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1
全麻介入护理常规 1 准备工作
⑴设定合理的DSA室温度和相对湿度。DSA室温度应保持在22-24°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低于50%应纠正,以免影响手术患者的散热和静电蓄积。
⑵检查各种医疗仪器的放置情况,充足的电源插座板,麻醉机、除颤仪有单独的插座板,避免仪器、电缆、导线扭曲、打结或重物挤压而发生漏电事故。
⑶逐一检查仪器的良好绝缘和可靠接地情况,尤其是对那些可能同时使用的仪器,如监护仪、除颤仪等。2 全麻护理配合 A麻醉诱导期护理配合
⑴患者制动:DSA护士应在全麻诱导期完成对患者四肢的固定,做到完全制动。
⑵协助插管:为提供良好的气管插管条件,护士可根据要求调解手术床的高度,在插管困难的情况下,护士要积极充当插管者的助手,做好仪器的传递,吸引的准备等工作。
⑶摆放体位:插管完成后,按照手术的要求和患者目前的体位、监护物摆放位置
⑷电极板位置等情况,快速设计出合理易行的翻身方案,指挥室内所有人员协调将患者放置到位。还要在患者身体易受压的部位放置软
垫,以免发生压疮。
⑸协助抢救:在诱导插管期发生心血管意外或其他意外情况的概率相对较高,发生上述情况时,护士应立即参与抢救,如准备抢救药物、开放更多的静脉通道、准备除颤仪、寻求其他医务人员的帮助等。B全麻维持期的护理配合监护
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并迅速寻找原因。C全麻苏醒期的护理配合
⑴患者制动:全麻苏醒期患者发生躁动的情况较多,护士要事先做好制动工作,以免患者坠落,并在患者拔管后,主动与其交流,判断其神智情况,对于完全清醒的患者只需告知其不能翻身,而对于尚未清醒的患者,要围起搬运床护栏,继续观察,寸步不离。
⑵检查各类导管的放置情况,对于位置不当、引流不畅等情况应立即通知麻醉或手术医师,予以即刻处理。
⑶检查出血情况:检查引流瓶、血管穿刺部位有无新鲜出血,是否呈持续性,督促医师及时处理。
⑷及时发现呼吸道梗阻严密观察患者氧饱和度和呼吸幅度,及时提醒麻醉医师各种呼吸抑制的发生,并及时处理。⑸协助抢救
效果评价:技术操作熟练,患者安全度过麻醉期,无坠床、呼吸道梗阻、皮肤压疮等并发症。
介入治疗术前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热情接待患者入院,做好心理护理,介绍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注意点及介入治疗的相对安全性和技术可行性。营养支持 指导患者进食高营养、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和耐受力,保证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3 疼痛护理 需要行介入治疗的晚期肿瘤、血栓形成、急性出血等的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做好疼痛的评估,做好相应护理。4 术前常规准备
⑴术前协助做好各项常规检查。⑵术前根据医嘱做好药物过敏试验。
⑶皮肤准备:术前1天沐浴,根据穿刺部位做好相应的皮肤准备。注意足背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以便于术中及术后对照。⑷胃肠道准备;术前1天予易消化饮食,术前4小时禁饮食;如果采用全麻,需要从术前1天晚8点开始禁食、禁水。
⑸术前训练床上排便,以免术后卧床患者不习惯床上排便造成尿潴留。根据手术时间及患者情况留置尿管,以保证手术顺利安全进行。⑹术前一般准备;检测生命体征;测量身高、体重,以备术中计算用药剂量;根据医嘱给药抗生素应用,预防感染;术前30分钟根据医嘱应用镇静药;进导管室前排空大、小便;去除佩戴的饰物,活动义齿,更换清洁病员服装。
⑺术前物品准备:备好术中可能使用的器械、材料及药品,并检查监护及抢救设备。
效果评价:患者情绪稳定,营养改善,术前各项检查完善,物品准备充分。
介入治疗术中护理常规 患者的体位 协助患者平卧于介入手术台上,双手自然放置于床边,用支架承托手臂,告知患者术中制动的重要性,避免导管脱出和影响图像监视而影响手术的进行。对术中躁动不能配合者给予约束或全麻,术中还应根据介入手术的要求指导患者更换体位或姿势,不论哪种姿势都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准确传递术中所需物品和药品 使用前再次检查物品材料的名称、型号、性能和有效期,确保完好无损,术中所用药物必须再复述一篇药名、剂量、用法,正确无误后方可应用,并将安瓶保留再次核对。3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⑴监测生命体征、尿量、神智的变化,最好使用监护仪。观察患者有无胸闷、憋气、呼吸困难,警惕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并发症,立即对症处理。
⑵低氧血症的观察与护理:对全麻者、小儿、有肺部疾患者,术中应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舌后坠及分泌物、呕吐物堵塞呼吸道而影响肺通气量。给予面罩吸氧,加强血氧饱和度的监测,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
⑶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与护理:术中由于导管、导丝的刺激及患者精神紧张等,易发生血管痉挛,处于高凝状态及未达到肝素化的患者易
发生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因此,术中应定时触摸患者的足背动脉博动是否良好,观察穿刺测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⑷对比剂过敏反应与护理:尽管目前非离子型对比剂的应用较广泛,但在血管内介入治疗中,对比剂过敏仍是过敏反应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在注入及患者本身存在过敏的高危因素时易发生。发现患者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痛、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惊厥、休克和昏迷时,应考虑发生过敏反应。重度过敏反应可危及患者的生命,要引起高度重视。
⑸呕吐的观察及护理:肿瘤患者行动脉栓塞化疗术时,由于短时间内注入大剂量的化疗药可致恶心、呕吐。护士应及时清除呕吐物,保持患者口腔清洁,尤其是年老、体弱、全麻、小儿等患者,咳嗽反射差,一旦发生呕吐要及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帮助吸出呕吐物,预防窒息的发生。给予精神安慰及支持。术前30分钟使用止吐药预防。
⑹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术中当栓塞剂和(或)化疗药到达靶血管时,刺激血管内膜,引起血管强烈收缩,随着靶血管逐渐被栓塞,引起血管供应区缺血,出现组织缺血性疼痛。对轻微疼痛者可给予安慰、鼓励,估计疼痛程度较重的患者,可在术前或术中按医嘱注射止痛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⑺皮肤护理:大血管和神经介入治疗通常需要4-5小时,期间处于全麻状态,皮肤易压红或发生压疮。术前应用软垫,术后仔细检查皮肤
情况,与病房护士做好床边交接班。4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效果评价:技术操作熟练,无菌观念强,无术中并发症或及时得到处理,患者顺利完成手术。
介入治疗术后护理常规 术后交接班 由DSA室护士将患者护送至病房,如为全麻患者,术后待患者苏醒,生命体征平稳后由麻醉师及护士共同将患者送回,同时做好书面的交接班工作。体位与休息 根据疾病的性质、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麻醉方式,选择利于患者康复及舒适的体位。全麻未清醒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全麻清醒后及局麻者可取仰卧位,抬高头部,动脉穿刺者穿刺侧下肢伸直并制动12小时,静脉穿刺者下肢伸直并制动6-8小时,以利于血管穿刺点收缩闭合,保持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肢体制动解除后可左右转动或取健侧卧位。因患者处于强迫体位时间过长,将产生精神高度紧张,导致较严重的不适感。为减轻患者的痛苦,应指导患者翻身。12小时后床上活动,24小时后下床活动,所有介入治疗者均应该尽量避免做下蹲及增加腹压的动作。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介入治疗结束后,应压迫穿刺点15-20分钟后加压包扎,用0.5-1㎏沙袋压迫穿刺部位,动脉穿刺者压迫6小时,静脉穿刺者2-4小时,注意沙袋不能移位。避免剧烈咳嗽、打喷
嚏和用力拍便,以免腹压骤增导致穿刺点出血。密切观察,如有渗血需更换敷料,防止感染。观察穿刺侧下肢血循环情况 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是否减弱或消失、皮肤色泽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观察足背动脉30-60s/次,双足同时触摸,以便对照。若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进行相应处理。5 生命体征的观察 介入治疗结束后将患者送回病房,部分患者进入ICU进行监护,根据患者病情及介入治疗术的不同,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肾脏对比剂、化疗药物及毒素的排泄。对高热患者做好相应护理,对颅内进入治疗的患者注意患者的意识、瞳孔、语言及肢体活动变化,对行溶栓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警惕内出血的发生。
效果评价:床头交接清楚,无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
单病种介入术护理操作规程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术中护理操作规程 患者入室: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平卧位,臀部垫高,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接心电监护仪,观察并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台上冲洗用的肝素化生理盐水。消毒铺单及术前准备 准备消毒液,协助铺单,准备加压输注装置,排气,协助准备射线防护板,准备局麻要,准备动脉穿刺鞘、造影导管、导丝。局麻及穿刺
根据需要协助调整患者体位。全身肝素化 按体重给予肝素,首次剂量按每小时每公斤体重2/3㎎,以后减半量每隔1小时给药。脑血管造影 保证加压输注装置输注正常,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时递送导管导丝、对比剂等。发现动脉瘤,决定行栓塞治疗 烧水,准备氧气,输液泵。7 全麻 麻醉诱导完成后协助导尿,保证手术区无菌。动脉瘤栓塞
保证水沸腾并有稳定蒸汽,递送微导管、微导丝、栓塞材料,协助微导管塑形。保证术中液体输注正常。复查造影 准备鱼精蛋白,必要时中和肝素(1㎎肝素:1㎎鱼精蛋白)全麻苏醒期护理,防止患者因过分躁动而坠床,及时吸出呼吸道痰液。拔鞘
加压包扎,护送患者回病房。
脑供血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护理操作规程 患者入室:心理护理,协助患者平卧位,臀部垫高,双下肢略外展、外旋,接心电监护仪,观察并通知医生,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台上冲洗用的肝素化生理盐水。消毒铺单及术前准备 准备消毒液,协助铺单,准备加压输注装置,排气,协助准备射线防护板,准备局麻药,准备动脉穿刺鞘、造影导
管、导丝。局麻及穿刺
根据需要协助调整患者体位。全身肝素化 按体重给予肝素,首次剂量按每小时每公斤体重2/3㎎,以后减半量每隔1小时给药。脑血管造影 保证加压输注装置输注正常,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及时递送导管导丝、对比剂等。决定行支架置入治疗 准备氧气、吸痰器、输液泵、导尿包。7 必要时全麻
诱导完成后协助导尿,注意保证手术区无菌。8 支架置入前准备 根据需要递送要更换的导引导管、血管保护装置、微导丝、球囊以及血管内支架等材料;按时给予肝素,保证加压输液装置输注正常;及时添加对比剂。血管内球囊扩张 扩张前肌肉注射阿托品,备好除颤仪、多巴胺。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及时通知术者。血管内支架置入 递送血管内支架材料,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回收保护伞 递送回收装置。患者苏醒 准备吸痰器,防止患者过分躁动坠床。13 拔鞘 准备绷带、沙袋。
肝癌介入治疗护理操作规程 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认真检查导管、导丝,防止术中出现断裂脱落、漏液等。配合医师穿手术衣,套无菌机器套,配合皮肤消毒,配合铺手术单,抽取麻醉药,协助医师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导管导丝。将导管、三通放于大方盆内,配置肝素盐水,并分别倒入2个不锈钢碗内,配合医师将配置好的肝素盐水注射液经三通管注入导管内,将对比剂倒入小药杯内。抽取止吐药、稀释各种化疗药,导管插入病变部位供血动脉后,配合医师将化疗药缓慢注入。行栓塞治疗时用碘化油与1或2种化疗药混合,制成混悬液或乳剂,或将明胶海绵剪成条或颗粒。术中注射对比剂时,应排尽空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注射,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非那根等药物以及吸入氧气。拔管后用手压迫穿刺点止血15-20分钟,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用无菌纱布加绷带加压包扎,沙袋压迫。
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护理操作规程 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递送消毒液纱布,协助铺单,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2 递送血管钳用于定位。3 递送麻醉药利多卡因。将对比剂倒入小药杯内。穿刺时询问患者有无不适疼痛,及时解释,必要时根据医嘱进行处理。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术者。6 穿刺成功后,根据放置外或内引流管,递送相应引流管。7 胆道内支架置入前,递送合适尺寸的胆道支架。胆道支架置入后,递送明胶海绵封堵穿刺道,协助固定引流管并连接引流袋,用无菌胶贴覆盖伤口。
食管介入治疗手术护理操作规程 协助患者口含利多卡因胶麻醉剂,安抚患者。患者取右侧卧位,口部放一塑料咬口,继续做安抚工作,消除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反应。保证负压吸引器处于工作状态,及时吸出口鼻腔分泌物,和食管返流物,防止误入气管,连接心电监护仪。准备导管、导丝、食管内支架及其释放系统、对比剂。手术规程中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如疼痛、呕吐血性内容物、呼吸困难等。做好疼痛护理,给予精神鼓励。食管内支架置入成功后给予局部清洁,告知患者及家属2小时内禁食,首日以温热流质为主,3天后无疼痛症状可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忌食过冷过热食物。防止支架变形。6 护送患者回病房。
第二篇:心导管介入术护理常规
心导管介入术护理常规
先心病心导管介入封堵术是近十五年来在心脏病介入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通过穿刺股动脉或股静脉,插入特制的导管,将特制的封堵器由外周血管送入达到所需要治疗的病变部位,将封堵器释放并固定在病变部位,以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术前护理
(一)常规检查
体格检查、普通化验、心电图、心脏彩超
(二)介入治疗前的治疗及护理
(1)纠正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避免哭闹,以减少活动量。(2)进食原则少量多次,有助改善心功能。
(3)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通常我们都采取单人或病床少的房间。保证充足睡眠。
(三)术前一天
(1)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讲述成功的例子,减轻焦虑心理。对于年龄较大的患儿多交流、沟通,训练床上排尿等。(2)术前一天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3)清洁皮肤准备:股动脉及股静脉是最佳选择穿刺点,所以股部清洁非常重要,局部有溃烂及感染时暂停手术。
(4)禁食水:1y以上患儿禁食水6h,小于1y禁食水4h,禁食期间,适量补液,预防术中低血糖、低血容量性休克。
(5)前应置好留置针:一般选择在左下肢,便于术中操作。(6)交代家长做好术后生活用品准备:牛奶、纸尿裤等。(7)患儿去导管室前家长应督促或协助排净大、小便,预防介入治
疗手术时行股动静脉穿刺误伤膀胱。
二、术后护理
(1)患儿置病床,立即予低流量吸氧1升分。(2)予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3)接心电图导线,观察心率、心律、呼吸频率及节律。(4)接经皮氧导线,测量数值。
(5)接血压导线遵医嘱测量血压:15min4、30min4、1h3次,直至平稳。(6)静脉穿刺侧制动4~6小时,按压1小时,放松后无出血不按;有出血继续按;动脉穿刺以左手食指、中指两指按压穿刺点止血3小时以上;压迫点在皮肤穿刺点近心侧1~2cm处,穿刺侧肢体制动12小时。卧床制动期间做好生活护理。
(7)定时扪及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的强弱,并与对侧进行比较。观察穿刺侧有无局部血肿,当血肿明显增大或穿刺点有新鲜出血时,必须加压,直至出血停止。
(8)注意观察穿刺侧皮肤温度、颜色,并与对侧进行比较;若穿刺侧的下肢发凉、变紫予以按摩、揉搓,处理后无明显改善,立即通知医生行溶栓、抗凝等对症处理。
(9)注意观察全身情况:面色、小便颜色等。
(10)全麻术后禁食水4~6小时,清醒后2小时无恶心、呕吐,可试饮水。(11)固定患儿四肢,保持患儿安静,烦躁时可用镇静剂。(12)及时、准确记录各项数值。
三、并发症护理
(1)溶血:术后严密观察患儿鸟良机颜色,观察体温。发生溶血时遵医嘱应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激素治疗,保护肾功能。
(2)血栓栓塞:对足背动脉叫对侧弱、皮温较对侧低者,使用肝素5000u加入0.9%NS中静脉注入,必要时6小时重复1次。
(3)封堵器移位、变形或脱落:一旦发生用异物钳取出或外科手术。
四、健康教育
(1)先心病介入封堵术后不能做核磁共振检查,其他检查不限制。
(2)嘱患儿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如跑、跳等;经常观察穿刺处,防止穿刺部位愈合不良而形成血肿。
(3)保证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体质。同时给予适量的粗纤维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4)先心病介入术后一年内不能受外伤,注意防治感染。
(5)介入术后一年后可以上体育课进行一些运动,但是也要避免剧运动,有异常情况需随诊检查。(5)定期随访。
省立儿童医院
第三篇: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病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住院原因和要求、医疗诊断、主要临床表现、经济情况、家属情况等。
2.病人及家属的心理状态:焦虑和紧张,还是开朗和放松,护士应知道病人对自己病情的了解程度,是否要进行保护性护理病人,影响病人的心理因素等。
3.病人体检情况: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有无水肿,胸、腹腔积液,穿刺部位皮肤情况等;术前心、肺、肝、肾功能,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检查是否完善。
4.既往史:病人过去健康状况、所患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
5.病人生活习惯:饮食、睡眠、排便、生活自理程度等。
6.女病人月经情况:介人手术应避开月经期。
(二)护理诊断
1.焦虑、恐惧:表现为紧张、失眠、烦躁不安等。与病人对介入手术方法不了解,担心手术不成功、手术所致疼痛、以往手术不良经验以及恶性肿瘤的死亡威胁有关。
2.病人在床上排尿困难:表现为尿潴留,与病人害羞或排尿习惯改变有关。
3.高血压:与情绪紧张或环境改变有关。
(三)护理目标促使病人以最佳状态接受介入手术。
(四)护理措施
1.向病人介绍病区情况,使病人尽快适应周围环境;讲解介入手术的目的、意义、方法、优点、操作过程、术中配合、以往成功的病例,消除病人思想顾虑,使病人愉快地接受介入放射学的诊断和治疗。
2.协助病人完成术前必要检查:常规检查有血、尿、便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乙肝三系,摄X线胸片,作心电图等;特殊检查有B超、CT、MRI、ECT等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3.需绝对卧床的病人,应向病人说明术后卧床的意义,术前2天训练病人在床上排尿便。
4.高血压病人术前用药将舒张压控制在110mmHg以下。
5.作抗生素、碘过敏试验。
6.检查手术野的皮肤准备,按穿刺部位作好双侧腹股沟或腋部的毛发处理,督促清洗干净。注意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搏动的情况,便于术后对照。
7.根据病情术前导尿或灌肠。
8.为使病人安静地接受检查治疗和减少迷走神经反应,必要时术前30分钟肌内注射阿托品和地西泮。
9.术前准备药品、敷料和1kg重沙袋。
10.一般病人术前4小时禁食,以防术中呕吐。
(五)、护理评价
1.病人是否能接受各种术前检查。
2.病人是否能顺利完成各种术前准备。
3.病人是否能接受介入治疗。
4.病人和家属是否能减轻心理压力。
5.病人是否能得到充足的营养、睡眠和休息。
二、术后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穿刺部位和术侧肢体情况: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感染、皮肤破损;术侧肢体温度、感觉、颜色、动脉搏动。
2.身体各器官功能情况:生命体征有无异常、面色有无发绀、有无胃肠道反应、有无排尿异常、有无脊髓损伤症状、有无剧烈疼痛。
3.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
4.心理情况:有无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
(二)护理诊断
1.发热:术后l~2日出现,一般在38.5℃左右,持续1~2周,与介人手术后造影剂反应、化疗栓塞治疗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有关;体温在38.5~40℃,持续2~3周不退,与继发感染有关。
2.疼痛:表现为腹痛、胸痛、-肢体痛及牵涉痛等,与化疗栓塞治疗后组织缺血、水肿、坏死和晚期肿瘤等因素有关。
3.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胀、呃逆、食欲不振等,与大剂量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有关。
4.排尿困难:尿潴留,与病人不习惯床上排尿有关;尿少、血尿,与术中大量使用造影剂和化疗药物毒性反应有关。
5.出血:表现为穿刺点渗血、血肿;呕血、黑便、皮下出血等。与术中组织损伤、手术应激反应、使用抗凝剂和病人凝血功能异常有关。
6.焦虑:与担心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有关。
(三)护理目标
1.维持各器官正常生理功能。
2.减轻疼痛,促进病人休息。
3.预防和减少并发症。
4.加强营养,维持正常生理需要,促进正常排泄。
5.给予病人和家属心理支持。
(四)护理措施
1.血管性介入手术病人护理
(1)平车送回病房,注意穿刺点护理:①股动脉穿刺点护理:拔管后加压止血5~10分钟,松手不出血后盖上5~8层纱布,十字交叉绷带包扎病人穿刺侧,髂关节应处于伸直位24小时(患肢制动),沙袋加压6小时,观察双侧足背动脉搏动,了解穿刺侧股浅动脉有无发生闭塞情况,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皮下血肿等情况发生,24小时后可以解除绷带和纱布,病人下床活动;②股静脉穿刺点护理:股静脉压力较低,拔管后可直接盖上5~8层纱布,加压包扎,12~24小时即可;③颈静脉穿刺点护理:颈静脉穿刺拔管后,直接盖上4~6层纱布,病人取半卧位,6小时后去掉纱布;④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穿刺点术后护理:拔管后加压包扎24小时,病人不需卧床,但必须注意观察手指末梢循环情况,如末梢循环差则提示压迫过紧。
(2)注意穿刺点远侧肢体的血管搏动情况,与术前作对比。同时注意其皮肤颜色、温度及感觉和运动功能等,如发现肢体冷、苍白、无脉搏或脉搏弱可能有血栓形成,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3)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出血与肿胀情况:有出血或血肿立即用消毒纱布压迫穿刺部位上方一指处的动脉,同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术后3天发现穿刺部位有红肿,则可能是感染或迟发血肿,可用5%的硫酸镁湿热敷,以减轻局部疼痛和血肿。
(4)记录病人24小时尿量,观察尿色:术后注意大量补液进行水化,鼓励病人多饮水,24小时尿量应在2000ml以上。若术后2小时仍未排尿,应及时与医师联系。尿潴留者行导尿术。
(5)术后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支气管动脉灌注栓塞术后应注意观察有无脊髓损伤,发现异常者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6)胃肠道反应时给予对症处理:①恶心、呕吐可给予20~40mg灭吐灵肌内注射或用欧贝8mg静脉推注;②轻度呃逆病人可给予地西泮或山莨菪碱肌内注射,顽固性呃逆用中医针灸治疗可逐渐缓解;③给予饮食指导,术后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2.非血管性介入手术护理
(1)病人用平车或轮椅送回病房,根据病情卧床休息2~24小时。
(2)监测体命体征变化,注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等情况。
(3)保持各种引流通畅,做好引流管护理,及时记录引流情况,防止继发感染。
(4)观察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师处理。
(5)促进正常排泄功能,及时为病人解除排泄异常情况。
3.疼痛和发热:术后组织炎性反应所致,体温一般在38.5℃以下,如继发感染体温可超过39℃。介入治疗术后疼痛一般为轻度、中度,可用非甾体解热镇痛药对症处理,如双氯芬酸钠塞肛。
4.维持足够营养:给予病人合理膳食,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
5.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病人休息。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除去室内异味。
(2)调节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3)适当运动,避免劳累。
(4)病人如果无法获得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指导病人做松弛疗法或给病人喝一杯热牛奶,以促进睡眠。
6.给予病人和家属心理支持:对术后不良反应应讲解原因,让病人有心理准备,向病人介绍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7.因病人术后需卧床休息,生活上有许多不便,护士需主动关心病人,做好生活护理。
(五)、护理评价
1.病人是否顺利完成介入治疗。
2.病人是否能战胜术后不良反应,护士是否用护理措施为病人减轻不良反应。
3.病人是否在术后顺利排便、排尿,异常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4.病人是否能维持充足的营养、休息。
5.病人和家属是否获得心理支持。
------------------
第四篇:PTCD术护理常规
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护理常规
术前准备:
1.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血胆红素、凝血功能;
2.术前禁食8-12小时。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术前测定血压、心率;
3.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结合超声检查资料选择相应穿刺部位及进针径路; 4.心理护理,耐心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辅导工作,解释行PTCD穿刺的目的、意义、方法,介绍同种治愈好转或成功的病例。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如病人情绪紧张可用小量镇静剂;术前签知情同意书。
5.术前掌握病人的情况,针对预见性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例如肝功能差,有否出血倾向,配合医生使用止血药,做好护肝处理,严重黄疸病人术前三天注射维生素K;术前两天静脉滴注胆道排泄性抗生素。感染严重者,应用抗生素,嘱病人注意休息。
6.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嘱病人术前禁食禁饮。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接受PTCD治疗的病人因做过肝移植术,心理上较为悲观抑郁;同时因为体外引流管和引流袋的存在及引流出血液、胆汁等引流物而较为紧张恐惧,此时向他们进一步说明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他们治疗和护理上的配合。并说明引流出胆汁是为了减轻胆汁阻塞造成的毒性,术后短时间内引流出少量的血液是正常现象。鼓励病人,将病情好转的信息及时向病人反馈,树立病人战胜疾病信心。
2.一般护理术后患者平卧位休息及禁食水6 h,监测生命体征6 h,密切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症状、引流液颜色,警惕胆道出血、胆汁性腹膜炎及胆道感染等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
通知医生。若病人出现穿刺口疼痛时,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指导患者进行节律性的深呼吸,必要时可遵医嘱予药物止痛对症治疗。
3.引流管的护理
①保持引流管管通畅,避免扭曲、折叠、受压和滑脱,定期从引流管的近端向远端挤捏每天更换引流袋,保持引流管始终低于伤口,以防胆汁逆流。②妥善固定引流管,胆道引流管应用缝线或弹力胶布将其妥善固定于腹壁,做好患者自我保护引流管的健康教育,如:从引流管侧上下床,翻身时动作不宜过大,避免将引流液管拉脱。在引流管出皮肤处与皮肤间垫一条形棉垫让其弧性转弯,使皮内于皮外管成最大钝角,防止管道打折对躁动及不合作的病人,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脱出。
③防止逆行性感染,尽量采取半坐或斜坡卧位,以利于引流,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腋中线,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穿刺口,以防止胆汁逆流而引起感染。
④每周更换抗反流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覆盖无菌纱布,并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如有渗液应及时更换,防止胆汁浸润皮肤而引起炎症反应和引起穿刺口的感染。
3)观察引流情况定期观察并记录引流管引出胆汁的量、颜色及性质。正常成人每日分泌胆汁量约为800~1 200 mL,呈黄绿色、清亮、无沉渣、有一定的粘性。若胆汁量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或脱出,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管道阻塞或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及时处理。若引流量每日超过1 200 mL,应密切观察电解质情况,防止电解质紊乱,并且严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做好饮食指导。术后24小时内引出少许的血性液体是正常情况,若引出大量的血性液体,说明可能出现了出血,应及时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相应的止血对症治疗,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
4.饮食护理因胆汁外引流后,患者对脂肪的消化能力明显的减低,应指导患者低脂饮食,告知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目的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在早期,应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饮
食以清淡易消化的低脂流质为主,第1天先进食米汤、菜汁等,进食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如无不适,第2天起可进食鱼汤、肉汤、稀饭、新鲜果汁等,告知
家属及患者食物中少放油,观察2~3 d,若患者仍无腹胀、腹痛等不适,可逐步到低脂软食;3周以后,再逐渐恢复到每日三餐的正常饮食习惯低脂普食。指导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及
优质蛋白的食物。避免高脂饮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嘱其多饮水,以利于冲洗尿中过量的胆盐瘀积。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胆道出血:胆道出血发生率约为6.8%。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穿刺时损伤肝内血管,同时,肝脏在穿刺点处裂伤所致,另外,长期胆道阻塞的病人,肝功能受损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的变化,观察穿刺口有无渗血及引流液的颜色。
②胆道感染:其发生率约10%。原因有:胆汁中细菌经造影剂注入肝内或PTCD操作器械消毒不严;内外引流后,肠内容物在腹压增加时逆行胆道致胆道感染; ③长期梗阻性黄疸病人,其机体免疫力较弱,肝内Kupffer细胞功能及T细胞淋巴功能受到抑制,容易导致感染。术后应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及引流液的性质。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④胆汁性腹膜炎常见于引流管脱落或穿刺置管失败、反复穿刺所致,大量胆汁漏至腹腔造成。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并阵发性加强、寒战高热,并伴有压痛反跳痛、白细胞明显升高、烦躁不安、肠鸣音消失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嘱患者及家属应注意固定好引流管,防止牵拉脱落。⑤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造成引流失败和继发胆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与长期引流致胆汁盐沉积或胆道出血致血凝块阻塞引流管有关,因此,每隔两个小时应往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
第五篇:MECT治疗护理常规-MECT治疗室
MECT治疗护理常规
一、治疗前的护理:
1、病区治疗前要签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解释、禁食、禁饮、测量生命体征、集中管理患者等。治疗前8小时内禁食禁饮。如T≥38℃,P≥120次/分,血压≥150/100㎜Hg不宜做治疗;
2、MECT治疗室人员备好治疗用药,急救药品、电疗机、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氧气、麻醉机、简易呼吸器等处于备用状态;
3、护送护士护送患者至等待室前让患者排空大小便;
4、等待护士与治疗室护士共同核对识别患者身份,并交接登记。
二、治疗中的护理:
1、协助患者平卧于治疗台上,松解衣领、裤带,取下活动义齿、发夹、眼镜等金属物品。
2、接血氧饱和度探头,治疗师使头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放置牙垫。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依次注入抗胆碱药、麻醉药、松肌药。
4、通电治疗时保护患者肢体及下颌关节。
5、给氧、人工呼吸、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持续给氧至患者自主呼吸恢复,自主呼吸恢复后送观察室专人监护。
三、治疗后护理:
1、观察室护士协助患者侧卧或头偏向一侧,防窒息。
2、在患者未清醒前应陪伴患者,密切观察患者意识、呼吸、脉搏。并拉上床挡,注意患者安全。
3、如患者清醒过程中出现烦躁不安时,可给予保护性约束。一旦出现呼吸困难、窒息或其他意外,应立即组织抢救。
4、待患者完全清醒后,护送患者返回病区,与病区护士交接,观察患者进食、服药情况,并交班记录。
周口川汇精神病医院MECT治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