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川县非公经济发展报告[合集5篇]

时间:2019-05-14 06:3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延川县非公经济发展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延川县非公经济发展报告》。

第一篇:延川县非公经济发展报告

开拓创新 砥砺前行

全力推动县域非公经济稳步发展

——延川县发展非公经济交流材料

近年来,在省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积极开拓创新,埋头苦干,砥砺奋进,荣获“2017年度陕西省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单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为“十三五”发展规划奠定良好开局。

一、县域非公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2018年6月底,全县中小企业发展到1526户,新增154户;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970户,新增408户。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完成营业收入3.93亿元,实现利润2560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7.7%、12.6%。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可达到27.3%。新增规上服务企业3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1户,新增电商企业4户。计划培育“行业之星”企业1户,“成长之星”企业6户,“创业之星”企业4户。我县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生产运行统计预警监测工作是一大亮点,入网企业数量继续稳步增加,全国中小企业生产运行监测平台突破40户;全省中小企业预警监测网达90户。

二、推进非公经济发展主要措施

1、发挥优势产业,走特色发展之路。首先,在农业方面,以农业产业化为目标,强力推进红枣、苹果、小杂粮产业发展,坚持抓大户、抓示范、抓规模的思路,促进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形成锦春、美域高、金黄土等优势企业带动发展的格局。其次,在工业方面,继续以一区三园为主导,大力发展新能源、农副产品加工、新型材料等产业,并辐射带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形成以技术为先导,以名牌产品为基础,以中电塔杆、斯派尔、首创气体等骨干企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第三,在三产方面充分依托黄河文化、民俗文化、作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大力开发旅游产业,重点开发农业观光旅游、民俗旅游、乡村旅游等。现已形成梁家河、乾坤湾、文安驿古镇旅游带动,积极发展物流、商贸、信息、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2、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我县缺乏可供出口的资源和产品,居民消费能力也非常有限,因而投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要继续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突破发展主攻方向,精心论证、筛选、储备一批带动力强、关联度大、附加值高、有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全力以赴抓好重大产业项目、重点基础建设项目、民生保障项目、社会事业发展项目的争取和实施,推进大山农副产品和金黄土杂粮深加工项目,重点争取西气东输上载项目,推进梁家河大山工贸农副产品和延安金黄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杂粮深加工项目,以大项目带动大投资、推进大发展。

3、中小微企业品牌意识加强,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小微企业结构不断优化,在三产中的比例20.16%、10.52%、51.08%,第三产中的旅游、餐饮、物流、中介服务等增长迅速;企业品牌意识加强,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注册商标178件,其中商品类138件,服务类40件,其中:“延川红枣”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梁家河”等10件为省级著名商标;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建成了陕北红枣小杂粮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延川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延川县电商服务中心,延川青年众创空间,延川县小型微型中小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4、工业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工业强县格局初步成形。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按照“一区三园”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县域工业已形成以能源化工产业为龙头,新型建材、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等为主导的多点支撑、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一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我们文安驿工业园区引入的龙基药业、首创气体、梁家河枣酒等项目将陆续建成投产,工业会有不小的增长潜力。二是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一批骨干企业逐步成长,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发展到10户,2017年新增1户,规模以上中小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7.23亿元,比上年增长54%,实现利润2560万元,比上年增涨12.6%;上缴税收1118 万元,比上年增长8.7%。

5、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行政许可事项16项、非行政许可事项17项,公布了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出台了《延川县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了《促进民间投资暨招商引资的若干政策措施》;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条件,实施“五证合一”、注册登记“双告知”等制度,各类市场主体超过6000户。“营改增”取得阶段性成效。推行零基预算,全面实行部门事业费、专项经费项目化管理。同时,成立了文化旅游、能源开发、城乡建设、扶贫开发等国有投融资公司,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建行、工行回迁县城,全县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6家。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引进项目19个,到位资金28.35亿元。

2017年我县中小企业发展速度稳步提升,质量明显提高,今后我们将坚持按照新修订《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大结构调整,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优质服务,继续努力实现县域中小企业追赶超越快速发展。

第二篇:非公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正视差距 奋起直追

努力实现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飞跃

——石嘴山市非公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石嘴山市经济贸易委员会

(2003年3月15日)

改革开发以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在走过了一段超常轨、跳跃式发展的辉煌时期之后,近年来又步入了低速平缓发展的徘徊期,与全区以及周边地区横向比较,发展速度明显减缓,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为此,根据市委专题调研安排,我委组织全市部分非公骨干企业对中宁县、乌海市非公有制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查找了差距,分析了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的领导下,市、县(区)人民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振兴石嘴山市国民经济的主要突破口和增长点来抓,从优化环境、调整结构、扶优扶强、完善服务、强化激励机制等方面入手,相继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定》等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了《石嘴山市减轻企业负担、治理乱收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规定》,降低收费项目4项,取消收费项目10项,停执行收费项目5项;规划建设了平罗县太沙、崇岗、惠农县红果子、大武口区110国道及市温州园等非公有制经济园区;适时成立了石嘴山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累计为46户“三有一快”(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社会有信誉、贷款回笼快)的私营企业提供担保贷款5121 万元,有的县区还建立了招商引资服务中心、非公有制经济法律之家和以项目全程代理服务为中心的政务机制;及时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择优确定了21户重点帮扶企业,累计争取自治区专项扶持资金224万元,对部分私营企业实行挂牌保护,3户私营企业列入收费登记制度试点;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全方位、多层次为非公有制经济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通过努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市国民经济中最富有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微观市场主体,在调整本市经济结构、活跃城乡市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扩大劳动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截止2002年底,全市个体工商户达到24582户,增长1.8%;私营企业达到1487户,增长10.9%;非公有制经济从业人员达到85434人,增长12.6%,占全市全部从业人员的23.2%;完成总产值250831万元,增长24.7%,其中完成工业产值193774万元,增长17.2%,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6.7%;实现销售总额(营业收入)344433万元,增长10.7%,;上缴税金13719万元,增长7.3%.纵观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项目是经济持续发展的载体,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成功的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全市环境创新大讨论的开展,招商引资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抓发展的第一要务,思想认识和实际行动达到高度统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顺应形势,积极采取以策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企等多种方式,加快对外开放,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200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为132个,同比增加43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24606万元,其中大荣公司3万吨碳酸锶联产10000吨硫脲、投资1500万元的国泰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市场、宁夏西域龙公司10000吨碳酸锶联产5000吨硫脲、宁夏朋特化工公司2.5万吨电石、惠农县福民蔬菜脱水公司食品真空冷冻生产线技术改造等105个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预计项目全部投产达效后,可新增产值95212万元,新增利税11665万元,必将成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后续力量。

二是结构调整趋势日益显现。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在项目投资上较盲目,结构明显不合理,私营企业主深深感到结构不合理的弊端,开始注意调整优化结构。金丰牌硫酸钾复合肥被评为世界名牌专用肥,宁平炭素厂自行研制的3250碳块生产技术填补了西北地区的空白,瑞宝钴业公司的钴盐填补了宁夏的空白,裕农公司双脲氰被定为全区重点科技项目,中外合资建设的隆韩锌业公司锌锭冶炼引进了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成果;民营科技企业队伍壮大,达到37家,4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年营业收入超过500万元的经营大户达到33户,其中500——1000万元16户,1000——5000万元12户,5000——10000万元4户,亿元以上1户,惠农县脱水蔬菜协会被自治区政府命名为全区农业产业化“十大”龙头企业之一;私营企业的环保意识有所增强,无论是老企业和新投资项目,尤其是新上工业项目,积极按照国家环保政策,坚持“三同时”制度,本着高起点、无污染、无公害的方向进行规划设计,努力实现“三化”,即环境美化、厂区绿化、生产工艺无污染化;社区服务、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电信、通讯、旅游开发、医院、学校、幼儿园、老年福利业等新兴社会服务业发展方兴未艾。三是发展环境有所改观。近年来,市、县区党委、政府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加速区域经济工作的首要突破口,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及对外招商引资的政策措施,规划了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立了贷款担保中心、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了一批行业协会、清理了一批审批项目、降低和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实施企业挂牌保护制、项目代理制、执法机构反考核制,大力整顿和规范特种行业经营市场秩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更加良性的发展轨道。市政府责成有关部门先后几次调查了非公有制经济收费情况,制定了《关于制止“三乱”减轻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和《石嘴山市减轻企业的负担、治理乱收费、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规定》,对四家企业实行了减负挂牌保护,治乱减负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平罗县从抓服务环境入手,制定了一套特点鲜明的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党政部门的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优化了服务环境。惠农县着力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大武口区每年召开一次非公有制经济总结表彰会,先后拿出2.5万元,按照制定的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2名引资功臣予以了奖励。

四是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步伐加快。一些有规模、有效益、发展快的非公有制企业顺应形势,积极以收购兼并、控股、承包、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的资产重组,同时安置大量的失业职工。目前全市由国有、集体企业改制、改组为非公有制企业的为120家左右,累计安置从业人员75881人,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国有、集体企业改革的重要依托和吸纳安置城乡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与中宁县、乌海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差距

纵向看,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有发展、有进步,可以充分肯定。但是通过调研横向比较,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与中宁县相比,在发展速度、企业规模、项目建设、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

一是在发展速度效益上的差距。2002 年中宁县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产值为9.6亿元,增长33.1%,比我市高15.9个百分点;实现利税1.75亿元,增长36.6%,比我市高20个百分点;产值利税率为18.2%,比我市高0.6百分点。

二是优强企业上的差距。2002 年中宁县非公有制经济中,资产过亿元的企业为4家,比我市多1家;收入过亿元的为4家,比我市多3家;其中秦毅集团资产达到6.23亿元,比我市最大的非公企业—大荣公司高2.51亿元;产值达到4亿元,是大荣公司2倍多;2001年秦毅集团位列“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61位,而我市为空白。

三是主导产业上的差距。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宁县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形成了以枸杞制品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以电解铝为龙头的冶金、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以碳化硅为龙头的煤炭加工工业体系,在全区占有相当大的份额,与之相比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主导产业基本处于发育阶段。

四是项目建设上的差距。近年来中宁县以大气魄、大规划、大投入为特征的项目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大发展的动力充分显现。秦毅集团中宁铝厂一期工程投资3.7亿元产能2.6万吨电解铝项目全面投产,二期工程计划投资20亿元年产20万吨电解铝项目又开始实施,2007年全面建成投产,届时,秦毅集团中宁铝厂的工业产值可达30亿元,加之已形成的6000吨金属镁生产线、已开工建设的1.2万吨金属镁项目,其发展规模有望在3——5年内赶上并超过九0五集团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宁夏宏威水泥公司投资8500万元年产3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项目于2002年9月建成投产,其技术装备水平在全区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赢海集团投资8000万元年产30万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即将建成投产,其水泥产能上升到90万吨。宁夏香山酒业集团中宁枸杞制品公司先后投资5500万元,技改了2条5000吨枸杞保健酒生产线,跃升为宁夏枸杞产业的龙头企业。

反观我市非公有制经济,近几年所上项目,大都是一些低水平、高污染、投资小的重复建设项目。例如:全市共有蔬菜脱水厂103家,除一些老企业技改扩建外,每年新建蔬菜脱水厂在10家左右,既形成了原料的紧张状况,又造成销售市场的无序竞争,以致损害该行业的整体利益。一些小炭素、小洗煤企业全市已有200家左右,但仍是一些业主竞相投资的热点,如平罗县太沙小区、崇岗工业小区,近年来所上项目大都是小铁合金、小炭素制品和小洗煤行业。2002年非公有制企业所上项目,投资最大的仅2000万元左右。

五是发展格局上的差距。中宁县迅速发展起来的几家大民营企业,基本上由工业、建筑业为主业起步并壮大,在稳固主业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服务业渗透,使二三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不失时机地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战略和资产重组,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我市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思想保守,视野狭小,市场意识和竟争意识不强,管理不够规范和科学,粗放经营,决策武断,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六是发展氛围上的差距。中宁县的众多民营企业家们,经过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洗礼,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光更加远大,以永不满足、不甘落后的气魄和胆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纷纷谋划新的更大的发展大计,大发展、快发展的氛围非常浓厚。而我市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目光短浅,因循守旧,小富即安,小富即满,安于现状,不谋求更新、更大、更快的发展。

我市作为一个地级市,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乃至地域、县域经济方面存在如此大、如此多的差距,令人反思,催人奋进。中宁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同样迫使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快发展。

(二)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还未上升到应有的高度。个别部门和县区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还没有上升到应有的高度,雷声大,雨点小,合力不强,支持力度小,措施办法不多,言行不一,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投入和精力不够,工作缺乏主动性、超前性、创新性,造成区域间发展速度、质量上的差距拉大,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突出。

二是推动非公经济发展的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了政策、投资、服务、法制等方面的环境,发展环境虽有改观,但个别部门,尤其是经济执法部门,从部门利益出发,各自为政,条条管理,服务不到位,职能错位、越位、缺位,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政策没有真正用足、用活、用彻底,政策的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市党发(1998)44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决定》中关于建立非公制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的规定一直没有落实,各级政府财政资金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明显落后于区内其他市县。如中宁县设立了扶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2起,县财政安排起步资金100万元,以后每年从新增地方财政收入中切块10%--20%的比例,大力非公企业。一些有收费权的部门擅自制定收费任务,收费无标准,或收费时就高不就低,造成“三乱”现象在个别地区有所反弹;个别行政职能部门办事拖拉,效率不高,吃、拿、卡、要、耍及“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仍然存在,两头热、中间凉的“中梗阻”现象比较普遍。

三是发展资金匮乏。一方面,一些企业在没有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情况下,就盲目上项目、铺摊子、扩规模,挤占流动资金,造成原产业和扩建项目流动资金双重紧张;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在项目建设中,没有把有限的资金完全用在基本生产设施的投入上,而是首先用于办公设施等非生产经营的投入上,造成一些“半拉子”工程,使建设工期一拖再拖,不但不能按期竣工投产,达产达效,而且有可能会失去很好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企业自身融资意识不强,造成融资不畅,贷款难,金融部门的扶持力度在弱化,大多数金融部门对非公有制企业采取“慎贷”、“惜贷”政策,贷款金额越来越少。非公企业往往很难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只能依靠个人家庭储蓄或者以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的成本从黑市拆借,结果不仅融资数量小、成本高、纠纷多,还扰乱了国家金融秩序。

四是非公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近年来,我市相继建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企业项目咨询中心、经济信息中心、投资办事大厅等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机构少而分散,服务意识差,涉及领域不宽,综合服务手段不强,服务方式单一,服务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特别是体制、政策、资金等还不到位,市场化运作不灵活,创业扶持缺乏力度,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加之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由此造成我市与经济发达地区、与毗邻地区间的发展差距逐步拉大。特别是在社会化融资服务体系方面比较薄弱。目前全市只有2家贷款担保中心,担保基金仅900万元,2002年为非公企业提供担保1896万元,担保能力弱,远远不能满足非公企业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和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大多数担保贷款企业,还旧贷新,循环占用担保基金,使大部分新投资建设项目竣工后,取得担保贷款的机会相对较少。

五是治理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亟待解决。大武口区的部分污染企业的去留问题,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搬迁办法,即如何搬、往哪搬、怎样搬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致使这些企业心有余悸,有些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产生了等待观望情绪。

三、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目标

今后5年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从两个“毫不动摇” 和劳动价值理论突破的新高度,充分利用全区、全市加快工业化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大全社会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再认识,以发展为主题,立足于现有基础和条件,以抢抓项目为主线,继续优化发展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和东西合作,狠抓新的经济增长点,扶优扶强,培育大企业,调出优企业,集中好企业,创新老企业,催生新企业。经过五年奋斗力争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增长更加强劲、结构更加合理、素质更加提高、社会贡献更加突出的市场经济主体和石嘴山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预期主要目标是:

到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总产值达34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工业产值达到32亿元,年均增长18%,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到26%;

销售总额(营业收入)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12%;

非公有制经济内部三次产业比重由2000年的2.3∶54.3∶43.4调整为2005年的2∶51∶47;

非公有制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 %;

非公有制经济纳税总额达到1.9亿元,年均增长12%,成为县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业人员达到100000人,成为转移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失业、待业人员的主渠道;

民营科技企业达到50家。力争有5个以上企业或产品通过国际、国家或行业质量体系认证。

民营企业集团由7个发展到12个,亿元(收入)企业达到5个。

四、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

(一)、以重点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在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结构调整要依托现有经济基础条件,充分发挥潜在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依靠技术进步,提升传统产业装备和产品档次,拉长产业链条,开发适销对路的相关产品和下游产品,突出重点,有进有退,压缩淘汰过剩的生产能力,积极研发生物化工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把改造传统产业同发展高新技术相结合,全面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竟争力。

1、以市、县区骨干企业为重点建立电石化工、煤炭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复合肥、高耗能为主导的非公有制经济工业体系。

——电石化工业,继续稳步提高石灰氮、单氰胺、双氰胺、ADC发泡剂等产品的品质,积极开发中间产品和下游产品。

——煤炭加工业,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发展煤炭深加工工业,变煤炭优势为经济优势。综合利用优质太西煤发展碳素、煤质活性碳、增炭剂炭块等。

——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种养结构的调整,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重点发展清真肉乳制品、高档食用油、脱水菜、皮毛绒、复合饲料、枸杞制品等,加快开发玉米淀粉、糖沛力颗粒剂、蓖麻油、速溶红枣粉、色素菊等新产品。

——有机无机复合肥,利用现有世行秦巴项目专用肥、国家烟草基地专用肥、国家专用扶贫肥、国家赈灾储备肥的定单优势,扩改金丰集团5万吨有机无机复合肥生产线,提高现有生产能力,将石嘴山市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各类专用肥基地之一。

——高耗能工业,进一步加大铁合金、碳化硅、电煅煤等下游产品的开发,发展多元素铁合金、碳化硅超细微粉等。

2、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提高稀土三基色荧光粉、高分子吸水增产剂、铝塑复合材料、锌锭等新材料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3、以综合治理为重点,发展环保产业,综合利用煤矸石研究开发特种氧化铝;加快乳胶系列制品、胶体蓄电池、防腐设备、高强度石膏粉等产品的开发力度;压缩或关闭“五小”企业和污染严重、技术落后的产业。

4、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重点的改造传统落后产业。广泛应用低频冶炼、计算机控制等节能降耗新技术;改造高耗能产业;采用真空冷冻蔬菜新技术和不锈钢全封闭热烘箱新设备改造传统的脱水工艺和传统的烘道设备;引进新配方开发双胃反刍动物饲料新品种;推广种子包衣技术(即种衣剂);自行研制ADC超细发泡剂、低温发泡剂技术;加强民营科技企业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含量,民营科技企业由的37 家达到2005年的50家。引导有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或技术攻关小组;鼓励丰本等企业继续加强同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结合;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十五”末继大荣、日盛后力争有5个以上企业或产品通过国际、国家或行业质量体系认证。

5、建立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产品开发能力。以兼并、联合、重组等多形式积极参与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多元化改组,打破区域、行业、所有制界限,强并弱,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形成一批“小巨人”;在壮大提高大荣、金丰、日盛等七个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坚持落实政策同优化环境有机结合,帮扶21家重点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以下优先:对符合本市产业政策的扩、改项目优先审批立项,优先落实兑现各项优惠政策,优先申报争取国家、自治区、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建立的各项专项基金(包括专项补贴),优先按照贷款担保程序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担保。在热点项目招投标、银行信贷、风险投资、供电、建设用地、发行企业债券、推荐上市、分配进出口配额、挂牌保护等方面优先考虑,优先帮助解决其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到“十五”末力争使非公有制企业集团由7个发展到12个,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达到50户,其中500——1000万元30户,1000——5000万元20户,5000——10000万元10户,亿元以上5户; 加快构建“中国氰胺集团”,争取大荣公司上市。形成一批带动作用大、品牌效应好、示范性强的非公企业优势群体。

(二)、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加快三湖水上公园、陶乐县红墩子、庙庙湖、兵沟驿站等民营为主的旅游景点开发建设,把红墩子地区发展成为宁夏黄河水上乐园、垂钓中心等具有蒙、汉特色的民俗文化娱乐城;加快开发建设大武口北武当庙综合旅游景点,力争“十五”末初具规模;加快建设大武口星级宾馆,提高宾馆服务业档次;积极开发红果子滴水岩、古长城、石嘴山黄河滩地等潜在旅游资源;围绕市县区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馆),建立以民营为主的健身健美中心、体育活动中心、康复中心等;新建温州园寄宿学校、早期智慧开发学校、昊跃计算机信息网站、康馨老年公寓。以昊跃、大恒电脑公司为重点,加强计算机操作知识的培训和电脑应用软件的开发。用宽松的政策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投资电信、保险、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典当行、私立学校、工程设计公司、市政公司等新兴产业。

(三)、加强园区规划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继续加强全市现有6个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率。结合行政区划调整和大武口区园林化城市发展的需要,加快规划建设大武口工业园区,积极协调为石炭井、大武口私营工业企业重新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四)、围绕国家、自治区和和我市产业政策狠抓重点项目的落实工作,培育新的增长源。一是全力抓好2002年已实施的75项工业项目的投产达效工作;二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强私营企业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交流和横向联合,促进东西合作。狠抓项目的落实工作,在全市营造围绕结构找项目、研究政策争项目、因企制宜上项目、瞄准市场跑项目的良好氛围。积极协调,主动服务,确保2003年大荣公司1000万条塑料编制袋、2万吨轻质碳酸钙、1000TL-固化剂、日盛公司ADC低温超细发泡剂、三富乳业公司日处理25吨无菌鲜奶、宁夏发展工贸公司柱浮选精洗煤、丰本公司长余辉荧光粉、通过达到公司40万吨精洗煤技改等非公有制经济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加快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从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再认识,努力营造上下团结一心、部门鼎力相助、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浓厚氛围。各级党委、政府、各经济综合协调部门都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立足市情,从“两个毫不动摇”和劳动价值理论突破的新高度,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对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再认识。破除有碍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传统观念的思想困扰,树立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观念;破除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倾向,树立多种经济成分一视同仁,平等竟争,共同发展的新观念;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先进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新观念,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社会、法律地位,政治上给位子,发展上指路子,政策上给扶持,法律上给保护;增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紧迫性和历史责任感,加强领导,强化服务,采取有力措施,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发展、大发展。

(二)、实行财政扶持措施。建立市、县、区非公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贴息补助基金,用于非公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的贷款贴息和项目前期费用,对于在科技进步、争创名牌产品和经济社会效益突出的非公企业,给予一定数量的资金奖励。

(三)、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我市《鼓励和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产品指导目录》,扶优限劣,重点扶持科技、吸收劳动力就业、出口创汇和社区服务型企业,压缩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产品。

(四)、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服务环境,为企业减负松绑。积极推行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分级负责制,加大对市政发[2002]54号文件关于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政策规定的执行力度,努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宽松的外部

(五)、进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

一是把解决非公企业融资问题和培育中小企业信用制度结合起来,表彰重合同、守信用的非公企业,树立信用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信用管理先进模式和经验,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对这样的企业给予支持。二是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工作。继续推进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市以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上,完善担保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加强对担保机构的监督管理,提高承保能力。大胆尝试,激活民间资本,成立民营担保公司。三是与人行及各商业银行共同研究制定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的激励机制,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

(六)、推进以非公有制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

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本市发展需要,借事业单位改革之机,大力整合其职能,重点建立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信用担保、政务代理、机构联络、应用培训、专业培训等众多服务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作为我市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核心机构,直接接受市政府委托,履行对全市其他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协调组合、行业管理和直接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等三大功能。其基本职能是:接受市政府委托,对全市中小企业 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发展规划,提出政策建议;根据市政府授权,对全市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进行行业管理,执行市政府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沟通服务机构与市政府的联系,反映情况,提供信息,促进服务机构良好运作和成长;组织服务机构间的交流与协作,指导和促进其开展业务活动,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小企业直接提供多种服务;完成市政府交办的相关工作。通过以上职能,主要为全市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创业辅导、信用担保、执业培训、政务代理、商务中介、会展组织等多项服务。

(七)、加强组织领导

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地域、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切实加强领导,在机构人员编制、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在实际工作中要突出以下工作:一是强化目标管理,将各县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目标责任制体系;二是对非公有制经济重点项目实行定项目、定领导、定投资、定工期、定进度的项目建设“五定”责任制,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步伐。三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按照不低于非公有制经济地方税收入库额的 5%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专项扶持资金,从2003年起,首先安排100万元,以后逐年递增,用于非公有制企业创业扶持,全市重点骨干企业扶持,重大高新技术项目、重点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名牌创新扶持;表彰奖励发展快、贡献大、前景广的龙头企业、区域经济发展领先的县区政府以及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提供优质高效服务、颇受广大企业好评的有关部门;四是积极推行经济服务环境巡查制和百家企业评政府活动,对评价较差,得分较低,影响极坏的部门和领导,给予一定的行政处罚,属垂直管理的部门,建议其上级部门进行必要的处罚。

附表:

1、2002全市非公有制企业经营大户统计表2、2002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大户与中宁县对比表

第三篇:陕西省非公经济发展报告(范文模版)

陕西省非公经济发展报告

丁义安

各位代表:

“十一五”以来,是陕西非公经济发展历程中最快最好的时期。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的各项方针政策,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支持,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齐心合力,大力促进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和稳步提高的新局面,在繁荣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富裕三秦百姓、构建和谐陕西,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发展情况

——发展势头强劲。“十一五”期间(2006年—2009年,下同),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9%,其中2009年比上年增长18.2%,高于同期全省 GDP增速。2009年,全省有非公控股企业12.07万户,个体经营户122.92万户,其主体是中小企业;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公控股企业4364户,亿元以上563户。今年1—8月份,全省非公控股企业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实交税金同比分别增长28.82%、29.41%、26.1%和26.54%。

——贡献不断加大。“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由2005年的43.34%上升到2009年的48.6%,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非公经济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非公经济缴纳税金547.6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44%,其中地税部分占到60%。

——结构调整加快。2009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的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6.25、51.03%和42.72%,第二、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全省县域工业集聚区发展到187个,聚集中小企业、非公企业10万余户,从业人员103.9万人。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5年的44.7%提升到2009年的51.6%。

——创新能力增强。全省中小企业建立技术创新和研发机构2648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非公企业近

1.3万个。先后创出中国名牌产品6个(“秦俑”牌乳粉、“银桥”牌液体奶、“开米”牌液体洗涤剂、“海升”牌浓缩苹果汁、“老牛”牌小麦粉、“陕富”牌小麦粉)、中国驰名商标2个(开米商标的注册人: 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 洗衣剂、肥皂。秦俑及图商标的注册人: 西安银桥股份有限公司商品: 牛奶制品、奶粉)、陕西省名牌产品205个、国家免检产品58个、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43个。

——促进就业增收。2009年,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从业人员667.44万人,占全省二三产业企业从业人数的70% ;支付劳动者报酬605.77亿元,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9%来自中小企业的工资性收入。

二、主要做法

“十一五”以来,我省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行政推动,形成发展合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发展。2007年首次召开了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大会,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2009年又召开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工作重点和措施;初步形成了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基本框架。全省建立了发展非公经济联席会议制度和发展环境评议制度,将非公经济纳入目标责任考

核。各级党委政府加强指导和扶持,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促进全民创业,大力催生小企业。全省今年已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78亿元支持群众创业。省中小企业局在64个县(区)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培训基地,资助53个县建立了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和小企业“孵化器”,确定了31个县为创建“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示范县”。

(三)加快园区建设, 扩大招商引资。全省105个县(区)编制了县域工业园区规划,确定了100个重点园区。“十一五”期间,全省中小企业接纳东部产业转移资金超过1500亿元,新增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公企业3181户、亿元以上非公企业487户。

(四)加大扶持力度,缓解发展难题。“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扶持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达20多亿元。到2010年6月底,各地已设立各类担保机构300户,小额贷款公司74户,注册资本50.5亿元,支持了一大批成长型中小企业。

(五)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全省支持创业和中小企业人才培训、信用担保、网络服务、预警监测、科技创新等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设立了企业维权投诉中心。非公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了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企业家。

(六)充分发挥民建、工商联、行业商会等的重要作用,促进非公企业健康成长。一是开展调查研究,为促进非公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二是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三是积极做好对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律支持。四是加强行业商会建设。五是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三、差距和不足

“十一五”期间,陕西非公经济进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成效。由于我省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资源依赖性较强,内陆型经济特征比较明显,加之历史原因等,陕西非公经济在数量、规模、质量等方面,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先进省区相比,都有明显差距和不足。

一是企业总量小,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

我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小县、农业弱县、财政穷县还比较多。

二是聚集度低,特色产业不强。全省多数地区的产业集群和县域工业园区还处在起步阶段。大企业在省内的配套率不到30%。产业链短,对群众增收的带动作用仍不明显。

三是融资渠道少,投入动力不足。全省中小企业、非公企业每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金缺口在1000亿元以上。

四、对策和措施

加快发展壮大中小企业、非公经济,是兴陕富民,实现西部强省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我省非公经济具有加快发展的许多有利因素和优势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作为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二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

划》,为我省非公经济加快产业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三是我省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十分丰富,基础服务设施日益改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为非公经济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是建功立业、共赢发展的热土。争取经过共同努力,使陕西非公经济在总量和质量上取得跨越式发展。到“十二五”末,全省中小企业数达到147万户,年均新增2万户;从业人员787万人(其中吸纳农民就业超过500万人),年均新增就业岗位20万个;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5%。为陕西富民强省做出新贡献。

(一)推进全民创业,培植经济主体。各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小额信贷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着重向初创小企业和成长性中小企业倾斜。继续加快建立创业辅导基地和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器。推广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扶持模式。成立陕西创业促进会和中小企业顾问团。帮助群众和企业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突出发展重点,助推企业成长。一是实施百企升级、千企成长、万企培育工程。二是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三是建设省级中小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交易、交流服务平台,全面实施中小企业人才发展计划。四是抓紧建立陕西省中小企业产品展销中心。五是狠抓项目建设。

(三)加大政策扶持,解决难点问题。一是各级财政都要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二是成立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中心。选择有条件的县域工业园区设立注册资本金不低于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三是发展民营参股的产业投资公司或联合投资体。四是帮助企业解决用地困难。

(四)实行园区承载,壮大县域经济。继续扶持10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建设。系统规划、整体布局、有序推进,形成发挥区位优势、产业配套合理、专业分工清晰、聚集效应明显、功能配套齐全、资源共享充分的县域园区发展新格局。

(五)优化发展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尽快出台我省贯彻国务院36号和13号文件精神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目标考核。二是开展非公经济发展环境评议工作。三是进一步清理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四是重点建设人力资源、融资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创业培训、信息服务六大体系。五是进一步优化舆论环境。在全社会营造支持创业、爱护企业、守法经营、贡献社会的良好风气。

谢谢大家!

第四篇:专稿《水富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报告》

积极扶持 加速创新 力促非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水富县经济贸易局局长 周凌锋

近些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非公经济呈现出发展迅猛的态势,取得了显著成绩,不仅在推动我县经济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成为县级财源的重要部分和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有力的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非公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我县非公经济经过建县前农村、乡镇的零星发展到改革开放初期建县时,基本有了一定的规模,到九十年代通过企业改革,国有、集体企业相继改制为非公经济企业,涉及行业不断扩大,形成了门类较多的非公经济企业群,主要涉及行业有:农业、制造业、建筑业、交通、商饮业、服务业等。

(一)“十一五”期间指标完成

2010年,全县完成非公经济增加值46000万元,比“十一五”初的2006年增长44.65%、2010年实现上缴税金2300万元,比“十一五”初的2006年增长79.69%。

2010年有从业人员12200人。比“十一五”初的2006年增长52.92%。

全部完成了“十一五”预定目标。

(二)“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增加值增长情况。2006年增长43.86%,2007年增长11.95%,2008年增长13.12%,2009年增长11.57%,2010年增长2.26%。

一产业增长情况:2006年增长0.87%,2007年增长17.6%,2008年增长12.19%,2009年增长9.95%,2010年增长10%。

二产业增长情况:2006年增长308.86%,2007年增长12.52%,2008年增长12.39%,2009年增长22.71%,2010年增长15%。

三产业增长情况:2006年增长13.56%,2007年增长11%,2008年增长13.6%,2009年增长6.31%,2010年增长5%。

(三)“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上缴税金增长情况。2006年增长32.78%,2007年增长17.19%,2008年增长16.67%,2009年增长11.43%,2010年增长17.95%。

(四)“十一五”期间非公经济从业人员增长情况。2006年增长3.37%,2007年增长6.54%,2008年增长1.18%,2009年增长10.47%,2010年预计增长28.42%。

(五)“十一五” 非公经济发展的主要措施和经验

1、主要措施。

“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了中央、省、市有关非公经济发展政策的落实及对非公经济实施法律保护,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主题,主要有七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抓思想认识,营造支持关心非公经济发展的环境。结合《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贯彻国家省、市加快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采取座谈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对发展非公经济的重要性、必 要性、紧迫性及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了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提高了非公经济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初步在全社会树立了没有非公经济的大发展就没有水富经济大发展的观念。

二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实行公平待遇。允许非公经济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放宽非公经济进入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等领域,保障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它所有制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三是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推进工业强县的重要内容来抓。立足县情,以省级水富特色产业园区为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工业强县的发展思路,努力推进兴工强县进程。

四是狠抓企业治乱减负。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企业治乱减负文件精神,继续严格实行企业检查申报制度、挂牌保护制度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全面推行政务公开、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收费公开制等制度,严禁对非公经济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和“吃、拿、卡、要”行为。

五是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掌握非公经济发展动向。对全县工业企业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建立《水富非公企业信息库》。加强与非公企业的联系沟通,逐步建立与非公企业经常性交流机制,积极向非公企业宣传贯彻政策法规和先进发展经验,落实推动加快非公企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经常到非公企业实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非公企业正常生产。六是积极为非公企业创造展示产品、交流信息、促进贸易流通机遇和平台。多次组织三乘酒业公司、宏启制鬃、曹氏茶业公司等企业多次参加昆交会和昭交会,让我县非公企业的名优特产品走向市场。通过水富商务之窗信息网站发布企业发展情况和供求信息,加强了非公企业与外界的联系。认真做非公好企业扶持资金申报工作。“十一五”期间先后以技术改造、发展扶持等方式申报非公经济、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等项目20余个,共争取到上级扶持资金500余万元。

七是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为非公企业搞好各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帮助企业出点子、想办法、谋发展、解决实际困难。

2、主要经验。

一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非公企业从业人员共同努力是非公经济取得成绩的关键。

二是良好的经营环境和安定的治安环境、优质的服务促进了非公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有效带动了非公企业的发展。

二、非公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融资困难问题

融资难是我县非公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投入方式单

一、投入量较少、投入面较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县非公经济的发展。融资难主要表现在:

1、资金投入比较单一

企业资本除少量靠自身积累外,基本都是靠银行大量借贷,这样一来,资金投入风险集中于银行方面,而民营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是贷款金额少、需求急、贷款次数频繁,银行经常因贷款业务和监控成本高而不愿放贷。企业也因无法筹措资金,被迫减产、停产甚至破产倒闭。

2、实力弱小、资本积累不足

一是管理水平低下,设备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低。二是产业组织不合理,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低。三是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四是负债水平整体偏高,盈利能力低下。五是一些非公经济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逃废银行债务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信用危机。六是非公经济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3、缺乏非公经济信用担保的体系

经过多年的争取和努力,非公经济信用担保体系仍然没有建立。为非公企业提供担保的组织或个人,由于受市场、信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肯或不愿意为非公企业担保。

(二)人才缺乏问题

随着我县非公经济快速发展,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吸引人才方面。

由于我县非公经济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小,人员和资产拥有量以及影响力都较小,难以用高薪来吸引人才,加之非公企业自身发展缓慢,所以很多人才认为在非公经济企业就业发展风险比较大,不愿到非公经济企业工作或工作时间不长。

2、人才培训方面

我县非公经济企业缺乏规范运行的机制,从管理人员到工人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员素质普遍较差,加之,大部分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操作技术人员是未经过任何培训,因此,我县非公经济企业的人才奇缺,是制约我县非公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管理落后、信息闭塞

当今时代,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必须得变。部分非公企业还适应不了发展变化的环境。非公企业大多采取了家族企业制度,尚未能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非公经济企业由于自身弱小条件,没有也不太善于和不太习惯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工具获取信息,从而来进行分析判断经营决策。还是传统的方式获取信息,处于被动角色,对市场情况的把握和行情没有主动权。

(四)生产要素的制约

1、土地成为制约发展的较大瓶颈问题。

客观上,水富地形特殊,平整难,成本高。企业用地困难,可用作企业用地量少,企业用地与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之间、土地投资密度低臵与新办企业急需用地之间的矛盾突出。

2、资源与产业发展不匹配

由于我县幅员面积不大,适应县域产业发展的优势资源相对缺乏;能源主要靠外输入,能源供应紧张,满足不了需求等因素,导致了一些非公经济企业无法正常生产。

(五)对非公经济的管理服务问题

近年来,非公经济企业虽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除企业自身原因外,还与政府管理部门对非公经济服务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政府管理机构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制定、统筹协调、宏观指导等工作比较滞后。微观上也缺乏对中小企业总体规模、产业结构、财务状况、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合理估价和准确判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对非公经济发展的产业指导和发展规划,加上政府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完善,责任心不够强,服务意识淡薄,一些可以用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政府仍在管,对企业的服务成本过高。导致资金、人才、技术、信息、市场开拓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能满足非公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发展滞后,正规化、规范化的中介服务机构不足。

三、对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要确保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各级党、政对非公经济的发展加强领导和高度重视是关键;相关部门积极对非公经济的有力支持、扶持和大力宣传是保证;非公经济抓住机遇,克服困难,锐意进取,辛勤努力地工作是保障。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一)非公经济和企业应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现有产业,稳步发展。在当前经济环境中,我县的非公经济企业要做好自己的主业,保持现有市场稳定发展为根本;用好用活现有品牌资源,加大品牌资源企业的产能,避免盲目扩张、搞多元化经营;注重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的提升,审时度势 7 调整发展目标。

2、做好资金安排,防止资金链断裂。保持物资与现金的恰当比例,在当前宏观经济大背景下,趋利避害,乘势而上,重新梳理与供应商在价格、付款条件等方面的利益关系,有条件要引进资本和制度,尽可能节省、盘活资金,搞好成本控制,提高运营效率。

3、坚定信心、练好内功。非公经济企业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要加强公司治理,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优化市场营销方式,积极扩展市场空间,努力在调整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臵。

4、注重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企业。把握选人、用人的机会,注重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加强人才储备,吸纳更优秀的人才进入企业,打造优秀团队,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二)政府部门应做好以下工作。

1、制定切实可行的非公经济发展规划。在财力允许情况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非公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增加非公经济企业担保资金和科技专项资金;在特殊情况下,这些资金可采取特殊的使用办法,向重点非公企业倾斜。

2、认真落实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近年以来,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非公经济减免税费政策,要逐条逐项落实到位。在税收方面要做到应免尽免、该减则减、能缓则缓,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采取先征后返的办法扶持非公经济的发展。

3、严格控制各有关职能部门不必要的检查、评比、验收,尽可能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惩各种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努力减轻非公经济企业负担。

4、极力拓宽融资渠道。协调各金融部门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落实好中央出台的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有关措施,鼓励增加对非公经济的流动资金贷款;建立财政支持融资担保中心的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互保联保;创造条件引进和建立小额贷款机构。

5、鼓励支持非公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引导企业联合重组,把握机遇,寻找商机,优化生产要素配臵,实现低成本扩张,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二是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推广力度,促进产学研联合,提高非公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大力引进新项目、开发新产品,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步伐,推动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6、加快非公经济服务体系建设。鼓励支持信息网络、信用担保、人才培育、创业辅导、行业商会、法律维权、技术创新、管理咨询等方面的服务体系建设,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7、引导非公经济企业加强管理,苦练内功。在当前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积极引导企业加强生产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利用率,增加盈利能力。同时,强化企业管理者和员工队伍培训,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队伍素质。

总之,通过各级的积极扶持和非公经济的加速创新,一定能够实现水富非公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我市非公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对加速××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发展非公经济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要文件。200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

见》(国发20053号)。今年,省政府配套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0610号)。为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领导,决定将原“××省个体私营经济领导小组”更名为“××省促进非有制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并对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为了表彰先进,出台了《××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考评办法》,每两年开展一次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表彰活动。为落实部门扶持非公经济发展职责,出台了《省直部门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项目分工方案》的文件。我省非公经济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正在来临,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主动顺应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大势,才能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勇立潮头。

一、我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工业化为核心,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强动力,积极推动全民创业,把主攻非公经济作为加快发展的立足点,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切入点,把落实各项举措作为主攻非公经济的着力点,从政策、环境、体制等方面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全市非公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非公经济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最主要的力量。据统计,2005年底,全市共有私营企业6849家,注册资金93.92亿元;个体工商户76849户。涉及一、二、三产业的各个领域。全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由2001年的48亿元到2005年的102.5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7.5%,年均递增19%;实现销售收入文秘杂烩网由2001年的145.6亿元到2005年的328.3亿元,年均递增17.7%;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609家。仁和集团、高安运输集团、青龙集团、江特电机、华伍电器等一大批本土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本地企业快速崛起的奇迹。××仁和集团在短短的10年时间里,从一家小小的普通制药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3.6亿元,23家子公司,员工2600余人,集科工贸于一体、产供销一条龙的省内外知名的大型民营医药企业集团,成为××本土企业快速发展的杰出代表。今年1-10月,实现销售收入8.7亿元,同比增长31%,上交税金6189万元,同比增长80.1%。高安市汽车运输业被人们誉为“田野里跑出的大产业”,据统计,高安全市有10万农民参与了汽车运输业,长途货运车辆突破万辆,组建了168家汽运公司,年营运收入20多亿元,年上交地方税收3200多万元,缴纳各种规费8000多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汽车运输县级市,列全国汽车运输“四强县市”之首,演绎了“有路就有高安车”的传奇故事。丰城市在全国素有“江南废旧物资集散地”的美誉,全市注册资本超过50万元的收购企业就有20多家,收购网点遍布全省各地及周边省份,1万多农民从事废旧物资收购,先后兴办了以废旧塑料、羽绒、废旧金属为原料的企业30余户,仅废旧金属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以上,纳税1500多万元。该市的拖船镇还被命名为“中国羽绒之乡”。宜丰县外出从事旧货行业的人员达2万余人,店铺达9000多家,每年淘回近3亿元的“金元宝”。奉新县的竹产业占全省的1/3,加工能力和销售市场占全国的10%,全县有40家竹加工企业。此外,袁州区的药业、樟树市的盐化工、药业、保险柜业,高安市的建筑陶瓷业和建材业、上高县的食品加工业和鞋业、万载县的花炮产业、、宜丰和铜鼓的小水电产业、靖安县的果业和旅游业等,都是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产业。

随着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生产企业之一的宝成鞋业成功落户上高,谱写了全市大项目招商的新篇章。2005年,全市共引进投资超亿元的内资工业项目21个,超1000万美元的外资工业项目10个。宝成鞋业、匹克鞋业、新加坡(××)工业园、济民可信、蓝恒达等一大批大项目落户我市,不仅加快了我市工业化的进程,也为我市非公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通过多年的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形成了医药、建材、食品、机电、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和纺织服装、化工两大后续产业,2005年,共有能源企业418家,营业收入13.15亿元,税收8243万元;医药企业114家,营业收入

下载延川县非公经济发展报告[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延川县非公经济发展报告[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非公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县非公经济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面......

    小微企业 非公经济发展

    XX市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政策落实情况汇报 (2014年5月16日) 尊敬的省政府督查组领导: 今天,省政府派出督查组对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充分体现了省政......

    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金融工作办公室 (2015年5月15日) 一、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现状 自2013年实施金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工程以来,我县每年出台《会宁县信贷增长指导......

    关于我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非公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最近,县政协组织调查组,由各主席分别带队,先后深入到蔡家坡、五丈原、曹家、凤鸣镇等有关乡镇和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工商局、环保局、......

    非公经济发展对策终稿3

    肇东市非公经济发展的现状特点、问题及建议近年来,肇东市委、市政府通过采取舆论引导、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使全市非公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

    从七方面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从七方面促进非公经济发展 《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从七方面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

    浅议工商部门应当如何支持非公经济发展

    非公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新生力量,具有鲜活的动力和强大的生命力,据统计,2007年,全国非公经济共创造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占我国GDP的20%, 可见发展非公经济是进一步解放和发......

    非公经济发展状况调研文章

    XX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与思考 XXXXXXXXXXX 2011年11月4日 XX市地处XX省XXX,是XXX所在地,是XX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XX国土面积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XX个村社,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