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第三代课改再出发—2013年课改现象观察
从第三代课改再出发 ——2013年课改现象观察
改革从来不属于某个特定年代,它是联结每个年代记忆片段的核心线索。改革之于教育同样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意蕴,每一个人都身处改革之中,都可能是改革或被改革的那一部分。
对于那些心怀理想并具有行动力的人来说,每一年都可能被定义为关键年份,2013年也是一样。当我们再次站到一个年度的节点,回顾并整理这一年的课改记忆时,往往会习惯性地将那些具有年度意义的概念、事件、成果和现象放置在全国乃至更大的背景下去打量和解读它的意义。
于是,那些在实践领域已经深度发生的课改图景再一次一一呈现。我们姑且沿着课改的轨迹截取其中的片段加以梳理。
第三代课改,应该是这一年的一个年度教育概念。这一概念是从实现人的完成成长的角度把课改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课改是以“改结构”为典型特征的,即通过调整课堂结构、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切入点,实现课堂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第二代课改是以“改关系”为典型特征的,即在“改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教与学”、“师与生”的关系,实现课堂从“教中心”到“学中心”、从“师中心”到“生中心”的跨越;第三代课改则是以“改意义”为典型特征的,即在“改结构”和“改关系”的基础上升华教学的意义,摆脱知识对教育的束缚,打破课堂边界,实现课堂从关注知识和能力到关注智慧和生命提升的跨越。
如果说第一代课改和第二代课改是基于课堂改革,把课堂的育人价值加以放大的话,那么第三代课改则是从关注生命的高度切入,把一切资源都整合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而实现学生生命的完整成长。从第三代课改开始,学校教育的改革逐步从课堂走向课程,从教学走向教育,改革目标从“指向能力”走向“指向智慧”。客观地说,这样的划分没有经过学术论证,但是对课改实践具有实际的引领意义。三代课改的厘定就是让课改的路径可视化,它让迷茫者借此看见方向,让行动乏力者因此更加有力,让在课改路上大步前行的路径由此更加清晰。正像失去了方向的航船,任何方向的风都可能是逆风一样,课改也需要不断校正自己的方向,擦亮前行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未来的视角和建设者的姿态,深入课改现场,关注意见领袖,洞察课改现象,最终选择如下关键事件和现象作为观察的素材。我们相信,每一年那些勇于探路的基层实践者都会被致以敬意,他们的行动不仅标志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演进,也预示着一个新的教育秩序的建立。
从课堂跨界到课程跨界
在过去的一年里,当“第三代课改”被正式提出的时候,“跨界”一词也开始作为第三代课改背景下的一个重要概念引发关注。
有人这样定义“跨界”,是指不同领域的合作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和新模式,也有艺术界称之为“混搭”,在更多的时候则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方式。这样的解释丝毫与教育无关,但今天的学校教育改革同样需要跨界思维来推动。
在第三代课改背景下,跨界不仅仅指向课堂边界的打破,还指向课程界限的打破,最终让教师具有交叉学科的整合能力,让学生从碎片化学习走向系统化、整体化学习。
体现在课堂跨界上,就是打破班级、教师、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相信学生,解放教师,强调管理和教学的双重跨界,实现班内“走组”,校内“走班”,实现“1托N”和“N托1”的授课形式,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最大限度地优化学校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性。安徽铜陵铜都双语学校的“跨界大课堂”,山西泽州一中的“无界课堂”,湖南株洲景弘中学的“拼教”探索,都在不同程度地打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和班级之间的界限。
体现在课程跨界上,旨在突破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界限,以课程整合为策略,跨越空间和时间维度,比如,以电影或电视片为载体,搭建跨学科的学习的平台,同样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界限。重庆巴蜀小学过去的一年在课程建设上倡导跨界思维和跨界视野。他们从融通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重生活的角度思考课程整合,那些能突破传统课堂的边界的“特供”课程,犹如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营养均衡、风味独具的菜点,正逐渐凝练出学校“创造与个性共生”的课程文化。校长马宏希望全体教师借跨界思维碰撞出跨学科视野下的崭新洞见,呈现出师生成长的新气象。
教室承载未来
第三代课改的一个重要论断就是,从重建教室开始开启第三代课改,让改革的重心从“改课堂”走向了“改教室”。如果说“改课堂”是通过教和学方式的变革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效益的话,那么,“改教室”则是改变教学空间的“社会性、精神性和文化形态”。
所以,在过去的一年里,“教室重建”成为本报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有人说,教室不应该仅仅是一间HOUSE,更应该成为HOME;有人说,教室是一段旅程、一缕记忆。当我们重新审视教室的时候,在思想深处会遇到N个未知的教室。过去那个叫做教室的地方,可能更多地被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而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室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喜欢的去处。教室首先是学习的场所,但同时也是生活的地方,问题是你能不能把学习本身变成生活。
我们把教室定义为一个可以让孩子们诗意栖居的地方。教室是图书室、展览室,是探究室、操作间,教室是信息资源库,是人格成长室,是师生共同生活所,是生命的栖居地。教室应该是学习场、生活场和精神场的集合。教室应该是一个微社会,这个微社会里要有自己的班本课程、组本课程:随着政府规范办学力度的加大,传统课程的授课时间会大大减少,这为班级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新教室的宽松和现代化环境,为班本课程和小组课程提供了可能,为民主生活提供可能。
一间教室里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学校开始启动“幸福教室”、“最美教室”建设工程,发动学生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这样的建设不只是改造环境,环境变化的背后是学校对学生成长需求的深切关注。我们看到,本报战略合作单位“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在全国各地捐建“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在梦想教室,墙壁可以涂上孩子的想象,桌子可以摆出童话的堡垒,图书和互联网是开放的,孩子们在这样的教室里可以探究未知的世界。梦想教室让教室成为点燃孩子梦想的地方。他们的梦想课程主张,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
作为一个全新教育概念的提出,新教室意味着课改“从课堂到教室”的飞跃。重建教室就是重建一种教育秩序,让发生在教室里的改革从碎片化走向整体化;重建的起点是文化,是精神,是交往,是课程,而非知识,教室里不缺知识,缺的恰恰是精神,所以重建教室就是在教室里打捞精神。
高效课堂与高效读写联姻
在过去的一年里,阅读立法备受关注,阅读一旦立法就意味着要把阅读指数纳入文明城市指标。而作为学校,阅读不仅仅需要环境,更需要机制和方法。给孩子创造阅读的环境和机会,通过改善阅读方式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让优秀读本成为孩子童年生活的重要影响,让更多的孩子远离网络,爱上阅读,让阅读为他们的成长打下生命的底色,最终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充满书香味道的校园。
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发育史,一个人的写作史就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在过去的一年里,“高效读写”作为一项重要的实践成果与高效课堂正式联姻,为推进第三代课改注入新的活力。
读写困难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困难,很多有读写困难的孩子,都被误以为是懒惰和不专心。读写困难会让学生的其他学习过程极其艰巨,如数理计算能力、反应理解能力、推理想象能力明显不足。除非解决读写问题,不然这些人很有可能会避免所有与阅读、书写或拼字相关的事,疏于开口表达,懒于下笔成文,不能正常与人交流,并逃避交际,远离人群。
“高效读写”就是专门解决“少慢差费”的读写困难,提高读写效率和品质的教学方法。其独有的“学习成长三原力(感知力、思维力、创造力)”课程体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大量实践证明,在不增加课时负担并保证理解率不低于80%的前提下,一个人一年的读写总量可以达到500万字以上。
高效课堂领跑学校——河北围场天卉中学、湖南株洲景弘中学先后引入“高效读写”课题成果,学生读写素养明显提高。如果说高效课堂通过放大学生的展示,撬动了学生学习动力系统的话,那么,“高效读写”通过阅读和写作则进一步打通了学生输入和输出的通道,进而实现学生学习的双高效。
慕课:可能带来的结构性影响
目前,学校教育正面临着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变革。2013年8月,华东师范大学“20慕课联盟”的成立,让“慕课”一词成为国内教育领域的热词。“慕课”这一大规模在线课程掀起的风暴始于2011年,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2012年,曾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
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对学校教育的影响远不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那么深刻。这一次,“慕课”的到来能否对学校教育产生结构性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主任陈玉琨教授认为,“慕课”是继班级授课制以后最大的一次革命,它使教育超越了时空的界限,使得优质学习资源全球共享,全民共享。但也有人认为,“慕课”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学校的围墙,但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推进尚待观察和研究。“慕课”最大的威胁在于,学习者学习兴趣的保持以及学习过程的可持续性。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们给予“慕课”的期待,显然远超它所能达到的高度。推动教育进步的力量有三个:一是教育内涵价值的提升,二是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三是教育内外技术的进步,而观念的转变,特别是体制、机制的变革,才是促进先进教育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作为第三股力量的慕课,只有和前二者相结合,才能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最终汇成巨大的改革洪流,推动教育现实的彻底改变。
且不论“慕课”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多大的影响,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慕课”来了,它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本是教育变革的应有之义。
重提“全课程”
当第三代课改迎面走来的时候,“全课程”再一次被认识并置于一个全新的高度。“全课程”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思想,即用课程意识重新审视与学生成长相关的一切资源,换句话说,就是把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资源都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和使用,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早在9年前,时任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教育局局长张欣就提出了“全课程教育”思想。按照他的解释,所谓“全课程教育”,即把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每项活动都视为课程,并像对待学科类课程一样去对待其他课程。这一带有草根智慧的教改命题,一下子把素质教育的实施阵地,从课堂拓展到了校园乃至家庭和社会。
2013年9月,北京十一学校亦庄实验小学正式开学,校长李振村领衔启动了“全课程”教育改革。在亦庄实验小学,“全课程”教育是针对持续十年的课改都是单学科推进、学科之间“老死不相往来”的弊端提出来的概念。它以培养“全人”为目标,覆盖“学校全部生活”,推动学科全面融合,面向与教学相关全部要素(包括教学内容、教与学的方式、评价方式、教学组织形式、行政管理体制、学校环境等)的综合性课程改革。其唯一指向就是培养人格健全、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素质全面的儿童。
李振村说,“全课程”教育绝对不能演变成一个“大而全”的课程改革,不能成为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课程改革,恰恰相反,它的特质应该跟它的名字构成“悖论”——“全课程”教育,反倒是一个更加简洁清爽、负担轻效益好的课程体系。于是,他们提出“全课程”的减法思维,让已经构建起的日益丰富的课程体系变得更简洁,更高效。
今天重提“全课程”,因为背景不同而意义不同。有人把课堂比作药品,把课程比作营养品,想疗救已经生病的学校教育,首先要敢于在课堂上动刀子,想让学校教育走得更好,就要有更丰富的可供多元选择的课程。在迈向第三代课改的进程中,当课堂系统建设好了,无论植入什么样课程,无论是教室重建还是读写工程,都可能产生更大的效应。所以,重提“全课程”意味着课改的换代、行动的升级
第二篇:郑州中学课改再出发
郑州中学课改再出发
——郑州中学课改样本校建设首期培训侧记
□ 本报记者 褚清源 □ 张志博 郭诚
这是一次高密度、大容量、立体式的培训。原本五天的培训课程浓缩在三天半内完成,而学员们却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3月7日上午,郑州中学与中国教师报强强联合,正式启动了中国绿色高中共同体课改样本校建设工程。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本报总编辑雷振海,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等出了启动仪式。田保华在致辞中说,经济领域的改革往往是利益的再分配,而教育领域的改革应该是利益的回归。课改无疑是实现师生幸福生长的最优途径,希望郑州中学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擦亮郑州中学的特色品牌。
此次培训内容涵盖理念解读、课改策略分析、示范课观摩、专项体验式培训和学习成果展示等。山西省泽州一中校长李海勇、河南民办教育共同体理事长王红顺等课改专家,分别作了主题报告。体验式培训环节,全校400多名学员每8人组成一个小组,六七个小组组成一个教学班,进行小组建设、课堂流程的实战演练。教师们第一体验角色换位,以学生的身份体验新课堂的文化,内心备受鼓舞,不仅对课改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直接触摸到真实的课堂流程。理念加技术,虚实相结合,深受学员欢迎,不少学员说表示,“这样的培训接地气,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第一天培训后,教师孔艳江说:“时间过得太快了,我好像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一整天的培训让我既兴奋又充实,晚上都激动地睡不着觉,非常期待接下来的培训。”
在小组建设培训中,各小组发挥集体智慧,构建了“春之翼”、“小火苗”、“翘楚”、“绽放”等一个个独特而又寓意非凡的小组,他们不分你我,通力合作,争先恐后,快乐展示。培训二班的“九龙组”由九位男学员构成,平均年龄班上最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展示热情,一曲合唱“龙的传人”将热情的气氛推向高潮,传递给大家无尽的温暖和力量。“课改让我们重拾梦想,点燃了我们的激情,一下子感觉年轻了许多”该组组长姜军说。
郑州中学学科组主任郭晓惠在体验式培训中担任行政班主任,对此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我太兴奋了!真遗憾没能早点接受这么好的培训。我仿佛全身心得到了一次洗礼,通过这次培训我才真正感受到课改的紧迫性以及高校课堂的魅力所在。
在“四新”论坛暨课改培训成果展示会上,全校分为10个教师团队,通过歌曲、访谈、情景剧、小品、三句半、说唱等丰富多彩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解读了“四新”内涵,通过新旧课堂的对比,表达了教师们对课改的热衷和向往。点评专家中国教师报专家组成员、新安县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夏书芳备受感动,即兴作诗,妙语连珠,更让“四新论坛”锦上添花,学员们乐在其中,回味无穷。
据了解,郑州中学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课改探索和实践。2008年11月,郑州中学被确定为河南省高中新课程改革样本校。学校以“培养世界的中国人”为办学宗旨,以“忠诚、进取、创新、和谐”为主流价值,坚持文化办学,坚持教育创新,坚持特色发展,打造有灵魂的教育。建校十余年来,书写了多个第一:河南省第一所公办体制改革实验学校,河南省第一所国际文凭世界学校,河南省第一所现代化公办寄宿制学校,河南省基础教育第一所引进外籍教师的学校,河南省基础教育第一所推行导师制的学校,河南省第一批“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
校长高正起说,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实现再一次的“蜕变”,实现新形势下新的跨越,是我们每一个郑州中学人都应当也必须思考的问题。此次启动课改样本校建设,对于郑州中学来说是课改的再出发。再出发就是要以深化课堂改革为支点,把学校的教育目的蕴涵在课程之中,系统建设学生需要特色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成长,实现“不为教育而赢得教育,不为教学而赢得教学”。
第三篇:第三代课改的理论与实践
第三代课改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张志博 来源:中国教师报
郑州102申学并非传统名校,却因课改名声鹊起。它的“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成为全国高效课堂九大 “教学范式”之一。
2009年12月9日,《中国教师报》以《交互式电子白板环境下的高效课堂》为题,以一个整版的篇幅报道了102中学的课堂变革。2010年8月《中国教师报》以《从课堂改造到文化再造》为题,再次以一个整版的篇幅对102中学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进行解读。
2010年3月6日,香港《文汇报》以整版专辑的形式报道102中学,题目是《郑州市102中学课改事件调查》。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初中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李锦稻等在102中学调研后,对102的课改均给予高度评价。
2010年4月16日至17日,全国高效课堂九大 “教学范式”成果展示暨全国首届高效课堂郑州课博会在102中学成功举行。与此同时,《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郑州基地在102中学宣告成立。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有幸整日呆在102中学里面,成为其中的一员。“零距离”贴近,和崔振喜校长及102中学的老师们朝夕相处,在交流、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感悟102中学课改指向的核心价值所在。
其实,102中学的课改历程和众多课改名校一样,比如杜郎口中学,都有被“逼上梁山”的味道。在2005年102中学被移交地方之前,也是郑州铁路系统的名校,生源状况非常好,老师们有非常强的优越感。但在移交地方之后,他们的生源优势突然没有了,102中学陷入尴尬的境地。“
课改,似乎成为1O2的必然选择,然而,并非所有面临生存压力的学校都会选择这条路径,或者即使选择了也未必就能够做出一些成就。当我们探寻102中学因课改而名声鹊起、受到广泛关注的原因时,首先会想到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崔振喜校长,还有郑州市教育局领导的开明支持,但这似乎还不是最终的答案。
那么,答案是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想一想,中国的十年课改,往往是从薄弱校、薄弱地区取得突破,这也成为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正是这种自下而上的改革,闯出了一条中国式的教育改革之路。就102而言,她的课改经验到底是什么?“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所代表的核心价值指向又是什么?我想,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我们的终极答案,也就找到了为什么时代选择了102,或者说,102是如何顺应着这个时代的需求。
通过解读102,希望能给面向未来、勇于变革的学校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三代课改历程
以杜朗口为标志,中国课改可划分前后两个阶段,如果把杜郎口前出现出典型作为第一代的话,那么杜郎口则为第二代课改典型的代表。
第一代课改的 “量变”
所谓量变,就是实现了课堂从 “低效”到“有效”的转变。
其路径选择和特征是,从过去教师的“教”教材到教师“用”教材的转变,实现了对教材的重新编制,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到“接受+探索”。
第一代课改的贡献在于:它是在传统旧课堂基础上的“改良”,改变了传统旧课堂 “低效”甚至 “负效”的现状,实现了课堂的“有效”,其局限性是仍带有明显的”灌输“烙印,所以它的定位仍然是 “传统的”。
第二代课改的“质变”
所谓质变,就是实现了课堂教学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
其路径选择和特征是,一切从学生出发,表现为“师退生进”,“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充分主张自主合作探究,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课堂展示”等成为课堂常态,尊重差异的“分层分类教学”得到体现。比如,杜郎口的课堂凭借独特的“自学展示”解决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效率三大问题题,并使得学生的两大核心能力得到重点发展:学习能力和表达交往能力。杜郎口告别了以往的课堂,并改写了课堂的历史,其呈现的内在价值进一步接近教育的本质。
第二代课改的重大意义在于:与传统旧课堂相比,它不是在做 “改良”的事情,而是在寻求 “变革”,这是一场重建教育整体框架的革命的开始。它重建了教学关系,从而改变了师生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 “主体、主角、主人”的地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从 “被动”转为 “主动”,课堂上实现了从 “知识本位”到 “三维目标”达成的重大转变。
第三代课改的 “标志性事件”
郑州市第102中学,是一所省会学校,它师之杜郎□,但又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它的课堂叫做“网络环境下的自主课堂”。“网络环境下”体现了时代的特征,背后是开放的理念,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课改“自主课堂” 则直抵教育的本质。
102中学是在第二代课改“质变”的基础上,通过科技手段的创新实现了与高效课堂的“对接”,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即课堂的时空界限,其效不再局限于课堂上,还有课下的高效,即整个学习得高效,它甚至还拆除了横亘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看不见的围墙,使得课程资源、教育资源无限放大,使得帮助学生成长的责任成为全社会的责任。其路径选择是,课堂上交互式电子白板取代了黑板,运用电子白板及辅助的教学设备,使得老师和学生们可以更有效地展开互动式教学实践活动。交互式电子白板连通网络,配备录像设备,可以把每一节课,包括课件、学生的讲解过程、修改过程、教师的讲解圈注等都储存下来,自动上传至校园网络,供老师、学生们调阅、反馈、总结、互动。家长和社会也可以在授权下从互联网上观摩课堂。师生的交互合作成为一种常态,人机互动、师生互动、远程互动成为现实。
基于此,我把102中学的“横空出世”,视为第三代课改的标志性事件。它所呈现的核心价值及指向在于,它不仅颠覆了旧课堂,而且重新构建了“新课堂”,它回答了在信息时代,学校教育面向未来的路径选择以及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
第三代课改的时代背景
当我们用国际视野对中国的课改进行审视和思考的时候,也许很多问题都会豁然开朗。
当蒸汽机时代到来,工业时代的教育以英国为中心在全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计算机时代到来,信息化时代的教育以美国为中心再次在全球发生重大变化。
1958年,以《国防教育法》的颁布为标志,美国向精英教育发展。这是“二战”后影响全球的第一次教育浪潮:在工业时代分科教育的基础上,继续把工业时代的教育推向顶峰。
美国推行的精英教育导致出现了大量厌学的学生。一本名为《约翰为什么不会做加法》的书,反映的正是大众对精英教育的质疑。还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质问:“为什么要让999人陪1个人读书?”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史诗般地把人送上了月球。但导致新经济时代出现的并不是这些 “登天”技术,而是小小晶体管和小小芯片引发的微电子产业革命。正是美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社会化应用,造成社会需要大量相关人才,促使美国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由精英教育开始返回大众教育。
经济发展的需要,自下而上的社会要求,有力地改变了美国国家发展教育的方向,并由此引发了美国第二次教育变革浪潮。
进入80每代,随着IBM个人电脑的问世,随着与IBM电脑兼容的大量兼容机出现,计算机的时代真正到来。这次,美国人把传统教育、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中的长处都加以融合,即便如此,仍然感到教育出现了空前的窘境:发展了300多年的工业时代的教育,不能满足也已发生巨变的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
工业时代,科研、工业、商业是分开的,但计算机时代的蓝色巨人IBM集科研、生产和销售于一体。“分工”是工业时代的特征,信息化时代的特征是“融合”。“学生不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更何况知识经济时代涌现的知识是任何人都无法靠头脑容下的。一个人的创造力,并不取决于知识的多寡,而取决于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资源的综合能力。这时有人提出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大脑不是一张白纸,任何人学习新知识都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简单地“你教,我听”被动地接受。单方向的灌输,强力要求学生按标准接受,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美国第一次和第二次变革教育浪潮,都打着灌输式的烙印。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美国人对灌输式的质疑,成为新教育的一个突破口。
至此,“最有效的学习应该强调知识之间的关联,强调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一个必须加以认识的整体。那就要打破分科模式,开展综合课程教学”,并认识到“获得学识,重要的不是获得某个回答正确的答案,而是要去经历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即自主探究的过程。学生通过科学探讨、研究问题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获得良好的素养和能力” 这成为美国第三次变革教育浪潮的精髓和理念核心。美国由此坚定不移地开始了大规模向21世纪的教育转型。
回眸我们的历史,从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的20多年来,我们走的是类似美国20世纪50年代强力培养科学家的精英教育之路。
直到1999年2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此拉开序幕。2001年秋季新学期,随着一批新课程走进部分中小学校课堂,标志着新课程改革正式启航。
然而,新课改遇到了超出预料的阻力,陷入了尴尬的困境。十年课改,举步维艰。
2009年10月召开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有这么一段话:“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这是教育部首次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关系做出明确的定位。
这意味着,轰轰烈烈的课改,在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再次出发。尤其是伴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的出台,2010年又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元年。
相比10年前,再次出发的中国课改,似乎己经有了更为清晰的路线图,但1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得不面对着双重困境:一是要纠正精英教育给许多学生造成的超负荷压力,同时还要面对第二个更重大的任务,“要从根本上改变工业化时期的教育,挺进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这就不仅要解决“减负”问题,还要解决在新时代怎样更有效地学习的问题。不仅有“减法”要做,更有“加法”和“乘法”要做。
美国第三次变革教育浪潮,是在纠正了精英教育之弊后,朝新经济时代的教育转型,中国则需要把纠正精英教育和向新教育转型,两步并作一步来跨越。
这,正是中国第三代课改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第三代课改的核心价值指向
新旧更替的历史转折期也是机遇期。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那么,中国的课改能否成功突围,实现跨越式变革,关键在于能否准确地寻找到第三代课改的核心价值指向,并以此为引领。
【开放】开放的程度决定教育的高度
就办学理念而言,开放即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开放即反对闭门造车、因循守旧;开放即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取代传统陈旧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开放即改变观念,是改革的前提和开始。
就课堂改革而言,开放即变革旧课堂,建设新课堂,为课堂重新“命名”;一个由教室、学校、家庭、社会等时空构成的“生态链”,谓之曰“新课堂”,课堂即生态。
就教育本质而言,开放即放手,意味着相信与尊重,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即意味着发现、鼓励、引导、点燃,而不是压抑和损害,拓宽而不是所见每一个学生人生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就时代变化而言,如今,人类的文明通过互联网,第一次如此丰富地横亘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青年凭借键盘就可以与世界对话的新时期。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去搜寻知识,特别是新知识。现在,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于每个学生。学生在我与课本、我与课堂、我与老师、我与同学、我与学校、我与家、我与人们、我与社会、我与环境、我与未来、我与„„中认识 “我”,建设“我”。这时的“我”,就不是一个孤立的“我”,而是一个开放的、独立的“我”在蓬勃成长。
就教学主体而言,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这里,不再是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因为老师说的与专家说的可能有很大分歧,专家说的与网上最新出现的也可能有很大不同。谁是正确的呢?学生完全可能发现:老师、专家、父母或其他人士说的,都有对也有错。那么,谁的见解更接近正确,接近可行?“我”从一个总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变成了主动对各种现象各种见解进行辨析、判断的主体,然后决定取舍或动手改造。
因此,我们必须对学校教育重新审视和定位,尤其是要重新界定课堂。课堂是课堂,学校是课堂,家庭是课堂,社会是课堂,课堂无处不在,并且所有的课堂紧密相连,连成一个整体。
我们已经别无选择。打开校门,开放课堂,为学生无限的想象和思维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给他们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通过其自身价值体系的构建,最终成为能融入社会、对社会有用,具有实践创新能力、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自主】重写“教育解放学”
自主的本义即“内在的自由”。教育的目的即保护与发展自主生长的能力。就是在外在自由环境中,通过好奇心、创造力、自信心的生长,形成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内在自由即此种能力,有此就能继续生长。杜威说的教育的价值在于创造继续生长,就是这个意思。按照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人的自主性是与生俱来的。自主是什么?自主即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
自主的内涵还包括尊重差异,不贴标签。
此外,自主不仅是学生的自主,而且是教师的自主,只是教师多了一份教学视划的责任。
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的自主性是不一样的,那是因为他们的“天性”遭受到了不同程度时压制。教育即生长,教育的任务就是为成长提供“外在的自由”,即给予他们信任和尊重,倾听、接纳,然后达到“内在自由”的目的,因而从本质上讲,教育学即“教育解放学”。教学的过程即自主性成长的过程。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先生在郑州102中学调研时说:“高效课堂的核心就是自主,自己做主人,不受别人支配。学习是学生的事,过去老师把学生当奴隶了,我给你灌输,其实,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他非常有学习的欲望”。
这句话一下子触及到问题的本质。一切学习归根到底都是“自主的学习”一切教育的终极目的也都是为了人的自主,为了精神和灵魂的自主。
【道德】合乎道,致于德
在现行应试教育和急功近利的体制下,我们的教育行为充斥着道德缺失、不道德和反道德的现象,因此中国孩子的成长环境总体上是非人性,普遍承受着与其年龄不相称的功课负担和功利期待,这样的恶果是童年被无情地剥夺,人性遭到扭曲。
教育呼唤道德的回归
人的精神属性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知、情、意。相对应的是三个方面的精神需求:智力活动、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个方面的需求在教育中对应的就是智育、美育、德育。
智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即理性思维、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美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情感体验的能力,即丰富人的心灵,而不是灌输技艺;德育的目的就是培养道德实践的能力,即培养人高贵的灵魂,而不是灌输规范。
因此,我们说,教育最应该回归的是本质、常识以及人性,即以人为本;使人成为人,这就是教育最大的“道德”,即“合乎道,至于德”,以“合乎道”的途径,致于“德”之目标。
所谓“道”,即规律。教育教学规律、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所谓“德”,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的下,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得到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
【安全】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生态 我们所说的安全,包括心理安全、人格安全、话语安全。学校要做的是为学生提供安全的课堂、自主的环境,”让师生平等地交流。
课堂安全是学生全心投入学习、自然生长的前提、老师的一声断喝,能使学生一堂课“胆战心惊”,教师一时的情绪、可能让孩子一天都揣揣不安。课堂“安全”即展示无错。学生们发言并不需要举手,谁有问题就直接站起来,回答问题也是站起来就回答。
每一位老师都要不断提醒自己,你今天的课堂带给学生的是鼓励还是伤害?鼓励了一些人的同时是否伤害了另一些人?你今天的课堂上学生得到的是快乐还是忧伤?是增加了自信还是自卑„„教师要有“同理心”,善于和学生一起去体验那“迷途知返”所带来的快乐,教师的这一课堂智慧无形中为更多的学生营造了安全的心理坏境。
安全是课堂一切活动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安全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人格安全是公民素质健全的基础,话语安全是民主社会的象征。
安全是当下课改应当追求的一种师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的教育生态。
102课改启示录
从课堂出发!
对于已经经历了8次改革的基础教育来说,课改改到深处是课堂,这句话已经逐渐成为共识。十年课改,所有的努力和探索,最后都回归到这个原点。
然而,当课堂改革被寄予无限期待的时候,课堂,我们应当改什么。怎么改,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充满着迷茫。
一、转变学习方式是一场革命,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
新课标的指向非常明确:自主、合作、探究。这说明,一个“教师”的时代正在成为历史,而一个呼唤“导师”的时代,正在诞生。高效课堂提倡“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教法研究”变“学法指导”,“独学、对学、群学”三种学习方式所对应的也正是“自主、合作、探究”,还有小展示、大展示等等,都是围绕一个核心,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为了课堂的高效,而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即综合能力的培养,“高效”的也不仅仅是课堂,更是学习的高效,即课上和课下都高效,实现的是“学会、会学、乐学、创学”,不仅仅是“三维目标”,而是“四维目标”。
比如,探究性学习方式,是通过设置一个问题、一种情境的方式去进人,设置也是假设,通过假设性思考去解决学习问题,是重要的学习能力训练方式;通过假设性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日后走向社会极其重要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学生要解答那些探究还也可以去问家长、问社会„„有的学生的邻居就是专家,家长会带着孩子去请教专家。这样一来,能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就不止某个老师。这就是个重要变化—— 家庭、邻居、专家、公众,以及报刊、图书馆、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都可以是教育者。
如果一个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不被几册课本束缚住,如果一个学生 “我与世界”的思维被打开,其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将不可估量。这样,孩子们带回课堂的将是缤彩纷呈的知识亮点,很多人的智慧在课堂里交流激荡,学生便在这样的海洋里学习成长。
课堂的高效前提必须是开放的课堂,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开放的理念和思维是相辅相成的。目前许多课改学校普遍面临这样的困境:课堂形式活了,却没有真正解决学生驱力的问题,课堂并没有实现高效。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本质转变,没有把这种转变与开放的理念和思维结合起来 “
二、模式是干什么的?
模式在当下是必须的。为什么?实质上,模式不仅仅是课堂流程,从“策略”上讲,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教师,强制性地改变教师固有的“灌输”方法和习惯,最终通过改变方法而改变教师的思维习惯,完成从“教师”到“导师”的转变。
有人说,102的课堂太自由了,如何理解这种“自由”?
其一,高效课堂的内涵即“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即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凸显出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学习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原理。“狂欢”是更加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上课不仅是一场学习经历,更是一次充满情趣愉悦的情感旅程,唯此才能“让学生怕下课”,才会废寝忘食,乐在其中。
其二,开放的程度决定教育的高度。只有大胆地“放”,才能实现学生从自由到自主的质变,只有大胆地“放”,才能促使教师“导”的能力的提高。一方面,放的过程就是学生自由选择的过程,即形成自主的过程,这里面有点“逼”的味道,过去学生对老师的包办习以为常,突然给他了自由,刚开始学生会有点不适应,但可以肯定,学生的自主性来得更快。问题在于教师是否敢于 “放”,是否善于“导”。另一方面,放的过程也是“逼”老师自主性成长的过程,“逼”着老师在手脚被捆绑、嘴巴被封的情况下,发挥“制导”作用,比如创设情境、启发追问、引导点拨,从而让课堂充满激情、充斥疑问、处处是思维的碰撞,最终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成为一种习惯和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智力活动的愉悦。
其三,看一个模式好不好,就看它是不是限制了老师的灌输而培育了学生的自主性。看一堂课好不好,也是看学生的自主性发挥的如何。当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自主性都得到应有的生长时,那么,模式的作用便越来越小。这是一个从有模到无模的过程。
三、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
合作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人类的生存方式。学会在团队中学习、生活,是教育的基本任务。
首先,耍清楚的一点是,学习的前提是自主学习,如果没有自主,那么合作便没有了基础,即使合作,也是流于形式的合作或者叫假合作。为什么许多课堂的小组合作会流于形式或效率低下,原因就在于此,过分地强调合作而忽咯了自主学习的前提。合作应当是自主的一部分,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当自主性的成长有了适宜的环境,合作便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其次,合作应当是基于探究性学习的合作,而非机械的组合,合作是交流、交换,是互相提升。学习小组应当是一个探究性学习组织,这样才有合作的动力和意义。
其三,合作不仅仅存在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层面,而且应当延伸到生活当中,把小组的作用、功能放大到整个学校,甚至使之成为学生社团的雏形,使各种形态的小组在校园里缤彩纷呈,从而强化每一个学生的小组意识,即团队意识。
四、新文化和新技术的高度融合
高科技往往是双刃剑。网络是现代科技进步发展的产物,它改变了我们的学习以及生活的方式,但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这方面不必多说。但我们又必须开放而不能“闭关锁国”,对高科技置而不闻。
这正是郑州市第102中学所代表的第三代课改的意义所在。表面上,I02的课堂是“黑板”变成“白板”而实质上它的背后是网络的支撑,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技手段,更是观念的冲击。102的课改实现了新文化和新技术的高度融合。
如果没有先进理念的植入,如果科技手段不能成为学生“学”的辅助,而仅仅是教师“教”的辅助,那么“白板也白搭”,“白板”也会成为“摆设”,甚至给我们带来“伤害”,这种“伤害”就是人的依赖性的增强和人的自主性的退化,更何况科技的发展无论到怎样发达的地步,都无法解决一个最核心的问题,那就是人的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问题。对于现代信息技术,我们不能仅仅把它看是做事手段或辅助,而且应当赋予它先进的理念内涵,这样它便能发挥出无限的生机,具有了生命的价值。
五、课程“新概念”:教师和学生即课程
从“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挺进“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从分科教育到综合课程的变革。然而,这种根本性的变革就目前而言,并非某个学校或某个地区力所能及。
但我们并非就无所作为。教育的变革往往是自下而上的,草根或将成为中坚力量。有很多地区或学校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许多地方在新课程理念下,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甚至班本课程,这些都将为根本性的课程变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但是这些所有探索和创新,都要基于一个根本,那就是课程观的转变:教师即课程,学生即课程。在“开放”的思维和理念下,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利用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合作的、探究性的学习,课程资源才能得以无限丰富,而不仅仅局限于那几本教材,并且课程实施的过程才能够真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成为课程的一部分,而学生也就不再是课程实施的被动接受者,而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成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其本身就是课程的一部分。
信息化时代的新教育,已经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课程资源。在蒸汽机到来的时候,不会在政府办公室和家庭里出现蒸汽机;人类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种技术像计算机这样,无孔不入地进入政府办公室、教室、医院、商场、家庭等一切地方,网络联系着五洲四海的数千年文明,联系着昨夜刚刚在网上出现的新知识。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学生获取和综合运用千奇百幻的知识的本领,不能把最新的知识引进课堂,那么,学生走向社会将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
六、课改:不仅是“改课”更是在重建“教育文化”
从洋思、东庐到杜郎口,再到郑州102中学,这些课改名校的诞生,吸引了众多参观学习者。这些表面上巨大的“诱惑”,背后则是一个艰辛的历程。102 中学的崔振喜校长常说这样一句话:要课改,就要放得下名利,扑得下身子,进得了课堂,看得了书,请得了专家。他有一个习惯,不管在哪吃饭,碗筷旁边总是放着纸和笔,他每时每刻都在记录、积累、沉淀、思考着大家交流碰撞的思维火花。这是一个真实的写照。
在外人看来,l02中学的课改似乎是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名校效应“,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崔振喜2003年开始任l02中学的校长,从那个时候就开始了课改,当时的着力点是从教育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资源整合开始,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师之杜郎口,102正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找到了技术创新与高效课堂的结合点。l02中学还是国际夸美纽斯成员校,与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国外学校建立了长期友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这与102形成“开放”的办学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
l02的课改,是一个自主创新的过程,并且这种创新还在不断地继续。
从2010年9月份开始,102中学的各个职能部门的名称将发生变化,教导处更名为“学堂评价中心”,政教处更名为 “学生发展服务中心”,教科室更名为 “学师发展服务中心”,校医室和心理咨询室合并为“师生健康服务中心”,学生会更名为“学生自治管委会”,并且专门成立学生社团服务中心等。
这些改变体现的是一种群体性思维的发展,标志着102中学的课改己经走向纵深。学生从课堂的开放走向自主,走向学习的自主、管理的自主、生活的自主、精神的自主,从学生的自主到教师的自主性成长,再到学校部门职能的“质变”,最终是学校文化的自觉自主。
这是一个从师生“生命自觉”到学校“文化自觉”的形成过程,最终沉淀而成的是学校文化,是学校的品质和气质,是学校自主生长的能力。
“教育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来实现文化的传承”,这是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常说的一句话。
这句话给人的启迪是:课改不仅是“改课”,更是在重建“教育文化”。
第四篇:幸福从课改开始
幸福从课改开始
——我的课改故事
第三实验小学
罗平秀
“多亏了高效课堂,让我能在这样大的场面上谈吐自如!”这是我班学生孙阳在“全县中小学生电脑创意绘画大赛”比赛后发出的感叹。我也由衷地替他取得的好成绩而高兴。高兴之余,我不禁想起自己课改一年来的点点滴滴。
2013年课改绽放出了阳光,我校如火如荼地开始了高效课堂的改革,我很幸运成为了第一批改革者,心中颇觉喜悦。考察、培训、反思、聆听,生活再次忙碌起来,我也开始认真反思自己早已习惯的传统课堂:在传统课堂上我是一个绝对的领导者,学生们是我的士兵,听凭我的调遣,无条件地服从我的指挥。我用自己的“爱心”理所当然地虐杀了学生的信心。
我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注重引导学生形成他们自己的个性,努力创设质疑、探究、合作的学习氛围,力求形成一种灵性化、情感化的课堂。我要让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让学生们因为我的存在而幸福。我改变了以往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枯燥乏味地学的状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①用心给学生创造机会。每个孩子内心都有想展示的渴望与冲动,他们想在展示成果中展现自我。因此,我设置丰富多彩的展示平台,鼓励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来汇报探究成果,以便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都能从阅读中获得收益。善于表演的同学,可将文中的精彩片断改编成小品;心思细腻,不善言辞的同学可写心得体会;善于言辞的同学可进行辩论。比如在教学儿童诗《我想》一课时,让学生自己当诗人仿写一节诗歌。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通过这样的学习,不仅考查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而且变老师枯燥的讲解为学生自主地我想说,我能写。学生的仿写非常有创意,如“我想把自己
接在白云里
探索宇宙多神秘
寻觅月宫多情意
飘啊,飘——
飘出科学的新天地。”教学了《半截蜡烛》,学生认识了剧本这一种新文体,课堂上让他们在小组中表演,我则轻松巡视,相机点拨指导。他们兴趣盎然,表演虽然不够精彩,但是却发掘了他们的潜能,激发了兴趣。我趁热打铁,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将相和》《草船借箭》,或者回顾《晏子使楚》,然后小组改编课本剧。我没想到学生热情如此高涨:课间十分钟,他们在读课文,讨论人物形象,设计剧本;课外活动时,积极排练;听说小组成员还在组长组织下连双休日也加班加点。当我上课时,可大开眼界了:各小组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剧本都打印好了,画外音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人物,道具一应俱全,表演者声情并茂,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动作得体。特别是杨子珊这一组,表演相当精彩,博得全班同学的阵阵喝彩。②虚心向学生请教。我放下架子向学生学习,使学生明白,不管是谁都要学习,不管是谁,只要会就能成为别人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③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我参与学生的合作中,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学会合作。每一堂课上都是学生先自主学习,扫除词语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接着根据“合作探究”题在小组内探究交流,再派出小组代表来展示。在学生交流时,我参与到小组中聆听、点拨、鼓励,教会学生交流方法,使他们会说敢说。学生通过合作,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了;通过展示,口语表达能力更强了,自信心更足了,涌现了一批批展示之星、参与之星,就连家长们都打电话来,欣喜地说“孩子进步了,会主动学习了,胆子更大了,交流更顺了。”
从此,在我的课堂上:孩子们时而疾步如飞,时而徐徐前行,时而驻足细品,时而静坐回顾……孩子们正以不同的方式行走在文字的风景中,他们在我的引导下会有所思考,有所启发,甚至会让思维和情感向文字的更深处漫朔。师生间彼此引导,彼此发现,彼此合作,彼此分享,彼此感动。这是一桩多么有意思的事啊!更可喜的是我班的学生飞速成长,在各方面都表现出色:孙阳、杨子珊的书画作品获县比赛第三名;戴易旸的作文多次上校报,其中《第一次钓鱼》被《新小读者》选中,将刊出;六一汇演,我班半数以上同学参加各节目的表演,肖宇、刘艺、肖华群、谭昕均获“优秀演员”称号;学校举办的书画展,梁曾荣、肖俊祖等的多幅作品被展出;校大队部、广播室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我的心里开出了幸福的花儿。记得《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如今,当我以近一年的课改经历品味这句话时,才顿悟古人那穿越时空的智慧之光。
回望自己的课改之路,历数自己留下的足迹,我信心满怀。看来,思想滞后,教法呆板,只能让我固步自封,造成“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的恶果。自从走上语文课改的道路后,我更新了观念,大胆创新,力争做一名“善学者”,我的课堂越来越和谐,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活跃,他们已成为课堂的主宰,我欣喜地收取了“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效果。行走在语文课改的道路上,我每一步都迈得坚实有力。我坚信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去收获语文教学的万紫千红,守望教育的幸福!
第五篇:扎扎实实抓课改 积极探索再提高
扎扎实实抓课改 积极探索再提高
新课改实施近一年来,我校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汲取传统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希望通过努力在课改实施中不掉队。下面谈一下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紧抓课改机遇,塑新型教师队伍。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们不断思考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让每一位教师把他的潜力变为现实,抓住这次新课改的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多来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突出重点,狠抓教师素质、能力的高,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最大限度的学习机会、展现机会,力争使我校每一位教师都成长为在全镇乃至全市有名的名师。
1、培训先行,更新教学理念。
实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才能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才能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培训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成了学校的首要工作。
首先,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训。学校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方案,先后输送80余人次参加省、市级培训,使这部分教师在培训中完善自我,形成先进的教学理念,成为教学研究的排头兵。外出培训的教师返校后都要完成“一篇学习体会”、“一次学习报告”、“一节公开课”,切实把新思想、新精神带给每一位教师。
为增强学习实效性,学校采取“骨干带动、群体培训”的方式,通过专家讲座、骨干教师汇报、学科教师示范、交流研讨等形式,扎实有效的开展业务“专题周”学习。每周根据各科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业务学习的专题,所有教师查阅大量资料,有重点准备,在研讨会上开展活而有效的交流,积极互动,更新观念。随即把教师交流材料编辑成为小册子《交流》,促进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2、科研先导,转变教学方式。
教育科研,能有效地推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是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精教学、懂科研的专家型教师队伍所必须的。
依据任课教师的教学实际,我们研讨确定研究专题,组建课题组。在课题管理中,我们突出重点抓过程性管理。课题组每月组织一次“课题研讨会”,实验教师提交实验研究资料,交流实验情况,听取专题报告,观摩实验研究课。实验进行中,教师对研究资料完善整理,如参考资料、实验课教案、课堂信息反馈、专题报告以及有价值的学生的作业、作品等。
我们认为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研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有立项课题,教师的教学行为只要有所创造就是在进行教研。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平时的教研活动。为发挥群体互补优势,形成整体合力,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方式,在集体研讨中丰富充实自我。各学科根据年级特点建立备课小组,定时与分散相结合,以“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为辅助,即:在利用“集体备课教学详案”进行课堂教学时,先由初讲教师进行试讲,然后与其他教师研讨教学得失与改进措施,以利于其他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最后,每位教师写出本课的“教学反思”,选择后编入《交流》刊物。在集体备课中,我们同时强调保持每位教师的个性,避免趋同现象。
3、信息共享,拓宽教学视野。
除了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外,我们特别重视各种报刊书籍对教师教学的影响。因此,我们订阅了30余种教育报刊,设立了教师阅览室,鼓励教师开展自我学习教育,了解教改前沿信息,指导教学行为。
今年,经多方努力,建成了高标准校园网,实现了宽带上网,网络覆盖全校各办公室,实现资源共享。丰富的网络资源,给师生的发展创造更优越的环境,使师生在现代科技带来的方便中更好的发展。
4、放大教师的“亮点”,让老师们有成就感。
“热爱学校、尊重学生,快乐工作,成就自我”,是作为校长寄语赠送给老师们的。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我”,是教师们的最大愿望,没有一个老师不想干好工作,当专家的。“成就自我”,也是学校所期望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就取决于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名校需要名师支撑。放大教师的“亮点”,就是发现教师的长处,采取鼓励、激励措施,在学校内部宣传教师们的成绩,给其他教师树标;在社会上宣传一部分骨干教师,扩大教师、学校的影响力,让教师有一定的成就感。特别是鼓励年青教师展现自己的才能,形成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
事实证明,营造浓厚的学习、探究氛围,给老师们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让老师们实现自我价值,是吸引、凝聚老师,提高老师积极性的一种好方法。
二、提高“问题”意识,促进课堂教学上水平。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但是,课堂教学特别是非课改年级仍存在着“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满堂问”,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够,实效性差等缺憾。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新学期我们参照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把提高师生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意识作为促进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来抓,并作为一个校级课题进行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目前,我们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进行着积极探索。
三、创建良好校园氛围,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学生身处校园之中,校园内的一点一滴无不影响着学生。
1、建设人性化的学校氛围。一种自然、温馨的人性化校园文化氛围,可以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取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内,道路两旁、楼道一侧,轻轻的话语、绚丽的彩画„„校园的各个地方都成为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舞台。
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校园氛围的建设中,校园中亲切的标语“正衣冠、净心灵”“欣赏才能发现美”“小草我们是朋友”„„这些都是孩子们精心创作的。这不仅仅是口号、标语,而更是孩子们内心纯洁的表白。
我们注重加强教室文化氛围的营造。我们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磁性白版”,这成为了展示学生才华的大舞台。美丽的小图画、精巧的小制作、工整的钢笔字„„学生尽情展示,收获无限喜悦。
同时,我们鼓励教师与学生合作,营造适应各自特点的班级氛围。走进一年级的“识字小屋”,在那里你会看到师生合作完成的识字乐园,会看到孩子们不凡的识字成果;二年级的“古诗我会背”,精彩的古诗配上同学们的绘画作品,会让同学们在欣赏中感受到古诗带给大家的快乐。走进三年级教室,看到同学们精心培育的鲜花,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孩子们的殷殷爱心。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是学校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所始终遵循的原则。
2、创建个性发展空间。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红领巾”广播站是我们学校成立的校园广播站,这是同学们的又一“阵地”。它的成立、运转,完全由学校的少先队员自行组织。每天,都能听到广播里清脆的声音。有趣的天文地理知识,最及时的新闻大事,以及同学们的喜怒哀乐,同学们特别关注。月末由少先大队组织开展“小话筒”杯优秀小广播的大赛,展现学生十足的个性。在2003年10月,我们的校园小报“小浪花”正式发行。“小浪花”为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增添了几分色彩。丰富的内容,活泼的版面,无不吸引着同学们的眼睛。“小浪花”所选的内容主要是同学们自己的作品,文章、绘画、书法、小制作„„每当新一期“小浪花”发到同学们手中的时候,也是同学们最高兴的时候。现在,我们发行的8期“小浪花”中,已有80余名同学的作品得到展示。
3、培养自主中进取的氛围。在创建良好的校园外部氛围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熏陶。针对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编制了学生成长手册《我在成长》,学生每天的表现予以关注。其中,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今天,我提问题了吗?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我快乐吗?等,也有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交流的空间,如“老师这样对我说”“我和爸妈一起来”等,让学生每天对自己的表现都能给予客观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特点,学校编印了“从点滴做起”评价手册,同时与“优点记录卡”配合使用。“从点滴做起”评价手册的内容,都是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班会等形式自己确立的,以实施自我约束,从而建立了学生、教师、家长共同评价、交流的平台。
在每位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成长档案袋”,用来收集学生自己满意的作品。档案袋中的内容都由同学们自行确定,而学生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成长记录袋不是简单的文件夹,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依据特定目的而收集。打开它,你会看到孩子们精心创作的手抄报、多彩的图画、优美的文章、独特的制作„„记录了同学们的点滴进步,树立了自信。
四、结合实际探索开发校本教材,挖掘教育资源。
校本教材开发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使其起到教材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上学期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的不同,编写了《走进文明》(低年级版)和《保护环境 呵护家园》(中高年级版)校本教材。我们低年级版校本教材《走进文明》,主要根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具备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进行编写的,教材内容、案例主要来自一线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观察积累。通过几个月的适用,针对性强,效果较为明显。中高年级版《保护环境 呵护家园》,主要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针对中高年级学生特点,通过对汶阳周边环境的调查,譬如汶河、漕河、浊河三条河流的污染情况的调查,对汶阳几家工厂环保措施的调查,对居民生活污染问题的调查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同时我们还以学生收集为主,教师参与指导编写了课外读物《可爱的家乡》,分为汶水纵横、汶阳古迹、汶阳名人和汶阳特产四部分,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五、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投入力度,特别是在教师评价中的力度。
2、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是非课改年级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3、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师、学生的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