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饮幸福水[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4 00:21: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饮幸福水[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饮幸福水[小编推荐]》。

第一篇: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饮幸福水[小编推荐]

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享幸福水

湖北省水利厅(2011年 月 日)

水是生命之源,洁净、便利、可靠的饮用水是人类生存最为必需的保障之一。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特别是农村地区部分群众没水喝的问题,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农村饮水解困工作。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水利工作要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温家宝总理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2006年,国务院批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十一五‛规划》,规划在‚十一五‛期间解决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至2015年全部解决全国3.23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提速‛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力争在2013年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根据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和国务院部署要求,我省倾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省委、省政府将‚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结合省情作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全面解决我省纳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10年规划1609.6 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决策,计划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省、市、县、乡层层组建了行政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多方筹措配套资金,切实强化建设监管,狠抓工程质量、进度,下决心把这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好。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截至2010年年底,全省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1621.44万人,超额完成省预定目标(1609.6万人),超国家‚十一五‛规划任务832万人的95%。群众‚没水喝‛的问题已基本消除。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群众对饮用水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在生理用水需求得到保障和收入不断增加的共同作用下,用水需求已由单纯‚有水喝‛发展为‚有水用‛。‚家电下乡‛使得热水器、洗衣机大举进村入户,农村需水量快速增加。农民迫切希望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放心、方便、充足、经济的供水服务。解决这一关系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水‛问题,成为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发展重点,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央1号文件)公布,明确‚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目标,除解决规划内人口外,还将基本解决新增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饮水问题,并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延伸集中供水管网,发展城乡一体化供水‛。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标,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标准,把城乡供水一体化 作为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方向,对于更深层次解决农村群众生活用水问题,改善和保障农村民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一直得到中央和国家水利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关心、支持。‚十一五‛期间,我省在武汉、鄂州、宜都、广水等经济条件较好、基础设施较完备的地方,探索推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武汉市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2136个行政村、15788个自然组原有403个小型供水站,通过新建、改扩建整合现有供水资源,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和小型城镇已有水厂、水源,最终形成集中式供水厂59个、转压站65个,新建主管网2800余公里,将城乡供水联成武昌、汉口、汉阳三个大网,有效解决了226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鄂州市充分利用雨台山水厂、华容水厂等6座规模大、水质好城市水厂的富余能力,挖掘供水潜能日均13.2万吨,并联合农村地区的3座水厂,果断关闭规模较小、水质较差、经营不善的7座水厂,铺设各类管网2100余公里,把城乡联成一个供水管网,解决了全市20个乡镇、街办、258个行政村的供水问题,使全市农村饮用自来水人口达到72.82万人,占该市农村总人口的97%。这些试点建设的实践,有力地证明了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来规划、建设、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长治久安地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对于如何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我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

一、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期,也正是我国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历史时期。随着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推进,农村居民不断向村中心居民点集中,向集镇集中,向城郊或城市集中,对生活饮用水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适时的满足这一要求,才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合理布局,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因此,我们必须针对城乡布局和农村居住条件的变化趋势,按照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早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把分散的农村供水工程,向规模化的方向集中转化,并逐渐联接到城市供水管网上。或者以现有城市供水工程为源头,大规模地向农村进行管网延伸。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按照城乡统筹、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要求,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二、“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城乡供水一体化打下了扎实的工程基础。在‚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实施中,我省始终坚持统筹规划、整村推进。作为供水工程龙头的取水、净水以及配水干管工程其规模大多数按照全面覆盖的标准进行确定,再按照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要求,通过管网延伸,扩大覆盖范围,增加受益人口。据调查全省300处农村水厂运行状况,其管网延伸能力可达77%。不仅使饮水安全工程新增覆盖区见效快、投资小、收益大,又可促使已建水厂满负荷生产,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自身的规模效益,为工程长效机制的建立创造条件。在联网 运行整合过程中,把农村水厂做大做强,从而进一步巩固‚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果。

三、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首先应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从湖北的情况来看,完成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地市州县,城乡供水一体化推进就很顺利。如仍然延续政府多个部门管水的格局,必将导致城乡分割,政出多门,难以形成决策科学民主、执行高效有力的涉水管理体制机制。在这种涉水管理体制机制条件下要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就比较困难甚至无法实现。因此,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理顺城乡分割、部门分割的管理体制,整合相关部门的涉水管理职能,建立健全政府主导、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事实上,也只有理顺体制,才能做到统一城乡供水及与之相关的取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等环节的管理,提高水行政效能,优化水资源配臵,从而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水和谐、城乡和谐。

四、通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如各自独立运营,难以落实管理主体,难以吸引或者留住专业人才,难以保障供水水质,难以组织社会化服务。要采取治本的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其出路就在于走城乡供水一体化之路。我省鄂州市在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中,出台相关文件明确运行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水价形成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组织群众听证会议,由物价部门核定水价。农村水价低于城区水价,农村水价不征收污水处理费,采取保底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既让农民用得起,又要农民得实惠,也考虑供水企业的经营成本。对贫困户、五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减免安装费用和水费。二是内部激励机制。每年开展水厂运行管理综合评比工作,对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资金和精神上的奖励。三是社会约束机制。市玉泉自来水公司每月通报水质、水量、水价等情况,制定实行严格的供水制度,保障供水稳定。四是群众全过程参与机制。成立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用水户协会,在村委会领导下开展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督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运行管理,公示水费、维修费、人员工资等费用情况。五是应急管理机制。制定供水突发性事件应急预案,保障供水安全。六是水质保障机制。由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水源水质,随时掌握水源水质情况。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质,除供水企业自检和定期送检外,卫生部门还不定期进行抽检,以保证水质达标。

五、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便于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自动测报系统,提高科技管理水平。鄂州市与武汉大学合作,首先在杨叶水厂进行试点,安装了自来水管网监测、水厂厂区安全视频监控设施,在管网的关键点上装有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对水量、水压、浊度、余氯及厂区安全实时在线监测,达到可视、可控、可调、远传的现代化管理水平,直观地掌握管网走向、埋深 等管网相关地理信息。取得成功的经验后,又委托武汉大学编制完成了《鄂州市城乡供水工程管网监测与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现已完成各供水水厂和鄂城区境内的观测项目建设。自动测报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控了管网的运行状况和供水质量,提高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理成本,减少了水量损失,保障了供水水质。

第二篇:浅议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共)

浅议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

三个一体化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一体化的内容包括医疗保障管理机构一体化、医疗卫生资源一体化,最终实现医疗保障资金的一体化,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障”的目标。

管理机构一体化。当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由于没有法律上的规定和约束,因此没有一个固定的、专业的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管理,政府文件中也只是提到“农村合作医疗协调小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等机构,这样就形成由各级党委协调、政府指导、相关部门参与的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城镇医疗保障制度的管理机构不同于农村合作医疗,有统一的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如在市一级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障属于公共服务,必须有政府的管理作为其运行的保障。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要有一个法定的、统一的政府组织对其进行管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设立专业医疗保障组织机构,垂直领导,对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事业统一管理。各级政府中的医疗保障机构按照分级管理,以市(县)医疗保障为主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对医疗保障工作承担全面责任。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医疗保障工作。

医疗资源一体化。造成我国医疗设施布局不合理的因素很多,其中有医疗服务价格扭曲的问题,有医院补偿机制缺陷和三级医院的分工不明的问题,有对医疗设施投资和管理条块分割、布局缺少规划的问题,也有一些基层政府以长官意志对医疗设施投资加以干预的问题。总的看来,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的一体化要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来突破。

市场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具有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重要作用。从宏观方面看,全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和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的,通过市场配置卫生资源,可以较充分、较合理地发挥卫生资源的作用,减少和避免资源的浪费。从微观方面看,市场经济要求每个医疗保健服务“产品”生产单位都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劳动成果,并以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医疗服务,参与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竞争。

政府在城乡医疗资源一体化中的当务之急,是改进医疗服务机构的组织体制,加强对医疗服务设施投资和建设的区域规划。首先,在城镇主要是大城市建立三级医院的合理分工体系,重点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双层结构的医疗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是以一定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的城市基层综合服务体系。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使大量一般门诊病人和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及可以通过家庭病床治疗的慢性病人的医疗服务问题就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解决,同时建立与大医院联合的双向转诊制度,使危急重症病人也可及时得到治疗。

其次,在基本理顺大城市医疗资源布局的同时,医疗资源可通过医疗集团组织向小城镇和乡一级行政区域转移和扩散。这种新的医疗服务集团不仅是理顺城镇医疗资源分布的重要组织形式,而且可连通城乡,盘活医疗资源存量。医疗集团可以凭借自身的人才和管理优势,“兼并”或“租用”小城镇医院或乡卫生院作为自己的分支机构,从而构成向农村提供医疗服务的初级网。医疗设备可顺着“大城市—小城镇—乡”的通道转移。

保障资金一体化。当前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缓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一些问题,其核心原因是资金问题。农村居民没有钱缴纳合作医疗的费用,或者农村居民没有积极性或者对农村合作医疗不信任,总之农村合作医疗没有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那样稳定的医疗保障费用。

医疗保障资金的筹集对象无非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三方面。首先,政府财政支持资金的筹集。明确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水平,不仅是医疗保障筹资的稳定来源,而且是医疗保障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政府财政资金来源比较广泛,一是税收,在现有国家或地方税收中建立倾向农村健康保障专项基金,在地方税收中开征农村健康保障税,对饮食、服务、娱乐等行业开征卫生税,征收烟草生产经营附加税,药品生产经营附加税,对从事保健、美容、健身等高档次消费服务行业征收一定的特别税,对损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行业和产业开征医疗保障税,对高档化妆品、高档电器、高档汽车等奢侈品消费开征特别消费税等。二是预算外收入,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一定数量的预算外收入,提取一定比例的收入建地方健康保障基金,也可以将某些预算外收费项目的收入作为健康保障基金,如医疗卫生机构预算外收入政府集中部分、药品收入政府提取部分。三是扶贫资金,在各级政府安排的扶贫救助资金中明确规定有多少用于农村居民健康保障。

其次,在确定社会化多元筹资渠道时,从社会公正的角度,以社会化的眼光寻找社会筹资的切入点,如国家可发行农村居民健康保障债券或农村居民健康保障彩票筹集资金,在国债收入中安排一定数额用于农村健康保障,鼓励或倡导社会各界对农村居民健康保障捐款等。再次,在筹资政策的落实上,一是个人或家庭缴费的强制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倡导坚持自愿原则,但根据国情,在目前尚无法律保障的前提下,实际筹资工作不能过分强调自愿,必须有一定的强制政策,以保证筹资的公平性,特别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参与到这一制度中去。否则,资金筹集无法保障。二是集体扶持资金的约束机制。地方政府成立由人大、政协、纪检、审计、财政、卫生等部门参加的筹资监督管理委员会,定期督促检查、监督资金的及时、足额筹集和管理使用情况。

一体化路线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由来已久,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不能企图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城乡经济差距缩小进程来逐步实现,这种一体化与全国城乡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密切关联。

分阶段一体化。城乡医疗保障差距如此之大,有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基础。造成城乡医疗保障分而治之的最基本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城乡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是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基础和前提。另外,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方面的分治也是出现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从政策上想方设法促成城市和农村医疗保障一体化。首先,在一体化前期,可以先从管理机构上进行一体化,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管理机构。在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政府都要设立医疗保障管理机构,对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障实行统一管理。其次,在城乡医疗保障的管理机构建立后,城乡医疗保障的医疗资源共享应该提到日程上来。在医疗资源的共享上,医生到乡村轮流工作增强农村医护人员的素质是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医疗器械、医药等医疗卫生资源应该逐渐走向从大城市大医院向小城市、县城和农村分散的趋势。再次,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实现管理机构、医疗卫生资源城乡接轨后,最后要实现医疗保障资金的城乡统一筹集、统一运作和管理,这对于城乡之间经济差距缩小、城乡人员的交流、城乡文化差距缩小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要等到最后解决。城乡资金统一筹集是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当前问题的最根本、最彻底的途径。

分区域一体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城乡存在不同的情况,所以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步骤的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进程。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可以先实行城乡医疗保障统筹发展,实现城乡医疗保障的资金统筹。在西部地区,由于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这就要放慢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经济差距的缩小,努力创造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的共同的经济基础,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统筹。■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第9期 作者:刘新建刘彦超

第三篇:城乡环卫一体化

城乡环卫一体化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工作,彻底解决农村环卫事业发展滞后、“垃圾围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

在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建立资金保障机制,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正常运转的根本途径;建立起科学、长效的城乡环卫管理机制,是促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必要手段;全民参与的环卫意识,是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各级分工负责,环卫设施完善,保洁队伍齐备,从而建立“统一收集、统一清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营造一个洁净、整齐、舒适的农村人居环境。

第四篇:``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2011

**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乡人民政府

2011年12月7日

**乡位于望城的西北部,东临湘江,南接新沩水,西与宁乡县交界,北托老沩水河,总面积47.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3.2万人。根据省、市、区加强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要求,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积极带领全乡人民,开拓进取,努力工作,立足实际,发挥优势,积极进取,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拓乡域财源,提升经济实力

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工程,积极鼓励群众自主创业,争取专项资金90万元,重点扶持6个创业富民基地,全乡新增个体工商户21户、私营企业7家,新落户砂石企业3家。2011年,全乡税收可望突破1000万元大关,实现成倍增长。湘台农业科技园自今年3月正式落户,总投资1.5亿元,征地78.98亩,租地905.93亩,现已完成了租赁区土地翻耕、机耕道整修及活动板房和围档工程。全国三大制种公司的湖南神龙大丰种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预计项目投资2.1亿元,将**打造成为全国的水稻良种基地。湖南首条预拌干混砂浆生产线项目落户**,预计项目投资8000万,每年增长税收500万元。全力配

合区砂管办进行砂场规范整治,积极协调砂场与村组矛盾,砂石行业实现由乱到治,砂石企业经营税收实现翻番。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秀美**

着力提质改造**老集镇,打造“戏乡酒都**”。目前老集镇沿主街居民房屋前立面和屋面改造工程已完工,所有管线更新入地,街面铺油完毕,一座规划设计科学、功能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优美、颇具水乡特色风情小镇已初具雏形。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新集镇安置小区已完成土方工程,现在正进行电力、供水、排水、电话网线等配套工程施工,力求打造一流的农民安置小区。新行政中心建设立项申请及可研已通过市发改委审批,设计方案已通过规委会评审。

三、发展现代农业,佳绩捷报频传

连续四年实施国家农业部全国“万亩高产示范片”工程,大力实施“湘米工程”和“种子实验田”工程。加大土地流转力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乡共流转土地6000亩,扶持建立规模在20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2家,规模为1000亩的种粮大户1家。隆平高科**种粮专业合作社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注册了专利商标,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该合作社生产的“**香米”荣获中国中部湖南国际农博会金奖,湖南日报、湖南卫视、长沙电视台、望城电视台对该合作社予以专题报道,合作社法人代表袁虎被推荐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以村级绩效考核促水利普查新举措,得到了省市水利普查2

组领导专家的肯定,湖南日报对此进行了报道。投资1500万元对**集镇哑河进行水利水系整治;投资600万元对熊家洲渠和袁粮渠进行提质改造,积极采用三合土等先进技术进,将建成全区的生态样榜渠;投资230万元进行冬修水利工程。

四、提升社会事业,成果亮点纷呈

我乡首创“点线面结合、专群结合、防控结合”的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得到了市政法委的充分肯定,10余家省、市媒体予以专题报道,在长沙市综治工作民意调查中长期位列全区前茅。全省“计划生育村直报”试点工作在我乡开展,灵活运用移动报送机制,充分发挥组级指导员作用,大幅提升全乡计生工作水平。教育强乡成效显著,全乡所有中小学校都达到省合格校标准,乡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市示范园,各中小学校成了全乡最漂亮房子。积极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谭家湖、集镇、湘江、六合围四村村民饮用上洁净的自来水。主动争取省市第一批敬老院新建项目,150个床位的新院即将投入使用。60套廉租房建设正紧张施工。以丁可为首的长联村在外成功人士共同出资组建首个**村级扶贫帮困协会。围绕创市环境卫生 十佳”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实现日常保洁常态化,受到省、市、区领导的高度评价。成功举办首届**农民艺术节,村村都有文艺团队。

五、推进党建工作,支部建设上新阶

支部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农村远程

教育彰显特色,效果明显。月圆村党支部切实做好了设岗定责工作,通过科学设岗、合理定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得到市、区委组织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成功创建区党建示范点。

2011年,我乡城乡一体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和群众的实际需要还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注重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经济财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逐步解决群众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五篇: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总结及建议

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一体化办等市直单位的协调指导下,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工作目标,创新体制机制,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农民权益得到保障,加快了农民变市民步伐。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亿元,同比增长14.5%,地方财政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34.8%;农民人均纯收入5150元,同比增长15.2%。

一、城乡一体化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强力推进集中居住点建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521”工程,凤凰新城土楼社区10.6万平方米安置房主体封顶,桥头社区18.5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开工建设,张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渠沟集贸市场建设加快。全市规模最大的采煤塌陷村庄搬迁项目仁和小区交付使用,2000多户居民民已搬迁新居,入住率达50%以上。总投资13.4亿元的64个城乡一体化项目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目标,进一步拓展了城乡发展空间,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二是着力推进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去年我们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行动”,以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出台了“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和“高效作物规模种植”专项资金扶持办法,财政兑现补贴资金320万元。全年实现土地流转5070亩,新增优质蔬菜面

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组织实施渠沟镇土地治理项目,加快建设1.7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建设食品加工、黄里观光休闲农业、油坊优质蔬菜、河北豆制品、郭王食用菌等五大农业生产加工基地,通过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加快食品产业聚集。抓住凤凰山工业园区申报省级开发区机遇,以食品工业园被中国食品集团授予中国食品工业示范园的契机,突出发展定位,争创优质品牌。围绕食品工业及配套产业,重点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四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工程,推进区实验中学、土楼小学的标准化建设,改造提升14家村级标准文化文体活动室和14家标准卫生室。培养培训了320名农村骨干和农村经纪人,有效提高了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按照全区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我们将重点围绕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改变农村人居生活环境等几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要在农民增收上寻求突破。全区小康建设的难点在农村,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在农民增收。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50元,今年要达到5600元以上,2012年要达到7000元,平均每年要净增700元以上。因此,要不断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切实解决好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

二要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上寻求突破。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调整农业产业

今年,市委、市政府对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提出了“整区推进、全域相山”的新要求。同时对保障农民权益、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部署的任务,我们将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坚持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依托七大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体制机制,培育扶持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各种有效手段和措施,积极推进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服务信息化。

二是大力发展食品产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依托凤凰山食品经济开发区,坚持“招大引强”,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农”字牌工业企业,吸引农业人口向开发区集中。今年食品经济开发区要引进内资25亿元以上,入园企业要突破70家,食品工业总产值突破40亿元,实现再翻番,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扩大非农产业在农村经济成分中的比重,逐步使二三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从而实现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鼓励集体和个人创办或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加强规范化建设和多领域合作,走“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农业规模化、企业化经营格局。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在城区,着力做大做强商贸流通企业,在镇(办)重点发展特色物流和农村专业市场;在村民集中居住区,依托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便民超市、农资超市等连锁店,形成以城区骨干流通企业为龙

和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新型农民。全面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文体设施,丰富内容,提升品位,活跃农村精神文化生活。坚持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原则,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自我保障为主、国家集体扶持相结合的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解除农民脱离土地的后顾之忧。

五、几点建议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关系民生的“民心工程”,涉及范围广,投入大,仅靠区县之力,工作很难深入,希望市委、市政府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加大对县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投入。

一是投入以项目为载体,固定在某一方面,范围不能太大,形成合力。

二是城乡一体化建设,要在集中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百姓得实惠的方面加大资金投放力度,容易积累经验,便于推广。

三是资金投放应向引导产业发展上倾斜,以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O一O年三月十日

下载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饮幸福水[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推进供水一体化,城乡共饮幸福水[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共5篇)

    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 在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意义将更加突出。 1、实现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二元结构转换的需要,尽管我国城乡面......

    城乡一体化之信息化[共五篇]

    远景设计研究院 城乡一体化之信息化 城乡一体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形成一体的过程。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文章标题: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共五则范文)

    太原市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它是针对......

    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和谐共发展

    ___市___镇二小我校位于___与___交界的偏僻山村,1999年由两个村小和一个完小撤并组成,共9个班,14位老师,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完小,也有着农村小学典型的生存状态:学校和教师缺乏自身......

    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论文[共五篇]

    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城乡社会保障的现状出发,认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运作的基础是农村的“土地保障”,并以农村的“土地保障”及社会保障的城乡差别为后盾,通过农村青壮年的城......

    城乡环卫一体化定义及发展思路[共5篇]

    城乡环卫一体化定义及发展思路 一、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定义 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城市与农村的环卫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科学有序地......

    肇庆市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细则(共五则)

    肇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实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的有关规定,制定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规范化标准,促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