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12月27日通过)

时间:2019-05-14 13:0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12月27日通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12月27日通过)》。

第一篇: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12月27日通过)

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

(2011年12月27日宁波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6次会议通过,2012年3月31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2次会议批准)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满足市民对学前教育的需求,提高保育教育质量,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的保育和教育。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机构,是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保育和教育的幼儿园。

第三条 发展学前教育是政府、社会、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责任,应当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构建覆盖城乡、均衡发展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工作的领导,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并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学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对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事项进行统筹和协调。

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工作。

发展和改革、城乡规划、建设、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民政、公安、食品药品监督等部门和妇联、残联等单位,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1—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适当提高公办幼儿园比例,积极发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举办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以各种形式捐助支持学前教育事业。

民办幼儿园在审批登记、分类定级、评估指导、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资格认定、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具有同等地位。

本条例所称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是指面向大众,以非营利为目的,享受公共财政资助并参照公办幼儿园保育费标准收费的民办幼儿园。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六条 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由市和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龄前儿童的数量分布、流动趋势和保育教育需求状况,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编制,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批。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应当落实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的内容。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并适时调整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标准,为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提供便利。

第七条 开发建设城镇住宅小区时,应当根据规划条件,以教育用地划拨或者根据土地出让合同的要求安排学前教育建设用地,配套建设学前教育设施。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应当与住宅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

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的要求,及时移交给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第八条 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应当用于举办公办幼儿园或者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配套学前教育设施的用途。

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应当优先满足业主的需求。

第九条 学前教育布点不足的已建成住宅小区,当地人民政府应

—2—

当将中小学布局调整后的富余教育资源和其他资源进行统筹安排,置换、改造为学前教育设施。

第十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学前教育机构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加快发展。

镇(乡)、街道应当至少建成一所公办幼儿园,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适当增加办园数量。

第三章 设立与审批

第十一条 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符合本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布局专项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章程和规范的名称;

(二)有符合规定的场所、配套设施和从业人员;

(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 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举办者应当向举办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

(二)拟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章程;

(三)拟聘用人员的资格证明、健康证明;

(四)拟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场所权属证明和经费来源证明;

(五)办学场所建筑质量检测合格证明,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或者消防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

(六)餐饮服务许可证明和卫生保健合格意见;

(七)联合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应当提交联合举办的协议;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筹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还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筹设手续。

第十三条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

—3—

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书面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办学许可证;不予许可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学前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到登记机关办理登记。

未取得办学许可证和未办理登记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变更许可事项的,应当到原审批机关、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学前教育机构增设分园的,应当按照新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定办理许可手续,并实行属地管理。

学前教育机构终止的,应当依法进行清算,妥善安置在园儿童,由原审批机关收回办学许可证,并由原登记机关注销登记。

第四章 保育与教育

第十五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儿童,关注个体差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注重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教育,保育教育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第十六条 学前教育机构招生应当公开进行。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计划应当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核定,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班额。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方案应当报教育行政部门备案。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招生范围进行指导和监督。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内容应当真实,并在发布前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学前教育机构招生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者测查。

第十七条 学龄前儿童入园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检查合格,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后办理入园手续。

—4—

第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保育教育管理、卫生保健、食品安全、安全管理、财务管理、课程管理、人事管理、档案管理、家园联系等制度。

第十九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尊重、爱护儿童,不得对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二十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课程设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课程内容应当密切联系儿童生活,注重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活动,应当避免小学化倾向。

第二十一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儿童的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进行晨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常见病的预防和处理。

学前教育机构设有食堂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各项食品安全要求。

第二十二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按照规定配备保安人员和相应的安全设施。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和在园儿童的公共安全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学前教育机构所在地公安机关、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共同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及时报告当地相关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瞒报、延报和漏报。

第二十三条 鼓励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村(居)民委员会合作,面向公众开展多种形式的保育教育知识宣传、指导等服务。

第五章 从业人员的资格与权利

第二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包括园长、专任教师、保育员、卫生保健人员、营养员、炊事员和保安员等。

—5—

学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或者取得相应的职业证书。

第二十五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从业人员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二十六条 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分别对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卫生保健人员按照规定实行注册登记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依法保障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非在编教师,其人均年收入应当达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一点五倍以上。

学前教育机构聘用的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非在编教师,可以按照规定参加事业单位养老和医疗保险。

第二十八条 市和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业务培训、专业发展、工资保障、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以及有序流动制度,对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和保育员定期实施免费培训,提高学前教育保育教育队伍整体素质。

第二十九条 鼓励城镇优质学前教育机构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结对帮扶。

鼓励城镇学前教育机构骨干教师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支教。支教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评优评先等,在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

第六章 扶持与保障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县(市)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当不低于百分之八,不举办高中的区不低于百分之十二。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照当地公办幼儿园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的一定比例拨付经费,并逐步提高。

—6—

第三十一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新建、改建、扩建学前教育机构的补助、学前教育机构支出的非在编教师工资和社会保险的补助以及其他有关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经费资助。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

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办法,由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和扩建学前教育机构,按照中小学用地和建设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学前教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电、气的价格标准执行。

第三十三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可以采取购买服务、减免租金、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引导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学前教育事业,鼓励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积极推广集团化、连锁化等办学模式,鼓励优质学前教育机构举办分园或者合作办园。

第三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学龄前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保障其享受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第三十六条 社会机构和组织应当支持和配合以学前教育机构在园儿童为对象的社会活动。

青少年宫、科技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以及电影院、动物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学前教育机构在园

—7—

儿童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第七章 管理与监督

第三十七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及其布局专项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经费的投入与使用、等级评定、卫生保健、保育教育质量、管理水平、从业人员待遇、安全保卫等事项进行督导,并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范围。

第三十八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学前教育机构分级管理制度,对其基本办学水平进行评估,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专项督查,促进保育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对评估不合格的,根据不同情况责令其限期整改、降低等级、停止招生或者停止办学。

第三十九条 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对学前教育机构的食品安全、建筑及设施设备安全、消防安全、疾病防控及其周边交通秩序、治安秩序、经营秩序等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

第四十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和交流,指导学前教育机构开展科学保育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十一条 公办幼儿园的保育费实行政府定价,按照等级收费。具体收费标准由市和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制定。

民办幼儿园按照办学成本,合理确定保育费标准,在实施前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保育费参照公办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收取,逐步实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质价统一的收费机制。

学前教育机构为在园儿童提供伙食的,可以收取伙食费。

第四十二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通过公示栏、公示牌等形式,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等相关内容。

学前教育机构收费应当根据单位性质分别使用财政部门统一监(印)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或者地税部门监制的普通发票,收费收

—8—

入分别纳入财政专户、单位财务管理。

学前教育机构收取的儿童伙食费应当全部用于在园儿童伙食,不得克扣、侵占,并建立专门账户,每月向家长公开账目。

第四十三条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收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挂钩的赞助费,也不得占用正常保育教育活动时间举办兴趣班、实验班并收取额外费用。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

第四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建立由学前教育机构代表、家长代表等参加的家长委员会,及时讨论、协商、通报与保育教育活动相关的重大事项。家长委员会有权对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教育活动实施监督。家长委员会可以吸收村(居)民委员会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参与。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

第四十六条 未经批准擅自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提请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取缔,并妥善安置在园儿童。

第四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教育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者安全标准,危害儿童生命安全或者身体健康的;

(二)保育教育的内容、方法违背儿童成长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

—9—

(三)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的。

第四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补助的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责令退还已拨付的款项,并在两年内不予拨付同类专项资金,取消其当年获得补助与奖励的资格。

第四十九条 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学前教育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有权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五十条 本条例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

—10—

第二篇: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

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

(2011年10月27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5次会议通过 2011年12月13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0次会议批准 2011年12月27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57号公布 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是指为学龄前三年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活动的总称。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机构,是指招收学龄前三年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全日制或者半日制的幼儿园。

第三条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学前教育应当纳入教育优先发展范畴,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四条 学前教育实行政府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合作的管理体制。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工作的规划、投入和监督管理,统筹和协调学前教育相关事宜,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市和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贯彻学前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学前教育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所在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负责举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扶持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并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举办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以各种形式捐助支持学前教育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引导和支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普惠性服务。

第六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础上,重视学龄前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工作,鼓励和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 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情况和聚居趋势,合理布局并适时调整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标准,为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提供便利。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制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

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报市、县(市)人民政府审批。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应当落实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的内容。第八条 居住区开发建设时,应当根据规划要求,安排好学前教育建设用地,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学前教育设施。

居住区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应当按照《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举办成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委托举办成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本条例所称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的,面向大众提供服务,按等级收费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九条 居住区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无偿移交给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依据有关规划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的使用性质,不得侵占、破坏学前教育设施,不得向使用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使用居住区配套设施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优先招收配套设施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第十条 在学前教育机构布点不足的区域,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在符合基本办园条件的前提下,将空置楼宇、厂房和校舍等置换、改造为学前教育设施。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应当优先用于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十一条 依法需要征收学前教育园舍的,应当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并按照学前教育专项布局规划建设或者安排新园舍。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对在园儿童作出妥善安排。第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重点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学前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多所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举办公办中心学前教育机构的分园区、教学点。

第三章 设立与审批

第十三条 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符合本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章程和规范的名称;

(二)有符合规定的场所、配套设施和工作人员;

(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举办者应当向拟举办地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

(二)拟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章程;

(三)拟聘用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健康证明;

(四)拟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场所权属证明和经费来源证明;

(五)办学场所建筑质量检测合格证明,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或者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

(六)餐饮服务许可证明和卫生保健合格意见;

(七)联合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应当提交联合举办的协议;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筹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筹设手续。

第十五条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办学许可证;不予许可设立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学前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手续,并及时将有关登记情况及印章式样、开户银行账号等报教育行政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备案。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十六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名称、场所、办学形式、办学规模、经费来源等发生变更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在变更之前到原许可、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学前教育机构分立、合并、自行终止的,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妥善安置在园儿童,并由原许可、登记机关分别予以收回办学许可证和注销登记。

学前教育机构增设园区的,依照新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定办理许可手续,并实行属地管理。

第四章 保育与教育

第十七条 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育和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第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为入园儿童提供各类服务,并为其法定监护人提供科学育儿的指导和服务。

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尊重、爱护儿童,禁止虐待、歧视、恐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等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

第十九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应当坚持全面性和启蒙性的原则,采用规范教材,教学内容应当联系儿童生活,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

第二十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招生。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与班额设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招生计划应当经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应当客观真实,并在发布前报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保育教育管理、安全管理、卫生保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课程管理、档案管理、家园联系等制度。

第二十二条 学龄前儿童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常规健康检查合格,并经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每年组织在园儿童体检。

第二十三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安全管理,按照规定配备保安人员和相应的安全防范设施,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儿童人身安全。学前教育机构不得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儿童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建筑、设施及环境中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机构提供的食品、玩(教)具、生活设施及用品,应当符合国家、省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玩(教)具和用具。

学前教育机构设立食堂并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食品安全要求。

禁止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和无安全保障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救助能力,并定期进行演练。

学前教育机构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儿童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优先保护儿童安全,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延报和漏报。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制止扰乱学前教育机构正常工作秩序或者侵犯儿童人身安全的行为,必要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二十五条 鼓励学前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所需费用在学前教育机构公用经费中列支。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促进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

第五章 经费与保障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统筹本行政区域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工作,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保障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区县(市)为主、乡(镇)分担、社会参与、家庭缴费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十八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费在教育事业费中所占比例。各区学前教育事业费应当达到同级教育事业费的8%以上,各县(市)应当达到5%以上。

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在地方教育附加中按不低于20%比例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第二十九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租赁、开办以及教师待遇、培训等资金补助及奖励,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平等对待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

第三十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并参照所在地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提高。

第三十一条 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费实行政府定价,按等级收取,具体标准由市和区、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提供餐饮等其他服务收取的费用,应当遵循家长自愿、据实收取、单独核算、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制定,在实施前报市和区、县(市)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其中,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费可以参照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执行。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跨学期收取保育费,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等名义代替正常教学活动并收取额外费用。

第三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学前教育机构的,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建设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学前教育机构的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以及垃圾清运等公共服务的收费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三条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由举办者依法筹措,保证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在立项、建设用地、建设规费、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机构等级评定、教研活动、人员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第三十四条 实行困难家庭子女、孤儿、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具体按照市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 各类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支持与配合学前教育机构的园外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对学龄前儿童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社区和行政村为本行政区域内学龄前儿童园外活动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社区和行政村应当配合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学龄前 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及看护人员培训工作,有关文化体育设施、活动中心等应当对学龄前儿童免费开放。

第六章 学前教育工作者资格与权益

第三十六条 市和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落实学前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和教研员,负责学前教育管理、指导和教师培训等工作。

第三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园长、专任教师、医务保健人员、财会人员、保育员等。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国家、省、市规定的任职条件或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第三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及重要决策有知情权;

(二)参与监督本单位的管理工作;

(三)通过工会组织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其他依法享有的权利。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职业操守,履行岗位职责;

(二)尊重儿童人格,维护儿童权益;

(三)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健康与全面发展;

(四)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每年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第四十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落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编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工作人员。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教师用于促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工作。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招聘和配齐工作人员。

第四十一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学前教育机构事业编制教师应当执行所在地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的工资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非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并逐步达到所在地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

学前教育机构非事业编制教师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符合条件的,可以参照所在地事业单位标准参加社会保险。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学前教育机构非事业编制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进修培训、教研活动、健康体检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事业编制教师同等权利。第四十二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在职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畴,有序开展学前教育机构园长、专任教师培训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学前教育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鼓励、支持教师进修业务。

第七章 管理与监督

第四十三条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并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列入对各区、县(市)和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考核。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前教育发展及其布局专项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经费的投入与使用、保教质量、管理水平、教师待遇等事项进行督查,并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范围。

第四十四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等规定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等级评估。对学前教育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不符合相应等级学前教育机构条件的,予以限期整改、降低等级或者撤销称号处理。

第四十五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上一的办学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校园安全情况,卫生保健考核验收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

第四十六条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公布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考核评估等管理信息,公布学前教育机构的章程、机构概况、收费情况、接受政府资助和奖励、社会捐赠、财务审计结果等信息。第四十七条 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定期对本行政域区内学前教育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建筑及设施设备、交通、消防等安全状况及内部保卫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公安、环保、文化、卫生、工商、安监、城管执法等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措施,共同创造和维护安全、安静、清洁、文明的学前教育机构周边环境。

公安、卫生、安监、食品药品监管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安全、卫生等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十八条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家长选举的代表组成,可以吸纳社区、行政村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参加。家长委员会有权对在园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情况实施监督。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定期向家长委员会公布机构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公开听取家长意见。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评估应当征求家长委员会与社区、行政村意见,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 对未经许可从事学前教育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提请区、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安置在园儿童。第五十一条 学前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无法退还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或者吊销办学许可证: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二)发布虚假招生简章的;

(三)学前教育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者安全标准,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

(四)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违背儿童发展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

(五)工作人员不具备规定的任职条件或者未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的;

(六)擅自终止办学的。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并可以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教具、玩具和其他教学设备的;

(二)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和无安全保障活动的;

(三)擅自改变学前教育设施用途的;

(四)侵占、破坏学前教育设施的。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退还违法收取的费用:

(一)向学前教育机构收取国家和省、市规定以外费用的;

(二)学前教育机构收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挂钩的赞助费的;

(三)学前教育机构用收费兴趣班、实验班等活动代替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

(四)学前教育机构所收费用未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的。

第五十四条 学前教育机构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责令退还已拨付专项资金,并在退还之日起两年内不予拨付同类专项资金。

学前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取消当年获得扶持与奖励的资格。

第五十五条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将收费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的,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如何通过改进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成长

如何通过改进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成长

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放松下来,不要把争分数的弦崩的太紧,不要让学生觉得你的要求太无理。学生是为了学习才到学校的,不是为了和老师对着干来的。其次,就是真正的爱学生,并且给予学生需要的爱。如果一个人感受到你对他的爱,他是不会与你为难的。

最后,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多与学生交流,增进与他们的感情。

其实,教师与学生关系紧张,也要找找自身的原因。你说呢?

学生如果信任你,佩服你,你的教学成绩肯定会高的。

具体方式总结如下:

1.尊师爱生,密切配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作为职业人,其感情应当是理性和成熟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有助于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有助于接受教师的影响和教育,从而使自己健康成长。尊师和爱生是师生关系情感交流的两个方面,是师生双方密切配合的基础。

2.民主平等,联系稳固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作为教师必须发扬民主,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善于民主集中,面向全体学生秉公办事,严格要求学生,促进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民主平等是联系稳固的前提。

3.教学相长,关系透明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深刻地领悟教育目的,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自己的学识和教育发挥作用。学生只有理解教师,才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智能和品德,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第四篇: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

杭州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

(2011年10月27日杭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通过2011年12月13日浙江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

发布部门: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

发布日期:2011-12-13 生效日期: 2012-02-0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本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是指为学龄前三年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活动的总称。

本条例所称学前教育机构,是指招收学龄前三年儿童进行集体保育和教育的全日制或者半日制的幼儿园。

第三条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学前教育应当纳入教育优先发展范畴,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

第四条学前教育实行政府负责、分级管理、部门合作的管理体制。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学前教育工作的规划、投入和监督管理,统筹和协调学前教育相关事宜,推进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市和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贯彻学前教育方针、政策,制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和有关制度并组织实施。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做好学前教育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所在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负责举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扶持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健康发展,并协助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

第五条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举办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以各种形式捐助支持学前教育事业。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扶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引导和支持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提供普惠性服务。

第六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基础上,重视学龄前儿童早期保育和教育工作,鼓励和推进“托幼一体化”进程。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七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学龄前儿童的分布情况和聚居趋势,合理布局并适时调整学前教育机构的规模和标准,为学龄前儿童就近入园提供便利。

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制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

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报市、县(市)人民政府审批。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应当落实学前教育布局专项规划的内容。

第八条居住区开发建设时,应当根据规划要求,安排好学前教育建设用地,配套建设相应规模的学前教育设施。

居住区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应当按照《杭州市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条例》的规定,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并由所在地人民政府统筹安排举办成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委托举办成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本条例所称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的,面向大众提供服务,按等级收费的民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九条居住区配套学前教育设施建成后,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无偿移交给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依据有关规划配套建设的学前教育设施的使用性质,不得侵占、破坏学前教育设施,不得向使用居住区配套设施的学前教育机构收取不合理的费用。

使用居住区配套设施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优先招收配套设施服务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第十条在学前教育机构布点不足的区域,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在符合基本办园条件的前提下,将空置楼宇、厂房和校舍等置换、改造为学前教育设施。

中小学布局调整后闲置的校舍及其附属设施应当优先用于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十一条依法需要征收学前教育园舍的,应当征求教育行政部门的意见,并按照学前教育专项布局规划建设或者安排新园舍。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部门和学前教育机构对在园儿童作出妥善安排。

第十二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重点建设农村学前教育机构。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在本行政区域内建设一所公办中心学前教育机构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要建设多所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举办公办中心学前教育机构的分园区、教学点。

第三章 设立与审批

第十三条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符合本地学前教育发展规划,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组织机构、章程和规范的名称;

(二)有符合规定的场所、配套设施和工作人员;

(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举办者应当向拟举办地的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许可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举办者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个人身份证明;

(二)拟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章程;

(三)拟聘用工作人员的资格证明、健康证明;

(四)拟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场所权属证明和经费来源证明;

(五)办学场所建筑质量检测合格证明,消防验收合格证明或者竣工验收备案证明文件;

(六)餐饮服务许可证明和卫生保健合格意见;

(七)联合举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应当提交联合举办的协议;

(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筹设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还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筹设手续。

第十五条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准予许可的,应当在十个工作日内核发办学许可证;不予许可设立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学前教育机构取得办学许可证后,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登记注册手续,并及时将有关登记情况及印章式样、开户银行账号等报教育行政部门和登记管理部门备案。

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举办学前教育机构。

第十六条学前教育机构的法定代表人、名称、场所、办学形式、办学规模、经费来源等发生变更的,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在变更之前到原许可、登记机关办理变更手续。

学前教育机构分立、合并、自行终止的,应当依法进行财务清算,妥善安置在园儿童,并由原许可、登记机关分别予以收回办学许可证和注销登记。

学前教育机构增设园区的,依照新设立学前教育机构的规定办理许可手续,并实行属地管理。

第四章 保育与教育

第十七条学前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育和教育方法,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第十八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为入园儿童提供各类服务,并为其法定监护人提供科学育儿的指导和服务。

学前教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尊重、爱护儿童,禁止虐待、歧视、恐吓、体罚或者变相体罚等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行为。

第十九条学前教育机构的课程设置应当坚持全面性和启蒙性的原则,采用规范教材,教学内容应当联系儿童生活,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

第二十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招生。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与班额设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招生计划应当经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学前教育机构的招生简章应当客观真实,并在发布前报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一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和完善保育教育管理、安全管理、卫生保健、财务管理、人事管理、课程管理、档案管理、家园联系等制度。

第二十二条学龄前儿童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常规健康检查合格,并经查验儿童预防接种证后方可办理入园手续。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每年组织在园儿童体检。

第二十三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安全管理,按照规定配备保安人员和相应的安全防范设施,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公共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儿童人身安全。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在危及或者可能危及儿童人身安全与身心健康的建筑、设施及环境中开展保育和教育活动。

学前教育机构提供的食品、玩(教)具、生活设施及用品,应当符合国家、省食品安全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玩(教)具和用具。

学前教育机构设立食堂并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食品安全要求。

禁止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和无安全保障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增强师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救助能力,并定期进行演练。

学前教育机构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儿童人身伤害事故时,应当优先保护儿童安全,及时救护,妥善处理,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延报和漏报。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及时制止扰乱学前教育机构正常工作秩序或者侵犯儿童人身安全的行为,必要时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二十五条鼓励学前教育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学生意外伤害校方责任保险,所需费用在学前教育机构公用经费中列支。

第二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促进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学前教育工作。

第五章 经费与保障

第二十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统筹本行政区域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工作,将学前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保障范围,建立政府主导、区县(市)为主、乡(镇)分担、社会参与、家庭缴费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各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

第二十八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费在教育事业费中所占比例。各区学前教育事业费应当达到同级教育事业费的8%以上,各县(市)应当达到5%以上。

市本级和各区、县(市)在地方教育附加中按不低于20%比例安排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一定比例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

第二十九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设立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用于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建设、租赁、开办以及教师待遇、培训等资金补助及奖励,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应当平等对待公办学前教育机构和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加大对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扶持力度。

第三十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和落实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制度。学前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应当列入财政预算,并参照所在地小学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提高。

第三十一条公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费实行政府定价,按等级收取,具体标准由市和区、县(市)价格主管部门会同财政、教育部门确定。提供餐饮等其他服务收取的费用,应当遵循家长自愿、据实收取、单独核算、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收取费用的项目和标准由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制定,在实施前报市和区、县(市)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其中,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费可以参照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执行。

学前教育机构不得跨学期收取保育费,不得收取与入学挂钩的赞助费,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等名义代替正常教学活动并收取额外费用。

第三十二条新建、改建、扩建学前教育机构的,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建设的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

学前教育机构的用水、用电、用气等价格以及垃圾清运等公共服务的收费按照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三条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经费由举办者依法筹措,保证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民办学前教育机构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在立项、建设用地、建设规费、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机构等级评定、教研活动、人员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与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享受同等待遇。

第三十四条实行困难家庭子女、孤儿、残疾儿童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具体按照市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第三十五条各类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单位,应当支持与配合学前教育机构的园外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对学龄前儿童免费或者优惠开放。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支持社区和行政村为本行政区域内学龄前儿童园外活动提供非营利性服务。社区和行政村应当配合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本行政区域内学龄前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及看护人员培训工作,有关文化体育设施、活动中心等应当对学龄前儿童免费开放。

第六章 学前教育工作者资格与权益

第三十六条市和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落实学前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和教研员,负责学前教育管理、指导和教师培训等工作。

第三十七条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包括园长、专任教师、医务保健人员、财会人员、保育员等。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国家、省、市规定的任职条件或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

学前教育机构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第三十八条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依法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本单位的发展规划及重要决策有知情权;

(二)参与监督本单位的管理工作;

(三)通过工会组织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其他依法享有的权利。

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职业操守,履行岗位职责;

(二)尊重儿童人格,维护儿童权益;

(三)遵循儿童发展规律,促进儿童健康与全面发展;

(四)其他依法应当履行的义务。

第三十九条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每年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第四十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落实公办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编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聘工作人员。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安排一定比例的事业编制教师用于促进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工作。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招聘和配齐工作人员。

第四十一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保障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

学前教育机构事业编制教师应当执行所在地中小学事业编制教师的工资政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非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逐年提高,并逐步达到所在地事业编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水平。

学前教育机构非事业编制教师享受住房公积金政策,符合条件的,可以参照所在地事业单位标准参加社会保险。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学前教育机构非事业编制教师在职称(职务)评聘、进修培训、教研活动、健康体检和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事业编制教师同等权利。

第四十二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学前教育机构教师在职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范畴,有序开展学前教育机构园长、专任教师培训工作。

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学前教育机构其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鼓励、支持教师进修业务。

第七章 管理与监督

第四十三条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学前教育督导制度,并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情况列入对各区、县(市)和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工作考核。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当对学前教育发展及其布局专项规划的制定与落实、经费的投入与使用、保教质量、管理水平、教师待遇等事项进行督查,并纳入教育工作督导考核范围。

第四十四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等规定对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等级评估。对学前教育机构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开展专项督查,对不符合相应等级学前教育机构条件的,予以限期整改、降低等级或者撤销称号处理。

第四十五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在每年第一季度向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报送上一的办学情况报告。报告内容应当包括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校园安全情况,卫生保健考核验收情况以及财务管理情况。

第四十六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建立学前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公布学前教育政策法规、考核评估等管理信息,公布学前教育机构的章程、机构概况、收费情况、接受政府资助和奖励、社会捐赠、财务审计结果等信息。

第四十七条学前教育机构的安全实行属地管理。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及街道办事处,定期对本行政域区内学前教育机构的疾病预防控制、食品、建筑及设施设备、交通、消防等安全状况及内部保卫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和整治,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公安、环保、文化、卫生、工商、安监、城管执法等主管部门,应当依法履行职责,采取措施,共同创造和维护安全、安静、清洁、文明的学前教育机构周边环境。

公安、卫生、安监、食品药品监管等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学前教育机构安全、卫生等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第四十八条学前教育机构应当组建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由家长选举的代表组成,可以吸纳社区、行政村代表和其他社会人士参加。家长委员会有权对在园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情况实施监督。

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定期向家长委员会公布机构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公开听取家长意见。

区、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前教育机构的监督评估应当征求家长委员会与社区、行政村意见,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开。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关法律、法规已有法律责任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条对未经许可从事学前教育的,由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提请区、县(市)人民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予以取缔,并妥善安置在园儿童。

第五十一条学前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退还所收费用,无法退还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招生或者吊销办学许可证:

(一)未按照规定办理变更手续的;

(二)发布虚假招生简章的;

(三)学前教育设施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或者安全标准,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或者生命安全的;

(四)保育和教育的内容、方法违背儿童发展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

(五)工作人员不具备规定的任职条件或者未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的;

(六)擅自终止办学的。

第五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警告,并可以对个人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制作的教具、玩具和其他教学设备的;

(二)组织儿童参加商业性活动和无安全保障活动的;

(三)擅自改变学前教育设施用途的;

(四)侵占、破坏学前教育设施的。

第五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价格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退还违法收取的费用:

(一)向学前教育机构收取国家和省、市规定以外费用的;

(二)学前教育机构收取与学龄前儿童入园挂钩的赞助费的;

(三)学前教育机构用收费兴趣班、实验班等活动代替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

(四)学前教育机构所收费用未实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的。

第五十四条学前教育机构不按照规定用途使用专项资金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责令退还已拨付专项资金,并在退还之日起两年内不予拨付同类专项资金。

学前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有关规定的,取消当年获得扶持与奖励的资格。

第五十五条民办学前教育机构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将收费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的,由价格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九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本条例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促进乡村学前教育的思考

关于促进乡村学前教育的思考

农村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现就目前我县乡村的学前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农村学前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县乡村学前教育主要是以各小学的学前班为基础,乡村偏远地区尚未开设学前班,只有县城开设幼儿园,进行学前教育。我县乡村学前教育仍处于启蒙阶段,存在着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学前教育现状

当前我县农村尚未开设幼儿园,只设一年学前班或一学期春季班,更无教师,只有小学教师兼任。没有课本,只教一些学校常规和简单的语数知识。这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

2、存在问题

农村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学前教育意识不强。通过入户走访统计,认为孩子不必要进行学前教育,等上小学后再正规学习也不晚的农村家庭占60%,认为孩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接受学前教育的占25%,认为孩子必要接受正规学前教育的只占15%,这个数字充分体现了当前我县农村整

体对儿童学前教育观念的滞后,反映了各有关部门对农村儿童学前教育重要性的宣传做的还不到位,全民办学前教育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今后的发展思路

1、随着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按照“州办高中、县办初中、乡办小学,村办幼儿园”的发展思路,各乡镇村一级都要设幼儿园,并配有相应的幼儿教师、设备,才能保证幼儿园的健康、稳定发展。

2、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良好的工作氛围是教师身心愉悦,减轻工作压力,激发爱岗敬业的热情。因此应呼吁主管部门和社会给予农村幼儿园教师多一点关爱,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要搞好农村幼儿教育需要我们营造一个尊师重教、关心支持农村幼儿园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社会捐助筹措资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配齐配全学前教育的有关设施、器材,增补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德培养的教具和玩具,定期维修、更换园内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具和玩具,使办学条件逐年有所改善。

4、加强短期培训。这种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定期举办培训班,经常对农村幼儿教师、幼教辅导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组织及管理能力,并要求他们回乡后再进行“二级培训”,使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幼教知识和

技能得以推广和普及,从而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5、加强巡回指导。农村地域辽阔,农户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一时无法配齐配全幼教队伍,仍可能存在一人独当一班,甚至一园的现象,要把他们集中起来外出培训确有许多困难。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组织人力,成立指导小组,充分发挥县幼儿园的作用,派遣教师骨干,深入农村,送教下乡,并根据当地实际的需要,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和指导。

6、关心农村幼儿教师,落实他们的教师教师资格,建立相应的职称评定制度,核定农村幼儿园教师编制,提高工资待遇,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等。还要注意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改善教师的经济待遇,对自学成才、工作出色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让各方面条件合格的教师有“民转公”的机会,工资待遇不低于乡村同等劳力平均收入水平等。

农村学前教育目前的窘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考虑是否把农村幼儿园教师纳入中小学教师系列统一管理,对农村幼儿园教师一视同仁。落实农村幼儿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其次,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待遇。选拔年轻、专业素质好的教师到中师学习,为幼儿园培养骨干教师,让流失到中小学的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重返幼儿教育岗位。我相信,只要大家携手重视学前教育,我们农村学前教育的明天必将灿烂!

下载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12月27日通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宁波市学前教育促进条例(2011年12月27日通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抓好学前教育 促进幼儿智力开发

    抓好学前教育 促进幼儿智力开发鸭暖学区五泉小学 贾彩霞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20%到17岁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

    通过幼儿手工制作课程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摘要】学前教育作为民族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制作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日后成为幼儿教师的水平。......

    通过社区发展来促进新农村建设

    通过社区发展来建设新农村彭大鹏内容摘要: 在城乡统筹的条件下,以输入一定的资源为契机,以改善社区生活品质和提高社区发展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育农民的合作能力为重点,推动农民......

    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精选五篇)

    关于促进全县学前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政协常委刚旭艳在政协兰西县十届五次会议上的发言 刚旭艳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具有国民素质教育的基本属性,处于其它各类教......

    20080111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

    补贴学前教育 促进机会公平佛山市保障低收入家庭子女入学又有新举措,600余名低保家庭的3~6岁儿童于今年秋季可望获政府补贴,免费上幼儿园,这些家庭往往是因病或事故致贫或者是......

    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地方人大法律

    综合法律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 《宁波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报经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于2017年3月30日批准......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内蒙古工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侧记 内蒙古工业大学人事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浅谈如何通过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我们成长的沃土 我们知道现在的教师需要不断的成长除一自身的努力还要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说校本研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