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
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
(暂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管理和实施,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科教合作拓展工程实施方案》,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计划资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博士后和短期访问学者。第三条
发展中国家博士后的资助周期为2年,发展中国家短期访问学者资助周期为3-6个月。
第四条
发展中国家博士后每年资助50人,发展中国家短期访问学者每年资助75人。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五条
国际合作局负责计划的管理与组织实施,会同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计划的宣传、征集、评审、报批等管理工作,定期向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执行进展。
第六条
院属接收单位负责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将其纳入本单位项目管理范围,与其签署项目聘用合同,提供必要工作条件以及办理签证、居留、保险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章 项目申请
第七条
计划采取我院接收单位推荐和我院国外合作伙伴机构推 1 荐两种途径进行申报:
1.院属接收单位推荐。接收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需求和掌握的信息,提出推荐人选并填写推荐表。
2.国外合作伙伴机构推荐。由院制定年度计划,商请我院国外合作伙伴机构限额推荐。
第八条
计划推荐材料每年集中受理一次,评审后经费纳入下一年度部门预算。
第九条
申请计划须向国际合作局提交中英文申请表各两份。第十条
被推荐人需具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国籍,能够独立使用英文或中文正常开展工作,承诺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我院相关规定,并分别符合以下条件:
A类:具得博士学位,具有5年以上研究经历,在所在国有固定职位,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优秀科学家;
B类:我院各单位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及拟进站博士毕业生(应符合国家关于博士后进站的基本条件)。
第十一条 接收单位的合作者应属于我院全职在岗科研人员并担任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二条 计划每年评审一次,安排在9月份,由国际合作局会同院机关部门组织专家通讯评审或专家会议评审。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被推荐人从事研究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进展;
2.被推荐人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意义、发展潜力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科技创新的推动作用;
3.被推荐人与合作者及接收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对接收单位研究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4.接收单位承诺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一般为9-11人,赞成票必须超过到会专家人数的二分之一。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结果报主管国际合作的院领导审定。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博士后资助标准:15万元/年/人(税前),用于其工资、生活补贴和各类保险费用。此外,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补贴1.5万元。
第十七条 短期访问学者资助标准:2.2万元/月(税前),用于其工资、生活补贴和各类保险费用。此外,提供一次往返国际旅费补贴1.5万元。
第十八条 获得资助的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需与接收单位签订工作协议,按照我国政策法规和协议规定的任务做好各项工作。
第十九条 一年安排一次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在华学术访问活动。学术访问活动由其接收单位组织,主要包括中国国情考察、研究所访问和学术报告等。
第二十条 院将统一制作“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证书”,由接收单位代表院向获得资助者颁发。
第二十一条
访问学者在我院工作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等)知识产权归属接收单位或按照其与接收单位签署的合同 3 办理,并应注明“受中国科学院发展中国家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编号:XXXX(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Visiting Fellowship for Researcher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Grant No.XXXX)
第二十二条
未能如期实施的项目可在年度内自主调整时间实施;年内未能实施的项目经批准后可延期1个年度实施;延期1个年度仍不能实施的项目视为自动放弃。
第二十三条 访问学者项目结束、回国之前向接收单位提交总结报告,由接收单位根据其工作表现为其出具评价证明信,并报国际合作局备案。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国际合作局负责解释。
第二篇: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实施我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管理,根据《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宗旨是通过吸引台湾地区优秀青年科学家到我院研究所进行一定期限的合作研究工作,促进我院学术交流、两岸合作和人才培养。
第三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资助期限为6-12个月。资助期满后可根据工作需要申请延期,延续资助期限不超过12个月。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协调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管理与实施。
第五条 中科院港澳台办会同院机关相关部门负责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宣传、征集、评审、报批等管理工作。
第六条 院属依托单位负责台湾青年访问学者的日常管理,将台湾青年访问学者纳入本单位岗位管理范围,与其签署聘用合同,提供必要工作条件以及办理台胞证、保险等方面的服务。
第三章 项目申请
第七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采取我院依托单位推荐和我院在台湾地区合作伙伴机构推荐两种途径进行申报:
1.院属依托单位推荐。依托单位根据本单位工作需求和掌握的信息,提出推荐人选。2.台湾地区合作伙伴机构推荐。由院制定计划,商请我院台湾合作伙伴机构限额推荐。
第八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推荐材料每年集中受理两次,受理日期分别为3月1-15日和9月1-15日。
第九条 申请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需向院港澳台办提交中文申请表两份。
第十条 被推荐人需具有台湾户籍,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和我院相关规定,并分别符合以下条件:
A类:获得博士学位,具有5年以上研究经历,年龄在40岁以下,取得突出研究成果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B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博士后。
第十一条
依托单位的合作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正承担着重要研究项目,具备与台湾青年访问学者开展合作的能力和条件。
第四章 项目评审
第十二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每年评审两次,安排在3月份和9月份,由院港澳台办会同院机关部门组织专家通讯评审或专家会议评审。
第十三条
专家评审重点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被推荐人从事研究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进展;
2.被推荐人拟开展研究工作的创新性、科学意义和发展潜力;
3.被推荐人与合作者及依托单位的合作情况以及对依托单位研究工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4.依托单位承诺提供的工作环境和其他条件。
第十四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的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相关领域专家和管理专家组成。通讯评审至少有3名同行专家参与评审;会议评审由院港澳台办会同专业局分领域组织,评审专家一般为9-11人,赞成票必须超过到会专家人数的二分之一。
第十五条 专家评审结果报“中国科学院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六条
对于纳入资助计划的每位台湾青年访问学者,我院将提供资助1.25-2万元/月(税前金额,按实际工作月数资助),用于其工资、生活补贴和各类保险费用。其中,A类资助金额为2万元/月,B类资助金额为1.25万元/月。此外,提供一次经济舱位往返机票。
第十七条
对于如期实施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项目,院将及时向依托单位下拨资助经费。
第十八条
获得资助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需与依托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按照我国政策法规和合同规定的任务做好各项工作,并在项目结束、返台之前提交总结报告。
第十九条
院将统一制作“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证书”,由依托单位代表院向获得资助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颁发。第二十条
台湾青年访问学者在院工作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论文、专著、专利等)知识产权归属依托单位或按照其与依托单位签署的合同办理,应注明“受中国科学院台湾青年访问学者计划资助,项目编号:“
”。
第二十一条 未能如期实施的项目可在内自主调整时间实施;年内没能实施的项目经批准后可延期1个实施;延期1个仍不能实施的项目视为自动放弃。
第二十二条 在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项目聘用合同结束时,依托单位要组织同行专家听取其进展报告或采用通讯评议方式评估其工作进展,并将评议情况报院港澳台办备案。
第二十三条 项目如期实施、执行效果良好、希望申请延长工作期限的台湾青年访问学者,需在资助期限结束2个月之前,由依托单位提出申请,由院港澳台办商院机关相关部门提出意见,报主管院领导审批。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院港澳台办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档系网络所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本人定尽快处理!
第三篇:访问学者研究计划
这是我几年前申请时写的,可能和现在CSC要求的格式、内容有所不同,诸位虫友谨慎参考,免费提供,请给好评,亲。。
①拟留学专业(研究课题)在国内外研究情况及水平研究课题:*******研究(属****专业)。
*****是一种****技术,具有******等特点。国外自*****就开展了对******技术的研究。国内对该项技术研究的开展相对较晚,申请人及所在团队自****年起一直从事****技术研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随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急需了解和掌握最新的技术现状和研究方法,以提高技术水平,为****提供技术支持。
②拟选择的留学国别、留学单位及选择原因 美国****大学(*** University)。
美国****大学成立于****年,美国综合大学排名第**位,其中*****专业排名第*位。****大学*****中心始建于****年,隶属于该校*****系。该中心始终致力于*****技术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等,与申请人的研究方向非常一致,其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
申请人与对方成员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交流相关技术问题;另外,申请人于*****年在****曾与该中心的******做过深入的交流。
③达到本次出国学习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申请人曾先后承担及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本领域科研课题***余项,出版****技术方面的专著*部,发表论文**余篇。对本研究领域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这些都为本次出国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通过努力,一定会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
④出国学习目的、预期目标、计划、实施方法及所需时间 目的:力争在*****等方面做深入学习。
目标:了解先进的科学研究理念,掌握*****方法和研究手段,掌握****技术要领,了解国外相关技术应用领域及现状。
计划、实施及时间安排(共3个月):
(0~7天)技术和研究环境适应:了解该中心现有项目及计划,熟悉技术背景资料;
(8~14天)研究方案制定:与该中心人员交流,结合现有研究和留学目标,制定可行研究方案;
(15~75天)开展项目研究:与该中心人员合作,了解和熟悉相关技术手段,开展细致研究;
(76~82天)总结分析及补充实验:开展研究总结与分析,并对必要的实验进行补充;(83~90天)相关技术调研与考察:考察参观美国开展***技术研究的其他研究机构,如*****大学****学院等。
⑤学成回国后的工作/学习计划及工作单位可提供的科研条件 学成回国后我将回到本单位,继续从事相关学科技术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工作思路和理念,通过我校历来对本重点实验室的资助及我们自身科研经费的投入,提升我所在的******实验室的研究层次,提高承担更高级别科研课题的能力及本实验室的研究水平,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
本单位已承诺将对申请人所在实验室的设施配套和科学研究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
第四篇: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管理办法
荆楚理工学院
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管理办法(暂行)
(征求意见稿)
为落实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教师转型提升计划,加快师资队伍建设进程,培养学科(专业)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增进校际间的学术交流,规范国内访问学者的选派与管理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接受单位的选择
1、接受单位必须是国内著名或相关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高等学校(原则上应是“211”或“985”高校)或科研院所。
2、接受学科必须与我校学科发展方向一致,与本人从事专业对口或相近。
3、导师学术造诣必须精深,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二、资助访学的形式
1、教育部、省厅选派:指经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批准的并纳入当年教育部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或湖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的国内访学研修形式。教育部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研修经费由教育部、选派学校、访问学者共同承担,省教育厅国内访问学者计划研修经费由省教育厅、选派学校、访问学者共同承担。
2、学校选派:指学校根据学科专业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需要而组织的由学校资助进行国内访学研修的培训方式。
三、资助访学的时限
入选教师全职脱产参与访学高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完成访学计划和任务,期限一般为一年以内。
四、选派访学的条件
1、由教育部、省厅选派的访学教师,必须具备《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实施办法》或《湖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实施方案》中规定的选派条件,具体方案见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培训交流武汉中心、省教育厅网站或我校人力资源部网页。
2、由学校选派的访学教师,须在我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满5年;须在45周岁以下且在编在岗;近两年考核合格及以上;近三年内无国内外进修、访学及其他外出合作交流经历,并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①政治素质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②专业功底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扎实、教学科研能力较强,能胜任主干课程讲授任务,曾独立主持或参与负责过一次全过程的课题研究并取得成绩;
③发展后劲足,已列入我校重点培养计划的学术带头人后备力量或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④原则上要求具有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五、选派工作的程序
1、公布计划。人力资源部在全院范围内公布我校选派计划、名额和条件;
2、个人申请。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由教育部、省厅选
派的访学教师,填写上级规定的表格;由学校选派的访学教师,填写《荆楚理工学院国内访问学者接受计划申报表》、《荆楚理工学院国内访问学者推荐表》。申请人需自行联系访学高校(科研机构)及导师;
3、院部推荐。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由各院部根据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申请人学习工作计划安排,在学校下达的名额内进行选拔推荐,连同有关材料报人力资源部。
4、人力资源部初审。根据选拔条件及申请材料进行初步审查;
5、专家审议遴选。人力资源部精选教学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相关专家进行审议、遴选与推荐,确定候选人;
6、公示、校领导审批。
五、访问学者的任务
1、访问学者必须与所在院部约定访学任务、研究目标、预期成果、回校工作承诺及违约责任等,签订培养合同。
2、访问学者在外访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取得的学术成果必须以荆楚理工学院为署名单位,必须完成合同约定的访学目标任务,必须符合《国内访问学者学术成果登记表》中的要求;
3、访问学者在外访学期间应积极参与所在访学高校、重点学科的教学科研工作,努力完成导师要求的工作任务,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4、访学结束后,应按要求填写《荆楚理工学院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国内访问学者学术成果登记表》,并提交国内访学相关成果。
六、访学期间的待遇
1、教师外出访学期间,其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
础绩效和福利照发,奖励绩效原则上停发(所在院部有此发放制度的,按制度规定的标准发放)。年终考核、薪级调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原则上不能因不在岗、工作量未达标而受到影响。
2、访学所需培训费、住宿费(学生公寓标准)、交通费(每学期往返一次,火车硬卧)、生活补贴(每天15元,每月按30天、全年按9个月计算),待访学期满回校后统一核算报销。其它费用自理。所在院部也可按本院部的制度另行给予适当补贴。
3、访学期间以荆楚理工学院的名义从事的教学科研活动,所形成的教学科研成果,按学院相关规定获取报酬或奖励。
4、由教育部、省厅选派的访学教师,访学费用分别由教育部教育厅按规定资助,标准详见当年教育厅公布的《湖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实施方案》,研修费用不足部分待教师访学期满,取得访学合格证并通过审核后由学校承担。
5、由学校选派的访学教师,在访学计划启动初期,学校向访学教师先行预支资助经费总额的80%,待教师访学期满,取得访学合格证并通过审核后,再统一核算,将剩余资助经费支付给访学教师。
七、国内访学的管理
1、按访学协议进行管理:访问学者在访学前必须与学校签订协议,明确访学期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年限和违约责任等。未经批准或未与学校签订上述协议的,学校将不予资助,全部费用由其个人承担;
2、访学研修期限:一般为半年或一年,具体期限由所在院部根据工作需要研究决定。
3、访学研修目标及预期成果:选派访问学者应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到接受单位报到之前2周内拟定个人研修目标及预期成果,经所在教研室主任、所在院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教务处、科技处签字,最后送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4、访学期间应遵守接受单位的相关管理制度。外出访学期间由所在院部进行管理。若遇校内年终考核、薪级调标、职称评审、岗位聘用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项,所在院部应指定综合办专人及时通知。
八、国内访学的考核
1、科研处、教务处、人力资源部及所在院(部)对访学教师进行联合考核,对无特殊情况未完成访学任务者,视实际情况追回已资助培养经费,五年内不得申请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及其他任何形式的培训进修。
2、访问学者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学业,并取得接受单位颁发的《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证书》。访学结束后应及时回校报到,并撰写《国内访问学者访学成果总结报告》交教务处。
3、每学期末访问学者应向所在院部领导书面报送学习总结、研修目标完成情况及已形成的研修成果,作为考核的依据之一。
4、访问学者研修目标的完成情况、《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证书》是访问学者访学期间考核的主要依据;若《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考核表》结论不合格,或没有按期取得《高等学校国内访问学者结业证书》,访问学者应如数返还访学期间由学校支付的全部费用。
5、自访学之日起至访学结束后一年内,至少在本专业或相关专
业核心期刊以荆楚理工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独撰或第一作者论文2篇,并在本院部开展专题学术讲座1-2次,所涉及到的报酬按院部相关规定执行。
6、访问结束后未达到考核要求的,考核结果为不称职,访学期间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个人自理,校内待遇按考核不称职的标准发放。
7、访问学者访问结束后必须回校工作5年以上。服务期限内,如因违约调离学校,应双倍返还访学期间由学校支付的全部费用;如因其他原因(组织调动除外)调离学校,应如数返还访学期间由学校支付的全部费用。
九、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此前所印发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相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五篇: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工作管理办法
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以下简称“培训班”)的实施管理,规范培训班组织实施单位、归口管理单位和承办单位的组织管理工作,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培训班是指在中国境内为受援国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技术人员短期培训班,是科技援外的重要形式之一。
第三条 培训班的目的是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工作需要,以国家科技发展战略为目标,帮助发展中国家培养科技人才,促进与发展中国家的科技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推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周边国家双边、多边科技合作与交流。
第四条 培训班的主办单位为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司(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司),国际合作司委托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培训班的组织实施管理工作。
第五条 培训班实行培训承办单位总承包制。国际合作司依据与培训承办单位签订的工作合同进行管理。
第二章 组织机构的职责
第六条 培训班的主办单位为国际合作司。其主要职责:
(一)研究和制定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的方针和政策,编制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计划,制定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管理办法及有关规章制度;
(二)组织对培训班承办单位的资质认定;
(三)组织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的申报、评审和遴选工作,向培训班承办单位下达培训班项目计划;
(四)与培训班承办单位商签培训班合同,办理因发生合同价款调整而商签补充合同等有关事宜,根据培训班合同规定,及时向培训班承办单位拨款;
(五)指导培训班承办单位处理和解决培训班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六)监督检查培训班承办单位履行培训班合同规定的有关义务;
(七)组织对培训班进行质量和履约情况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下一培训班立项和选定培训班承办单位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 培训班组织实施工作由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负责。其主要职责:
(一)协助国际合作司组织培训班承办单位的资质认定工作;
(二)协助国际合作司初审培训班承办单位提交的培训项目申请书、合同书;
(三)协助培训班承办单位做好培训工作,并负责与培训工作有关的对内、外的联络工作;
(四)协助国际合作司跟踪、调查、评估培训班的实施效果;
(五)负责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的统计工作;
(六)建立、管理和维护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网上管理系统;
(七)编写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效果报告。
第八条 归口管理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归口管理单位是指培训班承办单位所隶属的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行业协会主管国际科技合作的有关司、局或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归口管理单位应结合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总体要求,从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征集、遴选和推荐培训班项目;
(二)对本部门、本地区归口管理的培训班承办单位资质认定进行初审;
(三)协助国际合作司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处理本部门、本地区培训班办班事宜;
(四)协助国际合作司和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监督本部门、本地区培训班经费的使用。
第九条
培训班承办单位的主要职责:
(一)贯彻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政策、区域和国别政策,执行我国援外方针政策,遵守外事纪律,履行我国政府间、国际组织合作协议以及其他有关对外协议规定的中方义务和培训合同的责任和义务;
(二)拟定培训方案,编制培训教材,并对其正确性、准确性负责。培训方案须经国际合作司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选定具有良好政治素质和授课技能的教师、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或政府官员作为培训班授课人员;
(四)培训班承办单位不得自行分包或转包培训班。如确有必要将部分工作分包给其他单位,须报国际合作司审核同意,并加强对分包单位的管理与指导。分包不能免除培训班承办单位对培训班承担的责任;
(五)组织实施培训班,安排教学、外出考察和实习活动,做好食、宿等生活安排;
(六)全力保障学员人身、财物和食品卫生安全;
(七)报送培训班相关材料;
(八)向国际合作司报送的所有文件,均应以中文书写并规范行文,注明培训项目全称;报送单位:国际合作司;落款单位:培训班承办单位全称并盖章;行文日期;寄送单位为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第三章 培训班的立项条件
第十条 申报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对国家科技进步和新兴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具有示范性的适用技术领域;
(二)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间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议定书中所确定的合作领域,或我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间科技合作协议书中所确定的合作领域;
(三)通过举办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达到促进技术与经济结合、技术与贸易结合,科技援助与经济援助相结合的目标,使我国的科技和产品不断走向国际市场。
第十一条 资质认定:
(一)申请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任务的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申请承办培训班单位资格,经审查合格,方可申请培训班项目;
(二)国际合作司负责组织对申报单位资质认定,归口管理单位对本部门、本地区培训班申报单位进行资质认定初审;资质认定每年组织一次,一般与项目申报同期进行;
(三)资质认定主要评估申报单位的国际科技合作基础、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等软硬件条件;
(四)资质认定有效期为三年;
(五)认定渠道:
(1)省(市)所属单位,通过各省(市)科技厅(委、局)进行认定初审;
(2)中央、国务院各部委所属单位中央企业、转制院所和其他具有出国任务审批权的单位,通过其科技外事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初审;
(3)国际合作司根据初审结果进行综合平衡,确定认定结果。
第十二条 申请程序:
(一)国际合作司向有关单位下达下技术培训班项目申报通知;
(二)通过资质认定的单位根据申报通知要求,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填写《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申请书》,在每年九月底前申报下一培训班项目;
(三)申请书应加盖本单位和(或)归口管理单位公章后,由归口管理单位正式行文报送国际合作司,寄至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
(四)项目申请渠道与资质认定申请渠道相同。
第十三条 国际合作司批准培训班立项后,与培训班承办单位签订《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工作合同书》。
第四章 培训项目的经费管理
第十四条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对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工作经费由国际合作司支付。
第十五条 培训班的经费管理办法按照国家财政部《举办援外培训班费用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财行[2008]2号)办理。
第十六条 国际合作司签订的培训工作合同和日程安排是培训班进行核算的重要依据。培训班承办单位如擅自变更培训方案和日程安排,其增加的费用由培训班承办单位承担,减少的费用相应扣除,并承担相关责任。
第十七条 国际合作司依据与培训班承办单位签订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工作合同书》,对培训班经费原则上实行预算包干和一次性支付承办费用的管理办法,所支付的费用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
第十八条 根据政府间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议定书中的有关内容,国际合作司可报销部分学员的国际旅费,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五章 附则勤劳的蜜蜂有糖吃
第十九条 本办法仅适用于在国内举办的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国际合作司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方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