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比重(一辩)
谢谢主席
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应不应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而我方认为应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是基于我国现在的社会现状。由于在我国,高考的影响已经向下延伸到小学甚至幼儿园,向上延伸到大学甚至工作中去。所以,高考在我国绝对不仅仅只是一个考试,而是整体国民教育的风向标。而我方对于应不应该降低英语在我国高考中所占比重的判断标准为:是否有利于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教育观念的更新和国民素质的全面培养。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证明在当今我国,应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
一、站在高中生的角度上,降低英语在。因为他们将会剩出一段原本用于学习时间来。除了学习和巩固其他学科之外,他们将更有可能去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培养和发展一些兴趣,学会在不同角度看看和体验一下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或许他们还可能在这其中找到他们未来想从事的方向呢。我国一直在呼吁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使 给学生们留出更多自己的时间 成为可能,这不是更有利于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么?在此基础上再加上他们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这不就是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了么?中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
全面发展显然会促使未来整个国民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接下来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是什么呢?是从娃娃抓起,全民学习英语。而这皆源于我国高考高度重视英语,向下延伸到幼儿园,向上辐射到大学甚至工作中去。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左右开始到高三毕业,近十几年的时间,要在英语上花费多少时间,而得到的又有多少呢?上海外国语大学曾经有一个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五。这说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学英语是瞎子点灯白费蜡,顶多也就是和朋友告别时,来句byebye罢了。我们对于英语的高投入却换不来应有的回报,而这也是对于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只有我们降低了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使国民减轻对于英语的狂热,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
三、最后我们回归到英语的本质属性来看一看,英语是什么?英语事实上不过就是一门工具罢了,但就是这一个工具竟然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英语痴狂,从高考延伸至大学教育和硕士博士生入学考试,甚至直至晋升教授的职称考试,英语都无孔不入。在各级招生考试中,英语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英语不够好是万万不能的。在国人眼中,英语竟然成为了评判人才素质的通识标准。我们简直可以说,英语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我们直至步入坟墓。这难道不是一个中国人的悲哀吗?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英语走下神坛,还其本身作为一种工具的本质。而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就是让英语走出神坛的第一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相信在我们对英语的积极改革下,总有一天,我们能改变人们看待英语的态度,能够更新我国的教育观念。
我们今天虽然认为应该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但这并非是说明我们觉得英语不重要,与此相反,我们承认英语的工具价值。如果没有这一工具,我们无法接触到其他国家的优秀研究成果以及思想,但是,英语毕竟只是一个工具,我们最希望的就是通过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使英语回归到英语语言的工具性本位、应用性功能。事实上,高考政策的变化关系着千万家庭、亿万青少年和民族未来,是以教育公平和学生自由发展为目的和旨归的。我们真心希望通过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这第一步能够成为我国高考改革的成功突破口,使我国无数学子们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谢谢大家
在北京市2014到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中,在第二条命题原则里明确规定:英语学习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英语学习的位置上。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中的权重,例如在750分的总分中,语文180分数学150分英语降为100分。
(历史)自1840年起鸦片战争的爆发,在西方的坚船利炮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英语也自此走入了国门,成为叩响其他国家的那一块必然的敲门砖,从此中国人开始学习英语延续至今。英语兴,多少是出于现实需要,弱者向强者学习。必然要屈尊降贵,而当风水轮流转,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在其他领域我国皆走在世界前列,可见,我国早已不是当年那个满目疮痍的中国。而在现如今这种国情下重新审视英语也成为一种必然。
(态度)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降低与否,是我们国家对于英语重视程度的态度。在现如今我们不难看到,如同新东方、环球、纳斯达克等英语培训机构在市场上应有竟有,报名费动辄上万,家长和学生还趋之若鹜。可是,我们母语的培训机构却少之又少,就算有了也无人问津。那么基于这样一种国人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对国语重视程度的现状,已然达到了一种非常不平衡的状态。可见,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代表着我国对于英语重视程度的减轻,也就是表达了一种国家态度,从而给国人对英语的过度狂热降温,使英语和国语趋于平衡。
(社会资源)我们现在来看一下,我国英语学习的现状是什么呢?是从娃娃抓起,全民学习英语。而我们又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国高考高度重视英语,向下延伸到幼儿园,向上辐射到大学甚至工作中去。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左右开始到高三毕业,近十几年的时间,要在英语上花费多少时间,而得到的又有多少呢?上海外国语大学曾经有一个研究表明,在所有学英语或其他外语的人中,真正能学会一门外语并能用外语流利表达、无障碍,跨文化交流的,最多不超过百分之五。这说明,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学英语是瞎子点灯白费蜡,顶多也就是和朋友告别时,来句byebye罢了。我们对于英语的高投入却换不来应有的回报,而这也是对于社会、教育资源的浪费。而只有我们降低了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使国民减轻对于英语的狂热,从而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教育资源。
(工具)整个社会的英语痴狂,从高考延伸至大学教育和硕士博士生的入学考试,一直到晋升教授的职称考试。在各级招生考试中,英语虽然不是万能的,但英语不够好是万万不能的。英语成为了评判人才素质的通识标准。我们简直可以说,英语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我们直至步入坟墓。这难道不是一个中国人的悲哀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让英语走下神坛,还其它本身作为一种工具的本质。而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就是让英语走出神坛的第一步。
1.请问对方辩友了,您觉得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比重后所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什么? 减少英语学习时间
也就是,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比重,直接会导致英语课时的压缩,那这是不是对现代高中生的一种减压方式呢?是/不是
原来高中生需要学好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主门,但英语的降分,让他们可以稍稍的舒口气,因为原来压在他们身上的三座大山,现在其中的一座在慢慢减弱,也就是高考生身上背负的担子在总体上减少,您承不承认呢? 那再让我们看一下现在我国所提倡的教育政策,您了解吗?
其实自从2004年开始,我们国家教育部就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给当代学生逐渐减压减负。那请问对方辩友了,现在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比重,是否更符合这一形势了呢?
第二篇:辩词应降低英语在高考中所占比重
英语是一种语言工具,其本质目的是为了交流,高中英语作为一门高考科目,除了交流之外,还应承担为大学和以后的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而存在。众所周知,卷面考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体现出一个学生英语实际交流水平如何,绝大多数学生为了高考能够考出更好的成绩,只注重语法词汇的记忆与理解,很少开口练习,从而造成了大量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其用来交流的本质目的荡然无存,一个无法使用的工具却在高考中占据的150分分值,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存在。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是为了更好的为高校选拔人才而服务,一个可能永远束之高阁无法使用的工具,却成了衡量人才质量的砝码,用这样一个不合格的砝码所选择出来的人才,能是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吗?作为高中生考试科目的英语与原本用于交流的英语相去甚远,应以切合实际的态度,使现阶段的英语回归到与现阶段教育成果相匹配的分数。这不仅仅是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负责,也是为学生的未来负责。
母语与外语的学习应有主次之分,语言,是一把文明的钥匙,文明的发展、延续,不但需要与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而且需要自身的传承发扬;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的未来,未来的强大美好,不但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更需要一颗报国的赤子之心。可是现在,对于一个中国学生来说,在学习生涯中,在外语学习上所花费的时间却是汉语的数倍,写不好中国字不要紧,写不对中国字没关系,写个病句只要大家都懂不会有人责备,但是英语学不好,可就麻烦了。一个对自己文化都不了解的人谈何爱自己的国家?一个传承都难以维系的民族谈何振兴富强?
今天,不论是从高考的本质还是教育的本质出发,都应
第三篇: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家庭一辩稿
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晚上好!
我方的观点是养老责任应该主要在家庭。
首先让我们对辩题庖丁解牛,逐词细致地剖析。根据2009年版中华书局《当代汉语词典》解释:养老,指奉养老人,涉及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方面。而责任的意思指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
梁启超,卓如先生曾经说过,凡是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于他便有了责任。作为比较性命题,我方将从责任的产生,即其源头,和责任的实现,即其终端,两个层次确立标准,阐述这个问题。
从责任实现这个层次出发:我方判断标准是哪一方能更好的满足老人的需要,哪一方就应该承担养老的主要责任。这个层次又分为三方面。
经济供养方面:根据国务院文件,基本养老保险旨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也就是说这仅仅是一种保障,一张防坠网。但是这张防坠网也引发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老龄人口比重将达到21%,养老亏空将呈尾大不掉之势。西方倡导社会养老的国家为此头疼不已,曾经为自己高福利而骄傲的国家现在也在欧债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养老责任主要由社会承担产生的危机已经初现端倪,相比之下,家庭养老的灵活性和对刺激经济潜力的能力是绝对值得期待的。
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这两个方面:家庭养老比之社会养老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家人与老人长期生活在一起,他们更了解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能根据“现有条件”,以“老人熟悉适应”的方式,给老人提供更为舒适的生活。但社会养老的模式,大都是规模化、一体化、现代化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无法实现的。何况家庭是人类情感最密集的场所,父母对家庭的付出是极大的,是他们的心血浇灌了一个家的成长。他们年老后,从开放的工作范围中出来,会感觉到空虚迷茫,会更加渴望与家人保持异常浓厚的关系。
提到感情也就自然提到第二个层次,即养老责任的产生。对于本次辩题,我们都不是看客,终将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一个老人,但是在成为老人的过程中,我们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都是一生全心全意,无怨无悔地为家庭、为亲人、为爱人、为儿女付出着一切,而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般一心为社会奋斗。社会养老是社会给予老人的一种回报,仅仅是一种经济行为,是苍白且冰冷的。
从我们牙牙学语、到天高任鸟飞,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这一切的一切,这无私无悔的付出,这热腾真切的爱,这倾注于我们身上的财力、精力和心力,难道在儿女身上产生的养老责任还不够多么? 难道养老责任不是“主要”在家庭么?相信各位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永远不否认社会应该养老,但绝对不是主要,因此,作为正方,作为四位儿女,我方坚定认为,家庭应该承担主要的养老责任。
第四篇:保护环境应该以人为本一辩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观众,以及对方辩友:大家下午好!
当今社会,自然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突出存在,人类开始越来越注重对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而采取的行动的总称。环境保护的目的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障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和自然都是环境保护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以人为本和以环境为本是两种不同的思想,他们的区别在于,是将人还是将环境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我方坚持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论证我方观点。
第一、环境保护会对人类的环保行动产生更加强烈的促进作用,让环保成为大众愿意去参与的一项行动。以人为本相较于以环境为本而言将人的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可以保障人类有所收益。更加丰沛的回报,会让人类提高参与热情,创造丰富成果。人是环境保护的承担者和践行者,只有人类愿意去做,才能在意志的引导下,共同行动,切实保障环保事业进行的更加长远,真正提升环保事业的行动效率。
第二、以人为本的环境保护更能保证社会的持续性发展。人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依靠自然来创造各种福利,供自身更好的生活。要发展,当然要资源。甘肃甘南州曾因为过度放牧破坏环境而采取了“停牧休牧”的政策,修复生态自然的状况。当地牧民的生活来源却因此被断绝了,经济状况一落千丈。政府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不再一味的保护,而是推行了季节性放牧,并推广与草场相关的第二、三产业。现如今,甘南草场的生态状况在被逐渐改善,牧民也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由此可见,利用与保护是不冲突的,过分的重视了自然,以自然为本,往往会为了顺从自然而忽略人类社会展的连续性,为了环境保护,我们可以改变发展的途径,我们可以寻求新的相处模式,但我们绝不可以为了环保而停下发展的步伐,因为环保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可持续的发展,只有紧扣发展的以人为本式的环境保护才能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第三、环境保护以人为本能更快的实现人与环境彻底的和谐。环境保护以人为本还是以自然为本,决定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方向,若以自然为本,就会为了修复已经被污染的环境而进行大量的投资。而以人为本,注重对环境的修复的同时,更注重的是对科技的投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可以为我们带来新能源新材料我们的发展会降低对自然的依赖性,人与自然最终才会达到和平的共处,这就是环境保护的目的之所在。我们与自然和谐的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在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
第五篇:愚公应该搬家 一辩稿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愚公应该搬家。针对愚公移山这个古老的故事,不同的历史时期必然会赋予其不同的故事解读,而身处在当今这个进步发展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对该故事有一个辩证的看法,使故事寓意更加切合当下时代的发展,才能有更的收获。因此,我们要以故事为背景,以现实为出发点,来讨论今天的辩题,所以,我方认为:愚公应该搬家。其理由有三;
第一,我们要把坚持不懈的精神用于有现实意义的事情上。寓言中的愚公是为了解决“出入之迂”的困难,达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的目的,而选择移山这种方法来解决困难,却需要子子孙孙无穷尽地耗费于此,冬夏往返一趟。甚至到了最后还是需要借助现实中不存在的神才能达成目的。愚公移山所倡的坚持不懈的精神确实值得肯定,但是移山本身确是在坚持一个没有现实意义的事情,这样不但体现不出该精神的价值意义,反而让坚持不懈的精神变成了一种顽固不化的态度。其实,对于一个既定的目标,我们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而搬家正是一种更为高效的解决方法。通过搬山,让子子孙孙安居乐业,愚公何乐而不为?通过方法的改变,让我们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更为灵巧,我们又何乐为不为呢?
第二,“搬家”倡导我们的是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审时度势,思考问题,从而选择最优的解决方法。寓言毕竟只是寓言,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天神,我们不应该依靠幸运而生活。在面对困难时,实事求是的衡量自身条件与困难,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像当年大跃进时期的中国喊着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一味蛮干而造成了一个时期全国范围的历史性悲剧。如果当时的领导者实事求是地去思考当时的现状,或许就不会做出那样的选择,造成这种令人痛心的悲剧。所以面对一个既定的目标,我们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进行思考,这样才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第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需要“搬家”这种打破固有思想的思维模式。齐王当年围魏救赵,他没有因为看到战火就选择直击战火;诸葛亮当年草船借箭,他没有因为箭不足就选择加班加点的造箭;无数的事实早已证明,面对既定问题,已有目标,打破僵化的思维模式,跳出固有思维,多方面的思考解决途径,用更为灵巧全面的思维看待问题时,更有利于我们寻求到更为合理高效的解决方法,也避免“移山”所代表的的僵化的思维下所造成的无意义的坚持。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愚公应该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