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新昌建县以来的1100多年历史看今后发展
从新昌建县以来的1100多年历史看今后发展
新昌新闻网 | 作者:县委书记 温暖 | 2011-02-09
新昌1100多年的建县史,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果,留下了许多优良的传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今,“十二五”开局在即,新昌正站在一个全新的发展起点,如何从过去1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挖掘和继承好的经验做法,用以指导新昌今后科学发展,十分重要,大有裨益。
一、从历史方位看,新昌1100多年置县发展进程,积累沉淀了宝贵的发展经验和深厚的精神财富
新昌建县于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是古代越州或绍兴府所属八县中建置最晚,县境最为偏僻的县。县志称:境内百里岩疆,三面环山,交通不便。山陬之地,长期封闭。旧志也称:地貌陡峭不平,土质瘠薄少肥。不生嘉谷,不产鲜肥,无渔盐舟楫之利,财赋岁入不及上县十之一二,素称“地瘠民贫”。但就是这样一个地瘠民贫的山区小县,在历代先民的不懈努力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深刻新昌烙印的发展路子,成为一颗千年文化孕育的浙东明珠,发展成为浙东名邑、经济昌盛的发达县。探寻新昌的发展历史,这期间大约有三个关键阶段在促进新昌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新昌置县到两宋时期(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随着人口的南迁,山区小县迎来了文化发展的高峰,为新昌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精神土壤。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人口开始集聚,教化渐见推行。古代的新昌,交通不发达,区位优势不明显,再加上地旷人稀,山深林密,是避世避乱的好地方。特别是一场始于东晋、唐末的人口迁移,到两宋进入一个高峰。中原士族为避战乱纷纷来此隐逸遁世,外来居民陆续迁入。随着人口增加和地域文明传播,偏僻山区逐步得到开发。宋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有23000户,47767口,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有28820户,77572口。随着人口的增多,区域文明开始兴起,再加上新昌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大批的文人墨客前来诗文唱和。晋代就有竺潜、支遁等十八高僧以及王羲之、戴逵等十八高士游憩。彼时正值佛学盛行,三僧开凿石城弥勒像,新昌也因此成为东南早期的佛学中心。到了唐代,李白、杜甫、孟浩然、白居易等知名诗人相继入剡漫游,留下了大量诗文,形成了“唐诗之路”的文化盛事。据统计,《全唐诗》有作者2000余人,其中到过新昌的有278人,占了13%,可见当时新昌文化之盛,堪称浙东文化中心。文化的盛行,促进了新昌的早期发展,偏僻山区逐步得到开发。两宋时期,新昌的可耕地多已开发,接近20万亩,到明清一直稳定在26万亩左右。2.清中期到民国初期(18世纪中至20世纪初),文化的兴起和繁荣,吸引了更多的人向新昌集聚,迎来了近代工商业的萌芽,为新昌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近代工商业开始萌芽,工场手工业开始起步。特别是清朝推行“摊丁入亩”政策后,人口发展达到高峰,公元1791年,全县人口增至21731户,共127506人。到了民国初期,全县人口更是高达278365人,100多年的时间,人口净增150859人,是新昌历史上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随着人口的增多,工商业也逐步发展起来,特别是到了清代中叶,新昌工业开始萌芽,催生了一批手工作坊,如公元1769年兴办了两家纸厂和茧灶,1724年兴办了朱永兴铁铺,公元1841年兴办了章萃丰酒坊,公元1855年兴办了董大生酒坊,公元1890年兴办了恒德镬厂等手工企业。到清末民初,全县共兴办各类手工作坊191家,涉及到铜、锡、铁、木、竹、印刷、成衣、酿酒、银楼等21个行业。民国时期,近代工商业零星发展,工业有碾米、织布、制茶、缫丝、发电等数十家,商号近千家,并形成了烟、茶、丝、术等四大传统产业。到1934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约4000万元。这些手工作坊和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新昌工业基础。
3.建国后到改革开放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今),通过机制体制和科技的创新,新昌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高潮,实现了两次跨越,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解放后,经过几个时期建设,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并不断发展,建成了丝厂、轴承厂、制药厂、丝织厂、毛巾厂、水泥厂等一批企业,完成了长诏水库、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新昌大桥等一批基础设施工程,初步形成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县城面积有所扩大。到1979年,工业比重首次超过农业,工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驶入快车道,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新昌进入跨越发展阶段。1984年,新昌率先在企业中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和“工效挂钩”制度,实行“放水养鱼”政策,形成了体制上的先发优势。1993年,新昌又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推行了资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探索了公司制改革,组建了一批适应市场变化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成为当时全省国有企业改革典型,形成了国企改革的“新昌经验”和“新昌现象”。1995年前后,新昌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要求,抓住科技创新的机遇,使新昌成为第一批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全省科技进步先进县,形成了科技上的先发优势。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5亿元,增长11.2%;财政总收入达到28.1亿元,增长21.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5亿元,增长2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00元,增长9.6%;农民人均纯收入11263元,增长13%。
新昌1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积累和形成了一些好的优势和传统,凝聚着新昌人独特的人文精神:
1.俭持家、耐劳苦,骨子里有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守望。新昌自古就是蛮荒之地,资源少,条件差,土质瘠薄少肥,不生嘉谷,不产鲜肥,再加上水患、匪患、战乱不断,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这种恶劣的自然生存条件,非但没有挫伤新昌人的锐气,反而养成了新昌人肯吃苦、尚节俭、善创业的新昌精神和地域品格,以及敢于走出大山,创造美好生活的渴望。县志载:古代新昌,地瘠民俭,俗朴风淳。民耐劳苦,勤耕读,尚礼文,节衣缩食而弦诵相闻。平民生活俭而陋,不尚装饰。正是凭着新昌人自己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征服自然、治穷图强的华美乐章。得益于这种俭持家、耐劳苦、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新昌从容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关,进入了新的发展历史阶段。
2.不守旧、敢尝试,骨子里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因子。新昌虽然地处偏僻,但这个地方并不闭塞落后,相反十分开放。究其原因,主要得益于本土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兼收融合。自东晋以降,始自南北朝的中原士大夫南迁,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带到了新昌,外来文化与本地文化两种文化互相融合提升,先进文化在落地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造本土文化,形成了新昌文化兼容并收、包容开放的特质。古代新昌,文人墨客云集,诗文唱和,史不绝书,形成了著名的唐诗之路。同时,当时的新昌也是佛、道文化研究的中心,十八高僧等曾在此修道养生,传经说法。这些都说明我们新昌是一个包容开放、兼容并蓄、开拓创新的社会,涌现出了一批敢试敢想、改革创新人物。如1961年写出《关于包产到户》投书中央的第一人陈新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企改革的新昌经验,新昌第一代企业家群体,新昌中学的创造小发明等等,说明新昌人骨子里有一股敢于探索,敢于尝试,敢于打破常规,有非常强烈的创新意识。得益于这种不守旧、敢尝试、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新昌突破了前进道路上的种种障碍,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3.重人才、善学习,骨子里有一种耕读传家的精神品格。新昌素来非常重视人才,重视教育。早在宋代,就开始设置各类教育机构,置县学,建书院,举义学,设家塾,士皆业儒,文风昌盛。明万历县志载:独其俗淳厚,先民之流风善教犹有存焉,故于东南为望邑。清康熙县志序中说,特其地多闻人,为孝友、为节义、为理学,经济文章,代不绝书。到了明清时期,人才辈出,科第连绵,全县先后中文进士283人,武进士9人。在新昌历史上出了许多知名人物,如北宋兵部尚书石公弼,南宋左丞相兼枢密使王爚,理学家石墪、监察御史黄度,明兵部尚书何鉴、吕光洵,礼部尚书潘晟等。这种耕读传家的传统,源远流长,传承至今。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以来至2009年,全省66名高考文理科状元中,新昌就占了4名,以不到全省人口1%的比例,占了6.1%的高考状元。得益于这种重人才、善学习、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新昌集聚了强大的人文力量,为全面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二、从当下方位看,新昌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期,亟需突破面临的重大关键问题 经过一代又一代新昌人的共同奋斗,新昌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绩,依靠新昌人特有的创业创新精神,肯吃苦、善学习、俭持家的优秀品格,实现了从次贫县到经济较强县的跨越。但从新昌当下的方位看,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转型发展期、社会矛盾突发期、要素瓶颈制约期、城市功能提升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去突破。1.观念和方向问题
从思想观念看,新昌历史上是一个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善于创业创新的地方,思想开明,改革意识较强。新昌人普遍有着一种不愿守旧落后,敢于走出大山,敢于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事实上,正是凭着这种新昌人特有的闯劲,我们实现了两次跨越,逐步跻身全省经济较发达县市行列。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下来,比起周边县市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我们的步子还是迈得小了,改革创新的锐气减了,解放思想的意识淡了,小富即安的心态浓了,多多少少有些固步自封,裹足不前。不要忘了,新昌的传统文化中守旧的思想还是比较强的。翻看新昌县志,曾记录着:“长期务本重农,轻商贱工,安土重迁,固守家园,外出谋生奋斗者稀少。交通闭塞,风气保守。民国时期,公路开通后,从事工商者日众,风气渐开。”可见,新昌历史上,保守的思想还是很浓的。站在新昌这样一个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再不解放思想,再不锐意进取,再不开拓创新,新昌在下一轮发展中就会落在后头。
从发展方向和动力支撑看,新昌是一个山区小县,资源要素制约明显,发展难度比周边县市大,如何实现再次跨越,或者说,新昌未来经济的发展靠什么来支撑,这是事关新昌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应该说,新昌经济发展到今天,跟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正到了一个关键的发展节点。依靠传统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无法承载,经济正进入一个转型发展期,改革正处于一个攻坚突破期,社会正处于一个矛盾多发期。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困境,新昌的发展往哪里走,确实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从新昌发展历程和经验看,今后的惟一出路,只能依靠创新支撑,依靠科技进步。正是依靠科技创新,我们实现了两次跨越,今后新昌要有大的发展,还得靠科技创新来支撑,特别是从新昌的要素制约来看,资源有限,用地不足,重视科技创新,是促进转型跨越的主要途径。我们在“十二五”规划编制中,提出的以推进转型跨越和建设山水品质之城为主线,立足产业新平台和科技生态城建设为支撑点,实现“一领先四提升”,最终实现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并在2020前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这个大方向总体是可行的。因此,新昌未来的发展必须要紧紧依靠转型发展,依靠创新支撑,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科技产业和生态休闲产业。2.要素制约问题
新昌“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形结构,决定了我们的要素制约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难度更大。境内不通铁路,不靠海,也没有港口,区位条件也不见得特别优越。从土地保障看,平地只占6%,发展空间相对不足,土地要素制约较为严重,特别是由于土地资源匮乏,开发成本大,土地价格偏高,甚至出现有好项目却无地可供的现象。尽管我们有2-3万亩的低丘缓坡可以开发,新启动的新平台也规划了未来20年左右的用地空间,但总的容量跟周边县市动辄上万亩开发比起来,后劲还是明显不足。再加上省里每年批给我们的指标不到1000亩,用地供需矛盾特别突出。从生态环境承载看,新昌的环境容量有限,生态比较脆弱。并且我们的工业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狭长的县城,工厂与城市挤在一起,水、气环境容量极小,一些项目和产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从资金保障看,新昌大企业小银行的格局还没有打破,县域金融系统内资金有限,中小企业融资比较困难,加上国家对政府性融资平台的清理,银根收紧,加剧了融资压力。特别是园区的持续发展问题,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基础配套差,征地拆迁难,预征土地处置面广,各种干扰多等,总的来看,发展不快,形象不佳。另外从人才保障看,新昌难以吸引到一流的人才,城市的形象和软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等。3.发展结构问题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城乡两元结构问题,城乡差别大,是我们发展中碰到的首要难题。可以说,县城集中了全县80%以上的经济总量,而面广量大乡村经济发展依然落后,面貌依然破旧,农民依然比较贫穷。虽然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幅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但农民增收乏力的现状还没有真正改变,城乡差距缩小步伐缓慢。据2009年统计,全县41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多达273个,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65.8%,其中2万元以下的有236个,占56.9%。表现在农村面貌上,我们这几年通过四改一拆,实施村庄整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观。但总体上仍然比较落后,一些基本的文化、教育、体育等公共设施的共建共享还比较欠缺,资金筹措的渠道还不够宽,城乡统筹的路依然还很长。
二是产业结构问题,不够合理和协调,到2009年底,全县三次产业的比例为7.0:55.8:37.2,直接体现产业层次水平高低的第三产业比重,新昌还只有37.2%,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5.4和5.8个百分点,与当前经济、科技快速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不相适应。这表明,目前我们依然还处在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离三二一的现代三次产业构成还有很大距离,新昌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任务,工业仍然是我们工作一个重点,同时又面临提升服务业比重的双重压力。从一产看,农业仍是低效农业,方式仍然原始粗放,现代农业发展不足,特别是亩产超万元的农产品不多。从二产看,四大传统产业比重偏高,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低。从三产看,新昌旅游业有一定优势,但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过慢,产业偏小。另外,新昌的企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企业两极分化现象明显,没有形成合理的企业梯队结构,缺少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群体,并且相当数量企业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从事产品代工,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4.服务环境问题
新昌的服务环境,总的来说是比较好的,经济主体也是认可的。但像新昌这样一个资源缺乏,生态承载能力差,要素制约多的山区县,政府服务环境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说到底,今后区域之间的竞争,比拼的是包括服务环境在内的软实力竞争。对新昌来说,提升服务环境比其它任何事情都重要,真正做到硬件不足软件补。尽管近些年来,我们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提升软环境的重要手段,先后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满意在基层”和“深化作风建设年”等活动,成立了“五个服务团”,部署了“送政策、送服务、送信心”活动,实实在在为基层、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部门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效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政府的服务环境和办事效率仍有提升的空间。在2010年行风评议中,企业和基层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依然是服务意识淡薄和办事效率不高两大“顽疾”,占了调查比例的50.19%。这说明我们在办事环节、办事效率和为企为民的服务意识上还远没有达到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改进的余地。
上述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从客观上看,新昌是山区小县,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差,最近几年又面临着特殊的宏观发展环境,历史欠账和矛盾困难较多,改革发展任务较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需要有一个过程。从主观上看,这些问题的存在,也与我们在思想认识、工作作风、能力素质等方面不完全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着直接关系。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方面的问题,从战略和长远的眼光,加大对制约新昌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及时梳理并明确发展方向,并积极予以破解。
三、从长远发展看,新昌要实现跨越崛起,必须立足于继承发扬,创新突破,形成新的发展优势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站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节点,谋划新昌五年、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对我们的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借助“十二五”规划的编制,我们正好可以系统梳理谋划新昌今后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特别是从新昌1100多年发展历程中汲取宝贵经验,继承创新,形成新昌未来发展的新优势,为跨越崛起打下基础。1.要继续解放思想,高擎改革创新大旗
新昌人有着改革创新的传统,敢于试,敢于闯,先后创造出了国企改革的新昌经验,是一方创新思想比较活跃的地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掀起第二轮解放思想的高潮,继承新昌人不守旧、敢尝试,骨子里有一种改革创新的精神传统,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破除干部队伍中的守旧、求稳思想。要树立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敢于冲破思想禁锢,敢于冲破重重阻力,只要是有利于新昌经济社会发展的事,都要敢想、敢做,只要不是法律政策禁止的事,都要大胆去试、去闯。要牢固树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理念,破除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险阻。在企业家群体,要积极开展创业创新的大讨论,引导和鼓励二代企业家继承父辈的创业精神,开启企业发展的新征程。新昌是一个创新氛围很浓的地方,改革创新精神有着很好的传统。作为新一代,我们理应比前人有更强的创新意识,有更大的改革气魄。2.要着眼长远发展,科学谋划战略重点
“十二五”规划建议初步提出了今后五年发展方向,即坚持一条主线,实施两大战略,达到发展质量领先全省山区县市,全面建成惠及全县人民的小康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统筹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境四个新提升。在这个总目标下,我们要重点谋划好以下几个战略重点:
一是产业新平台建设。解决新昌今后10-20年的发展用地,事关新昌长远发展。新平台建设要作为一个战略重点,积极予以推进。要抓住园区体制调整的契机,理顺高新园区和新昌工业区运作机制,进一步加快两个园区的整合提升工作。按照规划先行、功能叠加、产业错位、空间整合的原则,尽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和重大工业项目落地,致力形成“中间崛起、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
二是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各个地方都很重视。国务院提出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七大新兴产业,浙江省提出了新能源、生物产业、新材料、新一代信息网络、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核电关联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绍兴市则把培育的重点投向了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和信息产业等六大战略新兴产业。新昌作为一个山区小县,也要有重点地谋划自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新昌实际,按照2+X要求,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电子信息、文化创意、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新兴产业,并要抓紧规划出台具体的培育意见。
三是企业梯队培育和加快上市工作。总的一个要求,是实施“123工程”,就是培育10家重点骨干龙头企业,20家重点成长型企业,30家创新型苗子企业的发展目标,加快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形成合理的企业梯队结构,增强县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上市方面,“十二五”期间,要新增5家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家以上。在此基础上,要抓好总部经济发展,鼓励企业把总部和研发基地留在新昌。四是统筹城乡一体发展。主要是抓好“12345”工程:“1”是县城城市功能提升,围绕建设山水品质之城的目标,做强一个主城区,重点加快建设七星新区,改造提升中心城区,稳步开发台地缓坡,进一步拉大中心城市框架,加快把新昌带状结构做圆;“2”是两个东、西翼产业平台建设;“3”是澄潭、儒岙、大市聚三个省级中心镇建设,澄潭镇建设目标是综合发展型中心镇,努力发展成为县城副中心,儒岙镇建设目标是生态发展型中心镇,大市聚镇建设目标是特色产业型中心镇;“4”是镜岭、沙溪、回山、小将等四个特色镇建设;“5”是全县50个中心村、特色村建设。通过这样一个系统建设工程,来促进新昌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是重点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生态资源是新昌的优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8%,这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潜力优势所在。从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将来一产、二产的发展空间有限,而三产的空间很大,是未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我们要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积极利用新昌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资源,切实把新昌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新昌的生态财富,促进农村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并抓好重大商贸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把新昌打造成长三角地区区域休闲旅游中心。
3.要坚持创新主题,着力转变发展方式
“十二五”规划中,我们提出的科技生态城和发展质量领先全省山区县市建设目标,把创新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应该说,创新是新昌文化独有特质,新昌过去的发展离不开创新,今后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新昌经济的重要动力支撑,通过几年努力,要真正把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转向到创新要素的驱动上来。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提升工程,推进医药化工、轴承、胶囊、制冷、轻纺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转型提升,促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重点是加快“新昌轴承”省级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同时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新昌产业发展有基础、有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二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的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是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增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水平。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建立健全政府引导、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加强与省内外主要大专院校的合作,建好产学研合作平台。着力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并不断总结和完善县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和管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孵化培育力度。4.要围绕发展环境,提升干部学习力执行力
新昌人有一种耕读传家的精神品格,历来重人才,重学习,薪火相传,好学的风气很盛。这种善学习的品格,我们要好好的继承和发扬,特别要灌输到我们每一位机关干部,形成一个会学习、善思考、能干事的干部群体。
一是提升学习力。学习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人会不会学习,善不善于学习,是衡量一名干部能不能跟上时代形势的关键。我们一定要自觉继承新昌人耕读传家的精神传统,弘扬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风气,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修养,多读书、读好书,尤其要多读一些经典著作,持续、不间断为自己充电、放电,成为一块高效的“蓄电池”,勇做一名“时代潮人”。通过学习来开阔眼界,来提升解决难题的能力,来提升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来提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是提升执行力。目标任务确定以后,关键在于执行,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脚踏实地,只争朝夕,激情干事,热情创业,工作有冲劲,有朝气,敬重事业,热爱岗位,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好抓落实的职责。抓重点,攻难点,以实实在在的举措突破各项工作,做到令行禁止,立说立行,善作善成,执行有力。要建立起一套有效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分工、有责任,以点带面,整体推动面上工作开展。同时也要强化责任追究,以责任追究保障执行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提升服务力。经济主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的服务水平、服务效率,直接影响到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作为机关干部,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替经济主体着想,在服务上,态度更好一点,在办事上,效率更快一点,在程序上,环节更少一点。总之,一句话,要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减少中间“肠梗阻”,加快办事节奏,以高效的服务打造一流的政府软环境。
第二篇:从历史看今朝
从历史看今朝
党校培训的第一课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也希望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因为只有全面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才能不断坚定永远跟党走、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才能释放自己生命的价值。此外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对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
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名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中国发展了无产阶级,而且不断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后,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给灾难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胜利和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经过长期以来的不断探索与实践所取得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的探索新出入,回想中国共产党在过去90多年里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绩着实令人感慨并为之感动。
没用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所过的安定、幸福的生活是多少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所换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敢闯敢试精神推动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的进程。90年风云变幻,90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是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人流,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青春活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真谛。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的学习,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我们大学生身上肩负的历史重任。青年大学生与党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组织等的准备,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为党的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促进了党的发展。青年大学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因此大学生要深深地记住自己身上的历史任务,不断的努力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坚定信念,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里面和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勇于艰苦创业,开拓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篇章。尽管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一定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颓废。青年有希望,国家才会更加强大。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任重而道远,总书记所提出的中国梦也是
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需要我们的不断探索和努力。从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我们不仅应当看到中国共产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可以看进会主义建设道路还很漫长,共产党肩负的责任还很重大,我们坚信:21世纪属于中国,属于优秀的中国共产党。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践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通过对党的光辉历程与大学生身上肩负的历史责任,使我受益匪浅,我们大学生一定要拥护中国共产党,相信党,热爱党,我们的命运与党密切相连。历史只有一个方向,它永远指向未来,现实是新的起点,也是一道新的门槛。经历了传统的计划经济运作,经济了企业的浮沉起落,再度审视国民经济现状,中国究竟是两脚踩在贫困的土地,还是早已一脚踏在最新趋势的油门上?国人究竟是在不断摸索、探寻,还是已经与国外同行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究竟是部分企业的发展,还是给国内所有企业都带来了全新的经济观念?顺应世界经济潮流,打破传统经济模式,转向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这是严峻的历史课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步伐,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在日实现,达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从来就认为中国的经济是发展是一切实现的基础,我也希望通过现在努力学习为将来投入工作做好准备,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一种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生命潜能的充分迸发,是脚踏实地的不懈追求。我愿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将自己的热情、激情投入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主义国家而不懈奋斗,并不断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期,也为我们施展个人才华提供了一个大好的舞台。走好自己的路,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奋斗,这即为我们当前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贡献的仅有之力。我们新一代大学生要抓住机会,将个人特长运用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推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用我们所学到的技能在社会各个需要我们的地方发挥我们的才能。只有全社会团结起来才能将我国建设的更好。
成功必备的要素,除了智慧,勤奋以外,还应有很强的耐挫能力和不畏困难的精神;在平常的学习工作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应发挥当年我们党在曲折的发展过程中不畏艰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曲折中不断提升自己突破困难的能力和耐力,不会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促进共产主义理想早日实现。
12级经济学刘敏2012150103第24期三班第十组
第三篇: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古情诗之点滴
从历史发展看中国古情诗之点滴
在人类文明史上,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而表现这个主题最为精练的文学形式便是爱情诗。古往今来都不乏脍炙人口、感人肺腑的爱情诗歌精品,并且拥有大量的读者。我国的古典爱情诗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古代民歌中的爱情诗和文人创作的爱情诗。这两类爱情诗构成了中国古典爱情诗的主体。
爱情没有模式。有欢乐的爱情也有痛苦的爱情,有清纯的爱情也有压抑的爱情。爱情的多种多样,使得诗人笔下的爱情诗也千姿百态。不管怎样,这些爱情诗都是诗人的观念、诗人的诉求、诗人的愿望、诗人的评价等等的反映。古代民歌中的爱情诗较文人创作的爱情诗更为古老。从《诗经.国风》、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再到唐代民间的曲子词,都有着大量歌唱爱情的诗篇。这部分诗歌大部分来源于人民大众,更多的体现了劳动者对爱情的普遍看法。如《诗歌》的《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汝)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汝)之为美,美人之贻。它们不只是个人爱情的体现,更是人民大众感情普遍的坦诚吐露。由于是劳动大众的智慧结晶,古代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较为朴实,对爱情的宣泄更为直接。从某种角度看并没有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但实际上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这主要表现在古代民歌并没有摆脱古代封建思想“男尊女卑”的父权的影响。因为作为古代民歌的创作者,劳动人民思想上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封建教化在他们心中树立起的道德标准让他们根本不可能在这一点上有所超越。
相较于古代民歌中的爱情诗,文人创作的爱情诗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爱情。作为当时的“知识分子”,文人们有着更为活跃的思维,但比起“麻木的大众”,他们受的封建教化却又是多得多。他们对自己有着一套严格的处世准则(这套准则是建立在封建道德标准上的),甚至有些人是一种毫不怀疑的“愚忠”思想。因此思想的活跃性和自身严格的封建处世准则必然会有产生冲突的时候。于是,在文人创作的爱情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流露出一种无奈:个人对爱情的渴望,却因为与自己信仰的道德标准相冲突而不得不割舍。就如陆游在《钗头凤》唱到的“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作为一个有成就的大诗人,终于还是摆脱不了心中的那套封建道德标准而母命难违休了和他有深厚感情的妻子。而他并未对这一切做法的正确性有过真正的怀疑,心中有的只是那一丝的无奈和可惜。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悲哀啊。而作为他们情感的写照,文人们创作的爱情诗便更多地反映了这样一种无奈的心态,看似悲壮,实质上正是封建政治文化对文人思想严重束缚的体现。
如果我们从封建政治的发展和古典爱情诗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比较,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们的发展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同步的,或者说是平行发展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封建制度刚刚建立,还不成熟。且中国当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中央集权强度不大,统治者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封建教化也还不深入。因此在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最为纯朴,是人们最真挚情感的真实表现。这时期的爱情诗大多表现得大胆热烈,多姿多彩。【一】 相亲相爱篇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二】 情有独钟篇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三】 弃妇篇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
不我与,其后也处。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四】 爱情危机篇
《扬之水》
扬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申。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与我戍甫。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扬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与我戍许。怀哉怀哉,曷月予还归哉。
而这之后的两汉时期,封建统治加强。在两汉独尊儒术之后,封建教化的强度加大,人们对爱情诗的创作基本上要“发乎情,止乎礼”(《毛诗序》)。从汉以后,随着封建统治的进一步加强,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对文人思想的控制力度进一步加大。以致一些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正统文人,把禁欲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自然对爱情诗更多地是采取蔑视和批判的态度。并且这种思想渐渐成为社会上的一种主导思想,“存天理,灭人欲”成为统治者最好的统治武器。如陶渊明写了“闲情赋”,尽管还算是“止乎礼”,但仍被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讥为“一生创作中的‘白璧微瑕’”。而这之后,爱情诗比起那些壮怀激烈的怀古诗、咏志诗,便更是不登大雅之堂,为文人所不齿了。即使有人“闲时”赋上几首,敢署上其名者也不多了。于是,在这个时期,比起在西方爱情诗大行其道,中国的古典爱情诗似乎在走向没落。甚至于像李白、杜甫这样的伟大诗人,一生创作无数,但在爱情诗上的创作却实在少得可怜。
作为表达爱情的诗歌,爱情诗看似与“经世致用”毫无关系,实则不然。比起那些壮志凌云的咏志诗,朴素的爱情诗往往更能为人民大众所接受。因为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离一般大众实在遥远,而爱情却是作为人都能体会到的一种天生的情感。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正如流行音乐同古典音乐相比,前者显然在年轻一代中有着更大的影响力。同样爱情诗比起那些有点说教意味的诗歌相比更容易引起劳动人民的共鸣。这样一来,只要在爱情诗中渗透一种封建教化的思想,则统治者对广大人民作思想教化工作的目的就更容易达到。
第四篇: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从人类历史发展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最大可能地凝聚共识,需要我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
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些是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看的,有些则属于公民道德层面。可以说,国家和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对中国人民的承诺、对人类未来前途命运的把握、对历史发展方向的定位;而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则是人民群众生活的伦理规范,是用来调节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二者既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又有着性质和功能上的区别。前者是国家制度的意识形态,而后者则是人民的行为规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分清社会制度价值观和人民生活价值观。
尽管在我国古代没有明确提出“价值观”的概念,但并不是没有价值观。实际上,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有价值观作为人类行为的规范,引导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例如,在古代中国,就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设想,后来出现了阶级差别,私有利益就成为人的行为的驱动力。在奴隶制条件下,统治阶级以遵从“天命”自居,奴隶则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奴隶主甚至对他们拥有生杀之权。在那时,人和人不仅不同,有些人甚至不被当作人,这就是奴隶制的核心价值观。当然,在奴隶主和自由人民之间也有道德价值观来调节他们的利益和行为,如中国的“忠”“勇”“节”“孝”,古希腊城邦的“勇敢”“理智”和“适度”等。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不仅有道德层面的价值观,如“仁义礼智信”(五常),还有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社会规范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显然,历史地反映封建主义社会等级制的价值观是“三纲”,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而反映人民生活道德的是“五常”,即道德生活的规范性要求,以达到“怀仁义以相接”。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统治者也宣扬君权神授,认为人是分等级的,贵族是上帝的选民,地位天然高于平民。针对封建主义等级制的价值观,法国大革命中“第三等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新价值观,成为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等级贵贱价值观的思想武器。
在资本主义革命初期,新兴的资产阶级还没有掌握政治权力,他们希望摆脱封建主义束缚,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制度性价值承诺,对封建主义的等级贵贱价值观进行批判,由此顺理成章地举起动员各个阶层人民的旗帜,并在欧洲范围内逐渐推翻了封建主义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产阶级夺得了统治权,资本主义制度获得确立,但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现实社会主义实践的压力下,资产阶级也逐渐把其核心价值观调整为“民主、自由、人权”,从而仍能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制高点。
“自由、平等、博爱”与“民主、自由、人权”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力量相对较弱情况下提出的,要求统治者给自己以自由,要求获得平等相待的权利;后者则提出于资产阶级政权巩固之后,一方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制度需要,即不仅要有资本的自由,还要有资本发展的基本权利;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觉醒和为扩大权利而斗争的现实。例如,美国建国初期就提出了民主、自由和天赋人权的价值观,但众所周知,当时的美国不仅还存在着蓄奴制,妇女也是此后很晚才获得了投票权。
社会主义价值观:超越资本主义价值观狭隘性藩篱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价值观的变迁是以社会发展的阶段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为基础的。在奴隶制背景下,必定出现不把奴隶当作人而是看作“会说话的工具”的价值观;在封建制背景下,社会的阶级构成必定以贵贱差别的等级区分的价值观为主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为了资本和劳动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必定倡导抽象的民主、自由和权利的价值观。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才能理解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的进步性,即资产阶级价值观是对封建主义等级制的核心价值观的反抗;从历史发展角度看,我们就能够理解:资本主义价值观必定表现出历史局限性,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十分必要。
无论在什么制度下,国家社会层面的价值观往往与社会制度联系更加直接、更加紧密。譬如,在新中国,“三纲”显然不合时宜了,但“五常”却可以在加以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之后仍然有效。譬如,我们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仍然要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同样,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新教伦理,如勤劳、节俭、自立、诚实,如果合理地理解,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有效。道德价值观在形式上似乎变化不大,但是概念的相同并不等于内涵的相同。例如,“礼”在封建社会是按照等级制来要求人的行为,而在当代中国则是按照人人平等的和谐友善原则来设定的。又如,新教伦理的节俭、勤劳是对劳动者的道德要求,希望他们完全服从于资本的需要,这与社会主义人人平等的道德规范具有很大差异。
社会主义价值观试图也必然要超越资本主义价值观狭隘性藩篱。社会主义是基于一种崭新的价值理想而产生的,即建立使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基于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公平正义的社会。社会主义不抽象地反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而是从社会发展角度考虑价值观的合理性。因此,社会主义不抽象地谈“人人有投票权”的民主,而是实现让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方面当家做主,让窄化了的、仅有周期性投票权的民主变成具有广泛权利的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不是反对自由价值观,而是让自由建立在社会公平的框架里,因为离开社会公正的自由,只能是强者压迫弱者的自由,即资本压榨劳动的自由;社会主义不但不排斥人权,而且还让人民的权利基于现实的基础上,倡导人人尊重彼此权利的和谐价值观,这种和谐价值观包含人权价值观,且超越人权价值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着眼于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
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区分了国家社会制度层面的价值观和公民道德价值观,前者反映的是制度先进与否的问题,后者是对善恶或好坏的看法。作为社会制度或意识形态精髓的核心价值观,是这种意识形态对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制度性承诺或表达。譬如,像“自由、平等、博爱”就是新兴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主义等级贵贱价值观的思想武器;作为道德要求的价值观则是调节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譬如,在古代中国有“仁义礼智信”,古希腊有“勇敢”“理智”和“适度”,欧洲中世纪有“虔诚”“谦卑”“服从”,近代资产阶级有所谓“勤俭”“劳作”“自律”等。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往往决定着道德规范的社会性质和内涵,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必须有自己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没有新的价值观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制度。反映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变了,道德价值观的内涵和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历史进程中,无产阶级也曾经基于资产阶级价值观而进行争取自己权利的斗争,尽管也取得了许多推动社会进步的成果,但都未能获得最终的和实质的胜利。因此,“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革命以人民解放和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作为核心价值观,激发了全世界人民对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向往。一时间,各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曾经担心社会主义革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但是,既是由于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某些失误,也是因为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把某些价值观蜕化为单纯口号,将“爱国”“忠诚”“守法”之类的道德生活价值观当成社会制度层面的价值观,从而遮蔽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质的价值取向,导致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渐渐减弱。譬如,在柏林墙两边,东柏林的吸引力就比不过西柏林,东德需要建立一堵高墙来阻挡人民往另外一边跑。价值信念崩塌了,人心也就涣散了,内在认同出现了危机,问题终将暴露出来。价值认同出现问题了,靠外在的墙来阻挡往往是无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苏东剧变也是核心价值观失落的结果。
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证明,必须分清社会层面的价值观与人民及公民价值观或公民道德,不能拿公民生活价值观来替代社会层面的价值观。譬如,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以所谓“礼义廉耻”的生活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以图整合中国社会,但显然不能抗衡以建立没有阶级剥削、没有压迫的公正社会为价值取向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以解放人民,建立民主、自由、独立和公正的社会为价值取向,这是有社会变革方向感的核心价值观。“礼义廉耻”只是调节人们生活的道德价值观,没有社会变革的价值取向,因而不可能成为体现历史前进方向的核心价值观。
总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站在价值观竞争的制高点上,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
第五篇:《从历史看管理》读后感
一说到管理,很容易联想到企业管理。其实,有人类就有由人结成的组织,有组织就有管理。家庭、企业、政府都有管理。作为不同的组织,它们的管理自然有自己的特色。但作为管理,不同组织的管理必然有共性。这些共性就是管理中最基本的共同规律。
前不久去世的管理大师德鲁克把管理学定义为一门和医学、工程学一样的实用学科,它的中心不是知识和逻辑推理,而是解决实际问题,判断它的最高权威标准是成果。这说明,学习管理不是去背记那几个并不复杂的条条,而是学会在不同具体条件下的应用。管理学博士如果连自己的家也管理不好,管理学恐怕是白学了。管理学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沙盘上打战。
但是,这并不否认学习书本的重要性。人不可能事事亲历亲为,纸上谈谈兵,沙盘上打打战也是必要的。管理是复杂的,涉及到各个方面的知识,这就需要跨学科去学习,去读书。在这各种学科中,历史当然是缺不了的。这正是许倬云先生《从历史看管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的意义所在。
许倬云先生是极有成就的历史学家,但他并不拘泥于史学家的考据和介绍,而是从历史中去思考管理和其他问题。
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有哪些成功的管理经验,有哪些失败的教训,是一份极为丰富的遗产。可惜到现在为止,从管理的角度来总结这一份遗产的并不多。这正是许先生《从历史看管理》的珍贵之处。
许先生从中国几千年历史的演变总结出,任何组织,无论国家还是企业,都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内包括了不同单位,要使这个系统协调一致并有效率,就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在战略层次上如何处理各个单位之间,尤其是总部和下属分部之间的关系,这是组织架构问题。二是用什么方式来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控制、执行和监督。三是如何用人,选用什么人去执行各种不同管理职能。
中国历史上的组织架构分多种,各有不同的现在对应模式。其中包括:一是封建制度,它相当于现代麦当劳之类的连锁网络模式,这是一种系统内各单位的松弛型联系。二是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度,相当于今天的树型网络,即总部下面有不独立的分公司。这种架构下分公司有可能独立。
许先生的这本书是在北大光华管理学院的演讲,书中附录有与学生的对话问答,把所涉及的问题拓宽并深化了。不能直接听大师演讲,读这本书也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