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时间:2019-05-13 22:13: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第一篇: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百胜镇小学 杨会琴

关键词 问题 驱动 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的舞台,教师只是一个导演,引导学生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光彩。那么,我们作为教师要导好这场戏,就必须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怎样才能把学生所要学习的一个个知识点串连起来呢?利用问题这根线吧!因为,教师可以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是一门艺术。怎样提出恰如其分的问题,如何发挥问题的最佳效果,就是老师们需要考虑甚至研究的了。经过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问题的方向。

一、注重问题的激趣性。布鲁纳说得好:“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当他们愿意学,想学,主动学,那么,他们才会学得更好,学得更轻松、快乐。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教师可以提出带有激趣性的问题,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上《蜜蜂引路》这一课时,在课题导入这个环节中,学生齐读课题后,师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生1:“我想知道蜜蜂为谁引路?”教师相机点评:“你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我想把它写在黑板上。”板书:为谁?生2:“我想知道蜜蜂是怎样给人带路的?”教师点评:“你很会提问,这个问题我很喜欢,也想写在黑板上。”板书:怎么?生3:“我想知道蜜蜂为什么要带路呢?”师点评:“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提了这么一个让我感兴趣的问题,我一定要把它写下来。”板书:为什么?师:“孩子们,你们不仅能提出好问题,还能解决问题。请孩子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看你能解决哪些问题?”在“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这个问题的驱动下,让孩子对课题进行质疑。同时,在老师的正面点评下,孩子提问的欲望更强了,读书的兴趣更浓了。

二、提升问题的价值性。作为教师的我们,提问的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果提了一些没有价值的问题,既耽搁了课堂时间,又冲淡了问题的质量,学生也觉得无味。比如,问:“‘附近’这个词你现在理解了吗?”专心的同学也应该理解了,他们会回答:“理解了。”这个过程,对这部分孩子来说没有意义。个别不专心的孩子,或理解能力稍差的孩子,他们没有理解也许就不会回答,或者滥竽充数,跟着多数孩子附和着,也不能因这个问题而让他们理解。所以,也是没有意义的。既然没有了意义,这个问题就没有了价值,没有了价值的问题还提它干嘛呢?课堂教学时间固定而短暂,如何在短短几十分钟内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必须通过有极强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来进行解决。

三、加强问题的具体性。提问,必须具体,必须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层次,不能脱离学生“思维发展区”。如果问题过大,或者问题不明确,孩子就不知思考问题的方向,也就无从下手。比如,《雷雨》这篇课文,教师问:“请孩子们自读课文,想一想,雷雨是什么景象?”其实,这篇文章写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个阶段的景象。如果老师这样问,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就很困惑,觉得这里有描写景象的,那里有描写景象的,到底哪里才是正确答案呢?教师可以给孩子细化学习板块,提出针对性的、具体的问题,孩子们对问题的思考就明确了。

注重问题的激趣性,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性问题;提升问题的价值性,解决了学生内化知识的高效性问题;加强问题的具体性,解决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问题。如此,课堂教学就会在一个个充满灵性、异趣横生的问题中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扩展,实现效果的最大化。

第二篇:关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关于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是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还是主动积极、独立性创造性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习的成效。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效率之所以不高,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往往处于一种被动和依赖状态,缺少的正是主动和独立精神。

然而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呢?

1、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不敢自主参与学习有人曾经这样描述我们的课堂:“在课堂上,只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两脚并齐。教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的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画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由于不少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所谓的尊严与权威,不允许学生有任何不同于自己的见解,哪怕学生的见解是有创见的。轻则以扰乱课堂纪律为名加以训斥,重则视为异端,加以变相体罚。使得学生“师云亦云”,丝毫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实这样做,非但教师的威信难以持久,而且学生的参与也只是停留在表层,只是些机械模仿式的简单运用,这种氛围无疑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无比的拘谨。由于学生不敢说,只能唯唯诺诺地听从老师的支配和呵斥,也就难以暴露其思维过程,不敢自主参与学习,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存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愿自主参与学习

韩愈在《师说》中就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的任务排在最前面,似乎这两项是最重要的,于是“先生讲,学生听”一直是教学的老套路,甚至有许多教师还有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那就是小学生不懂事,让他自己学能学到什么,因而一味地抱在怀里,扶在手里,使学生丧失了许多主动参与的机会,反正老师要讲的,又何必费尽心思想答案。这种教育教学方式,也逐步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惰性和消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诚然,这种授课方式也培养了一些人才,但奴化式的倒不少,创造型的却不多。然而数十年来,诺贝尔奖学金一直与中国科学家无缘,追根溯源,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从幼儿园、小学起就是听命于老师,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存储什么,年级越是向高处走,学生越是没有问题或较少有问题。实在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就这样渐渐地被剥夺了,与此同时由于接受知识的依赖性,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也就被磨灭了。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思想逐步抬头,自己也就不愿自主参与学习。

3、被动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不会自主参与学习

要让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首先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参与学习的方法。然而有很多的学生由于在老师的长期“扶持”下,只懂得接受“鱼”而不懂得怎样“渔”。如在一些公开教学课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老师布置学生自学其一段内容时,有的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只是把老师规定的内容读一遍,至于看书的目的,能不能进行一些问题性的分析,接受老师的目的性提问,根本一无所知。当老师布置讨论时,有很多同学根本就是消极地参与,被动地等待其它个别同学的讲解、提示,而不知道自己做什么,怎样与同学合作探究,更谈不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1、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营造民主平等、自主学习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是发现问题的探索者,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他们理应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基于这个前提,那么在师生关系上就不是教训与被教训、灌输与被灌输、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承认了这种关系,我们就不必要求学生坐得那么规规矩矩,给他们限制得那么死,只要他们课堂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就行,即使他们在思想投入的情况下,情不自禁地插上几句也是允许的,问题就怕学生不投入,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插话或对问题的回答如果并不正确时,也不应轻易否定以至批评,而是通过点拨鼓励他们重新思考,重新回答,把他们真正的当作学习的主人,热情鼓励每个孩子,实实在在地营造出平等、宽容、尊重、理解、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想说、敢说、爱说、乐说,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我们的教学 过程成为一个源源不断的激励、平等过程,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才有实现的可能。

2、创设主动探索的机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我们有的老师长年累月习惯于在课堂上从头讲到尾,似乎并不感到累,这除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职业习惯外,与教师学习少、新思想接受慢、按部就班、图省事也不无关系。殊不知,这种陈旧的教法挤占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如何自主呢?课堂教学效率的优质、高效离不开全体学生积极、有效的全程参与。教师要努力创设主动探索空间,让学生有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笔尝试、动口表达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间与空间,使其外部活动逐渐内化为自身内部的智力活动,从而获取知识,发展智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学习活动。

首先教师要创造真正意识上的让学生参与尝试的机会。如教学长方形的特征,有的教师习惯于先让学生沿着长边对折,量一量,得出结论;再沿着宽边折一折,量一量,得出结论。这种教学表面上看似乎全体参与,全体动手,实质上是让学生按教师设计好的步子一步一步走到终点的。这种流于表面的浅层参与,难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如果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看一看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就给全体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他们会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得出结论的,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扶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隋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

其次教师要提供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时机。一般应当在做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所有 学生能够跳一跳就摘到果子,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下面的学习。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在教学中,能让全体学生动手、动口的就不让部分人代替,能让多数人动口、动手的就不让少数人或个别人代替。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一个关键。所以要对“学困生”有一个倾斜政策,不但要给他们多吃偏饭的机会,还要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例如,教师巡视时,优先关照学困生;课堂批改,重点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小组议论,安排学困生先发言;课堂提问,优先考虑让学困生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等。对他们的每个微小进步及时予以鼓励,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3、激励引导,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我常用谜语激趣、故事激趣、歌诀激趣、直观激趣、操作激趣、情境激趣、游戏激趣、悬念激趣等途径,促成学生的自主参与。其中直观激趣是使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借助于多媒体声形图文并茂的特点,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当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进而自主参与课堂教学。如: 时、分,24时计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如学习24时记时法,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先摄取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扫描进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教学时,熟悉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学生自主参与效果可想而知。

4、强化自主学习动机,着力学法指导,提高自主参与能力(1)自主学习的目的性教育

我个人觉得自主学习的目的性教育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愿望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据了解,欧美许多国家十分重视自我反省和自我批判的教育,有的国家还把对学习态度的要求列入了教学大纲。俗语说得好:“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只有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并养成了这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才是于一辈子有益的事。

(2)学法指导

增进学生自主意识的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加强直观操作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抽象数学知识和原理,就需要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通 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获得大量感知认识,建立表象,以此作为进行抽象数学知识的支柱。实践证明,这是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抽象概括的一个重要方法。

训练语言表达

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不开语言的支持。①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不同年龄、不同智力基础、以及不同个性差异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差别很大。有的能独立说明算理,有的需在教师的引导下说明算理,有的在教师引导下说明算理还很困难,但是不管怎样,我们都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热心鼓励。②交给方法,使学生能说。要形成能力,需要经常性的培养,日积月累。在低年级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逐步提高讲题说理的能力。同时要让学生认真听别人说,提出自己的补充意见或不同意见,使学生说的水平进入到一个新的层次。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思维能力训练

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然后借助适当的外部活动,如有顺序观察书中的插图、幻灯投影、实际操作等,来指导学生完整地表达数学含义,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最后再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把用概括的语言进行表达的思维方法主动地迁移到其它问题学习中去。

精心设计问题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如 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先引导学生温习一下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再提出这样的问题:想一想,怎么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呢?学生会主动地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迁移到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去。又如学习乘法意义时,当出现:2+2+2=6,3+3+3+3=12,5+5=10后,不提这样的问题:每道算式的加数都是什么?三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而提出:请仔细观察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样的提问,促使学生去寻找算式之间的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了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

培养自学能力

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途径之一,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数学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总之,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改进教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相信“自主学习”一定能成为教育理想“彼岸”和学生发展“彼岸”之间的一座桥梁,我们的学生定会从“学会”到“会学”。

第三篇:学生初高中过渡问题思考

学生初高中过渡问题思考

贵州省晴隆民族中学数学教研组

金秋时节,又一批初中学生升入高中学习,成了新高一的学生,在他们稚嫩的笑脸上,写满了对新校园环境的好奇,写满了对即将开始的高中生活的无限憧憬。作为高中一线年轻教师重要职责是准确把握学生在初高中过渡方面存在的问题,帮助这些学子尽快适应高中生活,顺利实现初中向高中的过渡,我从这些年带高一新生后,总结得出供教育、教学参考的几点认识:

一、坦然面对心理断乳的 学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和独生子女的增多,很多高一的学生,在上高中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除了学习,什么都是父母包办,到了高中要住校,没有了父母的依靠,有的一下变得手足无措,不知该怎么办,生活无法自理。对这一类学生我认为应在进校第一周进行军训中,严格军训纪律,磨练他们的意志,开展好高中生活宣传教育,增强他们战胜困难信心。班主任教师、宿管人员和科任教师应积极结合军训,耐心引导学生自己打理生活,贴心关心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让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

二、新班级环境的全新定位

新高一的每个班,学生大多数来自不同的学校或班级,他们之前认识的相对较少或者根本就不认识,同时他们正处在自我意识与逆反心理意识较强的年龄阶段,排他性较强,每个人都可能会因力争展

现自我而变得我行我素、互不搭理或者一意孤行,教师是这个新班级教育、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帮助学生早日融入班级刻不容缓,教师可以利用积极准备军训汇演为契机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课堂问题采用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学会互助、理解。在第二、三周内多开展集体活动和集体游戏让学生学会配合与包容。

三、让学生及时明确学习方法的改变

刚入学高一新生,很多在学习方法上还是沿用初中的一套,特别是理科学习希望老师举三反一,实例多、问题少、练习少,但由于高中课堂一堂课的容量远远超过初中,老师更注重学习知识方法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这方面教师彰显主导作用,应该积极、耐心引导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时时关照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兼顾学优生;做到激情不减、热情不退,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用不和谐言语打击任何一个犯错误的学生;对学生在作业中存在问题要及时让学生订正。

四、做好各科知识衔接的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在开学之初,各科任教师应该了解该科知识在初中教学的基本情况,复习或补充对高一内容学习有较多影响的一些内容,就数学科而言,可从复习数轴开始,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多项式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性质等等再认识。可补充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联系,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中的求根公式法和韦达定理,特别是

韦达定理,它在初中的新教材中是以习题形式呈现,很多教师根本不讲,但高中很多老师是直接使用,这就会给学生的学习知识、理解问题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总之,学生初高中过渡是学生高中生活、学习的起点,是学生人生中的重大转折,我将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格言来鞭策自己,审时度势,认真做好学生初高中过渡工作,为学生今后三年的轻松学习打下基础,为自己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打开希望之门。

第四篇:关于考场利用无线电工具作弊问题的思考

关于考场利用无线电工具作弊问题的思考

郑英俊

(漳州市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

摘要:近年来,利用无线电通信装置作弊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考试当中。漳州市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自2007年开始,积极配合漳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开展考场无线电作弊信号监测工作,漳州市无线电管理局先后在驾校考场以及研究生考试、建筑师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查处了多起使用无线电通信工具进行的作弊行为。在监测工作中也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更有效地应对考场无线电作弊现象展开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考场无线电作弊,无线电干扰压制,综合治理。

一、现在发现的主要的作弊形式及其特点

从作弊信号的类别上区分,利用无线电通讯技术获取考题的方式多以图像传送形式由考场内向外传送考题。工作频率多在800MHz至1.3GHz和2.4GHz频段。考场外向考生发送信息则主要有语音和数传两种形式,工作频率范围很广,多在数十兆至数百兆频率进行传输。语音方式的特点:作弊者在隐形耳机及其接收器的伪装上可谓绞尽脑汁,隐蔽方式上五花八门,接收器通常是隐藏在特制的腰带、钱包、名片夹、香烟盒、橡皮擦、签字笔、内裤里甚至是女性的文胸里。有源隐形耳机也小到了仅有数毫米直径,塞入耳道后不容易用肉眼发现。对于FM语音方式连续传送的作弊信号,相对容易应用现有的监测技术和装备来发现和处置。频谱仪监测到可疑信号之后,有较为充足的时间进行监听甄别、测向定位或者干扰压制。对于移动中使用对讲机或者车载电台进行发送的作弊者,要快速确定发射地点仍有一定难度。

数传方式的特点:数传接收装置通常被隐藏在特制的手表、橡皮擦、签字笔里。数传方式信号发送的时间短,难以及时发现,也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反应和处置。

二、目前采取的技术防范措施及其优缺点

现今在考场内常用的防作弊手段主要有金属探测、音频磁场探测、射频电场强度探测、手机信号屏蔽、对讲机频段压制、音频磁场干扰等。在考场周边进行的是频谱监测、可疑信号的监听、测向定位或压制干扰。

对于考生带入考场的作弊器具,绝大多数逃不过金属探测器的探查。向外发送或者考生相互间传送的音频或射频信号,有可能被探测射频信号的“探测狗”、探测音频磁场的“作弊克”或者“监考大师”发现。部分新推出的屏蔽器产品,包含了对3G手机频段和民用对讲机频段的压制,可以阻断目前三大通信运营商多种模式的手机通信,一定程度上压制民用对讲机的信号接收。屏蔽器的使用效果与安装地点、安装方式有关,在使用中可能对考场周边的合法通信造成不良影响。对于工作在民用对讲机频率之外的作弊信号起不到干扰压制作用。

频谱监测以及可疑信号的监听,主要使用无线电管理局的固定监测站、移动监测车、可搬移站、频谱仪、宽频段接收机。在漳州地区的考场无线电保障工作中,还动员了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的HAM携带频谱仪、宽频带多普勒测向天线和宽频带接收机参与频谱监测、信号监听和测向。

无线电管理部门还使用一种称作“空中警示系统”的装置,自动扫描侦测、压制作弊信号。早期的产品只能覆盖130MHz--170MHz和400MHz—480MHz,新一代无线电警示体统据称可以覆盖40MHz—3000MHz。

这些监测和压制设备,都只能在应对发送时间相对较长的作弊信号时发挥有限的作用,无法用于应对以数传方式或跳频方式传送的作弊信号。

三、当前考场无线电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查获的案例看,作弊器材和作弊技术都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无线电通信领域的一些新技术、新材料被应用到了考场作弊当中。网络聊天工具也被作弊团伙用来传送考题和答案。

在实施考场防止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的工作中还遇到非技术原因造成的困难。考试承办单位对无线电监测人员的权限作了限制,只能在考场周边进行工作,不能进入考点。有些地方连作为考生预备和休息的缓冲区域(校园)都不让监测人员进入。个别考点甚至出现过考场负责人阻挠无线电监测人员开展工作的情况。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在某次研究生考试过程中被无线电管理局监测人员查获的作弊用电脑上看到,已经被无线电管理局通报给相关部门的作弊团伙传递考题的QQ群,到当天下午还在继续发布作弊内容。如果没有公安部门的密切配合,发现作弊者时就不能及时对作弊者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对于证据的保全以及人身安全的保障不利。现有法律法规对作弊者的惩戒力度不够也是作弊行为泛滥的原因之一。

个别防作弊人员在工作中有过分迷信和依赖自动侦测干扰手段的想法,试图单纯依靠现有的无线电技术手段终结作弊行为。大型考试的无线电保障,监测人员和监测设备严重不足,无法同时对多数考场和多个频段同时进行监测。目前配置的设备也无法对各类作弊信号进行有效的压制。

宽带干扰装置的大量使用,会影响防作弊方的频谱监测工作,还会造成防作弊人员的思想麻痹(把干扰机看作“万灵丹”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同时有可能因为安装不合理、功率过大,产生侵害考场周边公众合法通信权益的问题。作弊者是不会按游戏规则出牌的,之前查获的作弊器材把频率选择在广播电视信号边缘或是军警频道附近就是一个例证。大型考试的考场的分布范围比较广,如果作弊频率再往高、低端扩展,防作弊方又得动用什么资源来应对作弊?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只是简单的使用技术手段被动地进行反作弊,防作弊一方永远都是要比作弊方慢半拍,穷于应付、疲于奔命,这不是防作弊的正确的应对方法。

四、关于作好防范考场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工作的建议

团伙作弊追求的是通过产销作弊设备、买卖考试答案获取暴利。对考场作弊的查处应该从利用无线电技术作弊的根源入手,针对主要的几个运作环节(销售环节、考题获取与发送实施环节)先期介入。及时获取掌握作弊技术的变化,例如分析所谓的“防探测、防干扰”工作机理,摸清作弊器材的新特点,确定作弊器材的工作频段,知己知彼,方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无线电监测、压制资源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间的有效协作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超前谋划、周密部署,及时通报情况,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查处作弊行为。

提高监考人员素质,多种防范手段综合运用。适当增加监测设备的配置,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保障工作,以解决考场多而监测人员、设备不足的问题。同时还应加强对考生的思想教育,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考点负责人对无线电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法律、道德、技术等层面多管齐下,考场内外各种反作弊技术共同构筑起的多道防线,综合治理方能达到预防为主、标本兼治杜绝考试作弊之目的。

五、结束语

利用无线电通信技术进行考试作弊的现象一定时间内还会存在,花样还可能会不断翻

新。不能简单地期望依靠无线电管理部门或某种设备来终结作弊行为。相信通过考试承办单位、无线电管理以及工商、公安等部门的共同努力,多部门协同配合、联合查处,就能够更加有效地应对考场作弊问题,营造出公平竞争的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海航 《考场无线电作弊技术防范与对策》 中国无线电 2007,(11):57

【2】于爱民 《在防范利用无线电设备从事高考作弊工作中的思考和实践》中国无线电

2007,(10):15-16

作者简介: 郑英俊漳州市无线电定向运动协会会长漳州市体育总会委员

专业领域:电子技术以及无线电通信,热工、电学、力学计量。

联系地址:漳州市邮政8号信箱邮编:363000

第五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激发科技组织创新活力 为国家复兴提供动力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

魏全忠

2014年11月20日13:5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总书记在今年6月份两院院士大会上讲话中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同时指出我国经济主要依靠资源等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他提到:“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习总书记讲话把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我国当前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可见,推动科技进步、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抉择。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指依靠自主创新,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无论从国家层面来讲,还是科技组织层面来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深远。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

首先,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现今国际竞争呈现出越来越激烈的态势,中国必须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才能从容应对国际社会的变化和挑战,这也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它们有如下共同特征: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7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而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39%,对外技术依存度>40%,与创新型国家存在明显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距世界最主要创新型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

除此之外,世界各国纷纷强化创新战略部署——美国出台《创新战略》,从国家发展战略上重视创新,从国家发展路径上强化创新;欧盟通过《欧洲2020战略》,致力于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国家联合体;日本2009年就出台《数字日本创新计划》,逐步进入科学技术立国与战略调整阶段;韩国在2000年制定科技发展长远规划《2025年构想》,提出2015年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研究中心的目标。面对世界发达国家的超前部署,中国只有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第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中国长期依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以粗放型为主,属于由投资带动的要素驱动阶段,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偏低,生态环境的瓶颈制约非常严重。这种增长方式不可避免而且正在遇到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供给的极限,造成产业大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性。

以下数据足以说明问题:我国天然气、石油人均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和8%,水资源、土地、耕地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33%、40%。2009年我国GDP总量约占世界的8.6%,能源消耗量约占20.3%,人均能耗达世界平均水平,但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0倍,是美国、德国、英国的2.4倍、4.2倍、4.4倍。

高投入、高能耗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7大水系1/5水质为劣V类,每年因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代价已接近1万亿元。长时间大范围雾霾天气影响了国土面积的1/4,受影响人口达6亿。2007年至2011年全国污染物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1水排放量达659.2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达427.9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32.2亿吨。2011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6026.2亿元,占当年GDP的1.27%。

总体来看,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重大挑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我国必须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科技新秩序的重构。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提升科技实力的战略选择。

纵观世界各国创新发展趋势,科技是推进创新的引擎,然而我国各项科技实力指标明显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R&D经费的4.8%,为瑞士的17%、美国的25%,日本的37%。各国三方专利(美日欧授权专利)占世界比例中,中国的三方专利仅为2.4%,为美国的7.84%,日本的7.58%。2005至2009年有效PCT专利(多国专利)中,美国、日本、德国分别占32.2%、20.4%和11.3%,我国仅占2.5%。我国2008-2012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数约占专利申请受理数的1.48%,“垃圾专利”居多。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量世界第一,但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80%以上是外资企业的产品,其中72%是加工贸易产品,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支撑经济高速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2013年12月20日在中国经济年会上的发言中指出,“我国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低,大量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应用技术的问题十分突出。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40%的水平。”因此科技发展必须把握创新驱动发展主线,围绕关系国家全局与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凝练科技目标,抢占科技经济制高点,全面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

从科技组织层面来讲,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适应世界科技革命和迎接竞争挑战的必然选择。

第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科技发展大势所趋。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生态下,技术创新呈指数函数增长,创新周期大大缩短,科技发展向极限化逼近,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渗透。整合创新资源,加强物质、生命、信息、地球等可能初现革命性突破的科学前沿及交叉领域方向布局,积极适应初现端倪的新科技革命成为大势所趋。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促使科研机构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选准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必争领域和优先方向,前瞻布局,协同创新,使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组织和技术的界限,从而在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高端科技领域率先实现重大突破,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

第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应对国外科研机构改革形势明确方向。纵观当今世界各国,部分国立研究机构已迈出改革步伐:俄罗斯科学院成立于1724年,是俄罗斯国家学术机构,世界重要研究机构之一,六年前就启动改革方案。为使俄罗斯科学院成为卓越中心并更具竞争力,2013年9月俄国杜马通过了《俄罗斯科学院改革法案》。根据改革方案,已有289年历史的俄罗斯科学院与医学科学院和农业科学院合并,并每年向普金总统汇报它所作出的决定和取得的成就。德国现有科研体制和科研资助机构已经难以完全适应德国科技发展的新战略,因此一直在进行必要的结构性调整。采取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更多的私立研究中心,提供更多的科学政策和经济政策咨询服务。日本的国立科研机构是根据政府管理、社会和经济的实际需求,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日本一直在改革现有科技体制,不断地建立新的国立科研机构。日本科技厅在21世纪初制订有关新型研究所的计划方案,拟在10年内创建30-50 个打破日本传统模式的研究所,与此同时,加强科技厅对科研机构的领导,以保证科研机构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面对国外科研机构的改革态势,国内科研机构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顶层设计引导之下,可以进一步理清推进科技改革和创新中存在的制约和关键问题,分析与国际先进科研机构的差距,在密切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低效、完善科技经费管理、健全创新环境和政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务求新的突破。通过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等多种方式来不断自我完善,全速发动创新驱动引擎,确保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第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科研机构对国家期望的积极响应。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发表重要讲话。他从历史纵深角度,同时结合我国科技发展差距,深刻阐述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问题,为新时期的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他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关心关怀。面对国家期许,科研机构必须抓住历史机遇,增强创新自信,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以实际行动落实好、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中科院为例,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必须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实现总书记对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统揽改革创新发展大局,抓好“率先行动”计划的组织实施。具体来讲,要以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为目标,推进科研布局调整优化和科技活动组织模式改革;要以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位目标,推进人才人事制度和科研评价体系改革;要以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为目标,推进与“三位一体”相适应的思想库建设体制机制改革;要以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为目标,推进科研院所制度改革。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提升科学院创新能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综上所述,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科技组织层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也关系到科研机构的未来发展。各科技创新主体应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为己任,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党委副书记、副所长、研究员)

下载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利用问题驱动学生的学习和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利用学生资源

    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潜能 《走进聪明屋》教学课例评析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林素仙临海市教研室张 瑛 [教学目标] 在对前人科学发明过程的了解中,逐步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

    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课题总结)

    《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课 题 总 结 ————马志才 从2009年9月申报《任务驱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科研课题,到现在已快一学年了,现将前段有关此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如下......

    浅谈“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结构

    浅谈“问题驱动式”课堂教学结构 ——以“长方体的体积”教学为例 大连金州新区高城山小学 范庆朝 【摘要】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推进,数学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几点思考

    关于学生考试作弊问题的几点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师硕士王彩凤 考试作弊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学校各科考试中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反映了整个社会诚信的缺失,反......

    驱动学习(一二年级数学)

    数学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策略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要从激发兴趣,创设情景,积极评价,及时反馈等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关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思考

    关于学生学习评价的思考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考试分数几乎成为评价学生和教学的唯一标准。自2009年新课程改革在我县全面实施以来,考试成绩已不再是评价学生和教学的唯一手段,我们......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提醒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的价值......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储存、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适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