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5:0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

第一篇: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

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

[摘要]教材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建设,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编写、出版等环节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高专教材现状不尽人意。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材建设;问题;措施

教材建设是整个高职高专院校教

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基本保证,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教育部也把教材建设作为衡量高职高专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作为检验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质量与力度。近年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工作,编写和出版了一批质量较高的高职高专精品教材。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当前高职教材的建设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严重不足: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教材的来源,一是借用本科教材,其内容偏多、理论偏深、实践性内容严重不足,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是沿用专科、原成人高校和中专教材,其基本是“本科压缩型”,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难以达到高职教学的基本要求。三是自编讲义,存在转抄内容居多、编写质量不高、加工不细和印刷质量低劣等问题,影响了教材质量。

2.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表现为:不能及时反映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而且不少教材不符合新规范、新规程、新标准,与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适应。有的教材虽然冠以“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的名义,其内容其实是原专科或成人高校教材的翻版,更缺少相应配套的实训类教材。

3.实践性教材严重不足:目前,市场上的高职教材主要是供教师授课使用的。而实践性教学一般占高等职业教育总学时数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材的不足已成为制约高职人才培养的瓶颈。

4.教材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缺乏衔接:“双证制”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但目前高职教材的内容与劳动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缺乏有效衔接。

高职教材建设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职高专教材编写的人力资源短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品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而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高职高专院校连年的扩招导致各种所需资源的短缺,与高职高专教育快速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落差,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师资从数量、质量以及结构比例上,还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高专发展的需要。许多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暇顾及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工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职业岗位和岗位群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在不断发生变化,知识经济也催生了一些新的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对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队伍扩张的主渠道还是来源于普通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及其调入的普通高校的教师。因此,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教化下的课堂到课堂灌输式”的传授模式。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材编写的人力资源自然十分短缺,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特别是贴近社会生产实践的教材就更少。

第二,高职高专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和鼓励。因为要正式出版一本质量高的新编高职高专教材,要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要编好一本教材,往往需要编写人员数月甚至数年的努力,结合自己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成果,经过多次的编辑修改。这样,一些教师辛辛苦苦编写出来的教材,还往往只作为学校自编教材来使用,要想正式出版,还要经过繁杂的程序,承担能否被社会所认定等一系列的风险,因此,即使是比较优秀的院内自编教材被出版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样,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受到抑制,质量比较高的高职高专教材往往就不容易出得来。

第三,教材出版发行中的利益驱动导致了高职高专教材出版中的短期行为。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连年扩招,急需大量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教材。在这一形势下,许多出版社争相加入到“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的组织建设中。不可否认,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在各方面的配合下,确实出版了一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优秀教材、精品教材,但这些教材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但由于一些出版社出于“抢时间、拼速度、争效益”的动机,很难按照高职高专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要求,组织人员重新编写一套全新的高职高

专教材,大部分都是将原来的本科、专科或者中专教材进行整理或者改头换面,因此,一部分打着高职高专名号的教材要么理论性过强、内容过于深奥;要么内容庞杂重复;或者成为剪辑拼凑的低水平之作。高职高专教材出版、发行中的这种短期行为,完全和高职高专教育的本质背道而驰,也损害了一些出版、发行单位的名声,影响了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工作。

第四,教材编写与出版的组织协调未到位。虽然教育部早就提出了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规划与目标,但是要具体到某一专业、某一课程的教材建设则需要根据某个行业、地区以及具体岗位的要求来确定。目前,随着各个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力度的加大,许多学校在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方面已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这些院校也积极和有关出版社配合,把各自的教改成果编写在教材中。但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和出版社的联系往往是单线的、偶然的、零星的,这样常常导致许多出版社拿着高职高专教材的出版计划,而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教改工作搞得轰轰烈烈,甚至形成了很有特色的自编教材,但由于缺乏教材编写与教材出版联系的平台,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在宏观上缺乏引导与推动,也就不可能出现一大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特色的精品教材。

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材建设中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为了改变当前高职高专精品教材缺乏的局面,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提高认识。教材建设工作是整个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论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教学理论发生功效与实践中介,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材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高职院校能否实现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第二,搞好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工作,做好规划是基础,加强领导是保证。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教材建设的领导,尽快制定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专业培养规格,组织编写、出版队伍,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搭建高职高专院校教材建设沟通与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及时整合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各方面信息,从而从宏观上定期提出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出版的计划,这样可以有效地杜绝教材建设中的短期行为,并有效地促进各院校高职高专教材建设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推动大批能够反映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特色的教材涌现,从而使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出版的渠道畅通无阻。

第三,教材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开展工作。基础课程教材要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程教材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教材建设不仅要注重内容和体系的改革,还要注重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跟上科技发展和生产工作实际的需求。

第四,必须加强高职高专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提高教材质量的关键,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教师编写一批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高质量的好教材。

第五,学校教学改革与建设是教材建设的基础,教材编写工作要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相结合,同时,教材建设要推进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各类高职高专院校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Z].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程荣福.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改革与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1.10.

[3]赵居礼.完善高职教材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4]周晓健.对高职教材建设的探讨.职教论坛2003.20.(好范文整理)

第二篇: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建设探索

张丽香 王海

摘要:由于网络动漫的影响.动漫产业现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动漫专业人才却相当的短缺。如何实现高技能型动漫人才的培养完成从传统动漫到计算机动漫的平稳转变, 以及动漫专业建设的新目标都成为新一代动漫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本文从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其专业建设的建议。关键词:高职高专;动漫专业建设;动漫产业

由于社会对动漫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国外动漫产品的大规模进人.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本土化。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也给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给我国动漫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我国动漫专业的教育在本世纪初开始快速发展.日前已粗具规模.既有面向研究开发型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又有面向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中专和各类培训班的教育.并逐步显现出体系化的雏形。开办动漫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已经由最初的几十所发展到现在的400多所.在未来的几年里.还将有更多的院校开办动漫专业.而且专业方向将越来越细化。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出符合动漫产业需要的动漫人才.已是各大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动漫产业对动漫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动漫人才相当缺乏,总需求量大约为25万人。而各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大概在5000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动漫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在动漫产业中.人才的需求旱现“金字塔”型:最底层为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创作师、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等人才。而现在需求最多的是“中段”人才,“中段”人才以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I田j游戏营销人才为主。然而.我国目前培养的人才却是以低端运营、服务人员为主。而“塔尖”人才并非经过j五年的学校学习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但是“中段”人才则是可以通过在校学习培养的:,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动漫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动漫是个发展较快的产业,传统的动漫工艺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动漫产业的要求,计算机元素的大量引入.使得动漫变得更为牛动、逼真,流通得更为迅速。种种电脑特技让大众对动漫发展瞠目结舌之时.也给整个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动漫专业人才的要求.动漫的创作早已不是传统陈旧的纸卜绘制和印刷。计算机元素的加入、越来越细的设计分工.也给动漫专业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动漫不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学科.它要求动漫T作者是兼具刨作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七.在专业课程的设置L,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他们创作能力的培养。创作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对文学、艺术和影视创作有一定的研究与修养,只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培养现状

我同动漫专业是1953年开始设立的.但是在2000年以前,动漫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例如.作为我国动画人才培养的龙头,也是全国最早创建动嘶学院的北京电影学院.在2000年以前共有动漫专业毕业生50人,平均一年只培养一个毕业生,而且这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转了行.2000年以后,动漫产业的广阔市场受到社会的追捧,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猛增,许多院校开始纷纷设立动漫专业,有些大学甚至设立动漫学院.到2006年,我国已有447所高校开办动漫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动漫人才近5000人。社会上还有不少的培训机构开办各类动漫培训.使得动漫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定的规模。

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多半设立在艺术类或计算机类院系中.由于设置的院系不同.对动漫专业的学习侧重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艺术类院系开办的动漫专业较为侧重原画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类院系开办的动漫专业一般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动漫设计或游戏的相关软件的应用上。现在,很多院校设立了动漫学院或动嘶学院.将动漫争业细化为各个方向.例如原画方向、游戏方向等.面向社会的具体需要。制定了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动漫专业是个较新的专业.对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往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在相当多的专业院校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动漫专业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许多人认为动漫专业的教育就是美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结合.有的人则偏重技术层面或艺术层面。对其教育本质理解的狭隘.导致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并不完善。事实上.动漫专业教育即使是细化了专业方向。也仍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技能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等内涵形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所以需要不断的探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现在的教师大部分是由原来从事美术或计算机教育的教师担任.或者是从公司里聘请有项目经验的动漫人才来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或进行专题讲座。公司的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技术和项目开发经验.但是缺乏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并不了解.其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不够系统:学校的教师虽然具有良好的动漫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动漫项目的开发经验.所以,师资力量是目前动漫专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硬件设备落后

动漫专业涉及的相关教学设施分为基础实验摩和专业实验室.具体分为标准动嘶实验室、音视频实验室、非编实验室等,主要设备是计算机和各类动漫游戏制作软件。由于这些设备相当昂贵.现在只有一小部分有经济实力的院校能提供优秀的设备资源。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专业就拥有价值一千多万元的动漫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国内最先进和最完善的影视动画教学实习设施.该校引进厂国际尖端品牌全套IBM双屏工作站.Edit实时编剪系统、Sony数字,模拟录影设备以及国际先进的专用三维动画捕捉系统,但是并非每个院校都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大部分院校的动漫专业仅仅拥有普通计算机实验摩、画室等基本教学设备。由于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得教师只能将部分教学内容“纸上谈兵”或放弃不讲.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从事相应的岗位,还需要由企业负责相关的培养学习.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发展对策

动漫专业是目前市场看好的朝阳产业,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高职高专院校要将动漫专业建设得更合理,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准确定位,确定特色教学

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就是注重以市场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国内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素质实施准确定位。不能盲目的跟从其他院校.要从自己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人才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动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没卜,除了学历、职称结构要合理外.应当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产学研”结合的方法。提供良好的师资队伍培养方式.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特色.动漫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可作为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院校必须加强与动漫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培养人才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探讨多种可行性。现在主要有两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一种是企业提供项目,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参与项目开发;另一种是学校开设实训课程,企业提供培训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目标均是通过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共同培养动漫人才的目的。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调整与优化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参考文献:

[1]傅立新,顾亿天,徐大鹏,史光辉.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2]赖晶亮.高职高专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3). [3]张刚.动漫产业现状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0). 作者简介:张丽香(1978—),女,广东潮阳人,私立华联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王海(1975—),男,江苏邳州人,私立华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仓库。

第三篇:高职高专《家畜环境卫生》课程建设的探索

高职高专《家畜环境卫生》课程建

设的探索

(动物科学系 任慧玲)

摘要:为达成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畜牧兽医类课程《家畜环境卫生》的课程建设提出了一些体会和设想。首先对教学文件的制定,要突出高职特色,要以职业岗位分析为依据,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建设与变化的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材,建立与当前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适应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高职;课程建设;岗位技能

《家畜环境卫生》是高职高专畜牧兽医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又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课动物生产、预防兽医、饲料生产等的学习,并影响学生岗位技能的获取。为使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符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职业人才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家畜环境卫生》课程建设必须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

1根据职业岗位分析制定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相关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1.1对应岗位需求,突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建立本门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间的联系,按照岗位需要的能力与知识,设立教学目标,改变以往专业基础课与职业岗位相脱节的现象。畜牧兽医类专业的应职岗位主要是动物生产企业养殖生产、产品加工、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动物生产企业综合管理,饲料企业产品销售与售后服务,养殖场疫病综合防治,动物生产企事业单位技术推广与技术开发,家庭养殖场的独立创业与经营管理。各岗位都会用到环境生理知识,运用环境控制技能,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具体到不同岗位,可能会有不同的与该课程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的侧重。所以应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设置课程教学目标。同时,应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中心地位,教学大纲的制定应侧重实践性和应用性,改变专业基础课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现状。

1.2加强不同专业的针对性

对于专业基础课,通常强调它的通用性,而忽视专业差别。但是由于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职业取向,在职业岗位中应用的侧重点不同,与本门课的联系则不同,所以教学计划和大纲的制定也应有针对性。例如畜牧专业从事养殖生产岗位的机会大,应用环境控制技能更多,可以将环境控制措施作为重点;兽医专业则更能从事疫病防治岗位,应将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1 [1]

以及如何把环境控制作为控病手段(环境生理)作为重点;饲料专业则应更侧重环境与日粮供给的关系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营养调控。

1.3探索与动物生产类课程的整合高职类《家畜环境卫生》课程很多内容是贯穿在动物生产过程中的,如果能把本课程中此部分内容与动物生产类课程融合在一起,更多地采用现场教学方式,不但可以减少学科间的交叉重复,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都会大大提高。所以在整体的课程体系构建中,我们需要继续探索以什么样的方式和途径整合这些课程,使课程体系更趋合理,以便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2]

2推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根据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教学计划、大纲以及新时期的教学目标,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环境科学在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产品也在不断地投入生产实践,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是不能满足学生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师需要及时地通过各种媒介和对生产一线的调查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态,并及时地把这些新进展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再将原有的陈旧内容进行删减。对于目前在生产实践中应用较多的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使学生真正地能说会用。比如畜牧场初步设计,以及目前在畜牧场防暑降温中通常采用的水帘和风机的安装,可以作为重点内容加以丰富。

2.2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现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对接,重要在于使学生真正明确这种联系,了解职业岗位需要什么、应该怎么做,解决学生心中为什么学的疑问,才会使学习成为一种责任。我院目前推行的教学设计,提出以项目或工作过程为载体,提倡学生做中学,便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还有我系目前正在通过校企合作开展的产学研结合项目以及企业顶岗实习中的现场教学尝试,都是学生明确学生目的、端正学习态度的良好助力。

此外,我们尚需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将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教学过程中,由传统的讲授式为主可转变为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可以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鼓励发动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发言。《家畜环境卫生》课程有很多内容与常识很贴近,对于此部分可以采用自学的方法。畜牧场初步设计则可采用练习的方法。对于新的研究进展可以采用学生撰写论文和做报告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查资料、选题,学生对于自己独立完成的事会从中获得成就感,既培养了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加强教材建设,以适应变化的教学内容。

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以往的教材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化,有的教材内容陈旧、脱离生产实际,而高职教学要求实用性、先进性、动态性,为适应教学内容需加强教材建设。首先选用实用性强的高职教材版本;其次通过生产一线和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介收集资料,充实教材内容;另外可以自主编写校本教材。[3]

4考核方式的改革

本课程以往的考核方式以闭卷期末考核为主,这与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注重实践性的教学内容与形式难以适应。对考核方式的改革有如下设想:一是对平时课堂项目的操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教师评分、同学评分和自我评分三部分加权平均而得;二是对课程论文撰写质量和报告效果进行考核,由教师统一评分;三是完成一个模块教学后,开展“学生命题互测”训练,要求学生出一份试卷,然后学生之间交换做题、相互评分改卷

[5][4]。这种考核利于培养学生善思考、多质疑、勤复习的学习习惯,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对综合项目——畜牧场的初步设计完成情况的考核,由教师对上交的设计图进行评分。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对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能力和素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重要作用。

5结语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发展变化。我们的教育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因而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范颖.动物生产专业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5(4):44-46.[2]白文林,尹荣焕.中美高等动物科学教育课程建设的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9):115-116.[3]李婉涛,程 璞.高职高专动物遗传育种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4):55-56.[4]陈耀星,马云飞.动物解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的几点体会[J].高等农业教育,2004(3):66-68.[5]袁万哲,孙继国.动物性食品卫生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0(1):53-55.

第四篇:高职高专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高职高专机械专业产学结合教学改革探索

新余高专工程系 张云莉 周晓平

摘要:高职高专教育的不断扩大,现在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制约了她的快速发展。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改革已经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的趋势,各个学校正在尝试不同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但都存在产、学两者不可兼得的现象。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具有特色的产学结合教学方式,她可以解决当前产学结合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健词: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产学结合

一、引言

高职高专教育在中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特殊形式已初具雏形,规模正日益壮大,各类高职高专学校已占全国高等院校的近1/2,迄今已为我国培养数以百万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切正显示了其作为教育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重要性,也说明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了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与 特殊功能。本人在新余高等专科学校五年多的教学工作总结发现,高职高专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要在社会上产生更深远的影响,继续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添砖加瓦的话,就必须对其整体教学做一些改革。

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已经从七、八十年代的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的大众化教育,正在向普及化教育转变。从以前每年几万到现在五百多万的毕业生,不仅在数量上产生了变化,而且从量的变化变成了质的改变。以前的大学生(包括本科和专科)是培养为国家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现在的大专生已经定义为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所以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在不断的整合,逐步走向一体化教育。

现在的高职高专教育规定为三年,学生要学完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为技术型应用人才,各个学校都在不断的增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尽可能多安排实训、实习,导致本来六个学期的文化课程大多数院校只用了五个学期,甚至是四个半学期学完,剩下的时间安排学生实训、实习或找工作,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严重缩水;另一方面现在就业压力加重,许多学生在课外学习一些易学易上手的应用性软件,加快适应社会市场的需求,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上精力不足,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另外,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还存在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不能完全对接的现象。

三、产学结合改革方案

1、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启发

20世纪初学分制被引入我国高校,自1997年以来,随着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学分制也被列入了我国职业教育。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个人兴趣和条件跨专业、跨学校、跨年级选择课程;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一般不超过5年。实行学分制后,学制也变得有弹性,以往固定的3年学制被打破。学生修满本专业要求的总学分,取得相应专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或岗位合格证书,操行评定及格,综合实习合格,经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准予毕业或提前毕业,颁发毕业证书。对跨校选择课程的学生,其在颁发毕业证书的学校取得的不低于总学分的60%学分。

2、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内容

学生在校学习总的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中学习严重缩水,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就必须保证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变(六个学期),实践、实训、实习或工作时间不要计算在学习期间,但可以发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间。也就是说学生不一定要三年毕业,可以三年半、四年、四年半、最多可以是五年。在学习期间可以去实习、工作,但必须保证在校时间三年。学生去实习或工作的时间必须要在基本学完专业基础课(第三个学期)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已所学的知识从事一些相关的工作,回来后再学习专业知识,如果学生需要,还可以再次申请去实习或工作。学生必须在学校完成三年学习,成绩全部合格后方可申请颁发毕业证书。

3、产学结合改革方案具体操作过程

①、学校在安排课程时,根据原有教学计划,下半年(九月份到第二年二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上学期、大二上、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上半年(二月份到六月份左右)安排大一下学期、大二下学期、大三上、下学期的课程。这样按排给教学上增加了负担,但却跟现行一些学校的学分制教育很相似。

②、学生去实习或工作之前,学校把各专业的专业课程让学生通晓,让学生在实习或工作中有意识地认知、学习。

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毕业时间,但必需是三年到五年之间(包括三年和五年)。

④、学校继续按照三年制收取相关的各种费用。在校期间,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学校都需要负责,学生出去实习或工作时,一切事情由学生自已负责。

四、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特色

1、既保证学习时间,也给足实训、实习时间。

2、学习与实习相互结合,交叉进行。

五、产学结合改革方案的可行性

1、学校现有的教育体系不用改变

学生的录取,学习和毕业不用另行安排,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基本不用改变,教师教学基本不变。不同的学生毕业时间有使不同,但不影响学校整理教学和学生顺利毕业。

2、学生学习期间的实习可以有保障。①近些年来,我国的工业飞速发展,需要各级各类人才很多,在校学生比起毕业生来对工作和工资的要求都相对较低,容易找到实习机会。②在校学生找工作存在弹性,可先找到了工作,再向学校申请实习。③现在高职高专院校大多搞了“定单培养”模式,可以适当推荐一些找不到实习机会的学生去实习。

3、学校可以省去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对实验室加强管理。在目前情况下,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一般实行“省市共存、以市为主” 的管理体制,学校需要自己去谋求资金渠道;而另一方面,高职高专教育要求对实习设备的投入非常大,这使得一些学校可谓困难重重。截至2006年,我国高职高专学校有1147所,很多学校实训、实习都在本校进行,各个学校的实训、实习设备大致相同,导致了重复浪费。把学生推向社会去实习,不仅大大省去学校对实训、实习设备的投入,学生与社会也形成了无缝对接。

4、学生继续深造不受影响。现行制度对大专毕业生升本科,研究生年龄上无限制。

六、产学结合改革后的预期效果

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有获得知识的渴望。根据我几年教学经验,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抱怨:①学到的理论知识不能直接应用到工作之中;②专业知识难于学习,主要原因是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紧密,甚至有些参数要借助于经验来制定。这样严重挫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产学结合、交叉进行的方式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2、学生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中存在迷惘现象,很多学生不了解社会真正需要哪方面、什么样的人才。不知道现在学的知识将来能不能从事此方面的工作,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眉毛胡子一起抓,什么都学,什么都不专业,没有一技之长。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找到以后发展的方向,再回到学校就可以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3、学生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反过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我校就存在学生毕业一到两年后又走进了教室,坐到了教过他的老师的课堂上。学生讲究学以致用,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工作能力,要做好这个转化,最好的方法是磨合加反复,只有通过实践磨合和反复学习,才能把理论知识淋漓至尽转成实践工作能力。

4、有利于就业。①学生从学校毕业就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现存在的中专生、民工抢大专生饭碗的现象将不复存在。②采取这种教学改革方案后,每年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有毕业生,使一年一次毕业生就业高峰的压力骤减,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5、缓解特困学生学费压力。现在都是自费上大学,加上高职高专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训和实习,学费相对较高。对于一些偏远山区农村出来的学生,缴纳学费是一个大问题。虽然现在国家对特困学生设有助学金,但由于农村学生数量庞大,难以全部覆盖。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习或工作赚一部分学费,同时也延长了缴纳学费的时间,更有利于学生解决学费问题。

七、结论

产学结合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大家研究的共同课题。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兴趣的学习;还可以缓解学生就业难与学费贵的问题。但改革是否可行只有通过实践的验证才知道,所以其中的一些见解是否正确还有待于时间的考验。

参考资料

[1]金启东 试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当代理念 《职教论坛》2007/5(下)[2]张卫华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初探 2007年8月

[3]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二ΟΟ六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2007/6/11 [4]明兴祖 高职机械类专业实践教改的探索 《职教论坛》2003/20 [5]李春红 我国高职教育学分制改革模式探讨 《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6] 王 冬 以教师的视角探究两年制高职教学改革《教育与职业》2006/5中

第五篇:高职高专产学研的社会实践和探索

sunshine

高职高专产学研的社会实践和探索

潘丽红

【摘要】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最有效途径。该文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探讨了高职高专教育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外延、动力机制及几种模式,介绍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产学研结合的一些做法和实践,提出了深化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内涵;动力机制;实践

一、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外延

产学研结合的内涵与外延十分丰富,从内涵来讲,产学研结合的“产”指企业,“学”指高等院校,“研”指科研机构;而从产学研的外延来看,产学研结合中的“产”包含产业、产品生产、营销和技术开发,“学”包含培养人才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及学术活动,“研”指科学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创新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部门、中介机构等。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该系统的核心部门,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在科研、成果、育人、信息等方面优势明显,所以,三者之间的相互结合的创新模式日益促进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化、国际化和高度专业化趋势,使企业从事科技开发活动需要与外界进行大量技术、人才、信息、资金和物质交换,与拥有科技、知识、信息、人才、资源丰富的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和合作成为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产学研结合实现了科研、教育、生产三种不同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互补、协同与合作,是技术创新上、中、下游的对接与耦合,是优化企业科研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实现形式和途径。

普通高校的产学研结合主要是贯彻“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方向,面向我国经济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推动企业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的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与此不同的是,高职高专的产学研则主要侧重于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培养大量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机制

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和生命力在于满足和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要求。这一特点决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不再是单纯的封闭式学校教育,它的办学机制应是对社会开放的,它的社会活动应是与社会对接的,它的毕业生要走向各种行业的工作岗位。因此高职高专教育必须变专业教育为岗位教育,变课堂教学为开放性教学,进而实现“设立一个专业,面向一个产业,形成一批实体,安置一批就业,发展一个行业”的良性循环办学目标。不进行产学研结合,学校就没有生命力,迟早会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就业,甚至影响生存。

产学研结合的主体是学校、学生和企业,在产学研结合过程中,构成学校与学生、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三对供求关系。在三对供求关系中,企业需求的是人才和技术,学生需求的是成才和就业,学校需求的是培养合格人才和进行科研开发的基地;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人才需求的依sunshine

据和信息,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场所、指导者和就业岗位,为教师提供科研开发的课题和条件,学校能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信息和高素质技能人才,学生能为学校提供培养对象、为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者既追求各自的价值目标,又相互为要素资源的关系,反映各自价值取向的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符合程度,决定着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成为各自求得生存、参与竞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府在产学研结合运行中,通过规划、评估,起到引导、指导和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作用。

三、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的几种模式

1.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是高职院校建设中实现产学研结合的一种组织形式,由本专业领域的专家或管理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审定实践教学课程大纲;审定专业知识的技能考核的标准及方法;引导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协调、支持或参与本专业的科研活动;指导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参与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指导、推荐毕业生就业,提供来自市场第一线的各种信息。

2.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中心

实训中心应具备实验、实习、咨询、生产和培训等多种功能,成为教学、科研、人才培训、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的综合性实践基地。也即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以进行实验、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能承担工程项目和生产任务,又可模拟仿真生产过程;既可为学生按行业要求设计实训项目,使学生亲自体验和深入了解现代化的工艺流程,生产环节和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又可为社会各界人员知识更新、职业培训,推广新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3. 兴办科技产业

学校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学校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学校中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专业兴办产业,发挥学校的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并通过校内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校办产业与教学单位紧密结合的关系,使产学研结合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之中,形成校内一体化的教学工厂。教师可以围绕产品组织、完善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的改革:学生可以参与产品生产、技术开发,缩短教学与生产实际之间的距离。

4.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选择一批技术先进、管理优秀、效益良好、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坚持互动互利、双赢的原则,制定共建的制度,签订共同遵守的协议。学校聘请企业的技术人员或技师作为学生实训现场的兼职教师,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生产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并在工作中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获得一定的报酬。这也是学生就业前实际工作的全方位的预演。

5.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是学校与产业部门在办学的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学校建设、管理运行甚至教育教

学活动各个方面的合作,它是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拓宽和提高。学校通过成立校董事会,把分别来自教育和经济两个不同社会子系统的法人实体协调在一起,满足各自的需要,实现双赢。我国的一些省份如山东、浙江的教育和政府部门已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企业参股、入股职业院校,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6.“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企业针对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的一种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它不仅有利于整合社会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极大地调动学校、学生和企业的积极性,因材施教,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共赢”。“订单式”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社会用人单位的零距离对接,极大地满足了企业对急需人才的需要,促进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7.建立人才需求网络

来自于人才市场的信息,可对深化校内教学改革起到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学校可聘请企业中分管人事的高中层管理人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和毕业生毕业推荐工作。这些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参与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前介入对毕业生的教育,有利于毕业生降低期望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

8.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

学校每年应组织教师下企业调研。调研可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专业建设调研,主要通过调研了解职业岗位对已有的专业及将要开设的专业在能力、知识、素质方面的要求,确定老专业改造和新专业建设的方案:第二种是毕业生跟踪调研,对历届毕业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以指导学校的教学改革;第三种是对人才需求预测的调研,通过分析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要求,从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四、学院产学研结合的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占地218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2006年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

学院自1993年创建以来,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使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广东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更是连续两年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下面为学院实现产学研结合的所做的举措:

1.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

学院高度重视与社会企业的联合,适时聘请行业、企业的管理和技术骨干以及专家组建专业

指导委员会,参与专业教学方案的设计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帮助教师进行课程开发,使专业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企业需求,同时,利用委员单位的资源组建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证明,这一举措不但邀集用人单位参与了学院的人才培养,使所培养的人才能“适销对路”,而且密切了学院与社会的联系,为学生有效地提供了专业实训、顶岗锻炼的职业环境条件。目前学院37个专业均建立了与本专业相符合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2.校内实训中心(室)

学院设有二院六系:软件学院、珠宝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械与电子系,开设37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学院建立了46个形式和内容都不相同的校内实训中心(室),其目的是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一个近似于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此外学院还先后成立了23个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试中心或培训点,开展了34个工种(模块)的鉴定或培训。其中珠宝学院实训大楼总建筑面积达6000平方米,这是迄今国内最大的珠宝专业教学实训大楼。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实训大楼按“六位一体”,即集教学、培训、生产、技术研究、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素质训导为一体的珠宝首饰类专业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性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规划布局。实训大楼拥有珠宝首饰材料工艺研究所、首饰铸造中心、首饰创意设计中心、珠宝首饰陈列中心、首饰机械加工中心、宝石切磨实训室、珠宝玉石鉴定实训室、首饰电铸电镀实训室、首饰CAD实训室。实训室的设备和规模在国内同类院校处于领先地位。这些校内实训中心的建立为学院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在校园内营造产学研结合的氛围,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校外实训基地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最活跃、产业结构最完善的地区之一,有众多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行业和企业,是名符其实的“世界工厂”,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有巨大的需求。学院自创建以来就认识到仅靠学校内部资源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更不必要,这是因为学校内部不可能建立各种工厂来满足人才培养的全部需要,另一方面,学校需要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因此学校主动地融入到地方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主战场,把行业、企业融入学校人才培养链的全过程,并根据学校的专业特点与相关的行业及企业进行广泛地接触和洽谈。目前学院37个专业均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l49个,遍布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这些实训基地经济成份各不相同,既有大型国企,又有合资和独资企业,还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为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有效运行,根据互利双赢的原则,学校与相关企业建立了明确双方责权利的长期合作协议。

有了这些实训基地,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和校内实习实训的基础上,到生产经营、服务、管理第一线实践。此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文精神、诚信品德、质量意识、服务态度、合作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安全意识、人际交往和风险承受能力等,践行了学院倡导的“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

岗而无需过渡期或适应期,实现了学校培养的接班人与企业当班人的零距离对接。

4.“订单式”人才培养

近年来,学院积极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多个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协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如应用外语系与某一大型卫浴企业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受到了企业的好评。此外学院在兴办科技产业,建立人才需求网络,开展经常性的调研活动等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院通过近年来产学研结合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实践效果:促进了教学和实践、教学与管理、教学与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使学生、企业、学校、社会各方都很满意,提高了学院的办学质量和地位,为广东省经济和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使学院成为了广东省高职高专的龙头院校。

五、启示和思考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产学研结合是高职高专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条最有效途径。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启发:

1.转变观念是产学研结合成功的关键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企业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主动转变观念,到社会去,到企业去,深入社会第一线。学校通过对社会和企业的观察、访问、调研,从行业、企业需求中提炼出有特色的课程体系;通过深入调查认识到行业、企业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友好关系,并努力与之保持长期稳定的关系。这样产学研结合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2.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努力争取行业、企业的支持

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高专教育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深入。一方面,高职高专应动用各种途径与相关的行业、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向行业、企业展示学校的办学实力、办学成果以及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让社会全面了解学校,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要使企业相信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会使双方受益,能让企业在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使他们参与到培养人才的全过程。

3.政府应制订相关的优惠政策

相关优惠政策的制定,为高职高专产学研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

4.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

高职高专的产学研结合要从目前合作普遍较为松散、合作专业单一及合作范围窄提升到紧密的、多专业的、全方位的合作;要发挥学校多学科、多专业的整体优势,为企业提供多专业、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服务,使产学研结合向纵深发展。

5.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对高职高专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加大了实践性教学的难度,而且只有具备“双师型”教师基本素质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如何处理好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协作关系,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6.设立一套相适应的学生顶岗实训的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的设计应以应用能力为主体,同时,还要采取与之相应的评估方法,特别要重视企业对学生顶岗使用中实际表现的综合考察和评价。

参考文献

[1]罗晓芳.高职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改革实践[J].职教论坛,2005,(10):14—16.

[2]王贵喜等.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职业教育一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1):22—25 .

[3]肖仁政等.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0,(4):56—58.

[4]陶经林.高职高专教育实施产学研结合的思考[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55-57.

[5]张亚杭.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03,(7):6—7.

[6]魏庆葆.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的探讨[J].包装工程,2003,(5):144—145 .

[7]朱懿心等.坚持产学研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04,(2):47—48.

[8]张光跃.校企合作相互利性的动力机制与合作模式[J].机械职业教育,2007,(3):16—17.

[9]朱方米.高职院校实行产学研结合的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5,(31):37—39.

欢迎阅读本文档!

下载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职高专教材建设探索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