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情况汇报(修改稿)
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情况汇报
益阳市经济委员会(2010年2月)
主要汇报四个方面的情况。
一、关于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进展情况
为做大做强我市电子信息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拓宽农民致富渠道,扩大通信运营商网络覆盖和业务量,去年由我委牵头配合市农办、电信、移动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以汇盛科技笔记本电脑(欧信手机)为终端、以市农村办创建的“益阳新农网”为平台、以电信(移动)宽带为网络的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前期工作,即以“产业——平台——网络”为载体,以推进农村信息化为抓手,服务于“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有效模式。纵观我市实际情况,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沅江市是国家农村信息化建设18个试点县之一(湖南仅有1家);湖南汇盛科技和欧信通信已开发出面向农村市场的高性价比电子终端产品;市农办创建了“益阳新农网”及部分乡镇村建立了门户网站;电信和移动的电缆和光纤已覆盖98%以上的乡镇,移动 建立移动通讯基站1200多个,电信新铺设光缆800公里,新建光纤接入点130个,新增移动电话基站166个,全市已实现村村通电话。为此,我委与市农办、电信、移动等部门以及汇盛科技公司、欧信通信公司进行了沟通和协调,充分利用我市现有的良好基础条件和资源优势,加大资源整合,加强多方合作,大胆提出以“产业——平台——网络”为载体,推进农村信息化的益阳模式。
去年,我们在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创建益阳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做了以下前期工作:一是召开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形成共识。2009年8月中旬,在“市支持电信十大信息化工程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召开了农村信息化的专题讨论会,统一了思想并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在我市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大力推广应用地方电子产品的基本意见;9月上旬,召开了全市各区县(市)经贸局、农办及各级电信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各有关部门上下已基本形成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共识。二是制定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办法规范运作。去年,我们与有关部门商讨后,起草了《关于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同时我们还以市电信十大信息化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名义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推广应用地方品牌电子产品的通知》和《关于2009年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优先推广应用汇盛科技品牌电脑的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目 标、工作重点、工作要求及具体措施,拟定2009年推广应用汇盛科技笔记本电脑2万台,实现宽带入户率30%。三是开展推进农村信息化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去年,我们与市农村办、广电局、电信公司、汇盛公司联合制定了推进农村信息化宣传活动工作方案,利用电信的“信息化流动服务车”走乡入村进行宣传,先后在高新区的清溪村、谢林港村和资阳区的赤江咀村开展了现场宣传。在益阳电视台乡村频道洞庭湖栏目,组织开展了科技•信息知识有奖问答,每周赠送汇盛科技笔记本电脑一台的活动。同时,我们还与市委宣传部联系,将结合市里“五下乡活动”,开展对各区县(市)进行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巡回宣传。
2、积极拓展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服务领域。一是拓展农村信息化终端产品的项目服务。针对地方涉农电子终端产品,我们积极为企业到省里争资立项,争取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去年我们为欧信通信手机项目、汇盛科技TFT项目分别争取到省专项资金100万元和300万元;另外,汇盛科技年产30万台笔记本电脑项目也已报省厅,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和答辨,很快将获得省专项资金支持。同时,我们与财政部门达成共识,争取把汇盛电脑纳入市行政、企事业单位集团采购目录;我们还与商务部门联系,争取将汇盛科技电脑纳入国家家电下乡产品补贴范围。二是拓展农村信息员的培训服务。我们与电信公司配合,在资阳区赤江咀村进行农村信息化试点,通过流动宣传车现场演示、入农户手把手地介绍使用方法、放映操作 流程幻灯片、召集农民进行讲解、举办专题培训班等不同方式开展了农村信息化培训工作,培训农民群众近100人次。三是拓展通信运营商的窗口服务。去年我们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进程推广应用地方品牌电子产品的通知》,并组织市电信公司、移动公司在各营业网点设置了专门窗口,已开始对汇盛科技电脑和欧信通信手机进行推销,并在报纸、电视、网上等媒体进行地方电子产品广告宣传。据初步统计,去年农村信息化推广应用汇盛科技电脑80多台,欧信手机300多部。
3、积极打造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服务平台。一是积极搭建推进工作信息平台。去年,市农办创建“益阳新农网”信息平台,网站覆盖了农牧渔各行各业的政策、市场、生产、消费、科技各个领域的信息、知识、咨询等服务。同时,我委与市电信、益阳为盛科技软件公司合作,将着手在“益阳新农网”上开发农副产品交易平台软件,通过网上推销、网上采购、网上交易等主要功能,让农民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农产品供求和农副产品价格,以及各类创业项目、创业方案、创业点子、致富商机等信息。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政策扶持。去年,我们已将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基本思路向省信息产业厅作了汇报,积极争取省厅和省电信公司的大力支持,拟邀请省厅在我市召开全省推进农村信息化现场会,在全省推广应用益阳模式,并争取省电信给予益阳农副产品交易平台项目扶持。
二、关于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去年,尽管我们在探索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方面采取了一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得到省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但与预期推进农村信息化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有:
1、认识存在严重偏差。一方面,各级各部门重视的程度还参差不齐。通过调查了解,部分地方和部门对组织和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认为这项工作只是一个业务性工作,没有认识到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部分农民思想观念落后。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文化素质的影响,部分农民对一些新事物认识及新技术的采用存在很多偏差,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心存疑虑和持观望态度。
2、服务网络覆盖面不宽。据了解,我市电缆和光纤已覆盖98%以上的乡镇,大部分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服务站,并配置了农村信息员,但乡镇的村组还有三分之二没有铺设电缆,仍有少数乡镇没有建立起农村信息服务站,服务网络向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的延伸速度比较缓慢,乡镇的村组农村信息员严重缺乏,农村信息员队伍服务能力、人员素质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另外,涉农信息资源分散在不同的部门,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而且无法共享。
3、部门上下缺乏联动。从去年推进工作来看,推广应用效 果不甚理想,农户办理宽带业务的也不多,仅销售汇盛科技笔记本电脑80多台。究其原因:一是县乡电信部门对推进方案不知情,组织实施也不力;二是县乡电信部门缺乏长远眼光,过于考虑眼前利益,营销方式也缺少灵活性,一味强调业务套餐捆绑,农户反映办理宽带门槛太高;三是市县尚未把推进农村信息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县乡(镇)农办、信息办还没充分发挥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推广作用。
4、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各级财政没有推进农村信息化的专项资金科目,也没有财政工作经费安排。由于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各级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农村信息员正常工作缺乏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总体设想 农村信息化是一项历史性战略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抓手。目前,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信息化工作任务很重、难度很大、问题很多,但市场广阔、潜力很大、影响深远。我们认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将有利于我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和拉动内需增长;有利于加快发展地方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产业的延伸和拓展;有利于加快发展通信事业,促进“三电合一”和“三网合一”;有利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新跨越。为此,特提出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总体设想:
(一)总体思路: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面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资源整合为指导思想,坚持全面部署,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
(二)工作目标:到2013年,全市70%以上的乡镇实现信息化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信息化村、90%以上行政村建立便民综合信息服务站;在市内农村市场推广应用汇盛科技品牌电脑10万台以上,欧信通信手机15万部以上。2010年阶段性目标任务:全市30%以上的乡镇实现信息化乡镇、40%以上的行政村实现信息化村、50%以上行政村建立便民综合信息服务站、全年推广应用汇盛科技品牌电脑2万台以上,欧信通信手机3万部以上。
(三)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考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阶段开展推进工作,第一个阶段重点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试点为主,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第二个阶段重点推进农村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内容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用三年的时间,着力建成较为完备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和完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促进各类涉农信息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着力提升农民的信息化素质,逐步提高利用信息化手段增收致富的能力;着力发挥信息技术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的促进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其主要措施:
1、加大农村信息化宣传和培训力度。一是组织开展“2010’科技•信息乡村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利用“信息化流动服务车”走村入户宣传推广农村信息化,面向县、乡(镇)、村各级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种养农户等进行广泛宣传,现场培训指导,送汇盛科技电脑和欧信通信手机下乡、送电信和移动宽带下乡、送农村信息化应用知识及宣传资料下乡。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农村信息化的宣传和普及活动,提高农民利用网络信息和掌握电脑操作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继续办好益阳乡村频道洞庭湖栏目,把科技•信息知识有奖问答与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融合起来,扩大农村信息化普及宣传的影响。三是组织实施“农村信息化服务队伍培训工程”,重点加大对乡镇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者、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农村信息员等教育培训力度,依托有关大专院校、社会办学职业学校、电信移动公司、消费类电子企业等现有场地开展定点培训,利用“信息化流动服务车”开展现场培训,同时利用多媒体系统开展网上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立争使每个行政村都建立便民综合信息服务站,配置1名农村信息员。充分发挥农村信息服务站的桥梁作用和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学网、用网、建电子邮箱以及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动互联网信息在农村的直接应用;充分调动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本地的信息采集和上传,以及为农民提供帮 农、富农、强农、兴农、优农方面的实用性信息。
2、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一是大力推进通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建设,提高现有网络运行质量,实行村村通宽带,完善热点区域无线宽带网络的覆盖,让电话、电视、电脑“进村入户”,逐步实现“三电”和“三网”的融合,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二是着力建设好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以益阳新农网为基础,对市内林业网、水利网、气象网、供销网等网站进行科学合理整合,进一步提升信息化服务平台功能,形成一个集专业知识查询、动态信息浏览、现场咨询解答、农副产品交易于一体的平台体系,逐步构建农村网上宣传、网上政务、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网上交易的“网上社会”;三是建立和完善乡村便民综合信息服务站,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技术手段,实现网上信息共享,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3、抓好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和示范点建设。一是重点抓好一批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今年将重点抓好沅江市农村信息化试点县、高新区谢林港镇试点乡、资阳区赤江咀试点村的示范基地工作,坚持边建设、边应用,分步实施,扎实推动示范基地的信息化建设,形成示范标杆推动力量。同时在每个乡(镇)的农技站、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一批综合服务信息站,开展乡镇、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二 是重点抓好一批示范点建设,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现阶段重点在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等介于农民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层推进农村信息化,充分发挥他们对农业信息的认知和利用信息资源服务于其经营活动的带头作用,促使信息产品和最终用户供求衔接的示范推动,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信息建设。
4、支持和引导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采取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一是积极支持汇盛科技、欧信通信等消费类电子企业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面向农村市场的质好价廉的电子品牌终端产品,并保证所供电子产品的质量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确保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用得活。二是积极引导社会中介组织和中间商将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逐步形成“农户—农业协会—中间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一条龙生产流通的格局,有效地促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5、积极拓宽农村信息化建设投资渠道。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农村信息化投资格局,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吸引社会投资主体广泛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有关部门对地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性资金扶持,逐步加大市县两级财政推进农村信息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推进 工作顺利进行。二是创新农村通信设施建设和维护机制。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终端生产商、客户运营商、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等投资农村信息化平台建设,引导社会投资主体对农民服务在坚持信息流的无偿化服务的原则下,用物流所形成的利润反哺科技信息免费服务的资金不足,使农村科技信息的传播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信息流和物流互为补充和发展。
6、强化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服务支撑。一是加大对推进工作的管理服务支撑。建立全市推进工作统一协调机构,定期召开推进工作联席会议,研究和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地方品牌电子产品推广应用中的问题,加强对区(县)市、乡(镇)、村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把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全市目标管理进行考核。二是加大对推进工作的技术服务支撑。督促各级通信运营商加大与各乡(镇)、部门的对接合作,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做好网络技术服务和市场运营促销,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努力降低宽带的进入门槛,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受益。三是加大对推进工作的政策服务支撑。培植和壮大地方电子产业,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更好地信息终端、软件和应用技术,积极为电子企业争资立项,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地方电子终端产品进入国家家电下乡补贴目录工作,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产业政策扶持和专项资金支持。同时,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 模式,不断总结经验,积极争取在全省推广运用。
四、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的几点建议 当前农村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正呈现出政府主导化、需求复杂化、渠道多样化、工作交织化、发展社会化的五大趋势。因此,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益阳模式,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特提出如下建议:
1、召开全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会议进行部署。建议市政府成立全市推进工作统一协调机构,近期召开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工作会议,就推进工作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推动,以利于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组织实施。
2、出台全市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政策文件进行规范。建议由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实施意见》政策性文件,以明确领导机构、推进目标、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并把推进农村信息化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管理并进行考核。
3、加大农村信息化资金投入进行引导。建议政府建立市县两级财政推进农村信息化专项基金,加大资金投入,用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农村信息化服务站建设,加大对信息化技术和终端设备的推广应用,以及对农村信息员教育培训。建议今年市财政拨款10万元,重点开展对县、乡(镇)、村三级农村信息员进行培训,力争全年培训农村信息员达3000人次。
第二篇: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
2月9日下午,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神农行动‛启动仪式在樊城区太平店镇启动,信息产业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信办、省信息产业厅、省农办、省农业厅、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的领导和市委副书记万桃元,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金玉出席启动仪式。农村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农村信息化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是‚神农行动‛的主要任务。‚神农行动‛启动仪式选在太平店是对我镇近年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充分肯定。
太平店镇版图面积232.7平方公里,下辖42个行政村,3个街道居委会,34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7.3万人,耕地面积8.1万亩,宜林山滩5万余亩。我镇是农业大镇,农村人口占全镇人口的四分之三,农民富则全镇富。推动农业跨越式发展,繁荣和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镇委、镇政府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特点和需要,加快农村农业信息化步伐,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农村市场真正需要的信息服务,促进农村信息化进程,为农民搭建信息致富的桥梁。我镇充分利用和整合电话、电视、电脑等资源,利用 ‚互联网信息+电视节目信息+电话联络信息‛的‚三电合一‛方式实现了农业信息与农民的零距
离传播、零距离服务、零距离培训、零距离受益。通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搭建信息系统平台,把农业科学技术、农产品供求等信息及时发送到网上,解决信息收集难、发布难、交换难的问题,为农产品的供求、农技、农贸等提供最新信息。目前,我镇已建成一个农业信息网络综合服务平台和11个村级农业信息服务站。2006年,我镇农产品贸易网网上展销促成农产品交易2万多吨,成交金额10万多元。农业信息数字化,使我镇广大农民得到实惠。目前全镇发展山药、土豆等蔬菜5000亩,落实冬春萝卜面积2000亩,草莓面积1000亩。蔬菜大棚180多个,新发展黄豆、芝麻等小杂粮面积达到1万亩。引进日本甜柿350亩,油桃800亩,拐枣460亩,大梨枣、布郎李、桔橙等1000多亩。蛋鸡养殖协会、草莓协会、豆制品加工协会、香菇协会等等,网络了一批乡土人才,在市场经济中同进同出,互惠互利,成为新的经济实体。民间传统手工业产品实现网上营销。王台村的豆制品、龚州麻绳、小龙洲的鞭炮、蔡岗的凉席、小樊粉条、龙巷的竹编等在襄樊、十堰、宜昌、河南郑州等地都找到了订单。全镇实现农业产值3.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到3550元,与上年相比人平增收500元。
电脑编织致富网
我镇芦湾村党支部书记陈文安谈到网上农业信息时,他满脸兴奋地说:‚我们村在网上创建的商务信息栏就像一个‘黄金宝
地’。‛2006年,他们通过电脑网络发布山药丰收信息后,湖南长沙市一家农贸公司很快发来联系邮件,一次就签下订单收购山药50吨,成交金额达10万元。一下子解决了山药零售易损伤、价格低的问题。近年来,我镇有许多村像陈文安这样的搭上了农业信息的‚致富快车‛。与农民增收息息相关的各类农业企业‚网上卖菜‛、‚网上卖鸡‛、‚网上卖果‛等生意日益兴旺,广大农民也从中得到真正的实惠。
据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张随成介绍,我镇目前开办综合性网站点1个,农业农村政策信息网点11个。网站主要面向农村开展三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服务,开辟了实用技术、新品推荐、专家系统等栏目,开展网上农业病虫预报、专家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二是向农民提供计生、医保、养老保险、土地、道路建设方面的政策信息。三是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企业招工、劳动力需求、农产品供求等方面的市场信息服务,以及科普、气象、交通等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公共领域信息服务。网站自去年7月底开通以来,已累计发布各类信息2000条以上,网站点击率稳步攀升。
电视看出致富路
为了让普通农民朋友看得到农业信息,学得到农业技术,自2004年以来,镇委、镇政府利用镇电视台传播信息的便利条件,开办了《农村科技》、《农业信息》专栏节目,主要是选播中央
七台农业频道与本地情况类似的‚科技迷‛、‚致富经‛,让农民学有榜样,学有动力。同时,结合时节播放农业生产管理中应关注的问题,很受农民欢迎。年前,随着500多头肉猪销往广东。我镇养猪大户凌代全笑了,他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农业信息电视频道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凌代全通过电视媒体学到了生猪养殖技术、疾病有效防控等知识。经过四年多的流动发展,已成为一个年出栏2000头生猪养殖大户。不仅自己致了富,还为他人送去了养殖技术,带动了五十多家农民养殖致富,成为生猪养殖龙头。
自农业信息专栏开办以来,为农民解决重大疑难问题800多个,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发送农技、预防灾害等公共信息2000多条,减轻农业灾害损失超过100万元。
小樊村、沈河村农民依靠农业信息电视频道调整种植结构,组织农民大力发展苞菜、辣椒等无公害蔬菜生产。近两年,两村年种植蔬菜2000多亩,外销额130万元,仅蔬菜一项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上,人均增收300元左右。
徐堤村农民吴志军结合农业电视频道农业培训节目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三膜覆盖大棚草莓高产栽培技术。把草莓上市时间提前到元月份,挂果期延长到5月份。并且具备投资小,效益高的特点。元月份草莓每斤价格在10元左右,按每亩草莓产1000斤,收入在10000左右。
电话连上致富线
春耕生产生产在即,镇种粮大户王堤村的农民王爱民正忙着用电话联系粮食种子。放下话筒的他略显激动:‚这年代信息太重要了,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不出家门也能通过电话了解急需的农科知识和市场行情。‛
电话目前已成为当信息交流的主要工具。我镇在2004年已经全面实现了有线电话村村通,近两年又新建设移动手机电话信号发射塔13处,覆盖面达到100%,手机用户在10000人以上。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2005年被市科技局定为市级科技服务网点后,开通了热线服务电话,全天侯值班,只要遇到农业疑难问题,拨打一个电话号码,就会有人给你耐心的答复。一年多来,拔打人次达6万人次。目前,信息电话已成为全镇农民的最贴心电话,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2006年,又被省科技厅定为全省科技信息示范点。
第三篇:如何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如何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答:教育信息化对农村学校而言犹为重要,它不仅弥补了农村学校师资薄弱、教育资源匮乏的难题,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均衡教育,巩固普及义务教育成果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何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我想应该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1.加大财政投入,做好信息化硬件建设。主要包括网络系统建设,微机室建设,卫星接受系统(农远工程)建设,多媒体教室工程等。这些是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
2.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让每个老师都能掌握信息设备的操作技能。
3.做好服务保障,保证资源的最大利用。包括服务器管理,资源库的不断充实,简化应用程序,保证服务、维护到校。
4.建立正常运作的长效经费保证制度。
5.加强督导、检查,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
总之,教育信息化,是我们农村学校梦寐以求的愿望。
如何贯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
答: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是农村学校正常运转的保障。而不少地方,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的使用权,以廉政建设为名,多集中在县教育行政及财政部门,校长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计划者、实施者、责任者,而经费的使用权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经济奖励制度得不到落实,为了把校长负责制落实到实处,应加大校长对经费的使用权,落实奖励制度,完善学校民主监督机制,加强县级教育财政预算审核、监督机制,保证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如何在学校教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题性
答:学校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因而学生的主体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首先,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发展而开展,活动计划交给学生讨论后而确定;其次,教师的一切教学目标为学生发展而确立,教学活动过程,学生亲自参与,学习任务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完成。再者学校规划设施、文化确定、环境建设等,应围绕学生发展成长为主体,极力扩大学生活动空间。
简述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应包括教育体制改革,人事制度改革(校长任期制、实行校长级别制、教师聘任制、教师职称评聘分开、人才流动制等),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改革(有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工资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办学主体上公私合营等多种体制改革。特别是考核、评价制度,做到客观、全面、公正、科学,有利于特长发展,为高招选拔制度改革打好坚实基础至关重要。
第四篇: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建设
舒标治
怀化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力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不仅有助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有助于农民尽快掌握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增强就业增收和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城乡和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装备现代农业,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湖南是农业大省,但全省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笔者以为,推进全省统一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我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又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缩小 “数字鸿沟”的重要途径,更是实现由农业大省实现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战略选择。
因此,笔者建议“十二五”期间要切实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全省统一的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将网络体系不断延伸至种植大户和加工企业,不断扩大网络覆盖面;推进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行统一的信息发布制度,向农民和各类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产品市场供求、农业科技、病虫测报等信息,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多样化的需要。
1、建立全省统一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议以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为中心,建成集农村科技成果推广、科技求助受理、疑难问题解答、科技素质提升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电话服务、短信服务、网络服务、上门
服务“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提供涉农政策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市场等方面的综合性信息服务,打造我省“12396”科技服务品牌。
2、建成全省统一的“12396”语音服务平台。建设集农业政策、法规、科技、生产、生活、金融、产品流通、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农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语音服务平台,扩展农村电话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当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困难,拨打“12396”服务热线进行咨询,“12396”户联网省中心资源库和本地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即时为农户进行语音在线解答、远程指导。
3、在全省范围内开通“12396”服务热线。如果遭遇动、植物重大疫病、疫情,需要专家现场上门服务的,“12396”户联网省中心资源库即时联络当地专家,及时奔赴现场,现场解疑,开展服务。
4、建立融合、共享、互补的合作体系,实现与各涉农信息系统的应用接入和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电信、移动、联通和农村气象的短信平台,通过“农信通”、“金乡通”、“惠农通”等多种载体,发布由“12396”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提供的涉农政策及科技、文化、教育、卫生、市场等方面的服务信息。其中,农村气象短信平台负责农业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洪涝灾害、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报及突发性疫情等公共信息的发布;电信、移动、联通等运营商负责其他经营性涉农信息的服务。
5、建立快速高效的技术支撑团队。集成省、市、县三级各类农业科技服务人才,建立全省农业科技人才专业服务团队(库);统筹协调和组织农业科技专家、科
技特派员和农村实用科技人才等,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及时有效的技术服务,及时解决通过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等收集到的相关技术、信息需求。
6、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其一,省、市、县要分别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责任机制,确保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其二,要明确责任。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由省科技厅负责组织实施,并负责筹措专家团队赴现场开展服务、解决问题所需的差旅费等;省、市、县三级科技部门,分别建立以农业技术专家为主体的技术支撑团队,并负责做好管理、派遣和服务安排;各涉农部门要紧密配合科技部门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其三,做好经费保障工作。财政投入是推进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考虑到农村信息化的公益性质,以及市、县财政比较困难的实际,建议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网络建设、软硬件配置、值班人员补助和派出专家的差旅费等大项开支列入省财政预算,统一买单。
说明:本建议之所以以星火科技“12396”科技服务平台为中心,建立覆盖全省的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一是因为科技部门是综合部门,可以统筹和整合涉农部门资源,协调和组织相关涉农部门的专家开展工作;二是因为科技部门有相关的工作经费,可以安排派出专家的差旅费等开支;其三是因为科技部门有相应的工作需求,便于建立稳定的、长效的工作机制,不致于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四是打造我省“12396”科技服务品牌,还可以争取国家科技项目支持。
作者单位:怀化市政府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第五篇:如何加快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
如何加快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
韩淑亮
2012-12-27 10:43:52
来源:《中国房地产》2012年第12期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房产权屑档案的数量急剧增加,利用率也在大幅提高;房产权属档案管理逐渐向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并不断地对计算机系统进行调整升级,从局域网(LAN)向广域网(WAN)的转变。与此同时,房产权属档案在数字化、信息化和计算机系统不断发展过程中基础数据丢失的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使纸质房产权属档案的文字数据和计算机系统数据库记录的数据不能达到一致,档案基础信息不对称,严重影响了房屋登记和房产权属档案的对外利用。如何加快推进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下面以邹城市为例,谈谈加强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几点想法。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各项登记越来越多,应该记录到房产台账的内容也越来越多,由于房产台账经常记录、查阅、插页等,容易造成台账残缺不全、缺棱少角的现象,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和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因而房产档案安全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对房产档案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避免受到自然灾害或人为侵害,使其处于安全状态。
一、切实增强房产档案管理现代化意识
管理观念现代化是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灵魂。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首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工作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房产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没有档案管理观念现代化,即使有一流的档案保护和管理设施,也不能称其档案管理现代化。在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档案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的观念,建立和时代合拍的档案意识,切实转变计划经济时代对档案重管理轻利用、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实现档案管理被动式服务为主动式服务,将封闭式服务转变为开放式服务,使档案工作更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迅速实现房产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建设
要想实现房产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就必须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要及时配备档案管理现代化所需要的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互联网设备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缩微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加速实用、通用软件的研制,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处理步伐。为此,邹城市房产管理部门投入大量资金,集中对14万余卷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首先对现有纸质房产档案进行了数字化微缩扫描处理。购置了先进的软件和服务器、磁盘阵列存储设备及高速扫描仪等,聘请了专业的档案扫描公司历时78天,并利用其开发的“房产档案电子化系统”对电子档案进行操作管理。在档案数字化处理工作中,采用了高速扫描仪对纸质档案进行扫描,图像采用黑白或灰度、以TIFF文件格式扫描存储,利用其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保证所扫描图像的清晰、完整:建立档案信息索引与图像文件对应;该系统中的库房管理模块采用图形化操作,模拟真实库房的密集架,生成库房操作示图,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档案所在库房位置,且点击模拟档案盒可查看到扫描件图像,并与正在使用的“数字房产管理系统’健立数据关联,拥有多种查询途径,如:产权人、产权证号、产权坐落等,可以很方便地检索到相应的产权档案,实现登记数据与档案图像的无缝连接。档案数字化完成后,通过局域网络进行数据共享,工作人员依权限操作电子档案,为业务受理查档提供了便利,减少了业务错件的发生;同时将对外档案查询业务移至交易大厅受理前台,设置多台显示器便于申请人查看档案资料,完全按照《查询暂行办法》的规定受理查询业务,由申请人提交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填写《查询申请表》,产权人、利害关系人或其他符合查看电子档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以查看房屋的权利信息、他项权利情况等登记簿信息;对申请要求提取档案复制件且符合条件的,直接打印电子档案,加盖与原件一致印章和档案查询专章,交由申请人。方便、快捷的查询,免去了申请人的来回奔波,减少了纸质档案的磨损,保证了纸质档案的安全、完整,彻底实现了档案资料的永久保存,提高了档案信息的查询速度、利用率和透明度,推进了房屋权属登记档案的管理水平。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档案操作与查询管理体系,制定从档案交接到档案上架的一整套流程操作程序,使档案管理工作更趋于规范与完整;制作了档案内部查询规章制度,规范档案的查询利用。对于电子档案的数据安全和保存,在使用双机热备系统、磁盘阵列存储的基础上,又采取了移动硬盘拷贝、刻录光盘双重备份的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与完整。2010年底,又投入资金,将产权登记、预告登记、备案管理系统升级整合为一个新的房产登记系统,使全市房产登记实现了“以楼盘表为中心,以图定表、以表管房、以房建簿、以簿管证”的先进管理模式,建立起“地、楼、房”三位一体的基础数据库,形成了邹城的“数字房管”。“数字房管”系统的建成,不仅给办证的群众带来方便,能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更让他们放心地买房子、住房子。“数字房管”的建成,可以使房管系统的数据相互关联,相互利用,实现了操作更加快捷准确,功能更加齐全完善。“数字房管”系统可以使房产测绘、新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房产登记三个系统数据相互关联,相互利用,实现了操作更加快捷准确,功能更加齐全完善。特别是房产登记系统与房管局开发办商品房预销售资金监管系统的对接,确保了商品房预销售资金监管有效到位。另外,房产系统可以方便购房人,购房人在开发商销售处的系统端口,就可以直接打印商品房买卖合同。
“数字房管”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使房屋登记真正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业务受理时,工作人员只需将所办理的业务输入微机,其他业务可提取信息进行操作,由微机套打表格,系统数据信息按流程转发。通过系统,可以对申请人进行现场拍照,留取影像资料,对申请人进行身份认定,确保登记和交易安全。
第二,使统计报表做到准确、实时统计。系统内置的统一报表及内部所需业务报表,可以做到实时、准确统计。
第三,使房产信息的历史数据一目了然。查询业务数据,可追溯到其上手房产资料及下手房产资料,使产权信息一目了然。
第四,使业务授权明晰,审理责任明确。对不同人员授予不同业务权限,对审理人员实现一个业务一人审理,避免人多扯皮。
第五,使房产限制可做到彻底限制。系统档案数据有上下关联,若房产处于查封或抵押等限制状态,系统则无法调档且提示限制原因。
住房保障系统与产权产籍系统对接以后,申请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时,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所有的房产档案查一遍,也不用害怕申请人带来的纸质申请材料是不是伪造,只要输入身份证号,系统就自动排异,申请人名下有没有房子、是不是符合申请标准就一目了然了。
三、建设复合型的管理队伍
房产档案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实现房产档案信息化成功的根本,决定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熟悉电子文件的特征和电子档案的全程规范管理,而且要掌握计算机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以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安全性。档案管理人员还应立足本职工作,强化自我学习意识,积极参与信息化教育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为尽快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转变,档案管理部门应有计划地对本系统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技能培训,培训内容需涵盖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作者单位: 山东省邹城市房地产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