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连处士,应山人也》阅读答案(共)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①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②,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③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注释】①赒(zhōu):救济,接济;?②粜(tiào):卖出粮食;③省(xǐng):看望。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 以牛自归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11.文章通过写连处士照顾父亲而不仕、资助乡亲度灾年、原谅窃牛者等事情,以及“应山之人”对连处士的赞颂和连处士死后的悲伤等言行,表现了连处士孝以事亲、、的高尚品格。(2分)
二、6.B 7.D 8.A评分意见:本题2分。9.遗憾 归还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个小题1分,意思对即可。10.(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评分意见:本题2分。补出主语得1分,意思1分。11. 乐善好施 宽以待人评分意见:本题2分。每个空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第二篇:连处士文言文翻译
连处士文言文的内容大体是怎么样的呢,如何翻译现代文?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连处士文言文翻译吧!
原文:
连处士,应山人也。以一布衣终于家,而应山之人至今思之。其长老教其子弟,所以孝友、恭谨、礼让而温仁,必以处士为法,曰:“为人如连公足矣。”其矜寡、孤独、凶荒、饥馑之人皆曰:“自连公亡,使吾无所告依而生,以为恨。”呜呼!处士居应山,非有政令恩威以亲其人,而能使人如此,其所谓行之以躬不言而信者欤!
自其祖光裕尝为应山令,后为磁、郢二州推官,卒而反葬应山,遂家焉。处士父以疾废于家,处士供养左右十余年,因不复仕进。父卒,家故多资,悉散以赒乡里,而教其二子以学,曰:“此吾资也。”岁饥,出谷万斛以粜,而市谷之价卒不能增,及旁近县之民皆赖之。人有贫而窃其牛者,官捕之甚急,以牛自归。处士为之愧谢曰:“烦尔送牛。”厚遗以遣之。
处士有弟居云梦,往省之,得疾而卒,以其柩归应山。应山之人去县数十里迎哭,争负其柩以还,过县市,市人皆哭,为之罢市三日,曰:“当为连公行丧。
译文:
连处士是应山人,以平民的身份老死在家里,但是应山的人到现在仍然思念他。那些老年人教导他们的子弟,如何孝敬老人、亲近朋友,恭敬、严谨,守礼、谦让并且温和、仁爱,一定拿连处士作为榜样。说:“做人像连公那样,就足够了!”那些鳏寡孤独和遭遇荒年贫困饥饿的人,都说:“自从连公去世以后,我们这些人没有地方可以哀求依靠来活命了,让我们太遗憾了!”唉!连处士住在应山,没有发布过什么政令实施过什么恩威来亲近那里的百姓,却能让人这样想念他,大概就是所说的亲身去做,即使不说也能取信于人吧!
他的祖父连光裕曾经担任过应山县的县令,后来又担任磁州、郢州的推官,自从连光裕归葬应山后,他们就把家安在了应山。处士的父亲因为有病卧床在家,连处士在他父亲身边侍候十多年,因而不再在仕途上进取。父亲去世后,家里本来有很多钱财,都散发出去来周济乡邻,拿学问来教导他的两个儿子,说:“这两个孩子才是我的财产啊!”年成不好,拿出一万斛谷去卖,因而市面上谷的价钱最终没有上涨,连邻近县的百姓都依赖他。有一个盗贼偷了他的牛,官府搜捕得很紧急。盗贼走投无路,只好自己把牛给送了回来。处士为此很惭愧并道歉说:“麻烦你送牛了。”赠送他很丰厚的礼物送走了他。
处士有个弟弟住在云梦县,(连处士)前去看望弟弟,(结果)得病死去了,(弟弟)把他的灵柩送回了应山。应山县的人到距离县城几十里外的地方去哭着迎接灵柩,很多人争着抬着棺材回来。经过县里的集市,集市上的人都哭了,并且罢市三天,说:“应该为连公举办丧事。”
第三篇:山人相望风雨中阅读答案
①第一次,这样整天地坐下来,静静地与泰山对视,是因陪朋友登山受风雨所阻而形成的。
②好友自远方来,专为登临久仰而未谋面的泰山。谁知一冬一春少雨雪的好雨偏偏下在了今天。雨雾笼罩了整个世界,天湿了,地湿了,登山的心情全湿了,沉甸甸的,烦躁躁的。看看雨丝在微风中舞啊舞,不紧不慢,没完没了。无奈,我们在窗前坐,来,望着山,等……
③泰山是一道世人瞩目的风景,居室楼是山怀里的颗颗纽扣,我的蜗居仅是纽扣上的一个小点,高挂楼顶,恰恰与大山形成极好的对视角度。只可惜整天疲于奔波,人乏心更累,哪顾得上认认真真地看它一回。值此闲暇,静下心来,细细看风雨中的山,好似酷夏午后慢慢品一杯“雨前”,慢慢品出诸般滋心润肺的味道。
④山整个地浸在雨里,湿漉漉地装在我窗口里。正对着的是主峰,两翼延绵东西。草木葱茏的繁华让寒冬褪去,雨幕挡住了雀跃攀登观赏膜拜的人群,连同纷乱与嬉杂,只有细雨微风裹着无言的沉默,在山的脸颊上抹。
⑤挂上主峰的是雪,白皑皑的,落进低处起伏山包的是水,悄无声息地把土石树木濡湿浸黑,黑和白随意一叠,自然构成一幅茫茫大海上泊着艘洁白巨轮的写意。简单、清丽,透着初春疏雨特有的朦胧、柔和、静谧。所有细节被删去了,令人心仪的景观珍宝,被人忽略的山岩顽石统统模糊成没有差别的一片,平日里闹得满山沸沸扬扬的历史卷帙和永远说不完的荣枯生灭故事,早已收藏进大山深处。山,头顶着天,脚踏着地,袒露出自自在在、从从容容的风骨,留一个空空灵灵、清清静静的境地,任我们审视。凝望它安然端踞的姿容,体验到一种肃穆的深邃,一种由静而升腾起的苍莽大气。古往今来,那么多人频频临访、苦苦思辨泰山伟大之所在,是否只在感受到了它守中持恒、超然物外的从容宁静气质之后,才有了“稳如泰山”“重如泰山”的结语?
⑥我友也在全神贯注。突然头不回地问我:“山上有河吗?”有啊,直贯上下的中溪、通天河,穿行西麓的彩石河,还有……何止一条。不过它们随季节变化而消长,不像大山,始终如故地迎送无常的四季。雨季来了,任雨暴风狂、雷劈电击,山默默承受,把创伤埋进心底,坦然地把丰水供给草木,送给河流。于是,河水翻腾飞溅,随势应变地跳跃奔流,水声回响在山城间。多彩的卵石趁机拥挤碰撞得唧唧喳喳,热闹得令人炫目。雨季去了,山无言地忍受烤裂的曝晒,不惜输出脉管里的血支撑草木洒下一片绿阴。而河顿失滔滔,消落到流细声微,枯竭到河道自身迷失。此时此地,你怎能看得到呢?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句哲言吗:自然界的奇迹都在相对的静态中酝酿,动是宇宙的本能,静是自然的灵魂。静是动之后的一种沉淀、修整、提升。静是一首诗,一种美,一种境界,具有超凡的影响力。泰山悟出了这一道理,从而获得了对事物对自己把握的力量,凝结出任物交依然故我、宠辱不惊的庄重品质,不愧是自然界的仁者。主峰西侧平坦的一段,那是天街,是这座城市最北边的一条街。其实山与城本来就是一体,山与人始终共生共存、相亲相伴。城从南向北走到头便是山,由盘道接天街直到极顶。沿途的各种营生与城里一样红火。这影响不了山的静,它形态静心更静,静到了人们一走进它,自觉不自觉地多了一种持重和规矩。从山顶开始就有居民,一路下来到山脚,汇聚成人挨人的城池。山因有了居其中、行其中的人,除去许多横空盖世凌人的孤苦和傲气。正因如此,山在泰城人心中更增加了分量,增加了敬仰的虔诚。外地人诚惶诚恐地前来对山顶礼膜拜,却对挑山工气使颐指、不屑一顾,殊不知,在这里山与人不可分离,伟大与平凡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
⑦一种心态导致一个时代的风尚。
⑧一旦静到泰山一般,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又有什么不能得到的?
⑨与友相对。
⑩我说:山,是我窗上的一幅巨画,有了它,高挂的斗室就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永远。她说:不虚此行。
1.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在这里山与人不可分离,伟大与平凡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线。
2.文章标题是“山人相望风雨中”,为什么在第6段插入朋友对河的询问?(6分)
3.第8段“一旦静到泰山一般,还有什么能失去的,又有什么不能得到的”一句话自成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以朋友“不虚此行”的话结尾有什么作用?(6分)
4.本文在构思、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句子分析。(6分)
【答案】
1.(1)人们一走进山,自觉不自觉地多了一种持重和规矩。山因有了人,除去许多横空盖世凌人的孤苦和傲气,因而在人们心中更增加了分量。
(2)批判了外地人对山顶礼膜拜却对挑山工不屑一顾的错误做法。
2.将河与山形成对比,突出山的特点:(1)不随季节变化而消长,始终如故地迎送无常的四季;(2)山默默承受,任雨暴风狂、雷劈电击,把创伤埋进心底;(3)坦然地把丰水供给草木,送给河流。
3.(1)突出深化主旨。作者从雨中泰山悟出了静的真谛即任物变依然故我、宠辱不惊的仁者的庄重品质。这既是对泰山的崇高礼赞,也是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
(2)照应开头(或前后呼应):朋友与我都从雨中泰山依然故我、宠辱不惊的品质悟出了静的真谛,悟出了人与山的不可分离。确实“不虚此行”。
4.构思方面:着笔在景,落笔在理(或借写景谈哲理)。就写景而言,妙笔描绘,具有画的意境;就说理而言,依形而发,既切合山的精神又有生活的哲理。
语言方面: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加了文章的文采。
(1)拟人。例如:山整个地浸在雨里,湿漉漉地装在我窗口里。(形象地写出透过窗看到的朦胧山景,赋予山景轻柔缥缈的动态美,也拉近了人与山的距离。)(2)叠词的运用。例如第2段“偏偏”“沉甸甸”“烦躁躁”叠词的运用,暗示了下雨造成的不良情绪;口语化的风格,更感亲切。
第四篇:课外阅读也应重视
课外阅读也应重视
基础教育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中学语文课应如何适应转轨要求,从而完成教书育人,提高整体语文素质的任务?我认为,除了要加强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下面拟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作粗浅的思考与探索。
一、循循善诱,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上好阅读指导课。这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重要途径。特别在对初中一年级学生上第一堂语文课时,要讲授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要结合方法指导,说明课外阅读的重大意义,让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除此,阅读指导课上,教师可采用:或简述书中大意,或摘读文中的精彩章节,或提出书中的要点,或解释疑难词句等方法。如学生观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后教师可在课堂上简介《三国演义》的原著,并指出电视剧由于篇幅的限制,不能全面反映原著,最好阅读原著,因势利导,以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介绍中古今中外苦读成才的故事。对于初中生来讲,这点更显得重要。少年毛泽东夜阑秉烛,读遍乡间能找到的书,几乎每页都有画上圈圈。高尔基读书时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著名教授张中行先生也是好读书的典范,极力提倡读书,这样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从而明确课外阅读是课内的延伸和拓展。
3、进行“课前五分钟”读讲。即每天上课前拿出五分钟让一、二个学生“读”自己课外选的文章,“讲”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也督促学生养成坚持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
4、举办小型表演会、故事会。学生阅读了某些优秀的文艺作品后,表演会、故事会上说出来、演出来。
二、有的放失,指导课外阅读内容。
1、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引导阅读。引导的主要内容有:一是少年读物。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主要阅读对象,教师要根据其特点,积极给予引导。如《少年文艺》的作品贴近少年学生的学习。对学习写作方法都有帮助。《中学生阅读》等也是较优秀的少年刊物,都值得向中学生推荐。二是名篇名著。初中阶段是由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期,在坚持阅读少年读物的同时,也应开始接触名篇名著。《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家》、《高山下的花环》等现代名著可在作简要介绍后推荐给学生。三是报纸和知识性刊物。教师应当强调学生坚持天天看报,养成及时了解时事的习惯,可增强作文的时代感。对学生学语文有利,对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也是十分有利的。
2、结合课堂教学推荐。以课内学习带动课外学习,用课外阅读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内容。如讲到《盘古开天辟地》一文时,可在课堂上讲述《中国神话选》的精彩故事,以激发和引导学生去阅读《中国神州选》一书。
3、结合重大节日推荐。如在建国50周年到来之际,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介绍祖国悠久历史、优秀文化、科学遗产、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等方面的书籍,让学生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祖国,加深爱国之情。
三、循序渐进,教给课外阅读方法。
1、“略读”法。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从略读入手,教师要教给他们略读的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先看序文、提要、导读、编辑大意和目录的习惯,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规模;其次要掌握新闻记者全文章节标题和段首句、尾句的方法;第三要学会浏览全文,纵观大意的阅读。最后使学生掌握略读。
2、“细读”法。在略读的基础上,还要教会学生对文章的重点段落、精彩片断以及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语句多读几遍,并按自己习惯加以必要符号,用心阅读,养成认真阅读的习惯。
3、“记忆”法。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记忆储存,或归类摘抄,或反复诵读,以丰富积累。
4、“写读书笔记”法。读书笔记是将自己读书时的感受、心得、看法、评价等记录下来。其最简单的形式是填写读书卡,可按“书名和作者”、“内容摘要”、“好词佳句”、“最喜欢的人和物”,等项目摘录。每读一篇文章,都应完成一篇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四、融会贯通,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与“说话”课相结合。每学期举行一至二次故事会。规定故事会的内容必须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学生可根据不同的兴趣选择阅读文章,这样说起话来便能自然、生动、有条理且中心突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把课外阅读与听说训练结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2、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课内所学的知识贵在应用,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结合是检查学生阅读能力和能否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有效手段。
3、与作文教学结合。一些作文较好的学生都有勤于课外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多了,作品中的语言表达、人物和景物描写、材料安排等都有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习作。为使课外阅读更好地服务于作文,首先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做读书笔记,它是积累作文材料的有效方法。其次,组织课外阅读交流会,学生之间相互吸取课外阅读的好办法。
课外阅读活动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能取得较好的阅读效果,但不能改变现行教材,加重学生负担,而应该通过引导让学生自觉、愉快并持之以恒地进行阅读,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第五篇: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
教学设计也应与时俱进
在历年的教学实践中,思想品德课总被学生冠以枯燥乏味,老旧陈腐的帽子,我认为,只要在教学设计中注意与时俱进,汲取时代最新鲜的营养,思想品德课完全可以成为学生最受欢迎的课。下面我结合今年代九年级毕业班的实际教学体验谈一下教学设计中的与时俱进,和老师们共勉。
一、课前延伸阶段的与时俱进。
在讲述《春天的故事》这一课之前,我让学生注意搜集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赴深圳视察的有关图片,讲话资料。同时,我也注意搜集到一个细节:考察期间,腾讯公司总裁马化腾先生代表腾讯员工,向总书记赠送了精心准备的QQ号码。上课时,当我一上来谈起QQ聊天时,同学们都眉飞色舞,因为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自己的QQ号,我问:“当你聊天时,说不定你的网友就可能是胡锦涛总书记。这在30年前是不可想象的。这是什么带来的巨大变化?”学生自然而然的回答是改革开放带来的,讲课时我们共同分享学生自己搜集的新鲜资料,由此开始新的一课,学生们兴致盎然。同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例如“明明白白消费”章节,课前既可以让学生搜集今年315晚会的情况,也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身边的假冒伪劣的商品,甚至可以让他们把假冒伪劣的商品带到课堂上展示,这样的与时俱进的教学,学生当然不觉得枯燥。
二、课中探究阶段的与时俱进。
在九年级最后一轮复习阶段,还有几天学生就离校了,学生忙于写留言簿,上课根本不怎么理老师,我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有关酒驾的热点内容,上课时我在开场白中就讲:“看同学们都忙于'生离死别',我啥也别说了,献歌一曲,希望同学们喜欢,谢谢!”当我稍带调侃的讲完,学生们来了兴致,紧接着我把一首高晓松的《同桌的你》唱给了即将离校的同学,“明天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老师们都已想不起,猜不出问题的你,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趁学生掌声雷动之际,我便把五一后音乐才子高晓松酒驾和酒驾的危害以及酒驾入刑的热点时政内容讲述给大家,同学们自然听得津津有味。老师讲课时如果多与时政时事,身边的趣事新鲜事相结合,思想品德课同样可以永葆青春,长盛不衰。
三、课后提升阶段的与时俱进。
讲述有关环境保护的问题时,学生往往对关水龙头,拾方便袋这样的老生常谈的活动提不起兴趣。今年的3月26日,我曾经给学生们布臵过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颖作业:“地球一小时”活动,所谓“地球一小时”就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问题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熄灯一小时,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问题行动的支持。作业布臵后,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表示回到家后活动的一小时里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了,节约用电。可到了周一一问活动情况,完成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出去玩了一小时,有的早睡了一小时,有的家长不让关,有的关了二十分钟忍不住又开灯了,有的家长抨击布臵作业的老师神经病--不一而足。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这次活动中认识到保护环境有自己参与的自豪感,也意识到环境问题在农村和农民眼中并不被重视的严峻性。
教学设计如夏花般缤纷绚烂,但无论怎样设计,都希望老师们多注入一些时代的新鲜血液,犹如盼雨的枝头撒播上最及时的雨露,如此方可开出最娇艳的花朵。2011年山东省初中教师全员研修专家推荐作业 作者微山马坡镇第一中学 刘健 推荐人: 仲继美
推荐理由: 思品课时代性非常强,无论选择资料,还是设置情境以及学生活动,都要贴近社会实际。对于社会生活有意义的事件有争议的话题,老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教学时间的安排,做一定的改造加工,使之能够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相符合。刘老师结合教学实践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教学设计的认识比较深刻,观点鲜明。本文所谈教学设计紧扣教学实际,有感而发,层次清楚,体现了思品课新课改理念,可操作性强,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