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太平路,最美的城市单行线
青岛太平路,最美的城市单行线
太平路是一条美丽的沿海单行线,是青岛最早和最美的一条道路。
我曾多次行走在这条城市单行线上,看天空日出日落,听大海潮退潮涌,渐渐融入到青岛美丽的风光中。
太平路是青岛最早形成的滨海道路。1892年满清政府登州总兵章高远率四营官兵移驻青岛设防后,即在青岛村一带建总兵衙门和兵营。1893年青岛栈桥建成时,一条不规则的土路逐渐形成。德国侵占青岛后不久,在太平路铺装了沥青路面,基层采用花岗石和三合土填筑,修整后以德皇之名将其命名为威廉街,1914年后日本第一次侵占时期,改路名舞鹤町。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该路定名为太平路。“文革”期间太平路还一度被叫做“东方红路”。太平路在历史中的几番更名,也见证了岛城百年沧桑的历史。
太平路是青岛风光最靓的名片。到青岛旅游的人,只要在太平路景区走一走,看一看,都会被这里的一片片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的美丽景色和怡人气候所陶醉。当人们闲情款步于这条沿海单行线上,就会感觉到青岛带给人的美丽与豪情。
在青岛太平路,栈桥是青岛的形象和代表,它是第一段由德国人修建,第二段由日本人修建,第三段为国民党修理的建筑,若一睹栈桥的魅力,最好是沿桥走进去。这是条通往海中的桥。由于栈桥免费开放,平日里,栈桥和太平路上总是人满为患。我更喜欢清晨的太平路,静静的没有一丝喧闹,矜持地散发着青春的气息。
傍晚时分,我步入太平路对面的小青岛公园,此时游客已少,看日落在大海之中,看太平路华灯初上,光彩夺目。月形的太平路,红礁碧浪,灯光闪耀,人影朦胧,七彩霓虹交织出一个瑰丽的夜色世界。
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占领青岛后留下了众多的德式、欧式建筑,透过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可以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这也使得青岛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太平路青岛路口有一座十分抢眼的老建筑,资料记载说这是原德华银行。它的造型以文艺复兴风格为基调,参照了德意志公用建筑的威严浑厚,四周有宽敞凉台前卫穹形廊。建筑材料除采用青岛特产花岗岩以外,屋顶采用了黑色铜皮这种罕见的材料。
在太平路东首与常州路交叉处,我偶然发现了一个古堡式建筑,建筑外形奇特,我走入才知道,这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座欧洲古堡式监狱建筑,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监狱有一个圆锥形塔顶,整体造型如中世纪古堡,墙体为红色的砖墙,可惜时间已晚,我没有走入到内部观看,据说这里将被改造成监狱博物馆。
在太平路12号,一座金碧辉煌的中国古典民族式建筑为初建于1467年的天后宫,也是青岛市区现存历史最早的庙宇式建筑,目前为青岛民俗博物馆。从博物馆出来,天公突降大雨,我就近到一个楼内躲避,抬头一看,精致的欧式风格在雨中风姿绰约。
第二篇: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年教职工代表大会议程
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年教职工代表大会议程
时 间:2010年3月18日
地 点:礼堂
会议主题:讨论、通过《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2012年发展规划(草案)》
主持人:工会主席郭穗媛
参与范围:学校干部教工代表
议 程:
一、商校长致开幕词
二、朱校长做《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2012年发展规划(草案)》的报告
三、教工代表分组审议“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报告内容
四、各工会小组组长汇报本组教师审议情况,学校领导对各组的审议情况进行现场解答
五、教职工代表进行表决
六、工会主席宣布会议决议
七、朱校长致闭幕词
八、宣布大会闭幕
第三篇: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年教职工代表大会闭幕词
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年教职工代表大会闭幕词 各位教职工代表:
我校2010年教职工代表大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各项任务,现在即将闭幕。
此次大会的胜利召开,离不开各位代表、各位老师的支持、配合,更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心。在此,我由衷的向大家道一声:辛苦啦!
本次的大会开得热烈、紧张,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与会的教师代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认真听取并审议了学校朱校长作的《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2012年发展规划(草案)》报告,并为“我校的三年发展规划”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上,各位教职工代表做了交流讨论,代表们积极发言,对我校三年规划中的各项工作目标予以积极的肯定,并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说明老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强烈,将个人的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今后的三年,让我们齐心协力,锐意进取,按时保质完成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再创工作新佳绩!
最后,我宣布《青岛太平路小学2010年教职工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第四篇:青岛城市发展史-演讲稿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西南的胶州湾,是我国历代的重要港口,明代时设有浮山防御千户所。清代因为采取对外闭关自守的方针,使青岛港口的地位下降,但仍设有粮仓及税卡。当时因其天然良港的优势,让列强们垂涎欲滴。青岛的由来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也就是今天的小青岛。《胶澳志》中说:因其“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时间轴
这是青岛近代的土地归属和版图变迁。在1897年的时候,青岛被德国侵略,开始了长达17年的殖民;之后又被日本在一战跟二战的时候,先后两次占领;最后在1945年才正式将青岛收回来。纪念碑
这是一座见证历史的纪念碑,位于现在的青岛太平路旁,是一座底部呈六角形的白塔式全花岗岩建筑,通高约为16米。它先后经历了三次更名,最后于1967年拆除,现在只剩下一块刻着“重光”二字的石碑残骸。德占时期
青岛市的城市发生变化,要从德占时期说起。1897年德国发动战争,侵占了胶州湾,在青岛树立了一座“占领纪念碑”。1898年3月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强行租借胶州湾99年,使青岛沦为德帝国主义的殖民地。然而,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单纯的经济与原料掠夺不同,德国是把青岛作为永久殖民地进行长期投资建设的。德国人在其长达17年的统治中,完全按欧洲市镇的建造模式,修筑了一座典型的西方建筑文化理念的城市。德占时期青岛建设
德国人用17年的时间,把一个乡村变成一个经济繁荣的都市,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政治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城市布局合理,市内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设施,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共工程,如令人羡慕的电力系统,现代的下水道排水系统,现代化的学校,相当高的卫生标准,有驰名亚洲的海水浴场;经过十年的城市绿化,使昔日荒山秃岭变成花园式的城市;青岛成为亚洲最清洁的城市。
德国人在青岛创立的土地制度更在德国和全欧洲推广,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孙中山先生还专门邀请这位青岛土地制度的始作俑者到广州,探讨中国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终于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
1898年地图:当时大规模城市建设尚未开始,因此基本反映了青岛建置时期的面貌。图中可以见到四个较大的村落(上青岛村、下青岛村、小泥洼村、大鲍岛村)。
1902年地图:1900年开始的青岛规划中,德国人将城市设计为背山面海的开放式格局,而且道路网顺应自然地势布局呈放射状、自由式和棋盘式相互扭和的形式,淡化了中国古代大城市中道路网的“经纬”关系。结合道路网的布局,在不规则的交叉口处放置一些具有标志性的建筑。这种模式造成了如今青岛城市中道路方向感极不明显的状况。1910年地图:在1910年,德国人完成了对青岛的第一轮城市建设,青岛前海一带的重要建筑也都给予标注,以及建立多处军事设施,来确保长期占领胶澳租借地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地位。
(标注的建筑:如沙滩旅馆、总兵衙门、山东铁路公司、船坞工艺厂、德华银行、亨利亲王饭店等;图中的军事设施有:俾斯麦兵营、毛奇兵营、汇泉炮台、团岛炮台、俾斯麦山炮台等)欧式建筑
德国人在建造青岛城市的初期,曾将城市南部靠海岸的地带划定为欧洲人区,他们居住的就是各种折衷主义的欧式建筑。里院建筑
而青岛居民们则被迫往外迁移。受到当时街坊过小再加之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形式的影响,中国人居住的大院被修建成了一种以两层为主且围合成内天井状的院落式建筑,建筑一般一层临街设店铺,二层供居住。院落内一般只设一处集中“水龙头”和厕所,通过骑廊式过道进入院内。
这种建筑模式是西方文化中竖立划分的商住一体楼房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住宅相结合出现的产物,是一种典型的中西合璧,亦是西方文化对中国原有生活模式冲击后的具体体现。第一次日本占领时期
1914年日本人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从德国手里抢夺了青岛,日本人依然按德国人的规划设想,只是建筑风格又开始发生变化。这期间由于钢筋混凝土技术已在日本逐渐开始使用,所以青岛也随之出现大量平顶屋面。在这段时期,有数万日本人移民青岛,并投资建厂,于是青岛开始成为中国重要的轻纺工业基地。而在抗日战争时期,这些日本工厂被中国军队一夜之间全部炸毁。北洋政府执政时期
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当时英国和法国是主张将青岛全部归还给中国的,可和约又将原德国在太平洋的岛屿分给了日本,日本以青岛是德国的租界区为由,坚决不同意将青岛归还中国,中国代表团就山东问题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到了1922年,经过了两个月的谈判,中国北洋政府以高额赔偿金为代价与日本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收回青岛。
国民政府执政时期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成立青岛特别市,直隶中央政府行政院管辖,成为抗日战争以前中国的六个院辖市之一。1930年,改称青岛市,建制不变。(六个院辖市:南京、上海、北平、天津、青岛、广州)第二次日本占领时期
1938年1月10日,日军再次占领青岛市;
1939年1月设立青岛特别市公署;同年6月,为实施其“青岛大都市”计划,将即墨县、胶县划归青岛,称为“大青岛市”。解放战争时期
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收青岛,青岛仍为行政院院辖市,并恢复了抗战之前的境域,将即墨县、胶县划出。中国成立时期
青岛解放之后,归山东省管辖,全市陆海面积为137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只有 210.6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前
建国以后,青岛的版图发生了3次调整,到了1961年,面积扩大到950平方公里,之后基本保持稳定。改革开放时期 第一次区划调整
一直到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11月,即墨县、胶南县、胶县的大部分划归青岛市管辖,青岛全市总面积扩大到约为6000平方公里。
1983年10月,平度县和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青岛全市总面积约为1.1万平方公里。至此,大青岛的格局终于初步形成。
1987年~1990年,青岛市陆续实行撤县设市,成为全国第一个二级城市群。第二次区划调整
1994年,青岛市第二次区划调整。每次城市区划调整的大原因都是相似的,那就是现有的区划不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求,必然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但每次调整的关注点是不同的。第一次区划调整是为了扩张规模,保证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的需求;而第二次区划调整是为了使青岛迅速成为一个大规模的、富有生机活力的城市。调整实施“东移、北进、西跨”的战略,扩大了城区范围,带动城市发展。第三次区划调整
2012年,青岛市第三次区划调整,注重资源配置的优化以及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4年,黄岛区和胶南市合并后的新黄岛区成为了青岛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2017年,即墨撤市设区,青岛市区面积达到5214平方公里,从此跻身“特大城市”行列。同年提出了“三湾三城”的 全新城市框架,千年商都跨入“即墨区”的新时代。青岛景色
如今的青岛,在老城区仍然保留着一百多年前的欧式建筑和里院建筑,但给人的印象,更多的是灯火璀璨的夜景、仙气十足的自然风光,还有优美的海岸线。
第五篇:青岛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
青岛城市品牌建设思路探讨
[摘 要] 城市品牌是21世纪城市建设、规划和发展的新概念、新理论、新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城市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塑造城市品牌已成为各国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打造城市品牌需要为城市品牌正确定位,合理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以经营理念管理城市,大力培育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本文以城市品牌为核心,围绕青岛市在塑造“品牌之都”城市品牌战略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青岛城市品牌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 青岛 品牌 品牌经济 城市品牌 自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平均水平已从20世纪初的12%达到20世纪末的47%,经济发达国家更达到70%-90%。中国也在改革开放以后,迎来了历史上城市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仅1990年至2010年间,全国地级城市由188个增加到294个,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由31个增加到41个,城市总数达688座。我们看到21世纪以来,各个城市都打出了进行城市营销、建造城市品牌的旗子,城市也开始塑造城市品牌,渴望利用和挖掘当地所有的资源,创造出自己城市的特色。
一、在深化品牌经济概念的认识中打造鲜明“烙印”的品牌城市 21世纪世界进入了品牌经济主导市场发展趋向的时代,现代城市进入了品牌形象主导城市竞争胜负的时代。现代城市学揭示,现代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三要素是:创新、品牌、环境;创新过程形成的主要“结晶物”之一是品牌;现代城市的发展是与品牌经济的崛起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显然,创新型城市必须具备两大功能:一是科技优势;二是品牌优势。城市通过创新形成的创新力只有转化为品牌力,才能使科技优势出现“有的放矢”的局面;不断发展的创新力是品牌经济取之不竭的源泉。
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揭示,凭借科技优势与品牌优势和建立在科技优势与品牌优势基础上的国际规则,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的垄断,从中谋取大量超额利润。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加快推进品牌经济发展;强大的品牌经济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物质基础。只有在建设创新型城市中推进品牌经济发展,才能真正建设成创新型城市。
品牌经济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由单个品牌产品集合起来的价值总量形式的物质实力整体,在理论的意义上称之为品牌经济。品牌概念的本质就是“烙印”。21世纪的竞争最主要的表现为城市的竞争,当这个物化了的、已经具有了“烙印”性质的“品牌”在城市的各个领域都表现着它的“统治地位”时,抓住这个“统治地位”带来的机遇,打造品牌城市,就能极大地促进创新成果及时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城市强大的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把创新与品牌同城市精神结合起来,实现一体化发展,把城市精神融化在创新中,融化在品牌中,就会形成特色的创新成果,形成特色的不同类别的品牌群,实践的结果是,这个城市就会有着鲜明“烙印”的城市品牌,就会永远充满活力的向前发展。
现代品牌学揭示,城市价值最终体现为城市品牌,因为城市品牌是城市价值最大化的集中体现,代表了城市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带来的最大利益。如果说资源禀赋决定了城市竞争的比较优势,那么城市的品牌和价值才是城市竞争比较优势的核心。青岛建设品牌之都的实践证明,单一品牌集合而成的品牌经济发展模式,必将由“名城基地”通过集群式集合起的品牌经济发展模式所替代。品牌产品与品牌企业的生命力在于以产品价值链延伸为基础的品牌价值链的延伸。
面对“十二五”规划期的新形势、新任务,城市决策要更加重视以品牌为主导的城市价值提升和内涵挖掘,用城市价值理念指导发展思路创新,指导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全面把握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舆情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
二、青岛城市品牌的形成发展过程
城市品牌的形成一般有其历史和现实的丰厚基础,是从诸多要素中综合、概括、抽象、比较、筛选出来的。形成城市品牌的要素主要有历史角色、文化底蕴、人文风情、地理特征、产业优势、经济实力、发展前景等方面。假如某城市在某要素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则该城市就可以该要素为主来塑造其品牌。例如:根据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洛阳和南京分别被称为“六朝古都”和“九朝古都”;由于文化底蕴的特色,巴黎和香港分别被称为“时尚之都”和“动感之都”;由于人文风情的特色,大连被称为“浪漫之都”;依靠地理特征,武汉被称为“九省通衢”,广州被称为“祖国的南大门”;根据产业优势,鞍山市被称为“钢城”,河南新郑市被称为“中原枣市”等等。
青岛在长期的城市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现代城市经营之路,并因此于2004年11月作为“一个随时能感受到品牌力量的城市”当选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青岛是一个品牌荟萃的城市,也是我国最早拥有国际知名品牌的城市之一。早在1903年,就诞生了著名的青岛啤酒。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岛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和积极推进“品牌兴市”战略。青岛的品牌已经从经济领域、服务领域逐步渗透到党政机关以及社会诸多领域,青岛不仅培育和成长出一批国内外名牌产品、名牌企业,还涌现出一批服务品牌、机关品牌。特别是机关品牌的崛起,填补了品牌在机关层面的空白,形成由企业品牌、机关品牌、服务品牌“三位一体”的品牌城市体系,实现了“点-线-面”的整体发展,为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跨越奠定了基础。目前,青岛作为“中国品牌之都”,既拥有海尔洗衣机、电冰箱和青岛啤酒3个世界品牌,27个“中国驰名商标”,69个“中国名牌”产品;又有40个服务名牌,36个机关名牌。青岛,无疑已成为中国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正像中央电视台对青岛城市整体评价的那样:这是一个随时都能感受品牌力量的城市。这里诞生的品牌,已经影响了中国,正在影响世界。
三、青岛“品牌现象”的主要特色
1、名牌战略孕育名牌产品 促进品牌经济发展
青岛是全国最早实施名牌带动战略的城市之一。企业品牌是品牌经济的主体,它以市场为导向,走一条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之路。其发展逐步呈现出品牌国际化、品牌本土化、产业品牌化和品牌产业化趋势。如:“海尔洗衣机”、“海尔电冰箱”、“青岛啤酒”,以及“海尔”、“青啤”、“海信”、“澳柯玛”、“双星”……
早在20世纪80年代,市委市政府就提出实施名牌战略,从名牌战略的提出、实施到发展,青岛大体进行了三步曲。一是孕育、提出名牌战略。1984年青岛在全国率先提出“名牌战略”的概念,制定了《1984-1990年重点产品发展规划》。1988年首次提出了名牌战略的思想。1989年出台了《关于在工业系统全面开展争创“青岛金花”活动的通知》,以创金花产品为载体,实施名牌战略。在全国首次推出的2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青岛有5个,占中国驰名商标的1/4。二是以争创“青岛名牌”产品活动为载体,打造国家级知名品牌。1994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争创“青岛名牌”产品活动,提出“培育名牌、发展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思路,形成了以海尔、海信、青啤等六个名牌企业为核心的名牌群体,并将名牌战略迅速向重化工业及民营经济领域延伸,培育出一批名牌产品,其中25个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三是发展品牌经济,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打造“品牌之都”。沿着“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轨迹,将发展品牌经济作为重点、核心和关键,在各个领域培育发展壮大品牌经济,实现由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跨越;由中国名牌向世界知名品牌发展。2004年建立新创工业知名品牌奖励制度,以名牌产品为核心,以名牌企业为载体,发挥名牌效应,以名牌企业集团带动,以著名品牌引领,实施品牌经济升级战略。2005年出台品牌经济工作意见,2007年又先后出台《关于促进品牌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纺织服装品牌集群发展的意见》,按照“提升壮大一批、扶植培育一批、恢复挖掘一批”的方针,多措并举,促进品牌经济的升级,打造“品牌之都”。2003年经世界品牌实验室认定,海尔品牌入选世界百强品牌;2004年青岛被评为“品牌之都”;2005年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中国十大名牌,海尔列首位,青啤列第四位;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群制造业拥有的国家级、省级名牌占全省的64%。在“2005中国自主创新品牌高层论坛暨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峰会”上,青岛荣获“中国品牌之都”称号。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已经进入技术创新与品牌主导发展趋势的时代。品牌经济在经济运行中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形态。从产品品牌到品牌经济,从品牌经济到品牌产业集群,再到品牌城市,是经济运行和城市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2、品牌经济启蒙品牌服务意识 提升城市文明
青岛也是较早推出服务品牌的城市。服务品牌坚持以顾客为导向,强调“顾客体验”,把满足顾客需求、提供个性化超值服务作为标准,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载体,提升服务质量,拓宽服务渠道,赢得顾客赞誉。如:“情满旅途”、“海之情”、“一线连万家”、“海滨小金”、“公交张峰”……。
1993年青岛在全市窗口行业开展了以“创优良秩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做文明市民”为主要内容的“三优一做”活动。随后,市文明委提出“有形的产品可以创名牌,无形的服务也可以创名牌”的要求。1999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施意见中,正式提出了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名牌战略,要求在全市各行各业中组织开展了“创服务名牌,树青岛形象”活动,激励各个行业为群众提供文明、真诚、优质的服务。2000年涌现出海尔“真诚到永远”、交运集团“情满旅途”等6个青岛市服务名牌。在此带动下,各基层单位积极响应和参与,将创建活动从最初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气、车等窗口行业逐步延伸到各个层面,现在拓展到所有窗口行业和社区、农村等。目前,全市已有40个服务名牌。通过创建服务名牌,加大了服务透明度,强化了社会监督力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受到群众的普遍好评。实践证明,创服务名牌活动既是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又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的增长点。10年间,青岛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最具风情的城市”、“宜居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务城市”……
3、机关品牌崛起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青岛是全国率先推出机关品牌的城市。机关品牌是品牌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机关品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文化为核心,以管理为关键,以服务为支撑,走一条由部门发展战略-城市发展战略-品牌城市之路。其定位于机关使命、核心价值观、共同愿景。强调正确地履行职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它是服务效率与质量的公开承诺,对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对外作出承诺、接受监督,追求的是绩效卓越、人民满意。如:“铸绩惟民”、“忠诚服务”、“公信组工”、“弘理聚心”、“平安青岛”、“谋远健行”、“人诚事公”、“细微精良”、“七彩华龄”……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WTO后过渡期逐步推进,城市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要腾飞,机关先助力。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强劲的城市核心竞争力,而建设一个高绩效的机关则是不断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自2001年开始,青岛市机关品牌创建工作,经过了“实践探索,规范提升,完善机制”等三个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青岛引入国内外大企业成功管理经验和理念,在市直机关开展了“学海尔,创品牌”活动。2003年在市直机关涌现出“真情相助”、“市情信达”、“文档连心桥”三个机关服务名牌。2005年按照“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的要求,市直机关工委在多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将顾客导向的机关服务品牌提升为由使命、愿景、价值观定位的机关品牌,从机关使命和部门职能出发,强调机关在使命指导下优质高效服务,实施文化管理,先后出台了《关于在全市机关创建机关品牌的意见》和《青岛市机关名牌评选管理办法》,制定了机关名牌评价标准,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编辑了中国第一部机关品牌与文化创新专著《机关品牌》,举办了首届“全国机关品牌论坛”,搭建起交流互动平台。各单位积极响应、全员参与,把机关品牌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遵循品牌发展规律,从观念上突破,把创建机关品牌渗透于机关工作的方方面面,涌现出一批机关品牌和机关名牌。92%的市直机关拥有自己的品牌,其中机关名牌36个。将品牌引入党政机关是一个创举,它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机关作风,深化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工作;有利于建立“施政成本低、法制意识强、管理绩效高、服务品质优”的机关治理模式,加快机关现代化建设步伐;有利于优化城市发展软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跨越。2008年中国城市公共部门竞争力,青岛位居第六。2009年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青岛由第十二位攀升至第七位,实现了“精彩一跃”。
实践证明,机关品牌建设已成为创建高绩效机关、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其主要成效表现在:凝心聚力、作出承诺,提升了机关公信力;更新观念、转变作风,提升了机关执行力;再造流程、强化管理,提升了机关创新力;注重绩效、优化环境,提升了城市竞争力;率先实施、辐射带动,提升了青岛的影响力。青岛在全国率先大胆探索实践机关品牌,既得到企业、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又得到中央、国家、省直机关工委和中国著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黄燕明指出,“青岛市机关品牌创建工作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创新机关文化的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贾春峰教授认为,“青岛机关品牌的首创,填补了整个世界品牌建设系列中的一个空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值得重视、值得总结、值得肯定、值得称道。”
四、青岛塑造“品牌之都”的经验
1、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品牌经济崛起的根本保障 从青岛品牌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政府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创建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顺势引导,有为而治,运用市场的手段、社会的力量,由点及面加以推动,不断营造与优化着品牌成长的良好硬软件环境。一是加大名牌企业技改力度,提高名牌竞争实力。技术及其装备水平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青岛市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并运用自身财税杠杆,加大对名牌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如青岛啤酒,1978年其产量只有4万吨。通过不断地技改投入,1992年产量为24万吨。2006年,青岛啤酒年产销量已达409万千升,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2%,出口量占全国啤酒行业的50%以上。自“八五”以来,我市每年都根据企业的申请排出30个名牌产品技术改造重点项目予以资金与政策支持,从立项、实施到投产、达产实行一条龙服务,加快名牌企业的技术改造速度,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竞争力,造就了一批在全国同行业极具实力的大型名牌企业。
二是发挥品牌优势,实施强强联合。品牌的发展往往是从名牌产品开始,继而发展为名牌企业、品牌集群的,在此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青岛市政府通过资产划转、整合重组等多种形式,先后组建了海尔、青啤、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一批名牌大型企业集团。如利用 “海尔”名牌效应,由原来的海尔电冰箱厂吸纳青岛冷柜、空调器、洗衣机等企业后,短短几年时间,企业整体规模和经济效益呈跨越式增长,为争创世界级家电名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使企业放开手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青岛市政府先后将青岛啤酒集团、海尔集团、双星集团、海信集团、澳柯玛集团、黄海橡胶集团等企业,由原行业主管部门管理调整为由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市直企业,减少了对名牌企业的管理层级并适时建立了对名牌企业服务的直通车制度,对名牌企业的发展实施全程高效服务,最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的行政成本。
三是营造企业家良好的创业环境,建立稳定的企业家队伍。市政府始终将优秀企业经营者作为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把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作为推动品牌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2、创立特色城市品牌形象塑造轨迹
现代市场经济已经全面进入了技术创新与品牌主导发展趋势的时代,从产品品牌到品牌经济到品牌城市成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青岛在推进品牌形象发展中正是这样形成了有特色的发展轨迹,即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名牌行业→名牌产业→名牌产业集群→品牌城市。当名牌产业积聚到一定量时,提出了由“中国名牌”城向“世界名牌城”转变;当品牌经济总量积聚到一定量时,又适时地提出了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的转变。进入21世纪以后,青岛发展品牌经济取得了辉煌成果,获得了“中国品牌之都”称号,这极大地推动了城市品牌经济的发展,使青岛品牌城市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建设国内重要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城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注重城市品牌形象延伸体系建构
青岛在推进品牌城市发展过程中,全力打造五大品牌体系:品牌产品群、品牌企业群、品牌产业群、服务品牌群、政务品牌群。品牌产品群、品牌企业群、品牌产业群共同打造城市强大的品牌经济,尤其是品牌产业群更成为品牌经济的新亮点。品牌产业群从根本上解决了单个品牌产品不能做大做强的问题,使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在城市或区域内形成上下游紧密的产业链,进而以产业集群的兵团作战气势,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服务品牌群的崛起和发展成为制造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支撑力,服务品牌的推出,将非常有助于服务业的发展。政务品牌群的迅速壮大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着日益完善的政务环境,成为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青岛建设“品牌之都”的发展建议
城市品牌的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环境、社会等诸多因素,因此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品牌城市在概念上应是高品质的产品,高品位的城市,高品行的市民有机融合,实现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品牌城市过程中,应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理解和强化品牌概念和意识
从品牌产品到品牌企业到品牌城市,现代社会人们的品牌意识已扩展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导引着消费、生产领域的各类发展要素的流向,强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高速发展。强化品牌意识关键在于借助自身优势,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精品。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应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认真分析品牌形成过程,深入挖掘当地自然的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势,以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
2、构建科技型知识城市
科学技术对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资本和劳动力的作用,科技进步不仅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的动力,而且也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城市超越其经济、技术鸿沟,追赶发达国家的动力与源泉。因此依靠科技进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构建知识城市,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与升级,是城市增强其综合竞争能力和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关键。
3、构建经济强市
经济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中心任务,应以扶持支柱产业为龙头,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当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制定产业法规和政策,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化;实现产业结构的均衡。要根据区位优势保持恰当的产业比例,以充分利用区位资源,做到产业在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上保持有机结合;培育一批名、特、优产品,提高城市的知名度。港口、海洋、旅游是青岛经济的三大特色,也是青岛建设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发展重点。我们将牢牢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和承办2008年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历史机遇,全力打造“中国北方航运中心”、“中国海洋科技城”、“中国帆船之都”、“中国旅游度假胜地”等城市特色品牌,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重点加大对与美国CES合作的青岛电子家电国际博览会、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海洋节、青岛国际时装周等现有品牌展会的培育力度,积极引进国际名牌展会,大力提升会展品牌,力争用2-3年时间使我市跨入继北京、上海之后的全国重点会展城市行列。在大力发展品牌经济的同时,要大力弘扬 “诚信、博大、和谐、卓越”的青岛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双学三创”活动,培育发展机关政务品牌,提高行政效能,促进“繁荣青岛、文明青岛、平安青岛”建设,推动我市实现由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跨越。
4、构建特色精品城市
注重形成独特的城市风格,重视当地人文景观与旅游自然景点的相呼应;积极形成开发热点,用市场经济思维模式和现代理念去经营城市,有效地保证城市土地和各类资产的增值升值;注重扩大城市生产和消费需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着眼长远,认真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布局,建成一个功能完善、风格独特、市场活跃、吸引力和辐射力强的品牌城市。
5、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市民素质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风貌,是城市的精神品牌,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加强宣传,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和全民健身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内容,激发市民热爱家乡,关注城市发展,支持并参与城市建设与治理的热情,形成人人代表城市形象,人人关注招商引资,人人关心城市发展环境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陈建新,等.试论城市品牌.宁波大学学报,2004 [2]徐飞.打造城市品牌,建设品牌城市.黑河学刊,2003 [3]郭先登 青岛:打造“烙印”鲜明的品牌城市 2009 [4]杜青龙,袁光才.城市品牌定位理论与实证分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5]李成勋.城市品牌定位初探 市场经济研究,2003(4).[6]田书芹 王东强 青岛城市企业品牌形象塑造的经验及启示 温州学院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