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动作文指导

时间:2019-05-14 00:0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写联动作文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写联动作文指导》。

第一篇:读写联动作文指导

小学语文读写联动之人物动作描写指导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动作描写中凸显性格、展示心理、合理修饰的写作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口语、行文的学习能力。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外国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写人物要多行动少说话”。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也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看来,动作的确是刻画人物的关键功夫。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绘其行,现其人”,学习动作描写,让你笔下的人物站起来。

二、读文猜人,感受动词

请学会读文字,根据动词的改变和细化,判断人物的身份。

(1)他在大街上走着。

(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惊悚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总结:动作刻画的原则:要凸显人物特征,展现内心活动,还有必要的动作修饰语。

三、动作描写方法指导

(一)让动作凸显“性格特质”

1、请学生分别阅读两端文字,感受动词凸显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

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的老师》

思考:她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2)“她是一个温柔,慈爱的老师,总是亲切的对待我们,从来没有打骂过我们。我们都很喜欢她,依恋她

思考:哪种方式更形象可感?

印证老舍名言:“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2、回顾经典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得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

请根据动词分析“父亲”的性格特征:中年、肥胖、爱子

(二)让动作传递“内心活动”

回顾经典:

1、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鬼子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芦苇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绿色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孙犁《芦花荡》

2、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朱自清《春》

启示:“砸、敲、狠狠地”,写出老头子打鬼子时的痛快,解恨的心情!“偷偷的,钻”写出了小草可爱、朝气的情态

四、堂上练习:

(一)看图说文

1、欣赏学生校运会的经典图片

2、请学生看图根据老师提示口头作文。

1)、请说出几个连续的动词

2)请在动词上加一些修饰语。

3)请用上一些生动的修辞。

4)请想象此时的一种心理。

5)请把它完整地写出成一段话

(二)随堂作文

写自己熟悉的一个人

要求:请灵活运用动作描写,刻画学生百态(不同性格的人,不同动作表现,不同心理活动)

1、学生自由完成

2、教师巡堂,指导中下生完成。

3、互评互赏。

提醒:

1、动作要:形象代言(什么人,什么动作)

2、动词要:准确到位(动则一分太过,静则一分太少)

五、小结:动作描写的要点

1、能选用好动词,并加以修饰。

2、能写出人物身份、性格特点。

3、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4、用上比喻等修辞手法。

5、和其它人物描写的方法相结合。

六、结束语:同学们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动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约的,因此,具体细致地描写某一人物在某一情况下所作出的反应——主要是动作反应,就势必显示出了这一人物的内心活动、处世态度、思想品质。成功的动作描写,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时候还能推动情节的发展。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练就“绘其行,现其人”的动作描写本领。

第二篇:读写联动论文

浅谈读写联动要找好联结点

摘要:教师要善于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抓住读写联结点,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关键词:读写联结点 模仿 创造性练笔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由此可见,阅读应成为学生习作的主要途径之一。阅读与写作,一个是吸收一个是表达,两者之间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平时阅读教学中抓住读写联结点,及时有效地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有作用的。

一、抓住重点词语写一段话。

造句训练符合小学生的一般认知水平。如每个单元的词语盘点都是几篇课文中的好词汇集,阅读理解后即加以运用,就能帮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积累词句,同时也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我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选择几组优美的词语写一段话,既检测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又培养了运用词语的能力。

二、抓住典型的句段形式写片断。

课文中的文章都是一些极好的范文,有一些课文,在思想教育、体裁安排、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是学生模仿习作的范例。如在学完《棉花姑娘》一课后,我给学生又提供了能捉蚜虫的猫头鹰、乌鸦、螳螂、蜻蜓,让学生模仿着课文的结构形式说一说写一些。学生们依葫芦画瓢,很快就补充了4个片段。如 蜻蜓扇动着翅膀飞来了。棉花姑娘说:“蜻蜓姐姐,请您帮我捉害虫吧!”蜻蜓摇摇头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池塘里的蚊子,你还是找别人帮忙吧。”再如在学完《新型玻璃》一课后,我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说明方法把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介绍清楚的方法,放飞想象的翅膀,设计一种自己喜欢的玻璃或其他新型产品。学生们兴趣高昂,纷纷设计出了奇思妙想的产品。

三、抓住课文的空白处写感受。

在阅读课上,让学生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文章的内容更具体完整。例如在教学《爱迪生救妈妈》这课时,让学生写写爸爸、妈妈、小伙伴们会怎样夸奖他呢?学生们写到小伙伴说:“爱迪生,你真棒!没想到你能用我们做的游戏救了妈妈的命,看来我们以后玩的时候还得记着会用!”像这些地方,如能引导学生加以合理想象,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抓住古诗改写故事。

有些古诗文本身就是一幅图,图中描写着一个动听、美妙的故事。当学完某首古诗后,我利用古诗词改写小故事的形式,训练学生读写能力。如学完《杨氏之子》后,课堂上我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他们观察古诗的插图,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入手,大胆拓展开来去想象图画上面以及背后的故事,课堂上我点名一两名学生口头说故事,全班同学点评,在这个引导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各自编写一个故事。从作业情况来看,各有特色,效果非常不错。

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习作训练,抓住读写结合的最佳联结点,既把握好语言吸收的过程,又顾及到吸收的目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篇:开国大典-读写联动

18、开国大典

以文带文、读写联动课型 教学内容

1、学习课文《开国大典》,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感情朗读。

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3、学习场面描写方法。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在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臵和群众队伍的场面。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臵,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壮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如果说,叙述典礼的部分主要表达的是热爱新中国,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兴奋的心情的话,那么,记叙阅兵式的部分,除表达这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外,更侧重于表达为人民军队的出色表演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你看‚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这些描述,无不渗透着对人民军队的赞美和为人民军队感到自豪的感情。在这些场面描写中,对毛泽东的直接描写虽然不多,但是很典型。通过言行和会场环境以及欢庆场面的烘托,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毛泽东是深受人民爱戴的,他的伟大形象历历在目。

选编课文的目的,一是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这是教学难点。二是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由于本文作者用场面描写表达了中国人民让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深厚思想感情,所以应该让学生抓住场面中的重点语句品读感悟,读中悟情,读写结合。这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感受伟人的风采。

2、学习场面描写方法。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2.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本课是五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搜集开国大典和毛泽东的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对毛泽东这位伟人和开国大典有初步的认识。但由于孩子知识面狭窄,阅读能力较差,加之生活时代背景不同,他们虽然对开国大典和毛泽东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人物和事件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上,对文本内涵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把握,很难在情感上与文本产生共鸣。所以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去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学习本课之前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较好的基础,在识字学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课前自学为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是学生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悟写法的重要手段。考虑到还有一部分学生阅读能力差,在体会重点句子含义时总是无从下手,自然做不到有感情朗读,因此,借助本课语言的特点,利用“划——问——思——议——读”的阅读方法,对学生进行读懂文字背后意思的阅读能力的训练。教学中要深入解读教材,正确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去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去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吧?(国庆节)194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大家做主,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吧!

二、初读课文。

1、初读课文,领会大意。师:课文主要描写了几个场面?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文中主要描写了三个场面。第一个是典礼前的广场布置,群众入场,第二个,是典礼的举行,三个是群众游行。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概。把问题放手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

2、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场面联结起来的?

师:(总结)全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如下午3点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 ;接着,升国旗;接着,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宣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毛主席宣读公告完毕,阅兵式开始;阅兵式完毕,已经是傍晚的时候,晚上9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以读为本。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读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所以,我在这个版块教学过程中,坚持把“读”的训练贯穿始终。让学生切切实实地读书,在读中体会思想感情。课堂上,通过读进行感知、领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生情,在读中培养语感。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有利于突破难点。]

3、感悟写法。

师:深入读文,作者将哪些场面重点描写?哪些略写?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宣布新中国成立、阅兵式、群众联欢部分是详写,其他略写。

师: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这样容易让学生抓住重点,从场面的描写中体会思想感情进,初步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

三、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环节。

1、阅读课文,用横线画出你喜欢的场面描写,并有感情地朗读。

2、出示片段

(一)。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生承接读。

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生: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师: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生: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填空背诵读。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

师生合作读。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曹禺听到这声音说:“那真是高兴,知道国家站起来了!”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周一良听到这声音,说:“听毛主席宣布: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感到万分激动。”

生: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30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师:是啊,听到这声音,每一个中华儿女怎能不激动,怎能不自豪?

2、出示片段

(二)。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车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师生合作读。师:开头是—— 生: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师:接着是——

生: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师:接着是——

生: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

师:接着是——

生: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车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

师:接着是——

生: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师生(齐)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3、出示片段

(三)。

天安门广场上的灯笼火把全都点起来,一万支礼花陆续射入空中。天上五颜六色的火花结成彩,地上千千万万的灯火一片红。群众游行就在这时候开始。游行队伍分东西两个方向出发,他们擎着灯,舞者火把,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央人民政府万岁!”他们一队一队按照次序走,走过正对天安门城楼的白石桥前,就举起灯笼火把,高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毛主席在城楼上主席台前边,向前探着身子,不断地向群众挥手,不断的高呼“人民万岁!”“同志们万岁!”

4、思考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场面写清楚的?

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就构成了场面。而场面描写是这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描写。作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场面描写的:1.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首先写出某一个特定场合的整个面上的情况,然后写出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2.突出重点,写出气氛:人物要分清主次。详写主要人物的神情动作,略写次要人物,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另外,还应注意把握场景,写出气氛。要真实地再现某一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气氛,表现所描绘场面的特点。3.层次清楚,有条不紊:场面描写要全面顾及特定场合下的各个方面,也要重视场面气氛的渲染。一个场面安排究竟采取怎样的顺序,要根据特定场面的具体需要。常见的写法有总分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设计意图: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有法,贵在授法。教者充分得挖掘了教材的内涵,巧妙地把课文的阅读与写作的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让阅读更好地为写作服务。]

5、拓展写话。

师:同学们,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摄影记者,在课文第5-10自然段,的文字描述内容中,你会选拍哪个难忘的镜头呢?请再次默读课文,选择让你难忘的镜头,并给你们拍摄的照片配上文字说明。

出示填空提示:

我们的镜头定格在这一幕 :

我们配的文字说明是:那一刻,我们看(听)到了: 我们感受到了 :

6、同桌交流读写结合小片段,互相评价学习。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阅读,不仅要弄清“写什么”,更重要的、也是更难的弄清“怎么写的”,这样学生学语言才能从内化吸收达到外化表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对本课的写法就很容易理解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教学要个性化和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人格,张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四、自主作业 观看影片《开国大典》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礼前的广场布置 典礼的举行 群众游行

第四篇:读写联动课题总结报告

读写联动课结题报告

从2012年12月接触到“主题阅读”实验课题以来,我一直担任“读写联动”这一课型的实验,至今已经两整年,其中收获和启示丰富,现将这一课型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做出如下报告。

(一)理念指导

读与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读是理解,写是表达;读是吸收,写是倾吐;读是积累,写是运用;读是源,写是流;读是通过视觉接触他人的文字信息,通过大脑加工感受其意的过程。写是将自己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的思想感情,外化为相应的文字符号的过程。读与写的心理过程是相反相成的。读写联动,将读与写的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读写同步,相得益彰。

“读写联动”分为两类:一是,整个单元的阅读教学完成之后的整篇习作,即阅读和作文的联系;二是阅读课中的小练笔。阅读教学中的小练笔,“写”的训练植根于阅读的土壤里,既是阅读的延伸与拓展,也是习作的预热与铺垫,是阅读与习作中间的桥梁。主要形式是写句子,写句群,写片断。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探索出一系列课堂阅读指导方法,使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读书中积累有利于写作的素材。

2、探索在阅读教学中进行读写训练的途径和方法,增加学生写作训练次数,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让学生乐写、善写。

3、以读促写,以写带读。加强对学生的课内阅读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将课文中的语言、章法、写作技巧自觉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的课堂授课技巧,从而达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课题研究目标。

(三)方法指导

1、悟透写法是前提

在阅读和习作教学中寻找一个切入点,以读促写,以写促读。

“主题阅读”课题组陆恕老师说,读写联动的课型特点,就是“读为基础,写为延伸,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中学写,读写结合”。其中“读为基础”“读中学写”,是强调阅读鉴赏中悟透写法的必要性。要让学生领悟什么写法,领悟得透彻不透彻。

领悟写法,可以由一篇入手,也可以两篇三篇放到一块儿比较阅读。(1)要教给学生比较方法。先由一篇入手,看看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每个方面写了什么,是怎么写具体、写生动的;再与第一篇比较,先看相同的,再看不同的。

(2)要提供比较的思维支架。可以画思维导图,也可以做成表格,使比较更高效。

① 仿写句子

句子是课文的基本构件,是课文主题的基本载体,是阅读教学的着力点,对那些用词准确、描述生动、形式特殊的句子进行仿写,是引导学生积累词句、锤炼语言能力的最佳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文佳句,及时加以揣摩、仿造,引导学生从仿写中发现和掌握各种句子的词语搭配关系以及句式的特点,有效建立句子的概念,提高学生遣词造句能力。小学阶段重点仿写的句子有:用词准确、刻画生动、描绘形象的句子,比喻恰当的句子,比拟形象的句子,排比手法运用恰如其分的句子,关联词使用得当的句子等。

②补写空白

补写课文的空白简称补白,是指在阅读教学实践过程中,把与课文内容有关,但课文又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进行合理的补充、解释和说明,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抓住情节空白处或简略处,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进行补写,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强化学生的表达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领学生从四个“点”进行补白:

一、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

二、对主题深化点进行补白;

三、对情节高潮点进行补白;

四、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补白。

③仿写段落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描写精彩生动,或与学生写作结合紧密、有代表意义的结构段,尤其是课文的开头、结尾、人物肖像描写、心理刻画、对话方式、自然环境描写等精彩段落,都可以用来进行仿写。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先总结后分述、按先分述后总结、按并列段式等段的构成方式,逐步形成段的概念。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积累应用人物肖像、心理、动作、对话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描写的词语,进一步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写景状物、渲染气氛等作文开头形式。从段落的仿写中让学生掌握篇末点题、提升思想,反照前文、首尾呼应,提出问题、发人深思,戛然而止、令人回味的结题技巧。

④续写故事

续写,就是根据提供的文章开头,通过合理想象,运用多种写作手法接写故事情节,写成一篇中心明确、内容健康、可信,事件完整、连贯的文章。那么怎

样续写呢?首先,要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以原文的结局为起点,写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变化。其次,要展开充分的想象与联想,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第三,要在主要人物思想行为、性格特点、语言特点和风格上与原文保持一致。续写可分为片断续写和全篇续写。阅读课上的续写以全篇续写为主,即学完课文后,根据原文的体裁、中心、结构、语言等方面的具体情况,再续写出一篇完整的文章来。如:教学《夜莺的歌声》,引导学生想象写出:第二天,小夜莺又会怎样做,他又会怎样执行侦察任务等。

⑤写读后感

在学生研读课文的同时,或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特点之后,引领学生进行研讨、探究、议论、评价,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类文章,抒写学习所得、所思等,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批评性阅读习惯,更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表达思维和思想认识水平。

2、抓准读写联动点

读写联动点,要通过练笔要求准确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搭起阅读鉴赏与习作应用的桥梁,促进写法的应用迁移。探索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点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先是从读入手,以读促写。以读促写首先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即多读,指读的篇章多,也指读的遍数多,以至熟读成诵。

(2)其次是勤写勤练,以写引读。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

(3)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读写能力。

3、作品评议要扎实高效

有练笔实践,未必就有提高。练笔实效如何,还要看交流评议环节如何进行。(1)评议中要多用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可以多叫几名学生交流,然后比一比,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只让学生读一读印象不深,最好打开实物投影,把学生写的片段放出来,让学生结合具体语句来谈。

(2)评议可以多层次开展。第一个层次,全班评议,给大家提供例子,教给评议方法。第二个层次,同桌互相评议,寻找闪光点,提出修改建议。第三个层次,小组交流评议,交流展示同桌评议的成果。多层次展开,可以扩大活动参与面,让更多同学有参与机会,也可以逐步提高自主评议、合作互评的能力。

读写联动课,陆恕老师归纳出三点:一是读中联想写作内容,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读的是写父母之爱的文章,可以联想到友情的文章。二是从读学写,解决言之有法的问题。写父母之爱的文章,侧重于对人物进行描写,可以学习借鉴怎样写人物的手法。

(四)实验结果

1.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2.实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经过读写结合策略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作文与对照班差异显著,阅读测试成绩明显提高。

(五)实验中总结的经验

1、课内读写结合的五个联结点。

① 阅读中的审题与作文的拟题相联结;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亮点,作文的拟题功夫是靠长期练习来的,课文中名篇的题目就是范例,例如将朱自清《背影》改为《父爱》,这就不妥。因为文中突显的不只是父亲的爱,还有儿子对父亲的爱,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②阅读中材料的品评与作文中材料的选择相联结;

很多优秀的考试作文,其素材大多来自课本,这就在于作者熟悉课本,认真品读了课文素材并能活学活用。

③阅读中区分文章主次与作文中安排详略相联结;

我们在学习名家文章时,要注意把学生习作中的毛病对比讲解,让学生感性认识到自己文章的缺陷。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用了7件小事来展示老师爱学生,学生爱老师这个中心,但7件事之间又有主次,通过分析,要求学生把握好材料分寸,通过对比,纠正学生一事到底或几则材料平均用力,不分主次的写作毛病。

④阅读中归纳中心与作文中突出中心相联结;

在学习课文时,要适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归纳文章中心,明确文章是如何点题的,让学生逐步领会在作文中如何突出中心。

⑤ 阅读中语言的赏析与作文中用词造句相联结。

2、课外读写结合的三个目的。

课内阅读从阅读起步,以读带写;课外阅读从写作起步,以写带读。

① 带着积累词语的目的去阅读; ②

②带着搜集间接材料的目的去阅读; ③ ③带着学习写作知识和技巧的目的去阅读。

3、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1)读中求法,迁移练写。

能够牢牢抓住阅读和写作的联结点,抓住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中的语言精华和表达特点,从范文中吸取养分,读中取法,读中学写,以写促读。

(2)多读多练,厚积薄发。

以课文为例子,从读学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只局限于模仿参照教材寥寥几篇文章,读得再深、解得再透,阅读和写作的水平也不可能有较大的提高。因为“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多练,是学生丰富语文素养,提高作文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如何进一步将读写结合起来,是我们下一步应该研究的主题。

六、研究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我们的结论是:在语文教学中科学地实施读写结合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的素质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教师能树立运用“读写结合策略”教学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以读带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适应新课堂改革的要求。

学生能从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等方面把读和写密切联系起来,从阅读中找出规律性的写作知识和技巧,经过归纳、训练,比较自如地运用于书面和口头表达中。克服作文中的离题现象,选材不典型、不突出的现象,“无中心”、“多中心”的现象,语文贫乏、用词不当等现象。在阅读中,对课文不同的观察方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行款格式、标点运用具有敏锐的感知,阅读理解能力增强。

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从读中去递进式感悟,还存在薄弱环节,读和写的训练往往还是“两张皮”缺乏“粘性”。

2、一年来重点在寻找读写训练的结合点上作了研究,今后的研究中还将在教学中对读写结合训练时写的时机、写的方式、写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究。真正让“读写双轮”并驾齐驱。

八、今后的研究设想

我们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并不意味着本项实验研究活动的结束,该课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1、由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与学习能力在同一班级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实行“读写结合策略”实验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如何让尖子学生“吃得饱”,程度差的“吃得好”,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佳的发展,这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2、如何拟出各年级、各册教材读写结合的细目表,进行科学化、序列化的训练,以此全面推进读写结合策略的推广,这是今后的实验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3、我们的课题虽然经过了不少理论学习和研究探讨活动,但是总觉得缺少专家、学者高层次的指导和点拨。今后,我们将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向专家、学者请教,向教科研工作卓有成效的兄弟学校讨教的力度。通过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寻求阅读教学中“读”与“写”的最佳结合点和最佳结合方式,努力实现读中悟写、读中导写的“有效”性。

第五篇: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新语文主题阅读之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本组三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各自有着不同特点。作家在刻画人物时采取了不同手法,有的侧重从人物的语言方面,有的抓住人物的动作,有的以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心理为主。这三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本次设计是读写联动课,通过感悟课文的写法,进行课堂小练笔。【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课文内容,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3.运用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指导。【课前准备】

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教学过程】 一感悟写法

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人事物描写一组》来学习一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板书)课前我们通过导学案预习课文,初步了解的《人物描写一组》中的三个人物,谁能概括出他们分别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 1:(活泼可爱)的小嘎子(吝啬)的严监生

(活脱的泼辣)的王熙凤

2:通过对大家导学案的检查老师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描写嘎子的这个片段,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出示

小嘎子在家跟人摔跤————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两个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他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他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小胖墩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他摔了个仰面朝天。

出示自学导航:

出声朗读这个片段,边读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嘎子的,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重点运用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小嘎子的特点。(板书生动准确特点???)

其实不仅小嘎子的动作写的精彩在《临死前的严监生》《“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也有动作描写非常精彩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出示 严监生喉咙里痰(tán)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

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同桌间互助学习:把严监生的动作和小嘎子的动作对比,看看有什么不同?想想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同桌间交流一下。再次强调动作描写,生动准确写出了人物的特点。

出示: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

分析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心细如发,周到)

作者也是通过典型的动作描写“携着,细细的打量,仍送至贾母身边”来体现王熙凤这样一个八面玲珑的人物形象的。

除了动作描写可以体现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的衣着外貌也就是肖像描写来体现这个人的特点,这一点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表现特别明显。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找出描写王熙凤衣着外貌的句子读一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里需要幻灯片展示吗? 读写联动 课堂练笔

师:学以致用出示习作导航:

选一个我们班都熟悉的人物,抓住他(或她)最突出的性格特点,通过典型的外貌、衣着、动作等细节描写表现出来。不要提人物姓名,请大家猜猜你写的是谁。

讲评请一位站起来读其他同学猜猜到的问怎么猜出来的为什么这样猜,抓住人物什么性格特点,是如何具体描写的,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并且要在请一个和他写同一个任务的起来读。比较看看谁写得最好,哪个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还不够好,怎么改会更好。

四、结束语: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只有用“心”描写,才能使笔下的人物生辉。

下载读写联动作文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写联动作文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姣读写联动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读写联动” 说课稿 莱阳市盛隆小学 王姣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读写联动的课型。“读写联动课型”呢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课型之......

    读写联动课评课稿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读写联动” 说课稿莱阳市盛隆小学 王姣大家好,今天我要说的是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读写联动的课型。“读写联动课型”呢是“单元整体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

    读写联动 教学设计5篇范文

    《秋天的图画》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描写秋天的景象 课型:读写联动 教者:马彦芳 教学目标: 1、写之前要先向同学介绍自己所选地点的内容。 2、写的时候要用上平时积累的......

    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1

    新语文主题阅读之读写联动课教学设计 22.人物描写一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作家笔下的人”这一专题,安排了三篇课文,其中一篇讲读课文由三个片段组成。本组三篇课文有一......

    强化指导 上下联动

    强化指导 上下联动 扎实推进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齐齐哈尔市总工会 2012年8月 在省总的领导下,我们始终把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

    《只有一个地球》读写联动课教案

    《只有一个地球》教案 ——读写联动课 广西桂平市乳泉小学:陈小静 教学目标: 1、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学生热爱地球、关爱地球。 2、感激地球的情......

    王姣读写联动教学设计[合集5篇]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读写联动 ”教学设计 莱阳市盛隆小学 王姣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内容后学生对人生和生命有了新的认识,结合主题写写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晏子使楚》的读写联动课教学

    王 沁 内容摘要:《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都是以语言艺术为主题来组合课文的。学习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