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儒林外史》丧葬描写的文学价值
(西南大学 国际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 《儒林外史》中有丧葬描写,这不仅反映了小说的现实意义,更突出了其文学价值。作者在丧葬描写中运用了诸多文学手段,包括客观白描、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还运用细节描写、夸张等手段增加了小说的讽刺效果。丧俗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思想主题等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关键词] 《儒林外史》;丧俗描写;文学
中图分类号: I 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3)1-0091-01 《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书中大量丧葬描写便是其现实性的体现之一。丧葬描写不仅反映了小说源于生活的现实性,也体现出其高于生活的文学性。本文认为,《儒林外史》丧俗描写的文学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描写手段多样,富有文学性和艺术性;二是丧俗描写具有的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思想主题等文学价值。
一、丧俗描写的手段
(一)客观白描
客观白描是《儒林外史》丧葬描写的常见手法,可将当时当地最为真实、典型的丧俗展现在读者面前。比如,第四回写范进母亲的丧事:“请将阴阳徐先生来写了七单,老太太是犯三七,到期该请僧人追荐,大门上挂了白布球;新贴的厅联,都用白纸糊了”,二七后范举人请僧人念经、拜忏、放焰火。这些描述客观展现了贴白、写七单、追荐等丧俗内容。第二十六回,写鲍文卿的丧事:“把棺材就停在房子中间,开了几日丧。四个总寓的戏子都来吊孝。鲍廷奎又寻阴阳先生寻了一块地,择个日子出殡。”三言两语之间,点出了当时停柩、吊丧、看地、择期的习俗。
(二)巧妙讽刺 《儒林外史》是我国封建社会讽刺文学的集大成者,丧俗描写作为全文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构成《儒林外史》的讽刺系统意义非凡。讽刺的主要手法有对比、夸张、细节描写等,多“描写人物言行相违、前后矛盾、表里不一,自打耳光;或是精心刻画典型细节,剥露人物的真面目”。
对比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小说描写的不同丧事之间形成对比。第七回荀玫母亲的丧事,开吊了整整七天,司、道、府、县各级官员均来吊丧,与第二十回牛布衣丧事老和尚为之买棺木、换衣服,请庵邻在房里为之入殓,并停柩破庙柴房而无人问津的遭际形成对比,更与第三十五回写老者妻子死去,没钱买棺材,停尸屋内的冷清、凄凉形成对比。二是同一丧事中不同人的态度或者同一个人态度的前后转变之对比。第十七回,写匡超人父亲的丧事,安葬之后,“两弟兄谢过了客,匡大照常开店,匡超人逢七便去坟上哭奠”,这里匡大和匡超人的行为形成对比,可见两人对“孝”的理解和践行上的差距。而后文又写匡超人结交市井奸棍潘三,为人做枪手替考;进京为官之后,禁不住富贵荣华的诱惑,谎称自己尚未娶妻而与李给谏之外甥女重婚等行为,却又与前文种种“孝子”行径产生强烈反差。这些对比具有强烈的讽刺效果。
夸张,主要是指行为上的夸张。如第四回写范进母亲见到“这些家伙什物都是自己的,不觉欢喜,痰迷心窍,昏厥于地”,黄昏时候便归天去了。这一“喜极而亡”的夸张情节是范母丧事的引子,具有极强的讽刺性,与前文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描写形成了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具体言行的刻画,揭示其虚伪丑态。如第四十五回详尽描写余殷、余敷二人仔细“勘查”甚至“品味”余有达为父母所选坟地上的泥土的情节,余殷拿出土来左看、右看,又“送在嘴里,歪着嘴乱嚼。嚼了半天”,余敷则接过土来,正看、反看,放在口中“嚼了半日,睁开眼,又把那土拿在鼻子跟前尽着闻”。这一连串的动作表明二人借众人迷信风水之机招摇撞骗的丑陋行径。
(三)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
《儒林外史》也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描写丧事,以配合直接描写。第三十六回:“远村上有一个姓郑的人家请他去看葬坟。虞博士带了罗盘,去用心用意的替他看了地。葬过了坟,那郑家谢了他十二两银子。”这一情节,便是通过远村人请虞博士看坟地这一举动,说明了远村人家丧事以及当时看风水之俗的盛行。第四十四回写迟衡山、余大先生等人关于丧事的热烈讨论,迟衡山对迷信风水的批判是从反面说明当时迷信风水的社会现象,而武正字所讲的施御史家因迁葬发生的事情以及余大先生直言不讳地声明:“我们那边也极喜讲究的迁葬”,则是直接表现当时迁葬、风水观念的浓厚。
二、丧俗描写在文本中的作用
(一)塑造人物形象
人物在父母亲人丧事中的表现对于塑造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写匡超人父亲丧事,匡超人有“呼天抢地、逢七便去坟上哭奠”尽孝之举,但其不顾父亲遗训,犯下了代考、重婚之罪便玷污了其纯洁的孝子形象,也表现了“儒林”知识分子丑陋的一面。而他的哥哥匡大确实在父亲葬后便“照常开店”,这正应了匡父所言,“你哥是个混账人”,前后呼应,塑造了匡大的市侩形象。又如第三十五回,庄征君路宿一位老人家中,次日看到夫妇二老的遗体不禁悲悯之情油然而生,认为“这两个老人家就穷苦到这个地步!我虽则在此一宿,我不殡葬他,谁人殡葬?”便买了棺木,将其安葬。此时,我们俨然看到了庄征君“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和道义。
(二)推动情节发展
作者借丧葬描写实现人物退场与出场的轮回。丧礼似乎成为一个故事的终结,又是另一故事的开端,这样环环相扣,使得人物和情节自然有序地向前推移。
严监生是《儒林外史》刻画最为成功也是最为世人熟知的一个吝啬鬼形象,其活动主要在第五回展现,第六回写其丧事。随着丧事的结束,关于严监生的故事也就告一段落,镜头进而转向其他角色、其他故事。当然,丧事不仅使得旧的人物退场,也直接可以引出新的人物,并且让人感觉自然而无斧凿痕迹。比如,范进母亲丧事,胡屠户去请僧人前来念经,于是引出和尚慧敏,慧敏在前去的路上遇到何美之,进而有了“荐亡斋和尚契官司”这段故事。丧礼描写在情节上的作用不仅表现为推动情节前进,而且表现为使情节一波三折、在曲折中前进,增加了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可读性。
第七回,荀玫母亲去世,荀玫准备到堂上递呈丁忧。王员外却提醒他回家丁忧,恐会错过仕途的绝佳机遇,便建议荀玫“且将这事瞒下,候考选过了再处”。为了掩人耳目,王员外便吩咐来报丧的人将孝服换了,并且不许通知外人。次日请金东崖来商议此事。金东崖先说“做官的人匿丧的事是行不得的”,读至此仿佛丁忧必行,但是又有例外,即“须是大人们保举”,但问题是“我们无从用力”,不过“若是发来部议,我自然效劳,是不消说了”。金东崖是想让荀员外争取“夺情”的机会,便可不必丁忧。读至此,仿佛“绝处逢生”,于是荀员外“求周司业、范通政两位老师,求个保举”,两位均表示“可以酌量而行”。读至此,更让人觉得“柳暗花明”,但峰回路转,两三日之后,得知因其官小“与夺情之例不合”,于是荀玫最终不得不递呈丁忧。荀员外从准备丁忧,到王员外劝阻之后的疑虑,再到王员外瞒天过海,并请吏部掌案的金东崖帮忙;金东崖先让人绝望,之后又给人希望;荀员外求周司业、范通政保举,希望更大;但终因官小不能夺情。这曲曲折折的“避丁忧,进仕途”的努力最终功亏一篑,让人读之不免叹惋而又畅快。
(三)深化主题思想
《儒林外史》一书的主题思想在于批判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下儒生的丑态,揭露封建社会的阴暗之处。而丧礼的描写体现出了腐儒的丑陋、社会的黑暗,深化了这一主题。比如,居丧期间的范进,看似遵守古礼但却饕餮大虾圆子。中了进士的荀玫,准备为母丁忧,但为了仕途而千方百计想要放弃丁忧。严监生正妻王氏死前,无奈之下提出死后立赵氏为正房,王德、王仁作为王氏的哥哥,不但不了解妹妹的苦衷,反而在收了银子后喜形于色,且二人以“仁、德”为名,这本身对他们就是一个极大的讽刺。王德、王仁言“我们念书的人,全在纲常上做了工夫”,做工夫的结果便是让自己亲妹妹无奈地让旁人占去自己正房的位置含泪而亡。第三日成服之时,赵氏要为王氏披麻戴孝,两位舅爷坚决反对,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你们此刻是姊妹了;妹子替姐姐只戴一年孝,穿细布孝衫,用白布孝箍”。两位舅爷的确在纲常伦理上做足了工夫,这恰恰衬托出了王德、王仁“看似知礼实却无礼”的丑陋面貌。此类描写,既塑造了人物形象、增强了讽刺效果,更在讽刺之中深化了作者批判性的主题思想。
第二篇:《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的文学价值
作为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撰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全面记述了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取材广泛,保存了大量珍贵史料,深刻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同时,首创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主,又吸收了编年、记事等体裁的长处,以本纪、世家、列传为主,又有表、书相配伍,此后,纪传体成为中国古代正史编撰的规范。因此,《史记》具有较高的的史学价值。
不仅如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史记》也同样显示出它的价值。《史记》中的传记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社会历史的广阔画面,有着强烈的艺术魅力。作者为人物作传,不只是一般记叙人物的事迹,而是努力写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来,为此,他总是在充分把握史料的基础上,先求得对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有一个总体的明确的认识,再利用对史料的剪栽取舍、穿插安置,突出其主要特点,使之成为个性鲜明的典型。如《项羽本纪》紧紧抓住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气质,着重表现其勇锐剽悍、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和率直重义而寡谋轻信的真朴性格。他的气盖一世、想以武力屈服天下成为霸主的特色,贯串了他一生的言行中。
为了使人物形象突出,司马迁采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和手段:
(1)注意选择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和典型事例,显示出人物的主要特点。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作者就是抓住了他一生中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三件事——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来写,突出了他的悲剧性性格。
(2)注意选择矛盾冲突尖锐的场面,让人物在斗争中和彼此映衬中展示鲜明的个性。如《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展现出众多人物的不同性格。项伯、张良、范增、樊哙等,无不神态毕现,呼之欲出。
(3)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只有项羽,才会在沛公试探时一语道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也只有霸王,才会在临死时喊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正因为如此,《史记》塑造了各式各样的活动于历史舞台的人物形象,雕塑感极强,使人几乎有一种可以用手指触摸的感觉。另外,在叙事上,《史记》波澜起伏,情节曲折,故事性和戏剧性很强。同时,《史记》的语言气势磅礴,精炼流畅,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正因为如此,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对其史学价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且对其文学价值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第三篇:诗经的文学价值
诗经的文学价值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笙诗六篇,有目无辞。《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的文学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从思想内容上看;
首先,诗经是反映生产劳动和恋爱婚姻的诗篇。《诗经》的民歌作者是劳动人民,因此他们的作品要描写从事田猎、畜牧和农业生产的劳动情景,如《周南·芣苢》《魏风·十亩之间》《小雅·大田》。而《诗经》中的爱情诗,多方面的反映了男女恋爱生活中的场景和心理描写,也反映了围绕恋爱婚姻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溱洧》。一对热恋中的情侣,有相会时的欢乐和幸福,也有分离时的痛苦和不安,如《王风·采葛》《秦风·蒹葭》。青年男女正当的恋爱生活,在剥削阶级的社会里,常常遭到礼教的束缚和干预,如《郑风·将仲子》《鄘风·柏舟》。《诗经》民歌中还有一些弃妇诗,反映妇女被丈夫欺凌和遗弃的悲剧,写出婚姻生活的现实。如《卫风·氓》《邶风·谷风》。
其次,反映征战,徭役,社会黑暗和离乱的诗篇;如《齐风·东方未明》,《小雅·何草不黄》等,写出了战争与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还表现在思妇诗中,写出了妻子对出征丈夫的思念,如《卫风·伯兮》,《王风·君子于役》。战争具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对抵御外族入侵的正义战争,人民总是全力支持的,甚至不惜做出巨大的自我牺牲,如《秦风·无衣》《鄘风·载驰》。
再次,反映阶级压迫、剥削和社会不公。如《豳风》中的《七月》、《魏风》中的《伐檀》《硕鼠》。这部分诗歌或揭露当时政治腐朽、黑暗,或讽刺统治者的丑恶行为、肮脏的灵魂,如《邶风•新台》,《齐风》中的《南山》《载驱》等。“国风”中还有一些暴露统治阶级残酷行为的诗篇,如《秦风•黄鸟》。
最后,歌颂祖先创业的史诗和古老的祭歌。《诗经》中的一组古老的史诗,它用简朴的语言记载了周人发祥和创业的历史,歌颂了周民族在黄河流域开垦土地、建立家园的光辉事迹,如《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尊天敬祖的宗教性祭歌,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和祭神的乐歌,大部分保存在“三颂”中。这些颂歌,虽然表面上堂皇庄严,音调铿锵响亮,但是内容空虚肤浅,形式呆板单调。
从艺术成就上看; 首先,《诗经》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创作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如汉乐府诗缘事而发的特点,建安诗人的慷慨之音,都是这种精神的直接继承,后世诗人往往倡导“风雅”精神,来进行文学革新。
其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为后世文学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诗经》所创立的比兴手法,经过后世发展,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独有的民族文化传统。《诗经》中仅作为诗歌起头协调音韵,唤起情绪的兴,在后代诗歌中仍有表现。《诗经》中触物动情,运用形象思维的比兴,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诗经》中的形象、意境等也对我国诗歌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最后,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然后由文人予以加工发展,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向民间文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开端而形成。《诗经》可以说主要是一部抒情诗集,从《诗经》开始就显示出我国抒情诗特别发达的民族文学特色,从此以后,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诗经》对我国后世诗歌体裁结构、语言艺术等方面,也有深广的影响。总之,《诗经》牢笼千载,衣被后世,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光辉起点。
第四篇:感受《儒林外史》的细节描写
感受《儒林外史》的细节描写
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吴敬梓
这是《儒林外史》的第一回的开场,也是全书的主脑,说的是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吴敬梓的这部《儒林外史》之所以吸引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书处处透着另人叫绝的细节描写,它们对于刻画人物起了传神的作用。
范进中举的故事早在高中时便已知晓,但当我联系《儒林外史》重新来看时所体会到的则是另一种感觉。细节,没错就是细节。文中对于范进岳父——胡屠夫的描写是惟妙惟肖,在范进中举前后,胡屠夫的态度简直是天壤之别: “范进因没有盘缠,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胡屠户站在一边,不觉那只手隐隐的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的狠了,连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很可笑吧,什么天上的文曲星,什么菩萨,只是胡屠夫心里有鬼而已。其市侩之徒见风使舵、势利小人之形可见一斑。
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中是这样描写严监生的:“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旁人不理解,直到妻子把灯草挑掉一茎,他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没了气。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个指头不肯断气,直到她的妻子赵氏挑掉一茎,才一命呜呼。何其的可悲,何其的可笑。通过细节描写,把严监生吝啬鬼的形象描绘得惟妙惟肖,入木三分。
我不清楚旁人看《儒林外史》看到了什么,但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细节描写。那种笑中含泪的语言并非靠几年的学习就能有的。《儒林外史》的成功与作者吴敬梓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作者具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才能把那个时代写深写透。他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以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
《儒林外史》是一部讽刺小说,它把锋芒射向社会,客观地、写实地写秀才举人、翰院名士、市井细民。读了《儒林外史》,我不仅为其写实的风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画所折服,从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打动了我。从结构上说,它不似《红楼梦》等围绕着宝黛几个主要人物展开,这是我没想到的,或许这也是它能一直为后人称道的原因吧。全书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鲁迅先生对它的评价是,“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评价《儒林外史》,那是妙;如果要用一句话来评价《儒林外史》,还是妙!
第五篇:古文《醉翁亭记》读后感文学价值
《醉翁亭记》是北宋欧阳修的名作,“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这名句想必是人人传诵,这天就让我们来品味一下这位大师的大作吧!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醉翁亭记》读后感
欧阳修,一个我极为欣赏的人。虽然我不是什么名家,或许没有资格去评论古时伟大的文学家,但还是不住地喜爱他,爱他的文,爱他的人。
《醉翁亭记》,一篇很早就阅读过的文章,同《岳阳楼记》一样,对这种文章还是懵懵懂懂,只是被其中语言所感动。自认为《岳阳楼记》是篇辉煌的文章,把一切感情化作文字赤裸裸地展现在面前,无法不被它征服。“醉翁亭”呢?则是平淡中透露出无言的欢乐。似乎不需要直接表达出来,却能使人心有所获。获得的就是那个时代那里的人们心中的喜悦。即使自己不是身处在那里,仍能幻想出活生生的画面。绿意满眼,野花丛丛,鸟儿时叫,溪水潺潺;太守摆宴,心之欢喜,野菜山肴,突显美味;从游太守,去而鸟悦,微醉而归,心亦欢愉。心中就是这样的感觉,很平淡的,很甜蜜的。假如我是滁州民,看着太守那么的清廉,生活过得如此之美,怎能不欢乐呢?
若把欧阳修的思想融入到《醉翁亭记》中,或许有另一般风味。大家都在说欧阳修传承了范仲淹的高尚思想,把“后天下之乐而乐”贯穿始终。我也颇有感触,在如此美妙的山水风景下,如此热情欢腾的气氛里,欧阳修竟首先感到的是百姓之乐,其次才是自己寄情于山水的乐趣。其实有段时间不明白他的乐究竟如何?但这些天不断领略文章,不断在手中潇洒挥舞着“乐”字,才一点一滴地看到欧阳修的笑,为百姓之乐而乐。曾经以为官吏决不会领会百姓真正的幸福,但从《醉翁亭记》里,看出一位封建王朝官吏超前的政治认识。从欧阳修个人来讲,他总是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永远地含笑面对人生曲折。欧阳修的文字告诉我,或忧或喜,只在选择。面对如此美好的生活,能实现自己的一丝丝理想,为何不选择喜呢?
现在经常看欧阳修的文字,他从不写怨写悲。在他的心里,只有欢笑,只有为百姓乐而乐,尽力地用自己含笑对人生的态度,为人民做一个两袖清风的好官。
醉翁亭记读后感
至今阅古文已有百余篇,最喜欢的还是《醉翁亭记》,这篇初二所学的古文,是值得反复看的,记得它与《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在一个单元里,上到这儿时,老师说:“这三篇中,《小石潭记》是最浅的,因为仅仅是以愁而写愁,《醉翁亭记》其次,因为他写出了与民同乐,而《岳阳楼记》为最高,他不仅仅写景,更抒发了自己心系天下的报负。”我当时点头称是。但实则我并不同意,《小石潭记》主题虽然不高,但此文的写景是三篇中最细腻的,而《岳阳楼记》虽然主题高深,但“心系天下”,这东西实在是虚的很,而又是最无用的,设想:一个人心系了天下,别人依旧处在混沌中,一个人的呐喊必定是羸弱的社会精神所不能理解的,一个人的号召会招来更多的祸害。看来,那倒不如像欧阳修那样,心系永州,与民同乐,自己也落个痛快。
我们不妨看一看《醉翁亭记》的行文安排:按语文考纲的要求——第一段是写醉翁亭的地理位置与名字由来,第二段写景致变化,第三段为永州人民的快乐登山之景,第四段点名身份和抒发淡淡愁绪,我看实则不然。这篇散文是用一种喝醉了的笔调写的——二十一个“也”,一句三叹,全文以一种超脱的基调所展开,那欧阳修好似凌于万人之上,成仙了。致使全文“仙气”很重。首节单“林壑尤美”四个字表层里层都有无比的超脱之感,而“渐闻”、“泻出”、“峰回路转”等词语可谓无一词可换,可见其用词之极致。“醉翁之意不在酒”以成千古名句,“得之心而寓之酒”——呵,多完美!第二段大用对偶,这古文中的常见手法在欧阳修的手下又活灵活现了:他把对偶与比较相结合,使得第二节五光十色,明暗多端,香气扑面,乐亦无穷,仙气纵横。第三段与民同乐便很有讲究了。永州人放下工作,前来跟随太守游玩。
可见欧阳修在当地的声望还是很好的,号召力不错,更显出他统治方针的正确和当地民风的朴实。当地人和太守不分彼此地位的差异,共饮而乐,更见得其当官当到了极致——与民同乐。我以为便是如此,这一段有一些为自己歌功了。而我最爱的第四段,从醉眼中看到的景象果然不同——声形兼备。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完此段的当天,在我骑车回家的路上,居然真的就有一幕醉了的夕阳景在等我。橘红的光撒在每一处,又好像随风动起来了。霎时,橘红,金黄和说不出的颜色交织在一齐,似在流淌。我醉于期中了好久。对于其中淡淡的愁绪,我总认为我是有的。欧阳修虽然快乐,但终是与永州人不同,这种格格不入的反差,也只能溶在酒里了,而我——与别人不同之感与日俱增。
白天我与同学嬉笑怒骂,到了晚上却有说不出的孤寂,害怕应对自己。这种东西我不可能溶在酒里,呵!那就溶在成堆的作业中了,呵!也许随着我阅读数量的增加,《醉翁亭记》的地位可能会被动摇甚至颠覆,但我只可会记着它给我带来的感受,因为这是我最初而最真实的心路历程。
谈谈《醉翁亭记》的文学价值
内容摘要:无论是古代文坛还是现代文坛,《醉翁亭记》都可以被称作文言文中的经典,它具有相当珍贵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过写景抒情自然结合的写作方法,运用虚实相间、骈散结合的语言表现出欧阳修与封建社会其他的“迁客骚人”所立足于个人得失的根本不同,更加体现出欧阳修与民同乐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文学价值 文化价值 与民同乐 览物之情
《滁州志》记载:“欧阳公记成,远近争传,疲于摹打。山僧云:寺库有毡,打碑用尽,至取僧室卧毡给用。凡商贾来,亦多求其本,所遇关征,以赠官,可以免税。”由此可见,《醉翁亭记》在当时就颇受人们的推崇。
一篇文言文要成为经典,主要应该取决于它的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醉翁亭记》的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醉翁亭记》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写景抒情自然结合,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如第一段写醉翁亭的环境:用“林壑尤美”“蔚然而深秀”表现醉翁亭赏心悦目的外景;用“水声潺潺”“峰回路转”表现醉翁亭幽清的环境;接着写亭的近景,用鸟翼作比,有凌空欲飞之意;然后借解释亭名直抒胸臆,道出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奠定全文写景抒情的基调。第二段写醉翁亭四周的朝暮、四时之景,以“乐亦无穷”表现作者纵情山水之意。第三段写滁州官民同乐的图景,极力写出滁州人民在和平生活中怡然自乐和众宾尽欢的情态,并特意塑造了太守醉酒的形象,用这幅生动的风俗人情画从侧面显示出政治清明的景象,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句法骈散结合,语词虚实相间,是《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上的显著特点。
该文虽说是散文体裁,但文中采用了不少骈句,读来声调铿锵,节奏感强,像“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等。
文中的21个“也”、25个“而”,把诗一样的句子散文化,一向被视为创造性使用虚词的范例。本文通篇有21个“也”结尾的语句,每个“也”字句代表了一个语意层次。概括地说,我们可以将这些句子分作两类。一类是先将实际的景物描绘出来,而后加以解说,如此层层展开,每一层都用一个“也”收住,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类是用在一般的肯定句中,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字的连用,为全文营造了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这很切合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我们试着比较一下下面两组句式不同的表达效果:
【甲】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乙】琅邪山,蔚然而深秀。
酿泉,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
醉翁亭,翼然临于泉上。
【甲】也就是原文采用的是前后二分式的句法结构,这种表述给人的感觉,先是心理上的惊异、发现,后是领会;这种句法的多次出现,还提示了景观的目不暇接和思绪的源源不断。【乙】用的是一般描写的句法,先点出景观名称,后加以描写;这就表现不出心理的惊异、发现和理解的过程,有点像流水账了。
《醉翁亭记》语言形式即文学上的这一特点,已经为大家所公认。但对其文化价值,一直以来似乎重视不够。
说到《醉翁亭记》的文化价值,先得了解该文的创作背景。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富弼、韩琦等人推行的“庆历新政”失败,相继贬职。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39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
当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遭到贬谪命运之时,一般人会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唐]元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听到朋友贬官,作为朋友的元稹“垂死病中惊坐起”,何况是当事人呢?
而从《醉翁亭记》中,我们似乎看不到欧阳修因为贬官而怨天尤人,而痛不欲生。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对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他用欣赏的眼光在观察着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在体验着滁州人民怡然自乐的生活画面。
我们不妨把《醉翁亭记》一文所表现出的“览物之情”跟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作一比较,我们会发现他们之间根本性的区别。简言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则立足于个人的得失与荣辱,这是二者之间的根本区别。不难看出,比起封建社会一般的“迁客骚人”,欧阳修的境界要高出许多。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正因为欧阳修是那个时代一位难得的与民同乐的好太守,所以,他才能写出《醉翁亭记》这样有境界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