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院2014—2018年教学质量建设规划
学院2014—2018年教学质量建设规划
根据《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部署,依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和省教育厅《关于实施四川省实施高等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的要求,为更好地组织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学院制定“2014—2018年”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强化高等教育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院的根本任务、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教学是学院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重点建设、立项管理、鼓励特色、重在创新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基础扎实,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建设目标
组织实施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计划、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高水平队伍建设计划、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计划、质量保障与服务支撑体系建设计划,不断加强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名师、教学与科研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科研平台等教学科研基本建设,全面推动我院教学科研工作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质量监控与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合更加紧密,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教学理念得到提升,教学方式有所突破;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共享程度加深,使用效益显著提高。
三、建设内容
(一)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计划 专业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1、特色专业建设。加强学院优势专业建设,选择人才培养质量高、毕业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综合优势突出、专业特点鲜明的专业,建设 1个建设院级特色专业和4个院级重点专业。
2、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建立和完善适应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科专业结构,设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项目5项,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布局和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3、加强新办专业建设与管理。加强新办专业建设,按新办专业的基本标准要求,科学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范专业管理,强化专业教学基本建设和专业条件建设。
(二)精品课程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计划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1、精品课程建设。加强新课程建设与管理,完善新课程开设与建设制度,规范课程建设要求与课程教学质量标准。加强精品课程建设,重点建设 30 门具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完善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和教学管理等特点的院级精品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申报1门省级精品课程。
2、优质课程建设。进一步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建设40门左右的院级优质课程。
3、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建设。加快传统课程改革与改造,更新课程教学观念,分类分层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的改革,建设有机整合的课程体系。建设1个资源共享网络课程平台,加强课程资源的应用与管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我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
4、教材建设。加大对教师编写、出版教材资助的力度,力争编写出版20门课程教材,出版省部级教材3门。
(三)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计划
建设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1、教学团队建设。加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建设,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点建设10个具有优秀的带头人、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教学质量高、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突出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并积极开展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推动教学研究、改革和教学资源开发。
2、教学名师建设。加强教学名师队伍建设,评选、表彰与奖励 5名以基础课、公共课教师为主体、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校级教学名师,并积极推荐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奖的评选。
3、优秀教师奖和教学优秀奖评选。结合院、系部、教学督导和学生的综合评价,开展优秀教师奖和教学优秀奖评选活动。每年评选校级优秀教师奖1名,教学优秀奖100名,鼓励教师努力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4、师德建设先进奖。结合师德建设活动,每年评选师德建设先进教师和师德建设先进个人50名,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提高。
(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1、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改革,突出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研究性学习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支持50项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学术思想、立论依据较充分、研究内容和目标明确、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可行、自主选题设计的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的大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项目,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学科竞赛项目。为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五)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计划
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重点建设和挑选1个具有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仪器设备条件、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管理方式、显著实验教学效果、鲜明特色的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建设与培育50个基地项目,其中建设一批条件优良、管理规范、运行稳定、产学结合的大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促进校内实验、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训、实习、实践相结合;选择理念先进、资源丰富、效果突出、声誉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建设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扩大学生受益面,提升文化素质教育质量和水平;
3、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强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建设包含优质课程、优质教材、优质课件、优质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2个,丰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总量,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
(六)教学成果与改革建设计划
教学成果与改革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与基础。
1、教改项目建设。加强高校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培育和建设50项具备一定研究与实践基础、方向明确、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践探索可行性的高校教学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项目研究、改革与实践引导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优化教学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成果建设与培育。加强教学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扩大改革成果应用范围与应用成效,立项培育5项校级教育教学成果项目,并积极争取省级教学成果。
(七)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为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推动学生的素质教育,学院每年开展校园特色文化艺术节,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力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氛围。
四、建设措施
(一)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由院长牵头、分管副院长负责组织协调,教务处、财务处、高教研究所和教学督导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质量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下设质量工程办公室(设在教务处)。办公室主任由教务处处长兼任。办公室具体负责学院质量工程的日常工作,对质量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管理和协调,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进行督促、检查、考核、验收。
(二)建立专项经费
加大对质量工程建设的投入。学院设立质量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并列入学院年度预算。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的用途是:对校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和省级以上(含省级)自筹经费项目给予专项资助;对省级以上(含省级)项目按有关规定给予经费配套。质量工程专项经费的资助标准、配套办法及使用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三)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质量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职责是:依照项目的有关要求和规定,制订项目建设计划,组织项目建设工作,把握项目的总体水平和项目计划实施进度,保证项目建设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按规定合理安排项目经费;进行项目建设效果的自我评价和推进项目建设成果的应用。
“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内容、进度安排以及项目负责人不得随意调整。如确需调整的,项目单位须提交书面申请报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批准。
(四)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提高教学业绩在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价、职务聘任中的权重。建立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等效评价机制,教学成果奖、教改项目、精品课程、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及教学名师,与相应级别的科研项目主持人和科技成果获得者在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和校内奖励等方面同等对待。
完善《经费下移实施办法》,对现行经费下移办法中未涉及的质量工程项目确定相应的经费下移标准。
完善《教学科研奖励办法》,对现行奖励办法中未涉及的质量工程项目,给予相应的奖励。
加强考核,把质量工程项目的组织申报、实施建设工作及效果列入院(部)、干部和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评奖评优挂钩。
(五)狠抓质量工程的实施
实施质量工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是学院当前和今后几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院、系部和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切实把质量工程实施与建设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各院、系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并积极实施各院、系部质量工程建设的具体计划,并做好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建设和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各相关部门要依据本规划认真研究制定学院质量工程建设年度实施计划,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项目管理,扎实有效地推进本规划的实施,努力完成本规划的各项建设任务,实现质量工程建设的目标。
第二篇: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规划
恩施市沐抚办事处中心小学 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规划
(2011年秋——2014年春)
一、学校现状分析
沐抚办事处中心小学创建于1939年,地处恩施大峡谷风景区沐抚集镇。目前,中心小学占地面积6698.2平方米,建筑面积1966.18平方米,下辖两个点小,分别是营上小学和枫香小学。全校共有学生1068人(含学前教育),分设17个教学班(不含学前教育)。全校共有教职员工38人,最大年龄59岁(3人),最小年龄22岁(1人),平均年龄44岁,其中大专学历20人,中师学历12人,高中学历2人,小学学历1人(厨房工人)。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师资队伍整体力量相对薄弱,缺少骨干教师、名师的引领,中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不够明显,或者说一直停留在多年前的水平上。
2、编制紧缺。信好有资教教师和志愿者教师的充实,才勉强配齐学科教师。沐抚小学在教师素质和教师编制上与其它村小相比并不存在多大优势。
3、缺乏音、体、美、英语等薄弱学科教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研究任然流于形式,或说还没起步。
4、缺少办学特色,缺乏校园应有的人文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外设规划,更要注重内涵发展,现如今的校园尽管在文化建设上有些努力,但文化没有灵魂,显得非常散乱。
5、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落实、规范和评价依然存在较大主观性。需要不断加以规范和完善,以达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目的,促使全体教职工自觉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自然习性。
6、校点分散,既增加了管理难度,又浪费学校编制。
7、教育科研尚需加强,以学促研,以研促学的风气迷失,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几近瘫痪。就是常规的学习活动和简单的教研活动,教师们也懒于参加,即使是参加,也是应付式的。
8、教师年龄老化。50岁以上16人,40岁至49岁9人,30岁至39岁13人,30岁以下1人,最大年龄59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44.9岁。
9、大多教师缺乏进取心,部分教师心态不正,自认为怀才不遇而牢骚满腹,自认为学高八斗而自命清高,自认为待遇不高而敷衍塞责,自认为有点成绩而骄傲自满,自认为已尽心尽力而止步不前,自认为“绩效”归己而不能释怀,自认为已有“桶水”而不思更新,自认为“教无定法”而自行其是„„
10、教学质量仍需努力。2010年春季,我校教学成绩位居全市第十二位,2011年位居第九名;看似教学成绩在走上升趋势,但如果再要上升何其艰难。
(二)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地位缺失。曾因两乡合并后,沐抚中心小学变为村小,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的重视明显不够,各种支持的力度也明显不足。对沐抚小学的人才补充机制明显混乱,为补充编制的不足,而不考虑是否能胜任工作,有很多原本进不了沐抚小学的教师随之大量涌入,这给学校安排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同时,因地位缺失,教师和学校领导从主观上也自降格次,压力减小了,管理松懈了,学习之风丢失了,懒散之风盛行起来了,众多不良习惯形成了,很难一时解决。
2、人才流失。曾因不是政府所在地,也不是中心小学,大量人才相继调往城区、城郊、屯堡中心小学、屯堡新街小学等。新分配人员,自合乡后,沐抚片区所有小学只进人不多,且大都是资教教师和志愿者。
3、理想丧失。沐抚小学教师普遍出现松懈状况。几乎所有教师都把教书仅仅当作一种职业,把教书当作一种事业的教师微乎其微。年轻老师因薪水不高而厌教,老年教师因负担过重发牢骚,自我中心意识强烈,利益中心意识强烈,而价值中心意识缺失。具体的还体现在“存在的问题”中第9点。总的说来是教师的奉献意识不强,学习力度不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高的致命因素。
二、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规划思路
(一)总体发展目标
加强学习,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努力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成自觉的教育教学行动,练就精湛的业务水平,以教师良好的个体形象,促进教师整体形象的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积极思考“教育和旅游” 的关系,为恩施大峡谷“三区四镇”目标做出应有贡献。同时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树立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共存的理念,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沐抚办事处中心小学的教学质量再上新的台阶。
(二)分阶段目标
2011年秋——2012年春:树立本位观,统一思想,打牢基础,教学质量在办事处小学成为真正的领头羊。学校今后三年的发展如何,需要学校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共同思索和追求。这个思索和追求需要一个碰撞、磨合和共识的过程,学校的发展方向只有在全体教师达成共识后才会有共同的追求,所以学校将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把提升学校品位的理念和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确定下来,使它们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追求。
2012年秋——2013年春:树立发展观,增强内功,形成规范,教学质量达全8名以上。
2013年秋——2014年春:树立品位观,提升素质,追求品位,教学质量跃居全市前5名。
(三)达成目标的主要措施 根据学校目前现状,学校召开会议制订“提高教学质量三年规划”,并向全体教师提出了“时间加汗水,敬业加智慧”的工作要求,即用时间作保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在校时间,除用好上课的时间外,还要充分利用上午、中午及下午的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用汗水做铺垫(要求勤奋,忘我的工作,时刻和学生在一起,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路上,都有你洒下的辛勤汗水),用敬业做领跑(敬业是每一位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不仅要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更要把教书当作一种事业,这是一种兢兢业业的态度,这是一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更是一种崇高的追求),用智慧做撑干(教书匠不是一般的匠人,他是培育人类灵魂的匠人,他是描绘未来社会蓝图的匠人,他是肩负祖国兴衰成败的匠人„„所以教书是技术性工作,更是艺术性工作,作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技术性和艺术性,才不会误国误民,并要摆脱教师身上的匠气)。因此,作为教师,一但迈入这个行业,就必须具备两个方面的素质——德质和才质,而且,这两个要求比其它所有行业的要求要更高,不能满足于一般,特别是师德方面必须优秀,无论你的学识有多高,无论你的性格有多怪,无论你的习惯是不是与生俱来,无论你的“爱好”有多广泛„„在师德规范面前都只有服从。
(1)制度为先,统一思想。
红金龙广告语:思想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根据学校以前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落实、规范和评价依然存在较大主观性的情况。首先要做的是对现有的制度和各种方案加以补充、修订、规范和完善,以达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目的,促使全体教职工自觉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自然习性。
(2)德育为首,狠抓规范。
“教学质量是指文化知识方面,是一个狭义的质量,教育质量是一个更广阔的质量。只重视教学质量,教育质量不一定好,如果我们重视教育质量,则教学质量肯定会好。” “教育质量”除教学质量外,很大成份是指学校的德育工作。如果我们把教学质量比作是“柴禾”,教学过程是“砍柴”,那么德育工作是什么呢?那就是“磨刀”,刀磨得越锋利,砍柴就越快,收获的柴禾就越多。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德育入手。德育工作主要是细节问题,是规范问题,是形象问题,内在素质好,体现的是时时有规范、事事有规范、处处有规范,精神风貌好;内在素质不好,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纷争,处处没规矩,精神面貌差。“规范”二字看来简单,做起来绝非易事,它要求教师既要学识渊博,能胜任工作,又要德高望重,能堪为楷模。因此,在规范问题上,教师不注意细节,学生就会不注意细节,教师不规范,学生也就规范不起来。
(3)教学为中心,狠抓落实。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齐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选先进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
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教务主任、校委会值班人员每天从早读、晨会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进行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向40分钟要质量,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高效课堂建设。针对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现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了解学生、钻研教材、拟写教学设计。尽量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备教学目标、备教法学法、备重点难点、备板书设计、备教学环节、备教学后记、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充分利用远程资源,力争“堂堂清”,不留尾巴。因此,必须遵守几点原则:①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②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③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④写教学后记。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教师不论是上了一堂成功的课或是糟糕的课,都要有反思,将这些点点滴滴的经验和教训记录在后记里面。
教务处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①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②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③把“课内比教学”活动作为一种长效性的管理制度做像,做实。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其他同学。教师要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准备采取如下措施:①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②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③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④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原教育局吴局长说过:“教学质量要提高,学生负担要减轻;学生负担要减轻,教学质量要提高,这是坚决不能动摇的。目前,在抓质量上,我们有的学校在真正的抓,有的学校则仍在简单敷衍;有的学校抓质量注重教学改革、管理提高,有的学校却在搞外延的无限扩张,那就是要么是题海战术,要么是在时间上无限延长。给学生布置作业不分析、不筛选、也不区分学生层次,不注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这个讲话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领导对作业的态度和要求,我们就必须按照这个要求一丝不苟的去做。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管理采取结对帮扶的办法进行。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3、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三个层次:①学校监控:教务处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针对教师,成绩突出的教师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针对学生,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在开学或结业典礼上给予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②重点监控。确立三个重点:重点年级(一年级和六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③加强检查。教导处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第四、教师引导。教师要耐心细致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让后进生树立信心。坚持日常转化。任课教师每周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进行谈话,补习至少一次并有记录,在课堂上教师对差生要多启发诱导,多提问差生,多检查他们的课堂作业。并开展“一帮
一、齐进步”结对子活动,对他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让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树立起奋发向上的动力。最后一名差生进步了,整体质量就自然会水涨船高。
第五、家庭协助。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4、把单元过关考试和月考制度化,常规化。搞好考后质量分析,促进教学成绩全面提高。
各位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执行本规划,由于个人不执行和执行不力,导致教学质量滑坡或不达标按学校相关规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接受处罚。教学质量严重滑坡,除按规定给予处罚外,申请中心学校予以调离。
恩施市沐抚办事处中心小学
2011年9月28日
第三篇: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
新章小学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规划
为贯彻落实“全县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会议”精神,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兹制定学校教育教学三年发展规划:
一、工作目标:积极实践和推进新的课程和教材教学改革,完善学校课程框架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探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加强基础,注重能力,关注差异,分层导学,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措施:
(一)、为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学习,深入研究,探索教学工作的规律,提高我校的教研和教学质量,加强教研组建设,特制定我校质量监控体系如下:
1、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
由教务处、教研组及教师构成三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
2、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体系:
A、随时监控——通过日常的教学秩序检查,对所有教学活动、各个教学环节等教学常规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学中的动态问题,与教研组长沟通,随时推广或督促改进。
B、定时监控——期初、期中和期末教学检查,及时推广或改进。
3、教学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
A、听评课制度——行政领导、教研组长及教师相结合的听评课制。B、学生评教制——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由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C、教学常规制度(涉及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考试等环节)。
4、教学质量的评价:
A、过程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办法;
过程性评价依据随时监控的信息由教研组长和教务处进行评价,学期结束依据学校考评由教研组长和教务处给出终结评价。B、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根据教师的教学任务及教学效果进行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做好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的四级分析,建立四级跟踪表或曲线图。
5、发挥三级监控功能,实施分层目标管理:(1)一级监控——教务处
A、教务处是监控执行的中心,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
B、定期(期初、中、末)检查或随机抽查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教学工作情况,发现有特色的和不足的及时总结。每次检查要突出重点,要检查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C、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抽查,并对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将情况及时反馈于任课教师,指导并帮助教师做好质量分析,从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D、开展定量性听课,做到有记录,有评析。(各教研组内成员之间互相听课、外出听课学习。)
E、每两月或一学期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研讨会。研究、讨论、分析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F、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及作业布置、批改情况。
(2)二级监控——教研组,A、教研组是中枢及骨干力量,起疏通、组织、调整、反馈作用。
B、组织制定本教研组的各种教学进度与计划,并监控执行。
C、加强教研组的备课活动,由教研组长负责,每月集体备课2次,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项探讨,并做到有书面记录。
D、由教研组长牵头,各年级备课组长负责汇总本年级各班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名单,建立个人档案,定期出基本练习题,对本年级学习本学科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质量追踪分析。
E、教研组长负责学科的教研活动,做到计划、时间、内容、小结四落实,教研活动的开展与记录及时、有效果。
F、有针对性地对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监控与检查。教研组长每学期至少检查两次教师的备课、作业情况,要做好记录与评价并及时反馈。
(3)三级监控——教师自我监控,A、教师是具体执行、操作者,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B、加强质量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制定具体计划和措施。
C、积极参加市县、校组织的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D、上课后要有随笔,及时记录课后反思和想法。
(二)、为了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加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力度,特建立我校教学资源库。
1、资源库的内容:
A、同步教学(包括电子教案、相应课件、课堂实录)、B、试题宝典
C、教学研究(包括教师论文、评课、教研组建设)
D、任课教师、班主任以及学校的教学质量跟踪表或曲线图。
2、建立、充实资源库的方法:
A、建立、充实资源库与教研组的考评挂钩,由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分别负责本学科、本年级的资源库建设。
B、开学初,由各学科、各年级的备课组长统一到资源库管理人员处领取本学期的材料,在本学期使用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
(三)、聚焦课堂教学,在课改中积极实践,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策略;探索中小学衔接的操作体系;构建符合学校特点、体现德育渗透、富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方法。
以课改为抓手,以教科研为引领,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某一课型的研究为突破口,探索适合我校校情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结合文本教材,有意识地注意渗透德育目标,期末写出切实可行的结题报告或校本教材。三年形成一整套适合我校校情的、针对每一课型的教学策略。加强学校特色的教学,教研组集体参与,共同打造。2016、1-2016、6 初步形成校本课程 2016、9-2017、6 充实完善上述校本课程 2017、9-2018、6 形成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三、科研工作目标:
营造专家指导、自主研究、互相合作、共同探讨的科研氛围。建立和完善立足校本的学校科研工作的运行机制。形成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科研骨干队伍。以教育科研的过程、成果和经验,有效推动学校的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整体发展。工作措施:
(一)、构建校本教研的制度体系
校本教研要长期健康的开展下去,既要依靠思想认识的发动,也要靠必要的行为规范和学校管理保障。
首先要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体系,必须体现以“教师为本”,在聚焦课堂中努力为教师的研究指明方向,创设空间和搭建平台。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构建,是学校文化内涵的重建。它创造的是一种崇尚研究、共同探讨、平等合作、共享经验的氛围,创设的是一种有利于每位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如果学校管理还是以前那一套,那么,教育发展和改革也就无从谈起。
(二)、校本教研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建立学校领导的教研常规。要明确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整合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的力量,使之具备促进和指导校本教研顺利开展的职能,形成教学、教研一体化的格局。
2、建立教研组常规管理。学校教学处和教科室是校本教研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教务主任和教科室主任是主要责任人。要科学地设置教研组,建立一种促进学校、教师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既按学科设置学科教研组、备课组,又要交叉设置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评价等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教研组,以及跨校教研协作组,以加强学校、教师、学科之间的沟通或整合。
3、加强教师教学研究。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加强教师教学研究是构建校本教研制度的根本,使以校为本的研究真正为教师教学服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主要应包括理论学习、教学反思、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辅导、学生评价与考试、教学质量分析等。
(1)理论学习。研究认为,教师对学习的态度及效果有四个层次:(a)迫于任务(完成学校规定的读书或其它学习任务);(b)为了生存(各类学历进修、考核);
(c)一种生活(读书、思索、探究成为一种习惯);(d)视为享受(我学习因为我快乐)
理论学习制度建设目的就是要构建一种机制营造一种氛围,使教师能从第(a)、(b)种状态中走出,尽快步入第(c)、(d)种状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必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论,为反思提供理论基础。
(2)教学反思。只有善于对自己的行为或观念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所以,我们要经常反思,上课之余要写教后感,反思课堂教学得失;考试结束要写考后记,反思成功与不足等等,用研究者的眼光,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反思的记录就是很好的科研札记)。要引导教师开展既能提高理性认识又能改进实践的反思研究,比如课例研究、叙写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做教学情况调查等。寻找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同时也为下一步确立校本课题做准备。(3)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校本教研强调“教学即研究”,我们必须同步建立一种与之相配套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促使教师把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其研究能力。
4、建立学校内部教研的交流常规。为了使教师互助得到落实,学校要积极为不同层次的教师牵线搭桥,为教师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台。这方面主要应有集体教研、集体备课、教师帮带、听课评课。
(1)集体教研。充分发挥学校教研组的组织协调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状态,有效开展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研究。
(2)集体备课。充分发挥学校备课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备课活动,校内跨学科备课、同学科跨学校备课;再集中时间说课、交流;备课组先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设计课堂教学,再由教师自主上课,形成学习共同体。(3)教师帮带制度。学校要倡导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指导,开展“老带青”、“结对子”等教师之间日常的互相合作和交流活动。要求名教师、骨干教师帮带一般教师;同时青年教师要积极拜师为徒。要完善制度,规定师徒各自的义务,强调双方互动、合作、共进,建立师徒档案,使新教师尽快适应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
(4)听课评课。听课、评课是领导实施有效教学指导的重要措施,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途径,是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各学校要按新课程的要求,改革和完善听、评课制度,明确听课的节数、记录的要求、评课的要求等,充分地发挥其管理、研究、诊断及评估教学的功能,促进教师相互学习,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
四、教师队伍建设目标:
塑造师德高尚,关爱学生,敬业奉献,自主发展,善于沟通和合作的教师群体形象;通过理论研究、系统培训以及课程和教材的改革实践,培养教师的专业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既而形成一支“双又型”(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1、近期目标
争取到2016年,实现四个10%以上:(1)有15%以上的教师成为县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2)使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中有10%以上在学校的中层岗位锻炼,并从中选拔优秀者充实学校干部队伍。
2、远期目标
形成一支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良好的人文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较强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出一定比例的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和品牌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造优质的教师队伍。
主要工作措施:
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敬业是教师的天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推动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和师德修养的提高。
坚持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全校教职工学习制度,采取“学习、讨论、活动”三步走的方法,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活动、有检查、有总结,从时政、法制、道德等方面对教师进行教育,以此来规范教师的言行,提高教师依法治教的水平,使教师切实感受 “教育无小事,事事能育人;教师无小节,时时是典范”。通过师德优秀评选、宣传栏弘扬先进等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凝聚人心,努力在校内营造讲奉献、重合作、乐创新的和谐氛围。
鼓励教职工对学校的发展提问题、讲看法、出设想。丰富和完善教职工参政议事的渠道,引导教职工热爱学校,与学校同甘苦、共命运。
加强我校教师自培基地建设,多渠道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依靠学校自身力量,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着力建设校本培训课程,努力发掘校外教育资源,建立和完善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特色校本培训体系。普及性培训:
一是对全体教师开展暑期和寒假的集中培训,二是不定期的组织科研、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讲座和培训,三是教师学期中参加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等活动,使教师具有三类课程的教学能力,并且在计算机运用和教科研能力等方面有突破。带教性培训:
合格性带教:对教龄1-2年的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带教及班主任带教,重点是班级管理常规、教学基本功的训练,通过以老带新、结对互学使职初期教师快入门、早合格。
成长性带教:学校经过综合考虑,安排教龄10年以下的有潜力的青年教师校内、校外拜师,促使青年教师早日脱颖而出。发展性培训:
①“引路子”。确定专人对骨干教师或选定的培养对象进行系统的、经常性的指导和帮助,指明努力的方向和途径,选送优秀的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并积极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入党。②“压担子”。骨干教师的成长主要靠“实”,对他们适时安排与其教学工作密切相关的教研科研任务,通过项目引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督促他们通过教育教学岗位上的刻苦研究和改革探索来提高自己。
③“架梯子”。对骨干教师的成长发展积极给予扶植,努力为他们的逐步提高创造必要的条件,根据他们自身发展的情况,尽可能提供学习观摩和高层次培训进修机会。
④“搭台子”。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的交流、研讨和评比活动,为骨干教师提供展示水平和成果的“舞台”。
以“教师发展为本”,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设备和资金的投入,建立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成果评审机制,健全教育教学奖励评价制度。通过评审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实行好“两个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项目奖励与常规激励相结合。
加大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力度,完善在一线优秀班主任、优秀骨干教师中选拔培养管理干部的机制。开展民主推荐学校中层后备干部;选拔“双强型”(即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骨干教师到学校的管理岗位,使学校管理队伍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鼓励教师参加学历和学位进修,制订教师参加高学历进修管理条例,在经费上予以支持。
(2)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试行评聘分离。建立“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的教师任用新机制,形成“上岗靠竞争,聘任靠实绩,考核看实效,奖励看贡献”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五、分阶段实施要求:
围绕学校总体办学目标,根据上述实施系统分为三个阶段实施和推进: 1、2016.1——2016.6 调整与规范年
制定新的发展规划,申报新的项目,开展各项工作的试点。确立学校的龙头课题,并以此整合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等各项工作。
完善和制定学校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理顺关系,提高管理效率,着手学校文化建设,为形成新的学校文化建设奠定基础。探索构建新的学校课程体系。在保证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形成校本课程雏形。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机制。
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切实推动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2、2016.9——2017.6 质量与管理年
全面实施“实施系统”、“保障系统”。在实施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调整规划中的不适当的部分,使学校发展沿着正确的办学方向,顺利达到学校发展的目标。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全面评价教育质量,总结经验,交流开放,扩大辐射面与影响。
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机制。
各项规章制度的实施落实到位。对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中期评估。对合作项目的中期小结和调整。3、2017.9——2018.6 发展与创新年 学校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学校文化初露端倪,学校特点形成。形成学科特点的校本课程。学校总课题结题,对各项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和运用。
总结各项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思考新的工作目标和规划。
六、机制保障
目标:探索现代学校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质量管理,严格依法治校。措施:
发挥领导作用,把握办学方向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诚信办学 推行全面、全员、全程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加强“凝聚力工程”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筑高管理平台,提高管理品质 坚持精神文明建设,争创文明单位 坚持校务公开,扩大民主管理 坚持党的统一战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第四篇: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精心设计,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在认真总结了本科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理清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思路,形成了以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资源保障、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框架。在此框架内以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和教学质量改进机制为主体打造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此全面梳理和修订了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质量监督机制。在原有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督导制度之上,增设了学生教学信息员和教学工作定期检查制度。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由过去的单纯学生问卷评价改为学生网上评价与院系评价、教师自评相结合,促进教师教学改进。在过去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学生反馈教学信息的机制,本学期正式了启动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加强学生监督力度,发挥学生的监督主体作用。完善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使得教学管理规范化,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2.积极构建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机制。加强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建设,提高院系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适时出台了《石家庄学院院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指标(试行)》,并在试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方式。通过对院系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促进了院系对教学质量的自我评价,形成了良好的教学质量改进机制。
3.多种渠道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以教学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以青年教师导师制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提高,形成全面提高师资水平的良性机制。针对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修订了教师进修管理办法,鼓励教师通过访学、课程进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为师资不足的问题,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管理,出台了《石家庄学院外聘教师管理办法(试行)》,为构建稳定的高水平外聘教师队伍,更好地发挥外聘教师作用提供了保障。
4.院系加强教学建设的力度。各院系开展教学建设工作,以评促建,完善课程建设规划,规范院系教学档案。各教研室组织教师开展“说课程”活动,使任课教师进一步深入理解所任课程教学目标,进一步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全校内积极开展“说专业”活动,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办学目标、发展方向和专业内涵建设思路,促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对院系教学建设进行全面深入检查,促进院系教学建设水平的提高。
第五篇:吕梁学院新校区“十一五”建设规划(2006--2010)
吕梁学院新校区“十一五”建设规划(2006--2010)
(附规划设计图)
一、规划背景
(一)吕梁学院简介
吕梁学院,是吕梁市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由省教育厅主管。学校集文、理、工于一体,设有16个系,38个专业,其中有8个本科专业。另开设函、夜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专业。2006年在校生突破6500人,在册教职工达到528名,基本形成多层次、多门类、多形式办学良好格局,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7592人,仅2003至2005年三年的毕业生数达7293人,占到毕业生总数的41%。2004年,省教育厅和吕梁市政府决定在我校的基础上筹建本科学院,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决定另辟新址建设“吕梁学院(吕梁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我校现校址移交给吕梁市政府用于基础教育办学。我校按此部署,聘请天津大学规划设计院进行了规划,省发改委(晋发改科教发[2005]36号)文件总体规划进行了批复,核准“由地方政府出资新征1000亩土地,至‘十一五’期末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0000人”,“计划于2006年在现吕梁学院的基础上筹建吕梁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
学校旧校区占地234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总资产2.4亿元。
(二)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关于抓紧做好校园总体规划的通知》,加快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推进“211工程”建设,更好地为山西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山西吕梁学院新校区根据省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将在今后十年间较大幅度地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教学质量。
(三)新校区简介
我校在“十一五”期间建设的新校区,占地1039.71亩,学生规划人数10000人。总建筑面积约为26万㎡,项目总投资6.64亿元。该项目2006年被列为山西省重点工程预备项目、吕梁市重点工程,2007年正式列为山西省重点工程。现完成前期准备、规划设计、开工奠基、图书馆楼建设、招标代理公司确定等多项工作。
新校区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工程计划于2005年—2010年完成,一期工程完成后能满足6500学生规模的办学要求;第二期工程计划于2010年前后开工完成。二期工程完成后能满足10000学生规模的办学要求.吕梁学院是一所多学科型高校,以基础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学科为重点,积极发展交叉、新兴学科。学校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兼顾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
二、场址选择及地理概况
(一)区域位置
新校区选址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北郊,规划用地较规整,依山临水,处于两山之间的平坦地带。西侧为209国道,为校区与城市的主要联系干道,东侧为北川河,南北都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二)地理概况及市政条件
气候:离石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差异悬殊。春节干燥,风多雨少;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气候宜人;冬季寒冷,雨雪不多。
(1)水文气象:本地降水稀少,日照丰富,全年降水量461mm,主要集中再7、8月份(约220mm)。年相对湿度58%,最高8月份74%,最低4、5月份45%。
(2)地质构造:全年日照时数2490小时,年平均风速2.2米/秒,极大风速27米/秒。
(3)地震:地震烈度为6度。
(4)季节性冻土:冰冻期为11月至次年4月,标准冻深为0.77m,最大冻深为1.04m。
(5)水文地质条件:年蒸发量1917.50mm,全年无霜期150天左右。
2.市政条件:供水、排水、供电、供暖、燃气、通信。
三、规划原则与总体规划构想要求
(一)规划思想
依托现有环境,将校区建设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建设富于21世纪景观的开放式现代化复合型绿色校园。
新校区的规划设计要达到“科学化、信息化、人文化、环保化、园林化”的要求,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整体环境的和谐和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化大学教育理念,体现现代大学“寓教于生活,寓教于交流,寓教于环境”的校园空间气氛,实现“现实与未来的和谐统一,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功能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效率与效益的和谐统一”。同时,规划设计要有科学的前瞻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分期建设创造条件。
(二)规划设计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构思新颖,风格鲜明,有利教学,方便管理,留有余地,分期实施。
(2)新校区规划设计方案,在功能上应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力求创造有利于培养创新性、应用性、复合型人才所需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
(3)新校区设计方案应具有可持续性发展性,按照动态体系规划,形成弹性生长的规划脉络,做到宏观可控、微观可调,留有适度的发展空间,以适应学校今后的发展。
(4)科学全面的研究基地环境,注意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利用和保护,表现出一定水平的园林景观。
(5)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组团分明且便于联系,力求营造一种呈现理性、典雅、大气、富有文化内涵的氛围,形成个体特点鲜明,总体和谐协调,布局科学合理,体现时代特点,与区域位置和谐一体,宁静优美的校园环境。
(6)注意节能、节水和生态保护,重视水资源和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尽可能减少运行成本,充分考虑绿化、美化和人文景观的设计,合理布置建筑楼群。
(7)为了节约资金,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行政办公楼及学生食堂等可采用框架结构外,其余宜采用砖混结构。
(三)规划设计要求
(1)功能分区科学合理、整体协调、动静分离,既联系方便又要避免互相干扰,重点突出校园中心区。新校区按功能可分为教学、科研试验、文体活动、办公、生活、景观、试验场和实习场等区域。
(2)充分利用地形、地貌,营造现代园林式校园,主要标志性建筑要充分体现出应有的气势和个性风格。
(3)遵照具体工程项目分期实施的原则,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一期工程的合理性,避免后期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校园环境的干扰。
(4)学校正门结合辅道设在209国道,其他方向根据需要也应考虑设门,校门区要气势宏伟,视线开阔,显示出庄重、大方、新颖。
(5)道路规划要实现人车的合理分流,充分考虑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停放问题。
(6)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暖、信息、网络、数字化等管线要一次规划设计,布置要经济合理,用途要加以区分,小区内所有管线均以暗线铺设。
(7)校园绿化景观系统,校园规划绿地率为40%,应做到“点、线、面”总体优化,实现“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结合大学园区的整体景观水系,充分考虑北川河,和周围山体景观的联系。
(8)单体工程应做到风格统一、特色鲜明,一般以多层建筑为宜,局部以中高层建筑统领环境。
四、规划理念
(一)顺应未来高等学府的发展趋势,把握高等教育内涵,积极探索教育方式和手段的变化发展,并及时反映在校区的规划上,紧密结合吕梁地区与西北地区经济、教育等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力图把新校区建设成为国家一流的大学园区,山西及离石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交流的中心,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城市新区;面向21世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离石区域中心的城市地位,建成生态化和智能化的大学校园。
(二)充分重视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和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文化产业、房地产产业、服务产业等联合发展的带动效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促进教育的产业化运作和教育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尤其重视教育产业化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联合发展,积极推进学、研、产一体化。
(三)充分重视校园与城市的融合与互动。城市为校园提供了生存的环境,校园也应以自身优势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新校区建设应以高校为主体,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开发,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建设,高校是经营校区产业的主体。
(四)基础高等教育、深入教育和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三者应该并举。积极引导基础高等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开放化,从而使高校公共教育更加开放和普及,打破原有封闭式教学模式,使公共教育功能更好地与城市融合,并从功能和交通两方面带动城市地区的发展。通过向城市的开放,形成大学校园与城市的互动关系。
(五)积极引导校园学术研究向重点化、专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力图强化高校的科研功能,并且将其与普通的公共教学分开,形成内敛形态结构,避免校区多重功能的互相干扰。同时将科学研究的成果向教育和产业两个方向转化,达到科学资源的多重共享。
(六)提供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提倡教与学、教学与交流的多层次融合。根据综合性大学的形态要求,营造个性化的校园公共空间系统。积极营造大学校园的精神内涵,充分重视精神场所的创造,有意识地培育校园文化与历史的沉淀与形成,形成多元化的校园文化圈。
(七)根据校园教育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创造模块增长和细胞生长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可根据高校的发展情况进行调节。
(八)适应汽车化时代的到来,完善解决人车关系,实行车行、人行并重的规划理念,采用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根据不同功能人群的出行模式,具体分析各种出行方式的流线构成,从而决定交通系统的结构。
(九)重视校园智能化、网络化,通过构造教学、科研、生活的功能网络及道路、绿化等连接网络,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达到促进各种交流及资源共享的目标。
(十)重视校园生态化、园林化。以营造富有自然美的绿色生态环境为目标,通过绿化手法搭配(草坪与花卉的点缀,绿化和硬质铺装的搭配),并以挖湖造丘的手法形成山体与湖面的独特景观,保护原有生态环境。
(十一)积极引导校区生活区与服务区的社会化与城市化,同时强调学校管理的物业化,生活、服务与城市接轨,将学生和教师居住公寓化,社会化,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不同档次的需求并减轻学校负担。使生活区和服务区向外侧发展,同社会城市接轨,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五、规划设计构思
(一)道路交通系统构成1、交通便捷、人车分流
理念一.将不同人群的出行目的、模式细分化,作为功能区布局和交通组织的依据、安排合理的路线系统。
理念二.汽车化时代的到来和校区城乡结合部的区位,要求新校区的交通结构应更好的解决车行交通的便利性和停靠的方便。
理念三.非机动车交通(人行、单车)仍是校区内部交通的主体,主活动区域应采用人车分行系统。
方案根据不同人群的主要活动范围和路线将校区范围内由内至外分成三个大的活动单元:
第一单元包括行政、图书馆和学术交流中心;
第二单元由教学区、实验区、产业园区和学生公寓区构成;
第三单元包括后勤服务、职业教育和文体活动区。
本案充分考虑了不同人群的出行模式。通过对各种模式的分析(教师ó科研,教师ó教学,学生ó教学ó科研,学生ó实验,科研ó实验ó产业,产业ó城市,后勤ó城市,生活ó城市),构建了弧形主干道与两套环形路网的结构,形成了有机有序的整体交通。
2、适当划分各功能区
路网构成不仅要承担交通的功能,而且要分割各功能区,同时满足各种功能人群出行的要求。
本案以弧形主干道为主,外加环形包围十字路网使校园结构清晰,弧形主干道内侧是资源共享区、公共教学区和实验教学区,外侧是产业区、学生生活区、文体活动区与后勤服务区,分区明确。主要交通不穿越各功能区,使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完整,同时将三大功能区串联起来,提高道路的使用率。
3、形成校园景观节点
本案突破了传统校园中横平竖直的棋盘式路网结构模式,充分考虑了人本身的因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道路布局结构讲求景观效果,避免单纯的交通功能和呆板的形式,设计中讲究点、线、面相结合(道路与广场相结合),直线、曲线相结合,正向和斜向相结合,产生丰富的景观视觉效果,极大丰富了校园景观,更符合青年学生的心理需求。
4、道路选型
校内弧形主干道路型定为三块板,中间为10米的机动车行道,2米的绿化隔离带,外侧为4米宽的非机动车道,之外为4米宽的人行漫步道。周边次干道为一块板,路面宽9米,两侧为3米的人行道。尽端式车行道路型为一块板,路面宽6米,两侧为2米的人行道。
(二)主要出入口
考虑到校区选址西侧是209国道,东侧是山体和河道,从而将主要入口(主校门)设置于南侧规划道路上,使校区与外界更好的联系起来,也使从外界至校区的主要人流能安全快捷地到达校区,同时有利于形成学校主轴空间序列。
(三)功能分区
本校园规划主体分为七大功能区,以便捷的机动和步行交通联系分区。
1.校前区,为校园整体空间序列的前奏,以绿化和开放空间为主要特征。
2.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区,主要由综合办公楼、图书馆和学术交流中心等建筑组成。
3.公共教学区,各院系教学建筑组团布置在次区域,与其他教学、生活、服务及运动组团联系便捷。教学区各组团应考虑空间的联系呼应,建筑形式的有机统一。
4.体育运动区,体育运动区应与生活去联系方便,设有主运动场和体育馆,并注意适当的外来人员。
5.实习与训练区,设有实习宾馆和实习餐厅,是服务性设施,也是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场所,应由独立的对外出口,方便接待访客。
6.学生生活区,相对独立,与教学区和运动区联系方便。该区建设将面向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与教学区保持相对独立,实施单独的物业管理,在建设中也不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
7.生态景观区,作为学校与环境的联系纽带,连接各个功能区,并结合步行系统,将校园构成一个整体。
方案尝试在结构布局中将校园分成四个大的版块。
基础教育活动版块:
这一版块包括教学区、教学实验区、产业园区,其主要担负国家统招研究生、本、专科和社会继续、函授、在职学生的基础教育职能。从基础教育的社会化发展趋势,这一版块是校区与城市交流最为频繁的区域,规划意图打破其一贯的封闭形态,使之成为与城市更为紧密的开放型体系。
深入教育和科学研究版块
这一版块分布各独立学科院系和专门研究机构,承担学校的深入教育和科研职能。其位于弧形主干道内侧,掩映在树林草地之中,是校区中自然环境最为幽静的区域,规划意图为其提供最好的研究氛围。
核心共享版块
这一版块包括校园核心区(图书馆、礼堂、对外交流中心、行政管理中心),是校区公共活动和管理的主要区域,布置在校区的中心,便于使用和集中管理。
生活服务版块
这一版块包括学生公寓区、文体活动区,布置在校区东侧,靠近东侧河道及山体。学生公寓区在教学区和东侧河道及山体之间,以运动场和绿带与教学区相隔,既方便上课又方便生活,并有利于今后与社会共同开发。
本案规划功能分区明确,有分有合,比较灵活,有利于校园各项功能活动。突出以人为本的指导原则,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及科研、产业开发的发展。
(四)可持续发展建设
理念一.高校发展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使规划一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灵活布局。
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必将冲击高校原有的院系结构,使其发展和建设存在更多的不可预见性,所以校区规划应为未来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灵活模式。
理念二.规划应适应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
智能和网络不仅会对原有的教学方式产生革命,同时也会使校园的物质建设发生革命。
方案在校区主要的教学和科研版块采用“芯片化模块”的布局,使校园主体结构能够进行细胞式的组合生长,根据实际发展进行灵活、多样的调整而不破坏规划主体结构的统一,适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五)公共空间体系
1.中轴线空间序列
本案突出大学校园的形象特征,在中轴线上设置了一系列的公共空间,结合主体建筑,达到烘托校园氛围、弘扬校园文化的目的。南侧主入口先是一个绿化公园,然后是一个雕塑广场,其南侧是一系列秩序性很强的水面,再往北是图书馆前的大草坪。通过主体建筑图书馆的中央通道可以看到北侧山体。围绕它的是大片水面和水上平台。最北端是现代化体育馆。
整个中轴线空间序列采用主校门(序幕)→前广场(抑)→大草坪(扬)→图书馆南广场(抑)→水面(高潮)→体育馆(抑)→小山体(结束)的结构方式,抑扬结合,开合有致,创造出多层次、井然有序的公共开放空间序列。
2.多样复合的开放空间系统一所一流的大学需要有其独特的精神核心和文化,并能形成对文脉和历史的沉淀,规划应从空间上创造这种文化和精神的场所。优美的弧形主干道形式形成一个“?”形,象征着设计主题是:学无止境。
1.纪念空间:从教学区入口到核心区,方案设计了一条景观主轴,并通过系列的空间变化强化她的恢弘与庄严,作为新校区的象征。
进入教学区是一条120米宽的景观带,两侧是整齐的教学楼,中间是雕塑、水面、草坪和修剪整齐的植物,背景是矗立的图书馆主楼和主广场;走入被图书馆和教学楼合抱的主广场,3万平方的尺度,挺拔的主雕塑,透过图书馆的中庭远景是神采飞扬的体育馆,这里的恢弘气魄使你肃然起敬,这里是师生集会的场所,会记录学校的每一次重要事件;穿过图书馆的中央庭院,走在120的景观带中逐渐接近湖面,突然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宽阔的湖面清澈亮丽,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等组成一组精美的建筑“L”型挺立在湖面之上,远处是一抹郁郁葱葱缓山和活泼的体育场馆,这一切都融合在一个弧形的开敞空间中,这里是主轴的高潮,也是每一个学子珍藏的青春纪念。
2.文脉空间:主轴线北端规划将老校区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建筑复制到新校区中,并作为主轴的收尾,她是文脉的延续和文化的象征。这一组建筑建议规划为小型博物馆。
3.浪漫空间:浪漫是年轻学子的特点和需求,规划在核心区西北端,利用挖湖的土方和废弃建筑材料堆积一个小型山体公园,栽培植被,为校园提供一个幽雅的空间,并建议将一些社团建筑点缀其中,让青年学子在这里指点江山。
4.激励空间:方案在教学、科研区规划了多个公共广场空间,建议以著名历史人物、科学巨匠、重要历史事件为主题进行设计,以激励学生的奋进精神。
(六)景观配置与绿化规划设计
校园要达到花园式校园、山水校园的要求。校园周边种植高大乔木起到隔离城市噪音、沙尘外,还形成校园的绿色屏障。校园内广布草坪,花卉在人行道旁,步行区内广泛布置花草,精心设计图案,色彩细致搭配,结合校园水面的设置,在较大的绿地空间内填土造坡以形成不太高的小土丘,使地面略有起伏,校园内达到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树木成林,草木成片,四季有花,常年有绿。
(七)校园形态体系
现代化大学包含文、理、工、艺术等各种学科,应该具有兼容并蓄的气度,各区域不同的功能也应体现出不同的气质,因此空间和建筑形态要避免过度统一单调,应在大的统一原则下追求个性化。方案根据各版块的不同性格对形态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手法。
学院科研区由于学科的不同,其建筑个性应各具特色,规划希望其展现不同的气质,方案将其分散布置于绿色自然环境中,以环境作为统一要素,为今后建筑的个性化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核心区的公共建筑分布于大尺度的空间中在形态上应有一定的统一,以形成群体建筑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