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课时作业
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九一八事变
1.经过: 1931 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 柳条湖 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第二天清晨,日军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结果:日军扩大侵略,相继占领了 东北三省。东北军十几万人撤至山海关内。短短4个多月,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的锦绣河山,全部沦于敌手。
3.日本殖民东北
(1)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 溥仪 ,在 长春 建立伪满洲国,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
(2)殖民罪恶: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屠杀无辜人民,掠夺战略资源,推行 奴化教育 ,实施残酷的殖民统治。
4.局部抗战表现
(1)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爱国官兵组织 抗日义勇军 ,抵抗日军的侵略。
(2)中国共产党派 杨靖宇 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 局部 抗战开始了。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 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
知识点2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5.华北危机:1933年1月,日军攻占 山海关 ,向南推进。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 华北自治运动 ”,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国民党政府对日采取 不抵抗 的妥协政策,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
6.一二·九运动
(1)经过: 1935 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遭到军警镇压。这就是著名的“一二·九运动”。
(2)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
(3)影响: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3 西安事变
7.背景:在中国共产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策的感召下,在西北“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 蒋介石 联共抗日。
8.爆发:蒋介石顽固坚持内战政策,亲赴西安威逼张、杨继续进攻红军。张学良、杨虎城在多次恳请无望的情况下,于 1936 年12月12日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 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知识分享
教学课件
9.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 周恩来 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
10.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 十年内战 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九一八事变
1.下图著作封面中的历史人物是
(B)
A.光绪 B.溥仪 C.杨靖宇 D.张作霖 2.面对日本军队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开始于 A.东北地区 B.广东地区 C.京津地区 D.淞沪地区
知识点2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3.1935年12月9日,一位记者在北平拍下了学生游行请愿时打的标语。当时拍摄的标语内容最有可能是(D)A.“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摘自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曲
《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1)材料一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具体表现是什么?面对这一局面,国民政府采取了怎样的对策? 表现:1935年下半年,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对策:国民政府对日采取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材料二 时至今日,一些学校会在每年的12月9日举行纪念活动,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一二·九合唱;复旦大学的一二·九歌会,山东财经大学的一二·九长跑等。
知识分享
(A)
教学课件
(2)材料二中的“一二·九合唱”“一二·九歌会”“一二·九长跑”是为了纪念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事件:一二·九运动。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知识点3 西安事变
5.王强同学在学习某一历史事件时,通过以下图示概括了这一事件。该事件的发动者是(C)
A.张学良和冯玉祥 B.陈独秀和李大钊 C.张学良和杨虎城 D.叶挺和杨虎城
6.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从此长达十年的内战开始。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是(D)A.秋收起义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课后巩固提升
1.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蛐蛐叫喊夜声长,茄子下来菊花黄;没到八月过中秋,小鬼便抢占沈阳。”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百团大战
2.九一八事变以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静待国际公理之判断。”这段话内容的实质是(A)A.不抵抗政策 B.幻想国际援助 C.攘外必先安内 D.等待日本主动撤军
3.蒋介石曾宣称:“我们的敌人不是倭寇而是土匪,东三省热河失掉了……我们应该要负责任……无论外面怎样批评诽谤,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惟一要务。”对此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C)A.对于失掉东三省热河,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愿意承担责任 B.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不是日本侵略者
C.蒋介石认为国民政府的主要敌人是盘踞在深山老林的土匪
D.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以先清除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为惟一要务
4.王老师上历史探究课时,展示了以下四幅图片,你觉得这节课探究的主题应该是(D)
A.东北人民抗战
知识分享 B.国民党抗战
教学课件
C.黄海大战 D.局部抗战
5.1935年,日本策划“华北自治运动”的用意是(C)A.帮助华北走向繁荣 B.为了占领东北三省 C.企图变华北为其殖民地 D.迫使国民政府投降
6.某校曾开展纪念一二·九运动的大会。下列关于一二·九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B)A.运动的主力是学生
B.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东北的企图 C.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D.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7.下图是1936年12月30日《西北文化日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从标题看该报道的观点应该是(A)
A.肯定张、杨的行动 B.批评张、杨的主张 C.反对国民政府 D.保持中立立场
8.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1931年,日本关东军炸毁长春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一段路轨,以此为借口突袭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改正:“长春”改为“沈阳”
【√】(2)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改正: 【×】(3)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与日军进行了长期斗争。
改正:“东北抗日义勇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初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改正:“第一次”改为“第二次”
9.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风云突变。某中学八年级(1)班对这段时期的中国历史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重温历史】
材料一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杀人放火真是凶!(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这段歌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事件:九一八事变。感情:对日军暴行的斥责和对侵略者的仇恨。
知识分享
教学课件
【感受历史】
材料二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
(2)蒋介石为何电令张学良对日军的挑衅不予抵抗? 全力剿共,企图消灭红军。
材料三 我们为什么发动这样的运动?为争地盘吗?不是……国都要亡了,还在这里出死力自相残杀,所以才提出抗日救国运动,八项主张。
——摘编自张学良、杨虎城《告全体将士书》
(3)张学良发动“兵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兵谏”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目的:逼蒋抗日。成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感悟历史】
(4)从张学良由“不抵抗将军”到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转变中,你有何感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言之成理即可)
知识分享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知能演练提升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知能演练提升
1.“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这首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长春 B.北平
C.沈阳
D.上海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 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3.如果你是一位社会学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你会发现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的社会浪潮是
A.民主共和 B.民主科学 C.抗日救亡 D.维新变法
()
4.右图是20世纪某时期的一幅标语。该标语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半殖民地化加深 B.巴黎外交失败后,五四运动爆发 C.国共合作破裂后,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北三省沦陷
5.下图是号称“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北大学迁徙路线图(局部)。东北大学迁入关内的原因是
()
A.积极参加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 C.中国国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D.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形势所迫
6.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的直接目的是()A.加紧准备全面侵华战争 B.驱逐英美等国在华北的势力 C.扶植国民党内的亲日派 D.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7.在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提出的要求是()A.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8.一二·九运动中,北平学生高唱《义勇军进行曲》,歌中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当时中华民族面临“最危险的时候”是指()A.东北三省沦陷,民族危机加深 B.日本侵略热河、察哈尔等地 C.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企图吞并华北 D.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企图吞并全中国 9.下列人物中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是()A.左宗棠 C.张学良 B.林则徐 D.张謇
10.1936年12月13日早晨,南京市民王大妈出门买菜,看到报童沿街叫卖:“特大新闻,张、杨发动兵变,蒋总司令遇险。”该新闻反映了()A.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 B.西安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1.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2.2018年是西安事变爆发82周年。小明同学在参观西安事变纪念馆后,写道:“一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墙上方的五个大字‘历史的转折’。”(见下图)“历史的转折”是指()
A.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沈阳市每年都会在9月18日鸣响防空警报,以示不忘国耻。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后,当时的蒋介石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导致怎样的结果?
材料二 1936年10月21日,蒋介石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训话:要分清敌人的远近,事情的缓紧,不“安内”,而轻言抗日,便是是非不明。
材料三 我跟蒋先生(指蒋介石)两个人的冲突……就是冲突这两句话:他是要“安内攘外”,我是要“攘外安内”。
——张学良
(2)1936年,为了让蒋介石由“安内”转向“攘外”,张学良、杨虎城采取了什么行动?当时起调停作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主要是谁?
(3)有人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放蒋”太轻率,可惜;“送蒋”更是误了自己的一生,可叹!你的意见如何?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安事变中与蒋介石谈判,周恩来仍照以前的习惯,称蒋介石为“校长”,寒暄道:“我们有十年没见面了,你显得比从前苍老些。”蒋介石点了点头,说道:“恩来,你是我的部下,你应该听我的话。”周恩来顺着蒋介石的话,转向了正题:“只要校长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你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你的指挥。”
——摘编自叶永烈《西安斗智》
(1)导致周恩来和蒋介石“有十年没见面了”的原因是什么?
(2)蒋介石说周恩来“你是我的部下”,这是怎么回事?
(3)红军从“打倒蒋介石”到“也可以听你的指挥”,从中我们感悟到的基本认识是什么? 答案:
1.C 由“九月十八”“日本兵”可以判断此历史事件是九一八事变,日军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2.B 3.C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民族危机加深,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4.D 5.D 观察图片可以看出,东北大学自1931年9月开始离开沈阳进行迁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占领了沈阳,因此东北大学内迁是受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形势所迫。6.D 7.B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游行,“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C 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在此背景下,一二·九运动爆发,故“最危险的时候”是指C项。9.C 10.B 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936年12月13日”和材料中的“张、杨发动兵变”,可联想到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
11.C 本题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题干材料“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表述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A项是“东北易帜”的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B项与题干不符;C项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
12.D 根据题干材料“西安事变纪念馆”“历史的转折”,可知这是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故选D项。13.参考答案(1)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
(2)发动西安事变。周恩来。
(3)参考示例:我认为张学良“捉蒋”是英雄,可敬;理由:张学良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身负国难家仇,怀抱一颗爱国之心,多次劝说蒋介石停止“剿共”,一致对外,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实行“兵谏”,迫使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张学良这种以民族利益为重,不顾个人利益得失的宽阔胸襟,令人佩服,可敬。
14.参考答案(1)因为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叛变了革命,成为镇压中国共产党和革命群众的刽子手,而周恩来领导发动了南昌起义,坚持走革命道路。
(2)在黄埔军校中,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曾任政治部主任。(3)中国共产党视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一、学习目标
1.知道詹天佑、侯德榜、魏源、严复四位先进中国人做出的主要贡献。2.简述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基本情况。
3.知道鲁迅、徐悲鸿、聂耳和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二、自主学习
第一部分内容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1.詹天佑与京张铁路 2.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 3.新式教育的发展
第二部分内容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1.向西方学习的人们 2.文学巨匠鲁迅
3.艺术家徐悲鸿、聂耳、冼星海
三、先学
四、后教 ⒈科学成就
⑴.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组织修建京张铁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⑵.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
20世纪20年代,研制出生产纯度达99%的纯白
纯碱,取名为
“红三角”,打破了西方对制碱技术的垄断。1940年,发明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制碱法” ⒉新式教育的发端
⑴.中国近代 教育的开端——新式学堂的创办
创办:洋务运动期间,1862年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清政府先后在全国开办30多家新式学堂。(特点:重视外语、科技和军事人才的培养)⑵.近代 中国设立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
设立:1898年,维新变法的“新政”之一,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目的:“广育人才,讲求实务”。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⑶.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对普通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做出规定。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制度,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宣告结束。向西方学习的人们
⑴.魏源(地主阶级思想家)代表作:《海国图志》
内容:系统介绍西方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提出学习西方,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思想,即“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对传统闭关自守观念的挑战。⑵.严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译著:《天演论》
内容:阐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和“自强保种”“救亡图存”的道理,激发国人变法图强的斗志。
2.文学巨匠鲁迅(弃医从文)
代表作: ⑴.小说:
《狂人日记》——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强烈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等小说,取得很高的文学成就,⑵.杂文:
后来由于革命的需要,创造出大量针砭时弊的杂文,它们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空前高度。3.艺术家
⑴.近代 杰出美术大师——徐悲鸿 代表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创作特点:运用中国传统绘画工具,把中国画和西洋画融合为一体,创造独特的风格。他主张绘画要描写人民的生活。⑵.人民音乐家——聂耳 代表作:《义勇军进行曲》——杰出代表,在民族危难时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勇气和信心。此外还有《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30多首歌曲。⑶.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代表作:《黄河大合唱》这首歌以恢弘的旋律,发出中华民族英勇抗敌的怒吼,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成为不朽乐章。
五、小结
1、詹天佑与 京张铁路
2、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1940年发明联合制碱法)
3、新式教育的发展
(新式教育的开端、科举制度的废除)
1、向西方学习的人们: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严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救亡图存”
2、文学巨匠鲁迅——《狂人日记》
3、艺术家:
徐悲鸿:《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
聂
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六、当堂训练习题巩固
1、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A.京汉铁路
B.京张铁路
C.京莆铁路
D.京九铁路
2、京张铁路铁路全线通车的时间是()
A.1909年
B.1908年
C.1910年
D.1912年
3、下面有关京张铁路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京张铁路是国民政府组织修建的;
B.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修建的第一条铁路;
C京张铁路的建成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标志;
D.京张铁路的建成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4、下面关于侯德榜的说法错误的是()
A.侯德榜是驰名中外的化学家;
B.侯德榜撰写了《纯碱制造》;
C.20世纪20年代,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D.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5、将西方教育方式引入中国是在()
A.鸦片战争前后
B.戊戌变法前后
C.甲午中日战争前后
D.辛亥革命前后
6、新式学堂创建于()
A.鸦片战争前后
B.戊戌变法前后
C.洋务运动前后
D.辛亥革命前后
7、京师大学堂是哪一所大学的前身()
A.清华大学B.北京师范大学C.南开大学D北京大学
8、科举制度废止与()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9、《海国图志》的作者是()
A.林则徐
B.严复
C.龚自珍
D.魏源
10、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
A.林则徐
B.严复
C.龚自珍
D.魏源
11、阐发“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是()
A.林则徐
B.严复
C.龚自珍
D.魏源
12、下面作品不是鲁迅的是()
A.《狂人日记》 B.《药》 C.孔乙己》 D.《愚公移山》
13、《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鲁迅
B.徐悲鸿
C.聂耳
D.冼星海
14、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新中国的国歌。这首歌的词作是()
A.聂耳
B.冼星海
C.田汉
D.沈从文
15、同学们,本单元的历史人物,你敬佩的是哪
一位呢?请说出敬佩的理由。练一练
徐悲鸿
《黄河大合唱》
鲁迅
《愚公移山》 冼星海
《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
《孔乙己》
第四篇:历史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备课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屋漏偏遭连阴雨”,饱受内战之苦的中国又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敛矿藏,抢银行、奴役中国百姓,继而又从东北到华北,日本亡我之心昭然若揭。中华民族处在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华民族的危机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危机,日本人的侵略惊醒了每一个中国人,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共赴国难成为国共两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教学目标:
(1)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知道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等史实,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
(4)了解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5)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1.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2、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4、台儿庄战役中共七大
四、教法、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引导活动,现实参与学法指导:情感体验,自我教育,分组合作,探究实践
五、进度安排:
新授课:4课时测试及讲评:
2课时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时达标无答案新人教版
课时达标1—《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一、单项选择题(共8题,共80分)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于()A.卢沟桥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柳条湖事件 D.八一三事变
2.1937年6月,时任驻北平武官的今井武夫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那时候,在东京政界的消息灵通人士之间,私下盛传着这样的谣言:‘七夕的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湖)一样的事件。’”材料表明日军在精心策划下列哪一侵略事变()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3.下列哪一表述反映了中国全民族抗战时期的时代主题()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打倒列强,除军阀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4.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主要是由于()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 C.日本侵华的不断加剧 D.九一八事变的发生
5.下图是人民军队的臂章,请问这支部队出现于哪一历史时期()
A.国民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全民族抗战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6.1937年8—11月,国民政府同日军进行了著名的淞沪会战。下列英雄人物与此次会战有关的是()
①赵登禹②谢晋元③佟麟阁④姚子青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我国将12月13日定为国家公祭日,与该公祭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七七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南京大屠杀 D.日军屠杀旅顺居民
8.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在中国制造了一系列惨案,被中外舆论界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发生在()A.沈阳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二、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0分)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
材料二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材料三 根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调查报告:无辜的南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被集体杀害,总共有30万人以上丧生。请回答:
(1)材料一叙述的“夺我东三省”局面发生在哪次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是怎样抗日的?写出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的改编情况。(3)材料三控诉的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什么事件?
2.回顾1937年的那些事,让我们感受中国崛起的那些艰辛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937年的“摩擦”】
日本所谓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对卢沟桥事变是-这样叙述的:“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1)材料反映了日本所谓的新编历史教科书对哪一历史事件的歪曲?依据史实说说日本人是否真的“希望就地解决”摩擦,为什么? 【1937年的英雄】
佟麟阁在组织部队突击时,被机枪射中腿部。部下劝其撤退,他执意不肯,说“个人安危事小,抗敌事大”,仍率部激战。头部又受重伤,流血过多,壮烈殉国。
(2)佟麟阁牺牲在什么战役中?与佟麟阁一起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是谁?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 【1937年的合作】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共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面对民族危亡,曾经的对手捐弃前嫌,共赴国难。(3)“曾经的对手捐弃前嫌”说明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一例说明国民党的御侮抗战。【1937年的暴行】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_30万同胞遇难80周年纪念日。据《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1937年12月13日晨,日军进入南京的时候,一切抵抗活动都已经停止了……南京就像落入日军之手的猎物,不仅经受了战火,还经受了日军士兵以取乐和搜刮为目的犯下的无数罪行。……(4)南京大屠杀中,被无辜屠杀的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有多少?从这一暴行中你能感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何种本性?
(5)今天,日本国内的某些人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这场战争拒不反省甚至颠倒历史真相。你认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