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浅谈环保与马克思主义
摘要: 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当今全人类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工业文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基于此,从环保的角度出发,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挖掘其内在的、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将其作为我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理论基础和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法论,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思想中所包含的自然观内涵,对新时期环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
1、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联系是普遍的、无所不在的。“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基础,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具有客观存在性。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人类只是自然界长期发展和不断演变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与自然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着生活和生产资料,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不能违背自然界是人类基础的这个前提。损害了看似与人无联系的自然,就等于损害了人的生存基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并且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他接着既以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为例又以人滥砍滥伐引来洪水的事例进一步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二)事物的本质联系是规律,自然界有自然界的规律。恩格斯强调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特别自本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我们就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三)实践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因素。人在实践中改变自然和社会,同时也促进自身的进化。而自然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人通过劳动改造自然,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劳动。恩格斯明确指出:“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它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最终的本质差别,而造成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人类在劳动的过程中,不能超越自然界所提供的基本条件,我们只能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界,而不能通过劳动去占有自然界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提出“人化的自然”一词,但未做明确解释。那么,正常情况下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应是怎样的呢?他认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规律去促进人类发展的前提。
(四)矛盾是无所不在的,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既从大自然取得生存发展所需的资料,按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又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这是一对非对抗性的矛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类尽管具备通过劳动去改造自然界的这种能力,但是人类永远不可能脱离自然、超越自然。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互利共存,二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绝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的,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只有在尊重客观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我们才能以一种正确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去促进人类和自然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与统一。
2、马克思主义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的恶化,给全世界敲响了警钟,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全方位研究,并提出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为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怎样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自然界对人类生产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他们主张人与自然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而且还认为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人类在开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从大自然中获取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资料的同时,还必须尽到保护大自然的义务,不能单纯地为了人类的发展,去违背自然界规律,而进行野蛮式的开发与破坏。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生产过程中,要重视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并明确人在这种互用存在的关系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有责任积极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人是自为存在的类群,只有准确把握人类既改造自然又属于自然的角色,树立人和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并以此思想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才能避免我们一味追求而忽视自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的高增长。追溯人类历史的起点和发源离不开生产,社会历史的现实内容更离不开生产。生产包含的元素呈现复合多元化,也决定了社会发展是各类生产多元化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全面生产理论,指明全面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以及社会关系的生产。所以,树立全面生产观就是要树立合理协调物的生产、人的生产,以及人的社会关系的生产,具体讲,便是人类的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为前提的,其规模、速度必须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经济、生产活动都必须以不损害自然生态再生产过程的正常机能为前提和保证。全面生产观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重要观点,对解决当今全球生态危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立足于我国实际,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长期以来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急于获得短期的眼前利益,忽视了环境对人的重要性,肆意从主观出发不顾自然的客观规律和承受限度进行生产开发。只要对我国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概括,便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一个迫在眉睫、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客观规律出发,关注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正是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直面的重点工作。从保护生态环境角度改善优化工程技术,将人与技术、自然综合考量,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是对马克思自然观的继承与深化。在我国发展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我国处在并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同时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的相互关系,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并在经济建设活动中,真正化解人与自然的对立矛盾,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统一起来,为全球生态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3、生态危机与社会变革
从全球的角度说,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正在产生诸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和造成严重污染的大量废弃物等不利后果。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和联合发展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后果。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已无法解决这些生态问题,它企图通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实施生态掠夺来缓和生态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利用自己占优势地位的经济、政治、科技等力量,通过让收益内在化和成本外在化,即让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支付它们。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由第三世界的人民和子孙后代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所带来的昂贵成本买单。资本主义其本身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只有社会制度的变革才能根本解决。资本主义私有制产生的生态危机,其实质就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方式,其最终解决要靠绿色革命的方式来建立,即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西方一些环保学派和绿色绿党也看到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价值观念对环境的影响。但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法如:无等级社会、分散化的小生产、生物区域自治、提倡适度消费等方法或是改良主义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是无政府主义的,和空想社会主义一样是无法实现的。恩格斯早就指出:仅仅认识到人类活动引起的后果还远远不够,“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也就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历史运动来解释人类与自然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强调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人类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手段,他们同时强调生产关系对人类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性作用,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者联合起来并消灭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解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晓宇.基于环保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解读,兰州学刊,2012,10.[2]薛明.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当代我国的指导意义.理论探索,2011,8.[3]蔡永海,祝杨军.生态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的比较.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9.[4]张云倩.当代中国生态文明观与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比较研究.吉林大学,2011.
第二篇:我与马克思主义
我与马克思主义
大二开学初,我曾和父亲在电话中讨论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在电话中详尽地和父亲交流一下我在农大的学习和生活,父亲很放心。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时候,我对父亲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虽然从初中政治就开始接触,但却一直认为它只是一门离现实比较遥远的科目,而且很少能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
身为党员的父亲从我的只言片语里觉察到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的忽视,专门给我的QQ留言向我讲述这门课的重要性以及希望我能重视这门课。父亲说,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常常觉得很多东西好像没有用,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才渐渐发觉,原来那些东西是多么重要。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走过的路不可能折回头,想补救已经错过了好时机。父亲说他当年在军校时,老师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十分重视,当时他还觉得这简直是小题大做。等到离开军校,开始在军队的工作后,才知道这门课阐述的深刻的哲学思想是可以让人受用一生的,并且十分感激当初军校教员们的教导和督促!在信的结尾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要我一定端正思想,努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听了父亲的教诲,我开始端正思想,认真学习曾经有所忽略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但,真正让我对这门课有醍醐灌顶式觉悟的是我们的马概老师对我们的教育。
我们的马概老师是一个风趣的极富经验的教师。听过父亲教诲之后决心重视马概课的我,曾经觉得马概课太过深奥,难懂。但我们的马概课的黄旺生老师上课并不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而是用一个个的鲜活事例向我们阐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黄旺生老师的课寓教于乐,生动风趣。常常听得我们开怀大笑,而又在这笑声中轻松地吸收着马概的知识。我将这样的情况说了父亲听后,他鼓励我道:“孩子,听你如此说来,你们的老师是个非常有水平的哲学老师!你要以老师为榜样,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对。”他还对我说:“这么好的老师,这么精彩的课,如果不用心,那就好像一个人登上一座金山却空手而归啊!”
父亲的话深深震颤了我!原来我这些日子以来都是守着一座金山空手而归啊!一股醍醐灌顶式的开悟从我的心灵深处突显开来,从此我像换了一个人,真真正正从思想和态度上重视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继而深深热爱上这门课。每一节课,听黄旺生老师把许多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娓娓道来,真有如坐春风的万分欢喜和惬意!
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学习,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潜移默化地扩大了视野,加深了思想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给我带来了深远意义。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我觉得上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收获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形成的,而且更进一步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我个人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是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将来是有帮助的!这并不是空谈,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它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或多或少都有指导作用。当我们踏上社会,现在所学的都会让你感觉受用的!
下面是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几点心得体会,敬请老师斧正: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正确的学习原则和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也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1、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认真读书,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必要前提。
2、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要联系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去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许许多多的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则,学习的目地全在于运用。所以,我们大学生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1、在思想上要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观不断进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历史上的胜利与成功。永远属于具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人们。中国青年运动80多年和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期,才能有大作为。现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当代中国的大学生也应该以此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和神圣的职责,这是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体现。
2、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地辨明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实际上,客观地正视思想文化、价值趋向多样化的现实情况,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作为青年学生的行动指南,坚持提倡先进文化、先进思想道德的必要性。因为只有统一的代表文化教育前进方向盘的思想感情来凝聚人心,才能使人明荣知耻。胡主席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性里,要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这看起来简单朴实的字眼,却是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体现,是优秀民族文化精髓的凝练。
3、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大学生要自觉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性发展中国家融合起来,增强为祖国统一和为人民服务台的责任感,努力学习,提高本领。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我知道有很多稚嫩之处,敬请老师指导和斧正。总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应该知道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历史以及马克思主义在无产阶级中起的作用!我们现在也许并不需要革命!但我们需要而且应该学习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的方法、严谨的唯物辨证主义!
参考书目:《世界人生价值》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与人生观
马克思主义与人生观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人生观?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社会价值是个人与社会、他人的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的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自我价值是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因此,我们应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要反对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的片面观点,要正确处理个人自我价值与为社会、他人作奉献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论还告诉我们: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是参与社会实践。在当前,就是要投身于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贡献自己的才智,从而使自身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尤其是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目的、意义和道路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内容包括幸福观、苦乐观、生死观、荣辱观、恋爱观等。它是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世界观的制约。
人生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处理个人发展同社会进步的关系,即私与公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各种人生观都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各个时代的各个阶级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生活经历和境遇不同,对人生的意义和目的认识不同,人生观也就必然不同。
评价一种人生观是进步的、革命的,还是落后的、反动的,根本标准就是在于看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资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个人主义,一切从自我出发,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把剥削他人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视为人生的根本目的。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它代表着广大被压迫被剥削者的利益,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因此,无产阶级的人生观是革命的、科学的人生观,它与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的人生观根本对立。无产阶级人生观的特点是集体主义,一切为了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把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视为人生的根本意义和价值,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视为人生最高的目标。
马克思推崇为人类送上光明而牺牲自己的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其实,他自己就是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在马克思人生榜样的感召下,无数后来人追循这种共产主义人生观为人类解放事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毛泽东把这种人生观概括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为人民服务‛、‚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白求恩、张思德、雷锋等无数优秀个人以
他们的人生行为体现着这种人生精神。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自己的作品中写过这样的话:‚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是应当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这是用文学语言表达的对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完美的理解。
其实,个体人生的动力不外两类。第一类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形成的动力。这种动力如果不以损害他人为前提,则可形成狭隘的、短暂的人生动力;如果是建筑在资产阶级极端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以损害他人为前提的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这固然也可以成为人生的动力,但必然会造成社会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因而具有反社会反历史的性质,是应该反对的。第二类是对崇高的价值理想的追求形成的人生动力。它可以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人们为了集体、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人生。这种人生观尤以共产主义人生观最为典型和彻底。一旦人们真正把它当作自己的人生信仰和人生价值选择,它就会成为人生的一种持久的、深刻的动力。
共产主义人生观是马克思依据科学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出的人生结论。即使在尚未达到共产主义的历史阶段也应提倡这种人生观。因为这种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可以升华人生境界推动历史前进。但是,马克思从来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例如你们应该彼此互爱呀,不要做利已主义者呀等等;相反,他们清楚地知道,无论利已主义还是自
我牺牲,都是一定条件下个人自我实现的一种必要形式。‛马克思主张一切从现有的历史条件出发,脚踏实地地做好现阶段的工作,既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又有科学的、现实的人生态度;即不超越历史允许的程度,又不失去理想。在这种人生过程和历史过程中,共产主义人生观无疑是人生最强大的推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从不反对个人价值和个人幸福。‚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本身也不能得到解放。‛个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出发点和承担者。关键的理解在于这里的‚每一个人 ‛指的是一切个体,不是少数人,而是全人类。‚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不是要缩减个人需要,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是要限制或拒绝满足这些需要,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民的一切需要。‛马克思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通过为人类解放事业工作体会到了最大的幸福。同时,他也热爱生活、珍视生活。他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有贫寒但温暖的家庭;他会为得到一笔小小的生活补贴而高兴,也会在与儿女无邪的游戏中开怀大笑。马克思是一个真正的人。
崔屹
090400210 自 01
第四篇: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马原讨论题:关于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
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渊远流长,有着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也有特定的价值和功能。那么,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二者之间有没有共同点与不同点呢?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该问题的讨论。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关系: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同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思想,他们作为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的。他认为物质是第一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即存在决定思维。这种观念引导我们公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我们能够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事情从实际出发,客观踏实的走好每一步。
而关于宗教信仰这一问题,它是一种客观唯心的表现。举一个常见例子,西方社会人们都信奉耶稣,信奉上帝,从这一层面来说,宗教信仰是以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即思维决定存在。它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能够引人向善,改善人们的行为等。从我的观点来说,我是不反对一个人有宗教信仰的。西方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在把物理学研究到登峰造极地步后,晚年开始研究神学,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牛顿认为以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一些现象,就连他自己提出的理论都无法完美的解释世界和宇宙,所以,由此可见唯心主义可以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可见,宗教信仰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它在特定的时期也是有着自己的特殊作用的。
因此,我认为,宗教信仰和马克思主义在一些方面来说,可以是互补的,唯心主义、唯物主义都不能从绝对的层面来说谁对谁错,即使我们信奉唯物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唯心主义为我们带来的巨大作用。所以,二者是相互补充的。无论是宗教信仰也好,马克思主义也好,都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的学习与认知。
宗教信仰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
相同:
1、二者都作为一种世界观,知道我们正确的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2、二者都在精神上能够为人指引方向,引人奋进。
3、二者都是统治者维护社会稳定、巩固自己统治地位的重要方式。
4、在二者的影响下,都曾引导社会发生过重大变革。如十月革命,文艺复兴。
5、随着社会的进步,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向前迈进着,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理论与实践。
不同:
1、宗教信仰主要以唯心主义为主,马克思主义以唯物主义为主。
2、宗教信仰是无神论,马克思主义是有神论。
3、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些宗教信仰已经迂腐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五篇: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儒学与马克思主义
翻开世界史,就是不同文明兴起、衰落、融合的过程。任何一种单质文明都难以靠自身的力量克服其固有的缺陷而长盛不衰。古代埃及、希腊、巴比伦、印度、罗马都证明了这一点。较之其他文明,中华文明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几千年一脉相承,延绵不绝。随着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兴起,在一连串灾难和失败后,我们陷入了极度的困难之中。和西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相比,我们的文明也暴露了他固有的缺陷。我们的文明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幸而我们民族固有的文明特质使我们警醒,开始与西方文明融合,重塑民族精神,并最终获得新生,而这个西方文明只可以是马克思主义
西方文明在中国传播的非常缓慢,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以后,西方列强就不遗余力的企图用西方先进文明代替所谓土著文明,印度就是最好的例子。但中华民族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民族自尊心使这种企图很难实现。随着西方资本的不断入侵,虽然我们也接受了诸如选举、议会、责任内阁等,但纯粹是形式主义,是一场闹剧。中华文明把天下为公,以天下为己任作为价值之本,以仁义克己为立身之本,以仁政爱民为执政之本,以忠君报国为道德之本,以中庸和谐、宁静淡泊为自由之本。相比之下,个人主意,个人奋斗则不是君子所为。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的巨大反差,要使中国人接受西方文明是很困难的。有些人简单的认为西方文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认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西方文明。实际上,西方文明最有价值的那些东西,如理性精神,科学精神,民主共和传统最初是在古希腊奴隶制社会里孕育而成;而独立自由的爱好和追求,则来源于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人道主义精神则来源于基督教,正是这些精神提供了条件。历史证明一些基本的文明特质是超民族,超社会历史形态的。理性精神、民主共和精神可以在资本主义社会扎根,也可以在奴隶社会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