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从报关单微观结构改革浅谈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2019-05-14 14:34: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3 从报关单微观结构改革浅谈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3 从报关单微观结构改革浅谈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一篇:13 从报关单微观结构改革浅谈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报关单改革和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努力实现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今天,报关单的现代化是一个无论如何都回避不了的问题。因为,进出口货物报关单是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按照海关规定的格式对进出口货物的实际情况做出的书面申明。是连接海关与市场的关键纽带;是海关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须载体和必经途径。报关单的现代化将直接影响到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近年来,海关逐渐实现了从有纸报关到无纸报关的转变,以及从逐票审核到风险式管理的过渡。然而,报关单的主体结构、申报内容、填报方式等几乎未发生变化,这一状况显得与业务改革的趋势和需求不相匹配。改革和设计更加简化、方便、高效的顺应大数据时代信息化管理的报关单迫在眉睫,这既是海关业务改革的客观需求,也是推进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切入点。

一、报关单在现行模式下的弊端

为了充分反映进出口货物的实际状况,现行的报关单包含了近50个栏目,看似信息量十分全面,基本囊括了从企业到商品、从货物流到资金流、从产源地到使用者的全部信息。实际情况却是,在海关审单查验等通关作业环节,以及稽查缉私等后续管理环节中,常常感到报关单中的申报内容不足以满足海关工作需要,此时报关单栏目好像显得太少而不够用;有时却又觉得申报内容太多太散,审核人员根本看不过来,此时报关单栏目又显得过于复杂繁冗。同时在企业申报录入环节,报关人员普遍感觉需要填报的栏目太多,经常会因操作失误造成申报不准确。总之,报关单仿佛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好报、不好审、不好用的局面。下面,本文将尝试从报关单的栏目内容设计、责任主体划分和科技应用水平三个方面剖析状况、分析原因、初探设想。

(一)栏目设置既多且杂,企业申报负担和海关审核责任同步加重。报关单近50个栏目数量众多,对企业而言申报工作量不小,为了满足栏目填报的需要有时要反复向境外贸易方索要,在外方不理解的情况下沟通成本必然增加。报关单的格式和填报有专门的要求,一般的外贸人员很难适应,报关人员一般要进行专门的学习并具有一定经验后才能胜任,报关单的填报难度可想而知。对海关审单人员而言,原则上要对报关单上的所用栏目进行审核,特别是当企业发现数据差错需要修改时,海关为了一些与实际监管无关的数据而占用有限的审核时间和资源,造成监管力量的浪费。现行报关单栏目设置的落后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存在无用栏目。例如,“境内货源地/境内目的地”、“用途”、“征税比例/结汇方式”等,对海关管理几乎没有意义,企业申报得较为随意,海关审核时也容易忽略。又如,“批准文号/出口收汇核销单号”等,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早已退出管理视野,此类栏目理应取消。

二是存在重复内容。例如,为体现货物适用的减免税政策,报关单栏目中设计了与减免税政策相关的“备案号”(用于申报减免税备案审批编号)、“征免性质”、“征减免税性质”等至少3个栏目,实在过于繁复。

三是结构排列无序。报关单栏目众多,却几乎难寻排列结构上的规律性和逻辑性,物流、商品、企业等各类信息分散在报关单表头、表体的不同角落,各个栏目板块划分不明,排列布局间的逻辑关联不强,无论是企业申报端还是海关审核端人机界面都不够友好。

(二)对申报和审核的责任划分不明确,海关的无谓承担过多。报关单在经海关放行后,1 除海关外,经营单位、收货单位、申报单位等相关企业,以及国税、外管、工商、外贸等政府部门,甚至普通消费者都可能作为报关单的使用人采集、信任并应用报关单上承载的数据和信息。对于海关以外的使用者而言并不清楚海关程序性审核与实质性审核的区别,对海关签发的报关单采取一律信赖的态度,客观上加载给海关对每一份报关单的全面审核责任。从而造成,申报方的责任不够突出,使用方对报关单的依赖较为盲目,要改变这样的局面亟需制度的明确和取得大众的普遍共识。

从申报方角度来看,应以数据源头为责任起点。一方面,货物的物流信息如“装运港”、“启运国”、“运输工具”、“集装箱号”、“毛重”、“提运单”等数据已经分别由承运人、理货机构、监管场所经营人等(统称物流第三方)以舱单、理货报告、运抵报等形式向海关提交,报关单中再次申报这些与物流信息相关的内容实则是一种重复申报。通常,报关单申报时企业业已获知上述物流信息,当报关单申报内容与物流第三方提交的不一致时,常常是因为申报人的操作失误,数据对碰的意义体现得并不明显。此时,若将物流第三方直接纳入报关单申报主体似乎更为合理。另一方面,企业向海关提前申请并获批的内容,如享受减免税、加工贸易内销征税、申请税收征管“三预”确定的,提出相关申请时企业已向海关提交与进出口货物有关的信息,报关单中再次申报实际也是一种重复。此时,若以企业首次提出申请的时间和内容作为报关单相关数据的申报责任起点似乎更为合理。

从海关审核角度来看,海关应主要对开展过实质性审核的内容负责。海关对报关单的审核标准和审核责任应随着通关业务改革的发展,根据报关单的风险判别和栏目内容有所区分,实际状况下,处于程序性审核甚至未审核状态的栏目为数不少。海关应当避免审核责任被无辜放大,对无需或无法开展审核的栏目可以适当放开。举例来说,一方面,对于部分栏目,限于海关的核实手段和能力,只能以一般性逻辑性判断为主。例如“境内货源地/目的地”、“收货单位/发货单位”等,除系统自动逻辑检查外,海关的有效审核手段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对以舱单为首的第三方物流信息,除非在查验、物流监控等作业过程中发现异常,海关通常只能持信任态度。第三,通关业务改革的趋势进一步简化了随附单证,除有特别要求外,“合同协议号”、“成交方式”、“运输保险费”等许多栏目无需上传随附单证,海关实际也就无从审核。

从使用方角度来看,应该更加清晰地了解数据来源和责任主体。目前,国税、外管等部门将报关单作为执行出口退税、外汇结算的凭证之一。鉴于报关单是由海关签发的,报关单的被信任程度明显高于企业自身说法,甚至成为了其他政府部门的执法依据。然而,国税、外管部门却没有办法区分一票报关单是否经过海关的实质性审核,也无法识别报关单中哪些栏目经过海关实质性审核。国税、外管、工商、外贸等政府部门和普通消费者,甚至企业本身对报关单上的信息几乎持完全信任态度。其背景一是他们认为签发后的报关单责任主体完全是海关,二是基于他们对海关执法的全盘信任和依赖。其不良后果可能会导致其他政府部门执法时出现偏差,或者有进出口企业以海关前后执法不一致为由与海关发生争议和矛盾。

由上可见,申报、审核和使用三方对报关单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区分得还不甚清晰,海关被冠以了远大于实际情况的审核责任,这给海关自身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同时也可能给政府和企业造成原本应可预防的损失。

(三)海关管理中的信息化、智能化科技水平尚有提升空间。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是优化海关监管服务、提升管理效能、降低贸易成本、与国际先进管理接轨的必然选择。在顶层设计和科技创新的驱动下,金关工程打造的通关管理系统实现了报关单数据的电子化和信息化,但其在智能化监控、实时分析、风险研判,以及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上距离现代化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明显需要改进的方面:

首先,申报过程的整合程度不高。正在试行的“三个一”通关模式解决了企业向海关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一次申报的问题,但企业还将面对国内工商、税务、外管、银行等机构 2 和部门,若能将对外贸易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所有机构和部门所需数据集成在一个平台,实现“一次录入、分别申报”,将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生明显效果,也将明显充实海关监管所需后台数据。

其次,后台数据自动化管控覆盖不全面。一方面,管理要件数据未全面实现电子化和信息化。部分原产地证明、关税“三预”证书、《非<进出口野生动植物种商品目录>物种证明》等与监管相关的证明文件无电子数据;另外,反映贸易状况的合同、发票、付款凭证等缺少格式化地电子数据;至于其他具有关联性的企业资信、外汇结算、税务状况等外围信息海关获取得本来就少,更无电子数据可言。另一方面,系统对已有数据的对碰、运算和逻辑检查能力不强。除了基本的规范性逻辑性检查,系统对报关单跟相关许可证件、关联报关单、海关备案数据的自动对碰检查能力较为有限。例如,关联报关单之间仅比对报关单编号而不对其内容进行自动检查;报关单与发票等单证扫描件之间无法自动比对;表体合计申报重量与表头净重间的逻辑检查一直无法实现,等等。

第三,部分政策规定没有落实在系统管控范围内。表现突出的是,对进出口许可证件的管控过分依赖《商品综合分类表》,仅以HS编码作为索引,而缺少与其他要素间的逻辑分析和判断。例如,暂时进出口货物除涉及动植物检疫以外的可免于提交通关单,然而系统以HS编码需要通关单为由一概退单不予接受,其实只要将报关单栏目中的“监管方式”和“商品编码”进行综合分析即可实现准确判断。又如,有些贸易管制措施实行的是全税目管理,例如对固体废物、易制度化学品、旧机电产品的监管证件管理等,离开了HS编码的限定,系统仿佛在此类贸易管制措施面前失灵,只能完全依靠人工管控。以上两种情况下,科技手段的缺失和遗漏增加了海关管理成本和管理风险,报关单结构修改应将对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的适应列入重要考量范围。

二、对报关单结构修改的设想

报关单是企业进出口申报和海关管理的基本单元,其重要作用毋庸置疑,修改和完善报关单结构中现有的瑕疵和弊病正是海关实现现代化提升治理能力的着力点之一。在此,对报关单的改革目标尝试提出以下三个方向:一是报关单要服务一个出发点,即服务于贸易和通关的便利化;二是报关单要成为两个汇集点,既成为进出口主要数据流的汇集点,又成为单证信息与实货状况的汇集点;三是报关单要便利三个使用方,即令企业、海关、其他机构和部门三方对报关单的运用都感到方便有效。为此建议:

(一)按照数据来源划分板块,变一个源头申报为多方数据加载。从海关管理的需求而言,大致需要与进出口货物相关的物流信息、企业信息、商品信息、许可证件信息、货款信息等几大类,这些信息分别由物流运输企业、进出口经营者、其他政府部门、银行等机构所掌握,若以信息类型将报关单划分为不同来源的多个板块,并据此界定申报人责任,应当可以起到减少重复录入提高数据准确性的作用。

具体可考虑将报关单划分为:一是物流信息板块,由物流运输企业申报,如集装箱、启运港、进口日期、数重量等;二是企业及商品信息板块,由进出口经营者申报,如归类、价格、原产地等;三是外围信息板块,由其他机构在后台提供,如AEO认证信息、企业资信状况、外汇结算情况等;四是已获批信息板块,由海关及其他政府部门在后台提供,如许可证件、减免税证明、加工贸易内销审批、关税“三预”证明等。

报关单若按数据来源分块申报和加载,既能减轻企业重复申报的压力,又能满足数据量采集和汇总的需要,顺应了信息化管理和政府部门间数据共享的潮流。每一个板块的数据源头清晰、数据质量可靠,有利于海关在此基础上开展审核。

(二)精简字段优化结构,强化分类管理和实货联系。

首先,将现行报关单栏目字段根据实际管理需要进行删、改、增等优化,可以考虑将“境内目的地/货源地”、“用途”、“结汇方式”无用栏目剔除,对诸如“净重”、“申报数量”、“法定数量”,以及“征减免税性质”、“征免性质”等重复内容进行合并,同时,增加企业资信状况、外汇结算情况等栏目。

其次,运用分类管理手段,按风险高低对企业申报栏目的要求设置等级,高风险的要求全面申报所有栏目,低风险的可以只申报重点栏目。

第三,运用二维码、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立报关单与实际进出口货物的联系,实现对报关单对应货物的可追溯,为两次申报、海关后续监管、缉私稽查办案等提供一个单、货挂钩的介入点。

(三)强化后台数据的加载、分析和共享,变海关签发为数据开放调阅。

从海关监管的角度来看,报关单作为承载进出口货物相关信息的平台,若能将企业申报的商品信息以及海关获取的物流、企业、资金等其他信息汇集在一起,便能有效提高审核水平,同时提升对风险的防控能力。当然,数据的大量加载不应成为海关审单人员额外增加的工作负担,通过合理的科技运用,应将一般性的数据分析放在后台,由系统自动完成并形成风险判别结果供前台审核人员运用。

从当前报关单的用途来看,报关单被国税、外管等其他部门作为管理凭证所使用,若能将报关单数据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开放,将报关单签发变为由其他使用者自主调阅,既能够减少纸质报关单可能存在的伪造风险,又可以通过标记海关审核结论的方式明确海关是否开展过实质性审核,强化企业的申报责任。

三、实现报关单改革的两个前提

一是在立法层面,需要对报关单的申报、审核和使用责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海关、国税、外管、工商等各个部门都需要对报关单的地位和用途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实现数据间更为广泛的开放、交换和共享。海关内部应当进一步理清实质性审核和程序性审核的界限,并且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确让“程序性审核”仍至“接受申报未审核”这样的作业方式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的认可。

二是在技术层面,需要踏踏实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从数据库开发应用、大数据分析、物联网运用等角度将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很好地整合运用到海关管理中来,实现多方数据的开放互连、集中分析,用更为高明的科技手段落实制度、加强监管、解放人力。

以上是对报关单结构修改一点不成熟的看法和设想,其中不妥、不尽、不详的还请专家们指明和斧正。实现海关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以知识化、网络化、创新化和全球化的视野和角度,从工作的方方面面加以推动,报关单结构修改只是其中较小的一块内容,但只要具备从简单入手从基础抓起的决心,认真做好包括报关单结构修改在内的各项改革工作,我们必将不辱使命,为不断推进海关现代化事业添光增彩。

第二篇:改革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十分高兴能受到年会组织者的邀请,特别是在布雷顿森林机构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在此与各位交换我对两机构治理结构问题的看法。

一、基金组织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及其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六十年前,基金组织作为一家全球货币合作机构成立,其宗旨是帮助成员国调整国际收支平衡和平稳汇率波动。份额成为决定成员

国投票权和获得基金组织资源的关键因素。在基金组织组建时,份额的分配由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所决定。由此,美国的份额高达36,英国的为17。显然,在基金组织成立初期,少数工业国家在该组织的治理结构中居于垄断地位。不过,为体现成员国间的平等—显然举措十分有限—每个成员国在被份额决定的投票权外被分配了250个基本投票权。基金组织成立时,基本投票权占总投票权的11.3。

以后的几十年中,全球政治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新独立的主权国家纷纷出现,布雷顿森林机构解体,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八十年代的国际债务危机,九十年代大部分时期内国际私人资本流动激增并导致九十年代末一些新兴市场的资本项目危机。面对这些变化,基金组织将成员国总数从40个增至184个,份额规模扩大了37倍,并在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之间分配了特别提款权。然而,这些明显的改变并未伴随着基金组织治理结构的根本改善。其主要的问题在于:决策机制一直未能体现国际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基金组织成立时份额分配的原则已被放弃并导致一个很小的成员国集团轻易地形成多数票和行使否决权。基金组织不再属于多数成员国,而只是属于欧洲和北美的少数国家。如表1和图1所示,过去六十年中,七国集团的份额占比一直在45以上,美国在17以上。尽管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比重从30增加至36,但这更多地体现了发展中国家成员数目的增长。而且,在过去每一轮增加份额时,基本投票权从未被触及过,致使基本投票权占全部投票权的比重降至如今的2.1。

那么,基金组织治理结构的主要问题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

首先,少数国家对投票权的垄断使基金组织不去考虑那些在长期内对全球有益但在短期内对这些国家本身不利的政策动议。增加份额的问题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九十年代以前,由于工业化国家仍对基金组织的资源有需求来调节其国际收支(这在七十年代尤其如此),因此增加份额的动议很容易被通过。然而,当这些国家成为完全的债权人或担心其否决权受到影响时,他们推动份额增资的动力大幅减弱,那些强烈要求增加份额占比的国家除外。许多人相信,这就是第十次和第十二次份额总检查作出不增资决定背后的主要原因,尽管在九十年代份额对世界贸易的比值已降至很低的水平,国际资本流动的波动性越来越大。最终,因缺少资源对新兴市场危机做出反应,基金组织的主要股东被迫于1998年在第十一次份额总检查时同意增加份额。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基金组织内部制定游戏规划时处于严重劣势,这既削弱了它们保持自身利益的能力,也影响了它们对执行基金组织规划的认同感。如前所述,许多政策决定进行表决时,只需要少数国家能轻易形成的简单多数。由此,在不少案例中,在所有成员国没有充分参与,甚至发展中国家提出反对或弃权的情况下,政策决定就得以通过。我想提请大家注意的一个不平等的原则是,基金组织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择缺乏地区多样性。发展中国家一直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位副总裁来自发展中国家。同时,不充分参与规则制定和影响政策决定使发展中国家保持自身利益的能力被削弱。它们可能难以坚持更符合实际的自身发展理念和道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回想到的一个教训是基金组织于八、九十年代在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仍很脆弱的情况下过早地建议推行资本项目自由化。其结果是,一些新兴市场在九十年代末遭受了严重的资本项目危机。这种不民主的决策机制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它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对执行基金组织规划的认同感。基金组织可以使用贷款条件来督促成员国改革治理结构,那么我们是否能找到有约束力的条件要求基金组织改善其代表性?同时,是否能为发达国家设定约束条件,要求它们实现官方开发援助达到G的0.7的目标?

二、如何改革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

亚洲危机以来,基金组织在改革自身治理结构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包括增加决策透明度和采取一些行政性措施增强一些发展中国家选区执董办公室的工作能力。但是,这些仍未涉及我前文所述的基金组织治理结构的根本问题。我想就改进基金组织的治理结构提出一些想法。

使投票权结构民主化是打破改革基金组织治理结构死结的关键。应尽快完成修改份额公式的工作,以反映世界经济和成员国相对实力的快速变化。在此过程中,考虑到世界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完全有理由扩大基金组织的份额规模。而且,应该进一步研究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增加基本投票权。

此外,我们还可以探索说服一些主要工业国向发展中国家出

第三篇: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在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了。建立规范的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公立医院改革是我国新一轮医改的重要环节,也是最为艰巨复杂的改革环节。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革,又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行管办分离的重要内容。法人治理的根本精神在于,将公立医院的管理自主权从政府卫生部门下放给医院,从而政府能够集中精力进行医疗行业的监管,同时履行出资人的监管职责,医院本身则搞好自身管理,同时在保证经济收入、公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满足病人和社会的需要。

我国公立医院如何构建有效的治理结构以适应医院内外环境的变化,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方案确定的五项重点改革内容之一,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属于医改的“大头”,公立医院改革得好不好,直接关乎医改成败。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终端的公立医院,集各种矛盾和问题于一身,成为医改绕不开的重点也是难点。

目前,北京市已经开展了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试点的试点工作,将在北京友谊医院、北京朝阳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进行法人治理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医院成立理事会,由内部理事和外部理事组成。北京市医院管理局按有关规定任免理事长,选聘或解聘理事。理事长是医院的法定代表人。医院理事会接受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的考核和监督,考核结果与理事长的奖惩挂钩。理事会负责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制定医院发展计划和财务、人事等基本管理制度,按规定可以对医院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等事项进行决策。医院院长负责组织实施理事会决议,主持医院运营管理工作等。北京市医管局将成立监事会,派驻监事对试点医院管理和院长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一、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含义

“ 法人治理”源于公司治理。“ 法人治理结构”则是民主管理公司公共财产的制度。狭义的法人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一种监督与制衡机制, 即通过制度安排, 来合理配置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关系, 以保证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背离, 其具体表现为股东会、董事会、经营层、监事会等公司分权与制衡的结构安排, 又称法人治理结构。然而,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理论的不断发展, 公司越来越被看做是一个多种利益的集合, 公司承载的股东利益外, 还有更多相关的利益, 还有公共利益。因此, 法人治理结构有了更广泛的内涵, 即通过一套包括正式或非正式的, 内部或外部的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达到股东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

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是指为实现公立医院出资者的目的,平衡所有者、经营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的若干制度安排。在这若干制度中, 公立医院的法人治理结构是核心, 其所要解决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委托关系, 并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医院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 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权利配置格局, 是关于政府、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医院管理者的职责、权利和义务的制度化安排。同时, 它还提供了一种结构, 使之用以设置医院目标, 也提供了达到这些目标和监控运营的手段, 激励医院更有效地利用资本。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委托和代理两大问题, 是为了实现代理人不断追求所有者目标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公立医院目前的困境之一, 就是没能很好地实现举办者举办公立医院的目的, 其中主要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治理。

2、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意义

在现行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上,政府存在着两个“缺位”:一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的权责关系不明确,卫生行政部门既代表着政府的利益,又代表着公立医院的利益,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容易引发监管的缺位,造成执法不公、效率低下;二是政府“办医”职能分散在各个部门,医院的项目院长要跑多个“婆婆”,政府部门职能缺位导致公立医院运营难。这种体制导致了多年来,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不够规范,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模糊不清,甚至混为一体。“管办分开、政事分开”,深入探索建立权责明确、管理高效、激励科学、监管有力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

2.1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提升经营绩效。规范的公立医院治理结构通常是:资产所有者拥有公立医院的所有权;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董事会成为由股东大会授权的公立医院财产托管人,拥有重大决策及对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和报酬决定权;以总经理为首的经理人员受聘于董事会,作为董事会的代理人,具体负责公立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事务;监事会对公立医院财务和董事、经理进行监督,向股东大会负责。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功能,就是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合理配置权力、公平分配利益,建立有效地激励、监督和制衡机制,从而提高公立医院效率,实现公立医院经营目标。

2.2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规范公立医院行为。合理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能够解决公立医院的体制性矛盾,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有利于政企分开,形成科学地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有利于防范经营风险,促进公立医院规范运作。只有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公立医院的行为。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使医院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责任和权限更加明晰,院长个人主观决策空间减少,对院长的角色期待和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院长,必须适应这一新的挑战,要明确自己在医院运营和发展中的责任、义务和权限,找准自己的定位;要专心致志从事医院管理工作,保证自己的主要精力用于医院管理;要学习和钻研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要善于同医院理事会成员以及社会各界进行沟通和协调,自觉接受医院理事会、监事会的领导和监督;要带领领导班子和全员员工一道,确保医院高效运行和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3]。

2.3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改革突破。目前,公立医院改革进入到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的阶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对于推进公立医院的结构调整,具有牵引和示范作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利于建立公立医院业绩考核体系;有利于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完善授权经营制度;有利于深化劳动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设计原则

设计和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

3.1 公益性原则:公立医院不是企业,其设立的目的是从事公益性事业,因此公立医院治理结构改革中制度设计和安排应当充分考虑公立医院公益性的特征,避免公立医院公司化、股份化[4]。

3.2 规范化原则: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关系到医院出资者、决策者、经营者、监督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凡是法律有规定的,应当遵守法律的规定。

3.3 权责明确原则: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应当有明确的分工,在这个基础上各行其职,各负其责,避免职责不清、分工不明而导致的混乱,影响各部分正常职责的行使,以致整个功能的发挥。由于现阶段公立医院存在所有者缺位问题,因此要明确所有权,实现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3.4 协调运转原则: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各组成部分是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运行的,只有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有效率地运转,有成效地治理公立医院。

3.5 有效制衡原则: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各部分之间不仅要协调配合,而且还要有效地实现制衡,包括不同层级机构之间的制衡,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制衡。

四、现代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构架设计

(一)基本构架

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基本构架由权力、决策、执行、监督这些机构组成,并明确建立对管理者履行职责过程中的越权和违规行为的防范与制约机制,以及对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及其后果的纠正与补救措施。按照现代医院制度的要求,国有医院可以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执行机构(院长、副院长、常务董事等),比较可行的是实行董事会或医院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各司其职,建立起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的信任托管关系,董事会与执行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以及上述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形成规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

(二)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权责划分

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医院管理层,这四个层次按照权力和义务划分,分别代表了医院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他们在医院中应相互独立、制衡与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医院健康有序地发展。、医院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

医院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是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主体,代表政府和社会公共利益,行使医院的重大决策。董事会制度是医院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欧美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行的对非营利性医院进行管理的一种有效制度。非营利性医院是国家或集体投资建立的,其董事会是具有完全独立意志、代表医院产权所有人、社会利益的医院董事组成的权利机构。医院董事会具有对内治理和对外联络两大功能。董事会的董事人选来源于产权所有人、利益相关的群众和社会代表、独立董事、少数的医院经营者。董事会的董事长是法人代表,是医院最高权力者;董事是产权所有人的代表,要尽诚信勤勉义务。、医院管理层

由院长等医院管理人员组成的执行机构在董事会的授权范围内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和人事管理。医院重大事项需由董事会民主决策,董事会对产权人负责,院长是董事会决定和选择的人选,院长对董事会负责,以监督与制衡医院内部管理和运行。、股东会

股东会拥有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股东会是非常设机构,仅以会议的形式存在。股东会是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作为所有者掌握着最终的控制权,他们可以决定董事会人选,并将自己的资产交给董事会托管,同时具有推选或不推选直至起诉某位董事的权利。、监事会

股东大会选举监事组成监事会,股东大会任命的监事会掌握着广泛而巨大的权力,从医院内部对董事会、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广泛的监督,对医院的有效运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从三个维度理解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重大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决定》的说明中指出,中央政治局决定这次中央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这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任务”“第二,这是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的根本要求”“第三,这是应对风险挑战、赢得主动的有力保证”。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维度理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即因时而进、因事而举、因需而新。

因时而进:适应时代之变的必然选择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一方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间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联系空前紧密、发展密切相关。中国要妥善处理各类国际风险与挑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更需要适应时代之变,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进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走到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站在“强起来”的时代节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是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生命力的必然选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然选择、是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必然选择。

因事而举: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要求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既着眼于时代舞台,又着眼于世界舞台;既着眼于继承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历史底蕴,又坚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自信,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要求。一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国家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国家治理制度的设计与完善都必须依靠提高党的领导制度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来实现。必须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切实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

二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历经伟大探索和实践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一制度越来越显示强大的发展活力。要在坚持好、巩固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深化改革的能力。以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为引擎,提高国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履职能力,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着力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更加完善、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的制度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决定》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各项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相互衔接、相互协同,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因需而新: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新时代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一是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导向。始终把人民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制度安排与治理实践中,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顺民意、察民情、解民忧、惠民生,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二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提高运用制度和法律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三是要依靠人民智慧。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人民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力量源泉,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把人民作为胜利之本、力量之源,提高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第五篇: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全理解和掌控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 1 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 1 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 108 届 3 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 1 总目标的提出,进 1 步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要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提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发人们广泛关注,但也出现了 1 些值得商议的说法、看法。直以来,1 些人习惯于用西方的理论套中国的现实,把西方的理论看做天然正确的。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论断提出后,就有 1 种声音认为,这表明我们党接受了 1 个西方的概念,乃至把西方现代国家体制说成“善治”体制。这类观点在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____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 1 个国家制度和制度履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 1 整套紧密相连、相互调和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应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 1 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概念,揭露了其内涵和外延。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 1 到____同志的论述上来,正确理解、科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是必须在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历史性成绩。当代中国获得巨大进步的基础是找到了 1 条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道路,构成了 1 套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上是好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 1 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根本特点,是我国最重要的政情,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在这 1 制度框架内进行的。____同志强调:“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可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条件,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规定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善于鉴戒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肯定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整体上是好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足的地方,善于鉴戒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加以改进。历史上诸多文明都积累了丰富的国家治理经验,构成了大量国家治理理论。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政治文明中包含着大量治国理政的经验和理论。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在其发展进程中也积累了大量治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的经验、做法和系统理论。这些都是我们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可以对照、分析和吸收鉴戒的。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实践中探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和方法。

实践出真知。1 切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做法都来自实践探索。我国

改革开放获得巨大历史性成绩的 1 条重要经验就是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就采用,是毛病的就马上纠正,“摸着石头过河”,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应坚持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始终坚持从我国实际动身,通过解决 1个个具体的治理问题,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摸索规律,终究在整体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及其现代化进程本身即具有相生相继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国家治理体系决定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功效,而其现代化的进程不过即是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本框架范畴内的优化进程。对国家治理问题而言,价值、制度、能力、功效是不可或缺的 4 个基本研究尺度,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框架必定是基于价值和制度两大基本尺度而存在的,国家治理能力则侧重突出能力这 1 尺度的内涵,而功效则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的评判,亦即是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依照构成论的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尝试将国家治理体系从基本层次、系统组成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整体而言,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将其划分为 3 个层面进行理解,即价值、组织、制度 3 个层面;在现代社会,价值已作为 1 种内核性概念,即以领导权、主导性气力的情势而存在,组织、制度、行动等更加具体的国家治理内容和进程常常通过价值的引导而产生实际效果。在当代,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民主、法治、科学等价值概念早已融入我国国家治理的进程当中,民主着眼于人民的社会权利及其主体性地位,法治则强调社会秩序与统治规范,科学则突出内容、进程、结果的公道性及其潜伏的自我革新,正是 3 大价值理念的引领和束缚才得以增进社会公正与和谐。在国家治理的行动进程中,制度

作为基本原则和实质性内容而存在,是 1 切治理行动的法理基础和实行总纲,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值得注意的,这里的制度概念更多地强调最为基本的制度和准则,换言之,即以根本性制度、基础性制度为主,现实生活中具体而复杂的实行规范细则除外。而组织作为我国国家治理行动的承载主体和实现气力则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这里划分为政治权利系统、社会治理系统、经济组织系统 3 大组织体系,以分别对应国家治理进程中政府治理、社会治理、经贸治理(企业主体)3 大问题。在这 3 个层次中,价值发挥引导、制度规范框架、组织承载行动,3 者是 1 个系统的整体。

以系统组成的观点来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可以划分为治理结构、体制、功能、方法、进程体系 5 部份。治理结构体系关注国家治理主体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它包括了政党、政府、企业、社团、公民个人、新媒介等多主体,并且通过不断调试其相互关系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化、公道化、人性化、现代化;治理体制体系强调打破领域限制,以公道、高效的规范和提拔、鼓励、协作等制度来实现组织的成长和功能的优化;治理功能体系则强调功效、效果的问题,亦可将其理解为狭义范畴的国家治理能力;治理方法体系则着眼于具体手段,比方协商合作、行政强迫、经济引诱等;治理进程体系则强调剂个国家治理体系的运作进程,最为典型的如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互动、横纵联系等。

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是 1 个古老的词语,中国历代都讲治理,并且积累了大量国家治理的智慧和经验,但这个概念在近2310 年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与传统意义上的“管理”相比,现代政治学和行政学等研究将“治理”拓展为 1 个内容丰

富、包容性很强的概念,重点是强调多元主体管理,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而不是单 1 主体管理。我认为,《决定》中指出的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国家治理”,是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惟体系、话语体系和制度体系中的 1 个核心范畴,是 1 个重大理论创新。“治理”要体现 4 个统 1:党和政府的领导与多元主体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统 1,法治与德治的统 1,管理和服务的统 1,常规管理与非常规管理(应急管理)的统 1。

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逾越,虽只有 1 字之差,却是 1 个“关键词”的变化,是治国理政总模式包括权利配置和行动方式的 1 种深入的转变。这是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必定要求。从“管理”到“治理”的逾越,说明我国将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方面,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采取具有革命性的变革,把中国带入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定位明确,内涵丰富。“治理体系现代化”主要是指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在经济治理体系中,就是要依照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逻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经济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治治理体系中,就是要依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 1 的逻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挥法治在配置政治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就是要依照党和政府领导、培养、规范社会组织,社会组织配置社会资源的逻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发挥社会组织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要把治理体系的体制和机制转化为 1 种能力,发挥其功能,提高公共治理能力。

“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是结构与功

能的关系,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具有本质属性,是治理结构的转型,是体制性“硬件”的更换。只有实现了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才能培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同时,治理能力又反作用于治理体系,执政者、行政管理人员的能力强不强,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对治理结果会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下载13 从报关单微观结构改革浅谈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13 从报关单微观结构改革浅谈海关治理能力现代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材料】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执行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执行力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个新的战略命题,治理体系......

    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执政根基在基层,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在基层,人民对奇特生活的感知在基层,做好基层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讲稿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里程碑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政治上、全局上、战略上全面总结党领导人民在我国国家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原则,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

    申论热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报告摘要】 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乡镇治理看政府改革

    从乡镇治理看政府改革 赵树凯 2005年,中国农业税全面取消,基层政府的活动内容和日常行为发生重要变化。但是,基层政府的制度环境没有改变,基层政府的行为逻辑也没有改变,政府运行......

    从公司治理结构透视财务管理目标

    本文从全新的角度认识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从公司治理结构的高度来把握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变化,进而归结到根本性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当前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