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学习讲稿:当代中国打工文化研究(下)
干部学习讲稿:当代中国打工文化研究(下)刘忱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三、“工友之家”:自己搭台、自己唱戏的农民工文化非营利机构
他们到底是怎么开展活动的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实际是我关注最久,去的次数最多,而且了解程度也最深的机构。就是北京的工友之家。它的经验在这里就是八个字“自己搭台、自己唱戏”,农民工文化非营利机构。当然他们有自己的坚持,就是坚持说你不要用农民工来称呼我们,因为农民工这个字眼他们认为是带歧视性的字眼,所以我在他面前,在工友之家开会的时候,或者跟工友之家交流的时候,我绝口不提农民工这个字眼,而用打工者的字眼。这个工友之家全称:北京工友之家文化发展中心,是经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注册、审批的非营利性社会公共服务机构。这是它的性质。
它的基本构成:理事会、顾问团队、社区工会、新工人艺术团、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工友影院、新工人剧场、同心实验学校、同心互惠商店、同心女工合作社、同心创业培训中心、工友图书馆、新工人网、大声唱网站、同心农园等。最近正在筹建党支部,因为他们有几位是党员,所以要给这些党员找到一个家。
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就在北京朝阳区金盏乡皮村,皮村就在朝阳区和顺义区的结合部。确实比较远了,但是大体的方位就在机场航站楼的方向,距离北京市天安门46公里。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北京现在的城镇化,就在皮村的边上现在划了一道杠,为什么呢,到皮村之前乡村公路4个车道,到了皮村这个地方是2个车道。而且到了这个地方看到大卡车、大货车,川流不息,到处弄得乌烟瘴气。而且这个地方上空是飞机航道,按照国家规定,这个村子不能建高层建筑,所以它的楼没有超过3层楼的。这样一个地方,限制了它城镇化的发展。它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的房价对于打工者来说比较便宜,所以它吸引了全国各地到北京打工的人,大家都居住在皮村,不仅是全国各地来的,而且原来已经有一些人,从已经住在北京的城里,可是北京城中村改造的时候,把他们租住的市民房子拆掉了,但是他又住不起更好的房子,于是只好向更远的地方搬,他们就搬到了像皮村的这样的地方。皮村还有一个好处,既然是道路畅通的地方,是一个枢纽,所以这个地方有好几趟公交车,虽然打车不方便,大家公交车还是有的。这样有很多在城里工作的打工者,也住在了皮村,而皮村的情景我在北京城里走了很多地方。这是中国打工者生活的一个很典型的村庄。就是它的本地人口两千人,可是外地人口已经将近四万人了,我们到城里走一走,北京周边城乡结合部大体都是这样的状况,本地人口只占10%,而外来人口几乎已经占到了90%左右。从这张照片可以看到皮村就是这个样子。既然没有城镇化,这个村庄非常简陋,私搭乱建的房屋很多,而且街道上比较乱、比较脏。越是这样子,确实是它的房价便宜,生活成本比较低,打工者基本上聚集在这里。他们自己当时还做了logo,打工青年艺术团正式成立logo。他们在为社区、工地演出的时候,遭遇了一些问题。就是现场的观众经常跟他们提出来,我们打工者如果我们遇到一些侵权怎么办,如果孩子上不了学怎么办。我们的工资拖欠了怎么办,我们受了工伤怎么办,所以他们感觉一时解答不了,于是他们开始学习国家的政策、法律条文,并且把这些政策和法律条文,用油印机油印出来,在演出场所派发。已经不是简简单单成了一个打工的演出问题,实际是一个打工的国家政策、法律宣传的阵地了。这是他们的logo,这是他们当时在演出时候观众的情景,这个都是我在他们的纪录片中记录下来的。我们看这些打工者其实都带这安全帽,安全帽都没有摘就在里面听他们演出。
(二)创造触手可及的文化生活 演出时候实际上不仅仅是演出,后来他们和皮村社区合作,就把村里的文化中心接管了下来,这个中心里日常给农民工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化生活。所以后来他们成立了把自己的打工青年艺术团,也改了名字叫新工人艺术团,而新工人艺术团以后,他们逐渐提出了自己社会责任。他们说社会责任跟别的艺术团体社会责任不一样,在这里我们倡导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这是我们的责任,而且提出自己文艺艺术宗旨,就是要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文化服务,说我们的文化服务是第一要维护工人权益,而且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为什么要参与社区建设呢,说城市并不是我们生活停留的地方,我们将来哪怕不是我们,我们的孩子也需要参与城市生活的,也要变成城市人的。所以说城市也是我们的。所以他们曾经写出一首诗叫“北京我来了”。所以在这里,一方面维护权利,一方面要参与社区建设,其实我知道,好多跟他们私下访问交谈的时候,他们说我们其实经历了一个过程。就是维权的时候我们是哭着的,我们哭着维权,但是维权成功以后,我发现劳动关系并没有因此而和谐,相反的工人和厂长、和老板之间更加对立了,而且跟城市之间也越来越对立了。
比如他们曾经唱过一首歌,这样唱的,叫做辛辛苦苦干一年,老板不给结工钱,寒冬腊月要过年,全家老小把我盼,工友们你们说怎么办。大家一起在台下喊,叫做“团结一心跟他干,调解一个结工钱”。每次他们工地上唱这首歌的时候都得到工人的热烈响应,大家一起在台下跟他喊“团结一心跟他干,条件一个结工钱”。唱到这的时候,包工头不干了,大包工头出来说唱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撵他们走。唱这个歌虽然工人很欢迎,但是表达的不是一个更高、更和谐的社会理想,不是一个梦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完成一个转变,就是我们也是建设者,我们也是这里的主体,我们也是城市的主人,所以我们不要哭着维权,现在我们要笑着建设。所以在2002年成立的时候,其实这个时候主要还是自己自娱自乐,就是倡导了很多维权,跟资本家、跟老板怎么斗争的问题。
到了2009年的时候,他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就以举办打工文化艺术节为平台,邀请了社会各界来参与他们的文化创造的活动。其实我就是在那个时候介入到他们的事情。所以我们这里以2009年举办第一界打工文化艺术节为界,它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自主发展时期,后一阶段为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共同建设时期。这是两个歌手先,演出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些歌手们都没有化装,没有穿演出服,演出的设备非常的简陋,其实就是简单的一个话筒,只要找个砖头话筒架起来就可以了,穿的都是工装、牛仔衣、牛仔裤,这是他们最简单的。而且他们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不穿演出服,不化装,另外所有唱的歌曲全部是自己原创,不唱别人的歌曲。这也是他们的演出特点。展示新工业文化的第一次是2009年1月2号,第一界打工文化艺术节,这个场景就是在新工人文化剧场里拍照的。新工人剧场里可是没暖气、需空调,所以冬天冷的要命、夏天热的要死,但是我们看,人人都在这里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用文艺的方式表现自己的时候,我觉得这里有一种感觉,就是彼此靠近,相互温暖,这样非常友善的氛围。这是当时的孙恒在延长。就在第一节文化艺术节上,工友之家第一次提出我们要建设一个打工文化,提出这样的口号:没有我们的文化,就没有我们的历史,没有我们的历史,就没有我们的将来。这是提出来打工文化。又在同年的11月份,又是在皮村举办了第二届新工人文化艺术节,我们第一届叫打工文化艺术节,第二届改名了叫新工人文化艺术节。因为我们国家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农民工发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已经把新工人,把农民工叫做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大军和建设大军,新兴劳动大军和新兴建设大军是新工人。所以他们提出一个口号,我们叫做新工人。参加的人多了,而且场面比第一次更加热闹了。
到了2010年的10月份时候,又举办了第三届新工人艺术节。这是艺术节上拍到的照片,都是我拍到的,而且我还获得了参与他们内部讨论的机会,这是内部讨论。我们看到很多来自于打工者的人,大家在一起讨论,一些我们工人的发展问题、我们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他们对自己的命运开始觉醒。
除了这样一些活动外,他们也开始了一些艺术创作,像这样一些艺术创作,全部都是由工友之家的年轻人自己写出来的,自己演出来和唱出来的。比如这样的词曲和演唱者叫姜国良。姜国良就是来自于辽宁营口的一个打工青年,他原来干过建筑工人,后来因为会打鼓会跟走江湖、卖艺的民间艺术团体,到处流浪过,卖过唱。来到皮村工友之家找到了归属感,而且自己开始创作。而且不仅是唱歌,他还自己会写歌。他这样写的,歌的名字叫做《边缘年代》。他说:月儿升起来,人儿想起来。漂泊在外的这些年,一直在城市边缘徘徊。风儿吹起来,泪儿流出来。酸甜苦辣都尝尽,你是否一直在期待?城市因为有了我们才更加可爱;天空因为有了我们更加绚丽多彩。我们要用执著的心追逐未来,我们在用勤劳的手改变这个时代。话儿说出来,歌儿唱起来,无奈离家在外的我们,也要拥有自己的舞台!心儿还在期待,梦儿醒过来。我们在用漂泊的青春,去编织一个美好的未来。这首歌写的昂扬向上。
这是一个女歌手,也是一个新工艺术团的一位女歌手段玉,写的一首歌,叫《我的名字叫金凤》。她写这首歌来源是什么呢,就是有一段故事。她认识了一位叫金凤的打工女孩,这个金凤长的圆圆脸,非常腼腆不敢说话,很长时间才慢慢跟别人讲自己的精力,那一年我离开家乡,在一家工厂打工。长长的流水线,流走了我的梦想。双手每天都在忙碌,在那针线中,经常加班到深夜,在那儿工作两年整。后来我又去开电梯,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后来我又去学美容,也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我又到饭馆里端过盘子,他们把我呼来唤去,没有一个人叫我的名字,他们都叫我打工妹,其实我有自己的名字,我有自己的名字,我有自己的名字。嘿嘿依儿呀儿呦,嘿嘿依儿呀儿呦。我有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叫金凤。我们看了很简单的是对自己名字的坚持,实际是对她自己个人主体的坚持,是对自己个人尊严的坚持,我有自己的名字,我不愿意让自己抹杀在所有的数字当中,统计表格当中我是一个有生命、有自己尊严的人。这是段玉写的歌曲。
这首歌叫做,词作者叫来子,来子是一个建筑工人,他讨薪讨不到,然后在劳动局碰了一鼻子灰,坐在马路牙子上看到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来来往往的人群,发出自己的感慨。叫北京好大好大,北京好冷好冷,北京也好热好热,北京有没有我的家?歌很长,我选的都是一些其中的片断。他说,我心中的姑娘,你到底要何时才会出现?我心中的梦想,已慢慢模糊了。北京啊北京,你是否还是我心中的北京?你难道只是我的驿站,离开你,我又要去何方? 这是来子坐在马路牙子上发出的感慨,这些歌词并没有多少诗意,甚至也不太讲究韵律,但是它里头提出一个很严峻的事实,就是农民工对于城市的疏离感,这首歌就是由许多,是个浙江人,头发上有个卷毛的一个年轻人,由他把它谱成曲子唱起来。后来我才发现全国打工者都很喜欢这首歌,而且这首歌的歌词经常被改掉。我们看这是北京北京,有人把它改成广州广州,有人把它改成上海上海,还有人改成深圳深圳,大家把它改成北京好大好大,深圳好大好大,上海好大好大。可见它这首歌传达了很多工友共同的感情,它引起了广大工友的一种共鸣。这首歌写的并不是说很高亢,很主旋律,但是它是工友的心声。
另外是孙恒写的这首歌,它所讲述的事实,虽然已经逐渐的发生了变化,但是这首歌传达的情绪,其实到现在工友们都觉得传达的还是非常到位的。不光这个彪哥,词曲作者都是孙恒,也是孙恒演唱出来的。我们待会可以看一下这个视频。写这首歌的时候,孙恒也是认识了一个建筑工人,叫彪哥,很瘦,不善言辞,可是在工友中有很高的威望。有一次他喝了酒,就向孙恒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孙恒把这段故事记下来,然后就写成这首歌,这首歌非常口语化,很亲切、很家常,但是这首歌所传达的内容确是一个很严峻的现实。他说,认识你的时候,已是在你干完每天十三个小时的活儿以后。(现在大家都知道,建筑工地上是严峻干这么长时间的活的。不能够干十三个小时,但是加班除外)。大伙儿都管你叫彪哥,你说这是兄弟们对你习惯亲切的叫法。喝醉了酒以后,你说你很想家,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维持老小一家——安稳的生活。每天起早贪黑,你说你感到特别的累,可是只能拼命地干,才能维持老小一家——安稳的生活。你说你最痛恨那些不劳而获的家伙,他们身上穿着漂亮的衣服,却总是看不起你。你说究竟是谁养活谁?他们总是弄不清这个道理。一天天一年年就这样过去,你拥有的只是一双空空的手,你总说也许明天日子就会改变,可清晨醒来后,只能继续拼命地干!这就是一个农民工的自述,彪哥这个也可以改成一个农民工的自述。这是简单我把他们有代表性的歌词跟大家说一下。
因为这些年他们已经出版了唱片,出版了七张唱片。我在这里举了几张,并没有举完。这是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张,都已经出来了。所以他们这几年是非常勤奋的编歌、写歌。
第二篇:干部学习讲稿:当代中国打工文化研究(上)
干部学习讲稿:当代中国打工文化研究(上)刘忱
中央党校文史部副教授
同志们好!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关于中国农民工文化问题的内容。所以我的题目叫做“当代中国打工文化研究”。
一、时代背景: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一)城镇化与城镇化指标
我们第一个问题是看一看打工文化它的时代背景,就是我们国家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我们先看什么是城镇化。按照城镇化国家正式的一种说法,一个定义叫做城镇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镇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正式提出“新四化”战略,城镇化是其中之一。中央政府在2014年颁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这个城镇化是一个很系统的,非常完整的大概念,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程。
这个城镇化当中是有各种指标的,什么指标呢。首先就是城镇化的水平。我们所说的城镇化率,其实城镇化率指的是人口,就是在城市里居住的人口的比例。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比例。这两个比例其实是不太一样的。等一会我们会讲到。第二个指标就是城镇化要达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这个基本公共服务,包括的是流动人口受教育、职业培训、整个的社会服务、医疗、养老、住房体系这样一种建设。这是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第三个就是基础设施方面,包括人人都能享受到的基础设施,比如机动车、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宽带建设、各种各样的社区服务等等。第四个指标我就是资源环境,包括这样几项,就是人均用地、再生资源的利用、绿化程度、空气质量是不是达标。这是城镇化的指标基本上这四个。
(二)城镇化率
城镇化率刚才我说了,城镇化指的是人口,城镇化率具体指什么,指的是城市化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我们国家的城镇化率其实一开始是很低的,是到了2000年的时候,我国的城镇化率是36%。我们的城镇化虽然起点很低,但是发展很快。到了2006年达到43.9%。到了2009年已经达到46.6%。到了201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数量约7.3亿,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化率达53.7%。去年2014年,国家土地局又公布一个数字,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54.74%,这个数字真的是非常高的。但是这个数字当中我们看,有两个数字,一个是常住人口地还有一个数字其实是户籍人口。通过这样两个数字的对比,从这个图中我们看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已经达到了,这是2012年的数字,我们看到城镇化常住人口达到52.6%,可是还有一个户籍人口,户籍人口其实没有那么多,户籍人口比例35.3%。也就是说,我们有17.3个百分比在这个当中不是户籍人口,他们是什么人口呢,叫流动人口。所以这个当中我们看到,流动人口的问题就已经是很严重的问题,很严肃的问题。所以这样对很多志向远大、渴望成功的农村青年来说,城市有很强的吸引力。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按照推拉理论,就是农村还有一个巨大的推力,这个巨大的推力何在呢,就是一个很严肃的现实。种粮食不挣钱,不仅在中国种粮食不挣钱,而且对全世界来说农业都不是一个获得经济利益的行业。所以问到很多农民,你种地、种果树,一年收入多少呢,农民说十亩地万把块钱,种水果的也说,也就一两万块钱吧。如果去打工呢,打工就挣钱多了。现在农民动打工收入占到总收入的多少呢,70%左右。这样一个收入,其实就是说在农村不挣钱,在城市又很有吸引力,所以城市形成了强烈的集聚效应。可是城市的公共服务没有做好,政治权利没有做到,特别是第一代农民工,就是从80年代开始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现在都已经年龄超过50岁了,因为没有太多的劳动技能,或者说没有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现在在他们年老体衰的时候,并没有在城市里过上体面的生活,城市里安乡晚年,他们面临一个处境就是必须回家。而他们已经好长时间不种地了,现在回家就是守着,在农村还有没有发展呢,很多农村已经失去了发展的能力,失去了发展的动力。因为在这几年长时间,把农村当成抽水机,从农村抽取劳动力、抽取土地、抽取粮食这样的过程,农村现在已经处于衰败的过程。所以农民工普遍感到我回不去农村。但是城市又留不下,处在这样一个两难的状态中。所以他们在城市里,我们看到回不去农村的话,在城市里生活的好不好呢。
我在这里引用一个中国人民大学,做的一个调查报告,就是中国农民工生存感调查报告,在2013的时候做的报告。这个报告中我们看到,2013年和其他年份相比较,农民工总体上他的幸福感指数还是增加了,比如生活水平、健康状况、成就感、安全感、对未来的希望、家庭关系、工作学习、整体幸福感的时候还都是逐渐增加的,这两个数字,2011年和2012年的比较,这两年之间有不同的指数。第一个是农民工幸福感总体提升,第二个他的幸福感其实是来源于低层次的满足。比如生活水平提高了、健康状况提高了,成就感也比过去好了一些,安全感也比过去好了一些,对未来的希望也都有增加,家庭关系改善都有了提高。但是幸福感却来源于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的幸福感,高层次有关的幸福感指数数据同比是下降的。比如说人际关系,农民工感觉到对于融入城市,对在城市里生活的渴望是在逐步降低的,另外就是社会参与方面的需求,幸福感也是比较低的。另外就是社会地位,我们看到社会地位这一条时候,发现其实农民工对于社会地位的感觉,感觉自己不是上升的,而是下降的。所以从这个表格中间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就是随着社会发展,农民工生存状况得以改善,但是农民工的社交,社会各界的差距拉大,农民工普遍对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感到失望。这是2013年时候中国人民大学作的一项调查。这个调查其实在这两年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没有改变吧,这个社会对农民工的关注度非常高的,在2013年的时候,网络上大家在讨论这样一个话题,据说建筑工人的工资大幅度提高,连搬砖的小工每个能赚七千块钱,据我所知现在七千还不是多的,小工每天其实能挣比这个还要多一些。这样让我们有一些社会其他人士感到不公平,说搬砖能挣钱七月千我一个硕士毕业生现在挣四千,让我情何以堪啊。这个社会上已经开始慢慢出现了一些问题了,出现了一些改变了。
另外就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关停事件,这个关停事件大家不作这样的研究,或者不接触这样群体的话,可能感觉不出来。但是这样一个关停事件从2011年开始,比如说北京的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关停事件,每关停一所学校都会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有的说,这些学校应该关停,因为他们都是黑校,缺德学校。有一些人说不行,不能关停,因为关停了以后,这些农民工的孩子就没地方上学了。对这个问题真的是要分两方面看,确实在这个社会中存在一些黑校,但是我们也看到,因为如果不让这些孩子在学校里读书的话,他们很可能会沦为留守儿童。据我自己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和调查,我认为如果一旦这些孩子沦为留守儿童,可以说这个孩子基本废掉了。而我们国家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数字分别是多少呢,我们的留守儿童数字是6102万,流动儿童就是跟着父母在城市里漂泊的孩子数量是3580万,合起来将近一亿人。这一亿人的文化教育如果我们不做好的话,可以说我们这个社会就等于给自己埋下了炸弹。也可以说今天少盖一所学校,明天等于要多盖一所监狱,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法国著名文学家雨果先生说的。所以,农民工子弟学校事件每次都成为社会的焦点。
我们看这张图片更有意思,这是绍兴某家企业在春节以后工人回到厂子里上班时候,工厂的高管列队在厂门口欢迎这些普通的工人回厂上班。这些高管甚至在鞠躬说欢迎你,感谢你还来到我们厂上班。为什么呢,我们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用工荒问题。因为这几年连续对从农村到城市里务工,我们农村现在已经没有多少劳动力向城市输出了。十年前我们统计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年龄是23岁,去年我们统计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平均38岁。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有一些年纪大的人在他迫不得已的时候,放弃他在农村安享晚年的机会,到城市里务工。这个国家人口红利已经用光,用工荒不是大家吹的,是一个夸张的问题,而是确实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所以这些工人在回厂子上班的时候,高管们都怀着一种很感激的心情,不管是处于什么心态,还是非常感激的心情来欢迎这些工人回厂上班。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问题解决的了呢,其实还真的不是这样。
这是我引的《人民日报》在2011年写的社论,这个社论当中谈到我们中国很严重的问题,它谈到就是户籍制度的门槛、用工制度的壁垒、利益呼声的沉没、讨薪历程的艰难、社会歧视的冷眼,有形无形地把“异乡人”推向城市生活的边缘地带,造成了“社会拒人、权利亏人、心理贬人、文化伤人”的“社会排斥”现象。尽管我们很多制度正在改革之中,但是社会排斥这样一个现象到现在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
(二)农民工的代际变化与诉求变化
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农民工有这样诉求,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们过去说,第一代农民工指的是改革开放的时候,到城市里来务工的这些人。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目的很明确,挣几个钱养活一家老小,然后要回到自己家乡去。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样一些农民工进50岁以后,开始逐渐返乡。还有他们的子女,就是我们所说的80后、85后甚至90后,这样的一些人我们管他叫做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跟自己的父辈相比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体现在哪里,首先是他们受教育程度提高了,过去他们是普工,不需要太多的劳动技能。现在大多数都有一技之长,所以他们现在从普工到技工。另外就是他们还有不仅仅想挣钱,他们还想在城市里有更多的发展,所以过去他们讨薪是讨工资,现在不一样,说讨身份。因为要融入城市,这是他的主观愿望,也是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过去要吃饱饭,现在要尊严。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过去内心焦虑,焦虑回不了农村,留不下城市,现在说了,不仅仅是焦虑,而且还要参与行动、参与集体行动。所以2010年时候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所发布一个中国新生代农民工研究报告,这个报告里调查了一个数字,当问到这些新生代农民工,如果你的劳动权利被侵犯的话,你会选择什么。有55%的人说会选择和大家一起集体行动,来讨回自己的权利。所以我们看到农民工代际变化了,代际变化了,他的诉求也变化了。所以我们在当中做了很多调研,就会看到新生代农民工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他的梦是什么呢,就是要求有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融入城市。这是我通过调研得到的结论。那么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融入城市包括什么呢,包括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所处、心有所属。这个也是写到政府工作报告里的内容,心有所属这是我自己加上去的。所以要求就是自己的生活中除了劳动,要有交往有生活,受尊重被关注,向上发展渠道畅通。这是他们的具体诉求。
另外我在这里谈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我的核心观点实际就是城镇化说的是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个市民化就是城镇化,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农民进城,而是让进城农民享有与市民同等权利,城镇化不是铺大城市摊子,而是人口质量与公共服务的协调发展。农民工的将来,决定着中国的将来,农民工融入城市,不仅仅享受社会权利,而是让农民工在文化上融入城市,八成是当做自己的家,这才是城镇化的最终目的。其实我们国家对农民工的问题从很早就开始重视起来了。我们国家对于农民工的政策也一直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了很多的发展和完善。特别是对于农民工他的精神文化方面的政策和行动我们早就开始有了具体一步一步的说法。
(三)我国政府关于丰富外来务工人员精神文化的政策和行动
下面我们就从国家政策和行动方面来分析一下,看看我们党和政府,党和国家到底是怎么样来具体的 倡导和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所以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说:要把坚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我用红笔标出来了,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在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农民工的文化怎么解决。国家提出的是:完善社区文化设施,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要向农民工开放,有条件的企业要设立农民工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形式的业余文化活动,丰富农民工的精神生活。这是国务院的通知。
到了十七届六中全会,这个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二次以文化为主题召开的全会,这个全会上明确的提出:“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第三篇: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上、下)
干部学习讲稿: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上、下)
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上)祁述裕
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导
大家好,最近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我今天的授课重点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发展的繁荣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今天的讲课有三讲,第一讲文化体制改革重点难点问题。第二讲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第三讲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基本情况
(一)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第一个问题,2003年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首先讲一讲为什么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我觉得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到了世纪之交,我国经济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比显得滞后,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十分突出。在上世纪末,以中国的电影为例,中国的电影十分的箫条,和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的火爆的情况相比,电影的观众大幅度的减少,很多演员到国外去谋生。当时很多人认为,因为电视的崛起,电影已经成为一个夕阳的产业。
但是1998年发生了一件事情,当年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在中国放映,一下子惊动了震动了整个中国的影坛。当年中国的票房收入一年大致是8个亿左右,《泰坦尼克》的收入占了将近一半。
紧接着第二年1999年,另外一部好莱坞的大片《花木兰》也在中国放映,同样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这两部电影使当时的中国人感觉到实际上中国不是没有电影的消费,而是我们没有好电影。通过这件事也反映了我们中国文化发展滞后的一个情况。不光是电影业,在中国很多的文化产品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问题都是非常突出的。比方说我们中国儿童欣赏的动画片也是主要以国外的大片为主。在世纪之交曾经有一个调查,就是在中国儿童当中最有感召力的前20个动画形象,其中19个是国外的大片。中国只有一个动画形象是来自中国的本土,就是孙悟空。通过这两个事例,我们看到在世纪之交我们中国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非常突出的。我通过我们中国缺乏高质量的文化产品的说明,中国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其实,文化发展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还表现在文化设施的落后上。我们知道文化设施是文化发展的载体,2002年,也就是推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前一年,我们中国2800多个县中,其中有252个没有图书馆,272个没有文化馆,相当数量的图书馆、文化馆有馆无设,也就是说,建国很多年以后,我们还有大约将近十分之一个县没有图书馆或者没有文化馆。此外,全国4300多个乡镇,有5300多个没有文化站。
我们也可以比较美国和中国文化发展一些主要的数据,美国的人口是3亿人,中国的人口现在已经是13亿多了。美国3亿人享有17000多个博物馆,中国到目前为止大约只有2500多个博物馆,也就是说我们的博物馆的数量只相当于美国博物馆的十分之一。美国现在有16600多个图书馆。我们全国的图书馆数量只有2850个,美国的报纸有1万多家,但是中国只有不到两千家,美国的刊物是11000家,中国的刊物是9800多家,唯一在刊物上中美的数据是比较接近的。电台、电视台美国有11200多家电视台,中国现在仅仅有3000多家。通过以上一些数据,我们也能看得出来,我们国家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和发达国家相比也是差之甚远。第二是民营文化企业的兴起。第三个是文化生产组织形式滞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到文化体制,我们讲文化体制改革之前,也就是2003个年我们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之前我们中国的文化生产组织基本上是叫做国有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我们是把我们所有的国有文化生产单位都授意为一种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
最后是评价机制滞后。中央领导同志在很多场合对我们目前文化产品的评价机制以及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都有一个概述,这个概述就是国家是文化产品的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这也说明我们现在的评价机制,很多的文化产品我们的评奖很多时候其实是给领导看的,并不是放到市场去让我们的观众去鉴别,通过市场的需求来进行选择。评奖是我们很多文化产品的主要目的,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放入仓库。以上也说明我们文化体制必须要改革,必须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所以在新世纪初的一次文化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我们文化发展有两个不适应的概括:第一个不适应就是目前我们能够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其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文化市场将进一步开放,国内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方面的中外争夺会日趋激烈。我们的文化工作在体制机制、思想观念和方法手段上还不能适应时代条件变化的要求。锦涛总书记的这两个不适应可以说是对我们国家文化发展的滞后性以及文化为什么要进行体制改革,做了一个非常好的概括。以上是我讲的第一大部分的第一个内容。
(二)文化体制改革思路
第二个问题想讲一讲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首先要说明我们今天所讲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所说的文化体制改革是特指2003年以来,我国推动的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体制一直在进行变革,但是系统的全面的对我们现有文化体制进行调整,对我们现在的文化管理的机制进行变革,是从2003年开始,重点是对我们的演艺、新闻出版和广播电视三大领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调整。这一次改革的思路是什么?一言以蔽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包括五大方面:
1、重塑市场主体。所谓重塑市场主体,就是要让我们的国有文化单位要真正能进入市场,要能够参与市场竞争,要从我们现在的当时作为国有文化事业单位,作为国家编制的一部分,成为一个市场的主体,成为一个企业,这叫做重塑市场主体。
2、完善市场体系。我们国有文化单位要转化为企业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那么一定要相应的市场体系来作为支撑,这就涉及到我们市场的要素的建立,这是 我们完善市场体系要做 的工作。
3、改善宏观市场管理。这主要是对政府的政策包括财政政策包括金融政策包括税收政策的一个要求。我们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有政府政策的调整作为依托。
4、健全法规政策。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市场,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必然的要求,文化领域也同样是如此。
5、转变政府职能。必须要改变过去,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管理文化的一种做法。一定要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管理我们的文化市场,管理我们的文化企业,管理我们的文化产品。这是文化体制改革一个总体的思路。具体来讲,我把它概括为两属性、两分法、四分开和三不变。我认为我们国家从2003年以来推动深化的文化体制改革主要的做法或者说基本的思路可以用这四句话来概括: 第一是两属性,首先我们是怎么看待文化产品?文化产品的属性是什么?在2003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当中中央领导和我们的相关的文件当中对文化的属性做了一个阐发。就是文化属性既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商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一般的属性,意识形态属性是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这就改变了原来只承认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不承认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的一种传统的看法。为文化产品走向市场奠定了基础。这是两属性。第二是两分法,就是把我们现在文化统治称为文化单位划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叫做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第二种类型叫做经营型的文化企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只占我们现有的文化单位当中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可以说99%其实都属于经营型文化企业,都要走向市场。
第三是叫做四分开,就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最终要实现四个分开,第一,事企分开。所谓事企分开,就是我们原来把我们的国有文化单位都统称为文化事业单位,那么改革以后事业单位只是很少的一部分,绝大部分都要成为企业,事业承担的职责和企业承担的职责应该是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限的,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划分,这就叫做事企分开。
第二,政企分开。原来我们政府和企业是常常是不分的,以前很多地方广电局局长又兼了电视台的台长,有些地方新闻出版局的局长同时又是出版社的社长,或者是出版集团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这就是典型的政企不分,改革就一定要是政府的职责和企业的职责要严重的区分开来。你作为政府的公务员,你绝对不能成为企业的董事长,那么反之也是如此,这就叫做政企分开。
第三,政事分开。同样作为一个政府公务员也不能够在事业单位里面担任职务,同样如果在事业单位里面担任职务的,也不能在政府系统里面做公务员。第四,管办分开。这是对政府而言的。如果你的职责是管理企业,那么你自己就不能办企业。反之如果你自己办企业的话,你就要从管理职能里面脱开,叫做管办分开。这四分开可以说是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必须要坚持的一个原则,也是要达到的一个目标。
第四,三不变。改革并不是否定我们过去所有的做法,过去一些做法如果我们不认为正确的话,我们还要坚持,其中三不变就是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当中需要坚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党的喉舌性质不变,这是指我们的党报党刊作为党的喉舌性质并不因为我们要进行文化体制改革就改变了党报党刊作为喉舌的性质;第二,党管干部不变;第三是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变。以上是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要坚持的一些原则,也是要实现的一些目标,有些是属于我们改革的一些基本的思路。
(三)做法和成效
第三,再讲讲做法和成效。应该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从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来了,在党的十六大当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改革和建设,其中一项改革和建设就是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所以在党的十六大报告里面就提出来,要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方案。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的6月,党中央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确定了9个省市39家单位作为改革的试点,这是2003年的6月份召开的会议确定的。这次会议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正式启动。
到了第二年,试点单位进一步拓展,同时也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在向更深层次的领域和更广的领域在拓展。
到了2005年的年末或者说也是2006年的年初,党中央和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这个意见标志着我们党正式提出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主要做法包括以下几点:
1、转企改制。前面我讲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一个很重要的改革就是两分法,所谓两分法就是要把我们的国有文化单位划分为两类,第一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第二类是经营型的文化产业。其中95%以上或者甚至99%以上都是要转化为经营型的文化产业的。那么转企改制主要是指这个绝大部分的国有文化单位要转化为企业,要改变它的性质。
那么转企改制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讲经营性的文化事业单位整体转制为企业。从2003年以后,我们就逐步的开始实施国有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那么最早新华书店的转企改制可以说是最早的。几乎所有的新华书店现在都转化为企业,那么紧接着是我们的出版社,580多家出版社转企改制,那么到目前为止除少数作为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保留下来,绝大部分也已经转企改制,这是第一方面的内容。第二方面的内容是讲公益性事业媒体的经营性部分剥离转制,转化为企业。有些作为党的喉舌、作为时政类的媒体,比方说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经济日报,虽然这些媒体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是保留的,但是它所包含的比方说印刷厂、比方说广告公司,电视台的比方说电视剧制作单位,也仍然要把它剥离出来,转化为企业。
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个问题,我制作了一个图表,这个图表主要是反映我们国有文化单位的性质和分类。就是说我们国有文化单位实际上包括有两类,第一是公益性的文化事业,主要承担的是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哪些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第一作为党的喉舌,我们把它称之为时政类的,比如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比如人民日报,还有一类就是很难在市场上生存的,比方说民族出版社、盲文出版社,它的受众相对来说比较少,完全靠这些文化单位独立去生存有困难,而且它承担的是某种文化的传承的功能,需要国家给予支持,因为这些功能是属于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能。还有是具有大众共享性的,比方说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所谓大众共享性的一些职能,这些都属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除此之外都属于另外一类叫做经营型的文化产业。经营型文化产业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通过提供文化产品在市场上参与竞争,这样也有一部分企业或者是单位比方说中国电影公司、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经济时报,诸如此类。这是举例,都是属于经营型的文化产业,这一类在我们的国有文化单位当中是处于一种主体的地位。
2003年以来,经过了七八年我们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目前的进展情况怎么样?我这里面有一个图示可以大致反映我们文化体制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首先看出版社到目前为止也就是说到2010年的上半年,我们出版社改制已经完成了94.4%,我们的新华书店改制已经完成了100%,电影制片厂已经完成了92.9%,电影公司完成了87.7%,电影院改制已经完成了88.6%,电视剧制造机构,这是指从电视台剥离出来的电视中心,剥离出来的数量已经占到87.7%,党报党刊发行机构100%的剥离出来了,广电网络的整合已经达到了75.9%,综合执法机构这些主要是指地方执法原来是分头执法的,文化部有执法机构,广电总局有,其它机构也有,现在是要提出要综合执法。这个综合执法也已经完成了84.5%,三局合一,是指副省级以下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其中由单业到合并已经69.6%,其中文艺院团的改革相对来说步伐要慢一些,是因为文艺院团的改革相比于其它要更为复杂,所以这个完成的任务比例相对要低一些,现在是27.9%。通过这一个图示,我们也能够看到尽管文化体制改革时间不长,只有七八年时间,但是成绩还是非常显著的。
第四篇:干部学习讲稿:国外治理大气的经验(下)
二、国外治理雾霾的典型案例
(二)洛杉矶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第二个国外的案例是我们来看一看美国的天使城市洛杉矶,洛杉矶一提起来可能最有名的是好莱坞,但是洛杉矶也是美国的工业城市,从20世纪初就饱受大气污染的困扰。特别是1943年也发生了一个严重的事件叫“洛杉矶雾霾”事件,以及之后的“光化学烟雾”污染都是非常严重的,让洛杉矶政府和市民也是下决心采取措施根治雾霾,也形成了一系列的经验。这里也是两张图片对比一下,左侧是雾霾笼罩的洛杉矶,右侧是现在治理之后的洛杉矶的美丽景象。
洛杉矶雾霾的发展历程,其实和伦敦也是大概相似的,从20世纪初就开始发现这个问题,在1903年,厚重的工业粉尘遮天蔽日,还让广大市民误以为发生了日食。日食发生的时候大家知道,天地是一片昏暗,因为工业粉尘太厚了,都快遮住太阳了。1943年就发生了一个事件,叫“洛杉矶雾霾”事件。当日,烟雾笼罩城区,大块厚厚的烟幕降落到洛杉矶市中心,明明是白昼,却昏天黑地,能见度只到3个街区以内。当时正值酷暑,在热浪之下,“毒气”变本加厉,袭击人们的眼睛和咽喉,使人产生难以忍受的刺痛之感。当时1943年正是二战期间,美国也正在同日本作战,洛杉矶市民还以为是遭受了日方的“毒气攻击”,其实都是雾霾造成的。
1945年,二战结束了,但是洛杉矶市民对雾霾的战斗却刚刚开始。1952年,洛杉矶又发生了更严重的“光化学烟雾”,就是在1952年12月的时候,洛杉矶被这种彩色的雾所笼罩了,这种彩色的雾是“光化学烟雾”,在12月的那几天里,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了400多人。1955年的时候,又是发生了“光化学烟雾”,短短两天,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多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也就是和伦敦相似,就是呼吸系统出现问题比较多。
洛杉矶雾霾的发生也有些地理条件,洛杉矶这个城市西面是临海的,其他三面是环山,这样就造成了它的上空形成强大的持久的逆温层,就是说污染一旦形成之后,一面是海,其他三面是山,就把大气污染给围住了。
那么洛杉矶雾霾的过程中,有一个进步就是当时在加州的一个科学家首次提出了雾霾形成与汽车尾气以及光化学反应下的气粒转化有着直接关系,并指出臭氧和非常细小的颗粒是洛杉矶雾霾的主要成分,就是说前面伦敦的主要是烟雾造成的,洛杉矶的这个,到1952年的时候,被指出汽车尾气是非常严重的一个污染源。
洛杉矶与雾霾的战斗道路也注定是漫长的,并不是说,你出台一些措施,说要治理雾霾,就一帆风顺,包括像加州政府也要求对汽车装备有一些标准,也就是说汽车制造商要形成一些新的标准,它都遭到了通用汽车、福特汽车这些美国几大汽车制造商的抵制。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还是被称。
车辆和机车。另外资助空气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研究,尤其是对儿童、运动员和呼吸系统疾病,它在空气中如果已经被污染了,怎么让它减少对他健康的影响,这也是重要的。
另外就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要轻量化,要发展服务业,要发展高技术制造业,现在洛杉矶的制造业基本上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近年来,除了传统的电影产业,其他产业也发展迅猛,如电子、通讯、软件、生物技术、互联网和多媒体产业,替代了传统机械制造、能源和化工产品的生产,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另外一个洛杉矶治理雾霾的经验是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用量。前面提到,洛杉矶雾霾是第一次提出雾霾污染和机动车的排放关系非常大,所以他非常注意控制机动车的排放,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扩建区内轻轨系统和地铁系统;在高速公路上设立两人以上车辆专用通道,如果你车里面只有一个人,你上不了这个高速公里,只能走速度比较低的,这个车里坐的人越多,就可以上高速公里,我让你走的更快,还有就是如果你驾驶新能源汽车,你就可以上那个通用车道,你要是使用传统汽车,你一个人驾就不行,在市区增设自行车车道,像原来美国这种汽车社会里面是没有自行车道的,现在为了鼓励大家骑自行车,专门设自行车道,这样你可以和自行车分流,自行车不受机动车的干扰,还有就是船舶进入洛杉矶港口后使用岸上电源,不要再你船上再烧油,还有就是设立过境运输车辆专用通道;淘汰高污染柴油车辆等。
第七个方面是做好城市规划,提倡居家节能。包括增加主要交通干道、轻轨和地铁沿线的住宅密度,因为我鼓励你坐公交、坐地铁,我一定要让沿线的人口密度比较大,方便你乘坐这些交通工具,还有就是控制郊区的无限制性扩展,因为郊区越大,你地铁不可能建的那么远,那么你就要开车,开车就要污染,所以要控制郊区的无限制性扩展,还有就是鼓励民众在工作地点附近购房,缩减上下班的距离;大力发展节能住房,修建更加密闭的屋顶和窗户,不要说让一些能源、热量跑出去了,还有更新家用供暖系统,提倡使用节能灯,支持节能家电销售等,以上就是洛杉矶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
(三)巴黎雾霾治理措施与启示
我们下面接着来看国外的另一个城市治理雾霾的一些经验,也就是法国的首都巴黎,应该说巴黎跟前面我们讲的那两个城市还不太一样,那两个城市都是出现了一些标志性的大型污染事件,巴黎没有出现灾难型的大型污染问题,但是,应该说这些年来巴黎也一直被这种大型污染所困扰,给市民也带来恶劣的影响,对当地政府也提出了紧迫的要求,我们看这张图片都是巴黎铁塔,当空气有污染的时候看的是灰蒙蒙一片,而当空气质量比较好的时候,是蓝天还有喷泉看见的非常清晰。
巴黎大气污染的基本情况是什么样,主要是在 1995年6月,巴黎通过测得污染达到创纪录的7级,它的分析系数总共有十几个大气污染,到7级已经属于严重污染。
进入21世纪初以来,巴黎的空气质量时好时坏,包括他对人体的危害日益严重,包括患呼吸道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人数明显增多。
2004年至2006年,巴黎、马赛和里昂等9个法国城市空气中pm2.5年平均浓度均超出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标准的上限。在2013年12月,大巴黎地区连续多日大气污染指数大幅超标,成为2007年以来巴黎最为严重的污染情况。
巴黎污染跟前面提到的伦敦洛杉矶还不太一样,因为巴黎在整个法国,包括巴黎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核能的比例非常高,所以烧煤的污染基本已被完全根治。巴黎的大气污染也并非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为也没有太多的重工业了,那么“罪魁祸首”是过多的机动车辆。在2010年的时候巴黎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00万辆,当时北京大概是480万辆,这两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是差不多的,但是巴黎一个车辆比较多,另外一些情况就是它的柴油车比例越来越高,在2002年的时候只有21%,到2012年的时候柴油车比例已经达到了63%,那么柴油车比例为什么上升,因为柴油比汽油相对还是便宜一点。
应该说巴黎在2013年的时候,整个法国有15个城市的城虚大气里的颗粒物标准超过了欧盟的上限,也面临着我们前面提高的就是欧盟超过上限的要有一个4.5亿的罚款,法国也是面临着威胁,他们对空气污染也非常重视。
巴黎治理空气污染的主要措施也是有几个方面呢,分别来介绍一下,第一个方面也是一样出台专门的法律法规;在1995年严重污染之后,大家可以看到每次都是出事了才想起来立法,这个提前立法确实还是比较少的,1996年出台《防止大气污染法案》,2010年颁布了《空气质量法令》规定pm2.5和pm10值浓度上限,可吸入颗粒物1年内超标天数不得多于35天。包括《建筑节能法规》:新申请的建筑必须符合年耗能的限制,老建筑也将逐步分批获得改造。像建筑改造,现在奥朗特总统他也做了一个承诺就是2017年以前,2017年每年要改造50万户,这样13年到15年法国政府也是计划投入,1.35亿欧元用于翻新这种家庭的供热系统。
第二个措施就是针对空气质量改善实施专门的行动计划;这些行动计划包括像颗粒减排计划,2011年法国中央政府就出台了就做《颗粒减排计划》该计划主要是打算在工业服务业,交通农业等各个领域建立这种一些列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建立强效机制,强制机制,提高这种大气排放标准,加强工业排气标管,还有设立激励的机制,对这种环保支出施设这种税收减免抵扣,推动这种优先行动区域计划,还有强化这种宣传机制,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那么力争是到2015年使可吸入颗粒物(pm2.5)在2010年基础上再减少30%。
另外一个专门的行动计划叫做空气质量紧急计划:重点聚焦交通工具的减排问题。主要是通过激励措施,鼓励发展多种运输形式和清洁交通:包括像鼓励城市拼车,也是前面提到的,就是你像这种设立拼车的标签,根据不同类型的拼车形式,在自愿的基础上基于这种家庭用车,公共用车等颁发不同这种拼车标签,还有就是在城市周边设立拼车的服务区,配备相应的标识牌,必要的装备以及相关的服务站点,使拼车这能够更容易,更便利,更安全的进行拼车活动,拼车也不是说拼就拼的,你必须提供完善的周边服务才行,比如像北京的出租车也说可以拼车,但是你没有相关的措施大家好多人他不太拼车,自己做肯定要比别人做舒服一点,你必须有一些相关的配套才可以,还有就是建立近距离的进入市区物流配送网、加速城市内电动车辆的推广普及、鼓励更换旧交通运输工具政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市民使用自行车。
那么巴黎治理空气污染的另一方面的措施也包括在大气污染严重区域,限制机动车流量;他有几个方面一是降低城市内主干道的车速,就是巴黎计划在2013年里头把这个巴黎快速道汽车行驶的限速从80公里减为70公里,针对城市内的快速通道制定道路动态环境措施,动态调节车辆限速,就是调节范围在60到70公里之间,在道路繁忙和污染严重时段,减低车辆的限速,还有在污染严重时,进一步严格车辆使用的限制措施,比如说你可能限制使用不让你开了,也可能由原来一天延长至3到4天,就是污染太严重了,大家干脆别开了,还有就是根据车辆污染程度在室内采取有差别这种停车收位标准,比如你电动车我就不收你停车费,免费停放,那你要是提高这种被付费停车的罚款标准,你要是不好好付费,我可以罚你的钱。第五是联合地方政府根据车辆污染排放量确定车辆的分地标准,并且制定各个城市的交通政策,就是不同的车辆排放不一样,比如说你是大排量的你可能将来收费都要贵。
还有就是减少工业,居民生活燃料的排放,还有就是采用车辆税收的调节手段来改善空气质量,另外就是采取积极行动,增加宣传和交流力度,改变公众一些污染环境的日常行为习惯。就是因为这个事污染也是污染广大公众,广大公众都要行动起来。
另外一个计划就是空气保护计划,这有一些类似的东西也是减低城市内快速道限速,减低一些燃料机器的排放罚值,强化对工业污染物的检查力度等等。
那么巴黎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措施第三个方面就是加强对巴黎地区pm2.5排放的科学研究与监测,那么在2011年的时候,在法国科学院大气系统实验室的主持下,在多个国家的参与下,这个法国的团队对巴黎地区pm2.5的情况进行综合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定量一次和二次污染的这种分析,重新整理了巴黎pm2.5的排放源清单。这是全球首次以中纬度发达国家大都市pm2.5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研究工作。应该说为巴黎的这种大气污染的治理工作了可信的科学依据,因为你要治理大气污染,你首先要搞明白谁在污染我,这些污染物都是哪来的,把这个搞清楚了你才能开展治理。
目前像巴黎大区共有50个自动的空气检测站点,还有大量可移动的检查仪,所有的检测结果一律都是6小时内公开发布,不像公共做任何的隐瞒。
第四个方面跟前面稍微有一点重复的就是还是提倡并且支持巴黎这种低碳出行,包括开辟自行车车道,提倡人们骑自行车,推行“自行车城市”计划,为市民提供几乎免费的自行车租赁服务;就是说你这个城市你到处都能找到自行车,然后把这个自行车归还,也都很方便无论是借自行车还是归还自行车都非常方便,还有就是开展无车日的活动,今天大家都不开车,就是无车日活动,还有拓展地铁和增开公共汽车线路。
那么通过这种综合治理,应该说从02年到12年巴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都有所下降,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但是巴黎跟前面一些城市还是不一样的,这种雾霾天气还是不时地侵袭,他既没有特别的严重,也没有脱离雾霾天气,上面是法国巴黎的一个简单情况,因为巴黎跟我们前面讲的一些城市不太一样就是说他既没有特别严重,也没有脱离,所以他的治理措施相对其他地区来说,前面讲到的洛杉矶就没有那么详细。
第五篇:干部学习讲稿:大变局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干部学习讲稿:大变局下的“一带一路”战略
一、丝绸之路的没落与复兴
第一个大家知道这个丝绸之路是几千年来这个西汉时期开创,当时实际上中国最大的优势除了瓷器以外,茶叶、丝绸等等为代表的,但事实上它很多的交流,实际上还是生活上的需要。比如说13世纪的时候,那个时候它大量的驼队运了中国的产品到这个,经过了印度也好,波斯啊,阿拉伯到了欧洲,所以这里面很大实际上也是香料,香料是它的一个保存食物的一个重要的一个方式,那么由于欧洲人口大量增加,冬天过冬必须要用香料保存肉类,所以那个时候香料没有,所以它把丝绸之路是要运香料实际上。
事实上后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家知道后来崛起以后,把这个古代的丝绸之路就切断了,欧洲人没有获取香料正常的贸易的途道,然后他们就被迫走向了海洋,他们到走向海洋的时候,他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这个香料,所以他后来就到他据说印度也有香料,那么就到了去找印度,飘洋过海到了美洲,说这是印第安人或印度,对吧,就这么一个来历。但事实上到后来,随着工业化以后它更需要大量的黄金,大量的财富其它的财富,那么这就是它的全球化,开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的动力。那么事实上自从欧洲人崛起,成为这个走向海洋以后呢,丝绸之路再加上中国唐朝的时候安史之乱,这个边疆不稳定又进一步的衰落,就是海洋作为一个主要的世界的主要的贸易的通道,就在成为它主要的方式,那么陆上的这个贸易通道像丝绸之路就衰落嘛。
那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把它复兴起来,很大程度上因为中国大家知道,它是陆上大国,海上作为一种主要的贸易的方式,它这个风险也越来越大,一方面是所谓的海盗,一方面是依赖于海上的霸权就是美国的保护。举一个例子来讲,比如说新疆我们有很多很好的产品,它要运到欧洲,以前是通过连云港或者上海,然后从海上运到了鹿特丹时间很长,比如说一个月以上甚至更多,现在就是路上这个技术的发明,就是主要是高铁、高速公路,它就把地缘政治这个空间给缩减了,那么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现在有能力提出“一带一路”这个伟大倡议的重点原因,因为中国新的比较竞争优势,是以基础设施像高铁为代表的这种新的交通方式,它改变了世界经济地理的这么一个版图。原来我们搞西部大开发,它的主要的观念还是把西部跟东部连在一起,还。
成者一个标志,瓷器等等茶叶,但是现在你是刚才讲的高技术是高铁,高铁不是简单的东西,它是高技术的东西是工业信息文明,还有互联网这些东西,物流,这个我觉得历史上中国一直是落后的,但现在加入工业化以后,作为最大的工业化国家工业制造能力超过美国,这个不得了的历史意义,现在你统计一下300多种大宗各种各样的商品里面,你们中国126种还是多少都是第一位,就是工业信息文明现在中国是领先的。
3、从地域文明走向全球文明
第三个从地域文明走向了一种全球的文明,以前孔子说天下《礼记》讲的这个天下,天下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六个国家、七个国家,包括他自己的国家,现在孔子学院到127个国家,到底谁厉害?所以你说在哪个地方都有中国人,发生了任何事情都跟中国人可能有关系,这历史上从来没有实现过,中国人大量地走向这个海外,中国的文明从地域性的走向一种全球性的文明,我把它称为一个全球中国在崛起,以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中国。以前梁启超说,中国的中国,亚洲的中国,世界的中国,现在叫全球的中国,它已经超越了这个世界的中国这个概念。
(二)五百年未有之变局
那么第二个五,我把它称为叫五百年未有之变局,就是推动人类文明的创新,所谓的五百年前谁主使,五百年怎么就是欧洲人,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到现在五百多年这样一个历史,近代以来海上的国家沿海地区得到发展,但陆路地区没有得到发展,而中国现在要提倡内陆国家也要发展,内地也要发展,蒙古就很积极呀,蒙古说我们就一直要找出海口,现在终于有一个蒙俄中经济走廊,可以搭上中国到出海口了,这叫善莫大焉。你让它,等于你把它那个伸展了到了港口,中国给它提供这样一个机遇,所以刚才讲了,在中亚国家很多内陆国家,是非常欢迎中国的这个“一带一路”的,包括欧洲国家,你像保加利亚最穷的,也是非常需要出海口的这样一些国家,非常欢迎中国的“一带一路”这个倡议。
当然原来的海上的强国,它也实际上也可以再进一步盘活,原来海上我刚才讲现在通过我们很多的创新,一个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是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们现在通过很多是特许经营权,很多这个新的合作理念,把这个港口像珍珠一样串在一起。比如说印尼海上海洋也是要建海洋强国,它有24个港口要建,当然中国人建港口的能力这个大家都是举世公认的,所以这个帮助它建而且是贷款,各种各种的合作的方式把它联网,所以中国现在把这些优势变成其他国家的优势,把中国机遇变成世界机遇,把中国梦变成世界融通为世界梦,这就是“一带一路”提出的主要的一个背景。
从此呢我说开创一种人类的新的文明,我们现在建的我刚才讲是绿色丝绸之路,很多是经济带的理念,它超越了原来经济增长理论,原来经济学很多理论在这里面,现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那么刚才讲的海上也是一样的,这个很多的合作的模式超越了原来历史上,海上霸权交替的这样一个模式,那追求一种什么?叫人海合一这很重要啊,以前是天人合一,天地没有海的,现在人海合一,那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礼记》说的大同世界的理念。还有就是和谐共生,共生的概念,有和谐还要共生这样的理念,包括中华文明的永续发展,世界文明的这个可持续的发展,它是连着一种体系,所以这个从这个角度来讲,它超越了五百年来西方文明这套成就和它的观念。
(三)五十年未有之变局
第三个五,就是五十年未有之变局,推动中国梦和世界梦的融通,我们讲两个一百年,第一个一百年也是2021年,对吧,“一带一路”首期工程要有收获,那么2049年中华人民共产党建立一百年的时候,那么“一带一路”应该要基本建成,这是我的理解啊,就是跟中国梦这个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契合在一起的。那么它从这个角度来讲呢,“一带一路”你像我们看这个中国梦就已经看出来了,中国已经不再是从原来意义上的这个国家全球化的一个参与者,现在成为一个全球化很大的一个发起者,一个合作的倡议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
从五十年未有之变局的角度来讲呢,中国以前是参与了工业化,现在是中国是工业化一个重要的一个代表,所以中国现在塑造新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中国的竞争力,刚才讲的就要通过互联互通为代表的这个产业链来不断的地往前走,而且成为不仅是以前的劳动力优势,资本优势,现在从变成一种标准的优势,以前说我们没有话语权,中国现在成为出口,进口大国,成为投资大国以后,你这个话语权就越来越提升。包括现在在投资自由,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这个新一轮的这个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一方面美国搞tpp、ttip,但我们如果要把这个“一带一路”把rcip,把亚太自贸区建设好,这个你这个尤其现在中美之间谈那个bit,自由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这个你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会进一步提升。所以这个就是要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参与标准的制定这个很大,新一轮的产业分工里面,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就是提升这个,不仅是提升中国的,也是提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这就是我们起到一个重要的倡议。
三、“一带一路”战略的风险
王义桅:那么现在,现在讲到它的风险,我们说的很好就是很多国家还很怀疑,我们讲共商共建共融等等等等,首先共商,有人说共商你是跟我商,那么我,我后面还有宗主国,我后面还有美国你要跟它商量吧,要商量,不仅是跟所在国家商量,还跟当地的国际组织商量,还要跟国际组织之外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商量,这一点我们就一定要放下身段,很好地去跟它们商量,你要什么,然后我有什么,把它对接,不是说我现在有这个东西,你就有两种选择,要么吃辣的要么吃荤的,我吃素不行,这就是要超越历史上这样的。
另外一个讲我们怎么样把已有的这个原来地方已经有的合作的框架组织跟我们的这个对接,比如俄罗斯实际上对我们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开始有想法的,因为它有它的独联体,有它的欧亚经济联盟,所以现在好在经济很多轮的谈判,说把它的东西跟我们对接,我们不损害你这个利益,帮助你开发你远东大铁路,最后它想通了,这是机遇,而不是一种动我的奶酪。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理念。
那么现在具体来分析一下呢,就是说我们这个风险里面,第一大风险,地缘政治的风险,地缘政治的风险里面,第一个美国,比如说路上它也算了,说陆上反正不通,你给它通一通倒挺好,但是海上它说本来就通的呀,说我海上的霸主,你为什么要另起炉灶,好像这个意思吧。尤其是你绕过马六甲海峡,这是我第七舰队管的地方,然后第五舰队我们管的是中东的,然后我们还有这个在印度洋,我们还有这个迪戈加西亚军事基地,这中间你现在搞这个“一带一路”尤其走向印度洋,你是不是想干嘛。印度也很疑虑。就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要争取,它的理解和支持,就是我们强调说21世纪的,强调是合作共赢,包括最主要的是跟美国,在海上的霸主就是怎么去合作共赢,包括现在一个是这个是海上的一个最大的疑虑。
第二个疑虑就是金融,它说我们美元的这个霸权体系你现在搞亚投行,搞什么上合银行,搞什么金砖银行,另起炉灶想干嘛,当然很清楚我们讲的,就是本来美国人同意说提升中国等新兴国家的代表权的,它们不提,开始是让欧日来让让渡它们代表权给中国,给其他新兴国家,它们都让到没法再让了,美国纹丝不动,保持否决权,后来这些国家就很反感的,说你美国人就说骗我,你放的,最后你不让,结果其他的新兴国家也说,你老是答应之后,美国用国会没批准国内政治。就整个世界就要承受美国政治的这个负面产品,或者说负外部性,这怎么可以呢,所以最后中国就搞了这个亚投行,这个合作倡议,很多国家很受欢迎,但是美国还是顾忌它那种美元霸权这个理念。
这里面就涉及到这个金融霸权,海上的霸权这两大优势,这怎么去化解,那么它现在有很多有些海上什么,利用菲律宾、越南什么困龙浅滩,龙游浅水遭虾戏什么这些,包括这个缅甸,最后什么选举、动荡背后有人很多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