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

时间:2019-05-14 08:3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

第一篇: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

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能代表自我实现需要的描述是()A:他宁愿担任专业工作也不愿做企业家 B:他很少依赖外界反馈

C:他总是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 D:他常常让别人提出问题

2、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3、马拉松赛跑中的“马拉松”一词是指。A:人名 B:地名 C:山名 D:河流名

4、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5、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虽然内容很精彩,但是语言朴实无华,平易近人

B:文化艺术事业固然要用钱,然而一出戏的服装就花掉几万元,也实在不值得 C:如果我们前一段时间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那么今后的困难也同样能够克服 D:该公司负责人曾表示,业务扩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投资公司的周转资金充足

6、从整个中学阶段看,哪一个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____ A:初一年级 B:初二年级 C:初三年级 D:高一年级

7、”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学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 B:社会本位论 C:科学本位论 D:个人本位论

8、教育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做到()。A.面对学生整体身心 B.抓关键期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9、下列解释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A.立法解释 B.学术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10、我国最早的专科学校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的____ A:弦琴学校 B:鸿都门学 C:国子监 D:航海学校

11、迁移的概括化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A.桑代克 B.苛勒 C.奥苏伯尔 D.贾德

12、张伟的所有课外作业都得了优,如果她的学期论文也得到优,即使不作课堂报告,她也能通过考试。不幸的是。她的学期论文没有得到优,所以她要想通过考试,就不得不做课堂报告了。上述论证中的推理是有缺陷的,因为该论证。A:忽视了这种可能性:张伟的学期论文必须得到优。否则就要作课堂报告 B:依赖未确证的假设:如果张伟的学期论文得不到优,她不作课堂报告就通不过考试

C:忽略了这种可能性:如果张伟不得不作课堂报告,那么她的学期论文就没有得到优

D: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性:有的学生学期论文得了优。却没有通过考试

13、关于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 B.教育中应充分重视成熟的意义

C.人的所有能力包括道德都受成长规律支配

D.格赛尔由实验得出的是“个体发展的成熟决定论”

14、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A:同化

B:顺应

☆★ C:图式 D:反射

15、We____ so as not to wake the roommates. A:whispered B:moaned C:grunted D:muttered

16、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这样的课堂气氛属于。A:积极的课堂气氛 B:消极的课堂气氛 C:中立的课堂气氛 D:对抗的课堂气氛

17、《离骚》的作者是。A:宋玉 B:屈原 C:郭沫若 D:蔡文姬

18、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____ A:通过生活实践 B:自己总结 C:向成人学习D:通过阅读

19、以下原则与苏格拉底“产婆术”的实质一致的是____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系统性原则

20、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21、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应该以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灌输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成长的关系。这句话强调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A.教育性原则

B.促进成长的非指示性原则 C.艺术性原则 D.平等尊重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

1、举一反三属于__。A.纵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逆向迁移 D.特殊迁移

2、心理定势对解决问题具有__ A.积极作用 B.消极作用

C.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D.没有作用

3、《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小时。()A:1 B:1.5 C:2 D:2.5

4、德育对德、智、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哪几点__ 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

5、一下关于三段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一个三段论中,有而且只能有三个不同的项 B:中项在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

C:从两个否定前提可以推出确定的结论

D: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6、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 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

7、描述性研究方法不包括()。A.观察法 B.自然实验法 C.个案法 D.调查法

8、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保证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B:保证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9、关于智力发展基本过程,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加以论述的是____ A:期腾伯格 B:桑代克 C:维果茨基 D:皮亚杰

10、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念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__。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11、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增加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____特点。A:主体性 B:个别差异性 C:阶段性 D:不平衡性

12、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受教育权 D.隐私权

13、有差别的微笑的出现是()发生的标志。A:最初诱发性微笑 B:最初社会性微笑 C:最初生理性微笑 D:最初自发性微笑

14、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这一效应称作__ A.福勒和布朗效,B.费斯廷格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马斯洛效应

15、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A:七:八 B:七;九 C:六:七 D:六;八

16、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属于()A:监视策略 B:组织策略 C:复述策略

D:元认知计划策略

17、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__。A.有影响 B.没有影响

C.几乎没有影响 D.有实质性影响

18、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包括的方面有。A:政治教育 B:知识教育 C:思想教育 D:道德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19、教师要解决学生人生方向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与改造,这是因为教师具备()。A.教师的“教员”角色 B.教师的“领导者”角色

C.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 D.教师的“心理医生”角色

20、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A:卢梭 B:洛克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21、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本方法是。A:会谈 B:倾听 C:鼓励 D:询问

第二篇: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著作是()。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D.《学记》

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国家的教育特征。

A.中国 B.埃及 C.希腊 D.罗马

3.“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教育所推崇的理想。

A.前制度化 B.非制度化 C.制度化 D.义务

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5.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

A.《理想国》 B.《政治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照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的。

A.学校 B.学生 C.国家 D.教师

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8.1939年,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茨基

9.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

A.20年代。

B.3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二、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2.教育(狭义)3.制度化教育

三、简答题

1.教育学的研究经历了哪些阶段?

2.简述原始教育的特点。

3.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4.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

治的关系。

2.B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许多文士设立私学,招收生徒,也有传授天文、数学的 文士学校,于是“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代埃

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3.B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认为每个人应该能够 在一个比较灵活的范围内,比较自由的选择他的道路。4.A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苏格拉底。5.A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教育专著《理想国》中。

6.C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

7.D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l916年出版的《民本主义与教育》。8.A l939年,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来阐述教育 规律。

9.B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杨贤江1930年主编的《新

教育大纲》。

二、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

动,都具有教育 作用。

2.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

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三、简答题

1.(1)古代,教育学的萌芽时期;(2)近代,教育学的形成时期;(3)现代,教育学的繁荣发展时期;(4)20世纪50年代后教育学走向成熟。

2.主要是教劳结合:

(1)是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密切结合的教育;

(2)是普及平等的教育;(3)教育的内容是同社会的生产、生活需要相适应的:

(4)教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极为简单。

3.(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的《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递文化知识 B.发展生产力 C.发展教育制度

D.培养人

2.()是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A.学习B.同伴交往

C.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

D.课外活动

3.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

A.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出现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

D.信息革命的出现

5.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A.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6.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校园文化中()。

A.物质文化 B.制度文化 C.教师文化

D.学生文化

7.现代社会出现了古代社会所没有的工程、机电、航空之类的专业,这说明制约学校 教育制度建立的因素是()。

A.社会意识形态 B.社会政治制度

C.本国文化历史传统 D.生产力发展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政策的制约主要体现在()。

A.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 B.是否允许个人办学 C.是否确立重点中学

D.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E.师生如何交往

2.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 E.制度成分

3.校园文化可细分为()。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精神文化 D.教职工文化 E.非物质文化

三、填空题

1.舒尔茨提出的__________理论,说明了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促进因素。2.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校园的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_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四、简答题

1.简述学校文化的特性。2.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有哪些制约作用?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

2.c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活动是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3.B决定教育目的的是政治经济制度。

4.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为初等教育的普遍实施奠定了基础。

5.A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 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 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说明了教育对经济

发展的促进作用。

6.B在校园文化中,学风、校风、校规、校纪等属于制度文化。7.D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制约

着学校教育制度 的建立。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师生如何交往与题干的问题无关。2.ABCD制度成分是组织文化的内容。

3.ABC按不同层次和标准可将校园文化分为ABC项中的三种类型。

三、填空题 1.人力资本

2.课程活动文化精神文化

四、简答题

1.(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

2.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特征:(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3.(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2.“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一观点 属于个体发展上的()。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活动论

3.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一观点属于教育学上的()。

A.内发论 B.三因素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D.外铄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A.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B.加速个体发展

C.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延时的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

E.发展个性

2.外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弗洛伊德 B.华生 C.孟子 D.荀子 E.洛克

3.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内发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有()。

A.孟子 B.苟子 C.威尔逊 D.格赛尔 E.洛克

三、填空题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__________过程中实现的。

2.外铄论者一般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典型代表之一是美国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_____。

3,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4.__________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5.“身残志坚”说明了个体的身心发展中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具有__________

关系。

四、名词解释

1.外铄论

2.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五、简答题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

六、案例分析题

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对材料进行分析。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D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现象,即发展不平衡现象,引起了教育者的重视,他们提 出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2.C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的结果。

3.A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 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这属于教育学上的内发论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 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与 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

发展个性的功能。

2.BDE持“性恶论”观点的荀子认为人的发展依靠外在的力量,英国洛克的“白板说”和美国 的华生都是外铄论的代表。

3.ACD荀子和洛克是外铄论者。

三、填空题 1.社会实践

2.人的发展主要依靠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 学校的教育等外在的力量

华生

3.遗传素质成熟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

4.遗传素质 5.互补性

四、名词解释

1.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2.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 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五、简述题

1.(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 和学校的教育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

用的结果。

六、案例分析题 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天赋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第四章

教育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美育即()。A.审美教育 B.美术教育 C.艺术教育 D.美学教育

2.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属于普通中学的哪一方面的要

求?()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二、多项选择题

1.教育目的制定的客观依据有()。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理念、理想人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2.教育目的为受教育者指明了()。

A.发展方向 B.发展原则 C.发展结果 D.发展速度 E.发展阶段

3.教育目的制约的对象有()。

A.教育政策的制定 B.教育制度的建立 C.教育内容的确立 D.教育方法的选择 E.教育效果的评价

4.教育目的的评价内容主要有()。

A.教学方法的选择 B.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C.学生的学习质量 D.教师的教学质量

E.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和效益

三、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

四、简答题

1.简述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3.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五、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及其对我国教育目的规定性的意义。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美育的内容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广得

多。

2.C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与习惯。

二、多项选择题

1.ABDE制定者的哲学理论、理想人格是教育目的制定的主观依据。2.AC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作用主要是为其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结果。

3.ABCDE凡是与教育活动有关的内容都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4.BCDE教学方法的选择与题干不符。

三、解释名词

教育目的:就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规定着人才

培养的质量规格。

四、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

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

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3.(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

(5)劳动技术教育;

(3)素质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①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②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

③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五、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十分丰富,其基本含义是人的体力、智力能充分自由地发展运用,以适应不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需求,同时人的道德品质和美的情操高度发展;这诸方面的发展,在一个人的身上是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这一学说的基本观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物质生产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基础”。(2)分工导致人的发展片面化,私有制则加剧了这种变化。(3)大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

(4)共产主义社会使人的全面发展得以实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理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客观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它对无产阶级革命,特别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实践,起着现实的指导作用。社会主义国家都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和指导,从本国实际出发,确立自己的教育方针,明确学校教育的目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实践更是如此。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单项选择题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A.前提条件 B.必要保证 C.必然要求 D.必然结果

2.()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A.杜威 B.卢梭 C.洛克 D.夸美纽斯

3.学生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兴奋,这体现了教师的()角色。A.管理者 B.示范者 C.朋友 D.传道者

4.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成功的()。A.要求 B.途径 C.条件 D.结果

5.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包括()。A.学习权 B.人格尊严权 C.公正评价权

D.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

6.首次提出教师工作应该作为一种专门职业而存在的法律是()。A.《教师法》 B.《义务教育法》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儿童权利公约》

二、多项选择题

1.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包括()。A.耐心周到 B.过分挑剔 C.主观偏心 D.有责任心 E.有幽默感 2.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看,国家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下哪些方面是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A.为所有学生提供正常的教育机会 B.关注贫困学生,设立帮困基金

C.关注残疾学生,设立特殊的教育机构 D.实施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制度

E.学生无权因学生交不起学杂费或其他摊派费用而让学生停学、退学或变相开除

三、填空题

1.《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学生享有的权利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_________。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和一定的____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2.简述我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应尽的义务。3.简述数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4.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做简要的说明。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2.D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3.C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往往愿意把教师当作他们的朋友,也期望教师能把他们当做朋友来对待,希望得到教师在学习、生活、人生等方面的指导,希望教师能与他们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兴奋。

4.C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所以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5.B人格尊严权属于学生的人身权。

6.C l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工作应该作为一种专门职业。

二、多项选择题

1.ADE过分挑剔、主观偏心属于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2.ABCDE学校和国家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以上五项均体现了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

三、填空题

1.人身权,受教育权 2.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3.研究能力

四、简答题

1.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2.(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3.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能否正确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4.教师的职业角色有:

(1)传道者角色,教师负有社会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使命。

(2)授业、解惑者角色,教师以特定的方法将知识经验、技能传授给年轻一代,并帮助他们解除学习中的困惑,启发他们的智慧。

(3)示范者角色,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4)管理者角色,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肩负着教育教学管理的责任。

(5)朋友角色,教师往往被学生视为自已的父母或朋友。

(6)研究者角色,教师要以一种变化发展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

第六章 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个体教育活动的种种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这种教学目标称为()。

A.普遍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通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3.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

A.对教材的研究

B.对教法的研究 C.对学科的研究 D.对教学模式的研究

4.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

A.确定方法 B.确定内容 C.确定目标 D.确定标准

5.泰勒的课程论经典著作是()。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学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教学研究计划 C.课题计划 D.教具制作计划 E.课时计划

2.泰勒原理包含的主要内容是()。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学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得到实现 3.课程表的安排应遵循的原则是()。

A.整体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迁移性原则 D.合理性原则 E.生理适宜原则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A.教学目标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E.教学方法

三、填空题

1.制约课程的三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四、简答题

1.简述学校课程及其形式。2.简述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3.简述教学计划的构成。4.简述教学任务的内容。

5.简述学生的学习特点及所受影响的因素。

五、论述题

在课程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哪些问题?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个体教育活动的种种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表

现,这种教学目标称为生成性目标。

2.D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三个特征。3.C课科目标的依据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以及对学科的研究。

4.C目标评价模式最为关键的步骤是确定目标。

5.A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详细论述了课程论内容。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BD不属于教学进度计划的内容。2.BCDE课程政策如何制定与课程设计无关。3.ACE BD两项不属于课程安排的原则。

4.BCD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构成课程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文件。

三、填空题 1.知识社会儿童

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四、简答题

1.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我国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4.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个方面:(1)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3)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5.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五、论述题

课程实施作为一个动态的序列化的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运行结构。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至少要考虑七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安排课程表,明确各门课程的开设顺序和课时分配;第二,确定并分析教学任务;第三,研究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个性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第四,选择并确定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教学模式;第五,对具体的教学单元和课的类型和结构进行规划;第六,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第七,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为下一步的课程实施

提供反馈性信息。

第七章

教学(上)

一、单项选择题

1.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2.教学原则是依据()来制定的。A.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B.教育部颁发的文件

C.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规律 D.教学目的

3.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这反映教学过程的哪一特点?()A.教育性 B.指导性 C.间接性 D.交往性

4.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不包括()。A.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 B.学生特点

C.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D.学校的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讲授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是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B.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 C.注意启发 D.讲究语言艺术

E.可分为讲述、讲演、讲解三种方式 2.教学中运用巩固性原则要注意()。A.准备好问题

B.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C.重视组织各种复习D.善于启发诱导

E.在扩充改组和运用中积极巩固

三、填空题

1.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是_______。

2.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相互作用同时介入,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知识学习与思想、情感、意志培养的关系问题,这一观点称为教学的_______原则。3._______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它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主要作用。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3.简述直观性原则及其贯彻的基本要求。4.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2.C教学原则是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3.C教学过程的间接性表现在学生通过学习书本知识去认识客观世界上。

4。D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多项选择题

1.BCDE运用过程中不注意启发就会成为注入式。2.BCE AD两项是运用谈话法教学时的基本要求。

三、填空题 1.演示法

2.知、情、意的统一 3.教学

四、简答题 1.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2.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3.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

(1)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第八章

教学(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份教案的核心是()。

A.提出教学目标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进程 D.规划板书的内容

2.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现场教学 D.小组教学

3.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外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二、多项选择题

1.备课的内容包括()。

A.钻研教材 B.了解学生

C.收集参考资料 D.制作直观教具 E.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2.在学业成绩考查中,试题类型有()。

A.简答式试题 B.陈述式试题 C.是非题 D.多项选择题 E.组配式试题

三、填空题

1.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

2.古代普遍推行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________;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称为

________。

四、简答题

1.简述课的组成部分。2.简述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五、论述题

论述五种教学组织形式。

六、案例分析题

某老师在《赠汪伦》的教学中,老师组织了一场“表演”。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赠汪伦》一课,大家有没有兴趣表演李白和汪伦离别时的情况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并有两位同学上来表演,他们模仿古人的模样,用手边捋胡子,边念《赠汪伦》的诗。这种新奇的表演别开生面。后来又有一组的同学上台表演,他们想起了唱古时候离别时候的歌,可是又都不太想得起来,这时老师提醒道,我们可以唱自己知道的歌。歌曲便在教室上空飞扬。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应如何上好一堂课?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设计教学进程是教案的核心。

2.B 目前世界范围内,班级授课制是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3.A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

编班。

二、多项选择题

1.ABE备课应做三项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订教学进度计划。2.ABCDE试题类型大体有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供答型试题又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两种。选答型试题可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与组配式试题三种。

三、填空题 1.京师同文馆 2.个别教学制 3.效度信度

四、简答题

1.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

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2.(1)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2)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3.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五、论述题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包括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具体内容如下:

(1)个别教学制。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布置、检查和批改作业都是个别进行的,即教师对学生一个一个轮流地教;教师在教某个学生时,其余学生均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复习或作业。个别教学制的优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使教学内容、进度适合于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因而在个别教学中,即使是同时上学启蒙的学生,他们各自学习进度也会有很大差别。但采用个别教学,一个教师所能教的学生数量是很有限的,教学效率比较低。

(2)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但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班级授课制的优点在于它比个别教学的效率高,一个教师同时能教几十个学生;比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展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它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3)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先有能力分组和作业分组两种类型,后又发展了内部分组和外部分组两种形式。分组教学的最显著的优点是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存在一些较严重的问题:①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②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③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4)设计教学法。设计教学法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能力。

(5)道尔顿制。道尔顿制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提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道尔顿制的显著优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因为大多数学生尚不具备独立学习与作业的能力,如果没有教师的系统讲解,他们往往在摸索中白白浪费时间而无多大收获,学不到系统知识,而且道尔顿制要求有较好的教学设施与条件,这是

一般学校都不具备的。

六、案例分析题(1)明确教学目的;

(2)保证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计划;

(5)组织好教学活动;(6)布置好课外作业。(围绕上面几点展开论述。)

第九章

德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D.德育任务

2.德育过程中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是德育过程的()。A.内容 B.结构 C.层次 D.方法

3.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是()。A.一致的,可以等同 B.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C.相互促进的关系 D.相互包容的关系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

二、多项选择题

1.德育的形式有()。A.家庭德育 B.学校德育 C.区域德育 D.社会德育 E.民族德育

2.德育对智、体、美诸育的促进功能,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A.动机作用 B.方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获得体能、体魄的提高

3.坚持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要注意以下哪几点要求?()A.坚持严格要求 B.注重宣传与教育

C.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 D.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E.公平、正确、合情合理

三、简答题

1.简述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2.简述我国政治教育的内容。

3.简述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4.简述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德育目标不仅决定着德育内容、形式、方法,也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2.B德育过程是由各种不同质的要素的组合方式而成的,他们的组合方式就是德育过程的结构。3.B德育过程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是个体努力去践行道德信念,提高自身的过程,二者的关系是教育与发展的关系。4.D这句话体现的是榜样示范法。

二、多项选择题

1.ABD德育的主要形式有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2.ABC D属于智育范畴,E属于体育范畴。

3.BCE坚持严格要求是运用锻炼法要注意的要求,与启发说服相结合是运用陶冶法要注意的要求。

三、简答题

1.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2.我国的政治教育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社会科学教育。3.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即道德认识,情即道德情感,意即道德意志,行即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四要素是相互作用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第十章

班级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学生会 B.班级 C.小组 D.团委

2.通过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的()。A.常规管理 B.民主管理 C.平行管理 D.目标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A.必要的规章制度 B.正确的班级舆论 C.共同的生活准则 D.优良的班级传统 E.一定的活动节律

2.教师可通过()方面培养和树立良好的班风。A.讲清道理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召开班会 E.反复实践

3.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经历了()过程。A.初识 B.组建 C.形成 D.发展 E.解体

三、填空题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2.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的著作是夸美纽斯的________。

3.班集体是训练班级成员自己——自己、自己——自己、自主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

4.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分为近期的、中期的、________三种;目标的提出由易到难、________、逐步提高。

四、简答题

1.简述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过程。2.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

3.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2.A通过制订和执行规章制度去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班级管理中的常规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BD对正常秩序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属于正常秩序的内容。

2.ABCE教师培养和树立良好班风的常规做法是讲道理、树榜样、严要求、常实践。

3.BCD班集体的形成一般都经历组建、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

三、填空题

1.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 个性影响力 2.《大教学论》 3.管理教育

4.远期的 由近到远

四、简答题 1.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2.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3.

(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篇:天津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教学(下)考试题

天津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教学(下)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叩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这项工作是()A:建立学生档案 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 D:操行评定

2、儿童在____才能在动作开始前完全用语言表述行动目标和计划。A:新生儿期 B:幼JL-9-期 C:幼儿中期 D:幼儿晚期

3、福禄培尔认为儿童有四种本能,包括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

A:制作的本能 B:创造的本能 C:宗教的本能 D:运动的本能

4、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属于__。A.童年期 B.少年期 C.学龄中期 D.学龄晚期 5、2012年单项选择:学生小王和小郑打架,老师未及时制止,小王把小郑打受伤,应承担责任的是()A:小王和学校 B:小王和其监护人 C:小郑和学校

D:小郑和其监护人

6、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 E:重视个别差异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A:传统文化

B: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 C:知识与技能 D:讲文明礼貌

8、”学会关心”是下列哪些德育模式所强调的____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价值澄清模式 D:社会模仿模式

9、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 A:眼睛 B:耳朵 C:鼻子 D:舌

10、①尤其需要说明的是,湖北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郧县猿人和郧西猿人②说明湖北是晚期猿人重要的生活区域之一③湖北境内目前已经发现的人类化石主要是晚期人类化石④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时空坐标意义⑤不仅在时间上分别与蓝田猿人和北京猿相当⑥而且在空间上分别位于蓝田猿人和北京猿人的南方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⑥⑤④ B:①⑤⑥④③② C:③④①⑤⑥② D:③②①⑤⑥④

11、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__。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2、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自觉遵守纪律行为时,教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____ A:消退 B:惩罚 C:正强化 D:负强化

13、生产力对教育起()A:辅助作用 B:决定作用 C:主导作用 D:促进作用

14、治疗弱视的最佳期是。A:1~2岁 B:3~5岁 C:12~13岁 D:5~7岁

15、教师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这就要求教师履行()A:“父母”的角色 B:“榜样”的角色 C:“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 D:“青少年”的朋友

16、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我们可以把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分为()A:近景动机和远景动机 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17、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在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中最先发挥作用的是()A:造纸术 B:指南针 C:火药 D:印刷术

18、急性重型腹泻对儿童的危害最主要是。A:营养不良 B:内分泌紊乱 C:代谢紊乱

D:脱水、水电解质紊乱

19、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主张体现了__ A.社会本位论思想 B.个人本位论思想 C.社会效益论思想 D.教育无目的论思想

20、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A:布鲁纳 B:康德 C:杜威 D:卢梭

21、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特点是都否认了__。A.教育的社会性 B.教育的平等性 C.教育的阶级性 D.教育的生产性

22、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小组教学 B:个别教学 C:复式教学 D:课堂教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是教育主体叙述教育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是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体悟教育真谛的一种研究方法。A:行动研究法 B:叙事研究法 C:实验研究法 D:调查研究法

2、经过动机斗争,道德的动机战胜非,道德的动机这主要是____的过程。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以下思维活动中,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最早关注的研究是()。A.求异思维 B.求同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4、学校应当建立与家长之间的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特别需要通报的内容有()①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②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③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异常状况④其他有关学生安全的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②③

5、学校组织特征的独特性表现在()A:官方性 B:地域性 C:垄断性 D:非自愿性 E:公益性

6、教育目的有__的作用。A.导向 B.激励 C.规范 D.评价 E.鉴定

7、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__。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8、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__。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

9、学习源于对学习内容或结果的兴趣而发的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间接的远景性动机 D:直接的近景性动机

10、I don’t think it advisable____ A:your studying maths B:you to study maths C:for you to study maths D:of you to study maths

11、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基因是携带某特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DNA片段 B:基因是携带某特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RNA片段 C:基因是携带某特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结构蛋白

D:基因是编码蛋白质或RNA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12、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A.班杜拉 B.麦克里兰德 C.奥苏伯尔 D.阿特金森

13、中国现代话剧的奠基人是____ A:鲁迅 B:曹禺 C:夏衍 D:郭沫若

14、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方法。____ A:演示法 B:范例法 C:观察法 D:示范法

15、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____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16、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__。A.竞争目标结构 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C.合作目标结构 D.友谊目标结构

17、课程计划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__。A.学科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 E.学周安排

18、__是个性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决定着一个人总的个性倾向和态度。A.世界观 B.个性倾向性 C.性格 D.理想

19、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____ A:设置学习目标

B: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 C:测验先做简单题目

D:考试时监视自己速度和时间

20、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叫__。A.顺向迁移 B.逆向迁移 C.正迁移 D.负迁移

21、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级形态是【】 A.教学技巧 B.教学技艺 C.教学艺术 D.教学自动化

22、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的是__。A.科学知识 B.信息技术 C.文化发展 D.政治体制

第四篇:2016年上半年台湾省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卷

2016年上半年台湾省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卷

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____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E:亲密感

2、以被评对象的过去为基准,与现在相比较,或者以被评价对象具有的几个方面中某一个方面为基础,其他方面与这个方面进行比较。这种评价被称之为()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个体内容差异评价

3、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这体现了问题解决的__。A.序列性 B.认知性 C.复杂性 D.目的性

4、秦朝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 B:皇帝任命 C:考试选拔 D:地方推荐

5、有的幼儿争着擦桌子,翻来覆去擦不完,他的这种行动说明__ A.他的行动动机与目的不是一致的 B.他的行动动机与目的是一致的 C.他的行动动机与目的是毫不相关的 D.他正在学习劳动的方式方法

6、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不包括()A:小组合作研究 B:个人独立研究 C:师生讨论研究

D: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

7、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称为()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8、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E:重视个别差异

9、教育史上“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是__。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洛克

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9.5年提高到()年,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A:11.220% B:11.230% C:1220% D:1230%

11、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____ A:生存 B:情境 C:教材 D:学生

12、梦属于__。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13、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__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14、中国近代人物都比较复杂。它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代表更是如此。社会解体的迅速,政治斗争的剧烈,新旧观念的交错。使人们思想经常处在动荡、变化和不平衡的状态中。先进者已接受或迈向社会主义思想,落后者仍抱住“子日诗云”、“正心诚意”不放。同一人物、思想或行为的这一部分已经很开通很进步了,另一方面或另一部分却很保守很落后。政治思想是先进的,世界观可能仍是唯心主义文艺学术观点可能是资产阶级的.而政治主张却依旧是封建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构成了中国近代思想一幅极为错杂矛盾的图景。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____ A:中国近代思想总体上还没有现代思想元素

B:中国近代人物或者是保守落后的.或者是开放进步的 C: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是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

D:中国近代思想的复杂性源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经济发展的落后

15、Exce1中,教师在成绩单中输入“数学成绩>70”和“总分>350”显示的结果是__ A.所有数学>70的记录 B.所有总分>350的记录

C.所有数学>70且总分>350的记录 D.所有数学>70或总分>350的记录

16、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灵活性很强,但是始终遵循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这是()

A:系统分析模式 B:目标模式

C:修正教学模式 D:过程模式

17、持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应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是的观点。____ A:宗教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个人本位论 D:文化本位论

18、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____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19、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为。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E:重视个别差异

20、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要经历几个阶段。它们是__。A.顺服 B.依从 C.行动 D.认同 E.内化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属于。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热情

2、学校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____ A:起决定作用 B:起潜移默化作用 C:起主导作用

D:起自然前提作用

3、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有()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 E:教师素质现代化

4、”以提供建构认知结构的框架为教学的切入点”属于__教学策略。A.先行组织者 B.掌握学习C.支架式 D.抛锚式

5、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分期的理论,七至十一岁儿童处于()A.感觉运动阶段 B.思维准备阶段 C.思维阶段

D.抽象思维阶段

6、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是()A:启发谈话 B:总结谈话 C:复习谈话 D:评价谈话

7、一个测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程度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程度指测验的__。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8、(2005年4月)“教育即生活”是教育哲学家的观点。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9、如果“只有你去比赛,我才去观战”为真判断,则下列为假的一项是。A:你去比赛.我去观战

B:你不去比赛.我也不去观战 C:你去比赛.我不一定去观战 D:你不去比赛.我去观战

10、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__。A.热爱教育事业 B.热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开拓创新

11、在西方,被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是____ A:梅伊曼 B:桑代克 C:推孟 D:贾德

12、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遗传与变异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学习属于 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13、以下属于咨询方法中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是__。A..鼓励表达 B.系统脱敏法 C.团体咨询 D..改变认知

14、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称之为__ 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能力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计划

15、”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符合的教学原则。A:启发性 B:巩固性 C:循序渐进

D:理论联系实际

16、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__。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7、根据柯尔柏格的道德发展分期理论,“惩罚与服从的定向”属于()A:第一期 B:第二期 C:第三期 D:第四期

18、在幼儿期,幼儿大量使用的判断是____ A:直接判断 B:间接判断 C:形式判断 D:客观判断

19、判断和确定教育法律的效力等级应遵循的原则是__ A.下位法服从上位法 B.前定法优于后定法 C.特殊法优于一般法

D.特定程序法律优于一般程序法律 E.国际法优于国内法

20、为了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小学课程改革需要加强__ A.综合性 B.弹性 C.实践性 D.基础性

第五篇: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2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2

典型真题分析

1.衡量一个测验有效性、正确性的重要指标是()。(2008年4月)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评析】答案为B。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它

是科学测量工具最重要的质量指标。此题旨在考查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2.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可将其分为()。(2007年)A.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D.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评析】答案为C。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可分为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分为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可分为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

A.教学测验

B.教学评价 C.教学测量

D.教学鉴定

2.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A.作出分析

B.作出判断 C.进行评估

D.作出决策

3.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而进行的教学评价属于()。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4.对学生学习成就的解释采用了相对的观点。主要用于选拔(如升学考试)或编组、编班的评价方法是()。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 5.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A.教学过程之前

B.学生毕业时 C.教学过程之后

D.教学过程之中

6.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方式称为()。

A.常模参照评价

B.正式评价

C.标准参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方式称为()。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8.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9.教学评价()测量和测验。A.不等同于

B.等同于 C.毫无关系

D.包括

10.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A.成就水平的测验

B.能力形成的测验 C.结构的测验

D.智力发展的测验

11.诊断性评价多半是在()实施。A.教学过程中

B.形成性评价之后

C.形成性评价之前

D.教学过程之后

12.通过对学生的家庭作业或课堂练习、论文、日记、手工制作的模型、绘画等各种作品进行考查分析。并形成某种判断和决策的过程称为()。A.个案研究

B.观察分析 C.案卷分析

D.轶事记录

13.按照研究的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对所了解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方法称之为()。A.观察法

B.心理测验法 C.谈话法

D.自述法

14.()可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A.选择题

B.是非题 C.论文题

D.填空题

15.()是衡量一个测验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来源:考试大-

二、多项选择题

1.测验前的计划包括()。A.确定测验的目的

B.确定测验要考查的学习结果 C.列出测验要包括的课程内容

D.写下考试计划或细目表 E.选择适合的题型

2.以下关于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没有关系

B.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C.两者完全等同

D.教学评价以测量、测验的客观描述为基础

E.测量、测验的结果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是否有实际意义 3.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缺点体现在()。A.太过客观性

B.与学校课程之间的关系不协调 C.费时费力

D.测验结果的不当使用可能对个体产生不良影响 E.适用范围窄

4.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使题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5.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

A.测验

B.问卷

C.观察

D.谈话

E.布置作业

三、填空题

1.对认知和技能领域的学业成就的评价,最常用的评价手段是_____和教师自编测验。2.教学评价是一种系统化的持续的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资料、_____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3.测量主要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_____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4._____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5.教师自编主观题的类型包括_____和问题解决题两类。

6.教学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_____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7.常模是解释测验结果的_____,由总体测量结果的_____表示。

8.细目表的形式是_____,一般纵栏表示学习结果,横栏表示课程的内容或范围,中间的栏目就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情况填上在测验中计划测量多大比例的学习结果和课程内容。9.自编题包括_____和主观题两种类型。教师使用哪一种类型的题目由测验的目的

10._____是由题干和两个或更多的选项组成的,题干可以是直接提问或者以不完整的句子的形式出现,而选项是提供可供选择的答案。选项中有一至多个正确答案的称作_____。11._____是指要求学生用文字论述方式阐述相关观点的题目,回答字数可以从几段到几大页不等,一般常用的是有限制的问答题和_____。12.问题解决题通常有两种形式:间接测验和_____。13.信度指标通常以相关系数来表示,即用同一被试样本所得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称为_____。

14.测验结果的分析主要包括对_____本身的分析和对_____的分析两个方面。

15.常用的观察的方法有行为检查单、_____和等级评价量表,检查单与评价量表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检查单只需要做_____的判断,而等级评价量表是做_____的判断。

四、名词解释

1.教学测量 2.填空题

3.教师自编测验 4.晕轮效应 5.问题解决题

五、简答题

1.简述测验前的计划。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

3.说明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与优越性。4.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

六、论述题

1.试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

2.如何对教学评价结果进行处理与报告?

下载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津2017年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德育考试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9)

    典型真题分析 1.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元认知策略。(2007年) A.设置目标B.列提纲C.寻求同学帮助D.做笔记 【评析】答案为A。元认知策略大致可分以下三种:计划策略一一计划策略......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4

    典型真题分析 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2008年4月)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评析】答案为C。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此题旨在考查......

    (12)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12) 典型分析题: 1.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 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

    2015年下半年西藏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教育与教育学考试试卷

    2015年下半年西藏中学教育学同步训练:教育与教育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能对有关知识进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

    中学教育学试题

    湖南2008年教师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试题 一、选择题: 1、最早将“教育”两个字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 B ) A、孔子 B、孟子C、庄子 D、老子 2、认为动物界也存在教育活动的......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答案3

    201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同步训练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健康归结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的内容。 2.D[解析]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不仅......

    教育学考试试题

    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2、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则没有。(√) 3、根据教育的定义,“教育”就是“学习......

    天津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班组管理的意义考试试题

    天津2016年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学》:班组管理的意义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盖老师总是建议学生们在看课本和课外读物时,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