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时间:2019-05-13 22:09: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第一篇: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我省坚持走新型“三化”协调之路的认识与思考 河南日报2012年8月13日

作者: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编者按: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型,是在“谋河南的事,解发展的题”。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如何走好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之路,是全省乃至全国理论界和实践界共同面临的一项课题。为此,我院从3月底开始启动,历时三个月,开展了中原经济区科学发展之路系列研究,并形成了系列研究成果。自2012年8月13日,《河南日报》理论版将陆续刊发相关文章,本网站将持续转载,以飨读者。

卢展工书记在省委九届三次全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学明白、想明白、说明白、做明白”的工作要求;最近,在与省社科界茶叙中卢书记明确要求“理论应先行,理论应引领,理论应破难,理论应聚力”。根据卢书记讲话精神,省社科院组织专家学者对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进行分析和论述,形成三篇理论文章。本报从今天起予以连载,希望对广大干部群众准确理解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有所帮助。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意义重大使命光荣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解决好“三化”协调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新形势下实现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

中原崛起,“三化”为途。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我省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突出体现在“新”字上。所谓“新”,新就新在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新就新在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新就新在是在新型“三化”基础上实现协调发展。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是立足于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认识

放眼世界,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调整正向纵深展开,不少国家和经济体正试图通过调整发展战略,赢得新增长周期,重塑竞争优势。就众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人口大国和地区而言,如何借鉴国际经验,实现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的深度转型,更是面临严峻的考验。一方面,在粮食危机的“马尔萨斯幽灵”随时可能不期而至的背景下,必须将粮食安全置于国家安全的高度,着力保障粮食基本自给;

另一方面,要着力规避当人均GDP达到3000至5000美元发展阶段后,可能出现的经济增长波动甚至陷入停滞,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这两方面都有深刻的教训。前者,仅近年来就有西亚、北非等国家因粮食问题而频发国内政治动荡和社会骚乱;后者,一些拉美国家由于过度集聚化地实现大城市急剧扩张,导致城乡发展的失调和严重的社会危机,在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过去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经济发展长期徘徊,迟迟难以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训引人深思。怎样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防止农业被削弱,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行列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应当充分汲取国际经验和教训,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由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在发酵,国际贸易增速回落,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甚至有“硬着陆”的风险。要进一步提振经济,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增长,必须将扩大内需作为转方式、调结构、保增长的首要任务。而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推动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是农村居民的3.6倍,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吸纳1000多万农村人口进城,进而带动1000多亿元的消费需求和数额更大的投资需求。同时,提升工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并提升其比重,可以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保障粮食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现代农业,可以为扩大内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推进“三化”协调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路径,可以助推我国在“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保持经济适度较快增长,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河南的特殊省情决定了特殊的使命。从自然条件看,河南的土壤、气候、日照等更适合粮食和农业生产,目前粮食总量约占全国的1/10,夏粮产量占全国的1/4强,所以,河南的粮食生产关乎全国粮食安全,只能加强,不能放松;从发展阶段看,河南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和蓄势崛起的新阶段,但主要人均指标低、城镇化水平低、“三农”问题突出,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努力实现赶超发展目标;从地理位置看,河南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三山环绕,又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因此,河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关系全局,不容有失。基于以上情况,确保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也就成为河南决策层的不二选择。而“两个不牺牲”又形成倒逼机制,迫使河南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并以此统筹破解资源要素等瓶颈制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发展,寻找到新形势下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持久动力和新的发展模式。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是自觉站位全国服务大局的历史担当

粮食安全在我国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无须赘言。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河南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10%的粮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浪潮中,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中粮食净调出省份仅剩6个,但同期河南粮食总产量一直稳步增加,2011年突破1100亿斤,每年净调出原粮及加工制品400亿斤。随着新一轮区域竞争的展开,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将会加速,“粮食怎么保”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加之国际市场高粮价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通过国际市场平衡国内供给不仅空间有限,而且受“大国效应”影响,价格风险和政治风险都将越来越大。如果说在改革开放初期,部分地区以削弱粮食生产上工业尚有一定的历史原因,那么在新的形势下,中西部地区已不可能也不允许再复制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基于此,河南把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作为“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致力于到2020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至1300亿斤,继续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河南应有的历史担当。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许多地方为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两种不协调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粮食生产却下来了,生态环境被破坏了;一些地方粮食生产、生态环境保住了,但经济发展却长期滞后。实践证明,要做到既避免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也避免因保农业粮食、保生态环境而拖累经济发展,就必须创新“三化”协调的内涵和模式。河南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思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发挥新型农村社区在新型城镇化引领方面的战略基点作用,推动产业互动、产城互动、城乡互动,努力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推动工业化城镇化与保护耕地“红线”协同、协调推进“三化”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构建起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保护好绿水青山,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河南的探索,有可能为全国同类地区创造经验、提供示范。

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长期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中原地区,到新中国成立时已沦为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1949年,河南人均生产总值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工业总产值仅为全国总量的1.6%。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河南经济总量仅列全国第九位。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河南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成为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大省。但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发展不平衡、人均水平低的基本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2011年,河南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5.2%,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82.9%,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个百分点。要看到,由于人口多、体量大、基础差,河南加快自身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对国家的特殊贡献。只要我们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和“四个明白”工作要求,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不断破解前进中的困难和阻力,在不久的将来,中原经济区一定能实现“五年彰显优势,十年实现崛起”的目标,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区域。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是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基本途径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是一亿中原人民的殷切期盼。基本实现工业化是中原崛起的基本标志。当前,河南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仍然是富民强省、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必然选择。但要实现负重爬坡、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从劳动、资源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产业集聚持续提高,这一切,都有赖于城镇发展环境的优化、综合功能的完善以及信息、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总之,有赖于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

努力使河南主要人均指标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是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重要标志。目前河南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五位、中西部首位,但人均GDP、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指标低于全国水平。实现赶超目标的途径只有加快发展,而发展的关键,在于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赋予“三化”协调“两不三新”的新内涵,以敢为人先的胆略和勇气,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更大规模更高层次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河南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最大障碍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如果到2020年,占河南人口一半左右的农村人口收入水平、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等没有显著改善,就谈不上全省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解决“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问题的出路,仍然是坚持“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我们高兴地看到,不少地市在“三化”协调的探索中,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新型城镇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加快了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开辟了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天地。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正当其时任重道远

新型“三化”协调的主要标志和基本要求

新型“三化”协调,比一般意义上的“三化”协调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要素组合上,强调在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视野中优化资源要素的空间重组,突出节约集约、提高科技含量;驱动机制上,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并将现代城镇体系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目标导向上,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致力于走生产发达、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新型“三化”协调的主要标志,突出体现为产业关系协调、产城关系协调、城乡关系协调。产业关系协调,就是要防止产业发展失衡、失序,甚至畸形发展,形成三次产业互补、互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产城关系协调,就是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相互适应、互为依托,形成以产带城、以城促产的良性互动格局;城乡关系协调,就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以城带乡、城乡平等、开放互通、互补互促、共同进步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局面。

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保障民生为根本,以统筹协调为重点,深化产业互动、产城互动、城乡互动,坚持稳粮强农、统筹兼顾、节约集约,坚持改革开放、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要大力推进“五个协同”,即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协同,工业化与城镇化协同,工业发展、城镇建设与保护耕地协同,“三化”协调与资源环境保护协同,城市繁荣与农村进步协同。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基础良好条件成熟

上世纪90年代初,河南就提出“围绕'农’字上工业,上了工业促农业”,开始了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探索。进入新世纪,河南明确提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20多年来,河南持续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作为实现中原崛起的基本途径,坚持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探索“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有效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实践表明,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进行深加工,推动相关产业集聚融合,使农业“长入”工业,大力培育涉农工业,是实现工农业良性互动的重要路径;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依托区域优势培育优势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壮大工业规模和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核心所在;不断强化产业支撑,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坚持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实现耕地占补动态平衡,是解决土地瓶颈制约的有效措施。这些探索和经验,为新形势下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当前,河南持续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就是在历届省委、省政府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形势发展和变化的调整、拓展和提升。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进入蓄势勃发的新阶段,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河南在全国的地位,扩大了河南在全国的影响,而且提振了全省人民的精神,使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更好地担负起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提供示范的历史使命。同时,中央和省委的决策为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省九次党代会在对过去实践经验深刻总结和升华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省情,自觉遵循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了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的任务,并进行详细部署。根据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重点是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新型工业化的主导作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增强新型农村社区的战略基点作用,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任重道远前景光明

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长期以来传统农区定位的分工角色相对“固化”,导致自身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乏力,“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这一“老四难”尚未根本破解,“土地哪里来、减排哪里去、要素怎么保、物价怎么办”的“新四难”接踵而至,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面临协调难度大、压力大等困难和挑战。协调难度大,是因为新型“三化”之间,虽然有着内在的有机联系,但真正实现相互协调的确存在诸多矛盾,如工业化、城镇化与稳粮保粮的矛盾、推进“三化”进程与土地制约的矛盾、“三化”协调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等,作为后发地区,还面临着先发地区不曾遇到的诸如资源约束和路径依赖的“后发劣势”。协调压力大的原因在于,河南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工业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等等。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要看到光明的前景,树立必胜的信心。国务院《指导意见》赋予中原经济区先行先试的巨大空间,而先行先试的关键,在于“行”和“试”,在于敢于创新、率先突破,在于先思先谋、抢抓先机。我们决不能守着政策要政策、机遇面前不作为。凡是不违反国家大政方针的,只要有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都可以大胆地试,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要借力“人地双挂钩”、资源税、排污权和碳排放交易、考核评价机制等国家赋予的探索权、试点权,在先行先试中不断破解制约“三化”协调的难题和瓶颈,进一步激发方方面面的活力和动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探索新型“三化”协调之路要遵循规律稳步前行

坚持把持续提升统筹务实作为总体要求

要把持续作为党性人品和从政品格,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推进新型“三化”协调发展,既要持续、更要提升。要勇于创新,提升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三化”协调发展的层次和质量。统筹是实现新型“三化”协调的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就要做到“三化”协调、互促共赢,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务实是实现新型“三化”协调的重要条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潜力,找准定位,扬长避短。“三具两基一抓手”,是推进务实发展的有效方法,要结合实际,坚决贯彻。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

要加强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建立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大力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粮食和农业旱涝保收。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在提高农业效益上达到新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特色高效农业和现代水产养殖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取得新突破。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格局。创新农民增收机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坚持把转变城镇化模式作为主攻方向

更加注重依产促城、以产兴城,推动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格局向产城互动转变;更加注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低成本推进城镇化;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紧凑型城市、复合型城市,推动中心城市组团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构建布局合理、富有中原特色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等五级城镇体系。促进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城、功能区组团式发展,培育整体竞争优势,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规划建设城镇,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坚持把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作为战略重点

坚持做大总量和优化结构并重,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推动生产规模由小到大、产业链条由短到长、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企业关联由散到聚。大力发展高成长性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化环境,全面加快服务业发展,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壮大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和会展等新型业态,大力拓展生活性服务业领域。

坚持把实现内涵式发展作为基本任务

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人力资源开发、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由物质资源消耗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人居环境,形成城市特色,建设复合型、紧凑型、生态型城市和宜居城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严格执行节约集约用地标准,提高投资强度和土地利用效率。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大省转变。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援助扶持就业,以维权保护就业。坚持促进产业发展和扩大就业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我省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已经迈出坚实步伐,随着“两不三新”、“一个引领”等全新内涵的丰富、充实和完善,新型“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一个富庶安康、和谐包容、充满生机、魅力无限的新河南必将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第二篇:三峡区域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探索

三峡区域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探索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改变了国内金融竞争的现有格局,国有商业银行将面临外资银行和其他商业银行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基层商业银行如何生存、发展壮大?如何实现自身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带着这一课题,货币理论教研室和证券投资教研室组成联合调查组,赴三峡地区及与三峡地区相邻的松滋市进行了为期7天的调查,与三峡农业银行、三峡人民银行及松滋中国银行、松滋人民银行的同志进行了多次座谈,并着重收集整理了三峡地区农业银行经营管理状况的相关资料,受益匪浅。

一、三峡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为三峡农业银行的发展创造了契机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开工,三峡工程的开工,带来了中国经济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变化。三峡地区的全面开放,将在推动本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一系列变化。开放三峡地区,是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利用

现有条件和有利时机,以开放促发展,加快本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和经济落后的面貌,通过高规格的规划和建设,将三峡地区建设成全国最大的水能工业基地、长江中下游最大的产业带、独具三峡特色的旅游风景区。具体说来,三峡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可以划分为四重目标。一是加快库区农业资源的开发,努力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高产、高质、高效的农副产品基地;二是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三峡地区的投资环境;三是大力发展化工、建材、建筑业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轻纺工业;四是利用本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

优势,加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景点建设。同时,加快重庆、宜昌两个中心城市的建设,将重庆、宜昌建设成为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结构合理的国际化明星城市。

二、三峡区域

农业银行改革初见成效

随着三峡工程的动工兴建,三峡地区全面开放,国际国内资金、物资、技术源源不断地涌向三峡地区,带动着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也给三峡地区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三峡农业银行经过几年的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改革初见成效。

(一)抓紧资金组织工作。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清江流域的梯级开发,宜昌已成为全国投资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必将增加农行进入资金市场和选择新的优质客户的机会。随着财政资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体制的改革,也会带来金融资源新的分化与重组,为农行争夺其他银行优良客户提供了机遇。面对三峡地区经济建设巨额的资金需求以及良好的金融环境,资金组织工作对农业银行拓展业务显得尤为重要。从2000年开始,农业银行就提出了存款“第一业务”的战略思想,并逐步构建了个人金融、市场开发、银行卡三位一体的存款工作组织体系,实施储蓄存款、对公存款、中间业务和本外币业务一体化营销的戏略,全行形成了上下联动抓存款的良好氛围,整体合力和综合竞争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为了有效地组织存款,农行实行了全员和社会客户经理制,发动全员利用

业余时间开发客户,聘请社会能人作为客户经理。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客户的精心维护和深度开发,在分行层面上专设了客户部,对重点客户进行账户维护、产品维护。各项存款从1999底的42.64亿元增加到2002年7月的61.9亿元,净增19.26亿元,增幅达45.16%,净增额和增幅分别列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第一位。三峡农业银行在努力使存款总额增加的同时,注重存款结构的优化,既抓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又注重全过程揽存行为的规范,全行存款付息率连续几年大幅度下降。

(二)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努力拓展资产业务。2000年以来,三峡农业银行累计投放贷款28亿元,其中,个人金融贷款1.8亿元,扶贫贷款3.7亿元,其他为公司法人贷款。大规模的信贷投放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自身效益也随之提高。一是跟踪政府项目,支持客户发展。结合地方政府开展的项目年活动,农业银行也开展了项目年活动,无论中央项目还是地方项目均纳入开发服务范围,安排专人跟踪调查研究,2001年农行签订合作协议218个,争得了较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二是积极寻找黄金客户群。三峡农行在宜昌城区精选了三峡开发总公司、葛洲坝集团公司、清江开发公司、三峡大学等黄金客户。目前三峡农行对这三家公司和三峡大学的授信总额为65亿元,已使用信用15.8亿元,预计2002年底达到23亿元。前几年,支持、服务三峡工程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三峡工行、三峡建行和三峡中行,农行很少涉及这一领域,2000年以来,经过农行总行、省分行及三峡分行多方面努力,2000年12月1日,农总行向三峡开发总公司公开授信人民币30亿元,并在系统内为三峡工程开辟了资金绿色

通道,三峡财务公司也相继与三峡农行建立了稳定的经济往来关系;三是大力营销个人金融服务,真情服务中小客户群。农行利用

跨越城乡的强大网络服务于中小企业、个体经营者和千万居民。在乡镇推出了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小额信用贷款、农机具消费贷款,在城区构建了以金融超市和汽车消费贷款中心为龙头,以质押贷款、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为骨干品种的全方位营销;四是积极承担信贷扶贫任务。自接受专项信贷任务以来,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近6亿。农业银行创造信贷扶贫新思路,实行“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方针,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生存条件和经济环境。

(三)调整信贷结构,提高信贷管理水平。一是加大信贷营销力度。2001年以来,农业银行发展了一批优质客户,着力提升了一批一般落户,有效转化了和压缩了限制客户,坚决淘汰了劣质客户。与此同时,大力推进个人金融业务,完善个人客户授权制度,对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分类授权。二是全面准确贯彻执行新的信贷规则,加强权限管理,严格规范贷审会制度,认真落实责任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强化客户监控制度,控制经营风险。通过“人户合一”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的综合服务和贷后维护监控。通过以上

措施,2002年6月底,公司类贷款投放在农总行、农行省分行批准的双优客户及电网客户的贷款53454万元,占总贷款投放的70.8%,特别是将贷款的重心放置在清江开发公司、葛洲坝集团、宜化及三峡大学等重点项目,贷款数额达49200万元,占公司类贷款投放的77.65%.实行监测台账动态管理,加强了贷款规模的期限动态管理,有效促进了贷款结构的优化,加速了资金周转。

(四)以科技为先导,以银行卡为媒介支撑和牵引存款业务。2001年,三峡农行加大科技投入,新增自动设备15套(台),开发各种业务软件14项,实现了全行的网络化经营。加大了银行卡业务的营销力度,开展了“用金穗卡消费,看美丽世界”持卡消费有奖活动,推动了卡业务的快速发展。科技产品创新和银行卡业务对存款的支撑和牵引作用日益增强,特别是万事顺卡、金穗借记卡系统在全省、全国通兑后,创造了农行在县级市场的比较优势。2001年底,三峡农行以银行卡引存10800万元,占存款净额的15.4%.(五)盘活信贷资金存量,退出低效信贷资金市场。三峡农行的干部职工上

下一心,将清收盘活工作当成一项大工程对待,完善了清收盘活机制。落实专门机构,在城区成立了清收盘活的专业支行,农村成立了不良资产经营部,配备了专管行长,配备了近300名清收人员,并确定了相应的费用挂钩办法和联效计酬方案,2001年分支两级行长定点不良贷款清收盘活余额7.5亿元,使银行资产质量有了很大改善。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财务大幅减亏。

三、三峡农业银行经营管理机制存在的缺陷

三峡地区金融业的竞争并不仅仅是四大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三峡工程开工后,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先后在宜昌组建机构,国际金融巨子们也对宜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达了在宜昌设立代表处和进行其他合作的意向。面对激烈的竞争,三峡农行经营管理中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一)经营管理“渐进式”的转变与现实环境出现摩擦。虽然早在1996年就提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但从管理层到操作层,都未真正树立起价值观、效益观、风险观、发展观。出自农总行、各级分行的各类考核办法使得各经营行忙于应付,开展业务首先考虑的是不违规,不出事;第二考虑的是不要违背上级的要求

和意图,不要出乱子,不要丢位子,不要丢工作;第三考虑的是完成上级行下达的任务和指标,有时为了完成任务和指标,不惜血本,甚至放弃原则,违背制度。

(二)在信贷管理体制上,农业银行现在实行的是贷款限额平级授信,逐级授信,逐级上报,审贷分离制度。贷款审批基本程序是:首先基层客户部进行贷前调查,然后基层信贷管理部门按贷款发放报送要求

审批其贷款要素的完整性,最后由贷款审查委员会集体决议是否发放,如超出合同条款限额,要上报上级信贷部门审查通过后,再报上级行贷款审查委员会批准。由于环节太多,程序复杂,有时,一笔好业务就这样流失了,造成一方面银行的资金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三峡区域

巨额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营销手段落后。目前,银行公关的模式通常是;柜台用语、上门服务、现有情感公关,酒宴招待或年节走访等,这些作法在短时间内会起一定的作用,但局限性太强。二是大服务格局尚未形成,内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机关作风在一定程度

上存在。上级与下级、机关与基层、二线与一线、银行与客户关系没有理顺;三是对部分业务的竞争已超过了合理竞争的尺度与范围,造成投入大,效益低的局面。

(四)人事管理机制僵化。在人事管理方面,官本位倾向严重。一是新生力量的注入,不注重向社会公开招聘优秀人才,在很大程度

上具有“近亲繁殖”的特点。二是人员的调动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对是否适应岗位的需要缺乏深入的了解。三是竞聘机制流于形式,干部任用中的论资排辈、唯文凭、唯年龄等现象仍然存在,没有真正建立起严肃的淘汰机制,许多高素质的中青年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进取意识和责任感弱化。

四、三峡农行经营管理探索

(一)突出三峡特色,调整信贷资产布局。三峡区域

开放以来,区域

产业结构多元分布的特色日益明显,以水电为主导的工业化程度

逐步提高,以旅游为重点的服务行业蓬勃兴起,以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为基础的农村工商业迅速发展。三峡农行应根据效益性、流动性、安全性原则,把信贷投放的重点放在以水电为主导的能源工业上。尽管三峡农行对三峡工程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与三峡工程巨额的资金需求相比,与三峡工行、三峡建行参与三峡工程的程度

相比,三峡农行的参与程度

显得微不足道。谁能深度地参与三峡工程建设,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切实转换观念。观念如果不能与时俱进,思想就得不到解放,就看不到机遇,抓不住机遇,决策就会滞后。银行开展业务的目的不是完成上级行交给的任务,而是在遵循流动性、安全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并为参与国际金融竞争打好基础。

(三)加快科技开发程度,积极开办国际金融业务。三峡区域

不仅拥有世界最大的水电工程,还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随着三峡地区的全面开放,海内外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三峡。为增强银行的服务功能,方便外汇结算,三峡农行应进一步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扩大微机联网范围,并迅速增加国际业务品种,在开办外币存款、外币贷款、办理国际结算、进行外汇买卖业务的同时,还要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中去,努力将三峡农行办成国际化的商业银行。

(四)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银行业间的竞争,就是银行间全体员工的竞争,谁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积极向上且战斗力强的员工队伍,谁就取得了竞争的主动权。要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金融管理人才,要建立效益增人制度,彻底消除用人制度上的照顾现象。

第三篇: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

近年来,**街道紧紧围绕全区建设富裕**、生态**、文化**、幸福**、平安**,打造“活力**、魅力山城”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步伐,区域经济稳步发展。但要实现新的更大的发展,**街道必须针对空间布局有限、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径。

一、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的分析

2012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6.53亿元,同比增长4.02%、销售收入15.22亿元;批零住餐业销售总额17.87亿元,同比增长13.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3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进出口总值7350万美元,同比增长17%;实现入库税金8525万元,完成财政收入5096万元。总体来看,发展形势呈平稳较快增长的态势,但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传统机械装备制造业和化工业的状况没有根本改观,内生动力不足,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配套设施落后。和基础设施、发展空间明显优越的先进地区相比,**街道的城市管理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等矛盾日益突出。目前**街道辖区面积17.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达8万余人,人口的过于集中造成了人均拥有道路面积、住宅面积、公共绿化面积明显偏低,使商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扩张受到严重限制。

(二)工业用地紧张。土地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缺少土地的有效承载,第二产业很难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工业发展对土地要素的需求日益增强,由于国家土地政策和区域面积的限制,**街道的土地制约因素矛盾突出,难以规划系统的产业园区,致使出现辖区工业发展仍然存在项目不多不大,缺乏旗舰企业,发展速度缓慢等诸多矛盾。

(三)交通瓶颈依然存在。由于**小街小巷、道路狭窄的特点,**街道辖区内的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容载量也已达到极限,交通拥挤、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对辖区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正日益突出。此外,由来已久的城市结构和布局也限制了城区商业的集聚和密度,难以规划建设服务业龙头企业。

二、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分析

(一)以优化经济结构为目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当前总体经济形势处于深度调整的关键时期,**街道的经济要持续健康的科学发展,就必须从注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结构改善和质量提升等入手,努力构建集约型、创新型和高端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因此我们要抢抓发展机遇,一方面立足辖区发展实际,在围绕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做精做强以工陶、鲁耐、强大、福颜、富安为龙头的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集中扶持新颖传感器、大通科技、绿源燃气、康贝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发展,着力培育起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新型工业企业。另一方面,要积极突破发展空间狭小的瓶颈,不断寻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重点抓好**美食园、中心路沿路商贸圈以及珑山路商业集中区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加快大街古商业街建设步伐,努力增强服务业发展后劲。

(二)以调整产业布局为抓手,培育新的增长点。当前的**仍处于工业化升级、社会结构转型和现代化步伐加快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必须从大局出发,紧跟市、区经济整体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形成准确的功能定位和特色产业,实行差异化发展,规避同质竞争,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产业链。观察**街道目前经济发展格局,总体以五岭路为界较为清晰地呈现南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服务业集中区和北以五龙、后峪、良庄、安上四个社区工业园为重点的工业集中区两大板块。结合当前全区总体发展规划,可以规划两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北部要以莲花山森林公园为核心辐射发展,加快建设三泉山旅游度假区,积极发展餐饮、商住、休闲、娱乐等旅游配套产业,实现服务业的北向扩张,形成新的第三产业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以区东外环路建设为契机,以东规划新型工业园区,努力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第二产业经济增长点。

(三)以载体建设为重点,努力拓展发展空间。目前,土地、资源、交通和环保等问题对辖区的经济发展制约将越来越明显,谁能够有效解决瓶颈,谁就能抢占发展先机。这就要求我们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立足**实际,通过“建、盘、引”等方式来破解制约难题:“建”是指积极推动路网建设,不断提升区域的承载功能。要围绕辖区三纵三横的交通格局,进一步加大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力度,积极实施五岭路北延、东过境路南沿等道路建设工程,缓解城区的道路交通压力。对博矾路、马行街、北岭后街等20条辖区主干道及背街小巷进行改造提升,努力解决部分特色街区的交通拥堵问题;“盘”是指积极盘活动存量土地。采取分类不同的盘活方案,积极稳妥地对淄矿集团、后峪工业园、鲁耐窑业、珑山集团等企业近500亩闲置土地进行盘活,破解经济发展用地瓶颈制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引”是指要积极加强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招商选资引进一些对地方财政贡献大、资源占用少、适合**发展的项目,使辖区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从而提高辖区经济实体的承载力和容积率。

三、关于今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些保障举措

(一)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加快内涵发展步伐。对于资源缺乏、发展严重受限制的老城区来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工陶、强大等现有省、市级研发中心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极引导企业通过打造自身科技研发平台、增加科研投入、争取优惠政策、加强载体建设等途径,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二)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强化职能服务。要不断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积极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进一步完善挂包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工作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要针对企业在发展中碰到融资、用地等困难和问题,定期开展工业集中服务活动,通过积极开展银企对接等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牢固树立项目为纲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一方面,要围绕工陶、强大等传统优势产业,迅速扩张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另一方面,要狠抓招商引资,积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既着眼于经济规模“量”的迅速增加,又致力于经济质量“质”的大幅提升,通过项目建设的实施,努力在实现高产出、形成好效益、做出大贡献上有新的突破。

第四篇:探索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

一、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

“活动区仅仅是一种环境,一个场所,或者更形象地说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演什么戏、如何演、演得怎样,并不取决于舞台本身。导演完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运用它。换句话说,如何利用活动区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问题,而是与教育者所采用的课程模式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不同的课程模式中,活动区的性质、地位和利用方式可以很不相同。”因此,教育者的儿童观与教育理念不同,他们对区域活动的理解与使用也就不同。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系统,是幼儿园教育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各区域活动之间以及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家庭、社区等之间形成平等、互补、互利与互生的关系。这是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定位,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

1.区域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

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和幼儿可以将不同区域合理分割或连通。例如:幼儿在建构区分别搭建动物园和大桥,建构区域自然就会被分成两部分;幼儿在游戏中把建构区建造的房子、车子等作品放置到表演区中,建构区与表演区就会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区域之间的流动又是和区域内部以及各区域中幼儿之间的流动密切相关的。在生态式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需要可以互串区域,这种幼儿间的互动可以引发、促进区域之间的互动。2.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等幼儿园内部非区域活动之间积极互动与动态变化

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自主性、个性化与指导的间接性等特点,可以更好地照顾到幼儿的个别差异,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与探索。但有时区域活动的效率比较低,容易造成幼儿没有目标的日复一日的重复性“玩耍”。相对而言,集体活动有比较明确的教育目标,具有控制性、引导性、共同性和指导的直接性等特点,效率比较高。但是,由于单位时间的限制,在集体活动中容易出现幼儿操作活动不充分,甚至“有操作无探索”的现象。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各具优缺点,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处于积极互动与动态变化之中。其中,积极互动主要表现在活动内容上,是指在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之间形成相互激发与促进的良性循环,进而促进幼儿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与深化。动态变化是指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的时机、种类、内容、持续时间等是根据需要不断变化的。

3.区域活动和家庭、社区等幼儿园外部非区域活动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相互作用

幼儿园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幼儿在家庭 和社区活动中获得的经验,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园内教育,包括区域活动的开展。例如在“伞”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设置了一个美工区,幼儿可以在这里用彩色纸片为成品伞面装饰图案。但是,由于幼儿缺少相关经验,特别是有关伞面装饰的经验,他们单调地操作(在伞面上贴一些事先剪下的彩色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片刻后就罢手了。此时,教师就可以考虑带幼儿到社区的伞厂或商店参观,感受各种各样装饰漂亮的伞面。在此基础上,幼儿再到美工区装饰伞面时,就会更有创意。在富有挑战性的集体活动中,幼儿不但能体验到制作的乐趣,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王春燕,2006)。

二、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对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超越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对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超越,主要包括空间的拓展、时间的灵活、内容的深化与品质的提升等方面。1.空间的拓展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幼儿园活动室的四周被划分成许多区域,其中放置了一些材料,不同区域之间用矮柜、桌子、栅栏等隔离物进行分割,而活动室的中央往往留下一块较大的空间,这是为开展集体活动准备的。开展集体活动时,活动室四周的区域基本保持不动。此时,仅活动室中央的这块空间得到了利用,而四周被不同区域占据的空间则成了闲置空间。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各个区域之间基本不发生联系。此时,即使有些区域很少甚至没有幼儿在活动,也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物理空间;而有些区域虽然有很多幼儿想进入参与游戏,但由于区域空间的限制,只有部分幼儿能进入;活动室中央留给集体活动的空间也被闲置。

不同区域彼此分裂、封闭与对立,各个区域的物理空间也是彼此独立与固定的,教师无法根据需要与实际情况对区域空间进行调整,这是导致有的区域空间闲置与浪费而有的区域空间紧张与匮乏的根本原因。此外,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之间的分裂、封闭与对立,各自占据着一定的物理空间,不允许对方侵占自己的空间,这是导致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活动室四周的区域空间紧张和匮乏与活动室中央的集体活动空间闲置和浪费并存,或在集体活动过程中,活动室中央的集体活动空间紧张和匮乏与活动室四周的区域空间闲置和浪费并存的根本原因。在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空间闲置、浪费与空间紧张、匮乏并存的奇怪现象,这是由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自身特点所决定的,是其内在局限性的表现。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空间问题,实现了空间的拓展。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连通或分散各个区域,并根据具体情况对区域空间的布置进行适当调整。只要有需要,教师完全可以把区域活动的空间扩展到活动室中央,延伸到活动室的任何一个角落,甚至延伸到活动室外的走廊等室外空间中。当然,教师也可以缩小甚至取消某一区域。只有这样,幼儿园活动室的空间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2.时间的灵活

目前,许多幼儿园往往将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制度化,即规定将每天的某个固定时间段用于开展区域活动,并用规章制度或活动计划的形式加以保障。这样做的优点是保证了区域活动的时间,确保了区域活动的开展。与有些幼儿园区域活动可有可无,随时可能被集体活动挤占相比,这是一个进步。但是,这种制度化也带来了弊端,即区域活动的设置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在幼儿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幼儿在区域活动开始阶段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区域活动,一直在游荡,后来,终于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活动,并沉浸于其中,但没过多久,教师宣布“时间到了”。此时,幼儿只能恋恋不舍地停止区域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也存在类似情况,有时集体活动的内容还没有完成,幼儿也非常专注于集体活动,教师却宣布“时间到了”。“时间到了”,这里的“时间”是幼儿活动的时间还是教师或规章制度规定的时间?当后者不符合前者时,是改变前者使其适应后者还是调整后者使其适应前者?幼儿园经常选择按照硬性的规章制度办事,这实质上是一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但这恰恰是由过去幼儿园区域活动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也是其自身无法完全克服的弊端。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们强调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之间的动态变化与积极互动,开展区域活动的时机与时间是根据需要而定的。这里的“需要”不是规章制度和活动计划的“需要”,而是幼儿活动的“需要”。例如在“兔子”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本来计划上午开展集体活动“画兔子”,但当教师发现绝大多数幼儿对兔子的经验不足时,教师果断地调整了计划,让幼儿继续开展区域活动,或在图书区中查阅相关图书,或到饲养角观察兔子,或到科学区探索兔子的模型,等等。教师发现幼儿已获取了大量有关兔子的经验后,才继续开展相应的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时间的灵活安排,充分体现了对幼儿的尊重。3.内容的深化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常常是浅尝辄止,活动内容难以深化。个别幼儿甚至在同一区域活动时间里频繁更换活动区域。教师为了吸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绞尽脑汁地频繁更换区域活动材料,或者设计一些新颖的游戏活动。许多幼儿开始时往往被这些新颖的材料或游戏所吸引,但过不了多久便会厌倦。此时,教师又得更换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或游戏。这些现象表明幼儿无法长时间专注于一个区域活动。换言之,区域活动的内容无法深化。

造成区域活动内容难以深化的原因在于,幼儿感受不到新的挑战而厌倦重复性的操作;幼儿得不到外界的帮助而无法应对挑战;幼儿缺少了与他人的交流而导致孤陋寡闻,在区域活动中无法发现新的问题或玩法。总之,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几乎感受不到发现的惊喜与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就感,进而无法长时间专注于某一区域活动。此时,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主要动力可能仅仅是区域活动材料的新颖性或活动的趣味性,但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觉得活动不再有趣,此时教师要再提供更新颖的材料„„这种区域活动材料的不断变更、游戏活动的不断更新,必然导致区域活动的频繁变化,最终导致每个区域活动都不深入,幼儿只能浅尝辄止。例如在主题为 “伞”的活动中,许多区域的活动与伞有关,有的区域中幼儿正在装饰伞面,有的区域中幼儿正在制作伞,有的区域中幼儿正在开伞的商店,等等。在伞面装饰区里,教师投放了一些没有装饰过的伞面,一些不同颜色的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纸片以及胶水等辅助工具。几名幼儿正在装饰伞面,从几何图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用胶水将其黏在伞面上。玩了一会儿,一个幼儿一边自言自语道“真没意思”,一边转移到了其他区域。最后,伞面装饰区中的幼儿都“逃离”了该区,或改投他区,或无所事事。面对这种情况,有的教师可能会在伞面装饰区中投放一些更漂亮的图形,比如小动物、卡通形象等,一些幼儿可能会被这些漂亮的图形所吸引而参与区域活动,但可以断定,过不了多久,这些幼儿又会“逃离”该区。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之间、不同区域活动之间、区域活动与家庭和社区之间缺乏足够的内在有机联系,导致幼儿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家庭、社区等不同时空中获得的经验相互割裂、封闭,无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此时,幼儿的经验是零散的、断断续续的。“我们的经验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关注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随波逐流、松弛散漫、麻痹„„这是幼儿在原有以分离、封闭与对抗为基本特征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所具有的典型特征。

与此不同的是,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区域活动和集体活动之间、不同区域活动之间、区域活动与家庭和社区之间实现了互补、互利与互生,形成了一个开放的有机系统。例如在“伞”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发现伞面装饰区中的幼儿对装饰伞面没有多少兴趣时,可以设法通过区域之间的互动等,对伞面装饰区中的幼儿提出新的挑战,并通过区域活动之间、区域活动与家庭或社区之间的互动,帮助幼儿成功应对这一挑战,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发现的惊喜与不断超越自我的成就感,并最终帮助幼儿将不同时空中获得的经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或教师扮演到商店里买伞的“顾客”,向商店“工作人员”提出建议:“你们商店里伞的品种太少了,特别是伞面不够漂亮,我在伞面装饰区域中见过许多漂亮的伞。”听到此言后,商店“采购员”到伞面装饰区域中去看个究竟,果然发现了许多漂亮的伞,于是就采购了许多伞。后来,“采购员”还根据“顾客”的需要向伞面装饰区域中的“工作人员”定做伞。这些“订单”对伞面装饰区中的幼儿来说可能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幼儿就需要想办法应对这个挑战。当幼儿感觉力不从心时,教师可以提议他们请教家长;或组织他们参观社区商店,注意观察商店中出售的伞的伞面是如何装饰的;还可以建议幼儿查阅一些图画书,从中找出一些漂亮的图案„„由此,伞面装饰区中的幼儿可以从容应对这一挑战。后来,伞面装饰区的幼儿又不断接到新的“订单”,进而使区域活动内容不断深化。在这个案例中,不仅商店区域和伞面装饰区域之间发生密切联系,而且伞厂区域和商店区域、伞厂区域和伞面装饰区域之间的往来也逐渐密切,幼儿在不同时空中获得的经验逐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4.品质的提升

杜威认为,经验具有相互作用和连续性的特点,其中,相互作用强调经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而连续性强调的是过去经验对现在及将来经验的影响、现在经验对过去及将来经验的影响,即不同时空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一个经验具有一个整体”,“每一个完整的经验都朝向一个完成和终结运动”, “它拥有内在的、通过有规则和有组织的运动而实现的完整性和完满性”。一个品质良好的经验的典型特征是完整性、完满性与主动性。但是,在原有以分离、封闭与对抗为基本特征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获得的是一种品质低劣的经验。

与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分离、封闭与对抗为基本特征不同,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以开放与对话为基本特征,强调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不同区域活动之间、区域活动与家庭和社区之间彼此互补、互利与互生。在此过程中,幼儿在不同时空中获得的经验也是有机联系的,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完整性、完满性与主动性的特征。

与此同时,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经验还具有节奏性的特点。具体地说,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经过自己的探索,会积累一些经验,这些经验可能暂时是松散的、零散的,有些甚至还是不太完善的。此时,教师就要组织幼儿开展集体活动,引导幼儿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经验,获得新的启示与灵感,接受新的挑战。这时,幼儿又会迫不及待地想到区域活动中进行新的探索。在这里,相对于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探索而言,集体活动中的交流就是一种“中止”,通过这次中止,幼儿一方面对前面区域活动中的经验进行整理与提升,另一方面为接下来在更高水平上开展区域活动积蓄力量。这种节奏性促使幼儿的经验不断拓展与深化,进而更富有主动性、完整性与完满性。“经验的过程就像是呼吸一样,是一个取入与给出的节奏性运动。它们的连续性被打断,由于间隙的存在而有了节奏,中止成了一个阶段的停止,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和准备。”

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的经验的典型特征是主动性、完整性、完满性与节奏性,其中,节奏性促使幼儿的经验更富有主动性、完整性与完满性,而这种更富有主动性、完整性与完满性的经验又内在地迫切要求节奏性。这就是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品质提升的核心所在,也是超越原有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根本所在。

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是以生态学思想为指导开展的区域活动。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基本特征是开放与对话。与原有的以二元对立为指导,以分离、封闭与对抗为基本特征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相比,它具有许多新的内涵、特质与超越性

第五篇: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推动共青团事业科学发展的实践和探索

丁小强

2009年第5期 ——党的建设

今年是“五四”运动爆发90周年。这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也催生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中国共青团。90年来,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和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中国共青团坚持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围绕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团结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以民族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广阔舞台上,奋勇拼搏,锻炼成长,贡献力量,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为党的事业不断发展凝聚了广泛的青年群众基础,成为了党联系青年的牢固桥梁和纽带。

时代在前进,党和国家的事业在发展,共青团的工作也随着时代前进而前进,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当前,我省共青团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一些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共青团的外部环境不断优化,各级党政、社会各界对共青团的关注和要求越来越高;青年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青年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青年化的趋势逐步显现;社会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青少年精神文化需要和服务诉求在日益增长,对共青团服务能力提出了考验;新的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也给团组织吸引凝聚青年提出了新的挑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增强了共青团工作的开放度和适应性,也带来了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方式日益多样,对共青团整合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建带团建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团的基层基础工作仍面临许多艰巨的任务。这些深刻变化,对共青团开展思想教育、组织青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工作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我们的工作布局、工作方式、服务能力、组织建设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在为党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过程中,团省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坚持在服务大局、服务青年中推进团的事业,体现了党的要求,服务了青年发展,激发了团的活力,巩固了党的青年群众基础。通过推动全省共青团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团的工作。推动湖北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要求我们顺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找准共青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职能定位,按照党的要求和青年期待开展团的工作,自觉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团的各项工作和建设中去。伴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青年群体结构显著分化,青年流动性不断增强,青年价值取向呈现出新特点,青年发展需求的社会化特征日益明显,共青团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突出表现在资源严重不足,服务能力欠缺;工作方式陈旧,动员能力下降;工作特色不浓,社会影响弱化;基层基础薄弱,队伍骨干不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发展。只有找准定位,才能奋发有为。我们坚持从解决党团关系、根本职责、吸引凝聚、基层基础等一些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出发,认真思考如何履行好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如何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共青团工作的精髓,明确提出了青年为本、服务为上,基层为先、团建为要的工作理念,选准工作突破口,整体推进全省团的工作。在组织建设上,实现行政化设置和按青年分布、流向设置有机结合;在工作领域上,实现参与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有机结合;在力量配置上,实现重点突破和带动全局有机结合,科学谋划农村、城市社区、企业和学校共青团工作布局,在思想引领、成才服务、权益维护、基层基础等方面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使共青团工作联系青年的多样化渠道更加拓展,科学化布局的思路更加明晰,有形化服务的举措成效明显,事业化发展的态势逐步形成。

——必须在党的事业发展大局中展现作为。党的事业是共青团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共青团开展工作必须依托的基础。在党的事业发展大局中找准结合点,把团的工作放在党政大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落实,使团的工作与发展大局系统对接,紧密融合,合拍共振,共青团才能体现特色,展现作为。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这个发展大局,突出“一带两圈”、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县域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以及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主动介入社会关注、青年急需、共青团能为的领域,发挥共青团的组织动员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化“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举办青年企业家恳谈会,实施“青春富康行动”,组织青年在奥运火炬传递、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中博会、八艺节、六城会等大型赛会以及抗冰救灾、抗震救灾等重大突发事件中提供志愿服务,开发青年人才资源、培养创新型青年人才以及通过多种形式,组织青年积极投身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突出抓住推进全民创业和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契机,在服务青年自主创业、整体推进农村共青团工作等方面创造性开展工作,掌握了主动、赢得了先机。

——必须致力于为青年做好服务工作。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青年的价值取向日益务实,青年的需求更加广泛、具体。在青年需求不断发展变化的背景下,共青团的服务也要具体有形,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着眼于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千方百计整合资源,找准切入点,为青年成长发展提供了有形服务,解决了一些青年迫切需求的问题。围绕青年就业创业问题,我们建立了“青年创业支援计划(YESP)”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等扶持体系。筹资4200万元设立“青年创业支援基金”,投入近千万元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立“湖北青年企业孵化器”,免费支持青年创业。启动大学生村官创业“扬帆计划”,开展“田园小康项目”,建立大学生就业见习基地,为城乡青年和大学生提供了众多就业创业的机会。围绕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荆楚英才学校”大学生培训班等理论学习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抓住重要节会和节日,通过论坛、征文、演讲、歌会、形势政策宣讲等形式,引导青年发扬光荣传统,激发爱国热情,投身改革开放。围绕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开展湖北相亲文化节、“江城之春”大学生科技文化节、乡村青年文化节、社区青年文化节等文化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选树青年先进典型,加强团属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农村青年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弘扬社会文明新风,营造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围绕青少年权益维护,实施“荆楚青少年法制建设计划”,推动12355青少年服务台建设和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建设,配合省人大制定《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开展重点群体的帮教工作,为青少年提供了综合性维权服务。

——必须增强工作的创新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共青团作为为党做青年群众工作的组织,优势在于能贴近党政中心,挑战在于青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薄弱之处在于支配资源的手段不强。因此,要做到服务党政工作、服务青年群众和促进团的工作的有机统一,必须创新理念和方法,多做导向性、示范性的工作,发挥好先锋先导作用,以此提升组织动员能力和影响力,获得党政支持和社会认同,展现共青团的特色和水平。我们针对社会思想深刻变化、青年思想更加活跃、价值观更加多元化,青少年权益意识增强、维权需求增多,信息化对青年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影响日益深刻,团的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和组织依托发生深刻变化等现实,认真思考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引导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措施,探索建立“项目+活动+基地+团建”的工作运行机制,团的工作事业化、项目化发展机制以及与党政中心系统化融合等机制,推出了“我与祖国共奋进”、湖北青年相亲文化节、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感召力强、内容鲜活的精品活动,设计了“百企万岗”大学生就业见习计划、大学生村官“扬帆计划”、青年创业支援计划、金穗惠农青年卡、田园小康项目等社会性强、自转性强的特色项目,打造了青年文明号、青年“五四”奖章(奖状)、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希望工程等有影响、有实效的优势品牌,形成共青团特有或主导的工作项目和工作载体。

——必须加强合作,整合资源,强化工作的依托和保障。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争取党政支持,挖掘团内资源,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政治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组织化动员与社会化动员相统一,团的工作才有依托和保障。我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前青年参与热情普遍提高的要求,破除“就团论团”的惯性思维,主动争取政策和资金等支持,形成了政府委托、共青团承办的项目合作机制。积极加强与中介组织、非营利组织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利用团的组织平台,实现与社会化资源的紧密结合,使社会资源服务青年的巨大热情在团组织的平台上得到充分体现,形成服务青年的综合资源优势,推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筹备建设的湖北省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通过争取政府投入引导资金,共青团搭建运作平台,已吸引了部分社会资金的积极参与。同时,我们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设计和推出一批服务项目,进行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招标,建立服务青年工作的生长点,努力提高团的工作的社会知名度,增强合作的透明度和针对性,扩大了社会支持的参与度。第十二次团代会以来,我们共吸纳各方资金、物资9000余万元,用于扶持青年就业、就学、创业、灾区援建和基层团组织发展。

——必须狠抓基层基础建设。团的基层组织和团干部队伍建设是推动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基础和关键。我们立足强基层、打基础、管长远,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一方面,狠抓基层团建。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在进一步巩固传统领域团建的同时,加大新领域团建力度,努力做到哪里有青年,哪里就有团的服务;服务到哪里,共青团的影响力就到哪里。在农村,争取省委组织部支持,利用村级组织换届时机基本配齐乡镇、村团干部。在全省普遍建立了大学生村官网络团组织。开展乡镇团委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共青团乡镇上网工程、万台爱心电脑进乡村等活动,加快了农村基层团组织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开展基层共青团争先创优活动,推动了农村共青团工作整体活跃。完善基层团建工作考核机制,层层建立基层联系点深化乡镇团建工作,整顿规范了一批乡镇、村团组织。在城市,以扩大“两新”组织团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为着眼点,通过联合建团、依托建团、公寓建团等方式,加快了“两新”团建工作步伐。建设青年之家,打造青年集聚、交流的平台。在学校,成立“湖北省高校青年工作研究会”,加强对中学共青团和民办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指导。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团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放心、青年满意”的要求,坚持“高进、严管、优出”的原则,注重在工作第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在艰苦环境中提高团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注重从多种渠道选拔人才来充实加强团干部队伍。面向全省公开选拔机关3名处级领导干部,推荐一批机关中层干部转岗任职。加强对团干部的素质培训和实践锻炼,坚持从省、市两级团的机关选派优秀团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挂职锻炼,选送基层团干部参加团中央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分期分批对全省乡镇、街道团委书记进行轮训。扩大乡镇、村两级团委的委员会人数,吸纳青年致富创业能人、“两新”组织负责人参加,推进了基层团的委员会建设。建立团干部评议考核、定期公开述职等制度建设,推进了团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团干部成长观教育和“服务青年、勤政廉政”主题教育,团省委思想政治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等进一步加强。■

(作者系共青团湖北省委书记、党组书记)

下载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索区域科学发展的时代命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探索

    “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探索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计算机的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的技术水平的提升不断更新换代,大量数据应运而生,数据机构和数据的储存不断的发生着巨大的改......

    信息化时代的素描教学探索(最终定稿)

    信息化时代的素描教学探索 中卫市黑林学校 王丽娟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在现今的教育改革风潮中更少不了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身影。尝......

    “互联网 ”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互联网+”时代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面临大学语文课程边缘化的现状,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互联网+”时代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可从三方面入手: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课程模......

    探索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最终定稿)

    探索区域地理的人地关系结构教学 一、指导思想和依据原理 首先,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

    区域二元金融和谐发展之探索

    区域二元金融和谐发展之探索 区域金融从空间差异的角度看,可区分为发达地区金融与欠发达地区金融,亦即二元金融;通过区域二元金融之间的互补互动,实现区域金融的和谐发展,对于农......

    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探索.

    摘 要:新疆作为我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区,农产品地域特色明显,结合其独特的区域地理标志,实施区域品牌策略极具优势。本文分析了新疆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探索区域党建新机制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探索区域党建新机制 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 ——台州市路桥区区域化党建的实践与思考 □ 蔡伟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和社会形态转型不断加快。如何适时转变基层党建工作方式,创新工......

    关于信息化时代如何烹制语文味道的探索

    关于信息化时代如何烹制语文味道的探索 王小玲 (华师附属梧桐湖学校 鄂州 436044) 摘要:信息化时代如何将信息技术合理有效的运用到小学语文课堂中,在现代化教学中不失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