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小学教师与素质教育
浅析小学教师与素质教育
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而民族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教师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培育,学生是否能获得全面的、个性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素质与修养对教育,对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现代课程结构的改革对我们小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素质是教育成败的决定因素。
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特点和内涵,笔者认为我们小学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方面:
一、要有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基本职业道德素质
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颗无限忠诚教育事业,无限热爱本职工作的赤子之心,要有奉献精神。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只有树立起良好思想和奋斗目标,工作起来才会不顾一切地付出代价。有了行动指南,自然会做到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克己奉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1.爱生如子,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尽量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现实生活中,儿童的心里最惧怕的是老师,最崇拜者、最高偶像者也是老师,儿童的心像六月里的天气,说变就变,但他们的爱憎感是相当明确的。因受知识和年龄的限制。他们还不会辩证地看问题,可能会因为怕某个老师,导致怕这个老师所教学科。可见,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老师要象他们的父母一样关心疼爱、保护他们,耐心细致地帮助、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感觉到学校和家里一样温暖,一样安全,这样,学生才会相信你,才会喜欢你,才会敬重你,才容易接受你的教育教学。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他的转变给我印象最深,这位同学学习只属于中等水平,每次做作业,字写得很潦草,龙飞凤舞的,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学习积极性不高。
有一次进行数学测验,由于他速度不快,时间到了,只有他一个人还没有做完,“教室里要打扫卫生了,我可以到你那里去做吗?”我立即答应了他的要求。
十多分钟后,他交了试卷就要走,我用极为诚恳的语气说:“坐一会儿吧!”他勉强地坐了下来,我拿了个苹果给他,但他没有吃,也不说话,我尽量找话题来活跃气氛,我谈起了自己小时候的家境。因为我和他的家境差不多,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但父母同样尽力让我上学读书。这时,他的话多了,也很诚恳,由于找到了共同的话题,因此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就是俗话说的“以心换心”吧,于是,我把话题渐渐地转向学习方面,由于有之前的谈话基础,他也就轻松大胆地谈了他在班上做出的贡献,在我说到他的不足之处时,他没有不高兴,而是专心地倾听,也许此时就在心里牢牢记住了。我们聊了将近一个小时,我的计划完成了,能不能达到目的就要看以后了。他走的时候,向我深深鞠了一躬,并说了声:“谢谢您,老师!”
说也奇怪,从那以后,这位同学就判若两人,上课也认真听讲了,遇到不懂的地方也会举手提问了,他用了新作业本,字写得工工整整,而且非常认真,当作业本发到他的时候,我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并在班上表扬他,同学们也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从此,这位同学的成绩逐渐进步了,没过多久就进入了尖子生的行列,爱好也多了,如:乒乓球、篮球等等,也会找老师“摆龙门阵”了,最后以优越的成绩考上了巧一中。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既要做学生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这样才能让他们感到老师是可敬可爱的。只有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才能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健康成长。2.了解每个学生,与家长配合,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
古人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老师教学也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人而异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实施自己的教育教学,前年端午节发生的一件事情就证明了这一点。每年的端午节我们都要提前放学,目的是让同学们感受一下节日的欢乐,今年也不例外,同学们高高兴兴地回家和家人团聚了。
第二天,同学们带着节日的余兴回到学校,在男厕所里,我和其他几位同事看到了墙壁上写着:“某某和A同学是小夫妻”这样一句话,那一天所有老师的脸上都显出无奈的神情,经过一天的调查,事情终于真相大白了。
原来,我班有A、B两个十分调皮的同学。A同学上课不专心听讲,仅把书本放在课桌上,以玩玩具为目的,为此我们老师经常教育他,课上、课下经常给他讲道理,可他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B同学逆反心理强,爱逃课,爱表现,我们曾经让他担任班长,想用班委的制度制约他、带动他,可他毅志力弱,坚持不了三天就泄气了,为此我们一直在帮他树立战胜困难的毅力,指出其缺点,希望他能改正。为此我们一再原谅他给他希望,经常指引他,可至今仍未完全改变。经我们老师循循诱导,他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就是“想以此办法让老师把他开除,也好有理由向家里要钱去昆明”。听到这个匪夷所思的答复,我们目瞪口呆,因为结果全在意料之外,这个答案带给老师、家长与社会的不止是惊诧,还有许多,我们太不了解学生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么做呢?
第一,家庭因素所致。他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父母没有良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周围的几个堂兄、堂弟也经常指引他做些坏事,如赌博、下河炸鱼等,他因此而经常逃课,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贪玩厌学的习惯。
第二,客观原因所致。
六、七年前,B学生五六岁时,正是受教育的良好阶段,也是决定他性格、行为、思想、道德健康与否的关键阶段,家长管教不严又无方,教师就起决定作用,担起全面教育的任务,但因为当时办学条件差,师资队伍的缺乏,教育以传统教育为主,对此类同学既不重视,又不管教,任其自流,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如此之恶习。
第三,社会诱惑的影响。当今社会,像我们这样的小山沟,外出打工的人络绎不绝,尤其以青年居多。这些人回来就神吹海侃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这对毅志力薄弱,又调皮捣蛋,对任何事都充满好奇心的他来说,也就可想而之了。
至今虽然提倡素质教育,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这需要我们老师、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多了解、多关心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3.客观公正地评价对待学生,做到以爱攻动其心,以严指导其行。
人们常有如此心理,取得成绩,得到奖励、表扬顿感满意、痛快,得到鼓励后自然会奋发图强,若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又是多么的痛苦和失落。作为一个小学生更是如此,我们必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他们意志消沉,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拿出教师全部的爱,去感化、鼓励他们,当他们骄傲自满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严肃地给予指出,让他们养成“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习惯。
二、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热爱儿童是教师满腔热情地培养孩子的动力和欢乐源泉,热爱所教学科就会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丰富的情感来上好每堂课,小学教师只有不断地丰富自身的文化业务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1.改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当今社会的发展和课程结构的调整,对我们小学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还在运用以前那套以应试教育为中心,高高凌驾于学生之上的思想去教学,是无法实施素质教育的,我们只有真正改变旧思想观念,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2.积极参与继续教育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及教育管理水平。
有句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股长流水。”的确,当今社会,信息、交通等各方面都有了很大改善,多数同学的家里有了电视、电话等,如果教师不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学生一个小小的问题也许就能让你哑口无言。
记得有一次上早读课时,有一位同学向我问一个字读什么音时,我拿过一看,“糟糕!我也不知道”,这时旁边的一个同学帮我解了围,他说:“老师,这个字我在电视上见过,电视剧《秦王李世民》里边有个人叫刘黑闼(tà),就是这个字。”我查字典一看,果然读“闼(tà)”。
是啊!“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一点儿不错,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总之,现代小学教师要适应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就必须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踏踏实实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文化素养,认真总结教学经验,才能在小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第二篇:小学教师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素质教育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学习,我充分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内涵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是一个影响深远,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增强深化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素质教育由外延到核心突破的关键环节。
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从多方面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德育,注重健康,充分利用校内外德育资源,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效,克服形式主义。教育是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机制,把德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学校教育的根本,是人的能力培养,既教书又育人。
德育为首:道德思想、民族精神、理想信念、法治观念、心理健康成就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在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四个领域开阔了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技术能力相结合,得到和谐发展。我作为一个数学课的教师,应该身体力行贯彻我省推进素质教育新政精神,努力尽自己的力量为学生营造平安、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全面发展的人才。
第三篇: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材料
小学教师素质教育理论学习材料: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体思想和重心之一,其主体核心改革就是对素质教育的实施,通过践行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在小学教育中,通过素质教育的贯彻和实施改变传统的教育中学生接受的教育比较呆板、实际动手能力差、创新能力差的缺陷,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通过研究在小学教育中如何践行素质教育的策略,以提高小学教学的素质教育质量,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下,学生要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真正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要求和当前社会对学生培养的需要。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主题,和新课程改革的总的基调,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
一、在小学教育中构建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通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达到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助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内容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
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积极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特别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内容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内容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内容,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通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内容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第四篇: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通过听了杨教授的素质教育专题讲座后,使我深深体会到,实施素质教育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改变教育观念,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张教授说:“道德素质是首要任务。”从中使我回顾到在这学期所做的工作也参与其中。主要开展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教育。下面谈谈自己在工作中的一点做法。
一、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正如张教授在讲座中提到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他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行为,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球学生。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尽力做好任何事情,有一定心理承受力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而我首先就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学生见具有模仿力的一个群体,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所以老师在学生面前必须有模仿的作用。记得这次刚好教室扇完灰,教室里乱七八糟,不知道从何下手。我二话没说,走进了教室,拿起扫把,带头扫起来,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需要任何鼓动行的语言,就已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都自觉地拿起扫把,有的摆桌、椅,有的拿起抹布擦玻璃、擦窗台、擦桌子等,经过师生的一番努力下,很快把班里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得不到满意的效果。
二、文明、礼貌教育
由于学生年纪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如果学生养成了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利于真人真事的讲述,班会课中的演练,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如:有的学生扮演老师、或者叔叔、阿姨,有的扮演学生,见到老师叔叔时阿姨怎样做,怎样说。表演做完后还进行评价,他们表演得怎样,让学生真正懂得这样才是文明、有礼。除了待人有礼外,还要让学生使用礼貌用语。首先让他们明确哪些是礼貌用语,应该怎样使用,也通过表演让他们亲身体验。如向别人提要球时要说声“请”。不小心碰到了别人要说“对不起”;得到别人的帮助时说声“谢谢”。
三、卫生习惯的培养
卫生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经过长期的不懈的教育。开课初,不论是个人卫生还是班级卫生都是搞不好,今天搞好了,明天又糟了。怎么办?他们毕竟都是年纪小,有关环保、卫生的意识非常薄弱,从何入手呢?就手、足、口病毒入手,首先让他们观察有关发病的起源,和预防的措施等,让他们知道要讲卫生,从个人卫生做起,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头发长了就要理发,指甲长了就要剪,手和衣服脏了就要洗干净。吃饭前要先洗手等。环境卫生也怎样开展才有收获呢?我就通过实例进行教育如:我们现在的学校美不美?美在哪里?很多学生都争着说出了很多美的地方,确实我们的学校。焕然一新,既然我们的校园这么美,如果有人把纸屑、垃圾扔在地上,那学校还美吗?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就争着说出自己怎样做,还通过表演加深认识。经过努力,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好卫生的保洁工作,自觉把桌椅摆整齐,不乱写乱画。
除了以上所做的教育工作,还做好了学生的课前准备和课间教育工作。但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个别学生的个人的卫生保洁不够,课间还有个别学生追逐的现象,课前准备还不够好等,有待今后继续完善和改进。
小学教师素质教育报告心得体会
水磨小学老师:郑瑾
2013-11-18
第五篇:音乐与素质教育
音乐与素质教育
管理学院会计0901班吴伟琪U200916669
周末,走在绿树环绕、环境幽静的校园里,一边听着美妙的音乐,一边欣赏校园的风景,别有一番趣味。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 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 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 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 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 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 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的音乐欣赏,器乐的演奏,歌曲的演唱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 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电影插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从孤 独的失去母爱的孩子口中唱出,曾使千百万个孩子和电影观众奉陪着流下同情的泪。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 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遇到困难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同时,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刻苦学习的毅力。如演奏乐曲或表演节目,能表演 出色,必须一丝不苟,热情积极,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与演出。音乐的集中性、精微性、表现性及形象性,要求 学生具备非智力因素的诸要素,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这种品质会赋予他们对学习的高度自觉性 和责任心,使学生会思维、会求知、会生存,对他们以后事业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 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 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 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爱因斯坦,他自己的领域中登上
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 点,把思维引向深处。他六岁开始学小提琴,小提琴伴着他走过了孤独的小学和中学时代,音乐启迪着他的智慧和灵感,丰富着他的精神生活,为他潜心探 索科学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音乐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随着感情的变化,能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 化,解除疲劳的作用。音乐如同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听众渐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似乎置 身于大自然中,使大脑完全放松。而学生在紧 张的学习之余,课间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有利于放松大脑神经、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提高学习效率。实施素质教育,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音乐氛围,开展多样的音乐课外活动。
那么音乐教学应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提高音乐素质。
要想使学生的演奏能力、演唱能力和音乐感受能力等方面的音乐素养提高到更高的境界,不断得到巩固提高,光靠课堂内的教学实践是不够的,还必须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去,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音乐活动,以解决在课堂上不能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能全方位多角度的来领悟音乐的神韵和真谛,亲自参与唱歌、舞蹈、表演、演奏和创编。绚丽多姿的文艺表演活动会使学生从中感受美、鉴赏美,同时,也会直接影响他们的气质、性格、情操和意志,提高音乐素质素养。
1。小组性音乐活动
根据部分学生对某一方面的兴趣和特长,组织音乐兴趣小组,如音乐舞蹈队、合唱队、艺术类考生考前辅导训练班,这些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时间定地点地开展活动。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音乐表演能力,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还可以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推动其他学科的学习等,可谓一石多鸟。.2。专题性音乐活动
以集体组织形式进行,具有教育对象广泛性,教育内容多样性,活动形式有时代性的特点。如:“少先队队列歌曲演唱会”,“爱我中华歌会”,用诗和歌舞串联起来,以演唱、齐唱、合唱来表达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党的真挚感情。
.3。竞赛性的音乐活动
融知识性、娱乐性为一体的“音乐智力竞赛”,包括音乐知识测验和音乐技能技巧的表演,反映学生获得音乐的信息量,巩固了音乐知识,有显示了自己的音乐特长,在学唱学习演奏的全过程中,磨练意志和毅力,增强参与竞争的意识,提高自己的能力,为追求崇高的艺术目标而不懈努力。如:“音乐墙报展评”,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布置,介绍国际、国内音乐信息、中外艺术家对社会对艺术的贡献、音乐动态、音乐游艺、最新音乐作品等,通过办报让学生长知识,增强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有通过卡拉OK独唱比赛,引导学生学好歌,唱好歌,同时发现和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
4。趣味性音乐活动
音乐活动富有趣味性,学生参加活动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艺术实践中听、唱、奏、跳,兴趣得到满足,才智得到发挥,以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音乐猜谜”、“音乐游戏”、听音乐猜歌名、辨别乐器音色、即兴编舞等都是很好的形式。
这样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活动,使学生们在课内所获得的音乐知识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实践的锻炼机会,以发展他们音乐的兴趣和才能。音乐本来就是声音的实践性艺术,只有在反复的演唱、演奏、律动、听辩、实践中不断领悟,感受那些美妙的音乐,才能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习音乐,除了要掌握认识过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感知过程。目前,很多家长,尤其是中小学学生家长,把考级作为衡量孩子音乐水平的唯一标准,很多业余教师为迎合家长的考级心态,填鸭式地教学,学生机器人似的学习,愿打愿挨,各得其所,其结果是几乎忘了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过程,学生只感觉到枯燥练习的痛苦,剩下的是家长老师的功和利。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所以,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先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判断能力,然后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知能力,应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譬如,唱歌、演奏乐器等等,音准感、节奏感、声音表现力在音乐进行中要善于运用速度、力度、音色、肢体语言等音乐表现手段来表达音乐的情感内涵,只有紧密围绕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才能真正让音乐学习者收获无穷尽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