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时间:2019-05-14 11:18: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第一篇: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室外健身器材附加的特殊要求 NSCC/W002-001 版本:A/1 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 发布日期:2013-08-15

实施日期:2013-09-01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1/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1.引言

本部分规定了除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NSC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

求外,针对室外健身器材附加的特殊要求,本部分应与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NSC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结合使用。

满足本文件规定的要求是产品获得产品认证证书和允许使用认证标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2.总则

工厂应按北京国体世纪体育用品质量认证中心,以下简称北京国体认证中心(NSCC)产品认

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和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附加的特殊要求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识别需要控制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规定实施控制所需的准则或方法。工厂应具备相应的资源,包括基础设施、人员、检验设备、生产设备,保证批量生产的产品 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如果认证产品或生产的状态发生可能影响产品一致性的变化,应及时上报北京国体认证中心(NSCC),由北京国体认证中心(NSCC)决定是否增加审核频次。

对工厂进行监督审核期间,必要时,抽取认证产品和/或零部件进行检验。3.附加的特殊要求 3.1 人力资源要求

认证企业涉及的以下岗位人员,其能力应符合以下要求。注:相关人力资源考试大纲见附录

3.1.1 法人、管理者代表

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知识产权法、财务及税务制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及现代 企业制度相关的法律法规、公司法、劳动及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合同法、招投标法和政府产

业相关政策等;熟悉国体认证中心对产品认证组织的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规定、本人岗位职责、体系运行的基本知识。

3.1.2 质量管理人员

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和基础工作,熟悉北京国体认证中心(NSCC)对产品认证的工厂质

量保证能力要求,掌握过程质量控制基本工具的使用。3.1.3 设计人员

应具有 2 年以上从事机械设计或健身器材设计经验,且应熟练掌握机械原理、机械制图、公 差配合与测量、材料力学、理论力学、金属工艺学、GB 19272《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 国家标准、运动训练学等健身器材设计所需的各学科专业技能;其人员数量应与生产规模相匹配,且不少于 2 名。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2/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3.1.4 检验人员

应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且熟练掌握公差配合与测量、质量控制工具及室外健身器材 GB 19272 国家标准的要求、各种检验设备/通用量具/专用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熟悉相关零部件、原材料的

检验要求、各工序检验要点,具备对焊接质量、表面喷涂质量判定的基本专业知识;其人员数量

应与生产规模相匹配,且不少于 3 名。3.1.5 相关部门负责人

应熟练掌握本部门管理所涉及到的相关专业技能、管理知识及本部门职责。3.1.6 焊工、涂装工及其他机加工(包含车、铣、刨、磨、钻等类别工种)工种

应具备《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至少中级以上的技能。无职业标准要求的可提供培训考核记 录。

3.2 生产设备要求

3.2.1 生产设备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3.2.2 产品焊接工序、前处理及表面喷涂工序应有生产设备。焊接设备应选用二氧化碳焊气体保

护焊焊机或同等性能及以上的气体保护焊焊机;前处理设备应含有除油、除锈设备。表面喷涂工

序应具备符合标准要求的喷室及固化设备,固化箱温度应保持均匀,误差应不大于±5°。3.2.3 用于室外健身器材产品生产的设备应处于完好状态,其能力并应满足相应的产品图纸及工

艺要求。

3.2.4 应绘制厂区平面布置图。健身器材产品生产所使用的设备应具有适宜的使用环境。3.3 检测设备的要求

3.3.1 为了控制认证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申请认证组织应具有以下用于产品过程质量控制及产品

检验的检验、试验设备: 表 1 检验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测量范围/精度

注平板 Ⅰ级 测量基准 直角尺 — 粗糙度测试仪或标准样块 — 游标卡尺 1000 ㎜、125 ㎜、200mm、300 ㎜ 线性尺寸测量量具 5 外、内径千分尺 0-100 ㎜ 高度尺 0-500 ㎜ 钢直尺 300 ㎜-1000 ㎜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3/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8 壁厚测量仪 0-25 ㎜ 9 百分表、千分表 — 10 水平仪 0.02 ㎜/m 角度测量 万能角度尺 0-320° 12 硬度计 — 可以测量洛氏、邵 氏、布氏硬度。13 万能材料试验机 1 0-10T 材料试验 弹簧拉力计 0-300N 拉力试验 15 螺纹通止规 — — 16 R 规 — — 焊缝检验尺 — — 涂层测厚仪 — — 漆膜附着力多刃切割刀 — — 20 漆膜冲击器 — — 21 低温试验箱 1-40℃ — 氙灯老化试验箱 1 — — 盐雾试验箱 — — 疲劳试验机(系列)— — 25 漫步机冲击试验机 — — 26 试验棒(试验指)

8mm、12mm、30mm、L 型、C 型、D 型、E 型、G 型 — 钩挂测试链 — — 28 突出物测试环 — — 29 速度测量仪² — 30 倾角仪² — 31 摩擦系数测量仪 — — 32 33 34 35 天平0.1g 精度 —

篮板冲击器(钢球)² 1040g — 照度计 — —

声级计(噪声测试)— —

耐压试验仪² — 涉及电气安全的室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4/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外健身器材

N 制标准砝码 5500N 38 标准吊带 宽度 80mm 39 扭矩扳手² 50Nm 40 拉力测试仪 5000N 41 乒乓球台弹跳测试仪²

2M平尺(乒乓球台)² — 43 接地电阻测试仪² —

泄露电流试验仪² —

注 1:未加“注脚 1”的设备需在递交申请书之前必须具备。

注 2:该类检测设备是特定产品需要配置的。

3.3.2 检验、试验设备应在审核前安装调试完毕,所有需要检定或校准的设备应在合格检定周期

内且保养良好,确保满足测试要求。

3.3.3 检验、试验设备的数量应满足所选取的试验(检验)器材在一次现场审核期间完成测试项 目。

3.4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要求

3.4.1 例行检验: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 100%检验。例行检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执行表 2 和表 3。

残疾人使用的室外健身器材的附加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按照 GB 24436 第 5 部分要求执行。

表 2 室外健身器材例行检验通用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基本要求 5.1 材料要求 *5.2.2、*5.2.3、5.2.4、*5.2.6 外形和结构要求 5.3 安全警示要求 5.6 器材安装要求 5.7.2a 环保要求 5.9 表面质量要求 5.10 注:标注“*”的检验项目,若企业能够提供相关供应商提供充分可信赖的材料证明,可不检该项目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5/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表 3 健身器材例行检验的附加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 产品类别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单杠 使用宽度、杠面高度、横杆外径 5.12.1.1 双杠 杠面外径、内侧距离、使用高度、杠面长度、立柱纵向中心距

5.12.1.2 篮球架 结构尺寸、篮板连接 5.12.1.3.1、5.12.1.3.2 乒乓球台 结构尺寸、台面连接 5.12.1.4.1、5.12.1.4.2 自重式器材 结构尺寸 5.12.2.1、5.12.2.2 摇摆式器材 结构尺寸 5.12.2.1、5.12.2.3 转动式器材 结构尺寸 5.12.2.1、5.12.2.4 攀爬式器材 结构尺寸 5.12.2.1、5.12.2.5 滑行式器材 结构尺寸 5.12.2.1、5.12.2.6 3.4.2 确认检验:为验证产品符合/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验和试验,通常是全项目的检验

和试验;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确认检验的最低检验频次为每年进行一次,当下列情况之一发生时,应进行确认检验: 1)结构或设计有重大更改时; 2)关键生产工艺发生变更时; 3)关键原材料发生变更时;

4)停产半年以上,重新恢复生产时;

确认检验的抽样应在例行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确认检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执行表 4 和表 5。表 4 确认检验的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静载荷 5.4、5.12.1.4.6 稳定性 5.5 疲劳性能 5.8.2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6/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表 5 确认检验的附加要求检测项目及检测依据 产品类别

检验项目

检验依据

漫步机 轴抗冲击 5.12.3.6 跷跷杆 单侧偏摆量 5.12.3.8 篮板

抗冲击、防水性能、刚性、预埋件结合强 度

5.12.1.3.3、5.12.1.3.4 5.12.1.3.5、5.12.1.3.6 乒乓球台面

抗冲击、防水性能、预埋件结合强度,弹

5.12.1.4.3、5.12.1.4.4 5.12.1.4.5、5.12.1.4.7 注:检验机构出具的型式试验报告,可作为确认检验的证据(检验报告的日期距现场审核时间在一年以内)。

工厂应按规定要求实施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并保存相关记录。3.5 产品的评审/验证

3.5.1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符合相关要求; 3.5.2 申请认证的室外健身器材产品应经评审/验证,并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要求。3.5.2 认证后室外健身器材产品变更应经评审/验证,并符合或高于国家标准要求。3.6 证书及标志的要求

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储存应安全、妥善。

应在认证产品上加贴北京国体认证中心(NSCC)的产品认证授权使用标志及条形码。条形码应按如下编码规则编码,并加贴在认证产品的醒目位置。标志编码规则:

×××(申请方代码)×××××××(合同评审年代号及编号)×××(证书顺序号)× ×××××(产品顺序号)

申请方代码:本中心自行编制申请方的唯一代码; 合同评审年代号及编号:按照当年申请资料评审顺序; 证书顺序号:获证产品在获得证书时的顺序编号;

产品顺序号:前两位为产品生产年代的后俩位数,后四位为获证产品生产的数量编号。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规定至少应包括使用次数、使用人员、用途必须进行控制。应提 供加贴认证标志器材的招标合同、购买方、使用方的联系方式、联系人,以及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及安装地。应在每年 3 月 15 日之前向乙方提供获得认证产品的详细信息,包括产品型号、名

称、数量、安装地点(街道、社区)、联系人信息。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7/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不得超范围使用证书及标记。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和管理应符合相关文件规定要求。附录: 室外健身器材产品认证

人力资源测试考试大纲及参考资料

一、设计人员理论考试大纲及参考资料

(一)、总体要求

1.熟练掌握 GB 19272-2011《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国家强制性标准 2.熟练掌握运动训练学等健身器材设计所需的专业技能 ——熟练掌握运动解剖学 ——熟练掌握运动生理学 ——熟练掌握肌肉训练图谱 3.熟练掌握机械设计相关知识

(二)、设计人员理论考试大纲——运动解剖学考核知识点

1.人体基本构成 ——细胞

——组织

2.运动系统

——

骨与骨连结

——

骨骼肌

——

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

——

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影响

3.内脏

——

消化系统

——

呼吸系统

——

泌尿系统

——

体育运动对内脏的影响

(三)、设计人员理论考试大纲——运动生理学考核知识

1.肌肉活动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2.氧运输系统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8/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呼吸 ——血液

—— 血液循环

—— 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3.年龄、性别、环境与体育运动 —— 儿童少年与体育活动 —— 女子与体育运动

—— 老年人与体育运动

(四)、设计人员理论考试大纲——机械设计考核知识 1.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 ——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

——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

——原理图

——示意图

——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

——表面质量描述和标注

——尺寸链 2.工程材料 ——金属材料

——工程塑料(常用热塑性工程塑料 常用热固性工程塑料 常用塑料成型方法 工程塑料 的应用)

——热处理 3.产品设计

——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

——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

——机械零、部件设计

——气动、液压的传动控制系统 4.制造工艺

——工艺过程设计

——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切(磨)削加工

——铸造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9/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压力加工

——焊接

——表面处理

——装配

5.计量与检测

(五)、设计人员理论考试参考资料

1.《运动解剖学》 人民体育出版社

2.《运动生理学》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3.《肌肉训练图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4.《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GB 19272-2011 5.《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

二、检验人员理论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1.具备基本的识图能力

2.熟练掌握公差配合与测量

3.熟练掌握质量管理及质量控制工具的运用

4.熟练掌握室外健身器材 GB 19272 国家标准的要求、5.熟练掌握清单中检验设备/通用量具/专用试验设备的使用方法 6.熟练掌握焊接、表面处理质量缺陷及检验

(二)、检验人员考试大纲——质量管理及分析工具考点

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 质量管理体系和族标准

——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2.质量改进

质量改进的基本知识

—— 质量改进的概念

—— 质量改进的步骤和内容

3.质量改进的工具

—— 因果图

—— 排列图

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10/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 直方图

—— 散布图

—— 控制图 4.质量检验

(1)产品验证

—— 产品验证的基本知识

—— 产品验证的方式

(2)质量检验

——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 质量检验计划

—— 质量检验分类

(3)统计过程控制

——常规控制图(休哈特控制图)

—— 过程能力分析(4)常用几何测量仪器

——掌握量块、游标卡尺、千分尺的用途

——掌握显微镜的用途

——熟悉塞规、角度规的用途。

(三)、检验人员理论考试大纲——焊接缺陷及检验

1.常见缺陷的识别与控制

——裂纹

——气孔

——夹渣

——未熔合、未焊透

——形状缺陷:咬边、焊瘤、烧穿和下塌、错边和角变形、焊缝尺寸不合要求

——其它缺陷:电弧擦伤、严重飞溅、母材表面撕裂、磨凿痕、打磨过度等。2.焊接质量检验

——焊前检查: 母材与焊材;设备与工装;坡口制备;焊工水平;技术文件等;

——施焊过程中的检查: 焊接及相关工艺执行情况;设备运行情况;结构与焊缝尺寸等;

——焊后检验、外观检查:

内部探伤:x射线探伤、γ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等;

近表面缺陷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11/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

渗漏检测:水压试验、气压试验等; 力学性能测试

金相组织分析

化学成分分析

(四)、检验人员理论考试大纲——表面处理缺陷及检验 1.常见缺陷的识别与纠正

——涂层有针孔起泡

——粉末上粉率低

——附着力不够

——涂层厚度不均匀

——涂层有橘皮

——涂层失色、变色、光泽低 2.喷涂质量检验

——外观的检验

——尺寸检验

——性能检验

(五)、检验人员理论考试参考资料介绍

1.《质量专业基础知识与实务(初级)辅导与训练》中国标准出版社 2.《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

3.《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

通用要求》GB 19272-2011 中国标准出版社

4.《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技术资格认证中心(第一章)5.焊接及表面处理相关书籍

三、操作人员能力要求

(一)、总体要求

1.焊接、涂装、车、铣、刨、磨、钻等类别工种需具备《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至少中 级以上的技能。

2.要求以上人员必须具有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中心测试后,其技能必须与达到中级以上 的水平。

注:对于个别无职业标准要求的可提供培训考核记录。(二)、焊工理论考试大纲

1.识图知识

(1)简单装配图的识读知识。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12/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2)焊接装配图识读知识。

(3)焊缝符号和焊接方法代号表示方法。2.金属学及热处理知识

(1)金属晶体结构的一般知识。

(2)合金的组织结构及铁碳合金的基本知识。(3)Fe-C 相图的构造及应用。(4)钢的热处理基本知识。3.常用金属材料知识(1)常用金属材料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能。

(2)碳素结构钢、合金钢、铸铁、有色金属的分类、牌号、成份、性能和用途。4.电工基本知识

(1)直流电与电磁的基本知识。(2)交流电基本概念。

(3)变压器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4)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5.化学基本知识

(1)化学元素符号。(2)原子结构。

(3)简单的化学反应式。6.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知识

(1)安全用电知识。

(2)焊接环境保护及安全操作规程。(3)焊接劳动保护知识。

(4)特殊条件与材料的安全操作规程。7.冷加工基础知识(1)钳工基础知识。(2)板金工基础知识。(三)、机加工理论考试大纲

1.基础理论知识

(1)识图知识。(2)公差与配合。

(3)常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室外健身器材 附加的特殊要求

第 A 版

第 1 次修改

P13/13 NSCC/W002-001 实施日期:2013-09-01(4)常用非金属材料知识。2.机械加工基础知识(1)机械传动知识。

(2)机械加工常用设备知识(分类、用途)。(3)金属切削常用刀具知识。

(4)典型零件(主轴、箱体、齿轮等)的加工工艺。(5)设备润滑及切削液的使用知识。

(6)工具、夹具、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3.钳工基础知识(1)划线知识

(2)钳工操作知识(錾、锉、锯、钻、绞孔、攻螺纹、套螺纹)。4.电工知识

(1)通用设备常用电器的种类及用途。(2)电力拖动及控制原理基础知识。(3)安全用电知识。

5.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1)现场文明生产要求。(2)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3)环境保护知识。

(四)、焊工、机加工理论考试资料

1.《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焊工》(初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焊工》(中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3.《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车工》(初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4.《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车工》(中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5.《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铣工》(初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6.《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铣工》(中级)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PDC018-2002.

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CQC/PDC018-2002 发布时间:2007-1-9 第 1版,第 0次修订 1.引言

本文件是 CQC 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包括对认证产品的检验要求及制造厂质量体系 的要求,以保证其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国家认证标准并与型式试验样机在规定程度内的一致性。本文件 是产品获得产品安全认证证书和允许使用认证标志应具备的条件,是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若有特殊要求 的,按《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中有关规定执行。

2.定义 2.1 申请人

申请产品认证注册的组织。2.2 持证人

持有产品认证证书的组织。

注:取证前称为申请人,取证后称为持证人。2.3 生产者(制造商

实施质量体系,控制认证产品生产的组织。2.4 生产厂 /制造厂 /加工厂(场所

指对认证产品进行最终装配和 /或检验以及使用认证标志的地点。3 总则

生产者应建立满足本文件第 4章所要求的文件化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且具备批量生产符合 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的能力。对认证产品生产者的审核每年至少一次(根据认证产品类别和生产的稳定 状态而定,以保证将必要的日常工作和程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对生产者进行监督复查期间,要 抽取认证产品样机和 /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验证其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并与型式试验样机一致。当发现可能危及到产品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的情况时,可增加监督频次。质量体系 4.1 职责和资源 4.1.1 职责

生产者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在其组织的内部指定一名质量保证负 责人和一名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质量保证负责人应是组织管理层中的一名成员,应具有充分 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b 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c 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d 负责与认证机构联络与协调认证方面的事情;e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f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认证标志;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应熟悉认证业务,其职责是协助质量保证负责人与认证机构联络认证 事宜。

4.1.2 资源

生产者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 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 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4.2 文件和记录

4.2.1 生产者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 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 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其中一个内容 , 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4.2.2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 保: a 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b 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c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4.2.3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 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生产者至少应保存下述记录: ● 采购物资检验 /验证记录 ● 例行检验记录 ● 选定型式试验记录

● 检验和测试设备校准记录 ● 检验和测试设备功能检查记录 ● 顾客投诉及纠正措施记录 ● 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的记录 ● 内部质量审核记录 ● 标志使用情况的记录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的保存期限,上述记录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两年。4.3 采购和进货检验 4.3.1 供应商的控制

生产者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 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4.3.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 /验证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 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生产者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 , 生产者应对 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生产者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 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应有其组织内部负有质量职责的检验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4.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4.4.1 生产者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 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 , 使生产过程受控。

4.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 , 生产者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4.4.3 可行时 , 生产者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4.4.4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4.4.5 生产者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4.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生产者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 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 《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的规定。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 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 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在经例行检验后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依据检 验文件进行的检验。

4.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与所要求的检验、试验能力一致。检验和试验的仪器 设备应有操作规程。

4.6.1 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校准或 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例一些专用的测试设备,则应规定校 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

应建立检验设备的台帐并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4.6.2 运行检查

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 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 , 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 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4.7 不合格品的控制

生产者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 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 格品的处置记录。

4.8 内部质量审核

生产者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 部审核结果。

对生产者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 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4.9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生产者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 要求。

生产者应制定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清单,明确它们的供应商,材质

生产者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 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 后方可执行。

4.10.包装、搬运和储存

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第三篇: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CQC/CP018-2002)

1.引言

本文件是CQ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包括对认证产品的检验要求及制造厂质量体系的要求,以保证其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国家认证标准并与型式试验样机在规定程度内的一致性。本文件是产品获得产品安全认证证书和允许使用认证标志应具备的条件,是可接受的最低标准。若有特殊要求的,按《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中有关规定执行。

2.定义

2.1 申请人

申请产品认证注册的组织。

2.2 持证人

持有产品认证证书的组织。

注:取证前称为申请人,取证后称为持证人。

2.3 生产者(制造商)

实施质量体系,控制认证产品生产的组织。

2.4 生产厂/制造厂/加工厂(场)所

指对认证产品进行最终装配和/或检验以及使用认证标志的地点。总则

生产者应建立满足本文件第4章所要求的文件化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地运行,且具备批量生产符合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对认证产品生产者的审核每年至少一次(根据认证产品类别和生产的稳定状态而定),以保证将必要的日常工作和程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

对生产者进行监督复查期间,要抽取认证产品样机和/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验证其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并与型式试验样机一致。当发现可能危及到产品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的情况时,可增加监督频次。质量体系

4.1 职责和资源

4.1.1 职责

生产者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在其组织的内部指定一名质量保证负责人和一名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

质量保证负责人应是组织管理层中的一名成员,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不论其在 1

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安全性能的变更;

d)负责与认证机构联络与协调认证方面的事情;

e)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f)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认证标志;

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应熟悉认证业务,其职责是协助质量保证负责人与认证机构联络认证事宜。

4.1.2 资源

生产者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4.2 文件和记录

4.2.1生产者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其中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国家标准要求.4.2.2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

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4.2.3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生产者至少应保存下述记录:

● 采购物资检验/验证记录

● 例行检验记录

● 选定型式试验记录

● 检验和测试设备校准记录

● 检验和测试设备功能检查记录

● 顾客投诉及纠正措施记录

● 对不合格品采取措施的记录

● 内部质量审核记录

● 标志使用情况的记录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的保存期限,上述记录的保存时间应不少于两年。

4.3 采购和进货检验

4.3.1 供应商的控制

生产者应制定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4.3.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以确保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生产者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生产者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生产者应保存关键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应有其组织内部负有质量职责的检验人员的签名或盖章。

4.4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4.4.1生产者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4.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生产者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4.4.3可行时,生产者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4.4.4生产者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

4.4.5生产者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4.5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生产者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自愿性产品认证特殊要求》的规定。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而进行的在经例行检验后的合格品中随机抽取样品依据检验文件进行的检验。

4.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与所要求的检验、试验能力一致。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

4.6.1 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例一些专用的测试设备),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建立检验设备的台帐并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

4.6.2 运行检查

对用于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设备应进行日常操作检查外,还应进行运行检查。当发现运行检查结果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能追溯至已检测过的产品。必要时,应对这些产品重新进行检测。应规定操作人员在发现设备功能失效时需采取的措施。

运行检查结果及采取的调整等措施应记录。

4.7 不合格品的控制

生产者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4.8 内部质量审核

生产者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

对生产者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4.9 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生产者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生产者应制定关键元器件、零部件的清单,明确它们的供应商,材质

生产者应建立产品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机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向认证机构申报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4.10.包装、搬运和储存

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第四篇: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的质量保证能力和生产控制过程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职责和资源

1.1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强制性产品认证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或相应的机构或人员),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建立满足强制性产品认证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认可,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标准要求的产品;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符合认证要求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2.文件和记录

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生产一致性控制计划》,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

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

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b)确保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2.3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期限。

3.供应商的控制

工厂或制造者应制定对关键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或制造者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4.1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进行识别,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

满足规定的要求.4.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4.4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的制度.4.5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总成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5.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有计量合格检定证。

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

5.1 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或检定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应保存设备的校准或检定记录。

6. 不合格品的控制

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应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7.内部质量审核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审核程序,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审核结果。

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审核的信息输入。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8.包装、搬运和储存

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产品应附有中文说明书。

第五篇: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强制性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职责和资源

1.1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所有班次的生产操作,应指定确保产品质量的人员。

负责产品质量的人员,为了纠正质量问题,应有权停止生产。

1.2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须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要求;应配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确保从事对产品质量有影响工作的人员具备必要的能力。建立并保持适宜产品生产、检验、试验、储存等必备的环境。

2文件和记录

2.1工厂应建立、保持文件化的认证产品的质量计划或类似文件,以及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相关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需要的文件。质量计划应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对获证产品的变更(标准、工艺、关键件等)、标志的使用管理等的规定。

产品设计标准或规范应是质量计划的一个内容,其要求应不低于有关该产品的实施规则要求。

2.2工厂应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对本文件要求的文件和资料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些控制应确保:

a)文件发布前和更改应由授权人批准,以确保其适宜性;

b)文件的更改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c)在使用处可获得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2.3工厂应建立并保持质量记录的标识、储存、保管和处理的文件化程序,质量记录应清晰、完整以作为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质量记录应有适当的保存期限。

3采购和进货检验

3.1 供应商的控制

工厂应制定对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的程序。程序中应包括对关键零部件或材料供应商实行产品和制造过程批准的要求,以确保供应商具有保证生产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满足要求的能力。

工厂应保存对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日常管理记录。

3.2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

工厂应建立并保持对供应商提供的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的程序及定期确认检验的程序。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方法、频次和判定准则,以确保关键零部件和材料满足认证所规定的要求。

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的检验可由工厂进行,也可以由供应商完成。当由供应商检验时,工厂应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

工厂应保存关键零部件检验或验证记录、确认检验记录及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等。

4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

4.1 过程准备

4.1.1 工厂应对关键生产工序(过程)进行识别并确认;关键工序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如果该工序没有文件规定就不能保证产品质量时,则应制定相应的工艺作业指导书,使生产过程受控。

4.1.2对关键的生产过程进行过程研究,以验证过程能力并为过程控制提供输入。

4.1.3以适当方式进行作业准备验证。

4.2产品生产过程中如对环境条件有要求,工厂应保证工作环境满足规定的要求。

4.3可行时,工厂应对适宜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进行监控。

4.4工厂应建立并实施生产工装管理系统和关键设备预防性维护系统。

4.5工厂应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产品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及零部件与认证样品一致。

4.6 工厂应建立并实施产品的可追溯系统。

适当时,确定并应用统计技术。

5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工厂应制定并保持文件化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以验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检验程序中应包括检验项目、内容、方法、判定等,并应保存检验记录。具体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要求应满足相应产品的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

例行检验是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生产线上的产品进行的100%检验,通常检验后,除包装和加贴

标签外,不再进一步加工。

汽车燃油箱产品的例行检验项目为:外观质量和燃油箱箱体密封性。

确认检验是为验证产品持续符合标准要求进行的抽样检验。

汽车燃油箱产品的确认检验项目为附件2所要求的全部项目。确认检验项目最小频次为每单元1次/年。

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用于检验和试验的设备应定期校准和检查,并满足检验试验能力。

检验和试验的仪器设备应有操作规程,检验人员应能按操作规程要求,准确地使用仪器设备。

6.1校准和检定

用于确定所生产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试验设备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或检定。校准或检定应溯源至国家或国际基准。对自行校准的,则应规定校准方法、验收准则和校准周期等。设备的校准状态应能被使用及管理人员方便识别。

应保存设备的校准记录。

6.2测量系统分析

为分析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的变异,工厂应进行适当的测量系统分析,保存相应的记录,适当时,可选用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R&R)分析,小样法分析。

6.3 实验室管理

工厂应定义内部实验室实验范围,包括进行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

为工厂提供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实验室应有定义的范围,包括有能力进行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

7不合格品的控制

工厂应建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应包括不合格品的标识方法、隔离和处置及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

工厂应制定返工、返修作业指导书,内容应包括经返修、返工后的产品需重新检测。对重要部件或组件的返修应作相应的记录。

未经确定或可疑状态的产品,应列为不合格品。

废旧产品必须以对待不合格品的类似方法进行控制。

应保存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记录。

8内部审核

工厂应建立文件化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程序,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认证产品的一致性,并记录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果。

对工厂的投诉尤其是对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投诉,应保存记录,并应作为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信息输入。

工厂应以适宜的频率审核每个制造过程,以决定其有效性。

工厂应以适宜的频率,在生产的适当阶段对其产品进行审核,以验证符合所有规定的要求。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进行记录。

9认证产品的一致性

工厂应对批量生产产品与型式试验合格的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控制,以使认证产品持续符合规定的要求。

工厂应建立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材料、结构等影响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因素的变更控制程序,认证产品的变更(可能影响与相关标准的符合性或型式试验样件的一致性)在实施前应向认证机构申报并获得批准后方可执行。

10包装、搬运和储存

工厂所进行的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工厂应按适当策划的时间间隔检查库存品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变质情况。

注:斜体字表述的内容引用自GB/T18305-2003。

下载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说明

    CCC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检查说明 认证工厂的工厂现场检查是认证过程中主要程序之一,其依据是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附件《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使认证申请人了解认证机......

    CQ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指南(本站推荐)

    (CQ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指南)(下述内容旨在为认证产品生产厂提供指导,以便其在获得或保持产品认证证书的过程中持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认证技术要求。具体要求根据不同的认证产品......

    消防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考核题(前四条)

    消防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考核题(前四条) 考生: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在推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体系过程中必须新设立的职位是 A.质量工程师B.质量管理人C.管理者......

    CCC工厂质量保证能力需进行的工作

    CCC强制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 企业须要进行的工作和注意事项 CCC强制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是指工厂批量生产CCC强制认证产品的能力,并维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样品的一致性。......

    CC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时的要求理解要点重点

    CCC产品认证工厂检查时的要求理解要点重点 第一节职责和资源 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

    3C工厂质量保能力要求[范文]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产品抽样检验合格的样本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 职责和资源 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

    0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02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器装置 强制性产品认证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证能......

    企业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实验室指南

    企业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实验室指南 企业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实验室指南 为方便企业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利用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工厂)检测资源进行检测(以下简称现场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