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软件产业情况汇报
软件产业情况汇报
软件处 李文泉
我市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任务向领导简单汇报如下:
一、软件产业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我市软件产业完成了三年倍增的工作任务,到2010年底,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56亿元,同比增长69.46%,全省软件收入排名第七位,年产值超过5000万的企业有4家,超过1000万的企业有7家。超过500万的企业有13家。
规模以上企业主要有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和信息技 术服务等,企业所生产的软件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工业、环保、军事、教育、电力、石油化工、汽车电子等各领域。
到目前,我市有22户企业,49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通过了双软认证,有2家企业分别通过了计算机系统集成3级和4级认证,(辽工维森、新未来)有三种软件产品被辽宁省评为优秀软件产品称号。
部分软件产品已形成了良好基础,应用在电力行业上的拓新公司研发生产的(SVQC型)变电站无功补偿与电压优化成套装置综合性能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达30%;
应用石油化工行业上的锦研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锦研油站含水自动计量监测控制系统》属全国首创,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产品已在大庆、辽河、华北、延长油田广泛应用。还有应用在环境保护上的华冠科技公司的污水、烟气在线检测系统软件,产品畅销省内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软件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企业规模小,经济总量不大,占我市GDP比重低,对锦州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改造带动作用不明显。
二是人才制约企业发展成为主要矛盾,高端复合型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人才严重短缺。从而导致企业创新能力不足,软件企业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资金紧张矛盾日趋突出;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还不十分理想等问题仍然存在。
三是软件产业没有与我市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等支柱产业形成配套,专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我市软件产业发展还没有政策出台,与省内沈阳、大连、鞍山相比,优惠政策、软件园建设明显滞后。
三、发展软件产业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软件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软件产业是 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软件技术与其他各类技术融合渗透日益紧密,广泛深入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软件技术服务成为各行各业技术进步与提高效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促进了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社会生活的转型。不仅是当前形势下培育新增长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举措,也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发展后劲、实现产业升级的长远之策。
四、我市软件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和领域
1、嵌入式软件
锦州软件产业主要有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及信息 技术服务等,其中嵌入式软件占其他软件的比重在80%以上,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符合我市市情,重点围绕石油化工、汽车电子、光伏产业下游产业链、现代物流等几大产业发展软件产业、努力与我市支柱产业形成配套和专业化服务体系、早日形成地域特色产业。
2、行业应用软件
我市辽宁维森、新未来2家公司的应用软件已在政府、企业、教 育、医院、金融等行业广泛应用,辽宁维森的业务已发展到沈阳、大连,鞍山及黑龙江、山西等省,已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重点培育和扶持辽宁维森、新未来等公司发展行业应用软件前景看好。
3、信息服务业
信息服务业是近几年来国家倡导的发展方向,发展潜力巨大,我 市锦华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套技术成熟的物流管理软件。已经在深圳赤湾仓储货运公司全面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因此,加快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应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领域开发软件上。我市万博科技有限公司、渤大科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利用人才优势,致力于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几年来,服务外包已成为该公司的主营业务,五、今后主要工作任务
1、根据企业需求完善服务标准,有效利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品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用的结合,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2、多错并举,共推双软认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关于软件产业的扶持、优惠政策,推动我市“双软”认定工作的深入开展,今年,重点助推春光包装、东兴电器、北方航海3家企业的认证工作,目前认证工作正在审批中。
3、以服务本地支柱产业为主,积极为软件企业搭桥牵线,为我市软件企业早日与支柱产业融合贡献力量。
4、做好下半年国家计算机技术及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组织工作。
最后,完成委领导及省业务部门交办的临时性工作。
备注:2010年省电子信息和软件服务业专项资金2000万,获得 资金扶持的有沈阳、大连、鞍山、丹东、本溪、锦州。我市获得60万元,2010年底全省软件总量排名依次是1沈阳650亿,2大连535亿,3鞍山33亿,4本溪14亿,5丹东13亿,6营口6亿,7锦州4亿
第二篇:为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
为了鼓励软件产业发展,国家从1999年起,就出台了针对自主软件的增值税退税优惠政策。2011年,国家又对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进行了延续与完善,出台了财税„2011‟100号文件。我省对应的配套文件是浙国税函„2011‟336号文件。应该说,这两个文件是我省纳税人享受软件产品退税的政策依据。在杭州市国税网站上可以查阅到上述文件,各位可以自行阅读与学习。
下面,我们先来解读一下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政策概念。
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政策,其具体规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的税率征收增值税后,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
对于这项规定,我们需要重点理解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符合退税政策主体条件的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也就是说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享受退税优惠。这是一项大前提,这就意味着,希望享受软件退税政策的纳税人,首先必须取得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二是优惠范围的界定。
符合退税条件的是纳税人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如果不是纳税人自己研发的,比如外购软件产品,受让取得的软件产品、直接进口用以销售的软件产品等等,都不属于软件产品退税的优惠范围。
实际情况中,判断是否“自行研发”比较复杂,下面给大家举几个小例子,供大家参考: 例如一家软件生产企业从外单位受让某软件的著作权,再进行生产销售,那么由于软件系受让取得,该企业不可以就该软件的销售收入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又比如一家软件企业从境外进口了某软件产品,仅进行了汉字化处理就在国内销售了,那么该企业由于未对进口软件进行本地化改造,也不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
再举第三个例子,比如一家软件企业受其他纳税人委托开发了一款软件产品,但是这个产品的著作权属于委托方或者双方共有,而不是软件企业独有,则这个行为属于软件开发而不是软件销售,应该按照6%缴纳增值税,自然也就不能进行软件退税。
第三个理解重点是退税的优惠方式是“先征后退”。即纳税人需要先按照17%的税率进行申报并缴纳增值税,税款缴纳入库以后,才可以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申请退税。在实际操作中,有纳税人错误理解为“直接按3%”申报,造成少缴税款,因操作失误无法正确享受退税优惠。
四是优惠幅度最高为14%,并不是说每个企业均可享受高达14%的税款退税。政策规定,纳税人可以对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申请即征即退。这里的“实际税负”,是指软件产品部分的应纳税额与销售额的比率。在没有进项税额的情况下,纳税人缴纳17%的增值税,并对超过3%部分进行退税,优惠幅度等于14%。但是如果存在进项税额,纳税人还需要扣掉进项部分,实际优惠幅度就达不到14%了。
下面,针对第三、第四个理解要点,我们通过举例来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家软件企业在今年4月销售已经进行过退税备案的A软件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0万元,该企业当月购买专用于该软件产品生产的测试设备,取得进项税额1.2万元,则该企业如何计算4月份的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额?
首先,纳税人需要进行申报,按照17%的税率,计算软件产品的销项税额为1.7万元,同时抵扣进项税额1.2万元,则该企业4月份软件部分增值税应纳税额为0.5万元。此时,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为0.5÷10=5%,超过3%的税负,则可以享受退税优惠。计算可得,该企业4月份软件部分应退税额为:应纳税额0.5万元减去税负3%部分,也就是0.3万元,最后纳税人享受到的退税额为0.2万元。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有进项税额的抵扣,企业实际享受的优惠幅度未必就是14%。因此,不能简单以14%计算退税税额。这里还要特别提醒的是,若企业的进项税额较多,抵扣后导致实际税负低于3%,那么当月是不能享受任何退税优惠的。
接下来再来讲讲第五个理解要点,优惠起讫时限为取得证书起次月至证书届满。根据浙国税函„2011‟336号文件的规定,软件产品享受增值税退税优惠政策从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的次月开始。《软件产品登记证书》规定的有效期为五年,如果软件过了有效期,需要及时进行延续登记,否则会影响退税。
讲完了退税政策的具体规定,接下来我们来明确一下“软件产品”的范围。
上面已经说过,符合退税条件的软件产品首先是自产软件。在省局文件中,又把自产软件产品根据形式不同分为计算机软件产品、信息系统和嵌入式软件产品三类。其中,计算机软件产品一般是指可进行独立销售的软件,比如大家熟知的OFFICE软件;信息系统是指由软硬件配套进行信息处理的人机系统,例如气象监测系统平台;嵌入式软件产品,是嵌入在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中的软件产品,例如智能家电芯片中的管理软件。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有纳税人询问嵌入式软件产品的退税计算方式,在这里我们做下简单介绍。一般来说,嵌入式软件产品销售额往往与硬件销售额捆绑在一起,很难直接区分软件部分销售额。财税„2011‟100号文件规定,嵌入式产品先计算硬件部分的销售额,再推算软件部分销售额。
而嵌入式产品中的硬件、机器设备销售额按照下列顺序确定: ①按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②按其他纳税人最近同期同类货物的平均销售价格计算确定 ③按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确定。
这里的组成计税价格= 计算机硬件、机器设备成本×(1+10%)。此处的10%是成本利润率。
举例来说,一家软件企业在今年4月销售已经进行过退税备案的B嵌入式软件产品,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0万元。该产品硬件部分成本为4万元。其企业近期未销售其他同类产品,同时市场上也没有同类产品。此外,该企业当月购买专用于软件产品生产的测试设备,取得进项税额0.5万元,则该企业如何计算4月份的软件产品即征即退税额?
在这种情况下,该企业首先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出硬件销售额4.4万元,软件销售额相应为5.6万元。最后计算即征即退税额为0.28万元。
然后,我们来讲一下软件产品的进项分摊。
我们首先要明确地是,哪些进项需要分摊。
一般而言,对于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是不得进行分摊,而应在软件部分进行全额抵扣。这里所说的“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的设备及工具”,一般指与软件设计开发有关的计算机设备、读写打印器具设备、工具软件、软件平台和测试设备等。
除了上述的专用设备外,纳税人销售软件产品的同时销售其他货物或者应税劳务的,还会存在一些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例如水电费、维护费等等。对于此类进项,纳税人可以选择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的方式,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遇到分摊进项税额的情形,纳税人必须在申请软件产品退税之前,先行向税务机关就软件产品与其他产品的进项分摊方式进行备案,分摊方式一旦确定和备案,自备案之日起一年内是不得变更的。
好了,讲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上解读完了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政策。接下去,我来为大家讲解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操作实务。我将给大家讲讲包括发票开具、退税申报和退税申请等业务的办理流程和要点。
先讲一下申请软件产品退税的流程。
刚才已经讲过,申请软件产品退税的前提是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有关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的要求,以及相关的流程、所需资料等,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那么,一个具备退税资格的软件产品,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呢? 一般而言,纳税人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需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并经主管税务部门审核批准,方可享受软件产品退税优惠政策:
1、必须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软件评测报告》。评测报告上会显示软件名称、版本号、签发日期、评测结论等信息。
2、必须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其中,产品登记证书上有软件类别、软件有效期等信息;著作权证书上会显示软件的权利取得方式,也就是显示软件是原始取得的还是受让取得的。
这里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同一软件产品在上述几项材料中显示的软件产品名称需要完全一致,否则会影响退税办理。
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以后,纳税人需要到办税服务厅窗口申请税务资格登记认定。该项业务需要携带以下两项资料:一是《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1式2份;二是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复印件1份。
下面,给大家展现的就是《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的表样。
办税服务厅窗口工作人员会直接办理资格认定,资格认定表明您是“销售自产软件”的纳税人,符合条件,可以享受软件产品退税优。资格认定后,相应地,您公司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开放了“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栏次,以后若发生了相关软件产品的销售,相应的销售收入和税款都要填写在这个栏次中。
需要着重提醒一下,税务资格登记认定是一次性办理事项,在拥有此资格的前提下,每一个新的自产软件产品,都需要到税务部门申请相应的软件产品退税资格审批,取得税务机关下发的同意该软件产品退税的正式文件,才能就该软件产品进行退税申请。也就是说,退税资格是一次性事项,是退税的企业资格。而在该资格下,每一个软件产品的退税资格是需要按产品申请的,请各位纳税人记得及时办理。
在办理产品退税资格审批时,您需要携带以下五项资料,一是《软件产品超税负退税审批表》1份;二是《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复印件1份;三是《软件产品著作权登记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原件窗口校验后当场返还);四是《软件产品评测报告》复印件1份;五是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
窗口工作人员受理后,税务机关将会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通知您来领取产品退税批文。未办理资格审批的软件产品将不能享受软件产品退税优惠政策。下面我们给大家展示一下所需资料的相关表样。这是《软件产品超税负退税审批表》的表样。这是税务机关出具的产品退税批文的表样。
对于已完成退税资格审批的软件产品,您可以在完成开票、申报以及税款入库后,申请该软件产品的退税事宜。退税申请应报送以下四项资料,一是《退(抵)税申请审批表》一式3份;二是《软件产品增值税超税负退税计算表》1份;三是《产品销售清单》1份;四是主管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这是《退(抵)税申请审批表》的表样。向窗口递交相关资料,办理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申请后,税务机关将在受理后的20个工作日内完成退税审批,并尽快将退税款退还至您的银行账户内。
以上就是纳税人申请软件产品退税的所有流程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解一下软件产品销售的开票和申报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或许大家会认为,纳税人开票和申报就像吃饭和喝水,非常简单容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确实有非常多的纳税人在开票和申报环节出现问题,导致无法及时享受退税优惠。
软件产品退税政策对发票开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纳税人规范开票。取得《软件产品登记证书》后,您就可以对自产软件销售收入开具发票,开票时应着重注意以下3点,请大家参照我们展示的发票来一并学习: 一是作为一张正常的增值税发票,所有开票要素必须齐全,销货单位信息、购货单位信息,商品品名、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税率、税额等项目均应填写完整,通过税控系统开具,密码区还应有相应的生成密码。
二是发票上要注明软件产品名称,并且该名称要和您前期向税务机关提供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上的产品名称一致。请注意,版本号也属于软件产品名称的一部分,请不要忘记填写。
三是若同时销售自产软件和其他产品(例如外购软件、硬件设备等)时,自产软件需要和其他产品一并开具发票。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10万元销售了一台摄像机,内含“摄像控制软件V1.0”价值4万元,那么,您在开具发票时,有以下两种开具方法:一种是合在一起开;一种是分开两栏开。但这两种方法,都需要保证体现软件产品名称,并且是开在同一张发票上。
请大家务必注意,如果没有按照规定开具发票,就无法享受退税优惠政策。
讲完了发票,我们来讲一讲软件产品退税相关申报表填列。
大家必须牢记,销售的软件产品,申报时要将数据填列在申报表 “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的栏次里。在所有表单的填报过程中,首先找准“即征即退”栏目非常重要。
增值税申报表的填写次序是先填附表,再填主表,那么第一步应该填写增值税申报表附表一,也就是《本期销售情况明细》。请看申报表截图,您需要在第6横栏“即征即退货物及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对应第9列“销售额”,第10列“销项税额”进行填写,也就是图片中黄色标注部分。销售额是指软件产品销售额,且此销售额应剔除未开票收入。
在填报完附表一之后,软件产品销售额会自动跳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
第二步,填写主表。下面是增值税申报表主表的截图。可以看到黄色标注部分,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列中,第1横栏“按适用税率征税销售额”以及第2横栏“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都已有自动生成的数字,不需再次填写。
需要手工进行填报的是第11横栏“销项税额”、第12横栏“进项税额”、第19横栏“应纳税额”。具体请看图中绿色标出部分。
这里,再次跟各位纳税人强调一下,软件产品的销售额及税额都应填列在“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竖列下,若错误填写在“一般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竖列下,就会导致当月无法正常退税,这类错误在日常操作中经常发生,希望各位引起重视。
另外,还需要请各位纳税人注意,即征即退栏次的“本年累计”数,系统不会自动生成,这和“本月”数有所区别,在日常操作中,经常会有纳税人遗漏“本年累计”栏次的填写,或错误计算“本年累计”数,造成申报表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不符的问题。因此,我们着重强调一下,请您在填写即征即退栏次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正确计算并填写“本年累计”数。关于第12横栏“进项税额”,这里还要说明一下。对于无法划分的进项税额,应按照实际成本或销售收入比例确定软件产品应分摊的进项税额;对专用于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设备及工具的进项税额,要全部申报在“即征即退”栏次内。如您需要申报软件产品或其分摊的进项,则要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主表中手工修改“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和应税服务”中的进项税额。
各位纳税人,有关软件产品增值税退税的操作实务,到这里也已经全部讲解完毕了。
最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部分杭州主城区局软件退税“电子审核”服务项目。电子审核简而言之,就是纳税人自己在申报系统里面选择需要退税的发票,填写一份电子退税表单,这些电子数据会传送到我们税务机关的审核系统。纳税人来申请退税的时候,只需要带审批表,窗口会直接通过系统后台运算,告知纳税人退税申请是否通过。如果通过,很快就可以完成退税。通过电子申报路径,将大幅缩减申报所需资料及审批时间,方便纳税人更快捷地享受软件退税政策,各位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咨询“电子审核”的具体情况。
如大家有其它疑问,欢迎大家拨打国地税联合咨询热线12366,谢谢大家,再见。
第三篇: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孔雪姣,MF1133022,2011级工程硕士
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软件产业简介
软件产业,以生产或制造软件的企业统称,软件这个术语首次被使用是在1959年,而软件业从1949年就开始了[1]。软件的发展至今为止已经经历了比较完整的5代,分别是第一代:早期专业的服务公司,1949-1959;第二代,早起软件产品公司,1959-1969;第三代,强大的企业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出现,1969-1981;第四代,客户大众市场软件,1981-1994;第五代,互联网增值服务,1994-2008。
软件产业是全球新经济中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将成为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软件本身具有“非物化”特性,其生产过程具有低污染、低能耗、低消耗的特性,是十分典型的绿色产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将推动知识经济的进程,从注重量的增长向注重质的提高的方向发展,是正在崛起的知识型产业。软件产业和软件市场包括软件产品与软件服务两部分。进入90年代以来,全球的软件产业平均增长率占全球经济增长的13%。在全球软件市场中,美国软件市场是发展最为成熟的市场,亚太市场销售额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速度,是最优发展前途的市场,中国市场在亚太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999年到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每年增长率都在35%以上,如图(1)所示。
图(1)1999-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增长
资料来源:陈冲,中国软件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计算机报,20020506
与此同时,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在全球软件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图
(2)所示。
图(2)1999-2001年中国软件产业总额占全球软件总额比例
资料来源:同上
当前,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骨干企业和产业环境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2008年中国软件产业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572.9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2007年同期高8.3个百分点。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增长如图(3)所示。
图(3)2000-2007年中国软件产业规模增长图
近几年来,我国的软件产业发展迅速,取得重大成就。在未来的几年,国内软件行业发展将具有一下特点:
1、高成长,2、高智力投入,3、服务性强,4、高附加值,5、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只要国民经济保持增长,软件行业就会增长,甚至当国民经济衰退时,也有可能保持增长,6、全球性强,7、管理难度大,8、竞争手段。
然而,行业发展也必定伴随着一系列的风险:
1、市场风险,2、行业壁垒风险,3、盗版风险,4、人才流动风险,5、质量风险,6、新兴行业风险,7、技术风险。
二、长三角地区软件产业简介
近十年,我国软件产业有高度集中的区域结构走向分散发展、多头共进的局面。2001年,北京和广东两省的软件业务收入占全国50%,而到2010年,两省比重仅占38%,江苏、辽宁、福建、山东等省在地方政府重视下,以各自的软件园区作为依托,软件产业高速发展,于2010年前10个月占全国比重分别比2001年提高了13.5、3.7、3.1和1.3个百分点。同时,中心城市在软件产业中地位突出,占比超过全国一半。从图(4)中可以看出,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聚集趋势从过去主要集中在京粤地区转向沿海地区和中西部中心城市。
图(4)2010年中国软件产业区域业务收入
软件产业伴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一道成为了中国三大软件产业区域基地。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地区,科技资源和综合配套能力得天独厚,区位、资本、教育竞争力强,驱动软件产业强劲发展。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软件产品和信息服务基地,在国内软件产业建设已经进入快车道。2010年上海、江苏、浙江的软件业务收入之和已达3,868.5亿元,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28.9%。特别是随着南京、苏州、杭州等城市软件产业的快速崛起,无锡、扬州、宁波等城市的不断跟进,正在与上海形成梯队发展格局,地区产业配套能力增强,产业势能不断提升[2]。图(5)描述了长三角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图(5)长三角地区的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至2005年底,长三角区域共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3个,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
7个,国家软件出口基地1个以及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3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由原国家计委和信息产业部认定,供11家。位于长三角的是上海浦东软件园、杭州高新软件园、江苏软件园。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由科技部认定,位于长三角的7个分别为上海软件园、杭州高新软件园、宁波国际软件园、南京软件园、无锡软件园、苏州软件园、常州软件园。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由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商务部认定,全国6家,位于长三角的是上海浦东软件园。而中国软件欧美出口工程试点基地由科技部认定,位于长三角的是上海软件园,杭州高新软件园、苏州软件园[3]。
三、重点城市软件产业发展
1、上海
上海市软件产业的发展一直名列全国前列,近年来该市软件行业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2010年上海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00.4亿元,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产业基础雄厚扎实,是中国软件产业应用之都,两化融合先锋城市。上海正全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与金融、航运、贸易、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的互动结合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有着不同于其他产业的特点,产业会在对其他产业的提升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10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经营收入25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其中,软件产业145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互联网服务业360.9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4%。信息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5.3%,远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0年,上海新增认定软件企业327家,登记软件产品2920个。截止2010年底,上海通过CMM/CMMI3级以上国际认证的企业达到117家;共189家企业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31家企业入选2010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上海浦东软件园作为国家部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的共建项目,十多年来,经过各方努力,已经成为产业特征清晰、技术创新活跃、人力资源优秀、服务功能完善的“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
2、江苏
江苏软件产业是中国书水平和人员素质较高,行业规模较大,产品有一定特色的高科技新兴产业,该省的软件产业主要是应用软件。2011年上半年,江苏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目前,江苏省现有的软件产业规模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表现为小型化、应用软件为主体、全球性研发服务等特点。
南京是中国首个产业名城,软件产业发展环境良好、产业发展氛围浓厚,软件产业园遍布各区,是中小软件孵化成长、集群壮大的理想之地。南京以江苏软件园与南京软件园为核心,各地区兴建软件产业基地。产业聚集效应和协同效应凸显。江苏软件园与2000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1年7月被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命名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2005年11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南京软件园1999年经南京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0年9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先后获得“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和“国家动画产业基地”。
近年来,苏州产业布局从传统产业向以电子信息为主的新兴产业转变,已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集群。苏州软件园由工业园区软件园、高新区软件园和昆山软件园共同组
成。实际入驻软件园企业近200家,累计注册软件企业250多家,比建园前增加了240%,其中经国家认定的软件企业56家,比建园前增加了330%,软件产品177个,比建园前增长了320%。
3、浙江
浙江软件产业是中国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软件产业的规模质量、水平步入全国前列。浙江软件产品结构以应用软件为主,主要立足于国内市场及本地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许多应用软件企业以其特色和质量优势成为国内软件行业的领头羊。
杭州高新软件园涌现出恒生电子、信雅达、新利软件、爱科电脑、浙大中控等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优秀软件企业,在证券金融、服装及纺织CAD、工业自动化控制软件发展等行业中,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随着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杭州高新软件园、孵化器等软件基地的设立,在宁波、温州、绍兴等地涌现了一批软件产业园区,如宁波的国际软件园、温州的数码城等。
四、软件人才需求
目前,中国软件产业还处于成长期,其市场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IT产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是有一大批从事IT技术创新的人才。IT产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高水平的IT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是走向IT产业大国和强国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在稳步增长,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也在不断提升。2000年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为8.74万人,到2005年从业人员达到17.96万人,比2000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目前高新技术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已经上升到6.2%,成为吸收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端人才方面,长三角地区显示了较高的竞争优势,高端人才储备相对集中。对于高端、高学历人才地方政府给予了充分的政策倾斜,根据太和顾问关于毕业生就业需求及人才供应相关的数据表示,长三角地区已经取代珠三角成为大学毕业、具有工作经验的各业从业人员择业、就业的首选。部分台湾IT产业方面的研究人员认为,与亚洲其他国家、地区以及大陆其它区域相比,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的“性价比”是比较高的,这已经成为台湾IT企业北上长江流域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目前长三角地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供需差距很大。据《扬子晚报》报道,目前长三角地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达12.3万人,而现有软件人才不足5.4万人,供需差距很大。巨大地就业压力,既来自就业需求整体不足,也来自缺乏对口人才所造成的“结构性事业”,其中尤以每年至少有几十万个职位空缺的IT人才的供求矛盾更为明显。
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技术的进步必然要求人员素质的提高。而在今后几年内,网络安全人才、游戏人才、软件测试工程师、研究人员的需求将持续旺盛,薪资会相对较高。为此,加大对软件人才的培养是目前软件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
Reference:
[1] 百度百科..[2] 赛迪顾问:《中国软件产业地图白皮书》 2011,07.[3] 长江三角洲生产性服务业分工布局研究——以软件产业为例,许媛,李靖华,盛亚.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Policy.2009.04 26(07).
第四篇:山东省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下一步工作
山东省软件产业职业教育集团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助力蓝黄两区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如何推进地方高校特色办学与水平的提升及探索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新型培养模式。
在确定集团工作重点之后,我们要积极联系产业集团的常务理事就开展该项工作分以下几步走:
1、成立工作室。
2、确定集团各成员单位的联系方式及负责人。
3、确定集团常务理事单位,初步接洽。
4、围绕大学生实习和就业及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10月份之前开展一次面向企业类型的主题活动。
第五篇:软件产业及IT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软件产业及IT教育行业分析报告
一、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机遇与优势
(1)较低的人力成本。中国拥有低成本软件工程师,据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布的数据表明,中国一个软件工程师的平均月成本为500-600美元,印度是800-1000美元,而美国本土则为4000-5000美元,可见中国的人力成本具有绝对的优势。
(2)快速成长的经济环境,2001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而中国一枝独秀,保持了稳健、快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信息产业更为突出。而且在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大大改善,信息产品的出口在国际上获得较为公平的待遇,出口机会增多了。这样一个有利的经济环境为快速发展我国的软件外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政府政策的扶持。200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随后对外经贸部、信息产业部、海关总署、外管局、统计局联合发布《关于软件出口有关问题的通知》,此外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鼓励软件业发展和出口的政策规定,这些政策对软件出口给与了相当多的优惠,为我国的软件出口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中国雄厚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近十年来,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形成了计算机类产品、软件、通信类产品、基础元器件类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等品种齐全的信息产品出口体系,而且整个社会的信息化工作进展神速,这些发展带来了对软件产品的巨大需求,巨大的国内软件市场需求给我国的软件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会带动软件外包市场的拓展。中国企业在本土的市场上就面对如此巨大的外包需求,这是印度、爱尔兰等中国的竞争对手所不具备的优势。
二、IT教育产业的发展机遇
1、中国高等教育供需矛盾突出
(1)数量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通过高等教育将数以亿计的一般劳动力转化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另一方面,中国高等
教育资源紧张,2003年毛入学率只有15%,远低于美国的92%,韩国的80%。中国最近几年将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升学压力将进一步扩大,《中国教育白皮书》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特点预测,到2038年中国的教育供需矛盾才会基本解决。
(2)质量的供需矛盾:高等教育体制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一方面,各行各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未摆脱计划经济色彩,专业和素质均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大量的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
2、民办高等教育的前景
近几年来,我国民办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2002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民办教育实行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 ,“民办教育举办者可以取得合理回报”。
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和招生计划和市场严重脱节,民办高等教育在此方面具有先天的机制优势。
3、高职教育的市场空间
(1)高职大专人才的市场需求: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是金字塔似的,高级设计及管理人才的需求是塔尖,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是塔底,显然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高级设计及管理人才的需求。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中国作为世界加工厂的地位日益明显,包括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高级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无疑会急剧扩大。
(2)高职教育的竞争环境:教育部开始要求重点本科院校停止举办高职专科教育,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重点在本科和研究生层面,目前单独设立的普通专科院校已是极少数(重庆还没有),因此高职专科教育的竞争者不是一般的普通高校,而是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大多数是原有的国家或省部级重点中专改建而成,先天具有办学规模小、办学机制不灵活、国家投入小、人员负担重等不利因素。
(3)2005年11月7日~8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作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
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比较实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特别突出的有四大工程、四个计划。四项工程,即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四个计划,即继续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在重点专业领域建成2000个专业门类齐全、装备水平较高、优质资源共享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继续实施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最近,中央又决定在'十一五'期间,财政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
4、IT教育的巨大市场空间
中国未来五年软件人才缺口高达80万。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培养理论型综合型的本专科人才为主,缺少专门培养应用型的软件开发设计人才,而软件规模化更大量需要的人才是应用型人才。软件产业作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基础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