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性别不平等视角下的女性人才发展的政策保障
性别不平等下的女性人才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从人类社会和历史出发理解性别不平等这个现象,由于自然的分工,女性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在养育后代和家庭劳务,地位从属于男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走出了家庭,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不平等因素,限制着女性人才的发展。从女性参与科研学术的情况以及女性在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表现上来看,显然的,女性处于弱势地位。越是高端的领域,女性所占比例就越少,科研学术、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是如此。这是什么原因呢?本文从社会性别角度来分析,看包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积累过程中,与男性存在的差异,来对女性人才偏少的问题进行解释。由于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影响着对女性的教养方式、人力资本的获得、积累社会资本的方式等等,所以女性人才的发展机会和社会空间都远不如男性。对此,必须看到,信息和知识社会下,更加注重创新和人文性,女性人才必然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政策上,应该为女性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女性人才 社会性别 性别不平等 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地位逐渐提高,但性别不平等依然有许多表现方式。应该承认,历史上的性别不平等是必然存在的,这是基于两性差异,男女分工的事实。一直以来,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两性间有着明确的分工,女性哺育孩子,男性为养育后代提供经济支持,所以,女性总是依附于男性,从来都是男尊女卑。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更多地进入了经济领域,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地位自然提升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女性不仅能够做,而且能做得更好。首先一些传统的男性工作,比如体力劳动,大量地由机器所取代,于是女性也能从事这类工作。其次,男女思维存在着差异,男性是工具导向的,做一件事,就是讲究用此手段能否达成相应的目标,而女性更加感性,其领导方式是情感取向的,在现代社会的管理中,情感性领导更能适应这个工作,所以是十分需要这样的女性人才。同时,由于文化滞后的规律,经济的发展总是快于思想观念的变化,女性在职场中遭到的性别歧视正是符合这个社会对女性社会性别的期望。所以,在女性职业发展的道路之上,存在着透明的玻璃顶。在婚姻市场上,婚姻梯度就讲了这么一个现象,不仅女性偏上行择偶,而且男性大部分不能接受配偶比自己更强大,于是就会出现剩女的现象,剩女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但这也是在整个社会性别期待的文化中存在的,剩女似乎是个人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必然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的角度下,来分析女性人才发展制约因素及其社会根源,以及女性人才发展的制度保障。
一、女性人才相对少的表现以及根源分析
(一)、女性人才怎么界定?
在原始社会,女性采集,男性打猎,两性的分工保证生存和繁衍,女性由于本身要孕育后代,大量的时间花在家务上。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机器大生产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包括女性劳动力,女性开始从家里走出来工作,这伴随着女性经济情况的改善和地位的提高。刚开始,女性能从事的工作也是比较低端的,与食物、家务、照顾相关,比如家政、护士等等,而信息化浪潮又将女性推向了一片新的天地。曾经更多地由男性主导的职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的身影。女性人才是指能以其创新、才能智慧和技术专长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突出成绩和较大贡献的女性。
按照职业分类的话,可以分为政治人才、经济人才、军事人才、科技人才、文学人才、艺术人才等等,在军事领域,可能更加少。大致来讲,科研学术方面和社会管理,应该是女性人才发挥才能的大舞台。
(二)、女性人才参与科研学术和社会管理的状况
徐延辉曾撰文概括其在科学研究领域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参与度问题。“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统计,1972年以前,女性在物理学的各个专业中所占比例低于10%,在数学专业中所占比例低于20%,1973年,获得博士学位的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中只有8.7%是女性。在1973—1983年的10年里,获得自然科学和工程学学士的女性人数增加了一倍以上。从1973—1994年,科学和工程学各个学科中的女博士比例从18%增加到37.4%,在生命科学领域,女学士和女硕士的比例从29.6%增加到51.2%。虽然自从1970年代以后女性科学工作者的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女性远未达到与男性分庭抗礼的程度。1996年,占美国人口总数51%、劳动力总数46%的美国女性,只占自然科学家和工程师的22%(黄育馥,2001:92)。在经济学研究队伍中,女性所占比例也比较少,在世界各国经济学类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当中,女性研究者的数量与男性相比都算少的。研究的层次越高,女性的相对比例就越低。比如,在美国大学经济学系当中,女性教授约占全日制教授的6%,女性助理教授(相当于英国高级讲师)占助理教授的28%(Blank,2000)。杰出的女性经济学家数量很少(Freeman,2000)。与在其他研究领域不同,女性在社会学界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主要标志是女性社会学家数量显著增长。以美国为例,1970年,美国社会学界只有18%的博士学位是授予女性的,1988年这个比例达到53%。与此同时,女性获得终身教职的教师人数也有所增加,到1991年,女性占社会学终身教授的比例为20%、副教授30%、助理教授46%,在美国社会学学会的理论部也有28%的成员是女性(吴小英,2002:126)。”(徐延辉,2006)
在政治管理方面的参与情况,可以用女性参政比例来表示,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女性比例一直远远低于男性,其中第一届和第二届为12%左右,第三届以后上升幅度较大,第四届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22.6%),此后连续20余年一直保持在21%左右。而女性在政府部门中担任高级职务的比例也很低。在经济生活中的参与程度可以用三个指标来衡量:女性就业比例、职业构成和职务构成比例。据统计,女性在职业结构分布中处于十分不利地位,按照行业划分,女性从业人员超过或接近男性的行业分别是:体育、卫生和社会福利业(女性多于男性);商业服务业和农林牧渔水利业(男女从业人员比例接近)。在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行业中,女性从业人员均少于男性。比如,在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就业者中,女性仅占27.8%;在科研机构中,女性占37.2%;在综合技术服务业,女性占35.6%;在公共服务业,女性占27.95%(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第874页数据计算得出)。从女性就业分布格局来看,在行业分类之下,越能显示出社会地位的行业,男女从业者的比例差距就越大。即使在同一个行业中,男女职业分别也有巨大差异。在同一个行业中,各个单位负责人大多数是男性,男性扮演管理者、女性扮演被管理者的角色;即使同为管理者,男性的职务一般要高于女性;男性从事的一般是附加价值高的复杂工作,女性从事的一般是附加价值低的简单工作。
(三)、从人力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角度来分析女性人才在职业发展中的劣势
布迪厄指出,资本是一种积累的劳动,它需要时间进行积累,并且要用一种具体化的和身体化的形式进行,同时资本也是一种获取生产利润的潜在能力、一种进行自身再生产的潜在能力。
从最简单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角度来看,女性所受的正规教育与男性相差不多,但是在职培训等方面,女性能够得到的投资却相对少了,因为正是在职业生涯开始不久,女性就会经历养育孩子的阶段,要么退出劳动力市场,要么一边工作,但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事件在照顾孩子上,对于单位来说,给女性职工的长期在职培训的收益没有男性大,总体说来男性收到专门训练的机会比女性多。人力资本需要时间积累,而这一过程之中,大部分女性会在照顾孩子和家务上耗费比男性更大的精力。而对男女工资差异的研究汗牛充栋,大部分表明女性的工资普遍低于男性,即使是在相当的行业和职位上,付出相同的努力程度,女性的收入依然较低。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提出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布迪厄认为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所有领域,并取代政治和经济等传统因素而活跃在社会生活中,也就是说,现代政治无法仅仅依靠政治手段解决问题,而现代经济也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而活跃。文化资本有三种基本形态:身体形态、客观形态和制度形态。身体形态文化资本是指通过家庭环境以及学校教育获得并成为精神和身体一部分的知识、教养、技能、品味以及感性等文化产物,最终只能体现在特定的个体身上,客观形态就是物化状态,就是书籍、绘画、道具、工具以及机械等物质性文化财富。制度化形态文化资本是指将行动者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以考试的方式予以承认并通过授予合格者文凭和资格认定证书等方式将其制度化。
社会资本,虽然概念很多,科尔曼认为社会资本有许多种类,他们都包括社会结构的某些方面,而且有利于处于同一结构中的个人的某些行为,具有生产性。社会资本的功效可以概括成为个人提供各种物质支持、提供人们生活所需的情感支持以及能够使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内在化,规范人的行为,以及社会资本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职业声望和收入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社会资本获取就业的信息和机会,成为人们最为经济、最为现实的选择。
从社会性别角度入手,分析女性在教育资源分配过程中被家庭歧视的社会原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女性在教育资源获取方面所处的不利地位是由父权制文化造成的。父权制文化由两个核心制度构成:一是男权家庭制度,即以父系为中心的家庭权力结构,表现为父亲、儿子在经济资源和教育资源分配中拥有优先权;二是性别分工制度,这种制度将社会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部分,其中公共部分——涉及到对外交往、公共决策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部分,主要由男性来主管,而私人领域——主要包含内务管理和执行决策等“小事”部分,则由女性来承担。以性别分工为主要表现形态的社会性别意识是造成男女两性社会地位差距的主要根源。性别分工通过家庭和社会双重机制强化了社会对男性的偏好,使男性在教育、就业和公共管理等各个领域比较容易地获取各种稀缺资源。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孩子,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人均收入水平较低的地区,在家庭进行投资决策和教育资源分配时,社会性别意识就会发生决定性作用:在家庭资源有限的条件下,绝大多数家庭都会将有限的资源向男孩倾斜。性别分工对女性就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就业隔离,可以分为行业隔离和职业隔离两个方面。行业隔离主要表现为男女从事不同行业,比如男性主要从事重工业、采掘业、运输业等行业,女性主要从事轻工业和服务业等行业;职业隔离主要表现为在同一个行业中,男女从事的职业和职务不同,比如,即使都在轻工业,男性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和裁剪等技术工作,女性则主要负责缝纫、熨烫等技术性不强的工作,男性从事的多为附加价值高的工作,女性从事的多为附加价值低的简单劳动,社会分工造成两性收入差距始终保持在一个本不合理、但男女双方却都认同的差距上。
二、女性成才的制度支持
同男性相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更缺乏政治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社会力量的支持。所以,政府政策对女性人才的支持显得更加重要。
首先政府应该为女性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政治资源。由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女性就业机会的分布在城乡之间、在不同的阶层之间都存在巨大差异,所以应该分层次为女性人才的发展保驾护航。对于具有较高学历的知识女性、商业精英和政治精英构成的少数女性,社会保障主要提供政治资源,保护女性免受就业歧视,此外,学历越高生育率越低,社会保障应该在满足高学历女性的生育需求方面提供某些政策支持。对部分底层女性群体给予以缓解当前的生活困境,这能够防止贫困向下一代传递。转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市场化等对个人生活具有较大影响,农村地区人口和低学历无技术城市人口最容易成为社会的脆弱群体,而低学历、40岁以上的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和城市失业妇女成为社会最底层群体。为她们提供最实际的支持,就是为明天的女性成才铺就道路。
最主要的还是教育,政府应该给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如果考虑代际影响因素,那么这一代人的知识贫困是上一代人知识贫困或收入贫困的结果,如果一个成年女性同时遭受收入贫困和知识贫困,那么她的儿女遭受贫困的概率更大。研究表明,文化程度对女性收入的影响要大于对男性收入的影响,女性教育收益率大于男性教育收益率,城市女性教育收益率大于农村女性的收益率。要提高女性在各个领域里的成才率,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将女性受教育权落实到实处。
三、小结
本文分析了女性人才短缺以及女性地位较低的经济社会原因,通过为女性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女性人才的发展。要意识到,女性是社会的建设者而不是男人的依附者,只有这样,男女两性才能在合作的基础上展开良性竞争,让女性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延辉,女性成才与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
[2]张广利,桂勇,社会资本:渊源〃理论〃局限,河北学刊,2003(5)
第二篇: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浅析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研究
一、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基于性别平等意识,我国农村女性面临着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低,对文化资本占有少,不良文化泛滥、生活方式单调落后,思想意识落后,平等意识和参政意识单薄,文化投入和文化消费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列小等文化贫困的现状,基于这些现状对农村女性文化贫困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性别歧视导致农村女性的教育资源被相对剥夺
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力。在传统的男权社会里,“女子无才便是德”一直被中国妇女奉为信条,不能像男子一样接受规范的教育,妇女的教育在农村多数情况下处于被遗忘的状态。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对文化资源的享用。男人作为绝对的主体而存在,而女人作为绝对的客体和他者而存在,相对于男人处于边缘化的处境和地位。性别歧视制约农村女性再深造的可能性。长期以来的“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外女内”等观念在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过程中也有所体现,重视对男性的深度培养与智力的开发,严重阻碍了女性潜能的开发和女性人才培养。
(二)女性参与社会发展的主体意识薄弱
从早期社会分工的层面上来看,社会分工所产生的价值判断认为“男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重要的,在文化上、道德上和经济上得到回报,相反,女性所承担的社会分工被认为是次要的、附属的①”。这种“男优女劣”的价值观念形成以后,又反过来影响后来社会角色的界定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渐渐的统治与服从、控制与被压迫的模式在两性之间逐渐形成,男性处于主体地位,女性被物化,失去了自我意识和独立人格,一切都以男性的标准和目光、按男性的需要和满足而定。同时女性自身也逐渐滋生了处处迎合男性需求的心理态势。
(三)传统落后意识形态影响下男权规训根深蒂固
在性别角色的社会化中,充斥着男性中心主义和性别歧视;男性角色是独立的、主导的和主动的,而女性角色是从属的、次要的和被动的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民主进步的思想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我国废除了一些封建守旧的思想,包括男尊女卑的落后思想。但是在我国的农村,任然存在着培育这些思想的沃土,“男主外,女主内”“女子无才便是德”“从夫从子”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妇女。这是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难以在短时期内完全根除的守旧思想,在农村妇女们的骨子里早已形成了对这些思想的认同和接纳,都自觉的积极遵守这些规矩,而女性的权力和自主性就这样一点点地丧失殆尽。
(四)文化基础设施匮乏使得农村女性文化消费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缓慢,文化建设资金的供给相对薄弱,导致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女性被排斥在享受文化资源最边缘的位置。一方面,农村女性在如此窘困的文化资源中感受不到文化的吸引力,没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培育,也没有文化专业的人才对农村女性的指引,让农村女性找不到渴求文化的动力和学习文化的方向,处于文化迷茫的状态。另一方面,从农村女童说起,如果某个贫困家庭有两个孩子,并且是一男一女的情况下,往往男孩被送去学校读书的可能性会大于女孩,女孩会承担起家庭照顾者的角色而放弃读书的权力,就这样随着社会角色的变化,女孩由辍学女童变成了家庭妇女,而随之变化的还有社会对她们的认知,文化贫困的标签被牢牢的赋予给了她们。
(五)农业劳动女性化制约了女性发展
农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在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当浩浩汤汤的打工流拥向城市时,同样也把照顾小孩和抚养老人的难题留给了农村,压在了农村女性的身上。迫于生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计,为了生存,她们只能牺牲自己,将所有的精力、时间、能力都花费在了家务劳作上。一个农村妇女要像个男人一样抗着农具下地干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已经不再是男人的专属,农村女性正在慢慢演变为田地里耕作的主体。恩格斯说过:“只要妇女仍然被排除于社会的劳动生产之外,而仅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③”。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女性还不具备能够从家庭私人劳动中脱离出来的条件,农业劳动女性化紧紧地束缚着农村女性的发展。
二、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的影响机制分析
(一)教育机制对于提升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作用
针对目前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现状,需要全面发挥教育机制的作用提升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程度。教育机制对于受教育程度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提高教育的层次机制,不断提升教育水平。逐级逐层的扎实学习文化知识,扩大接受义务教育的受众面,全力的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让有能力者接受高等教育。其次是丰富教育的形式机制,开展适合农村女性的教育内容。教育的形式应该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针对性,在教育的普遍性中突出特殊性,教育形式的特殊性可以专门针对农村女性的文化教育,开展有益于农村女性接受的文化教育内容和方式,促进教育活动在农村女性中的开展。最后是教育的功能机制,在教育的功能机制作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农村女性的潜能,拓宽女性视野,完善农村女性的社会功能,使其朝着社会需要的方向发展。
(二)文化机制在促进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文化设计的组织和决策机制有利于引导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可以在文化发展道路选择的层面提供有利的引导,指引农村女性文化朝着大众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文化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育农村女性文化的增长点,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更好的激发农村女性发展文化事业的兴趣和投身文化事业发展的热情。文化交流和文化产品流通的体制机制有利于拓宽农村女性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保障农村女性文化产品流通渠道和销售渠道的畅通,只有保障了文化产业的销路才能激发农村女性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才能保障农村女性文化产业的效益和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对于促进农村女性发展的作用
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直接关系到农村女性的发展程度和利益维护问题。良好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充分保障农村女性的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将男女平等在农村的各项社会事业当中真正的落到实处。同时,有效的政策运行机制,可以调节男性与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平等的方面,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出灵活的应对和调节。促使女性在平等的社会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支持。
(四)社会保障机制对于维护农村女性权益的作用
农村女性由于生理因素和社会角色的定位不同往往被标签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使其得到健康的运行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和维护农村女性的权益。然而,农村女性的保障问题往往都停留在了家庭的层面,由于社会网络的狭窄、家庭分工的不平等以及自身技能缺陷等因素的影响,只能依靠传统的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不突出。因此,在我国农村需要建立积极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充分维护女性的权益。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不仅可以为农村女性提供物质保障,还能在精神上给予救助,使其摆脱贫困的束缚,更好的发展自身权益。
(五)自我发展机制对于培育农村女性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
农村女性的自我发展能力弱既是文化贫困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造成文化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要使得农村女性摆脱文化贫困的困境就不能忽视贫困主体的能动作用,自我发展机制的建立便可以通过完善农村女性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造女性自我发展空间,壮大女性自我发展的自信心使其农村女性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更好的为自我能力的发挥创造条件。
三、社会性别平等视角下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对策建议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重塑农村新的性别平等文化观
新的性别平等理念不仅仅是指女性同男性有同等的地位,还应该是指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制度、政策等在内的所有方面的平等,是在充分肯定性别差异的基础上,赋予女性的平等。因此,要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在受教育权利和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保障农村女性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减小农村女性入学的年龄,延长受教育的阶段,积极努力避免辍学现象。
农村工作的计划、安排部署以及工作的开展中都应该将新的性别平等的观念充分考虑进去。将新的性别平等观念做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农村妇女的意愿,维护农村妇女的权益,为农村妇女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建设全面的文化机制加大对农村女性文化产业投入
建立有效的“县乡共管”的农村公共文化管理机制,加大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将农村文化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规划中,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将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总体规划,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以保障农村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并形成长效机制。
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必须尊重农村的发展现状和文化个性,把农村的民主建设与调动农民在本土创业的积极性有机结合,利用农村土地成本与劳动力成本低于城市的优势,加强文化技能的培训,鼓励劳动密集型和环境和谐型的文化产业下到农村。同时,用心培育植根于农村的文化产业,应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拓展消费领域;支持免费开放全国各级文化文物部门归口管理的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推动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加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支持推进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发展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有区域特色的工艺美术流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区域等,使其能够获得市场机制下的金融和政策扶持,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问题。
(三)发展合理的社会制度与政策的运行机制向农村女性倾斜
在社会制度的建设方面:要建立能够充分保障农村妇女权益的社会制度,建立有利于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制度,建立有利于提高农村妇女地位的社会制度。在社会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方面:将性别平等意识纳入决策主流,政策的制定者在制定政策时要在保障男女平等权力的基础上考虑向农村妇女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贴。落实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重点加强对农村妇女的救助制度建设,保障农村妇女在政治、教育、文化、家庭生活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落实。政策的实施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农村妇女的利益和权力,尽可能的为农村女性提供方便。政策的评估者在评估政策落实的实际效果时更要加强对农村女性的关注,完善不利于农村女性发展的政策,修改和废除与农村女性的发展不相适宜的政策。
(四)培育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建设农村女性反文化贫困的社会扶助体系
解决农村女性文化贫困问题就要运用社会支持理论,结合社会支持中的正式的支持和非正式的支持构建社会扶助体系消除农村女性文化贫困。具体的措施如下:第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构建社会扶助体系。在城市组建文化下乡帮扶队,队员由城市高校学生中的志愿者构成,定期走进农村,向广大的农村妇女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为农村妇女开展劳动技能培训班。以夜校、电大等形式为农村女性充电。第三,支持和扩充女性的公共角色,尤其是女性作为生产者、创收者、管理者、教育者、决策者等的角色。
(五)开创积极的自我发展机制唤起农村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
农村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已经被深深埋藏了起来,很需要有某种力量能够将它激发出来,而这种力量就来自增能赋权。首先,要让农村女性重新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认识到性别平等应该是全方面的平等,自己应该同男性一样拥有平等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的社会地位、平等的政治参与、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力。其次,要在承认农村女性有能力的基础上授予其权力,激发农村女性身上所有的能力,重塑自我,让妇女参与发展计划和项目的规划、管理和实施,提高女性对社会发展的参与程度。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结业论文
社会性别与女性发展结业论文
结业考核
我选择的两个论题为
1,中国女性经济独立的相关问题
4,中国当代大学生婚恋的相关问题
论题
一、中国女性经济独立的相关问题
从古至今,一般都是以男性为主要生产力,生理上的优势让男性在社会劳动中获得更的分配。结婚之后,女性的生活重心自然向家庭偏移,相夫教子式的家庭主妇,也不太可能在职场中有很大收获,所以家庭的经济来源还是主要依靠男性,这就不免造成了经济上女性对于男性的依附,也造成婚姻中本该公平的双方有了“从属关系”,使得女性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也只能忍气吞声
而若想和男性拥有平等的话语权,经济独立不可忽视。但是,子女对女性的牵绊,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也让女性的经济独立之路困难重重。
一、观念问题
根深蒂固的观念,就认为女性就应该“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带孩子,然后“伺候”外出忙碌一天之后回到家里的男人。无论是社会,甚至是女性自己,都还没有建立起经济独立的观念。“男主外,女主内”,男性在外打拼赚钱养家糊口,女性在家教育子女,大家心照不宣的维持这样一种“平衡”。
这个时候,一旦女性也要外出工作,社会会认为女性不够重视家庭,“女人就应该靠男人养”的大男子主义也会为了面子不希望妻子婚后工作。一些比较落后的地方,全职主妇比比皆是。而一些进步的地方,职场中的女性也面临很大压力和不被理解。/
5不过,女性自己的依附心理也占很大原因。在现在的社会当中,房子车子也成了择偶的重要标准,“钓个金龟婿”以后不愁吃穿,不思进取理所当然的觉得应该靠男人养活,这样的女性是不会有经济独立的想法的。
二、社会偏见
古往今来,男性往往被认为是果断、勇敢魄力的象征,而女性,则往往被认为是柔弱、胆小,所以一些决策性的职位一般不会由女性担任。就业歧视中,综合考虑各种原因,比如女性生理期、结婚、生产、哺乳等,很多企业更愿意招收男性。这就造成了,女性即使愿意在职场上打拼,但往往不会有很高的报酬。
虽然大家都在工作,都有收入,但社会偏见造成的收入不平等,也造成经济关系中男女的不平等。
三、精力有限
还是以婚姻关系为例,女性经常承担了家务,外出工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里,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消磨着女性的精力。上班工作,下班劳动,有了孩子之后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也耗费巨大时间和精力。因此,在这样的权衡当中,很多女性也都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想法,或者从事一些自由度较高的工作,这也决定了女性收入不高,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仍然来源于男性的工资。
真正良好的和谐的两性关系,应该是自由平等的,而不存在绝对的一方主导,一方依附。经济平等就是最浅显和基本的一种平等。况且在现在的社会大环境中,即使是婚姻关系,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经济独立更加重要,一旦关系破裂,女性就要用能养活自我的能力和资本,否则会更加艰难。所以,为了自我的未来,为了自由平等,女性也应该要追求经济独立。
论题
四、中国当代大学生婚恋的相关问题
作为一个传统,常新的话题,恋爱与婚姻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影响着大学生生活状态。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爱情生活充满了向往和追求。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曝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恋爱行为普遍化、低龄化
恋爱已经成为是大学生活里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经调查,有34%的大学生在大学里曾经谈过恋爱,但是现在没有谈,有36.8%的大学生正在谈,没有谈过的仅占29.2%。大学生普遍认为,没有爱情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这说明恋爱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另外,大学生的恋爱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表现在大学四个年级中,大一年级相比较其它年级,恋爱比率最高。
二、恋爱动机消极化
恋爱动机是当代大学生婚恋价值观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人为什么要恋爱的问题,是产生恋爱行为的内部动力。恋爱动机决定人们的恋爱目标及恋爱生活方式的选择。学生尚处于继续社会化的阶段,对事物认识的局限性以及责任意识的淡薄,其恋爱动机并不单纯,趋于消极化。具体表现在:寻找感情寄托的占第一位,为36.9%;寻找理想的人生伴侣的仅28.0%。
三、择偶标准多元化
所谓“择偶标准”是人们选择婚恋对象时所拥有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对恋爱、结
婚对象条件的要求。传统认为,门当户对的婚姻要稳定、幸福得多。因此,中国的传统婚姻比较重视家庭背景的因素。但调查数据显示,转型期的中国大学生在选择配偶时,最看重的前五项标准分别是品质、性格、责任感、爱情、健康状况。最不看重的五项标准分别是兄弟姐妹数量、海外关系、人种、家庭背景、信仰。说明大学生的择偶标准已经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但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人生阅历不足引起。
四、择偶方式自主化
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婚姻经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随着社会进步,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越来越成为社会的主流。调查数据显示:自主追求恋爱对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缔结恋爱关系的主要方式。在回答“在择偶方式上,您主张……”的选择时,82.6%的大学生主张“自主认识”,7.6%的主张“朋友介绍”,4.6%的主张“网上认识”,只有2.3%的选择由“父母包办”,选择其他方式的占0.4%。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自主性倾向很强,而且大多数能够自主选择恋爱对象。
五、婚恋价值取向开放化。
调查表明,传统的婚恋价值取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已经大大弱化。首先,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评价越来越宽容。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坚决反对的只有18.4%,认为可以的为68.7%,事实上,认为无所谓的对婚前性行为是默许的,这样来看,同意的比例就高达81.6%,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性行为是比较开放的。其次,从对待婚外恋的态度也可以证明当代大学生对待婚恋价值取向上的开放性。在回答“假如您的婚姻中出现了第三者,您会”这一问题时,选择理解并包容的为11.8%,顺其自然的为25.4%,两者合并为37.2%,赞成离婚的只有32.6%。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社会阅历,决定了思想的不成熟性。而如何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也需要引导。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加强,首先是自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处理好婚恋和学习生活的关系;然后就是加强教育,引导大学生追求美好高尚的爱情;再者开设性教育,避免在不成熟的感情中收到伤害;最后就是在学校和社会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第四篇: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政治参与
女权主义视角下的女性政治参与
2015402023 李玉卓
摘要:政治参与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女性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政治主体。女性参政是实现男女平等的主要标志,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依据,因此对女性参政这一问题的研究是很有意义且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传统的政治参与及传统女性参政观,并分析传统政治参与是如何将女性置之度外的;后又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西方女权主义思潮入手,介绍了各个流派及其主要思想,并重点分析了女权主义下的政治参与思想;最后反思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不足及其对西方政治的影响。关键词:女权主义思想;政治参与;女性参政
女权主义是西方新兴的政治思潮之一,是现代西方妇女运动的意识形态。20世纪60年代赫然崛起,引起了强烈的反应,此后时起时浮,总的来看影响在扩大。从18世纪末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完成历史上第一部女权主义理论著作《女权辩护——关于政治和道德问题的批判》至今,女权主义经历了三次大的发展浪潮,形成了从平等权到社会性别再到公民权的理论转向;同时,女权主义作为争取妇女的权利和男女平等的政治主张和运动,以两性关系为政治研究的中心议题,反对性别的歧视、压迫和剥削,追求良性的平等和妇女的解放,对其他各种政治思潮形成了挑战和冲击。
一、传统政治参与及传统女性参政观
(一)传统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西方政治学率先提出的一个重要术语,它是政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民主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衡量民主的一个重要尺度,可见民主与参与总是息息相关的。政治参与自身既是一种政治价值,也是一种政治制度或行为,是民主政治在两个层面上的结合。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必要条件,是民主所必须包含的基本元素,在实践中,政治参与的充分与否,还检验着各种民主理念的实现程度和民主制度的完善程度。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种民主理论对政治参与有不同的诠释:
古希腊民主制下的政治参与: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其民主政治的核心制度,根本上就是所有公民都有权利参加“公民大会”,直接决定重要政策。除此之外,全体公民也有资格参加抽签,以期出任“审议委员会”委员,从而按月轮流主持“审议委员会”,决定经常性的政治事务。人们对政治的参与既形成了制度化的途径,又形成了可贵的参与传统。雅典民主制下的政治参与贯彻了主权在民的思想,相应的是,形成了具有广泛性,直接性,制度化和程序化特点的政治参与制度。
资产阶级民主制下的政治参与:自由主义民主观下的政治参与强调在自由竞争的体系中,保护每个人遵循他自己所奉行的价值观和行为,以此来包容社会的多元分歧;以卢梭为代表的古典民主主义强调普遍参与式的直接民主,反对代议制。卢梭认为“由共意构成的主权是不可转让、不可分割、不可代表的。只有共同体的公共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而英国式的代议制并不是自由的制度。”;约翰*斯特劳斯*密尔的代议制民主理论认为,公民参与与精英统治是结合在一起的。公民以民选代表为中介手段参与决定集体意志,选出的代表再通过政治机制对公民负责;而精英民主主义者亨廷顿和纳尔逊强调,政治参与就是“平民试图影响政府决策的活动”,①他们将政治参与的主体限定为“公民”,排除了职业政治人士;多元民主论的核心观点是各种社会组织分享政治权力,国家不再是唯一的权力中心,民主是一种多元化的社会政治结构。不是宪法或程序上的分权制衡,而是现实社会中的多元制衡决定了民主的水平。达尔文发展高度竞争的政治体制和总括政治参与相互独立的体制,即所谓的多头政治。②
(二)传统政治参与理论中的女性政治参与观
西方政治理论对于女性的论述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柏拉图将男女的性别差异建立在二元分类的基础上,即:一方面是属于男性的理性、灵魂和理念,另一方面是属于女性的感性、肉体和现象。或许正是这种二元化分决定并强化了性别的差异,那些男性性别的特点是柏拉图所推崇并且强调的,是永恒不朽的,而那些加之于女性身上的特点则受到贬低。亚里士多德也明确作了这样的区分,他说“按照女性的目的,她们生来就是受男人统治的。女人更亲近‘自然的’或生物功能,即生育、烹饪食物和护理。与男人相比,女人拥有更少的理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2007.5 ②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2008.4,湖南大学
性,因而不能成为城邦内部秩序的一部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男人是具有理性能力而完整的人,他们“天生比女人更适合于下命令,天生更适合于统治”,所以他认为妇女不适合参与政治领域。而提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的卢梭也并没有把自由和平等的权利给予妇女,而是以资产阶级的抽象人性来论证“父权制”理论,以性别自然目的论的神话来论证传统的性别分工,从而把女性置于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卢梭认为,男女两性的特质和能力是不同的,两性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是由于这种生理上的差别所决定的——男人成为公民,女人成为妻子和母亲。
在以上的文化语境中,很自然地形成了占统治地位的逻辑推理,即社会政治秩序是由那些有理性的人相互合作组成的等级制体系,理性程度越高,在这个等级制社会体系中的位置也就越高,而女人因先天缺乏理性,在这个等级体系中只配受男人的支配,处在最低的等级上。如此一来,女性就顺理成章的沦为“二等公民”,她们被认为不适合对政治说三道四,没有能力作出政治判断,从事政治活动也缺少远见卓识。
二、女权主义主要流派及其政治参与思想
(一)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自由女权主义亦称平权女权主义,主流女权主义,是女权主义最早的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其为自由主义思想在两性关系的应用,主要代表白人中产阶级妇女的利益。自由女权分子认为,两性同有理性,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主张采取温和、渐进的方式,在现行的政治和法律框架内改善妇女处境,要求国家和政府采取具体措施保护妇女。③
在国家职能这一领域,自由女权主义的主张有一个显著的历史性变化。在20世纪中期以前,她们一般来说从个人主义立场出发反对政府干预,甚至不欢迎议会通过任何保护妇女权益的立法。觉得无论这类活动意图多么良好,实际上却将妇女视为弱者,从而有意无意的侮辱了她们的平等人格,同时妨碍了她们的自由发展。因而这派人主张,妇女解放的主要途径在于个人努力,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与异性和同性进行竞争。如果社会上还存在某些平等竞争的障碍,自由女权派认定,那必定来自政治和法律领域。只要妇女实现广泛的政治参与,并且取消性别歧视性质的传统立法,自己的命运就会迎来根本的 改观。显然,这种立场与西方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传统自由派反对任何强制、鼓吹放任原则的态度是一致的。④
从20世纪50和60年代欧美开展普遍的福利国家以来,自由女权派内部的立场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其中一部分人出现了一个180度的大转折,与整个现代自由主义运动一样,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里对个人自由的最大威胁事实上来自私人垄断势力,而不是现代国家的政府。所以他们积极支持政府对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广泛的干预,其中包括保护乃至优待妇女的立法和政策,例如对养育子女的单身妇女给予政府津贴、企业优先雇佣女性求职者等等,以补救自由竞争所不 可避免的极端后果——弱肉强食,实现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其制度 ③邵鹏,《西方政治思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第312页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58页 ④所能够接受、起码能够容忍的社会公正。弗里丹就是其中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她在自己的后期著作《第二个阶段》(The Second Stage,1981)中转而强调,两性的平等待遇绝不能机械地被理解为两性的相同待遇。自由女权派的这个分支称为福利国家自由女权派,坚持自由女权主义传统立场的人仍然沿用自由女权派泛称,双方从未因为分歧而公开分裂。
随着西方福利国家制运动出现危机,自由女权派支持国家干预的立场也招致了种种非议。姑且不论其他政治思潮,其他女权主义流派的攻击,仅在自由女权主义内部,受到哈耶克,弗里德曼等人影响的女权分子就大发批评意见。她们指出,广泛的国家干预旨在减少妇女对单个男性的依赖,但在无形中增加了妇女对政府的依赖,而归根结底,现存的国家还是男性所把持的男权制国家。社会女权派和激进女权派则指出,资本主义的国家绝非中立公正,社会上的各个群体和集团所处的地位大不一样,指望政府来实现两性平等只不过是一厢情愿。
(二)激进女权主义
激进女权主义亦称文化女权主义,属于女权主义的新兴激进派,主要代表年轻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白人中产阶级妇女。她们在20世
⑤纪30年代的西方“妇女解放运动”中扮演了急先锋的角色,如果说,自由女权主义还没有认识到父权制这一主要概念,那么激进女权主义 则把父权制概念置于理论中心的地位上,激进女权主义认为父权制是妇女受压迫的唯一根源,并且主张以私人领域(家庭或者卧室)为主 ⑤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4页
要战场,争取妇女的彻底解放。
激进主义涌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正值欧、美、澳的政治动荡达到高潮之际。一部分激进妇女突破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框架,开始“闯入”私人生活领域,声讨性别支配本身。她们提出“私事就是政治”的新口号,在思想、理论乃至实践上进行大胆的探索,并且有所建树。激进女权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K.米利特,在她风靡全球的博士论文《性的政治》中,引入了“父权制”这个概念。米利特指出,妇女的苦难就来自于父权制。按照她的理解,政治无非是“人类某一集团用来支配另一集团的那些具有权力结构的关系与组合”。两性关系历来以权力为基础,因而具有政治性质。⑥男权包含两个侧面:丈夫支配妻子,长者支配幼小,两者互相关联。米利特认为,男权已经成为西方文化中“最普及的意识形态,并毫不含糊地体现出它根本的⑦权力概念”。它无处不在,完备无缺,反而显得自然而然、隐秘难寻。它远远超出形式上的权力制度,构成所有社会的共同基础,可以脱离阶级或者种族因素而独立存在。米利特认为,父权制的维系主要靠“内心的殖民化”,即家庭的社会化灌输,以及社会在教育、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价值传播。此外也依仗经济剥削和暴力压制,包括家庭暴力和性暴力。不推翻父权制,改变性的内涵,两性绝无可能成为平等的伙伴。
⑥⑦[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36-39页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38页
激进女权派不遵循传统政治哲学的常规——以国家为中心议题。在她们看来,国家不过是男权的一种展示,借公共事务之名,为私人领域里男性的家庭需求和性需求服务。因此她们不接受自由女权派的 国家中立论,并且作了全面的批驳。激进女权派认定,国家的结构和制度完全是按照男性的意图设计的。立法机关毫不反映妇女的要求,虽然宣扬形式上的两性平等,实际上却在让男权合法化。议会授权行政部门干预社会生活,看似试图改善妇女的处境,结果却强化了男性的国家,使之得以借反色情之名打击自有自愿的女子同性恋。福利政策提高了妇女的依赖性和从属性,而非独立性。喧闹的多党竞逐纯粹是男子的游戏,表现其自私、好斗的劣根性,与妇女毫无关系。
(三)社会女权主义
社会女权主义是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两性关系领域的应用,把性别压迫和剥削看做阶级压迫和剥削的副产品。它认为两性平等主要取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但也注意吸收、结合自由女权主、激进女权主义、心理分析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等其他女权主义流派的某些理论成果(如个人自由、男权制、潜意识分析等)。主张以激烈的方式争取妇女的解放,有时不惜采取破坏手段以示抗议,主要是纵火。⑧
社会女权主义提出双重体系,米切尔和哈特曼是主要代表。她们认为马克思主义过于看重阶级斗争而轻视性别斗争,主张阶级关系和男权制应具有同等重要和独立的地位,因而作为女权主义运动的两个 ⑧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7页
目标。在她们看来,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过于简单,忽略生殖,性生活和社会化等因素,单纯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归结为经济剥削。同时自由女权主义的社会改革和激进女权主义的生理革命也并不现实,普选权、同等的教育、现代科学技术都不足以解决性别歧视的问题。⑨但另一方面,社会女权主义又无法具体阐明取代男权社会后的社会将会是怎样。
在社会女权主义一元制理论中,父权制与阶级关系仍处于相同的地位,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是与二元制理论不同,在一元制理论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二元制理论中并列或平行的关系,发展成了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的关系。代表人物艾里斯*扬认为阶级关系和父权制都有自己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但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她的《超越不幸的婚姻——对二元制理论的批判》中说:“我很难设想,反对父权制的斗争作为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截然不同的斗争能具有实际意义。例如,妇女生育权利的问题毫无疑问是处在争取妇女解放的斗争的前列。如果某个问题可以作为涵义特殊的、与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截然不同的反父权制斗争的问题提出来,那么谁都会认为这是对的。但是,现实斗争已经是并且应该是反对我们生活在其中一体化的、有毒的资本主义父权制。”而且,扬等人相信,不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此,“在每个历史时期,父权制的性别结构都与当时的社会阶级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得以维系自身的存在”。正如琼*凯利所讲:“经济是觉得性别系统的 ⑨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8页 原动力,两性关系的运转依赖并贯穿于社会经济结构”,是“经济和性别系统的互动产生了社会和历史经验;经济和性别都不是动因,但二者同时运作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男性主权的统治结构。”因此,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父权制度的交互作用造成了女性地位的低下应是毋庸置疑的。⑩
三、女权主义理论的不足及对西方政治的影响
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政治生活影响日益增强,拥有相当广泛的妇女基础,具有理论导向作用,影响西方女权政治运动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格局和时代主题的变迁,全球化进程的深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观念、价值判断、理论思维、政治意识和研究方法都发生了变化,当代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女权主义各派在相互碰撞中不断交融和渗透,对自由、平等、反抗对女性歧视等研究主题和基本价值进行了探索。女权主义思潮对当今资本主义政治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女权主义也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女权主义派别繁多,不同派别都在某些方面存有相似观点,同一学派能划又依然能划分出多种思想观点,如社会女权主义一元制、二元制之争,并且缺乏统一组织,很难达成统一的行动,两次女权主义运动的没落就是证明。第二,女权主义各派别的一些政治观点缺乏科学性,如女权主义确立过强的女性群体意识,过分强调男女差别,并以男性群体作为对立面,这反而强化了男女有别的观念,进而妨碍了女性的平等诉求,这种差别哲 ⑩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2003.6,辽宁师范大学
学自然要给女权主义的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她们的行动在实践过程中始终处于一般运动口号和具体行为性质的矛盾之中。她们希望从与男权对立的斗争中获得女权,却又从女权的获得中发觉始终无法摆脱男权社会的阴影;她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消灭社会文化造成的性别差异,才能真正解放妇女,获得男女平等,使女性像男子一样介入社会竞争。这当然是具有合理性的,但当它以性别的形式提出问题时,就造成了理论上的困惑,因为性的自然区别是不能消除的。同时,仅从女性的角度看问题,也会陷入片面,走向另一个极端。
19世纪后期,随着女权主义在西方世界广泛兴起,“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女权主义者的思想主张最终得到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响应。1906年芬兰妇女最早获得了选举权;1920年美国妇获得选举权;随后英国,法国妇女也相继获得选举权。时至今日,女权主义已经唤醒更多妇女的参政意识,平等意识,她们开始走出家庭,挑战社会传统,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忘我的投入社会政治生活,逐步把局限于男性的政治、经济权利扩大到女性阶层。甚至有妇女直接介入政党政治生活,在争取选举权的斗争中,她们开始改写已有的法律条文,代之以对妇女更公正,更平等的法规,来捍卫女性作为独立的人的权利和利益。
参考文献:
1.周婧婧《西方女权主义政治参与思想探析》2008.4,湖南大学 2.孙丽丽《女权主义视角下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的批判研究》2012.3,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
3.徐颖果,殷茵《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的多元发展》2008.1,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4.黄粹《父权制与妇女的解放——当代西方女权主义政治思想研究》2003.6,辽宁师范大学
5.张鼎良《女权主义政治思潮对西方政治的影响》,南京大学,《前沿》2010年第16期
6.束顺民《西方政治参与研究述要》2005.5,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7.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五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邵鹏,《西方政治思潮》,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9.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 10.[美]阿莉森*贾格尔《女权主义政治与人的本质》,高等教育出版社,孟鑫译,2009.4
第五篇:性别视角下的中职学校声乐教学创新
性别视角下的中职学校声乐教学创新
我国当代教育所面临的性别困境,可概括为:忽视性别的教育并未消除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而重视性别的教育又难以突破传统的束缚。这种两难境地的形成,主要源于我国教育传统的影响,即忽视性别差异的教育传统与重视性别差异的教育传统[1]。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等专业,女生占比远远大于男生,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不重视女生的生理、心理等特质,结果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1.因性施教是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等现代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调查显示,我国的中职学校在读生一般处于14-16岁的年龄段,生理、心理都处在发育、发展阶段,不少同学已经拥有初步的社会性别意识。然而由于专业能力、认知水平等的局限,很多声乐教师尚不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到女生在声乐学习上与男生的多种差异,因而也无从采取适合女生特质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中职女生多处于14-16岁的年龄段,身体结构、机体组织、心理认知等都处于发育、发展的重要阶段。研究证实,这年龄段的女生正处于变声期,支撑其声乐学习的共鸣器官,包括头腔、口腔、鼻腔、喉腔、胸腔、腹腔等都在生长发展之中,尤其是声带等尚未完成完全发育,声带张力及其候肌、腹肌等肌肉的张力均不够强,这些局限导致其歌唱的持久性和耐力明显不够,声乐教学方法如若不当容易对其声带等器官造成伤害。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女生在心理上也有其特点,比如不少女生(尤其是来自农村或者性格内向的女生)对在大庭广众之下唱歌有羞涩感、紧张感、恐惧感,而同年龄段的男生在这方面则从容很多,因而需要声乐教师通过专门的方式方法来帮助女生消解这些学习障碍。
在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中,声乐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从就业市场看,中职学前教育类专业的女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幼儿园师资等岗位就业,声乐素养是其重要的职业能力。如果不能在学校阶段帮其打下正确的、坚实的专业基础,势必影响其顺利发展。为了全面促进中职女生在声乐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自觉重视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性别差异,在训练方法、教学内容、考评模式等环节体现因性施教等理念。
2.探索适应中职女生全面发展的声乐训练体系
针对中职女生正处于发育期、变声期这一特殊状况,声乐教师应采取区别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必须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应了解变声期阶段的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取适当并形象的教学方法,达到声,气,字的统一,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3],同时在教学中还要自觉地、科学地结合女生的身心状况,全面探寻正确的声乐训练手段。
(1)加强声乐基础能力教学,提升女生对声乐艺术的理性认识
声乐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正确认识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在教学中始终重视声乐基础知识的传授,强调女生对声乐艺术的理性认识、全面认识,从歌唱姿势到呼吸、从咬字吐字到发声技巧训练、从歌唱语言表达到歌曲分析等,为其更深层次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强化科学的发声练习
对于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建立正确的声音观念很重要,发声练习是训练咬字和建立良好的声音状态的关键,为声音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可以训练咬字吐词的清晰,可以训练声音的灵巧弹性和控制力,可以培养良好的节奏感和音乐分析能力,也能训练声音在对音乐处理上的情感表达能力[4]。笔者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比较适合中职女生的发声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是闻花式气息练习。闻花式气息练习是声乐气息练习的常用方法,尤其对女生效果更佳,这主要是因为女生肺活量比男生少,胸腹肌收缩力比男生弱,横膈膜的张力也比男生小,所以女生的气息练习相对男生动作要小,气息要浅,而闻花式的特点是静、轻、慢、深,即采用慢吸慢呼、慢吸深吸的步骤,所以能够在做气息练习时关注到男女生性别的差异。
二是哼鸣式头腔共鸣练习,用单母音练习。虽然我们都知道女生的音高天生比男生高八度,然而在实际的歌唱状态中一些中职女生的高音就是难以上去,即便是能够勉强唱上去,质量常常也不高,主要原因就在于女生的头腔没有打开,也就是说没有全面释放头腔共鸣器官的作用。为了帮助女生克服歌唱短板,教师应多指导她们进行哼鸣式头腔共鸣练习,建议多采用单母音练唱,以半音阶长音摸进的方式,音量要小,位置要高;在头顶眉心处感觉有明亮点且眉心处有微微的震动;在声音延长是注意音量由弱渐强,用真假相结合的半声歌唱状态;随着音高的增加,音量要越来越小,音的位置感觉要越来越高;力求在练唱中有种哭腔的感觉。
三是念白式咬字吐字方法。女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常优于男生。为了强化中职女生的歌唱能力和歌唱技巧,教师要注意加强训练其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表现能力。比较便捷的训练方法是鼓励和要求她们经常进行念白练习,增强她们唇、舌等器官的灵活性,并训练女生在说话的基础上进行演唱,这样发出的乐音通常就容易亲切、自然、轻松。
3.帮助女生恰当选择歌曲作品
中职阶段的音乐学习,主要以发声练习和儿歌练唱为主,同时也学习一定分量的艺术歌曲。学习资源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歌曲选择上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帮助女生恰当选择歌曲作品,歌曲要适合女生的嗓音特点、演唱技巧、表现能力。
声乐艺术的技术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如果我们仅仅对声乐艺术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是很难扎实地掌握声乐艺术的[5],所以我们还要结合中职女生的特质,多多引导她们提升艺术修养和音乐素养,多为她们创造艺术实践活动,使其尽快成长为高素质的音乐专业人才。同时,在教学考评等方面也要积极创新,为女生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