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时间:2019-05-13 21:37: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第一篇: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同学们:

首先欢迎你参加鹿鸣文社的这次讨论活动。这次讨论的主题是“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有的同学或许认为这个论题太笼统朦胧,苏轼是一个中国古代文人却与当代知识分子有何瓜葛?请听我慢慢道来。同时请在听时关注以下这三个问题:

1.怎样看待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对我们有什么现实价值意义?

2.你认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缺失了什么?

3.我们大学生又缺失了什么,又如何弥救?

谈到苏轼,恐怕在座的同学没有一位对他陌生,我甚至可以断言,各位还对他十分喜爱、十分了解。苏轼本人的确是受到中国自古至今每一个阶层的普遍尊敬和爱戴。林语堂先生本人就对苏轼推崇备至。他有本十分著名的《苏东坡传》,写得真好,在书中序言中先生说:“我认为我完全知道苏东坡,因为我了解他。我了解他,因为我喜爱他。我们未尝不可以说,苏东坡是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是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伟大的书法家,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好开玩笑的人。我们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他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林语堂先生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我自己也是一个东坡的崇拜者,苏东坡是我认为最完美的文化偶像。我读他的诗词散文,读着自然亲切,他就在我的心灵之中与我对话,因而我完全没有把他当作一个距我们一千多年的古人看待。我见过东坡画像,他的形象几乎和我想象的一样。他的才华体现在诗文书画之中却没有一种让我高山仰止的感觉。他是我的一位故友、忘年交,一位白发知己。他说过一句话很有意思:“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我想我算一个吧!我喜爱东坡更是因为他不但是中国一位伟大的文豪,而且他的一生最能代表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和坎坷经历,最能体现传统知识分子的品格、操守、才华、性格、人生经历和信仰追求。我认为在他身上体现着人与道的统一,儒释道精神的统一,道统与政捅的统一。所谓人与道的同意是指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将“明道救世”“士志于道”“守死善道”作为生命的己证。人与文的同意是做人作文达到了人如其文,文如其人,人文相辅,文人相照的和谐地步。儒释道精神的统一是苏轼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氛围中自觉地将儒家的积极入世与道家自然与简化人生和佛家的超越人生三位一体,和谐统一。道统与政统的统一是指将儒的内圣外王与治国安邦平天下统一。而我们今天注重挖掘的是苏轼的现代意义,是因为我本人是一个文化实用主义者,我反对单一浅见地待古人及传统文化,反对将其作为古董或是炫耀才华的资本,我认为对待古人及传统文化必须赋予其现实现代的人文关怀关注,从而使其具有现实现代的价值意义。

苏轼的一生也具有现代意义,他本人也具有现代精神,如果我们不觉得诸如民主、法制、自由、开放、人道主义、改革、女权主义的现代词汇用得太滥的话,放在苏轼身上完全符合。苏轼的现代性是他的文化人格具有代表性,不限于时代和群体,能代表中国精神,无论是古代知识分子和近现当代知识分子,他是穿越中国知识分子整体性,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延续性的。下面我就截取苏轼人生一个重要的时期,即从乌台诗案到苏轼离开黄州,来谈以下我对苏轼的个人见解。

乌台诗案是什么呢?有人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狱。当时的当权大臣诬称苏轼以诗讽刺朝廷,污蔑新法,冒犯皇上,弄得连宋神宗本人也郁闷不已。比如有人用苏轼诗中咏松桧诗:“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蛰龙知。”恶毒攻击说:“苏轼有不臣之心,陛下飞龙在天,而苏轼以为不知己,而求知于底下的蛰龙,这不是想谋反吗?”神宗说:“诗人之词怎么能如此理解呢?他不过是咏松桧而已,干我甚事?”那位又说:“龙者,只有人君可谓,人臣不可称龙。”神宗说:“自古称龙者多矣,如孔明卧龙,荀氏八龙,也都不是人君。”攻击苏轼的也大都如此曲解,可谓荒唐可笑。余秋雨《山居笔记》中有《苏东坡突围》一文,对此案有详细独到的见解,我不赘述。苏轼一生遭遇过三次贬官,黄州、惠州、澹州,越来越远,最后被贬到海南岛去了,死的第二年才渡海北还。他处在北宋,处在一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朝代,处在新旧两党纷争不止的时代,他既不从属于新党,又不支持旧当,他有他自己的政治见解。因此两党不管哪个当权,都不喜欢他,他在政治上也永远是一个失意者。我们会说他在现实人生之中是一个胜利者,我看不然。又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永远豪放的诗人词客,一个乐观的诗人,我亦认为不然。我读苏东坡的诗词始终有一种感觉,所谓的真正的豪放只是生活的一时,而真实的惆怅却是生命的一世。如公认是豪放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许前半阙该是一位关西大汉手执铁琵琶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后来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近乎难以释怀的惆怅了。我们再读《定**》:“莫听穿林打叶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是一种近乎豪放的难言的孤独与不屈。

作者:叛逆天尊

2007-3-20 10: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寂寞沙洲冷。”什么味道?《临江仙?夜归临皋》:“夜饮东坡醒交醉,归来仿佛三更„„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也是难以言表的愁苦与奋力的解脱。《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杜宇一声春晓。”一种空灵之美与空灵的迷茫。以上的词都是苏轼在黄州所作。我读罢总有一种乐晓之后彻入心界的孤独与惆怅。但苏词中总有一种弥足可贵的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这种超越的力量让我们读着乐而不为所惑,哀而不为所伤。这种从喜到悲再到喜的感情圈中徘徊。前者的喜是无意识的喜,后者的喜却是超越悲苦之后的喜。我们现代人很难再有苏轼这种在现实生活中的诗意的情怀和自然的乐趣了,然而我们同时也必须看到,东坡心灵最真诚最美好表达的诗词背后又是怎样一种人生,我们不应盲目地认为苏轼永远在诗化的生活状态中:这不可能。正如李白醉中作诗,而李白一天到晚却都是长醉不醒的吗?李白只说:“但愿长醉不复醒。”让我震动的是,素食永远是一个主流之外的官员,永远是一个处在边缘的文人,永远是一个流亡者。他长期远远地贬官在外,从某种意义上未尝不可以认为是某种文化的象征,像一只飘渺的孤鸿,此身此心永远不得安宁。我认为,不管是古代还是当代,知识分子,任何一个尊重自己的知识分子,都应该是也永远是一个流亡者。知识分子本身就是流亡者,就是边缘地带的边缘人,是永远对显示质疑和批判的角色。流亡就以为着边缘,边缘就意味着独立。苏东坡,还有知识分子,当代的知识分子,不隶属于任何党派,这样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立场、观点,就是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的孤鸿。他是真正守住内心净土的,是真正保持了中国传统士的精神,这对当代知识分子尤为可贵。而且,苏东坡一生都没有松懈,为国为民也为内心的道义贡献了自己一生的心力。东坡敬慕屈原,写过大量咏屈原及其精神的诗文,但他没有像屈原那样:“世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姿态投江以死、以死明志、以死殉道、以死报国报臣,他也没有像渔文那样“沧清沧浊”。他敬慕陶渊明,写过和陶的拟古诗,但他没有像陶那样归隐山林,啸傲江湖。他何曾不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但他没有那样做,至死都没有,他的一生都在为儒家治国安邦平天下的理想奋斗,都在以积极出世的心态完成他内心的使命,至死不渝,一生都在效仿守死善道的精神,敢于以死相谏,以死相争,因为他相信道高于势,非势高于道。苏轼十分欣赏北宋名相范仲淹。范仲淹一生也因谏议三次贬官,当时知识分子认为他一次比一次光荣。第一次贬官,僚友为他送行说:“此行极光。”第二次说:“此行愈光。”第三次说:“此行尤光。”所以他对送行者说:“仲淹前后三光矣。”在他第三次遭贬时所作的《答灵乌赋》中有两句千古名言:“宁鸣而生,不默而死。”认为诤谏守道,用现在的话来说执行他的话语权是他们的天职。苏轼他自己也愿做一个“宁鸣而生,不默而死”的人物。在我读的每一本苏轼传记中都记载有这样一件事:东坡童年之时,他母亲程氏教他读《后汉书》,读到了《范滂传》。范滂何许人也?东汉晚期,宦官专政,太学生不满朝政腐败和宦官把持朝政,举行运动抗议,遭到了残酷镇压。范滂和当时的李庸、陈蕃都有:“欲以天下风教为己任”有“澄民天下志”,在范滂即将受刑与其母决绝时,他母亲说:“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既有令名,复求芳寿,可得兼乎?”小苏轼听到这里说:“母亲,我长大作范滂,您舍得我去死而做滂母吗?“他母亲毅然回答:“汝能为滂,吾顾能为滂母耶?”苏轼听到这里更激动地回答:“亦奋后有当世之志。”这句话终苏轼一生。什么是当世之志?我们要从苏轼身上学习的并不是以死谏君,以死抗争的形式,当然必要时是行的,我们知识分子学习的是这种精神,这种奋厉有当世之志的精神。正是因为这种当世之志,成全了苏东坡的人格,成全了他的文学,使他用一种诗意的情怀度过了他人生之中漫漫的孤苦无依的长夜,使他一生都背负着儒家淑世的精神没有陷入彻底的享乐主义与混世厌世主义,使他坚持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信仰,扬弃了佛教的虚无最终打破了对佛教的信仰。他没有遗憾没有牵挂地离开,以一种极为平静的方式离开。他是真正的中国知识分子。

作者:叛逆天尊

2007-3-20 10: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生活在当代的我们读苏轼,不得不反思我们当代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在西方称作“社会的良知良心”,在中国亦然。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分子已远远不是与劳动者相对的劳心者,而是作为人类最精粹文化的载体,他本身的价值不可估量,而这种价值的发挥却依赖于知识分子本人的良知良心。这良知良心已经远不是道德范畴里的良知良心,而是在社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中做出的良好感知和选择。

记得以色列学者康菲诺综合各家对知识分子的研究,将知识分子阶层划分为以下五点:

1. 对于公的一切问题,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政治方面的问题,都抱着深切的关怀。

2. 这一阶层常怀有负罪感,因此认为国家之事及上述一切问题的解决都是他们的个人责任。

3. 倾向于把一切政治、社会问题看作道德问题。

4. 无论在思想和生活上,这一阶层都觉得有义务对一切问题找出最后的逻辑的回答。

5. 他们深信社会现状的不合理,应加以改正。

而据我所知,现在大多数人包括知识分子本身都对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抱着十分失望、厌恶和鄙视的态度。或许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对知识分子要求十分高而非八九分高,但不可否认的,中国当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实在不像话。这些知识分子我认为有三大缺点:一是缺失个人才学即知识分子个性,二是屈从于权威,包括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三是缺失知识分子精神的传统。

一、缺失知识分子的个性。他们正如哈耶克所说,在大部分问题上,他们接受的意见都是现成意见,他们就是生来被哄骗的。无论接受哪一套思想都同样感到满意。他们被政治和物质双重愚化了。而他们自己就是自我和他人的启蒙者、导师,可惜这个启蒙者、导师被异端谋杀了。死了,他们也只得投降,成了惟命是从唯马首唯政治物质唯官商是瞻的奴隶。

二、屈从于权威。这种权包括(我认为)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先说政治权威和经济权威。先说政治权威,举个例子来说,五四时期成名和那些作家到建国之后为何集体失语了?他们之中的大多数屈从了当时政治的权威,大多数缴械投降了。这无疑是中国知识分子一个致命的缺点。也正是因为政治权威,他们丧失了话语权。话语权是什么?并不是单单一个说话的权力,说:“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说“我吃饱了。”而是说真话,说直言,说逆耳之言,说批评辩驳之言的权利。试看当今之中国或试看当今之师大,我们有吗?不能说没有,很少!为话语权的抗争是知识分子一个悲壮的抗争,也是无谓于权力权威压制的正义公平的抗争。正如孟子所说,用浩然之气,与大人说话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我们不要“不敢言而敢怒”,我们同样要敢言也敢怒。我不相信还有这么一件事,就是梁漱溟先生与毛泽东在1953年的那次所谓“雅量之争”。梁漱溟先生在毛泽东无故臭骂他又将其扣上思想反动,反对党的总路线,伪君子等帽子之后,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持自己的清白,坚持为自己的辩解,坚持自己的话语权,在全场都要将他轰下台他又坚持发言说:“我只想利用这次发言,检验一下共产党,检验一下毛主席有无雅量,更检验一下我自己。”这件事在现在读起尚觉不可思议,何况当时!这就是被称为:“独行独立,一代立声”的梁漱溟先生,就是被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保持了儒者的传统与骨气的“最后的儒家”梁漱溟先生!这种不屈于政治权威的斗争形式,我们可以理解,但这种精神在当代知识分子中又存有多少!另外,我认为中国知识分子还屈从于经济的权威。物欲。无余的泛滥使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从美好的理想化到赤裸裸的低俗的现实化。知识分子活动已并不像知识活动本身那样,去解答社会公众的疑惑,改善包括自己在内的公众的生命际遇或者替公众找回精神依托,而是仅仅为了成就自己,获什么奖,或使作品成为标志性作品。同时,世俗媚俗低俗趋向使人不堪想象,知识分子本身有沦落为官、商、高层或痞子流氓附庸的危险。这严重偏离了知识分子本身的方向。使他们不再有“奋厉有当世之志”,不再有深切地关注社会,不再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感,却只转向了无余本身,他们迷失了,没有了理想的方向或许堕落了,抛弃了这理想的方向。

作者:叛逆天尊

2007-3-20 10:59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三、我认为中国知识分子缺失精神的依托,缺失传统积极的精神,这就造成他们传统精神的缺失。刘文森或许从一个方面分析了缺失传统精神的原因。他用了一个词“博物馆”。他认为在中国,人民取得胜利之后,建立人民传统要与传统相对抗,人民并没有毁掉与传统相涉的东西,而是建立博物馆,将传统的东西供奉起来。孔子便为典型。在中国各地,儒家的庙宇得到了很好的修复和保护,其目的并不是要复兴儒学传统,而是仅仅将其作为历史收藏物从而将其从现实的文化中驱逐出去。其实被埋藏被收藏的并不是孔子一人,1949年以后,相当多的主流以外的传统被以博物馆的方式供奉起来,在保留其名号的同时,实际上截断了其精神延续。鲁迅也难逃此劫,他的命运具有典型性。他被冠以现代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革命家的封号,被变成了一尊镀金的菩萨,熠熠生辉,在中国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无数学者对这尊菩萨进行指指点点式的研究。然而这尊菩萨已死,没有了生机,任怎样解释都可以。我们怀疑,我们真正了解鲁迅精神吗?这种不可避免的博物馆潮流,传统的际遇可想而知,中国知识分子亦然。中国知识分子逃离传统,对传统精华敬而远之,因为他们本身也以同样的方式,被可悲地驱逐出传统文化中了,这实际上抹去了中国知识分子名号而使其徒具空壳面具。

也许正因为上述三点原因,使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脱离了现实,缺乏责任感,缺乏中国士志于道的当世之志,成为沦落在边缘地带而不知的可怜虫,他们超越不了自己,超越不了这个时代。

我们大学生也作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现状如何呢?我可以一言以蔽之:我们都是病梅。有些病梅还可以挽救,有些已经病入膏肓不可救药了。

我认为从苏轼身上更能看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冲突。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不许重新构建中国知识人的传统。这种构建的传统不是完全的复古。而是拿来主义式的复古。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知识分子精神的沉淀积累,有许多精华纯粹值得我们学习、弘扬、传承、发展和创新。中国的文革和二十年改革开放达成的文化负面效果,几乎摧毁中国知识人的传统,这种知识人的传统,而不是典籍中记载的传统濒临灭绝。我们不应期待一个精神或思想大师导师领袖来引导我们,那些只是古代仁政明君愿望的现代变形,我们必须自醒,我们必须自救。我们这一代知识人必须去做,而且要做好,否则以后造成的传统文化的断层将越来越大,做时将难上加难。

我个人坚持认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不是经济的复兴而是中华文化的复兴,中华文化的复兴首先不是中国文化本身自觉的复兴,而是作为载体的传统文化知识人的复兴。这个过程,讲师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包括我们)一个更为长远的理想与冲突。

最后我只愿用一位儒家信徒在他生命即将失去时说的一句名言来结束全文,这句名言也为苏东坡所激赏: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可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楚明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回复: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可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第二篇:从苏轼谈张良

从苏轼谈张良

“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这是苏轼眼中的张良,苏轼认为豪杰绝非拔剑而起,挺身而斗,那只是匹夫之勇,不足道也。真豪杰应有临辱而不惊,无故加辱而不怒。应能忍。

何谓‘忍’,忍如刀刃在心头而不形于色。韩信因能忍胯下之辱而成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一代军神,勾践应能忍亡国屈身为卒之辱而灭吴国,刘邦应能忍淮阴称王而一统天下,司马迁应能忍宫刑之辱而成一家之绝唱。他们都因为能忍常人不能忍而取得成功,所以,能成大事者必有大忍。

众多史学家都认为张良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得到了黄石老人的《太公兵法》。可苏轼不这么看,他认为黄石老人教张良的不仅仅是《太公兵法》,更重要的是忍。当张良一而再再而三的为黄石老人拾鞋时,他也没有显得厌烦,还为老人穿上那只鞋子。即便自己祖上三代为相是贵族之后,也没有嫌弃。张良能忍小忿而就大谋,这才是他能成功的重要原因。

项羽之所以败,不在于他没有能力,因为他不能忍,即便他力能扛鼎又有何用呢?那只不过是匹夫之勇;刘邦之所以能取得天下,不在于他的功夫怎么了得,因为他能礼贤下士,能忍项羽所不能忍,所以他能成为楚汉之争的胜者。

我们呢?生活在现代的人们,难道我们就不需要忍吗?我看未必啊,当你的顶头上司对你呵斥时难道你就甩门一走了之吗?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当你哪天发现自己不能再忍了,你就想想你的家庭,你的责任,或许那时你就能忍了。

忍不是屈服别人,忍是为自己蓄积力量等待下一刻爆发,如果你被人诬陷,你就忍忍吧;

忍不是害怕什么,忍正是你不害怕的表现,如果你忍了,正说明你掌握了真理;忍不是你做错了,忍是为了你的亲人不受伤害,如果家人误解你责骂你了,不要顶嘴,宁可自己忍,不伤父母心啊!现在你还说我们不需要忍吗?

我想应该把忍字当做一种文化传承下去,因为忍不仅是古人需要的,我们需要的,也是下一代人所需要的。

南京市建邺高级中学高三:清逸111

第三篇:心理专家谈强迫症人的心理冲突

强迫症人心理冲突的来源是什么?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是强迫症状的最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当头脑中闪过某些不良的强迫观念时,强迫症朋友往往就会纠结于某些强迫观念而忽略当下该做的事情,并强行控制自己去打消这些不良的念头,但导致的结果却是越想控制越难控制,越难控制又越想控制,这两股力量斗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心理冲突的产生,这就是强迫症的本质。

强迫行为也是如此,如当事人本身并不愿意去做某件事情,但当他真的不去做时有发现自己内心感到非常的焦虑不安,又不得不去做,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心的紧张与焦虑得到暂时的缓解,这就是强迫行为发生的心理动力。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只是对于多数人而言并没有成为心理冲突产生的因素,而对于强迫症人而言,却总要把这种正常的心理与行为反应视为不正常,从而成为心理冲突产生的重要来源,那么为什么这些生活中本来很正常的事情在强迫症人眼里会成为不正常并成为心理冲突的来源呢?

上海神光心理咨询中心专家小组通过对大量的临床案例分析研究发现,这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在于个体内在的人格特质,强迫症朋友往往都对自己有比较完美的高标准、高要求,做事都力求完美,不能接受有任何的瑕疵,这种过度的完满主义导致在生活中总是觉得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好,而且在主观上会产生焦虑、内疚、自责等情绪体验,当这些情绪体验会在某些人格特质下被无限放大,并最终成为引发心理冲突的重要心理根源,因此,强迫症导致强迫症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还是在于自身的人格因素。

第四篇: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论文

论文关键词:托尔斯泰《复活》宗教思想博爱道德自我完善

论文摘要: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一方面,它深受东正教福音教义的影响,理想主义色彩相当浓厚;另一方面,无情的现实又不断侵蚀和冲击着它。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托尔斯泰的内心时刻道受着痛苦的煎熬,他的文学作品《复活》深刻而直观的反映了这一点。

宗教思想是托尔斯泰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理解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尤其是其中所折射出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无论是对托尔斯泰研究还是对与他同时期的其他西方文学家及其作品的研究,都意义重大。为了生动、具体地再现托尔斯泰宗教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本文拟以小说《复活》为例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上帝法则

“理性,爱叶罪恶卜暴力”。对这个图式中罪恶,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一是用“理性、爱”去挽救;二是用“暴力”去摧毁。当然,不同的人基于自身不同的思想、立场和经历会采取不同的方式。那么,对上述问题,作为一代文豪的托尔斯泰又持怎样的态度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回到托尔斯泰主义中来。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结合个人、结合俄国和西方以及整个世界的历史和现实、结合各民族、各时代的社会思想和人生哲学,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对比和选择,最终形成的学说。这个学说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均源自东正教的福音教义,其精神实质也是与原始基督教一脉相承的。一直以来,托尔斯泰都固守着东正教的福音教义,然而现实却总是在不断地解构,摧毁它。但即便如此,托尔斯泰仍然向前探索着。

在托尔斯泰主义中,“勿以暴力抗恶”是其基本思想,同时“博爱”的精神也贯穿其中。它一方面反对以恶抗恶,另一方面又主张用“人类爱”去宽恕,去感化。托尔斯泰反复声明:“勿以暴力抗恶,决不是任暴行肆虐,而是真正根除暴行和罪恶所用的方法就是理性和爱。”理想和现实的冲突由此使得托尔斯泰选择了这样的一种特殊方式。

“勿以暴力抗恶”和“人类爱”是托尔斯泰宗教思想道德学说的重要方面。对于“勿以暴力抗恶”托尔斯泰自己也做了如下的阐释:“暴力产生暴力,避免暴力的唯一手段只有不参加暴力。要使人们摆脱恶劣的社会制度,也只有一种方法,就是禁止暴力。”在《复活》中,托尔斯泰反对主张用暴力的革命者,而对那些道德改善的人倍加赞赏。他塑造的众多的革命者,虽然赋予他们的政治理想不尽相同,但托尔斯泰只肯定那些具有人道主义思想、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人。如革命者“西蒙松”就是其中最明显的表现者之一。托尔斯泰在这部作品里,自己也形成了一种“宗教性学说”,即“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活的,根本没有死的东西,所以我认为是死的和无机物体无非是我的所不能理解的一个宏大的有机体的某些部分而已。因此人作为这个大有机体的小部分,其任务维护……生命……他认为消灭活物是犯罪,才反对战争和死刑,不但反对用任何方式杀人,甚至反对屠宰牲畜”。关于婚姻,作者认为西蒙松推崇的是柏拉图式的爱情,他之所以与玛丝洛娃结婚,不是出于内心的激情,而是一种道德的行为:帮助她,减轻她的厄运。另一个人是农民出身的革命者纳巴托夫,他自称是“共产主义者”,但主张的却是“改良主义”道路。他认为“革命不应当摧毁整个大厦,只应当把这个美丽、坚固、宏伟,为他所热烈喜爱的古老大厦的内部任务换个方式分配一下罢了。肯定地说,这样的革命者是不彻底的,改良的道路就如昙花一现,匆忙而又短暂。

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说过:“托尔斯泰的思想反映了幻想的不成熟,政治素养的缺乏和革命的软弱”。他主张的不以暴力抗恶也是俄国第一次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人们虽无法抹杀这个学说的局限性,但是,不以暴力抗恶并不表示不抗恶。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托尔斯泰算是一个理想的革命者,他否定现存的以暴力(不仅指武力,更多的指强权、邪恶等政治行为)为中心的世界法则而确立了建立在现实观照和理论阐述基础上的“上帝法则”即“爱的法则”。

二爱的法则

“爱的法则”又是怎样体现的呢?总的说来,托尔斯泰所主张的“博爱”思想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爱自己、爱别人、爱仇敌、爱一切人,只有所有的人都相亲相爱,那么一个道德完善的、没有暴力的宁静而永恒的宗法制社会就会出现。这是托尔斯泰一生苦苦探索的理想。他认为,要推倒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彼此阻碍的高墙,唯一的办法就是人们都从“爱”出发。一方面,贵族老爷减少对农民的剥削,少收地租,或者放弃私有财产,靠自己的劳动生活。另一方面,农奴也“不以暴力抗恶”。如此,他们之间便可以和睦相处。写于作者晚期的《复活》已充分地体现出托尔斯泰已经由贵族立场转到了宗法制农民的观点上来。小说的第二部分集中写聂赫留朵夫处理“土地”的问题。尽管从结果来看,聂赫留朵夫的种种改革方案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他的所作也无法让人们理解。然而在处理过程中,托尔斯泰却认识到,人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人民仅有的能够用来养家活口的土地被地主夺去。他借聂赫留朵夫之口:“只有消灭土地私有,土地才不会像现在这样荒废”“现在那些地主就像狗霸马槽一样,既不会让种的人来种,自己也不会耕耘土地。”在这里,托尔斯泰深刻的揭露了土地占有制的实质。他从“爱”的基地出发,力图来解决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虽然结果可想而知,但从中也体现出托尔斯泰的精神探索,一条爱的探索之路。

不仅如此,爱的学说在不断地延伸着它的基本含义:一切从“爱”出发。“道德的自我完善,博爱,勿以暴力抗恶”等救世良方都在“宗教”的大题目下衍生开来。“主的旨意,就是让我们相亲相爱。我们的最高理想境界就是追寻“一个道德完善的,没有暴力的宁静而永恒的大国世界—天国。

托尔斯泰不仅用“爱”去解决贵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接下去还力图用“爱”让每个人实现自生的道德完善。用“爱”去宽恕一切的罪恶。在《天国在你的心中》一文里,托尔斯泰明确提出:“只要人人开始尽其天职。只要人人开始照着其内心中的良知生活,那样,一切的心灵都在渴望着的‘天国’,不久就会到了……”内心中的良知又指什么呢?这就是原始基督教教义中的各种教条。一言以敝之,即“爱”的法则。原始基督教教义宣扬的是: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的本性就是有罪的应该通过忏悔把心奉献给上帝,而不是强调牺牲和烦琐的礼仪、上帝能够拯救人类的灵魂·····一直以来,托尔斯泰遵照原始基督教教义来立足于现实。然而,现实中的一切却在无情地摧毁他所构造的梦想。托尔斯泰在寻找它的精神拯救之路。《复活》中体现出的腐朽的国家制度,虚伪的教会制度,不平等的一切因素都在解构托尔斯泰的“爱”的法则。托尔斯泰开始走向他的精神拯救之路。

三精神拯救之路

随着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在俄国的迅猛发展,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以西方资本和俄国宗法制农民为代表的两种文化不断冲突。托尔斯泰的思想也因此出现了以文化冲突为核心的严重危机。一方面反对俄国的政府教会,另一方面反对西方的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在长久的现实探索而不得出路之后。在用一切西方哲学和科学学说都无能解释和摆脱这种莫名的仿徨和恐惧之后,托尔斯泰终于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启示下找到了潜藏在他的灵魂和意识深处的情结所在,即“对上帝的虔诚和热爱”。这是俄罗斯民族所特有的俄罗斯精神。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冲突、现实的冲击、思想的变化使得托尔斯泰相信上帝。上帝指引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于是在《复活》里托尔斯泰在“博爱”的前提下,以“道德的自我完善”为新药,让他笔下的男女主人公通过“忏悔”和“宽恕”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托尔斯泰企图通过两人的复活来体现他所提倡的道德自我完善,让“爱”在人物身上充分体现。然而现实却并没有让他实现这个愿望。在此,我们不能不说是现实的虚伪让托尔斯泰选择了这样的道路。我们也不能不说是现实的伪基督教义歪曲,裹读了原始基督教教义,使得托尔斯泰走上了这样的道路。托尔斯泰只能从《福音书》中去寻找真正的宗教真理。可是现实总在抹杀这个真理。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思想被现实无情地毁灭更痛苦的呢?是的,痛苦也罢,托尔斯泰始终没有退缩。他公然地反对世俗的教会,反对虚伪的、庸俗的和形式化的宗教仪式。他以第一人称“我”作为“我们的上层社会”的泛指,辛辣地揭露道:“我们都是弟兄,可是我却拿了薪傣去宣传一种我自己并不相信的伪基督教义。我拿了薪傣,当着牧师和主教,在一个对人们十分重要的问题上欺骗人们。”托尔斯泰用《复活》第39章的“礼拜”仪式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伪基督教义的虚伪。作者看来本应庄严,肃穆的仪式过程却充满了“喧哗与骚动”。本应虔诚崇拜的信徒却便得滑稽可笑。事实上,他的所做的一切正是基督教所禁止的读神法术,所有这些用基督教名义干出来的事情正是对基督教本人的嘲弄。托尔斯泰在《复活》里,以精神宗教的名义公开背弃教会,甚至对发送《圣经》却不得真谛的牧师嗤之以鼻,同时得出“基督教不是神仙学,而是对于生活的最新理解”。所谓最新理解,也就是说,信仰只存在于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对于“上帝”,他认为上帝以何种形式存在只在于个人的理解。他否认传统基督教所决定的上帝存在,也就是说,他不把上帝理解为万物的本源和世界的主宰即物质的而是理解为赋予所有生命以“意义”的某种精神事物;或者说是人之所以为“人”而共同遵守的一种法,即“爱”。于是,我们发现这似乎又回到了“爱的法则”上来。我们看到托尔斯泰在《复活》中通过男女主人公的道德自我完善来宣扬他的博爱精神。在《复活》中宣扬他的宗教哲学去寻找真正的宗教真理。他不断地撕掉罩在国家教会,法律,道德之上的庄严而虚伪的面纱,不断地阐述着生活给予我们的新理解。

人是矛盾的共同体,现实与理想的冲突,理性与情感的碰撞,真理与谬论的对立。人,只要是生活在社会中的就不可能不牵涉到矛盾中去。因为存在矛盾,也因为人总是企图去解决矛盾,所以痛苦也就难免。托尔斯泰并非圣贤,在屡屡出现的矛盾中他感到了苦闷,他的一生就是想为他们寻找人间的伊甸园—小国寡民,清欲无为的宗法制庄园里的完满的理想生活之路。因此,他反对沙皇和教会,反“文明”与“进步”,反对裹读原始宗教界的伪宗教。他从《福音书》中找答案,并由此开始他的救世良方。但是,一切可行吗?托尔斯泰一方面对沙皇专制制度进行激烈地抨击与揭露,而另一方面却是对恶的不抵抗。在他的作品中,他抨击和反抗的余音,不是号召农民起来与罪恶制度作斗争的密锣紧鼓,而是软弱无力的宗教说教和幻想中企求解决矛盾的陈词的喋喋不休声。现实验证了这些方法的无效性。可是,托尔斯泰仍然将“爱”的学说不断延伸,赋予爱神奇的力量。他让爱来惩罚人,代替上帝惩罚安娜。“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他让爱来救人,彼埃尔与法国将军对视的一霎那,挽救了他的生命。他还让爱来使人获得新生,聂赫留朵夫在宗教五条诫训中找到生活的真义,玛丝洛娃实现了灵魂的复活。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看:一方面,这种爱无疑地体现着人性“善”的一面;另二方面,这种爱又忽略人性“恶”的一面。这两方面代表着不同的方向,它们之间在不断地进行着拉锯式的斗争。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疑问:“代表着不同方向的问题我们能否用同样的一种方式去解决呢?”托尔斯泰用“博爱”的宗教思想去探求道路,指出不仅爱自己,爱别人,还要爱仇敌,爱一切“恶”的东西。客观地说,托尔斯泰的爱的学说已经超出了道德的原则,缺乏衡量事物好坏的标准,走到了一个极端。《复活》中他所进行的种种宗教宣传与说教也在此有了一个不太合理的解释。对于道德的自我完善,大概托尔斯泰基于宣扬他的博爱精神,以一种“道德”方式来代替“暴力”的方式。这是他个人的理想而已。至于哪种方式合适就必须针对革命的性质而言。当然,及至今日,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思维过程,这其中有比较,有选择,有量的变化,也有质的飞跃。

四结语

概言之,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托尔斯泰的天国是乌托邦。他的理想是空想,他的宗教是麻醉剂。所以,他的一生永陷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纵使如此,当说到托尔斯泰我们仍然无法止住对他的敬仰与崇拜。因为他的一生在不断地为人类进行着精神探索。他所作的并非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翻版和再现,它还包含着文化的融合与创新。随着时间的远去,伴着社会的发展及其个人思想的不断更新,托尔斯泰对于自己的“托尔斯泰主义”学说进行着探索与反思。这其中有着肯定,有着否定,有着肯定与否定的不断交锋。到了晚年,托尔斯泰甚至消解基督教,否定《福音书》中的经典。他的宗教思想由道德完善过渡到普泛化的人道精神。扬弃其世俗外壳(如仪式、教会等),对教会正统观念加以批判,最终达到解构神学体系的基督教的目的。这个过程依然充满着艰辛与痛苦,活解自身,可是他又不能不这样做,因为客观地对待文化和生活是托尔斯泰一生的态度。

第五篇:谈理想与空想

听了吴维库老师《阳光心态塑造》的培训,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如果你的担心于事无补,你就由它去吧”。当然,老师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任由内心的担忧、恐惧肆虐,放任不管,而是告诉我们要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心态,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生活状态。人人都有心中的理想,小时候我们的理想大多是要当一名科学家、警察、医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也随之改变,变成了想要在工作上有更出色的表现,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想要在合适的时间遇上合适的人,想要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朋友在路上偶遇,总会说“有时间出来聚聚吧”,可是这邀约又总被忙碌于工作、家庭的人们一再忘记;我一直梦想着能去到乌镇、西塘那样的水墨画一样的古镇,或在拥有纯净蓝天的海边待上一阵子,但是这梦想总是被各种理由打破。我们有种种理想,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地为了理想奋斗过呢,大多数人只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理想多么远大而夸夸其谈,等第二天睁开眼早已把那些话抛到九霄云外,继续过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生活。几乎人人都有理想,人人都在空想。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为活着而活着,理想就像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的梦,被我们放在心中最深的地方,从不去触碰,也不会为之行动,那只是人们奔波于浮华世界的一个心灵慰藉。理想与空想这两种思维方式,必然带给我们不同的结果。在作家海明威小的时候,他父亲给喜欢空想的儿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想成为思想家,就向另一个思想家请教:“成为一个思想家的关键是什么?”那个思想家说:“思考。”那个想当思想家的人想了想就回家了。自那以后他就天天躺在床上,茶饭不思,开始了思考训练。这样过了三个月,他变得憔悴不堪,人几乎不行了。他的妻子赶忙去找那个思想家求助,说:“我丈夫自从听了你的话后就开始了自杀之旅,你害了他。”思想家惊愕地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随着那人的妻子一起到了他家。见到那个沉思者问:“你在干什么?”那人回答说:“思考。”思想家说:“思考出了什么?”那人说:“很多,都是伟大的想法。”思想家说:“你想到后去实现他们了吗?”那人愕然良久,说:“没有。”思想家说:“那你永远也成为不了思想家。只去想不去做,想出的都是垃圾。”那人恍然大悟,开始正常的生活,开始去努力实践自己的想法,最后成了伟大的思想家。海明威听从了父亲的教导,变成了脚踏实地的实干家,也由此铸造了他一生的成就。许多人到老时,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悔恨和遗憾,后悔当初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后悔从没去过心中一直向往的地方,后悔没有勇气去实现理想„„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复制,在这有且只有一次的时间里,与其整天浑浑噩噩地浪费掉,不如打起精神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味的等待只会使生命枯竭,想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得到些什么,就要把理想付诸行动,去实现它。

下载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苏轼谈中国当代知识人的理想与冲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与初中生谈理想

    与初中生谈梦想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们: 大家好! 当你们走进育林的大门时,映入你眼帘的是“梦想,让一切成为可能”,这是育林的精神。在你们真正成为育林小主人之际,我来和大家谈谈......

    从“城管与小商贩”冲突浅析城管执法

    从“城管与小商贩”冲突浅析城管执法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演进,城市人口剧增的今天,城管执法机构在城市美化方面做出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城管人员这个被人们熟知的执法者在......

    从村上春树谈我理想的恋爱

    从村上春树谈我理想中的爱情 刘刚广告110131107281 我对日本文学的了解是从2008年那部《海角七号》开始的,“友子,太阳已经完全没入了海面,我真的完全看不见台湾岛了,你还站在那......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室内设计的发展 在人类社会即将迈向21世纪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从人与环境关系的高度来认识环境的发展与创造,也是近年......

    人的理想与信念

    量热仪、定硫仪、测硫仪、马弗炉、热量计、煤质仪器、煤质分析仪器、煤质检 测仪器人的理想与信念信念和理想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 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社会与人......

    人的理想与信念

    【编者按】信念和理想是一个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信念和理想,有相成也有相对,有理想一定会有信念,有信仰一定会有理想。本文就信念与理想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表明了自己对理想......

    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5篇材料)

    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 摘要:以传统文人绘画中的写意与现代艺术中写实为切入点简要的论述传统审美理想与现代艺术的冲突,进而分析这种冲突所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现代艺......

    谈知识折旧与更新

    谈知识折旧与更新西方白领阶层流行的“知识折旧定律”称:“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会折旧80%”。更有资料显示,以每年6%到10%的速度更新知识,更新思路,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