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

时间:2019-05-14 08:14: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

第一篇: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

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

《劳动法》颁行以来,由于工会和劳动行政部门的并肩努力,我国企业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一状况说明,平等协商机制和集体合同制度作为国际公认的调整企业劳动关系的基本手段,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同样具有巨大生命力。形势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更加紧迫地呼唤集体合同立法,这是因为,一方面《劳动法》关于集体合同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另一方面国家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从各自角度出发制定的规章和文件又缺乏国家意志性、法律规范性和科学合理性。因此,集体合同立法理所当然地应该被国家立法机关所重视。人们呼吁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合同法能尽快出台。为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笔者拟就有关问题略陈管见,以供讨论。

一、关于立法宗旨

集体合同立法首先应当体现国家在企业中建立平等协商机制、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倡导和促进,对企业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调整。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劳动关系,“以合作取代对抗,用协商解决冲突”。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一方面可以弥补国家劳动法律只规定所有企业普遍适用的基本劳动条件和劳动标准,不可能照顾各个具体企业特殊情况的不足,将《劳动法》的规定落实到本企业;另一方面又可以弥补劳动合同主体双方实际地位不平等,单个劳动者不可能就一些重大事项与企业法人协商的不足,将单个劳动者的意志组织成全体员工共同的意志。集体合同的这一作用与国家改善劳动者待遇,保持社会稳定的职能是完全一致的,也是国家劳动立法和推行劳动合同制度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必然应当得到国家的大力倡导和促进。

集体合同立法还应当体现对平等协商机制的调整。《劳动法》第八条规定,劳动者依照法律规定,“就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用人单位进行平等协商”,从而确立了我国企业的平等协商机制。平等协商机制具有灵活性、及时性、内容广泛性等特点,与《劳动法》第33条所规定的集体合同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尤其是对那些目前尚不具备签订集体合同条件的用人单位,更应大力倡导平等协商机制的建立。

二、关于适用范围

首先,集体合同法应当适用于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这是毫无疑义的。有的同志认为,推行集体合同制度的重点应放在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乡镇企业等新经济组织。我们认为,作为工作重点的安排,这无可非议。新经济组织由于种种因素,如工会组织不健全,职工中外来农民工多、流动性大,有关法规不配套等,造成劳动关系不和谐、不稳定,特别需要建立和完善改善劳动关系的机制。但从立法来讲,一是《劳动法》适用于所有企业;二是在我国,国家法律的遵守和执行往往由国有企业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三是从目前实际情况看,许多国有企业同样也潜伏着劳动关系紧张乃至激化的种种因素。因此,不论何类企业,均应无例外地建立集体合同制度。

其次,事业单位是否应当建立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工会法》第18条规定“工会可以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按照法律层次,《工会法》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其效力要优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劳动法》。此外,《劳动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参照本法执行”。尽管《劳动法》第33条只规定了“企业”,但并无对非企业签订集体合同的禁止性含义。所以,从法的普遍适用性出发,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也应推行集体合同制度。

三、关于定义性条款

在集体合同法总则中应分别对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及无效集体合同下定义。这里有三点应注意,第一,劳动部《集体合同规定》第7条给集体协商下的定义是,“指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相应的企业代表,为签订集体合同进行商谈的行为”,这与《劳动法》第8条的涵义明显不符。集体协商不仅限于企业,还包括所有用人单位,此其一。集体协商的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事项,非专“为签订集体合同”而进行,此其二。所以,集体协商(最好按《劳动法》统一称平等协商)不能采用此定义。第二,集体合同定义应突出“团体契约”的涵义,是团体对团体的行为,而非众多职工“合伙”与企业法人的合约。据此,协商代表之行为及其后果均为委派法人承担,且不因代表的变更而改变;因签订与履行集体合同引发的争议,不应简单定义为“集体劳动争议”,而应规范为“团体劳动争议”。第三,按照《劳动法》的规定,集体合同必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大会审议通过,还必须报送劳动部门审核才生效,因而一般不存在“无效集体合同”的问题,在集体合同法中无需设定专章。但在总则中定义一下“无效集体合同”,并规定其确认及责任追究程序,仍然十分必要。

四、关于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基本原则

劳动部《集体合同规定》和全国总工会《工会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试行办法》中对此均分别有所规范,可以在立法时参用。除此之外,按照国际劳工标准及国外集体合同立法的经验,是否还应考虑如下几个原则:

1、双方代表的特命全权性原则。协商代表一旦产生,在任期内均为派出方的特命全权代表,此为法律所确认,无须每次协商均要授权。

2、权利的不可放弃性原则。这主要指工会派出之协商代表,享有与企业平等协商权及签订集体合同权,此权利不得放弃、不得转让。

3、选择和讨论集体合同内容的自由性原则。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是否签订集体合同的选择权在职工一方,企业应遵守这一规定,否则构成侵权。而平等协商及集体合同的内容,双方均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4、监督的系统性及责任的不可回避性原则。平等协商、订立和履行集体合同,均属法律行为,必须构筑系统而完善的监督机制,而且对监督机构而言,这种责任是法定的,不可回避,不得推卸或放弃。

五、关于对参与协商的职工代表的特殊保护

依照国际通常做法及我国国情,这种特殊保护至少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职业保障。例如可规定“担任平等协商的职工代表在劳动合同期内,自担任代表之日起五年内除个人严重过失外,企业不得与其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如果职工代表提出续订劳动合同,企业应与其续订不少于担任代表期限的劳动合同”。二是岗位稳定性保障。要使职工代表不被向歧视性的工种、岗位变动。

六、关于法律责任

为保障企业职工一方签订集体合同权利的实现,保证所签订集体合同条款的履行,建议集体合同法中专设法律责任章。本章应包括以下基本内容:代表逃避参加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的责任,可按拖延的天数处罚;违反和不履行集体合同的责任,应主要处罚违反和不履行集体合同的企业方,一是罚款,二是追究领导者责任;不提供用于平等协商和实施监督所必需资料的责任,包括行政处分和较低数额罚款;追究责任的程序等。

七、关于政府对集体合同和平等协商的倡导

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应当是各级政府的目标。因此,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手段来鼓励和推进企业协商谈判、签订集体合同。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更应采取积极态度。倡导的方式,可以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作为考核企业家的重要内容;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奖励建立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卓有成效的企业;可以由政府牵头举办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的培训班、经验交流会、表彰促进会;也可以在舆论上加强宣传力度等。在立法时可考虑设奖惩专章,也可分散写入有关章节,但须体现政府倡导的精神。

八、关于公有制企业中党组织对平等协商、签订和履行集体合同的保证监督 这不但符合我国国情,也易于为企业所接受,同时对加强集体合同履行中的管理也极有好处。《企业法》第八条规定了企业党组织“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本企业的贯彻执行实行监督”,因此在集体合同法中写入类似条款是有先例、有依据的。这种保证监督可以包括:促进平等协商的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成果;促进双方依法订立集体合同;监督检查已签订集体合同的履行;促进对集体合同进行必要的修订、完善;促进集体合同争议的顺利解决等等。

第二篇: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现状及完善建议

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现状及完善建议

字数:3243 来源:空中英语教室·科学教育家 2011年9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制观念的加强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我国初步建立了一个以宪法为指导,囊括法律、单行法规、地方性法规、国际法为主要内容的的环境法体系,对于当代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法律效力低,没有上升到国家基本法的地位;行政色彩浓烈,过分强调行政机关对环境保护的监管作用忽略了群众参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国的环境法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环境问题事关全局,对我国经济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将起着重要作用。因而,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境法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本文将分析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并对完善我国环境法法律体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环境法环境保护法法律体系完善

一.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现状

(一)制定和完善环境法的重要性

环境既包括以空气、水、土地、植物、动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在前工业社会,早期资本主义国家盲目追逐经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环境保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得到人类的重视。

二战后,随着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也迅速崛起。但是,与经济发展相反的是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持续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全球性气候变暖、臭氧层变薄,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反思经济发展给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破坏。进入20世纪60、70年代后,环境保护逐渐成为各国的共识。各国也由单纯的制定国内环境法走向了合作,一系列的国际环境法、国际环境公约陆续出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6月16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全体会议于斯德哥尔摩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阐明了与会国和国际组织所取得的七点共同看法和二十六项原则,以鼓舞和指导世界各国人民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此后,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构思,即“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满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在国际交往中,中国政府也一直表现出对世界环境负责的姿态。与世界发达国家一样,中国在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制定法律、依法治国,用法律的武器保护环境,打击破坏环境的不法分子,是保护我国环境的重要手段。因而,加快制定和完善环境法,不仅是对世界的负责,对中国自身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可以这么说,制定和完善环境法,应当和经济发展一样引起政府高度重视。

(二)环境法的构成体系

“环境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各种法律规范的统一整体,我国环境法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并且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规定为基础,以综合性环境基本法为核心,以单项专门环境立法为主干,以国际环境条约内容为补充的环境法律、法规、基本制度和环境标准组成的体系”。可以说,建国六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努力,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了。

在这个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指导地位,从宏观上指导着环境法的相关法规的制定。宪法第26条明确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对环境法的任务、对象、基本原则和制度、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等作了全面规定。鉴于环境保护法地位特殊,意义重大,关于环境保护法有关内容和具体规定,笔者在下文还会具体介绍。除了环境保护基本法,我国还制定了7部环境保护单行法规,分别是:1995年5月颁布的《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颁布的《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颁布的《噪声污染防治法》和1999年12月颁布的《海洋环境保护法》、2000年4月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法》、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这些单行法分别就水、大气、海洋、噪声等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环境做出了有关规定,有效的完善了我国的环境法。此外,我国的环境法体系中还有国务院条例和部门规章,如1982年颁布的《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最后,其他一些部门法对环境或环境保护问题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如《民事诉讼法》就有关环境污染的诉讼时效和举证责任做出了规定,《刑法》则规定了惩治破坏环境的犯罪,关于这些内容,笔者在下文还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积极缔结参加有关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其中较为重要的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及其《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联合国湿地公约》等,这些国际条约,只要没有被我国声明保留的,都成为我国环境法体系的组成部分。

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法体系初步完善,比较好的符合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可持续发展,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二 《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作用

《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是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法,鉴于它在我国环境法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故此专门用一章介绍它的有关内容和规定。

(一)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环境保护法》共六章,分别是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附则,六章共计47条。《环境保护法》的条款不多,内容简单,但基本勾勒出了环境保护的轮廓,有关学者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国在1989年正式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部法律的出台在当时被视为民族环保意识进步的象征,也标志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一章总则对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做出了规定,如对“环境”这一概念的阐释、本法的适用范围,并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同时,总则确定了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行政部门。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主要规定了有关行政部门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职责,明确了相应部门的责任,有利于依法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第三章保护和改善环境对海洋、农业、工业、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做出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第四章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是针对排污主体所做的一些限制性规定,如第25条规定:“新建工业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应当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设备和工艺,采用经济合理的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污染物处理技术。”此外,本章还确定了一些重要的环保制度,如排污单位申报登记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第五章法律责任分别从民事、刑事、行政等角度确定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责任,如行政责任有罚款、警告、行政处分,民事责任有向受到损害的单位和个人赔偿。需要指出的是,可以受处罚的不仅有违反环境保护法的企事业单位,还包括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如第45条规定:“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主要是针对本法和有关国际法规优先适用的一些规定。

以上是对《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做了下大致的介绍,下文将结合有关法规分析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救济措施。

(二)环境污染的救济机制和诉讼时效

《环境保护法》对企业和单位破坏环境,制造污染的行为确立了行政、民事、刑事处罚。对于企业事业单位破坏环境的,应当要求他们限期治理,“对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对于环境污染给个人或单位造成损害的,受害人和单位可以提出民事诉讼,要求侵害人给予补偿。《环境保护的》第42条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须知,《民法通则》规定,受到侵权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损害之日起两年内提起诉讼。而环境污染损害的诉讼时效是三年,足见国家的对于环境侵害的重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民事诉讼的举证责任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原告应对自己的主张提供相应的证据。可是在环境侵权诉讼中,却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被告只有在该环境侵害是“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才能免予承担责任,否则即使无过错,也要对受害人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刑事处罚是最严厉的处罚,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也规定了“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此外,“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规定,1997年刑法将其具体化,“刑法修订后在第六章专设了破坏环境资源罪一节,设置了9个条文规定了14种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污染环境犯罪也被植入该节,即刑法第338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第339条规定的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和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对于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最高可以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与《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已经确立了对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制度,这种责任制度,对于惩罚不法分子,教育大多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小结

《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法体系的基本法,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对环境保护的有关问题做出了原则或具体的规定,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落实环保工作的职责、明确合法与非法的范畴、惩罚违法分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1989年制定的《环境保护法》第4条规定了环境法基本原则中的首要原则,即`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该条规定: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理念,对于协调经济与社会、环境发展无疑是相当富有前瞻性的。

三 我国环境法的立法评价

客观评价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现状,方能正确认识自我,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努力,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实现我国环境法新的飞跃。

(一)环境法的立法成绩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环境法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就。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无论在我国的环境保护还是在环境法制建设中都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这是上海政法学院赵俊副教授对于我国30多年来环境立法的一个评价,可以说,该评价代表了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对于环境问题日益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共识,国家对经济的发展也从以往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转变为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国家已经从根本上注重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即发展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环境的重视,有关环境法规、条例也陆续出台,上文已述及,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宪法为主导、《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7部环境法单行法规、多部环境条例、加入的国际环境公约,以及地方环境法规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法体系,这些都是30多年来我们客观的立法成就,充分表明了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环境的重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对环境保护的负责态度。环境法体系的存在,对于指引我们的环保行为、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区分违法与合法、惩治破坏环境的单位与个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使得中国在环境保护的立法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

(二)环境法的立法不足

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尽管目前的环境立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但我国环境立法起步晚、起点低,加上观念的限制和认识不够深入,使得我国环境立法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不足提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环境法作为一个部门法的整体地位过低。关于中国存在几个部门法,目前学术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但一般认为,环境法也属于中国的一个部门法。但是,作为部门法的环境法,比起其他部门法,如民商法、刑法、诉讼法,明显地位太低。其他部门法的代表法,如刑法部门的刑法典、诉讼法部门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均是国家的基本法,而《环境保护法》尽管是环境法体系的基本法,但还没有上升为国家的基本法,因而就有学者感慨到:“从立法地位来看,《环境保护法》颁布至今一直被视为我国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的基本法,是单行环境资源法律、法规制定的依据,然而与其他环境资源单行法一样,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通过的,没有真正体现环境基本法和其他单行法的母子和上下位关系,法律地位并无二致,这与基本法的地位显然不符。”作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与其他环境保护的单行法规一样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这明显在地位上就没有高下之分。环境法作为一个部门法的整体地位过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国家对环境立法还没有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

第二、从对环境的保护主体来看,目前的立法过分强调行政机关的管理与监督,而忽略了民众的环境监管主体的作用。这一点,在《环境保护法》及几部单行法规中均表现的很突出,立法者过分强调了行政机关的监管职能。诚然,在环境保护中,行政机关有着引导和宏观管理的作用,但是,片面强调行政监管而忽视民众参与,无疑是不合理且不符合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的。环境保护事关全局,需要每一个公民参与监督,仅仅依靠行政机关的监管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第三、环境法律责任的追究责任单一,尚没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根据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民众只有在自身权益实际遭受损害时,才能对环境破坏者提起诉讼,要求赔偿。至于那些破坏公益环境的行为,公民是没有资格提起诉讼的,一旦“企业违法排污或者破坏生态环境,公众只能向有关部门检举、投诉,而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诉。无论是沱江、松花江污染,还是淮河岸边的癌症村,受害者都只能等待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救济,致使民众在长期遭受污染、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竟然下跪请求官员治理污染。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之后,哈尔滨20家企业的联合起诉,北京大学三位教授及三位研究生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还有一些哈尔滨居民以个人名义提起的诉讼,均被法院拒绝。这等于变相地帮助污染者,剥夺公民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

第三篇:我国的生态补偿立法的进程及完善建议

我国的生态补偿立法的进程及完善建议

摘要: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下的“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做了具体的安排,包括实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地区建立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没有关于“生态补偿”的统一定义,其主要是基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态系统服务付费”而来。

关键词: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条例

一、生态补偿在立法上的突破

生态补偿作为一种逐渐兴起的环境保护制度、一种新的经济政策手段被寄予厚望,我国对生态补偿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1953年建立的育林基金制度中体现的补偿思想,对生态补偿政策的出台和后来的实践起到了指引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在以森林为主诸多领域开展了实践工作。随着生态补偿实践的开展,立法工作也在不断地进步,向着更高效力的法律、更具体的法律迈进。

(一)、单行法方面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补偿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突出体现在各单行法中对生态补偿制度的涉及,规范性文件对生态补偿的进一步阐述以及地方政策法规的不断细化相关制度,确保生态补偿的实施,以森林生态补偿为例,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政策和法律的演变,“经历了早期实践——摸索前进与政策准备——试点先行——扩大范围实施的不同阶段”并伴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等不断地认识而不断发展。

(二)、《生态补偿条例》工作的推进

新《环境保护法》第31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生态保护补偿。国家指导受益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人民政府通过协商或者按照市场规则进行生态保护补偿。”从基本法上对生态补偿制度进行了确立,对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作了方向性指导。2010年国务院《生态补偿条例》立法的启动对生态补偿立法的建设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生态补偿条例》草稿(征求意见稿)的完成使立法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二、生态补偿在立法上的短板

目前我国生态补偿的立法工作虽然呈现繁荣趋势,但是与蓬勃开展、取得重大进展的生态补偿实践相比,我国在生态补偿立法方面明显滞后,存在重大缺失,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至今没有建立健全的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我国目前的生态补偿立法存在两个重大问题,分别是法律结构的不平衡和法律内容的不完善。

(一)、法律结构——不平衡

1、《宪法》中没有涉及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有着最高的法律效力,在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现状下,序言中没有体现生态文明,总纲26条也没有生态补偿制度的体现,“生态利益”没有在《宪法》中和“经济利益”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2、专门立法的缺失

在制度建设上,生态补偿缺少专门立法,造成其环境法律体系中的缺位,虽然在有些单行法对生态补偿做了规定,但缺乏实施细则和下位法,由于立法的缺失,在广泛开展的生态补偿实践中,更多的是依据各类红头文件和地方规范性文件,政策成为了执行的保障。相比较法律,政策弹性大、不稳定,缺乏有效约束,造成实践中各种问题突出,虽然“这些规范性文件和规章为生态补偿试点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并不能满足全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立法需求。”

(二)、法律内容——不完善

1、原则性的规定导致缺乏操作性

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立法还停留在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不管是《森林法》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还是《水土保持法》关于“水土生态效益补偿”亦或是《水污染防治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等都只有原则性的叙述,对于补给谁、怎么补、补多少、操作程序等都没有规定。

2、缺乏基础性制度支撑导致法律适用时的冲突、重合和法律的不稳定性

虽然我国的单行法基本上都有关于生态补偿的内容,但由于缺乏基础性的制度支持,造成相关规定不统一,导致法律适用时出现冲突或重合,“生态补偿的范围广泛,涉及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矿产资源开发、流域水环境保护、资源枯竭型城市等不同类型,对生态补偿具有管理权限的部门多、权力分散且有交叉,不可避免地出现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纠纷。”单行法之间缺乏协调,部门色彩浓厚,影响整个法律体系合理性的构建。同时,由于不同部门在实践中的重点不一样,在长时间实践的影响下,各个领域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系统,导致不同领域中的措施相互重叠,在实务中就存在湿地保护与草原、森林、流域的保护相重叠。同时由于立法层次低,也导致了政策法规的不稳定性

3、法律实效不足“宣誓性条款过多,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规定不清,使一些生态补偿立法沦为‘观赏法’。”纵观我国现阶段的生态补偿立法,生态资源保护单行法很难满足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客体”、“内容”方面的构成,没有对各主体做出明确的确定,大都是从国家、各级政府部门以及个人提出一些广泛的要求。同时在实施过程中大多采取全国一刀切的做法,脱离地区实际,不利于补偿工作开展地区人民积极性的提高,例如在退耕还林中全国的补偿标准中仅分为南北两个标准。我国《宪法》第9条规定:“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规定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除外。”这一规定导致我国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模糊性,环境成为了公共财产,给补偿工作带来阻碍。

4、生态税立法的缺失

已经开展的生态补偿的实践表明,虽然我国现行生态补偿的财税政策主要有纵向财政转移支付、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生态税三大类,但是生态补偿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依靠中央的财政转移支付,“2012年以来,中央政府每年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额接近800亿元人民币。”横向的财政转移支付主要发生在流域生态补偿领域,包括福建省闽江、九龙江流域水环境保护项目,新安江流域水环境补偿试点项目等。在生态税制度方面,我国没有独立的生态补偿税收,我国现行的资源税、消费税等虽与环境保护相关,却难以发挥调解作用。因此修改税法,开征生态税,为生态补偿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是摆在我国生态保护立法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快立法进程,不仅要开征生态税,而且还有开征森林资源税和草场资源税,以避免和防止生态破坏行为,并未生态补偿提供长效的稳定的资金来源,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一致的目的。”

三、完善生态补偿立法的建议

(一)、结构方面的建议

为完善生态补偿在立法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应从《宪法》上对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予以确立。我国的环境法律体系是在《宪法》的基础上,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建立的,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以对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确立,为进一步推进立法和实践工作的展开有必要将生态补偿的相关内容写进宪法,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宪法序言,推动其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争对生态补偿在环境法律体系中的缺位,国务院加快《生态补偿条例》出台的进程,使生态补偿形成“基本法——专门法——单行法”相对完整的体系,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依靠实践的带动,对行之有效的法律进一步提高其效力位阶,在《生态补偿条例》的基础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出台《生态补偿法》,使整个生态补偿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

(二)、内容方面的建议

政策的不稳定性和法律适用时的冲突以及重合呼吁专门法的出台,政策的不稳定性在于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的影响,之所以存在法律适用时的冲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因为在同一制度上缺少上位法依据,其二是同一效力的法律在制定的同时只考虑部门利益,忽视整个法律体系的协调性,整个法部门的利益。面对出现的上述问题,新修改的《环境保护法》对生态补偿制度的确立相信会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在基本法对制度予以确立的基础上,加速《生态补偿条例》的出台。为避免法律冲突,还需对相关单行法中的内容予以修改和整合,使之生态化,同时对单行法中的确立的制度进一步具体化,突出可持续思想,使单行法和专门立法相结合,相互配合,循序渐进的促进整个立法工作的完成。

我国目前生态补偿实践的展开大多是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的,为了提供实践中机制的操作性,生态补偿在不同的领域立法时可以考虑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法律程序将生态补偿的框架落实到具体项目中。同时在国家出台《生态补偿条例》的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地区具体的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生态补偿条例实施办法》,基本保证整个操作过程都有法律为依据。在不同的补偿领域,在单行法规定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实施办法、资金管理办法,虽然不同领域的生态补偿存在补偿标准、补偿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但是其他领域在立法上和实践上的完善之处依然可以借鉴到自己的领域。在其他领域生态补偿资金管理上可以借鉴森林上的管理办法,从《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中吸收有益部分,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办法。各项立法从不同方面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实现生态补偿的“恢复、维持、增强”的效果。

为了提高我国生态补偿法律的实效性,首先应明确自然资源的产权,“确认生态效益的权属问题是明确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关系主体责、权、利的关键性因素”,在明确产权的基础上在法律条文中清晰界定法律主体、法律义务、责任等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补偿过程处在有效的管理中,保证政策落实的到位性、及时性。同时还需要确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保障整个过程中执法部门严格、顺利执法,对干扰执法的现象追责,保障从中央到地方一条线,连贯的执法、操作,落实具体政策的实行。同时给予补偿的地区差异性、类型的广泛性上,在分类型的基础上考虑空间分布,严格避免全国一刀切的做法。

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就开始了绿色税制改革,在我国目前缺少生态补偿税制的现实状况下,紧靠体现生态补偿原则的排污费、生态环境补偿费、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是远远不够的,修改税法,开征生态税费,为生态补偿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显得极为重要,因此我们要循序渐进的构建我国的生态环境税制,同时保证税收的设立于其他税种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有机、和谐的绿色税收体系。

参考文献:

【1】秦玉才、汪劲主编:《中国生态补偿立法——路在前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李爱年:《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3】赵胜才:《论区域环境法律》,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4】李长亮:《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5】王社坤:《生态补偿条例》,立法构想,载《环境保护》,2014年7月10日 【6】邱秋:《完善立法为生态补偿提供硬约束》,载《环境保护》,2014年3月10日

【7】邱秋:《完善立法为生态补偿提供硬约束》,载《环境保护》,2014年3月10日

【8】汪劲:《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及展望》,载《环境保护》,2014年3月10日

【9】张建伟:《生态补偿制度构建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0】张丽君、张斌:《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第1期

作者简介:袁宁言(1992.11-)女,苗族,湖北省,现就读于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环境法

第四篇: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及立法建议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及立法建议

(1)劳教制度在我国已运行近50年,对解决社会问题起了巨大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劳教变得越来越自由,越来越失控,越来越远离法治的轨道,其弊端日益暴露。为完善劳动教养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违法行为矫治法》列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以《违法行为矫治法》替代“劳动教养”制度。本文试分析我国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弊端,并就违法行为矫治法立法提出一些看法。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弊端

1、劳动教养缺乏法律依据

现行劳教依据的是《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1957年发布)、《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补充规定》(1979年发布)和《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发布),仅此一个决定,一个补充规定,一个试行办法而已。其中决定和补充规定虽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但其发布主体是国务院,其法律地位仅处于行政法规之档次。而试行办法则是国务院转发公安部的文件。被转发的试行办法在内容上较为完备,对决定和规定作了补充,成为了劳教的主要依据。

(1)劳动教养制度明显违反了《宪法》和《立法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现行《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立法法》第8条第五款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而劳动教养不经正当的司法程序,不需审判,甚至被劳教人员没有上诉的权利,仅由劳动教养委员会审查决定,事实上是由公安机关或党政领导决定,就可限制公民人身自由长达3年,还可延长为4年。

(2)劳动教养制度与现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也不符。《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规定。”第10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第64条第二款规定:“本法公布前制定的法规和规章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与本法不符合的,应当自本法公布之日起,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修订,在1997年12月31日前修订完毕。”由此可见,作为行政法规的《劳动教养试行办法》规定“劳动教养”这样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不但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与规定矛盾和冲突,而且已经在事实上处于缺乏法律依据的状态。

(3)劳动教养制度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规定上违背。1998年,中国加入《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9条规定:除非依照法律所规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此处的法律指的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2、劳动教养成为公安机关滥用权力的“温室”

依据1982年《劳动教养试行办法》,对劳动教养的决定只需经过公安局有关科室的批准,不需经过任何形式的取证、控辩、一审、二审等程序。这样,司法机关就无权对决定劳动教养对象的决定过程进行合法的控制和监督,而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甚至连申辩的渠道都没有。这就必然会导致公安机关滥用这一权力的现象发生,成为公安等机关滥用劳教职权、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打开了方面之门。

(1)将刑事诉讼案件作劳教处理。有的公安机关对一些在法定羁押期限内无法侦查结案提起刑事诉讼的案件,取证困难、证据不足、怕移送起诉后被退查的案件,办案经费紧张、办案人手有限畏于追查的案件,或案情复杂根本无法查清的案件,都处以劳教了事。前两年中央对超期羁押进行清查,许多地方就将证据缺乏和证据不足的案件以劳教处理,而且一律三年。

(2)利用劳教进行创收。有的办案单位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创收指标,或者受自身利益的驱动,以劳教相威胁,对卖淫、嫖娼、赌博、吸毒等处以高额罚款。而被罚者往往因为畏于劳教的严厉,只能忍气吞声。

(3)利用“劳教”打击报复上访和维权人员。劳动教养无需经过法律程序,就可剥夺一个公民的自由,有的“刑期”甚至比正式有罪的人还长。在党风和社会风气还未根本好转、法制和监督环境还未完全令人满意的情况下,这个制度确实有可能成为某些腐败分子、贪赃枉法者打击和迫害群众的工具。

3、劳动教养的性质被扭曲

劳动教养作为一种治安行政处罚,其适用对象主要是有轻微违法行为,不够刑事处分的人。然而,劳动教养的期限和对被劳教人员人身自由的剥夺程度却相当于犯有严重罪行的人。犯罪的人最低一档处罚是管制,是部分限制自由的开放性刑罚,在居住地执行,期限最短3个月,最长2年;第二档刑事处罚是拘役。是剥夺自由的,就近执行,每月可回家1-2天,期限最低1个月,最长6个月;第三档刑事处罚是有期徒刑,最低6个月,最长15年,但可以处3年以下的罪名占刑法总罪名的90%以上,而3年以下,还有缓刑的机会,被劳动教养的期限起点1年,高可达4年,被劳教者一般在戒备森严的劳教所执行,节假日照常进行。于是人们都把劳教和劳改混为一谈,都称之为坐牢。久而久之,国家机关也将劳教与劳改一视同仁了。例如:在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第1条规定:劳动教养人员逃跑的,延长劳动教养期限,劳教人员解除劳教后三年内犯罪,逃跑后五年内犯罪的,从重处罚,并且注销本人城市户口,期满后除确实改造好的以外,一律留场就业,不得回原大中城市。其中情节轻微,不够刑事处分的,重新劳动教养或者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第三条规定:劳教人员、劳改罪犯对检举人、被害人和有关的司法工作人员以及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干部、群众行凶报复的,按照其所犯罪行的法律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罚。显然,劳教人员与劳改犯是等同的。

更为混乱的现象是:在一个共同犯罪中,主犯被起诉,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从犯被处劳动教养三年,主犯在外面,从犯在里面。难怪有的劳教人员刚进所后立即挖空心思交待多年前的违法犯罪行为或者捏造犯罪行为。因为他多年前的犯罪行为至多被判有期徒刑一、二年,而且极有可能缓刑。这使劳教与劳改颠倒了。

4、劳动教养程序缺乏监督

按照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中城市人民政府设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由民政、公安、劳动部门的负责人兼职组成,负责劳教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主要负责审查批准劳教,提前解除劳教和延长劳教期限。但实践中,这个管委会形同虚设,劳教的审批机关是公安机关,不服劳教决定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是上级公安机关。不仅大中城市的公安可以决定劳教,县公安局也可以决定劳教,派出所也可以决定劳教,连派出所所长也可以决定劳教。(作者:3COME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service@立即删除)

第五篇:我国税收立法现状评析

内容 提要:本文评析了我国税收立法的现状,认为我国现行税收立法的主要 问题 是:作为税法立法依据的宪法关于税收的原则规定过于简单;税收基本法和与其相配套的一系列单行税收 法律 缺乏;国家行政机关几乎包揽了税收立法;税收行政法规、规章比重过大。从深层原因 分析,税收立法之所以存在这种不正常现象,是因为对税法的性质和地位认识不足,没有把税收征收权和税收支出权提高到国家主权、人民主权的高度来看待,即税收的征收和使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必须由人民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机构来决定。大量的税收立法由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说明行政立法权过度膨胀,蚕食了国家立法机关的税收立法权。这种有悖于宪法、立法法规定的立法体制和立法权限划分的现象应当尽快改变。

关键词: 税法体系 税收立法权 人民主权 职权立法 授权立法

对于我国税法立法现状的评价,有不少专家持如下的看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基本适应 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发展 要求的税法体系或者税法体系的框架。笔者对这种评价不敢苟同。

法的体系是否建立,有一定的衡量标准。根据法律体系构成的一般原理,从总体上说,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法律体系,它由三个次级体系构成。一是法律部门体系。这是法律体系的横向构成,也是法律体系最基本的构成。二是法律效力体系。这是法律体系的纵向构成。依据不同的法的形式的效力层次,依次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和地方规章等构成法律的效力体系。三是实体法与程序法体系。有实体法就必须有程序法与之相适应,否则,实体法就不能得到有效实施。反之,有程序法就必须有实体法与之相适应,程序法的设定以实现实体法为目的,其相互关系具有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的性质。有程序法而无实体法,程序法便是无所适从的虚设形式。法的体系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内容完备。要求法律门类齐全,方方面面都有法可依。如果法规零零星星,支离破碎,一些最基本的法律都没有制定出来,或者虽然制定了,但规定的内容很不完善,与现实不相适应,就不能说法律体系已经建立。(2)结构严谨。要求各种法律法规配套,做到上下左右相互配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我国的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相配套而建立的,各法律部门之间,上位法与下位法之间,其界限分明而又相互衔接。(3)内部和谐。各种法律规范之间,既不能相互重复,也不能相互矛盾。所有的立法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并且下位法不能与上位法相抵触,要克服从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立场出发来立法的倾向。(4)形式 科学 和统一。从法的不同称谓上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出一个法律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机关、效力层次及适用范围。(5)协调发展。法不是一种孤立现象,在法的体系的发展变化中,要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做到与外部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适时地进行法的立、改、废活动。

上述法的体系的构成原理及特征,作为衡量法的体系是否建立的标准,对于法的次级体系——税法体系,也是适用的。以此标准来衡量,从我国税法的现有立法上观察,还不能得出我国税法体系或税法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建立的结论。

首先,从表层来分析,我国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作为税法立法依据的宪法对于税收的原则性规定过于简单,难以为我国的基本税法立法提供直接的宪法根据。现行宪法只有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仅此而已。而世界各国的宪法对有关税收的基本问题都要做出规定。

二是缺乏税收基本法和一系列配套的单行税收法律。自1980年至今,作为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只有两部。一部是1980年9月10日由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后分别于1993年10月31日和1999年8月30日由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修改;另一部是1991年4月9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 企业 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此法取代了1980年9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和1981年12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作为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法律只有一部,即1992年9月4日由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随后在1995年和2001年分别作了修改。就这三个税收法律来说,也并不完善,有的需要修改,有的需要补充。如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与内资企业实行两套不同的所得税制度,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规则,应当予以统一。税收基本法及其相配套的各种单行税收法律,是税法体系中的骨干部分,犹如建筑物中的框架和栋梁,是税法体系中的支柱。税收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等只是围绕支柱和框架而设立的各种模块结构。只有零散的模块结构而没有框架支柱,一个体系无论如何是建立不起来的。从现在的立法情况看,税收基本法没有制定,一系列规定各种税收的单行法律,诸如《增值税法》、《营业税法》、《企业所得税法》、《资源税法》、《消费税法》等等,可以说也基本没有制定。虽然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程序法——《税收征收管理法》,但没有制定出一系列与其地位相当的实体法,程序法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税收行政法规、规章比重过大,国家行政机关几乎包揽了税收立法。除上述极少数的税法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外,税法中的实体法部分基本上都是由国务院及其主管行政部门制定的。据不完全统计,国务院制定的有关税收的暂行条例30多个,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90多个,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立法现象。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效力层次低,权威性不高,难免内容重复、繁杂、交叉重叠。特别是没有效力层级高、具有极大权威性的税收法律,税收法制的统一便难以实现,在部门利益保护主义和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倾向的驱使下,法出多门,极易产生法律规范相互冲突、矛盾的现象。尽管行政法规、规章可能对税收的种种问题、方方面面已作了规定,但远没有达到税法体系建立甚至是初步建立的要求。

其次,从更深层次分析,我国当前的税收立法主要有两大问题。

一是税法立法权的归属问题。我国现行税法的立法,为什么主要由国家行政机关而不是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进行呢?究其原因,恐怕是同对税法的性质的认识有关。

关于税法的性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术界存在租税权力关系说和租税债务关系说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其代表人物分别是德国的奥特。玛亚和阿尔泊特。海扎尔。租税权力关系说从传统行政法学派的观念出发,认为租税法律关系属于权力关系,国家为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必须拥有经济上的收支权力。派生于国家主权的税权,使得国家当然地拥有了课税权和税的使用权。国家在租税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优于人民,行政权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纳税人则处于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客体位置,对于行政命令只有服从的义务,纳税人的权利被忽视。租税债务关系说则认为,租税法律关系属于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租税法律关系中,国家与公民的地位对等,行政机关不享有优越地位。租税债务关系说在强调公民遵从国家制定的法律承担纳税义务的同时,特别强调对纳税人权利的保护。这里不去评判这两种观点的是非曲直,但从我国的税收立法现状中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立法观念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反映出租税权力关系说的影子。这种观念是导致大量行政立法而不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立法的一个重要原因。

要正确回答税法立法权的归属问题,关键是正确认识税法的性质和地位。

①“税收是国家以取得满足公共需求的资金为目的,基于法律规定,无偿地向私人课征的金钱给付。”②“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 政治 权力,按照法律规定标准,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无偿分配,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ru/右上〗③〖,ru/右上〗这些概念的共同之处,都是只说明了国家的征税权一个侧面的含义,引伸出来的仅仅是纳税人的义务,而没有立足于纳税者的立场对纳税者的权利给予足够充分的关注。如果从法治论、宪政论和人权论出发来理解税收的概念,就应以维护纳税人、国民的福祉为核心内容,让国民承担纳税义务须以国家依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使用租税为前提,不能以割裂征收与使用的统一的观点来构筑税的概念。

现代 租税概念起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创立的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的学说。根据这种学说,人类在 自然 状态中是完全自由的,人们共同生活,以合适的 方法 决定自己的行为,处理自身的人身和财产,人人平等,没有任何人必须服从他人的权威。但是自然状态也有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人们所享有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权利没有保障。为了结束在自然状态中产生的混乱和无序,人们相互缔结契约,个人都把属于自己的部分权利(包括部分财产权利)让渡给社会公共权力机关,于是建立了国家和政府。个人让渡给国家的部分财产权利即是赋税,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但是,人们根据契约建立的社会公共权力不能超越“公众福利”的范围。政府是为社会成员而保管和使用这部分财产的,没有社会成员的同意,政府没有任何权力处理他们的财产,否则它就违反了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论,主张国家主权应属于人民,而且永远属于人民。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主权在民的民主国家中,人民的意志是国家一切行为的根源。为了确认、保障主权在民,国家的课税权、征收权必须体现人民承诺的意思,只有经人民的承诺,国家方可行使其税收权力。租税的赋课、征收必须基于由民意机关制定的税法的规定,否则属于违反人民意志的行为,人民无义务服从。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鼓舞下,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首先在英国接着在其他国家发动,其中反对国王横征暴敛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无法律则无课税”、“租税是法律的创造物”的租税法律主义原则(或称租税法定主义原则)的提出和确立,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成果。

下载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国集体合同立法的若干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慈善立法问题浅析

    我国慈善立法问题浅析 摘要:近来,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青基会“中非希望工程”、河南宋基会、儿慈会等一系列事件使整个中国公益慈善业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之中。这些问......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初探(★)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www.xiexiebang.com 免费法律咨询3分钟100%回复 上网找律师 就到中顾法律网 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http://www.xiexiebang.com/souask/ 我国土壤污......

    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立法大全

    浅议我国图书馆近现代立法 [摘要]从我国图书馆的立法现状和面临的的困境分析,介绍了我国近现代图书馆立法的情况和相关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立法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社......

    我国P2P信贷的立法现状及相关建议(共五则范文)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孙律师:*** 北京市朝阳区东四环中路76号大成国际C座 我国P2P信贷的立法现状及相关建议 我国P2P信贷的性质: 在我国,P2P信贷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受《......

    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调整的立法建议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 对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调整的立法建议 ———兼论“小产权房”问题的解决 龙翼飞 中国人民大......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完善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立法的完善山东省茌平县环境监测站 于岩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安全受到严峻挑战。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及监督机制初探

    我国地方行政立法及监督机制初探 徐佼 地方行政立法是指立法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将某些立法权授予地方行政机关,地方行政机关依据授权法创制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为了适应新时......

    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变革

    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变革 2013年10月16日,法学院献礼“65周年校庆高端学术系列讲座”第十讲——“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变革”在文泓楼报告厅进行。本次讲座由我校知识产权学院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