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

时间:2019-05-13 22:01: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

第一篇: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

教学随笔2011/12/12 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

李旭斌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的首句交待出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学钓鱼。第二句交待出小孩侧身坐在莓苔中央,利用长草来遮映自己。第三句写出小儿听到路人问路的声音后,就远远的招手。第四句写出小孩的心理,他担心声音会惊吓了鱼儿。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的代表作品。这首诗写小儿垂钓别有一番情趣。“蓬头”写出了小孩的头发蓬乱,也写出了小孩家境的贫寒。有人说“蓬头”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我总觉得此种说法不妥。若他的头发是三毛式的,当然幼稚顽皮天真可爱了。而“蓬头”的用意是说明小孩家境的贫寒,再大一点,可以认为小孩所在的村子里的人家普遍生活贫寒。也许可以这样认为,作者生活的村子正是这样的村子。

这首诗在表现小孩垂钓时,作者用“侧坐”“遥招手”“怕得”等词语刻画小孩的神态,小孩学大人钓鱼,选择隐蔽之处,用草映身,意在怕人打扰。可事有不巧,恰有生人发现,前来问路,小孩害怕应答惊动了鱼,从老远招招手而不敢回答。这是从心理上表现出小孩的聪明可爱。

胡令能笔下的小孩虽然贫寒,但是丝毫没有窘迫的样子,小孩不理解贫寒,本真生活率性自然。胡令能居于莆田,家境贫寒,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一个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的人,却做起了诗,令人心生敬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小儿垂钓》就是很好的明证。

诗作的生活情趣浓,源于作者的生活情趣浓。胡令能的视角关注的就是生活情趣,他的家境虽然贫寒,但他在贫寒的生活中活出了洒脱。他和他笔下的小儿一样本真生活率性自然。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推想,向小儿问路的生人,正是胡的朋友,生人来访,不知胡家,村头遇见小儿便询问胡家,而小儿怕他的声音会惊吓鱼儿,便老远就招手示意。生人后来到了胡家,在与胡交谈中提到村头所见之事,二人开怀大笑,笑罢,胡即兴吟诗一首:“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吟罢,生人连连叫好,二人继续饮酒聊天。

能动情于生活细节的人是开心快乐的,热爱生活就是热爱生活的细节。胡令能的内心世界显然是开阔的,他自食其力,既不羡权贵,又能交结权贵;既不恶贫民,又能与贫民相交。在中唐,胡令能堪称真士。

胡令能的内心世界还可以从他另外的两首诗中感觉到。一首是《喜韩少府见访》,另一首是《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喜韩少府见访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著荷衣出草堂。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

观郑州崔郎中诸妓绣样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第二篇:古诗小儿垂钓胡令能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塘边聚精会神的钓鱼的情景,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天真、认真、童心、童趣。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白话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诗词简介-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作者简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胡令能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

第三篇:《小儿垂钓》胡令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小儿垂钓》胡令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作品原文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词句注释

1、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2、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3、借问:向人打听。

4、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作品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创作背景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作品鉴赏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作者简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胡令能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第四篇: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从诗歌的起源看诗歌的功能

曹远哲 2015405040116 【摘要】亚里士多德说,诗歌具有净化作用。简单来说,诗歌是所有文学体裁中最有意境,最能抒情的文体。诗歌的功能,在其语言和思想感情中的以体现。它对于语言的淬炼、表达的思想感情,往往能够融入国民的血液中,成为精神传统。诗歌的功能,和其起源是密不可分的,诗歌的起源映射着诗歌的功能,从诗歌的起源中论述诗歌的功能。

【关键字】 诗歌的起源 诗歌的功能 诗经 一诗歌的含义

诗歌是文学的基本类型之一。早期诗歌与音乐、舞蹈相互融合,后来独立自成一体。在中国古代,诗和歌有别,诗供朗诵,歌是歌唱的,现在诗和歌统称为诗歌。它的基本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最集中、精练、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充满作者浓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和谐的音乐美,节奏鲜明、音调铿锵,讲究押韵,一般分行排列;语言凝练、形象、含蓄,运用灵活;常采用赋、比、兴等手法。诗歌的创作,一般要求作者在生活中激发起丰富、强烈的感情,鲜明地表现出他的独特个性和情感色彩,使诗的形式的外在节奏与情感的内在节奏相一致,同时,语言须刻苦锤炼和精心推敲。它从性质上分有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从形式上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歌谣等;从押韵上分有有韵诗和无韵诗。中国诗歌又可分为旧诗和新诗,旧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二 诗歌的由来

诗的历史悠久,产生于千年之前。原来在文学还没形成之前,我们的祖先为把生产斗争中的经验传授给别人或下一代,以便记忆、传播,就将其编成了顺口溜式的韵文。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诗]与[志]原是同一个字,[志]上从[士],下从[心],表示停止在心上,实际就是记忆。文字产生以后,有了文学的帮助,不必再死记了,这时把一切文字的记载叫[志]。志就是诗。《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诗言志,歌永言”。这便形象地指 出了诗与歌的内在联系。由于这种情况,后来人们就把诗与歌并列,称为[诗歌],目前,诗歌已经成为诗的代名词了。

三诗歌的起源

在所有的文学样式中,诗歌是起源最早、历史最久的一种样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要靠文字记录才能流传,而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最早的诗歌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1.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有充分资料证明,文学诞生于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生存活动,最早的文学样式是原始劳动歌谣。诗歌的韵律来源于起伏间歇的劳动呼声,生产劳动的内容是诗歌最早的内容。即劳动产生了最早的文学样式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人们以这种声音来协调动作,统一行动,减轻疲劳,加强效率。这就是诗歌节奏、韵律的起源。这种劳动呼声虽然有声无义,但在具体场合中,有时也蕴含着某种情感意向。随着语言的发展,“当表现情感的某些劳动呼声被相适应的语言所代替时,语言和劳动呼声便结合为一体:语言有了它的歌唱形式,呼声有了它的确切含意。这是劳动呼声的发展与提高。同时这也使语言更加强化而带有一定的节奏性和音乐性。从而便形成了原始人们抒发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诗歌。”当原始人因生产力极其低下,必须通过集体劳作维持生命,并且生活的主要内容也仅仅是劳动时,语言对劳动呼声的替代最早只能发生在集体劳动中,所以劳动内容自然就是最早的诗歌的内容,原始劳动歌谣当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诗歌的起源还同宗教和娱乐有关系。古书《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葛天氏是传说中的古代部落。”他们的宗教兼娱乐活动是,由三个人拿着牛尾巴,边跳舞,边唱歌,歌辞有八段。歌辞没有流传下来,但从同书所记的《玄鸟》、《遂草木》、《奋五谷》等题目推测,内容大约是有关图腾崇拜、神话传说和农业生产的。古代有 “ 玄鸟生商 ” 的说法,商民族奉 “ 玄鸟 ”(燕子)为图腾,这里的“ 玄鸟 ” 可能也是类似的神话传说。“ 草木 ”、“ 五谷 ” 显然是有关牧业和农业的事。这些歌辞就是原始的诗歌,不过它们不是独立存在,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情形从现在世界上某些原始民族中仍可看到。诗歌首先和舞蹈脱离,后来又渐渐脱离曲调,成为朗诵和阅读的诗歌,但仍保留着音乐性,即有节奏和韵律。由此可见诗歌的起源。

四 由《诗经》和其起源来说明诗歌的三种功能

《诗经》成书的时间约在春秋中叶,它包括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 500 年间的305首诗歌。这些 诗主要产生于黄河、长江和汉水流域,包括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湖北北部地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部分。《风》包括 160 首诗,《雅》包括 105 首诗,《颂》包括 40 首诗。这三部分无论内容、形式和风格都有不同,分别说明了诗经的三种功能,下面分类简介一下。

(1)反映恋爱和婚姻生活

在阶级社会中,婚姻制度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爱情和婚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婚姻恋爱为主题的民歌在“国风”中占有叫大数量。其中有的表现了爱情生活的和谐和喜悦。如《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中还有的诗写了失恋的感情,如《郑风·狡童》: “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彼狡童兮,不与我食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由于当时妇女的特定社会地位,不合理的婚姻带给她们的痛苦更身,所以这类诗歌多从女子方面来书写。《卫风·氓》就是有代表的弃妇诗,诗中写了一个姑娘轻信了一个男人的求爱,婚后被抛弃,诗中第三段写了女子被遗弃后的内心痛苦:“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诗中把这个女人矛盾、怨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反映了妇女的悲惨遭遇。也反映了当时人民反对爱情的社会现实。

(2)反映在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劳苦百姓生活和感情 《豳风·七月》是这类诗的代表,它叙述了农奴们从春耕到采桑、狩猎、秋收、过冬等全年的劳动生活,全诗充满着艰辛和酸楚的情调。诗的第一段说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全诗共八段,描绘出古代劳动人民一年的生活画面,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另一些诗,如《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等篇,直接斥骂剥削者是 “ 白吃饱 ”,是“ 大老鼠 ”,表达了人民对他们的蔑视和仇恨,发出反抗的呼声。(3)讥刺统治者腐朽生活

“国风”中还有不少民歌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的,如《鄘风·墙有茨》 : 墙有茨,不可埽也。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据说这首诗是讽刺春秋时卫宣公家族乱伦丑事的。卫宣公 为他的儿子从齐国娶来一个女人,看到她长得美,便据为己有,这就是宣姜。卫宣公死后,宣姜又与卫宣公的庶子私通,生了五个孩子,这首诗就是讽刺这件事的(事见《左传》闵公二年)。这首诗是否就是为卫宣公家族作的,现在无从断定,但它斥骂统治者的糜烂生活这一点是勿庸置疑的。五 总结

从以上三点可见诗歌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诗歌的作用是和其起源分不开的,诗歌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更是文学中的文学,其中蕴含着文学中最为辉煌的成就。诗歌的功能就在于能够深入到人性的本质,挖掘与发现一场卑微生命里所彰显出的莫大张力与能量,甚至是纠结于一场悲苦的反抗与斗争,却能就此探索出一个具有人类普遍性意义的价值认同。

诗歌是我国文学的光辉,它的起源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高的地位。诗歌奠定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以后历代诗人都自觉地学习诗歌,继承这个传统,用他们的创作去反映社会现实。诗歌的许多语汇至今仍被运用着,可见诗歌影响之深远。诗歌的作用众多,在其起源中被发现,被挖掘。诗歌的起源决定诗歌的功能,影响着后代世人。

参考文献

《诗经》,中华书局,1983年6月,2181页。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560册,413页。《诗歌解读》 薛天纬 新疆新疆师范大学。

第五篇:浅谈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学生姓名:赵琳霞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2011级汉语言文学

完稿时间:2012年10月5日

从杜甫的诗歌特色看杜甫的人生

摘 要

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都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对于杜甫诗歌的认识,在不同的创作阶段,他的诗歌特色各有千秋。纵观其生活及社会背景,可分为四个时期:

一、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二、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三、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四、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关键词:杜甫 诗歌 人生

目 录

一、引言„„„„„„„„„„„„„„„„„„„„„„„„1

二、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1

三、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2

四、万方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4

五、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5

六、结论„„„„„„„„„„„„„„„„„„„„„„„„6

七、参考文献„„„„„„„„„„„„„„„„„„„„„„ 7

引 言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杜甫和他的诗歌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世界的东方。在古今中外的诗坛上,杜甫的诗篇别具一格,独占鳌头。无论是在艺术手法上还是在思想内涵上,他都称得上唐朝诗歌的集大成者,被后人誉为“诗圣”。他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揉合在唐帝国由盛而衰的急剧转变的时代。在诗歌中既能洞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现状,又能反映杜甫的人生观,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愤慨,并生动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时代的画卷,是用韵律写成一本历史,被称为“史诗”。曾经杜甫也有伟大的抱负,壮志凌云,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仕途的渺茫,使杜甫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弊端,人民的疾苦,促使他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真实而悲壮,慷慨又悲凉。杜甫的诗歌跌宕起伏在他的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中。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 意气奋发、浪漫张狂的年轻漫游时期

年轻的杜甫少年气盛,虽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但当时他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不深,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充满信心,抱有美好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736年),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壮游》)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诗人才二十多岁。“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诗人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又雄伟!接着,杜甫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而神游岳顶。”最后,诗人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神采飞扬,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 “凌绝顶”,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将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跃然纸上。这两句诗,杜甫用“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杜甫的少年正逢开元盛世,他在《忆昔二首》之二这样描述此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津津乐道国富民安、政通人和的景象,这也促使杜甫积极入世,想干出惊天伟业。杜甫早期作品留存数量很少,这些诗篇和时代的风气相一致,有着颇为张狂、富于浪漫气质的一面。他的《壮游》诗回忆往事,自称“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在文学上,连屈原、贾谊、曹植、刘桢那样的人物都不放在眼里,可见他是多么骄傲。在与李白、高适等人交游时,他们纵酒放歌、慷慨怀古、驰逐射猎,也很有几分任侠之气,充满自信,带有英雄主义的倾向,而同杜甫自己后来的作品有明显区别。

二 屡试不第、正视现实的困居长安时期

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沉郁顿挫”,是在安史之乱的前夕开始形成,而滋长于其后数十年天下瓦解、遍地哀号的苦难之中。因此,流响于刚刚过去的年代中的充满自信、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到了这里便戛然而止。在飘零的旅途上,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大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自己内心的悲哀。这种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面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这可能是因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把持权柄的李林甫杨国忠对引进人才采取阻碍的态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变得艰难起来。杜甫在长安滞留了将近十个年头,在此期间,他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多方奔走,直到这年年底才得到一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官。天宝后期,唐代社会虽维持着表面的繁盛,却已处处埋伏着危机。处在逆境中的人容易看到现实中的弊病,当一场大崩溃即将到来时,杜甫透过个人的不幸看到了国家的不幸,人民的不幸。天宝十一年(即752年),杜甫写下了他的名篇《兵车行》,以严肃的态度,真实地记录下人民被驱往战场送死的悲惨图景。这首诗标志了杜甫诗歌的转变。

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年(751),诗人的这篇长歌表现了唐玄宗好战喜功,穷兵黩武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一开始,就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震人心魄的送别画面:兵车轧地,响声隆隆,战马奔腾,昂首嘶鸣。披挂着弓箭的士卒,夹杂在车马中,开赴边地战场。漫长的队伍旁,是众多的亲人,男女老少,在纷乱地哭喊、拽拉、捶胸、顿足,跑着为士卒悲恸地

送行。车马行人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淹没了横跨渭水的咸阳大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原来是唐王朝最高统治者为开拓疆土,不惜用人民“成海水”的鲜血频繁地发动侵略战争。控诉之矛直指皇帝唐玄宗,使我们看到一位胸怀正义的伟大诗人,对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何等地愤慨!接着诗人用“君不闻”三字领起,又将人们的视野从“行人”及“边庭”的眼前引向“山东二百州”的“千村万落”这一远处世界——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人烟萧条,田园荒芜,见不着男劳力,即使有一些妇女在把犁耕种,也难改变“禾生陇亩无东西”的局面。这一层是由“点”到“面”、由“近”到“远”地揭示出“点行频”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役夫长年在外征战不息,家中却还遭官府催租之苦。“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是反问句,以往人民是不敢申诉心中的怨恨的,但是现在愤怒的火焰终于喷涌而出:“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且如”二字,意思是且举一例,以见其余。一句反问,犹如一柄利刃,一下子就击中了统治者那无人耕作而还要缴纳租税的荒谬逻辑。征夫的两次反问都是含蓄的,但后一次更显得柔中有刚,义正辞严,体现出他们的恨之切,怨之重。“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然而无休无止的战争却把人们早已被扭曲的思想再来个弯上加弯,这就更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兵役的繁重及其罪恶。篇末进一步通过描写战场的悲惨景象来诅咒拓边战争。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也是“行人”对这次出征的前景形象化的预测。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对“山东”大地的纵览和对家庭濒临破败的预感的描述之后,断定 “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义的战争必败。“行人”这撕肝裂肺、令人战栗的“瞻望辞”,是对统治阶级穷兵黩武战争的愤怒诅咒。诗歌结尾这令人心惊胆寒、毛骨悚然的恐怖场面与开头人声鼎沸的画面相对照,则更显示出“耶娘妻子走相送”这生离死别场面的悲惨。《兵车行》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它如同一页“诗史”。说它是“史”,因为它具有“春秋”史家纪事的客观性、真实性。特别是“耶娘妻子走相送”与“哭声直上干云霄”两句与《资治通鉴》中“于是行走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记叙的巧合,则更见出其“史”的价值。此外,从“道傍过者”与“行人”的谈吐中也可见杜甫“史笔”的严肃性。“道傍过者”是诗人,但他的动作只有一“问”,且连问的内容都只字未提,这就更使诗的思想主题具有了客观性。至于“行人”的回话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水”,也与史书中“士卒死者六万人”,“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之记载相合。

《兵车行》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寓情于叙事中。这首诗无论是第一段的场景描写,还是第二段的答话记述,都充盈着诗人“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的忧心如焚的“非战”思想感情。

此后,他又写出《前出塞》九首,继续对灾难性的开边战争提出质疑;写出《丽人行》,揭露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亲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而长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更把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的情状与民间饥寒交迫的困境加以尖锐的对照,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震撼人心的诗句概括了社会阶级矛盾,长诗极尽杜甫沉郁顿挫之风。

三 多灾多难、忧国忧民的乱世流亡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但坚决不做安禄山的伪官,虽身处乱世,却有极强的民族感情。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杜甫由凤翔(今陕西凤翔县)出发,回鄜州(今陕西富县)探望在战乱中离别经年的妻子儿女。这时,“安史之乱”发生已将近两年,唐肃宗的抵抗政权虽已进驻凤翔,准备收复长安;但局势仍非常艰难,广大人民正在饱尝着战争的苦难。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诗人秉着忧国忧民的襟怀,面对惨酷的现实,以历史见证者和人民代言人的身份,将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了他诗集中这首最长的五言古体诗——《北征》。这是他的力作,堪称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史诗。诗的开头叙述“拜辞阙下”的忧虞不安的心情,用婉转曲折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郁结。杜甫当时在凤翔政府中担任左拾遗的官职。拾遗虽只是八品小官,却是皇帝的近侍,对国家大事可以进谏。在军事紧张时期,他离开职守回家探亲,必然会产生复杂的心情。因为“维时遭艰虞”,诗人更深切地关怀人民和国家的命运。接着描写“北征”旅途中的经历。在夹叙夹议的语言中蕴蓄着愤怒与悲伤。宁谧的自然和纷乱的战争局势恰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此,立刻引起了诗人的联想:山中苦果,经过雨露,还能结出果实;而自己奔波了半辈子,又有什么结果呢?诗人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得到的只是颠沛流离。而后,诗人以经过战乱,弄得满头白发、憔悴容颜回到家中,又悲又喜地与离别经年的亲人会面了。整段文字用团聚的情趣掩盖悲凉,描写深刻而又细致。写出自己一家的遭遇,更加真切地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苦难。继而杜甫高度赞扬了回纥出兵助唐这件事。时局对敌人不利,国家命运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人民有了安定生活的希望了。杜甫宣扬这种有利形势,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同受苦难的广大人民以安慰。最后杜甫以满腔的热忱祝愿唐王朝中兴,光复唐太宗所创建的基业。诗人虽然叹息:“凄凉大同殿,寂寞白兽闼”,繁华的景象暂时销歇,但在改弦更张之后,“煌煌太宗业”是可以“树立甚宏达”的。这的确是一首富有现实意义的战斗性的诗篇。在这战乱年代里,杜甫把他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热情,转变成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焦灼,诗中充满着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并且,他对国家前途抱有坚定的信心,即使在时局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在诗篇中洋溢着乐观情绪。

乾元二年春,杜甫往河南探视旧居,归途上亲眼看到人民在官吏们残酷的压迫下蒙受的苦难,写出著名的《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组诗六首,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在这些诗篇里,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

四 田园草堂、颠沛流离的漂泊西南时期

上元元年春,杜甫离开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来到鸟语花香的成都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得到了暂时的休息,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了许多歌咏自然的诗歌。他歌咏的对象,往

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历代的诗话、诗评对于杜诗里高度的“情景交融”作过许多论述。但是杜甫的诗不只有高度的情景交融,而且有情、景与时事的交融,作者在写景和抒情时,很少离开现实,随时随地都想到他所处的时代。这类诗,杜甫越到晚年成就越大,象五律《客亭》、《江上》、《江汉》,七律《登楼》、《宿府》、《阁夜》、《秋兴八首》等,都是情景与时事交融的脍炙人口的名篇。《江汉》一诗作于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自夔州出峡,流落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他已五十六岁,北归无望,生计窘艰。此诗以首句头两字“江汉”为题,正暗示流离漂泊。尽管如此,诗人匡世济国之心未已,忠君爱国之心不改。“江汉”句,叙写诗人客滞江汉的窘境。“思归客”三字饱含无限的辛酸,因为诗人思归而不能归,成为天涯沦落人。“乾坤”句包含“自鄙而兼自负”这样两层意思,妙在“一腐儒”上冠以“乾坤”二字。“身在草野,心忧社稷,乾坤之内,此腐儒能有几人?”(《杜诗说》)。“片云”二句紧扣首句,对仗十分工整。通过眼前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将他“思归”之情表现得很沉郁。他由远浮天边的片云,孤悬明月的永夜,联想到了自己客中情事,仿佛自己就与云、月一样孤远。这样就把自己的感情和身外的景物融为一片。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片云孤月,实际是在写自己:虽然远在天外,他的一片忠心却象孤月一样的皎洁。“落日”二句直承次句,表现出诗人积极用世的精神。次句的腐儒,并非纯是诗人对自己的鄙薄。上联写了永夜、孤月,本联的落日,就决不止是写实景,而是用作比喻。黄生指出:“落日乃借喻暮齿”,是咏怀而非写景。落日相当于“日薄西山”的意思。“落日”句的本意,就是“暮年心犹壮”。就律诗格式说,此联用的是借对法。“落日”与“秋风”相对,但“落日”实际上是比喻“暮年”。“秋风”句是写实。“苏”有康复意。诗人流落江汉,面对飒飒秋风,不但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这与李白“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的思想境界,颇为相似,表现了诗人身处逆境而壮心不已的精神状态。这两联诗的意境,苏轼曾深得其妙,他贬谪岭外、晚年归来时,曾有诗曰:“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次韵江晦叔二首》),表明他不因政治上遭到打击迫害,而改变自己匡国利民的态度。“孤月此心明”就是从杜诗“永夜月同孤”和“落日心犹壮”两句化用而成的。“古来”二句,再一次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的精神。“老马”是诗人自比,“长途”代指驱驰之力。诗人写道,古人存养老马,并非取它的力,而是用他的智。我虽是一个“腐儒”,但心犹壮,同老马一样,并不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其中的言外之意是:莫非我真是一个毫无可取的腐儒,连一匹老马都不如么?此诗用凝炼的笔触,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和报国思用的慷慨情思。诗的中间四句,情景相融,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历来为人所称道。

面对清风明月,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宝应二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诗中突出地抒发了一个“喜”字,从闻喜讯,到流喜泪、观喜容、呈喜态、唱喜歌、思喜归,无处不喜。杜甫的诗一向以“沉郁顿挫”著称,这首诗却一反往日的风格,而以爽朗明快取胜。八句诗似脱口而出,水到渠成,极其欢欣鼓舞,轻快跳宕。因此清人孙沫评这首诗说:“一气旋折,八句如

一句,而开合动荡,元气浑然,自是神来之作。”除第一句叙事外,这首诗后七句全是抒情;除前两句不对仗,后六句全对仗。这种内容与形式毫无拘束地完美结合,更加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结 论

杜甫一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但少年时代的他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凌云壮志,只是生不逢时,“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杜甫在早充观国宾之时未能如愿以偿。而他的“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忠君爱国之志,又在他期盼已久的主上顷见征之时,沉入无底深渊。历史的灾难与沉重成就了杜甫,而杜甫则承载着它,使其被一代一代的后人所知晓,所明了。杜甫浪漫的绝望,只能锁定伤心的现实。他紧握手中正直的笔,注视着所有悲哀,透过繁盛的表象他看到腐败的实质,拨开历史的风尘,沉郁顿挫的诗句和着缓慢踉跄的脚步把深藏于富丽堂皇中的大唐撬上尤如明镜的万里晴空,险些把世界压塌。

当青色的衣衫再也抵挡不了朔风的吹刮,当坚毅的脸庞再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当崇高的灵魂再也容不下战争的吞噬,杜甫满腔的爱憎如旭日东升,喷薄而出。历史没留给杜甫任何一道门,即使一道狭窄的小门,而杜甫却成就了不凡。杜甫的诗犹如大唐由盛到衰可悲历史的一面镜子折射着他不同时期的真实景观和社会生活矛盾。又如一个历史宝库,包含着浑涵汪洋、千汇万状的丰富内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和“百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的忧国忧民的深衷和“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个惊人死不休”的鸿鹄壮志,形成了他沉郁顿挫的独特格调和精益求精的诗艺,也铸就了这位彷徨者无数铿锵凝练脍炙人口的绝妙好辞。于是他便成了诗中的圣人。他的人格魅力便得到了更艰难的提纯,直升一个令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境界。贯古玉今的文人墨客中又有几人欤?

杜甫已离我们远去,淹没于黄尘古道,荒芜在烽火边城,岁月却带不走他那个早已铭记世人心中的姓名;长江有情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有一颗星,人间的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结论应与论文内容相关,是对全文的总结、提炼,而不是漫无边际的抒情。请紧扣论体,概括出杜诗特色与人生的关系。结论重写。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230页-245页

2、张忠刚《杜甫诗选》

中华书局

2009年

参考文献太少,一代大家,论者极多。

下载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诗歌《小儿垂钓》看胡令能的内心世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