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城镇化进程中坚持统筹与均衡
在城镇化进程中坚持统筹与均衡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1日 08:56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向春玲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增加、城镇规模扩大、乡村人口向城镇流动及城市文明向农村扩散而引起的人们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价值观念变迁的过程。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应该是我国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没有中国的城市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积极进展。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为17.9%,2000年达到36%,年均增长 0.8个百分点。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正处于30%向60%增长的加速发展时期。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已近6.7亿,占总人口的49.68%,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10年间有将近2亿人进入城市生活。今年初,国家统计局发布《2011年我国人口总量及结构变化情况》,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达6.9亿,城镇化率达51.27%,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进入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历史时期,也标志着中国城乡社会结构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源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中国的城镇化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着较大的差异。第一,中国的城镇化是世界上转移人口最多的城镇化。从国际社会来看,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把几亿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来。第二,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按部就班经过了上百年历程完成的城市化,而今天的中国城镇化是在短短的几十年内,迅速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城镇。第三,在资源利用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例如英国,工业化、城市化是通过对别国的殖民、对世界资源的利用完成的,而中国的城镇化所依赖的是自己国家的资源。中国的城镇化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快速发展之路,需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镇化经验,但不能照搬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模式,也不能固守中国某一地区、某一阶段的城镇化模式,应因时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各地的区情和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实情,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
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涉及人口、资源、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流动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城乡关系和区域关系变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2008年国际社会金融危机以来,城镇化成为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产业结构升级调整、促进经济和社会及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城镇化发展是我国当前拉动内需的强大动力。预计我国要在2030年城镇化率达到65%时基本完成城镇化。这意味着未来我们还有2.5亿人口进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居住、生活、就学、就业、交通、通讯等刚性需求还会大量增加,这种状况不仅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和城镇住宅的投资需求,而且大规模农村人口转移和生活方式变革还创造了巨大的消费需求和国内市场的需求。城镇化发展必将成为中国扩大内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强劲动力。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我国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阶段,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不仅是靠工业化,而且需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时,将推动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业,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的大发展。服务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将起主导作用,成为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后续动力。特别是金融危机迫使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充分就业、扩大内需、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满足城市居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新期待,都有赖于服务业的发展。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发展,可以促使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和城镇转移,有利于增加农村人均占有资源,实现耕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经营,从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城镇化也是一个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过程,进城农民通过实现就业,可以提高收入;留在农村的农民,通过增加土地面积也实现土地收入的增值。城镇化也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渗透、促进乡村发展,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农村的过程。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城镇化要同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这是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城镇化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出现了空间规模向外扩张、产业和人口向外转移的现象,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的修建,极大地改善了城市之间的交通状况,城市间的产业联系与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城镇体系不断完善,特别是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我国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目前我国在原有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之外,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新的城市群不断涌现出来。城市群的发展不仅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也是国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的体现,城市群必将成为中国最有发展潜力的地区。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城镇化对于中国下一步经济社会的整体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但是,在近几年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违背城镇化发展规律、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乱象”,在这个过程中,城镇化超常规发展,资源与人口、城市与乡村发展失衡,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不协调,出现了“城市病”,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城市盲目扩张,耕地减少。一些城市在追求向大城市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盲目开发、过度开发、无序开发、分散开发的问题。出现了建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酒店、大房子,越大越洋越好,不考虑实际需求,甚至出现土地被圈占闲置和楼房空置浪费现象。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占用耕地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一些地方以非市场化的方式低价征用土地,高价出让获得差价收益,将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变现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造成耕地大量被占用。全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紧逼18亿亩耕地红线。
城市人口剧增,一些农民“被城市化”。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发展和产业推动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的。适合经济发展和人民意愿的制度安排能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否则将会起到负面的作用。但是,目前在土地利益的驱动下,一些地方出现对农民房屋的行政性强拆,强迫农民进城和强迫农民上楼。有些地方一夜之间就将农民户口变成了城市户口,而包括生产生活方式在内的其他要素都不变,从而导致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密度过高,而部分城市管理能力滞后。上个世纪50―70年代,曾在西方国家出现的“大城市病”,如今也开始在我国显现苗头。例如就业困难、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紧缺、房价飙升、空气质量下降等突出问题。
存在着城镇化超速发展的“大跃进”现象。城镇化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一个渐进化过程。然而,有些城市把加快城镇化当作一个重要的政绩工程,有拔苗助长之嫌。有的省份提出来,城镇化率2011―2015年要从45%提高到54%,到2020年达到64%左右,要求城镇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远远高于国家“十二五”期间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的规划目标。2010年8月揭晓的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结果显示,200多个地级市中有183个正在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严重违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衰退,农民权益受损。城镇化发展带来城市经济的繁荣,但是,却出现了农村的凋敝,农业的衰败和农民的被边缘化。例如,大量农村青壮年群体进城,弱化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现代化;同时,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留守老人的养老和留守妇女生产生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凸现。另外,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大批具有知识和文化的青壮年涌入城市,他们因为农民工身份,不能参加城市的民主选举活动;他们由于身处城市而没有机会再来参与村务决策和治理,流动的农民工的自主权利难以实现。近年来,有些省在农区为了用增加的耕地换取城市建设用地指标,不尊重农民意愿,强制性拆村并居,导致农民“被上楼”,导致农民的生活习惯将被迫改变,农民的生活负担也会相应增加,农民种地养殖更不方便。而且村改居后产生的大量无土地、无工作、无社保农民将直接影响国家社会稳定。
农民工的半城市化。我国城镇化人口的统计按国际惯例进行,即在城镇连续居住超过 6个月,便统计为城镇人口。但实际上,他们中绝大部分没有真正变成城镇居民,无法在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事实上没有完全市民化,有人称之为“半城市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农民工对城市公共服务产品需求的大量增加,如何为农民工提供城市生活必需的公共产品,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这是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所要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城市化的发展,我国支撑城市化发展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资源等都到了极限,人口和人均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受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历史名城中的文化遗产遭受到冲击,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面临着“建设性破坏”,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文化街区的历史真实性正在消失。城市发展、城市建筑和城市布局趋同,出现千城一面、城市风貌雷同的现象。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新的挑战。
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但是,城镇化不是搞运动,不是大跃进,它是一个现代化的进程,是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针对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我们把城镇化速度确定为每年0.8%,低于过去10年年均提高1.13个百分点的城镇化速度。其中的重要导向就是要总结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偏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是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就是要克服以往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要地不要人的发展方式。中国城镇化的主体是农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城镇化进程中,从系统观念出发,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以产业为支撑。在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工业化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进入到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相对的发展差距,这也会导致各地城镇化水平、城镇化产业动力等方面的差异。但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一定的产业为支撑,通过产业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的繁荣,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人口的集聚,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中国城镇化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即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政府财政要加大对中小城市的投入,通过对中小城市和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城市建设的加快,努力实现小城镇的小城市化,中小城市的大城市化,大城市的国际化,全面实现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这样可以分散人口向特大城市的流动,我国的“城市病”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现代化战略角度推进制度改革。第一,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第二,改革现有的土地制度,对于进城农民有稳定的工作和生活来源而又不愿意种地的农民,给予其对土地的处置权,以摆脱土地的束缚。这也有利于农业的规模经营。第三,建立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政府向进城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的就业、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公共服务和各种福利,积极帮助进城农民在城市安家乐户。
走低碳城市化之路,建设绿色宜居城市。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在城市生活上,调整能源结构,减少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使用,尽量用一些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或清洁能源如天然气、电能等;通过合理规划对污染源进行治理,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积极实行“公交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城市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改变居民原来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减少生活垃圾等带来的污染;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低碳目标的实现。
加快新农村建设,建立新型的城乡关系。城镇化并不是城市人口越多越好。即使城市人口达到70%,仍然有相当多的农民生活在农村。因此,要在城乡统筹中推进城镇化,大力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村村通”工程,改变农村封闭落后的状况,促进城乡生产要素的交流,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通过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向农村社会的延伸,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国已经进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发展要兼顾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加强城市功能向农村的辐射,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积极引导城乡对话,实现城乡和谐互动。
第二篇:城镇化进程与教育均衡发展
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基于政府责任视角的分析
摘要: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为实现城镇化,国家把统筹城乡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认同。实现城镇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而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镇化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既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因此,如何更好地整合城乡职业教育资,统筹两者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城镇化,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同时也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挑战。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作为职业教育发展新理念,是适应城乡统筹发展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也是城镇化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全新要求。城镇化进程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公平现象,其中教育公平问题尤其显著。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公平问题至关重要⑴。本文分别对城镇化的含义、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意义与内涵、统筹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可行性、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做了分析,并从政府责任的视角分析了政府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和责任。
关键词:城镇化 城乡职业教育 统筹 政府责任
一、相关概念解析
(一)城镇化进程
所谓城镇化进程,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也是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扩大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转变的过程⑵。
(二)城镇化进程的内容
城镇化进程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第二,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的过程;第三,城镇化是地域性质和景观转化的过程;第四,城镇化包括城市文明、城市意识在内的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和传播过程。概括起来表现为两个方面:
1一方面表现在人的地理位置的转移和职业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演变;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城镇人口和城市数量的增加、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城镇经济社会、现代化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三)城镇化进程的核心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就业结构、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化过程和城乡空间社区结构的变迁过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
二、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与内涵
从上述城镇化的含义、内容及核心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与高素质劳动力、与就业是紧密相关的,而职业教育恰恰是订单式的培养技能型劳动力的场所,在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镇化进程水平的高低。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长期以来的“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导致城乡居民在许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尤其是在城乡职业教育公共服务方面存在严重的非均等化,乡村职业教育公共服务水平低下。在城镇化进程中,大批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给城市带来了压力。尤其是近3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效率优先的政策导向被无限放大,进而使得城乡居民在享受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公共服务差距日益扩大,这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瓶颈”,而且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已经成为阻碍和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板”。人的素质的差距是当前城乡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根据国务院2006年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未接受职业培训的占3/4以上,接受过初中级职业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⑷。太多的证据和经验表明,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富民增收的主要举措,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对“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有力支撑。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统筹城乡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即运用特定的制度安排,以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为重点,使城乡居民可以平等享受职业教育资源,最终达到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缩小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的目的。统筹⑶
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质就是要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对职业教育分离发展的束缚,把城乡职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城乡居民以平等的身份享受职业教育所带来的发展机会,以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优化城乡职教教育资源配置和调整职教政策为手段,来实现城乡职教资源的优势互补、双向流动,最终达到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良性互动⑸。其含义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政府主导、多方配合的一种行为;二,其对象是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重点是发展乡村职业教育;三,其目标是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使城乡居民可以平等享受优质职业教育资源。
三、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可行性
在城镇化进程中,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是导致城乡居民在许多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大批涌向城市的农村低素质劳动力,给城市的更快发展带来了压力。发展职业教育迫在眉睫,但当前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困境重重,仍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其均衡发展的主要困境如下:其一,职业教育经费短缺,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不能够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其二,职业教育受多部门管理,条块分割十分严重,单城市内部或者农村内部就存在体制分割问题,城乡统筹更是困难;其三,城乡差距的扩大导致师资力量的分均衡发展呈现“马太效应”;其四,用人单位的歧视导致农村职业教育的萎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选择普教或者进城上职教,由此又产生了“择校”问题。
在重重困境下,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仍具有相当大的可行性。其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及和谐社会的发展,政府越来越意识到农村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提高的重要性,意识到缩小城乡差距问题的关键问题是使各级教育差距的缩小,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问题始终是大事,《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等文件的出台,可以看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当前政策走向,则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是发展好职业教育的必行之路,;其三;随着人们就学观念的转变和国家的政策导向,职业教育的发展会愈来愈好,农村职业教育必定会受到人们的大力关注。
四、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容
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使其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
面做起:第一,强化顶端设计,破除旧体制机制的障碍(如户籍制度),即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一套平等入学的制度体系;第二,依靠制度创新,且要有政策保障,依法执教。建立统一的教育投入制度、教师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学生培养制度等;第三,加快乡村教育,转变乡村职业教育的落后面貌;第四,加强政府责任,强化各级政府在城乡职业教育发展资源配置上的责任;第四,推进城乡区域的职业教育的互动和合作。
五、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分析 城镇化的一大主要趋势是城乡一体化,即建立公正公平的一元经济社会,实现城乡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协调城乡利益,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城乡差别。鉴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它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还处于辅助地位,不能起主导作用。政府是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及产生城乡发展差距的主要推动者,阻碍城乡统筹的许多问题在于政府自身,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公共产品供给问题、行业垄断问题等。认识到政府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体,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主体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中政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制定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战略规划。各级政府应该把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将其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立足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以适应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第二,在经费投入和均衡配置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问题上,各级政府应着力向乡村职业教育倾斜⑹。财政是政府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充足的经费及资源支持是加快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实保障。目前,城乡职业教育在教学水平,师资力量,财政投入,教学设施器材等各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首先应该加大物质上的支持力度,其次,按照财权与事权对称的原则,调整各级政府的财权分配格局,增加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构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体制,同时把乡村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经费作为劳动力市场经费支出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之中,并建立起逐年增加的制度。
第三,积极构建促进城乡职业教育统筹发展的管理体制。各级政府应以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为目标,对于职业教育,在管理体制上,要加强省级统筹,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和资源共享。在结构布局上,推进城
乡、区域合作,加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现行职业教育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多头管理,各自为政,各级政府统筹协调的力度不够,条块分割严重。因此,在省直管县行政区域内,应强化省级政府在此方面的责任;在非省直管县行政区域内,要强化市级政府再次方面的责任;注重县级政府在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中的作用。
第四,任何事情都是处在相互联系与发展之中的,联系是普遍的。同样,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改革中,只强化政府在此方面的责任是不够的,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城乡其他方面的均衡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必须进行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配套改革。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是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城乡居民在公民身份上达到统一,为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民”向“市民”身份的转变提供制度上的保障⑺。再者,要有保障城乡居民就业一体化的制度保障。
第五,要建立与政府相配套的行政问责制度和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教育中介组织,即责任细化后的落实追究制度。这样的逐级检查与监督问责,可以使各级政府减少懈怠,切实的做好相关工作,即分工细化,权责分明⑻。其中,教育中介组织的监督也必不可少,国外先进经验告诉我们,设立相关职业教育的教育中介组织,对政府及学校的活动加以评估鉴定,对城乡职业教育快速协调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外,在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各职业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新闻媒体等群体的多方监督与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六、小结
城镇化进程中,科技水平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它关系到城镇化的水平高低。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及可行性,在此过程中,应以政府为主导,各级政府协调合作和多种社会力量的多方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勇鹏.我们需要怎样的城乡教育公平?——兼谈对我国“城 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性的一点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5):45-47.[2].城镇化进程含义[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4693140.htm
[3].董仁忠.统筹城乡职业教育研究[J].理论经纬,2009.[4].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EB/OL].http///20010907/3000630.shtml
[5].郭阳,张建华.区域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与背景[J].职教论坛,2011:18-21.[6].潘红波.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模式—对河南息县等四县(区)的案例分析[J].摘自人大复印资料,原文出处 教育发展研究,2010:21-24.[7].余益中:城镇化建设与农村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2(6).[8].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2-93.
第三篇:义务教育与城镇化进程需要统筹五种关系
义务教育与城镇化进程需要统筹五种关系
封留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光明日报 》 2014 年 6 月 3 日 15 版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发展义务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此,笔者认为,应统筹好五方面关系。
一是统筹好城镇化全局与义务教育发展的关系。义务教育发展和城镇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城镇化促进了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效益的提升,为义务教育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有效引导了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城镇化质量,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了绿色引擎。
这就要求,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要将义务教育布局纳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实现城镇化和义务教育同步发展。规划城镇规模,需要考虑教育承担能力,避免出现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困难。完善城市功能,需要建好配套学校,缩短上下学路途,均衡优质资源,办好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确保就近入学政策落到实处,有效遏制义务教育择校。
二是统筹好城镇义务教育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关系。城镇义务教育和农村义务教育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应统筹考虑、协同发展。办不好城镇义务教育,就很难有资源、经验支援和拉动农村义务教育,影响义务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办不好农村义务教育,就会不断拉大城乡教育差距,产生更多教育移民,增加城镇安置压力,影响城镇化总体布局。
这就要求,要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共同繁荣。首先,要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对其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人力倾斜和物力倾斜,审慎开展布局调整,保留必要教学点,方便学生就学,提升办学质量。要建构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学校寄宿条件,使更多留守儿童安于农村就学。其次,要发挥城镇义务教育示范带动作用,推进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开展结对帮扶,推动校长教师交流,扩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再次,要完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后升学政策,稳定城镇化“建设大军”。
三是统筹好城镇化全国义务教育水平与地区差异的关系。义务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应有全国统一的基本办学标准。基于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部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别还很大,义务教育普及和巩固的程度也不同,城镇化使这些差异更加明显。要有效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全国协调发展,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切实处理好全国步调与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
这就要求,必须不断完善符合城镇化总体战略要求的义务教育指标体系,包括基本办学条件、师资配备标准、经费保障水平在内的全国基本标准,各地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提高办学标准。应科学制定提高农村薄弱地区教育水平的差异性规划,完善差别化补偿机制,对中西部地区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营养改善计划、特岗计划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着力倾斜和拉动义务教育特殊地区、特殊环节的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化全国整体水平。
四是统筹好城镇化义务教育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当前,我国进入经济社会的转型期以及各种复杂社会矛盾的突发期,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热点
难点问题作为社会矛盾在教育领域的折射影响全局、关乎稳定,如何加快均衡发展步伐、深化义务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应统筹好全面推进和突出处理好热点难点等重点问题,既要确保均衡发展战略的落地,又要破解好热点难点问题,力求相互促进、共同推进,切实提高教育治理能力,营造义务教育发展的良好生态。
这就要求,在全面推进方面,必须标本兼治、打好“组合拳”,切实缩小地区、校际差距,不断解决义务教育择校、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异地升学等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在突出重点方面,治理义务教育择校要突出19个副省级大城市的示范作用,强化北京的龙头意义,抓好重点城区、重点学校、重点时段、重点环节,使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落地生根,使择校不再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五是统筹好城镇化义务教育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一方面,城镇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质量有着更高的期待。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流动人口会迅速增加,对义务教育入学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而城镇义务教育学位不可能在短期内大幅增加,老百姓也不满由于大班额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渴望小班化教学。因此,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发展应统筹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
这就要求,要以质量提升为根本,科学调控城镇化总进程、总节奏,寻求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动态统一,实现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要根据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人口分布、交通状况等要素,规划好城镇教育事业规模。要坚持分类推进,妥善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义务教育问题。随迁子女特别集中的地方,必须扩大公办学校容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购买民办学校服务,满足随迁子女入学需求;特大城市必须稳步有序地安排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扩大师生比,加快推进小班化教学,给教师留下更多教研时间,使师生间互动教学、学生间互动学习的机会更多,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四篇:在逆势赶超中加快城镇化进程
坚持项目带动着力破解难题
在逆势赶超中加快城镇化进程
中共抚州市委抚州市人民政府
2010年1月
我市坚持把城镇化作为推进赶超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快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去年,全市城镇化率达40.2%、提高了2.1个百分点,仅市中心城区拉开框架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新增4平方公里,城区人口增加4万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
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坚持高点定位、彰显特色,科学搞好城市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着力围绕“一个定位”、突出“两大特色”、搞好“六个结合”:
“一个定位”,就是科学的城市定位。我们从抚州的实际情况出发,确立了“建现代工业新城、创文化生态名城”的城市总体定位和“南昌远郊、闽台近邻”的功能定位。围绕这些定位,提出到2010年,市中心城区人口达到50万、2020年达到70万,并朝着100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迈进的目标,把抚州逐步建成南昌、闽台及沿海发达地区的旅游休闲“后花园”。
“两大特色”,就是文化和生态特色。我们十分注重城市文化生态建设,树立“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和“引森林进城市、变园林为森林”的理念,注入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规划了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布局了一批较高品位的广场、公园、绿地、水面,做到城在绿中、人在景中。新区道路全部按照“双向六车道、进口沥青柔性路面、两边各50米绿化带、人行道路沿石全部用花岗岩”的生态路、景观路标准设计。近两年全市共规划新建文化生态项目586个,绿化率达37.1%,绿化覆盖率达42.1%,人均绿地面积达36.6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
“六个结合”:一是近期与长远相结合。二是中心城区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三是园区与城区相结合。四是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五是城镇化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六是城镇化与“三保”相结合。
二、坚持项目带动、高位推动,扎实推进城市建设
第一,坚持不懈抓项目。去年,全市共安排城建重点项目237个,总投资412亿元,已完成投资286亿元;其中市中心城区在前两年已实施46个项目的基础上,又开工建设了40个重点项目,市本级投资110
亿元,已完成投资65亿元,目前已有26个项目完成了主体工程。
第二,突出重点抓项目。一是新建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去年全市共建设城镇基础设施项目120个,其中市中心城区建设基础设施项目18个,为城市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新上了一批文化生态项目。去年,全市共建设文化生态项目61个。这两年,市中心城区规划建设了文化园、体育中心、梦湖、名人雕塑园、拟砚台等12个文化生态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城市文化内涵,优化了生态环境,成为城区的新亮点、新景点。三是新增了一批民生工程项目。去年,全市共建设学校、医院、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项目56个。市中心城区这两年共投入近10亿元,新建了临川一中、二中新校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区学校,新建和改造了14所城区小学,较好地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
第三,创新机制抓项目。一是建立“五个一”领导工作机制,市、县(区)四套班子成员每人各抓一个城建重点项目、带一个招商团队、帮一个重点工业企业、挂一个新农村建设点、包一个县(区)或乡(镇),高位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坚持“六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责任人、一套工作班子、一个实施方案、一支好的施工队伍”,确保项目建设高效运转;三是实行“五统一分”操作机制,统一
规划设计、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范合同、统一工程招投标政策、统一运作土地筹措资金和分项目法人组织实施,提高了项目运行效益;四是完善招投标制度,推行费率招标、综合评标、最低合理价中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五是推行“一线工作法”,发扬“白+黑”、“5+2”
精神,注重现场办公,破解难题,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三、坚持创新思路、强化举措,着力突破城市建设瓶颈
首先,实行“三管齐下”,破解资金难题。一是充分利用政府良好的资产信用,运用BT、BOT和土地捆绑项目模式融资,仅市中心城区就有23个项目采取这些模式(其中有18个项目采取BT模式),共融资38亿元。二是盘活国有资产,争取银行信用融资,将市中心城区最优质的国有资产进行整合,由市城投公司统一经营,资产规模达57亿元。公司利用资产抵押,向银行和信托投资公司融资13.3亿元。同时,市县两级成立了小城镇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累计注册资本7亿多元。三是激活市场,通过土地出让融资,去年全市实现土地收入24.7亿元。
其次,做到“四个到位”,破解征地拆迁难题。一是补偿到位,按返地建房、货币补偿、公寓房安置三种模式进行拆迁补偿,保护农民利益。二是安置到位,实行返地建房的,每户安置建房用地100平方米,由政府搞好“三通一平”;实行农民公寓房安置的,按照商品住宅小区的标准建设。三是资金到位,市中心城区去年涉及拆迁的有18个重点项目,拆迁补偿资金3亿元全部按拆迁进度拨付到位。四是工作到位,每个项目专门成立拆迁安置组,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去年,全市使用建设用地1.2万多亩,拆迁200多万平方米、1.3万多户,其中市中心城区用地6000多亩,拆迁110多万平方米、6000多户,没有出现集
体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实现了和谐征地、平稳拆迁。
四、坚持产业兴城、两区互动,切实强化城市发展支撑
一方面,加快园区建设,拓展城市空间。牢固树立“园区就是新城区”的理念,坚持把园区纳入城区建设范畴,统筹安排城区和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使园区与城区融为一体。建立城区反哺园区机制,去年市县(区)财政共投入资金3.4亿元,加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商业开发推动工业开发机制,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内累计新增建设规费、商业开发和土地出让收入10.6亿元,绝大部分用于园区滚动发展,提高了园区承载能力。全市10个省级工业园区开发面积达47.2平方公里,新增13
平方公里。
另一方面,加快产业聚集,提升城市财气和人气。进一步加大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力度,大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医药、纺织服装、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加工6大主导产业已初具规模,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陶瓷4大省级产业基地不断发展壮大,促进了工业经济快速发
展,带动繁荣了城市经济,加快了城市人口集聚,提升了城市经济指数和人气指数。
全力实施决战城区战略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中共吉安市委吉安市人民政府
2010年1月
近年来,我市提出了“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城区和园区)”的发展战略,坚持以重大项目为主抓手、以城区为主战场,打响了声势浩大的城镇建设攻坚战,城镇化进程推进力度呈现“三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态势。一是城建投入之多前所未有。2009年,确定202个城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9亿元,其中中心城区46个,年内完工20个,完成投资20亿元,项目数量之多、投资力度之大,创历史之最。2009年1
2月28日,市中心城区又集中开工了市博物馆与城市展示馆等10大重大城建工程,总投资超14亿元,拉开了新一年决战城区的序幕。二是城区发展之快前所未有。两年来,全市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24.7平方公里,城镇人口增加16.45万人,其中中心城区扩大6平方公里,人口增加7万人,全市城镇化率相比2007年 提高3.5个百分点。中心城区相继跨入省级卫生城、省级园林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行列,连续四年入选“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09年中心城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通过国家专家组考查,省级卫生城市通过复核检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有望获得。三是拉动效应之大前所未有。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有效拉动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实现城区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城区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23%,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城区实现税收占全市财政总收入的34.4%。
在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坚持“一个带动”。始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两年来全市实施重点城建项目达366个,其中中心城
区重点城建项目70个,带动城镇快速发展。
1、以力度促进度。建立和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以项目推进的力度促进城镇建设的进度。对重点城建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班人马、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推进机制,高位推动,强力推进。投资2800万元的市人民广场改造工程和投资700万元的市城市规划展示馆,都是仅用100天的时
间就全面建成。
2、以精细出精品。全市的各类规划均聘请全国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来承担,城南新区控制性详规和城市设计聘请中国城规院顶级规划设计师完成,奥林匹克公园面向全国招标,仅规划设计费就超过1500万元,设计成果赢得各方面赞许。重点工程均招标选择具有市政工程特级资质的北京城建、上海城建、北京中交等建设单位来承建。中心城区随着井冈山大道改造、人民广场综合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的相继竣工,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城区品位,后河综合改造和滨江公园改造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3、以规章保规范。工程招标投标方面,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工作意见》等文件,严格招投标监管,所有城建项目招标投标由现场报名改为网上报名、资格预审改为资格后审,有效防止了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工程建设方面,要求施工单位“五大员”按规定到岗,连续不到岗达到20人次的,中止合同,没收保证金,有效防止了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资金管理方面,专门成立了重点工程投资评审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重点工程投资评审管理暂行办法》。
二、破解“两大难题”。坚持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多举措推进拆迁,有效破解融资和拆迁“两大难题”,全力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
1、创新思路,多元筹资。一是以资源置换资金。组建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统筹整合的市直单位资产和市政设施资源,把分散沉淀的国有资产转化成高效流动的国有资本,着力打造了市城投等七大投融资公司。2009年,七大投融资公司牵头向金融机构新增贷款85.74亿元,加上市外银行融资12.63亿元,发行城市债券15亿元,全市新增各类融资113.37亿元。二是用项目吸引资金。一方面,发挥老区政治优势,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性资金,两年来,我市城建项目共向中央和省争取资金4.63亿元。另一方面,通过土地公开拍卖、项目招标等方式引进资金。三是靠机制筹集资金。实行“四个一块”的筹资办法:财政投一块,即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专项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每年征收的城建税费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土地筹一块,即在土地市场不景气情况下,通过加大房地产业扶持、统一规划、“卖”“养”并举,两年来,共出让经营性用地3495亩,筹集城建资金17.36亿元;单位集一块,即动用一部分单位滚存积累资金,统筹建设规费用于城市建设;社会捐一块。同时,积极做活城市经营文章,通过采取BOT模式,总投资1.01亿元的螺子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已建成投入运营,总投资1300万元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即将投入正式运营。井冈山等地采取产权式酒店、合作开发等模式,以出让部分使用权、经营权等模式吸
引社会资本,逐步形成“投放—增值回收—再投放”的良性循环。
2、把准政策,和谐征迁。一是完善政策和法规先行。先后制定出台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二是坚持安置和补偿并举。按四类九级重新调整了房屋重置价格和拆迁补偿区位价格,补偿标准超过了同类地段的商品房销售价格。被拆迁人不管是城市居民房还是农房,均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选择,选择产权调换的被拆迁农户,既可以选择集体土地的公寓房安置,也可以选择国有土地的公寓房安置。在严格落实拆迁补偿的同时,全面加快安置房建设进度,两年来,共开发建设安置房24.6万平方米,已建成18.2万平方米,共1483套。同时,探索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长效机制,正酝酿出台《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若干意见》、《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等保障性文件。三是做到疏导和动迁同步。两年来,全市拆迁房屋80余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42万平方米,基本上没有发生因拆迁而引发的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
三、把握“三个关键”。着重在规划引领、“创管” 互动、城乡统筹三个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推动城镇建
设良性发展。
1、规划引领,始终坚持以规划为龙头,注重规划的超前性、布局的合理性和执行的严肃性,为城镇建设提供蓝图和依据。一是明晰发展定位。突出吉安山水特色、庐陵文化特色、红色摇篮特色,确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思路。二是突出规划龙头。先后聘请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全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编,聘请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吉安市城镇体系规划》,聘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各类分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规划。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面达到100%、修建性详规达到80%。三是严肃规划执行。坚持做到城市规划管理“三级审查、三公布、三公示”,无详细规划不审批,未经规划审批,建设项目不得开工建设,有效确保了规划管理的实施到位,维护
了规划的严肃性。
2、“创管”互动,将城市创建活动与科学管理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一是开展“三城同创”,塑造城市品牌。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重点推进增绿补绿工作,中心城区投入园林绿化的资金达3.34亿元,先后完成新建、改建大型绿化项目35个,绿化覆盖面积达到1190公顷,绿地面积达到1059公顷,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70公顷。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清扫、保洁、监督三支队伍,中心城区清扫保洁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垃圾袋装达标率达80%。三是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宜居宜业城市。完成了井冈山大道、青原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标准化改造;连续三年实施了“百条小街小巷”改造;实施了井冈山大道二期和城南新区、滨江新区路网建设,所有新建和改造道路全部实行强电入地、雨污分流;大力推进市政重点项目建设,市中心公园暨广场、庐陵文化生
态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3、城乡统筹,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狠抓县城和乡镇的规划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谐共进。一是找准抓手。在县城,主要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要求各县市完成一套城镇规划蓝图、建成一个城市展示馆、新建改造一条500米长道路、建设一个面积不少于200亩的公园、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创一流人居环境。二是强化考核。提出各县市按每年城镇化率增长不得少于1.6个百分点、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得少于当年财政总收入30%的“两个不少于”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县城建设。全市已有176个乡镇成立了规划管理站,170个乡镇组建了城管环卫管理队伍,214个乡镇总体规划全部完成,行政村村委会
所在地村庄规划编制率达100%,逐步实现了规划和管理的专业化、常态化。
第五篇: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谁是农民
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谁是农民?
——“路线之争·新三农辩论”系列之四
一、当前对三农政策具有重要影响的话语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实践理性,一种是道德理性。实践理性关心真相,道德理性关心立场。前文讲的是实践理性,而当前影响三农政策的还是一个重要方面是道德理性,即是否为农民讲话的问题。
一般来讲,整个社会都有共识,就是农民不仅是中国最大多数的人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作牺牲最大,在当前也处在社会底层,是中国社会的弱势群体。这个意义上讲,站在农民立场上讲话,就是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在现代社会,这样的站位本身就具有正义性。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只有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有出路,有前途,中国现代化才可能实现,民族复兴才有希望。
既然农民是弱势群体,站在农民立场上讲话就不会错,为农民说话就不会错。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决策中不分轻重缓急,舆论中不分是非对错,一律以立场站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当前中国社会已经高度分化,谁是农民已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站在农民一边,保卫农民利益,可能恰恰是保护了强势农民的利益而损害了真正弱势农民的利益,且可能
正有人借农民这一身份来说事,以达到其他目的。
二、一般来说,当前中国农民的分化首先表现在区域上,即可以分享到城市经济辐射好处的沿海发达地区及大中城市郊区(包括城中村)的农民,和无法分享到城市经济辐射好处的广大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因为可以分享城市经济的好处,发达地区农民经济状况一般都比较好,收入比较高,其中一些人正是外来务工农民租房的出租者。因为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被纳入到城市建设规划区内的农村征地拆迁,农民从征地拆迁中获得了远多于之前从事农业生产所可以获得的收入。少数地区(尤其是珠三角和大城市近郊农村、城中村)农民成为土地食利者。显然,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农民是农民中的强者,这个强者群体中,最受到媒体关注并从农民身份中获益的是征地拆迁农民。因为受到媒体的强烈关注和支持,征地拆迁补偿快速超过《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政策的上限,农民从征地拆迁中所获利益巨大,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数量庞大的土地食利者。
相对来讲,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民因为不在城市经济有效辐射范围,无法分享到城市经济发展所带来利益。中青年人离土进城务工经商,靠出卖劳动来获取工资收入,缺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的中老年人留村务农,获得农业收入。无论是进城务工还是留村务农,农民都是靠自己劳动来获取收
入,他们的收入比较少,处境比较差。但是,他们是在全国性劳动力市场上“自由”寻找工作机会,或在最接近完全市场的农业产销体系中“自主”经营,他们自己承担“自由”选择的成功与失败。他们不可能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来获取额外的利益。或者说,他们就没有“抗争”的机会,因此也就受不到媒体和舆论的关注。
而他们恰恰是占农民总数90%的真正弱势的农民。舆论站在了强势农民一边,却忽视了弱势农民。或者说,舆论站在了食利者一边,而忘记了真正最需要关心的农民的大多数。
三、在广大的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村,农民也可以区分为多种,一种区分是依农民进城能力来区分。一部分农民人通过考学参军等等途径,成功地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与收入条件,他们与同样进城但并未获得可以在城市安居条件的农民工就有很大差异。如果强调农民对自己土地(包括承包地、宅基地)进行处分的权力,则越是有进城能力的农民就越是会保留自己在农村的土地权利,而那些进城很困难的农民为了增加进城机会,就更可能以土地换钱。但是,即使他们多了这笔以土地权利换来的钱,他们仍然可能进城失败,一旦进城失败,他们又失去了返乡的退路,他们的处境就会更糟。这个意义上讲,当前农民的承包地和宅基地是他们的基本保
障和社会保险,是不应当允许交易的。
但当前学界、媒体和政策部门都在保护农民利益的话语下面,要给农民更大的处理土地的权利,说是要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可问题是,如果这些土地权利只是农民的基本保障和社会保险,我们能够允许将社会保险拿去交易吗?尤其是,农民将自己作为进城失败社会保险的土地交易给了城里人,城里人到农村买宅基地,只是要多一个休闲去处,或者过剩资本投资保值的途径,这样的“自由交易”有效配置资源,其结果却是让弱势的农民失去安身之所,而给有钱人多一个可无有无的休闲之所,或投资保值机会,这样难道真的有效配置了资源?这样公平吗?这样做的后果究竟又会如何呢!
当我们强调农民自由处分土地的权利时,可能造成部分农民丧失基本保障的严重后果。
四、强调农民的土地权利还会有更多后果。一般农业型地区的农村,留村种田的农民一般是最弱势的农民,这部分留村务农的农民就成了土地的耕者,进城农民将土地流转给耕者耕种。进城农民的土地权利越大,整合细碎土地权利以形成便利耕作条件的难度就越大,成本就越高,种田就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就要流更多的汗和泪。
当留村务农的耕者面对细碎土地难以耕作时,有人担
心谁来种田养活中国,因此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此,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甚至网易老总丁磊、红塔山集团原老总褚时健、房地产商潘石屹都成了农民,他们都可以从农民这一身份上获得舆论支持,获得政策支持,获得财政支持。
五、农民中还会有社会分化。一般农民都是本分老实的,但总有一些人比较强势。在村庄利益分配中,强势农民多要好处;有公共工程建设,强势农民当钉子户以获更多利益;在当前信访考评体系下面,强势农民借机威胁上访来谋取利益。地方政府为了维稳,花钱买平安,“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币解决”,结果不仅鼓励了这些强势农民,而且让所有人都感觉到了老实人吃亏。由此出现了农民刁民化的趋向。本来,无论是农民还是其他群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分出对错是非,不能以保护弱势群体为理由纵容无理要求,结果是连基本秩序也难以维护。
六、还有借为农民办事的名义在农村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等。
七、那么,谁是农民?作为整个社会最应当关心关切的应当站在他们一边讲话的农民,首先是当前仍然从事耕作的小
农。这些小农人数众多,收入不高,很不起眼。我们要站在他们立场上鼓与呼,要考虑他们的利益与出路,要保护他们的基本利益和基本权利;其次是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尤其是可能进城失败的农民工。国家应当为努力进城的农民工帮上一把,提供力所能及的农民工在城市安居的便利。对于可能进城失败的农民工,国家一定要保证他们返乡的权利,这是农民的基本人权,是他们的社会保险。这部分权利是不能交易出去的。
八、当前有人偷懒,用外在农民身份去套复杂农村现实,结果却往往被一些以农民这个弱势身份来达到自己强势利益的人所利用,还有一些人则试图拿农民来说事,从而用农村中存在的一些特殊问题拿来反体制,甚至鼓励农民刁民化,与体制死缠乱打,以达到他们推墙撞船的目的。
当前三农政策中,一定要对谁是农民,应该保护哪部分农民利益保持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