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

时间:2019-05-13 23:39: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

第一篇: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

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

――湖北省嘉鱼县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这一年,这里的学校全部用上了‚班班通――电子白板‛,课堂教学从此变得生动形象;

这一年,这里的孩子全部用上了崭新的标准化课桌椅,教室里色彩更明亮、学生身姿更挺拔;

这一年,这里的每一所学校都建起了标准化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和计算机教室,偌大的图书室让孩子们充分体会了学海无涯的感觉;

这一年,这里的偏远山村学校也都有了塑胶跑道、塑胶篮球场,校园内的道路也像城里的马路一样刷了黑;

这一年,这里的学校经历了华丽的蜕变,成为孩子们梦中的花园和乐园;

这一年,这里的孩子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喜爱的央视主持人来到自己身边,而且还和他们一起‚走进‛了电视……

近日,笔者怀着满腔热情,走访了这座位于鄂南长江之滨,史称‚武昌上游之邑,湘湖要冲之区‛,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的小城――嘉鱼县,去亲身感悟那块被教育的雨露滋润着的土地……

紧靠武汉南郊的湖北省嘉鱼县,因《诗经・小雅・南有嘉鱼》而得名,因三国美女二乔故里而著名,是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螃蟹之乡、黄金之乡,先后荣获全国平安县、全国文明县城、全国卫生县城、全国园林县城等多项殊荣。当笔者走进这个辖8镇,总人口37万人,现有中小学54所、在校学生3.1万人的秀美之县时,感受最深的就是当地县政府部门对教育的无限‚钟爱‛。

承载历史的荣光,追寻超越的梦想。‚近年来,嘉鱼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全县城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五个坚持促五化’的工作特色。‛在走访过程中,嘉鱼县主要领导对笔者倾诉了县政府部门对教育的‚偏爱‛之情。

坚持政府主导促进优先发展制度化

在探访过程中,笔者了解到,嘉鱼县政府部门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发展第一、教育第一‛的理念不动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力保障,提前一年全面达到国家和省定均衡标准,高分通过了省级督导评估。

建立政策保障机制。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县财政、人事、编制、发改、建设、规划、公安、国土等部门以及各镇政府部门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工作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近几年,嘉鱼县的教育经费投入实现了‚三个增长‛。2012年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5.05亿元,较上年增长48.7%;预算内教育经费2.28亿元,较上年增长60.8%;生均教育事业费小学较上年增长72.8%,初中较上年增长53.9%。全县共征收教育费附加855万元,地方教育费附加569万元,计提土地出让收益教育资金1687万元,所征费用按规定全额用于义务教育发展。

建立安全保障机制。首先,明确任务,落实职责。如建立中小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以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等。其次,建立中小学安全制度。统一构建领导、责任、制度等‚七大安全管理体系‛,修订了《中小学安全管理规程》,完善了《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编印了《学校安全法规选编》和《学校安全制度汇编》。

‚机制‛的保障使笔者看到了嘉鱼教育的‚繁荣‛,正如当地一位基层教师对笔者所说:‚近几年来,嘉鱼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社会、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享受到了政府对教育投入所带来的巨大‘红利’。‛

坚持改善条件促进学校建设标准化

陪同笔者走访的嘉鱼县主要领导对教育的热情溢于言表:‚我们坚持教育‘第一投入’思想,不断优化投入结构,实现了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的历史性跨越。如今的学校,是嘉鱼城乡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制订了《嘉鱼县中小学校布局规划(2011―2020年)》,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形成全县有规划、乡镇有布局、学校有蓝图的布局调整行动方案。如今,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从78所调整为50所,学校布局基本趋于合理。

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近3年投入2.6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100多个,新建校舍2.7万平方米,改扩建校舍2.1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7万平方米,校园绿化3.8万平方米,道路改造升级3.1万平方米;加强运动场建设,新建21个塑胶运动场、32个硅PU篮球场和4200平方米的器械区,硬化塑化运动区达6.6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学校食堂8幢,新建和维修改造宿舍12幢,新建大型太阳能洗浴设施4套,添置餐桌椅8600套,添置蒸饭柜、消毒柜等各类后勤设备120多台件。

配置现代化教育装备。除国家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外,县政府部门还自筹资金1700万元,高标准配置了各类实训器材和实验装备。通过实施‚农村远程教育建设工程‛、‚中小学标准化实验室创建工程‛等项目建设,新增计算机1865台,新增图书50余万册、标准化课桌椅19510套、班班通(多媒体)教室516个。全县中小学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室、计算机教室等各种功能室配置率都达到国家和省定标准。

林林总总的改善措施,使全县的办学条件有了质的飞跃,充分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教育情怀,老百姓称赞政府是在脚踏实地办‚最富有‛的教育。

坚持科学配置促进教师发展专业化 走访中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嘉鱼县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改革,坚持科学配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建立教师补充交流机制。出台了教师编制‚缺一补一‛的管理办法,积极落实‚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近3年来,公开招考录用补充教师337名,其中引进免费师范生29人,接收高校毕业资教生25名,有效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制订了《关于开展城乡教师交流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校级干部及骨干教师交流,以‚县域统筹、政策引导、城乡互动‛为原则,实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

建立教师培训提高机制。大力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积极落实‚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通过远程培训、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重点加大以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教师教育能力培训力度,促进教师全员掌握远程教育技术、班班通设备应用技术和课件制作技术,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近3年来,全县义务教育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市县级培训达5966人次,实现了全员培训的目标。

建立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想方设法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等方面对农村教师予以倾斜;农村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城区10%;对交流到农村支教的教师每月给予生活补助。积极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新建教师成套房、单身教师周转宿舍218套,按照‚政府出政策、学校出土地、教师出成本价‛的办法,新建农村教师自建房200余套,让农村教师能够安居乐教。

建立校长管理机制。多措并举激活校长队伍活力,出台了《嘉鱼县义务教育学校干部选拔聘用工作实施意见》,对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校长实行聘用制;组织农村学校校长到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等名校培训达200多人次;建立和完善校长‚三维一体‛综合评价考核体系,即实行教师满意度、个人履职、学校教育质量综合考核,评价结果与任职、评先表模等挂钩。

建立‚比访‛工作机制。积极组织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教师家访按照‚六必访‛、‚六必进‛要求,实现了‚三个全覆盖‛,有效促进了家校沟通互动,取得良好效果。

县教育部门领导对笔者说:‚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改革,使全县教师队伍素质大大提升。在他们之中,有2人获得国家奖、15人获省级奖、50人获市级奖、近500人获县级奖。教师撰写的教学论文获国家奖20篇、省级奖50篇、市县级奖各500篇。‛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教育质量优质化

教育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笔者在嘉鱼真正领悟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坚持全面发展,是嘉鱼对这一‚生命线‛真正的诠释。

突出德育为首,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德育精品课程。以创建‚书香校园‛、‚和谐校园‛、‚快乐校园‛为载体,广泛开展校园文化先进学校创建活动,形成教师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使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得到了有机结合。开展主题班会、课本剧竞赛、法制教育、经典诵读、社区公益服务等系列活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德育回归社会、回归生活、回归现实,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突出体艺特长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阳光体育运动‛为抓手,积极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及体育大课间、集体跑操、广播体操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定期举办全县中学生篮球赛、少年儿童田径赛等多项比赛活动,有力促进学校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大力开展艺术教育,以‚大家唱、大家跳‛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艺术教育现场展演活动,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全面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绝大部分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县涌现了一批器乐、合唱、舞蹈、书法、剪纸、武术、跑操等特色校。中小学体艺教育呈现出‚全县有特创、校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的喜人局面。2013年7月,央视少儿频道走进嘉鱼,摄制了《大手牵小手――幸福嘉鱼》特别节目,参演师生与鞠萍等央视主持人同台献艺,精彩纷呈,该节目分四集在央视播出总时长达120分钟,充分展示了嘉鱼县艺术教育成果。

突出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各学校立足于解决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近3年来,全县有60个国家、省、市、县级课题开展了研究,其中国家课题2个;已经结题的省级课题有15个、县级课题30个。通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科研能力,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育质量进一步优化。

突出有效课堂,努力提高课堂效率。先后出台了《嘉鱼县中小学教学工作管理细则》和《嘉鱼县中小学质量评价方案及教学质量奖惩办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以学生获得全面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在学生高效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深入开展‚教学质量月‛活动,着力打造规范有序、科学高效、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使全县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

如此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让笔者深深感到,虽身处冬天的嘉鱼,却沐浴着春天的阳光。

坚持维护公平促进教育权利均等化

坚持维护教育公平,有效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力,让每一位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这是笔者在嘉鱼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的又一重要举措。

深化招生制度改革。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划片招生,通过招生控制和扩班增容,基本实现了小学班额45人、初中班额50人的目标。实行示范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将嘉鱼一中指令性招生计划的70%按办学水平、学生人数分配到初中学校。在嘉鱼,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了无择校目标。

构建义务教育资助机制。建立完善了义务教育助学体系,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因难而失学‛。

建立并落实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全县每所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立了学校与监护人互动机制、留守儿童优先留校寄宿机制、学校教职工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机制,开展‚爱心妈妈‛结对帮扶活动。县妇联、团委等群团组织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建立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等特殊群体‚四帮一‛(教师、学生、社会、家庭)的帮扶体系。

县教育部门主要领导对笔者说:‚如今,全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初中3年巩固率、残疾少儿入学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和省定标准。全县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基本实现了城乡均衡。‛放眼嘉鱼,全县基本实现让不同家庭和不同群体的学生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在走访行将结束时,嘉鱼县主要领导对笔者说:‚一个不重视教育的政府不是一个好政府,一个办不好教育的政府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府。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们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继续瞄准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目标,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我们不但要把嘉鱼打造成湖北经济强县,更要打造成湖北教育强县,要让嘉鱼成为发展之城、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幸福之城!‛一番激情满怀的话语,让笔者感觉一股暖流缓缓流过心田……

(刘胜远 张红纺)

第二篇:固本强基促均衡 统筹发展惠民生[最终版]

固本强基提质量 均衡发展惠民生

——关于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省、市坚强领导下,在各级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落实中、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校园面貌明显改观,教育管理日趋规范,全县教育事业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全县拥有各类中小学校 所,其中普通高中4所,职教中心1所,初级中学 所,小学 所;教职工 名、中小学生 名;现有公办幼儿园 所,在建公办幼儿园 所,民办幼儿园 所,全县入园幼儿 名。天度等4个镇被命名为省级教育强镇,召公等3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级教育强镇。创建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17所、省级示范高中1所、省级标准化高中3所、省级示范初中3所、省级文明校园4所、省级绿色示范学校2所、省级示范农技校7所,我县先后被评为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县、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为“双高双普”合格县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做法

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工作,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2012年,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举全县之力,创建省级“双高双普”县的宏伟目标,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夯实责任,强化领导抓落实 扶风自 年通过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评估验收之后,立即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双高双普”创建上,以“双高双普”总揽全局,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是强化领导。县委、县政府将“双高双普”工作纳入社会事业发展的大盘子,列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优先安排部署。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教育工作的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在教体局设立办公室,建立了局长包片、股室工作人员包校、校长负责的工作机制。负责对“双高双普”创建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统一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和主要困难。二是夯实责任。要求各级各部门把“双高双普”创建工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做到思想、组织、责任“三落实”,领导、宣传、措施、工作“四到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核和教育优先发展问责制等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建立完善了县级领导包镇、部门联校、镇政府负责、教育部门主抓的“双高双普”工作目标责任制、督导评估制和考核奖惩制度,与各镇、有关职能部门签订教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举县一致抓创建的强大合力。三是统筹安排。为确保“双高双普”顺利实施,2012 年初,县教体局组织相关专家先后3次深入到全县8个镇 所学校,实地查看学校办学条件,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在基本掌握我县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再次组团赴千阳等县参观考察、学习经验,依据调研情况,制定了《扶风县“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2012 年10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教育工作暨“双高双普”推进会,印发《关于实施教育创强工程的意见》、《关于“双高双普”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对各镇、县级各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进行督导考核的通知》等多个配套文件,有力推动我县“双高双普”创建工作强力开局。

(二)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提水平

一是改革创新,促进教育事业内涵发展。抢抓“双高双普”的历史机遇,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管理,在推进内涵式发展上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狠抓学校管理。坚持依法治教,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和精细化。制定《扶风县学校管理细则》、《扶风县教育教学管理办法》、《扶风县规范化学校建设标准》,完善《各镇校目标任务考评办法》、《扶风县学校考评细则》,推行学校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全员岗位目标责任制,严格督促检查,形成了科学的教育管理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深化人事改革。出台《教育系统人事管理办法》、《扶风县教育系统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创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公开选拔扶风高中校长、副校长、青少年活动中心主任等,公开选聘乡镇教育助理员、中小学校长和中层干部;在全县中小学推行城乡教师轮岗制度,实行岗位管理,合理分流教师,优化师资配置,激发了教师队伍活力。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在财力紧张、严格控制财政供养人员数量的情况下,2009年以来,通过省上统招、振兴计划、特岗教师等渠道,从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招录教师205名,保证了教育教学需要。承担教师全员培训模式改革省级试点,探索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课程体系、模式体系和制度体系,使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30多名教师荣获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学能手称号。推进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积极承担省市教改课题,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采用“走出去学习,请进来指导”的方式,组织校长外出考察学习,邀请课改专家来县上指导,并多次组织召开高效课堂教改研讨会,先后进行高效课堂培训指导50场次。去年10月中旬,全市高效课堂暨高中复课工作会在我县第二高中成功召开,全市首届中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在我县成功举办,进一步推进了我县课改工作。2010年以来,全县累计承担省、市级课题研究

项,县级课题研究

项,其中

项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得到了省市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二是整合资源,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布局调整步伐。按照“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群众满意”的原则,反复论证并出台《扶风县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加快布局调整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三年来,累计撤并高中3所、初中6所、小学83所;新建、改建学校14所,实施了校舍安全工程、中央扩大内需、寄宿制学校建设、生活设施改造、条件装备等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建设项目29个,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第二高中、扶风初中、扶风小学、扶风二小、天度小学、杏林初中等一大批学校建成投用,全面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积极实施“校车工程”。08年以来,整合资源,投资8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校车工程”试点,建立了科学的运行程序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布局调整背景下,实现了平原县区办学模式探索新突破。既解决了寄宿学校建设成本高、一次性投入大、学校管理难度大的问题,又对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推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县共签订校车

辆,惠及学生

人。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为办好每一所学校,体现教育公平,我县把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列入教育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下发了《薄弱学校建设规划方案》,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从资金投入、校舍建设到师资配备、教育管理等方面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不断改善边远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指导学校强化内部管理,通过自身努力,逐步缩小校际之间办学水平的差距,增强自身发展后劲。

三是统筹兼顾,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高中教育。一方面,充分发挥扶风高中示范带动作用,全力抓好优质高中建设,支持法门高中、第二高中创建省级示范高中,扶持美阳高中发展,逐步解决上高中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鼓励普通高中适当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探索建立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资源共享机制,创办特色学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坚持“政府统筹,行业参与,社会支持”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整合职教资源,形成以职教中心为龙头、公民办并举的职业教育网络。迁址改造职教中心,投资400万元,建成职教中心学生公寓楼,投资100万元改造了职教中心生活设施,拆除旧房,硬化道路,平整校园,整理环境。改造实训楼,充实实训设施,搭建职教中心班子,按标准配齐教师,加大招生力度,2012年秋季与郡智技校联合招生501人,公办职业教育初具规模。重视发展学前教育。依照县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科学制定《扶风县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意见》及《扶风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功能到位”的思路,采取“新建与改、扩建并举,公办与民办结合”的方式,以城区幼儿园建设为重点,积极推动乡镇中心幼儿园和村幼儿园建设,逐步形成以县办幼儿园为龙头、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中心幼儿园为辐射,公、民办园同步发展的学前教育新格局。截止目前,投资400多万实施城关、天度、杏林、午井公办中心幼儿园改扩建项目4个;投资 万元,新建法门、绛帐、段家等幼儿园建设项目5个,今年8月底可投入使用。

(三)化繁为简,围绕重点求突破

围绕档案整理、部室整建、环境整治三项重点,强力推进创建工作。抓紧档案整理。为了保证档案资料的的连续性、真实性、完备性,我们认真学习领会创建标准要求,梳理所需档案资料印证指标的信息点,逐条比对,及时为涉教部门下发任务分解表和档案整理目录,分层为学校制定了统一的档案资料整理标准、档案整理目录及说明等。统一下发高中档案建设12表11册、初中档案22表23册、小学21表21册、幼儿园9表9册,截止目前,全县各涉教部门与各镇、校基础文档资料整理已基本完成,正在着手建立卷内目录和检索总目录。县级创建档案目录已敲定,全县所有学校和单位共建成档案资料5000多盒。加快部室整建。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实施,及时将价值600万元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及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装配到25个中小学。目前,已装备多媒体教室74个,各类实验室33个,音乐室38个,美术室49,图书室16个;根据我县工作现状参照兄弟县区创建经验,研究决定第一批先对全县16所初中、13所小学学校部室内设进行装备,制定了总造价1600万的第一期部室招标采供方案。5月10日部室采供已招标实施,预计6月初各校统配部室内设可全部安装到位。目前,各校已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万元,装备完善各类自建部室216间,粉刷整修各类部室324间,拆除危房81间。狠抓环境整治。在县政府安排的1000万专项资金的基础上,从各中小学公用经费中挤出部分资金,按照“统一招标、各校实施、经费分担”的原则,对首批29所学校的操场实施硬化。目前,除扶风初中、扶风小学已建有塑胶操场外,其余27所中小学操场硬化方案全部确定,已进入招投标程序,此项工作计划于7月底前全部完工。同时,抓住春季植树造绿的有利时机,先后投入资金89.8万元,共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9617株,建成文化墙19面,校内植物园3个,园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双高双普”创建资金缺口大。按照“双高双普”验收标准,集中装备定点学校部室内设,需要资金5000多万元;全县40%以上的中小学、幼儿园不同程度存在部室不足的问题,部分学校存在的危房也亟待拆除;另外,大多数中小学实施操场硬化工程后均将负债。

二是城乡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由于城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人民群众对城区优质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生源向城区学校流动的速度加快,人员剧增,城区学校压力增大,“城区学校太挤、农村学校太弱”的现象日趋严重。此外,城乡学校之间、校际之间差异很大,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三是学前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公办幼儿园数量偏少,民办幼儿园条件差,师资不稳定,安全有隐患,学前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四是职业教育发展仍然滞后。虽然,近年来,我县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当前我县职教中心规模小、特色不鲜明、吸引力不强,招生面临巨大的压力;教师结构不尽合理,专业教师较为缺乏;基础设施投入不足。

五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尚待提高。一方面,学科结构待优化。全县英语、生物、物理、化学、音体美等教师缺乏,而语文、数学等教师相对过剩,拔高使用、转岗使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年龄结构不尽合理。农村小学特别是偏远地方的村级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爷爷奶奶教小学、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的现象普遍。

四、对策与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强化宣传引导。高度重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切实增强“双高双普”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满腔热情投身教育强县的建设;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把创建“双高双普”合格县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年终目标责任考核范畴,确保各项责任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进一步发挥会议、标语、电视台、互联网等宣传媒介作用,扎实开展宣传活动,动员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支持教育强县工作,形成创建“双高双普”合格县的良好舆论氛围。

2、强化经费保障,提升办学水平。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落实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依法保证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县级新增财力20%以上用于教育。二是拓宽教育筹资渠道。按照“向上争一点、财政投一点、社会帮一点,学校筹一点”的方式,打捆使用各类资金,全面提升现代化教育装备,力争教育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大变样。三是加强教育经费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经费管理制度,加强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与审计,提高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3、转变教育观念,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转变广大教职员工教育观念,深入推进课程和教学方式改革,加强实验教学、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推行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引导社会和学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坚持科学统筹,推动和谐发展。一是做大学前教育。建立健全“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格局,在每个乡镇创建一所标准较高的中心幼儿园,在每个人口较为集中的行政村创办一所村级幼儿园。二是做实义务教育。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完善双线三层控流保学机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三是做优高中教育。充分发挥县扶风高中的示范作用,整体提升全县高中办学质量。四是做强职业教育。整合全县职教资源,统筹全县职教培训,加快职教中心改扩建工程建设进度,不断创新技能型培养模式,着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专业教师队伍。五是做亮民办教育。着力推动民间资本由义务教育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等教育领域投资转变,强化民办学校管理和帮扶,力争出精品、创特色、增效益。

5、强化培训提高,提升队伍素质。一是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职业道德教育力度,大力宣传先进教师典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力争做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实践者。二是深化人事改革和培训。进一步畅通教师进口渠道,每年有计划的引进部分专业紧缺的教师;进一步加强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培养培训,特别重视转岗人员和拔高使用人员的培养培训,努力提高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加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等群体的示范带动作用。三是着力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千方百计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送教下乡等制度,鼓励新进的大学毕业生和城区教师,投入农村教育。

第三篇:“三个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荐]

“三个统筹”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2007年11月,鹤壁市教育局举办了“首届全市中小学管理现场会”。该现场会是采取“走着开会,站着点评,坐下探讨”的方式进行的。记者跟随该现场会代表团参观了鹤壁市的15所中小学,这些学校有事先挑选的,也有随机抽取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校。记者看到,在这些农村学校,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学校管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房子变漂亮了,校园变美丽了,管理变规范了,教学手段变先进了,城乡教育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这是近年来,鹤壁市教育局大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结果。

教育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就教育均衡发展问题,记者采访了鹤壁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谷朝众。据谷朝众局长介绍,近年来,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三个为本”,即教学以学生为本、发展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本、教育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抓好教育统筹上做文章,坚持做好统筹新老城区教育、统筹城乡教育、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有力地推进了全市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每一名适龄少年儿童创造了一个公平、均等的受教育机会。

统筹新老区教育,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

鹤壁老城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地貌复杂,交通不便,很不利于城市的扩建和发展。1992年,鹤壁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筹建鹤壁新城区。“为了给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服务,我们提出了‘巩固老区,发展新区’的原则,”谷朝众局长介绍说,“在新区教育发展上,高起点、高规格建设新学校,走特色办学之路;在老区教育发展上,重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继续办好优质学校,实现弱者变强、优者更优。”

自1999年在新区打下第一根木桩,培上第一锨土,筹建鹤翔小学起,鹤壁市教育局便将新区学校建设列入了每年的工作重点,向社会公开承诺,自我加压。尤其是在2003年,他们在新区规划建成中小学5所,任务量大、时间紧、群众关注。为实现当年秋季招生,保证学校工程质量和进度,谷朝众局长每天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到各个在建学校的工地查看一遍,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研究解决学校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局党委的密切关注中,5所学校全部在当年建成,实现了按时招生,在鹤壁学校建设史上创下了一个奇迹。

到目前为止,鹤壁新区已建成高等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普通中小学10所,公办幼儿园1所,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从职业教育到基础教育比较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基本满足了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

为巩固老区教育发展,鹤壁市教育局在继续办好鹤壁高中、第二中学、第四中学、第四小学等优质学校的同时,实施薄弱学校更新改造工程。在资金投入、重点项目与教育设施配备安排等方面,市教育局按照基础办学标准与轻重缓急程度,重点向第六中学、第七中学、第十八中学等城郊薄弱学校倾斜,仅用3年时间,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了老区5所薄弱学校的更新改造。

在教学教研上,该市教育局对薄弱学校进行倾斜,加强对这些学校的指导,市教研室教研人员蹲点包校,定期到这些学校听课评课,开展教研活动,并详细查看老师备课、批改作业情况,使这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同步提升。

统筹城乡教育,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在鹤壁,城乡教育差距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方面是办学条件的差别。谷朝众局长告诉记者,为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鹤壁市以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为抓手,在资金投入上采取倾斜政策,针对农村中小学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现代远程教育”“图书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四项工程,使农村办学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在鹤壁最偏远的姬家山乡国研学校(下称国研学校),记者看到一排标准化教学楼拔地而起,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数字卫星接收系统、标准化实验室等现代教育设备配备齐全,农村孩子在这里接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国研学校的前身是施家沟小学,校舍曾因年久失修,成为D级危房,学生只能借用民房上课,配备现代教育设备,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鹤壁市针对农村中小学实施的“四项工程”,使这所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研学校的变迁,只是鹤壁市均衡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底,鹤壁市农村中小学有D级危房10多万平方米,占全市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10.5%。为彻底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鹤壁市用3年时间,多方筹资5000万元,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项目235个,新建校舍11万平方米,消除了农村中小学所有的D级危房。

危房改造工程完成后,鹤壁市又先后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实验室建设工程。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投资1554万元,668所农村中小学校(含教学点)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40多所农村中学新建改造了理化生实验室。

鹤壁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一位工作人员,由于工作需要,跑遍了鹤壁市的每一所农村中小学。说起近年来鹤壁农村中小学的变化,他形象地用这样一句来概括:“如今走进鹤壁农村,学校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绝大部分村庄,出现了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美好景观。”

为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建设,2007年初,鹤壁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的意见》,启动了农村图书室建设工程。工程实施中,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过问工程进展情况,多方筹集资金,购买图书10余万册,在全市25个乡镇建立农村小学图书流动站。各县(区)每年要拿出教育费附加的8%作为图书专项经费,各农村中小学每年要把预算内公用经费的10%作为图书专项经费,用于补充学校图书资料,在全市建立了农村中小学图书室建设长效机制。

统筹各类教育资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配置,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

鹤壁山区丘陵地貌占50%,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2004年以前,学校在布点和设置上,存在布点多、规模小、重复建设的现象。如土门村教学点仅有3名学生,老望岩小学仅有5名学生。尽管这里的老师很认真,学生也很刻苦,但由于学校规模小、布点分散,不仅增加了教育成本,也严重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2005年,鹤壁市出台了《中小学教育资源整合的指导意见》,在全市大规模开展了教育资源整合工作。

针对市区、城区和矿区学校重复建设、交叉建设的现象,鹤壁市、县(区)二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企业分离学校,对城区学校进行了重组撤并。通过重组撤并,使这些学校的品牌优势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集中和扩展。

针对农村学校布点多、规模小的现象,鹤壁市大力开展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仅2005年以来,全市就撤销、合并农村中小学207所(含教学点)。通过撤并调整,鹤壁市农村初中校均规模达到了900人以上,山区初中校均规模达到了600人以上,农村小学校均规模达到了240人以上,彻底改变了原来“小而散、小而全”的办学格局。

教师是教育的实践者,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鹤壁市教育局通过改革教育人事分配制度、城乡教师互派、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基本实现了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淇滨中学的黄凌云老师是鹤壁市实施城乡教师互派制度后,第一批到农村支教的教师。在浚县钜桥一中,黄凌云老师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当她看到农村教师教研能力较差、学生心理教育欠缺的问题后,又主动承担了该校语文学科的教研工作,并设立了“知心大姐信箱”,通过与学生通信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思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钜桥一中周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黄老师来我们学校支教,不仅仅是给我们学校上了几节语文课,还给我们带来很多新东西。在她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规范的教科研制度。一直困扰我们的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我们也摸索出了新的途径。”

据了解,仅2005~2006年,鹤壁市就选派了500多名城镇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这些教师在完成本职教学任务的同时,上示范课6417节,开展教研活动近1.2万次,有力地促进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教师分配和待遇上,他们还提出了“三个优先”,即新教师分配时优先考虑往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分配;素质高、能力强的新教师优先往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分配;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优先考虑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的教师。“三个优先”政策的落实,不仅使薄弱学校及农村边远学校的师资得到了有效补充,而且能够留得住,为这些学校的快速发展添足了后劲。

在谈到统筹各类教育发展时,谷朝众局长说:“鹤壁以优化教育结构为重点,努力做到各类教育兼顾协调发展。如在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上,我们以‘普及’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着力点,加强示范性学校建设,中招人数和高招上线人连年攀升。高中阶段招生人数由2001年的9788人增加到2007年的22666人,翻了一番还要多;普通高招上线人数由2001年的1994人增加到2007年的8128人,增长了4倍;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付诸努力的。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今年鹤壁市教育局将着力实施“信息化建设”“名师进万家”“图书馆(室)建设”“实验室建设”“农村教师素质提高”五项工程,以此缩小城乡间、区域内、校校间的办学差距,较大限度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第四篇: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余庆县凉风小学 罗德友

[摘要]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缩小区域内各小学教育的差距。教育均衡发展之“根”首先是落实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教育均衡发展之“本”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教育均衡发展之“魂”是学校发展的创新。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天时、地理、人和兼备。只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不懈怠,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目标一定能实现。

[关键词] 均衡发展 教育布局 队伍建设 发展创新

伴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催人奋进、气贯长虹的“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强音在黔北边陲小县——余庆大地激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奋力赶超,凝聚力量,攻坚克难,2012年实现我县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到2020年和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已经成为全县教育工作者反思的焦点,更是对十八大精神怎么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怎么干的行动部署。作为学校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面对当前教育发展形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的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统筹区域优质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实现全县各级各类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为了提升学校的师资水平,促进校际联合与合作,缩小区域内各小学教育的差距,真正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凉风小学从2010年就率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了多种措施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努力促进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优质化,使本片区由原来的四间“小而分散型” 学校合并成两间“综合型”学校。向“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统筹教育资源”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来之不易,他主要来源于认识与实践相并重。

一、教育均衡发展之“根”首先是落实教育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代表着社会的公正,全力维护教育公平,让每一位公民的子女平等地享受教育资源,创造尽可能均衡的接受教育的条件,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底线,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更是地方教育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力量,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敢于担当起维护公众教育基本权利的责任和义务。为均衡化教育提供服务,实行公平化教育给足政策,并在教育资源配置上尽力向弱势群体倾斜,逐年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农村最边远薄弱学校得受益。凉风小学就是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主动对接,奋力赶超,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采取了多种措施,顺利地对原来的“家巷小学”“后平小学”撤并建,全力打造新的“凉风小学”。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确保原来的“长征小学” 校际分配的力度。另一方面合理、有节的诉求得到了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硬件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大力支持。在2011年、2012年最终实现了校园“班班通”工程建设和学生“借读制”宿舍楼的修建。学校多媒体教室、学生计算机教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功能室、实验仪器室、音乐体育美术器材保管室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推进教育公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均衡发展之“本”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软资源强才能算强、软资源均衡才是真均衡。为了更好的培养区域内的教师,整体推进教育均衡化的发展,使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学校在教师队伍的打造和培养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过程管理,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1、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提高对学校发展必须教师队伍整体建设优先发展的认识,针

对学校教师队伍的年龄构成、知识构成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构成特点,从学校实际出发建立起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亲自抓,教导处具体“专人负责、分工明确、分层培训、分类推进、高效务实”的工作原则去实施。形成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培训网络”,制定 “教师继续教育学习培训方案”。确定学习目标,专人辅导,按计划开展培训提升。

2、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科学、规范、实效的过程管理,把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作为学校发展的大计来抓。根据不同层次对教育教学的需求,设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专题系列培训、自学辅导和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县等多种形式培训活动。让教师的技能培训常学常新,与时俱进,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教师的严格要求。

(二)、全面提示“优秀教师”的基本要求:模范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做到“五个践行”:

1、践行自觉学习新知识、新教育理论、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提高文化素养。

2、践行模范遵守师德修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模范遵守道德规范,潜心钻研,实事求是,严谨笃学,树立先进教育理念,自觉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3、践行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践行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关心师生,尊重师生,积极为师生解难题、办实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5、践行模范遵纪守法。坚持和维护教育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维护稳定,坚决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做斗争,达到社会评价满意度高。

三、教育均衡发展之“魂”是学校发展的创新

自信源于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我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正能量。源于外部机遇聚合、内部机遇凸显的双重并进。解放思想,就是要结合实践,“十破十立”树立学校发展新的观念新的体制。凉风小学学校发展创新的主题是——创建农村示范型特色学校。具体内容和要求是:

1、彰显特色育人环境

2、践行有效的工作制度

3、创先发展教育特色

4、突出学校工作亮点

5、打造社会满意度高的教师团队

努力做到“四个好”:

1、领导班子好。班子必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重大考验和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班子应具有较高的谋划教育发展、推进教育改革、勇于创新的能力和科学决策、依法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认真研究和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工作措施符合实际,成效显著;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切实贯彻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班子健全团结;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班子带头应发挥表率作用;思想解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清正廉洁。

2、教师团队好。严格履行学校工作制度和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对教师团队的管理和监督,教师整体素质要高标准,突出敢闯敢“我为人先”的模范作用。

3、工作机制好。紧紧围绕学校科学发展,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制度建设,结合实际积极建立健全本部门本学校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制度完善,民主氛围浓,落实措施得力,工作成绩突出,师生反映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度高。

4、环境育人好。抢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遇,围绕“城乡同质、设施同配、师

资同优、学生同享”大力彰显学校教育特色,亮化校园建设,为师生打造优美、怡人、温馨的育人环境。

站在新的起点上看大教育观,发展空间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更加自信与幸福。学校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统筹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天时、地理、人和兼备。我们将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奋力追、全力赶、努力超,不懈怠,促进学校教育均衡发展的更高目标一定能实现。

第五篇:办公室再增压力攀新高

某办公室在荣获2006“某某党委委办公室系统十杯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后,面对成绩和荣誉,全室上下视成绩为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决心再鼓干劲,再增措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力争在今年的竞赛活动中实现“保先进、争位次”目标。

一、珍视荣誉,正视现状,保持清醒头脑。县委办在共同分享成绩带来喜悦的同时,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查找弱项和不足,明确目标定位,制订工作规划,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第一,夺杯是荣誉,更是鞭策,是压力,更是动力,决骄傲自满,必须正视成绩,戒骄戒躁,向更高的标准看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第二,办公室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改变的是工作标准,不变的是服务宗旨。对照“优质高效率、规范无差错”的要求,差距还很大,距离还很远,需要向省、市办公厅、室,先进县市虚心学习,认真请教。第三,成绩代表过去,荣誉只是一时。能不能保持荣誉,再接再厉,推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关键是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变压力为动力,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努力取得新成绩,开创新局面,实现“保先争位”目标。

二、再鼓干劲,再接再厉,力争全面创优。一是创新观念。重点强化五种意识:强化服务大局意识,高定位,宽视野,识大体,顾大局,既埋头干事,又要潜心谋事,坚持胸怀全局,服从全局;强化创新有为意识,敏于思考,善于思索,打破思维定式,不断推陈出新,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强化争先创优意识,高起点,严要求,出精品,上档次,事争一流,有旗必扛,敢为人先,一往无前;强化主动超前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预见性,想领导之所想,谋领导之未谋,做到未雨绸缪,雪中送炭;强化敬业奉献意识,自觉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把工作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把同志当兄弟一样看待,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怕吃苦,乐于奉献。二是创新工作。综合调研坚持当高参、谋大略、出精品;督促检查坚持抓重点,重实效,树权威;信息反馈坚持拓领域,保快捷,升位次;文秘运转坚持保严谨,促规范,求高效;机要保密坚持保周密,保安全,保畅通;机关事务坚持创环境,当后文秘家园wmjy.net盾,作保障。三是创新作风。在全室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快”的工作作风,严肃纪律、严格管理带队伍;细致入微、精益求精搞服务;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摸实情;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实效;雷厉风行、快捷高效出业绩。

三、学习为先,以人为本,打造过硬队伍。一是加强学习,营造氛围。进一步强化学习意识,完善学习制度,拓宽学习领域,改进学习方法,规定在注重日常学习的同时,每周抽出两个半天的时间集中学习交流,学习一篇精品文章,探讨一个调研课题,谋划一个工作方案,建立起动态的学习体系,打造“学习型”团队,提高全室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二是完善机制,加强管理。重点完善两项工作机制:目标责任机制。把办公室的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层层分解,落实到科室和到人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全员工作格局;激励奖惩机制。建立目标任务综合考评体系,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各科室局和个人考评的内容,年终统一进行考评,谁干工作实绩突出,就让谁在政治上有荣誉,物质上得实惠,精神上给鼓励。三是加强团结,形成合力。从加强领导班子团结入手,讲大局、讲原则、讲民主,坦诚相处,合作共事,在干事创业中凝聚合力,增进团结,为全体干部职工当好表率。

下载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统揽全局促均衡 统筹发展攀新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鼓干劲 攀新高 奋力开创XX改革发展新局面

    鼓干劲 攀新高 奋力开创XX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中共XX县委XX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书记代表县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

    五举措促教育均衡发展(★)

    五举措促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加强区域教育的布局规划和校园文化规划建设。在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拟成立相对集中地教学园区,逐步形成“校园规划科学......

    浅论统筹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浅论统筹优质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

    加强市县政府统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强市县政府统筹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党中央和政府关注的政策议题,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热点话题,同时还是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成为全国各区域教育......

    克难奋进 勇攀新高 - 镇江市民政局

    政府、社区、公民的良性互动 对镇江推进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考察分析 镇江市民政局 谭金生 (2011年9月)近几年来,镇江面对城市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着力加强社区建设, 先后下发关......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求真务实 再攀新高[精选5篇]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求真务实 再攀新高 ——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圃园街小学 二OO六年十一月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求真务实 再攀新高 ——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一、 学校基本概况 我......

    依托城市抓发展 发挥优势促统筹

    依托城市抓发展 发挥优势促统筹 珙县巡场镇课题组近年来,珙县巡场镇充分发挥背靠城市、辐射农村的独特优势,以打造城乡结合部经济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

    完善机制 促教育均衡发展(精选五篇)

    完善机制 促教育均衡发展 让所有的孩子在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促进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不懈追求的目标。“针对规模较小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按学生数核定公用经费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