需要自下而上供给公共品的现实下, 使农村内生的公共品供给更加困难。村 社较多的土地权利, 可以较为有效地通过调整土地, 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问题。现在土地产权是明 确了, 土地的农业收益却更少了(因为公共品供给更不足了), 且农业收益的分配更不合理了。

2.村民自治与村委会选举

村民自治和村委会选举也是当前农村中的热点问题之一。村民自治因为与村委会选举联系在一起, 给 人以民主的想像, 而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但村民自治在当前的中国农村, 发展十分不平衡, 且很难对村民自 治寄以过高的期望。从村委会选举的角度来看, 有两类地区, 村委会选举较为激烈, 一类是村庄有资源的农村, 包括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郊农村, 因为土地的非农收益, 而使村庄占有较多资源。还有就是如山西有大量煤炭资源的农村。正是因为村集体占有资源, 村委会选举的背后涉及巨大利益的分配, 村委会选举因此激烈。在这类农村地区, 村委会选举中的贿选就很容易出现, 并且几乎没有办法克服。

另一类村委会选举激烈的农村地区, 是村庄内存在着若干分裂的小型集团的地区, 典型是华北农村, 村 庄中一般有若干个以家庭联合为基础的小亲族群体,村委会选举成为村庄中不同小亲族群体合纵连横, 激

烈竞争的工具, 村委会选举不是提高了村庄的民主诉求, 而是充当了宗派斗争的手段。在广大的中西部农村, 人财物资源不断地流出农村的背景下, 村民自治缺少基本的资源基础。因此, 在内地农村, 村庄精英往往不愿参加村委会的选举, 村民自治徒有其表, 村庄中以#一事一议.为基础的公共品筹资机制, 根本无法发挥作用, 农村基层组织在村民自治的表象下, 逐步解体。也就是说, 因为中国农村地域广大, 情况复杂, 不同地区农村的情况相差太大, 同样的农村政策, 在不同地区找到的接应力量不同, 而导致政策实践效果的差异很大。那些迷信民主可以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人忽视了当前农村大规模人财物流出农村的基本事实, 忽视了农村越来越被城市所边缘化、农民越来越丧失主体性的基本事实。

3.农村的价值失落

当前中国农村的问题, 显然不只是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因为现代性因素的进入, 农民得以安身立命 的传统价值开始解体, 农村出现了严重的价值失落问题。在农村调查, 最触目惊心的可能就是农村老年人 越来越差的处境。我在一个村庄调查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的情况, 这个村的老年人回答我说, 最近几年, 村里 就没有正常死亡的老年人。说没有正常死亡的老年人虽然有点夸张, 却道出了当前一些农村的实际情况。我们估计, 当前中国关于老年人非正常死亡率(主要是自杀)的公开数据, 可能远低于实际非正常死亡率。农 村老年人去世, 往往无论什么原因都被作为正常死亡, 而只要调查足够深入, 就会发现, #正常死亡.的老年人 中, 相当部分其实都是#喝农药.或#上吊.而死。老年人#不得好死., 就给农村中青年人以强烈的暗示和预期, 人们不再对未来抱有高的期待, 及时行乐就十分合理。正是: 生儿育女一大堆, 辛苦到头却不得好死, 不如# 只生一个好.。与农村老年人有关的是办丧事的黑色幽默。2006年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以# 丧事上跳脱衣舞., 报道江苏农村办丧事请戏班子表演脱衣舞的事情。我近年在全国农村调查, 发现在最近5~ 10年, 农村丧事竞争中, 表演欢快歌舞的情况极其普遍, 且以很快的速度在传播。举例来说, 我在苏北、河南安阳、陕西关中、湖南衡阳和湖北农村的调查中, 均发现了丧事请歌舞班子表演类似脱衣舞的欢快歌舞的现象, 其中在河南安阳农村调查的10天, 亲眼见到数场这类表演。丧事上欢快歌舞表演的关键不是丧事大操大办的问题, 而是丧事本身的哀伤与神秘, 被这些欢快的歌舞搞得不伦不类, 从而使人们不再从丧事仪式上获得意义。在另一些农村, 倒是丧事上不表演欢快歌舞, 而是将丧事简化到草草了事的地步。因为子女不孝, 不仅老年人被薄养, 而且去世后也被薄葬, 子女以完成任务的态度对付父母的死亡, 这种#唯物主义.态度, 使人们不再有对任何神秘力量的敬畏和期待, 一旦慎终追远的传统仪式变成搞笑游戏, 或草草了事, 则农村基本的价值准则也就无法存在, 其后果会十分严重。农村价值失落的原因, 既与当前农村社会转型有关系, 又与国家农村政策失误有关系。比如, 计划生育方面, 仅仅考虑降低人口出生率, 而对农民传统的构成安身立命基础的#传宗接代.观念彻底抨击。丧葬上, 为了节约土地, 甚至是为了让民政部门从火葬上得到好处, 而不顾农民的感受, 不分地区地强制推行火葬, 且建议农民将骨灰草作处理, 这样的态度, 就进一步加强了农村的价值失落。而如江西万载县曾下文强制将宗祠改建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 甚至说宗族组织是未经政府登记的非法组织, 要禁止宗族&, 都说明了当前政府在农村价值失落问题上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4.农村公共品供给问题

自2002年开始, 我们一直在湖北荆门五村进行农村公共工程建设的实验, 尤其是水利建设实验。取消 农业税前, 因为乡村组织还可以从农民那里提取一些用于公共品供给的费用, 一些维持农村基本生产生活 秩序的公共品还能供给。取消农业税后, 乡村组织不再向农民收取税费, 国家指望通过# 一事一议.的办法 来筹集公共品建设所需资金, 至少在荆门农村十分的不切实际。结果, 在我们的实验区, 因为没有与之匹配 的农民内生组织, 乡村行政组织又已经退出, 以前依靠大中型水利设施进行灌溉的农田, 不再能有效使用, 农 民不得不花巨资打深井来灌溉。深井灌溉的问题有三, 一是深井灌溉的成本很高, 打一口井的成本要花费 数千上万元, 而灌溉能力却有限。二是深井灌溉水稻, 在风调雨顺的年景, 可以解决问题, 一旦出现大旱, 离 开从大江大河调水的大中型水利设施, 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就成大问题。三是一些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户打不 起深井, 又不再能从以前廉价的大中型水利设施获益, 农业生产因此变成靠天收成, 经济状况陷入恶性循环。结果, 取消农业税后, 农民负担是减轻了, 但农民投资水利设施的支出却是大大地增加了。有报道说取

消农业税后, 农民投资水利的积极性提高了, 因为农民用于水利建设的支出增加了。问题是, 农民水利建设

支出的增加, 是被迫还是主动? 是使农村水利建设更合理了, 还是既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被新投资的小型 水利设施所切割和破坏了? 是农业生产的风险增加了还是农业生产的风险降低了?更重要的是, 乡村组织因为不再向农民收取税费, 乡村组织不再有介入农村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农村公共品供给成了个体农户的私事。而个体农户在公共品建设上得出的经验是#怕饿死的会饿死, 不怕饿死的不会饿死., 意思是说, 只有那些最需要公共品或最担心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农民, 才最愿意出钱出力解决公共品供给之不足, 这些农户因此在每次公共品供给中都出资出力最多, 而另一些农户却可以搭便车。次数一多, 那些每次都出钱出力最多的农户就成为村庄经济上最为贫穷、社会地位上最为弱势、说不起话、办不成事的真正弱势群体, 他们越怕饿死, 就越是要多出钱解决全体农户所需要的公共品, 因此就越是首先要被饿死, 而那些不怕饿死每次搭便车的农户, 却因为有便车可搭而生活得很好。但最终, 怕饿死的人都饿死了, 这些不怕饿死的人, 就不再能得到免费公共品, 因此迟早也会饿死。我们面对实验区如此严峻的公共品供给困境, 多次与当地县乡政府沟通, 县乡政府不是不明白从大江大河调水灌溉的大中型水利设施对于季风型气候的当地农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当地政府却认为这不是政府的事情, 而是种田农户自己的事情。当地政府甚至将几乎所有大中型水利设施都拍卖、承包给农户经营, 这样既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支出压力, 又可将水利供给失败的责任推给承包人和农户。总之一句话, 地方政府越来越认为, 农户经营层面的事情, 包括基本的公共品供给, 是与地方政府无关的事情。湖北省政府 在2003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后, 进行农村配套改革, 提出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是#以钱养事.。理论上 # 以钱养事.好像很通, 实践中, 地方政府却变成了#我不再向农民收税, 农民也别再找地方政府的麻烦., 地 方政府越来越与农村社会成了互不相关的两张皮。而一旦离开地方政府的强制力, 农户自发合作的可能几乎没有。这不仅表现了水利灌溉这类生产所需基本公共品的供给上, 也表现在其他各种与农民生产生活秩序维持相关的公共品供给上。这样一来, 除自上而下由国家出资, 并作具体项目安排的公共品建设可以有些增长以外, 农村内生供给公共品的能力越来越弱, 状况越来越差。而离开农户对自己生产生活所需公共品偏好的表达能力, 自上而下安排的公共品建设资金, 将大量被无效地用在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上。在国家事实上不可能包揽所有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情况下, 如何依托包括地方行政力量在内的力量来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合作难的问题, 是当前中国农村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农村当前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另外一类表现则是农 村社会的灰色化。所谓# 灰色化., 是指农村正式组织逐步退出之后, 农村社会带有黑社会性质力量的崛起。其中包括以暴力和暴力威胁为基础的谋利集团, 这些集团强占农村公共资源, 欺行霸市, 从而破坏了农村的 基本秩序, 也破坏了农民的基本预期。包括农村以地下六合彩泛滥所代表的无序力量。地下六合彩在全国 大部分农村泛滥, 其后果极其严重。地下六合彩在很短的时间便吸干了农民的积蓄。还包括农村邪教的快 速传播, 2004年以来, 我先后在全国约10省市的10多个农村地区调查, 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地下邪教组织。地下邪教传播速度之快, 其后果之严重, 用任何词汇来形容都不为过。

第五篇: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分析

第一讲 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

第二讲 世界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第三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第四讲 “三农”问题的几个焦点话题

(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农民收入、土地流转)第五讲 当代中国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研究

一、全面强化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应当成为政府社会政策的重点。

二、弱势群体的概念与范围:

三、弱势群体是社会转型中的必然产物

四、充分重视弱势群体问题:制度与措施

第六讲 当代中国收入差距和社会公正问题研究

第七讲 就业问题与大学生就业困局

第八讲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第九讲 促进祖国统一,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第十讲 中国与其他世界大国的关系

下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

    关于当前国际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60分钟)宋伟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报告导读: 报告人从金融危机对原有国际格局的冲击谈起,重点分析了日本地震和中东北非局势这两个国际热点......

    同济大学研究热点问题

    同济大学研究热点问题2005年—2010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年份作者姓名二级学科指导教师论文题目 2010赵寿为应用数学孙继涛基于几何方法的混杂系统的分析与控制 2......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热点问题解析(5篇)

    当前国际形势及其热点问题解析 一、世界经济形势的特点 世界经济形势凸现三个方面的特点,即:经济的大动荡,格局的大变化,体系的大调整。(一)经济的大动荡 2008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

    当前国际形势热点问题与分析

    当前国际形势与我国周边海上问题解析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

    当前农村热点问题剖析[精选五篇]

    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取消农业税后,中国农村的形势有了新的变化。之前的农民负担问题、干群关系问题,不再是问题,但农村更多深层次问题暴露出来。以下就四个重要的农村热点问题作......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探讨(5篇范文)

    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中的热点问题探讨回顾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历史,1969 —1976 年,高等教育规模向上快速增长。1977 —1992年,高等教育规模呈S 型向上增长,期间有4 次波动, 显然有......

    当前行政改革五大热点问题透视

    当前行政改革五大热点问题透视 马宝成  2013-03-20 10:54:21 来源:《行政管理改革》(京)2012年10期 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了“到......

    当前四大反腐倡廉热点问题大解析(合集五篇)

    当前四大反腐倡廉热点问题大解析 当前四大反腐倡廉热点问题大解析 发布日期 2011/6/29 11:19:03 来源:百纳网举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不少网民也将关注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