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西南州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黔西南州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
题及对策建议
黔西南州农民工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农民工是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骨干力量。农民工一方面为城镇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把做工赚得的收入消费于农村,从而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工在为我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仍然是农民工就业问题。
一、农民工就业基本情况 我州农村人口众多,工业基础薄弱,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劳动力的需
求。农村劳动力多,转移难度大。多年来,我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均在年初把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要求加强对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所转移就业工作的目标进行考核,把“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转移农村劳动力工作格局落实到位,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力度,积极建设就业工作平台,发布州内外用工信息,外引内联召开招聘会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从2010年开始,加大农民工创业的小额贷款担保工作,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带动就业。截止2011年末,全州外出务工人数55.37万人,跨省外出务工人数42.2万人,农民工创业人数为5535人,创业人数仅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0.34%,创业带动就业12924人。2011年共转移农村劳动力4.46万人。
二、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劳动力素质偏低,缺乏市场需求的技能,在劳动力市场缺乏竞争力。我州农民工普遍存在学历低,无技术特
长,虽然有关部门组织了相应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但绝大多数因培训时间短,培训面窄,缺乏针对性,许多农民工并未真正把握相应技能,这与当前企业的用工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2、就业渠道有限,务工存在盲目性。由于农民工缺乏市场信息,务工求职往往是依靠亲戚或朋友介绍,或者自己到一些城市的工厂门口去看招工信息。因此,农民外出务工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对市场用人用工的了解,有时到了一个就业单位往往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只能从事一些边缘性的工作,工资收入少。受文化水平低,缺乏相应的一技之长的限制,农民工多数从事于劳动力密集型和劳动强度大的行业,所从事的也多为条件差,环境恶劣、强度大、工作量大,收入低的工种。
3、农民工自主创业意识较弱。农民工自主创业存在资金难问题。虽然我州“小额贷款担保中心”对农民工创业进行进行担保扶持,由于宣传力度所限,但扶持力度还有待加强,政策还有待完善。
4、部分农民工维权意识淡薄。由于农民工对《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法律知识缺乏,加之自我维权意识淡薄,一但发生劳动争议农民工往往处于劣势,不知到时什么部门寻求援助,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已的合法权益。
5、多数农民工劳动环境较差,劳动保护措施不完善。农民工从事的工作往往是较为挤、脏、乱,粉尘较多,空气不好的劳动;劳动防护措施不到位,发给特殊岗位农民工劳动防护用品不到位;不组织农民工进行特殊工种体检,各行业尤其是高危行业缺乏对农民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管理。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以素质就业为目标,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和参
与市场就业的竞争力。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特别职业培训计划的通知》,结合我州实际情况,加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能力,结合我州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有针对、有计划开展园区所需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做好劳动力资源储备,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加强就业引导,克服盲目就业。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密切与用工方的联系与沟通,及时搜集用工信息,通过送岗位下乡、举办劳务招聘活动等方式,尽力拓宽农民工的就业门路,促进农民工合理流动,减少农民工找工作的盲目性。
3、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民工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积极的支持;继续加强“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小额贷款担保”对农民工创业的促进作用,切实帮扶农民工自主创业,对有资金技术和创业意愿的农民工,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各种创业服务,在资金、场地、税费政策方面给予相应扶持,进一步降低贷款门槛,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开发符合农民工群体特点的配套金融品种,为农民工创业提供金融便利。
4、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为其提供人文关怀。进一步加大《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的贯彻力度,特别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劳动监察力度,经常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检查,重视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建立健全欠薪预警机制及保障金制度,加强法律援助工作,有效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以职业中介领域内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取缔“黑中介”和加强对职业中介的监管,规范用人单位招工行为,为广大劳动者
特别是农民工创造公平有序的就业环境。逐步取消城乡二元结构,放宽户籍限制,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也能享受住房购买、医疗保险、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公民权利,为其就业提供坚实后盾。
第二篇:河南省农民工就业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河南农民工就业情况及面临的问题
1-8月份河南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基本稳定,外出的行业特征、地区特征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农民工就业状况相对稳定,工资水平有所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农民工数量基本稳定
自去年发生金融危机导致部分农民工返乡后,各级政府积极应对,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农民工就业,随着各种政策效应的显现,1-8月份河南农民工外出数量没有出现大的波动。春节过后,农民工陆续外出,2月、3月份月末在外从业劳动力数量环比分别增长5.4%、11.8%,4月与3月相比基本持平,月末在外从业劳动力数量仅下降0.1%,伴随夏季收获季节的到来,5月持续了上月的下降态势,月末在外从业劳动力数量环比下降5%。6月份之后,特别是自7月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出现用工复苏的迹象,外出打工人数呈现回升的趋势,到本省打工人数相应减少,到外省打工的人数相应增加。抽样调查显示,8月份外出从业人员3116人,与7月份相比增长0.2%,占就业劳动力的比重为27.3%;到省内打工的人数为1249人,到省外打工的人数1961人,分别比7月份下降2.3%、增长1.8%。期内返乡人员占外出从业的比重为2.9%,基本与上月持平。
受金融危机、季节性因素等的影响,1-8月份,每月期内返乡人数有起伏,并渐趋稳定,8月河南期内返乡人员占外出从业的比重为2.9%,基本与上月持平。
农民工工资水平回升
据农民工监测调查,2009年第一季度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1190元,比2008年的1271元下降6.2%,第二季度外出务工人员平均月收入1349元,平均月收入1341元,与2008年相比增长6.1%,外出从业人员的月收入水平开始出现了回升迹象。工资的回升,一方面是由于目前部分地方用工供不应求,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另一方面是基于农民工劳动时间的延长。
农民工外出面临的主要困难
1、就业来源渠道单一
目前,农民工外出主要依托亲缘关系,老乡带老乡依然是当前农民工进城就业的重要途径,据调查,69.4%的农民工外出靠亲友介绍或帮带,24.3%的通过自发方式外出,有组织外出的仅占3.9%。这主要是因为靠亲缘就业成本低且成功率高,同时也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少、对社会职业中介机构诚信的认同感低有关。
2、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
在目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劳动力外出就业过程中的竞争性更强,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已成为农民工外出务工谋生的重要条件之一。文化程度低造成目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难,寻找工作难,而参加培训人员的比例较低,直接影响外出的就业方向,加上培训的单一性和时间短等特点,使其从事的行业和工作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从事的行业相对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对劳动力技能要求不高的行业。二季度调查显示,在外出从业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79.8%,未参加任何职业技能培训的占58.4%。从行业分类看,6月末河南省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制造业占38.2%,建筑业占24%,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4.7%,批发和零售业占7%,住宿和餐饮业占6.2%,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占9.7%,其他行业占10.2%。
3、社会保障普遍缺失,维权意识淡薄
受用人单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农民工认识不到位、缺乏劳动风险意识和损失补偿意识等的影响,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不尽如人意,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享受到与本地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尤其表现在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养老保险等方面。第二季度调查显示,单位或雇主给农民工上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比重仅为6.8%、9.4%、6.0%、1.9%。与2008年底相比,除养老保险所占比重有所上升外,其余均有所下降。
另据河南陕县调查,目前在除去自主就业的农民工以外,被调查农民工与用工单位和雇主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只有10%;工作岗位有较为严密的劳动安全防护措施的不到两成;近八成的人因为费用太高而不去正规医院看病。发生工伤事故,不少企业推卸法律责任,甚至强迫劳动者签订“生死免责”条款。发生工伤后,单位不提供医疗费用的占不到17.7%。
虽然河南农民工就业情况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但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还要针对农民工外出面临的困难,下更大的力气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一要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二要强化就业服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服务平台,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提高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信息化水平,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和保障,确保劳务输出的有序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三要完善社保机制,规范企业用工行为,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随着经济的回暖,各种促进农民工就业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伴随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用工的复苏,河南农民工就业状况会继续好转,外出人员的数量会有所回升。
第三篇:繁昌县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
繁昌县发展物流业分析及对策建议
繁昌县委办公室 范宁
一、繁昌县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繁昌县第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特别是物流产业发展更加迅速,至2010年底,全县共有物流企业41家,全年共完成货物运输量5446万吨,同比增长33.6%,已连续两年增长超过25%;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200.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全年全县物流业务收入26.2亿元,占县域GDP9.8%,实现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4%。但我县物流业发展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具体表现在:
一是物流业占全部经济的比重较低,全国平均水平是 现代物流业比重更是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2000-2009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4%,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是21.2%和14.4%。
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53.7万亿元,同比增长25.5%;物流业增加值11311亿元,同比增长17.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17.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社会物流总额和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分别是21.2%和14.4%。
二是物流业发展水平不高,信息化程度非常低,物流设施、物流工具、物流技术条件都较落后,难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运营成本和交易成本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三是物流业新建项目少,尤其是现代物流业项目少之又少,物流业发展的增长点不多;四是目前并没有专门的物流规划,物流规划被分割到其它规划之中,如产业布局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县城总体规划等;五是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弱、管理水平低。有40多家物流企业,但业务规模小,服务能力弱,难以形成合力和优势;六是物流人才匮乏,县级物流企业由于普遍规模小,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物流师以上的专业从业人员寥寥无几,物流管理处在粗放管理阶段;七是第三方物流发展不足,物流企业虽然正在逐渐接受现代物流观念,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服务项目单一,以被动的代储代运业务为主,缺少主动为生产企业着想的物流服务业务。有的没有完全从工业企业中剥离出来,有的只局限为单个企业服务,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二、繁昌县发展现代物流业条件和需求
一是繁昌县具备发展物流产业所必需的交通区位优势,历史上一直都是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二是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为我县发展和做大做强物流业提供了很好的交通物流条件;三是繁昌县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发展现代物流业,多年来,不仅孜孜以求改善交通运输条件,还先后出台了多
项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力求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随着2010年全县GDP跨过百亿台阶;324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产值241.9亿元、增加值73.9亿元,分别增长70.2%和37.3%;全年共完成自营进出口总额4600万美元,增长77.5%,可以说,工业和商贸流通业的高速发展对物流产业的需求是相当大的。
第二,皖江城市带已发展成为战略投资者关注的热点和投资洼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样为我县发展物流产业提供了强大的需求。
第三,随着芜湖市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物流外移已成为必然趋势。因此,我县可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承接芜湖市的辐射作用,立足为周边县市,乃至为皖江城市带提供生活消费品物流服务和工业物流服务。
三、繁昌县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建议
一是结合规划建设中的芜湖长江二桥,在其两侧并靠近长江的地区建立一个与上海、南京、合肥、芜湖等大城市相衔接的,服务工业发展的转运型枢纽物流园区,并且积极争取将该规划纳入芜湖市“十二五”物流业规划中。
二是围绕该园区进行特色招商,产业招商,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和土地政策,加快引进知名物流企业和现
代物流业重大项目;
三是鼓励和扶持本县优势企业,如新港国际码头、海洋运输等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在市场主导下重组整合县内小、散企业,提升物流企业竞争力。
四是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物流业倾斜,对资产质量、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良好并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各类金融机构要给予重点支持。支持企业以上市等多种方式融资,实现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企业物流服务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如支持荻港综合货运码头做大业绩并按上市公司规范要求完成股改,为早日上市奠定基础。
五是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投入并积极争取省、市资金,另一方面,要创新与物流企业合作方式,运用BOT方式引进物流项目。
滚装物流中心已启动前期工作,荆方物流园区
第四篇: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中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一项对2600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就业面临六大突出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六方面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就业心理,2009年新年伊始,我们组织对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金融危机对学生家庭经济、本人思想等方面造成的压力,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获得的帮助和期望获得的帮助,毕业生就业的去向选择,毕业生自主创业意向等多个方面。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归纳出六个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冲击严重
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与岗位数量之间的供需比降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总量在减少。国有大中型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小,用人需求减少相对较少;而小型非国有企业,高新企业、私企、外企以及制造业、IT行业、房地产行业等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相关用人需求明显降低,这将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生今年就业异常困难。此次调查与统计信息表明,包括大型招聘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网络需求信息等大学毕业生岗位需求数量,2009年3月初比2008年同期下降了20%,进入4月和5月后,预计这项降幅将更大。
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更加困难
长期以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一定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和女生一直是毕业生就业的困难群体。受金融危机影响,这部分群体的就业问题更是雪上加霜。
家庭经济困难造成就业压力加大。此次调查问卷显示,91%的学生认为受金融危机影响,自己的就业心理负担加重;55.17%的毕业生感到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家庭收入产生影响;33.9%的学生有家人受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而失业,或收入降低影响了生活;27%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对其家庭经济收入已构成较大影响;20%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给其带来了无法形容的思想压力;11%的学生认为金融危机使其对就业的前景更加迷茫。
有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以大学生心理普查作为参考,大学每年新生入学约有15%左右的学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倾向。大学四年级毕业前夕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就业形势的异常严峻导致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增大,出现就业心理问题倾向的毕业生人数增多。据调查和个别访问有心理问题的毕业生,他们有的迷失自我,对提供的就业信息置之不理,不出去找工作;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还有少部分毕业生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不愿与同学交往,不知道面对就业该如何去做;另外,还有些毕业生对自己期望值过高,理想与现实的较大差距让他们产生心理波动,难以面对现实。
女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减少,女性学生因此求职困难更大。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公开提出只要男生。今年女生报考研究生人数的急速增加,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女性学生面临的求职压力。
毕业生就业思想压力加大
调查显示,6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己的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近40%的同学感到思想压力较大,认为面对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表示比较焦虑。34.67%的毕业生认为金融危机给家庭经济造成明显影响,因此产生了较大的就业思想压力,希望尽快就业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这中间有22%的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比较悲观。总之,金融危机对大学毕业生造成了较大的思想压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无疑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毕业生对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期望值仍然很高
调查显示,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大学毕业生普遍有降低就业工资收入期望值的趋向,但选择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人数仍然居多。毕业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畸形聚集现象比较明显。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岗位减少最为明显,求职人数增加与岗位数量降低之间的矛盾导致在这些地区寻找工作更加困难。但是,仍然有不少毕业生抱有不切实际的想法,不到最后关头不愿放弃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想法,导致失去了很多求职机会,错过了不少好的工作岗位。同时,这也使高等学校的就业工作进展放缓。
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缺少了解
此次调查显示,39.76%的被调查者愿意自主创业,而选择不愿意“自主创业”的同学则占到了60.24%。在导致不愿意自主创业的各种原因中,因缺乏启动资金和稳定政策支持的占到了57.08%。结果显示,毕业生对于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了解不够,从而导致信心不足。可见在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方面还需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等、靠、要”思想倾向危害较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毕业生求职不够积极主动,存在等国家优惠政策、靠学校帮扶、要家长继续供养的“等、靠、要”思想。一些早些年“热门”专业的毕业生,高考进校时分数较高,但面对变化莫测的就业市场,他们不能及时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滑入“等、靠、要”的行列。这批毕业生虽然总量并不大,但他们对其他同学的就业选择容易造成不良的影响。这些同学往往声称要等待更好的就业岗位。如果不及时予以纠正,这种思想倾向一旦蔓延势必导致人力资源浪费、大城市就业压力日益加大等一系列次生问题。
如何增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时效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必须高度重视。高等学校作为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义不容辞地肩负着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观念教育的重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从更深层次上提醒我们,必须对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从教育教学质量的高度加以理解和认识,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大学生对经济和社会的服务和适应能力。
在当前形势下,切实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时效性尤为重要。按照中央和教育部的部署,我校迅速行动起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针对调查问卷反映出的毕业生的不同问题,学校逐一研究相应工作对策,一方面解决大学生对就业的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加强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教育,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岗位求职;另一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为学生创造就业条件。加大毕业生面向基层、西部和煤炭行业就业的引导力度,及时完善由就业指导、创业支持、困难帮扶和心理咨询四个方面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积极引导毕业生理性就业。
加强领导,多措并举,构筑高效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我校一是抓住中国矿业大学的特色专业优势,倾力与煤炭行业共建稳定的大学生就业合作平台。去年下半年以来,校领导分别带队,前往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走访董事单位60余家,签订毕业生供需合作协议。同时,学校通过走访、电话采访等方式联系企事业单位,掌握人才需求的第一手信息;二是加强就业指导的基础性工作。为毕业生每人发放一本就业指导常识手册,定期出版就业工作简报,同时加大就业信息网建设,通过网络、短信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信息搜集和发布及时与高效;三是强化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指导作用,力争做到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过程控制和指导帮扶。设立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区值班制度,及时与毕业生沟通;四是实行就业信息员制度。一方面让辅导员及时把握毕业生就业心态,同时反馈毕业生就业状况,确保就业工作安全稳定。
加强引导,转变观念,构筑务实的毕业生创业支持体系一是面对目前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校更加重视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并通过创业课程设置与创业指导等手段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水平;二是学校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学校开设与创业相关的多种专题讲座,内容涉及如何把握商机、如何融资、如何承受压力等,同时开展模拟创业、实地考察企业运作等丰富多样的案例教学;三是为学生创业开辟绿色通道。积极探索毕业生自主创业的长效机制。鼓励学校后勤服务部门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可能的设
施服务。依托学校“中关村能源与安全科技园”的良好平台,为毕业生创业实践构建创业孵化基地。出台有力措施,推动学校的科研项目负责人和研究生导师为致力科研的毕业生提供助研岗位。
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构筑快捷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体系,抓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是破解今年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力抓手。我校对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实施“一对一”就业援助。重点关注女生、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灾区毕业生、心理问题毕业生就业工作。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给予资金补助,资助一定求职费用等。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跟踪统计,为其建立动态档案,重点向用人单位推荐。邀请校内外就业指导专家对就业困难学生进行系统培训。
释疑解惑,加强疏导,构筑科学的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体系调查显示,受金融危机影响,大学生就业情绪波动较大,家庭经济和本人思想方面的压力导致一些毕业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心理问题倾向。我校认真研究这部分同学的心理特点,及时开通了毕业生心理短信沟通渠道,通过短信对毕业生产生的诸多心理问题给予帮扶,为毕业生开启心理减压之窗。对就业心理压力过重的毕业生,提供个性化就业咨询和帮助,挑选有经验的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及时提供科学有效的就业心理咨询。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就业办公室
第五篇:领导班子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范文
推进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对策和建议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尤其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要培养和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批接班人。‛胡锦涛总书记也强调,要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作为一件关键性的大事来抓,努力为推进中央各项重大决策的落实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这些重要论断,极其深刻地阐明了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在党的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各级领导班子的主流是好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为改革开放与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在领导班子的建设上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浅,习惯于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党性修养不高,在用人、处事和交友中不讲原则,把庸俗作风、市侩习气带进了党内;有的脱离群众,滋长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个人主义;他们玩风盛、官气足、私心重,群众观念不强。二是一些年轻干部在领导和执政水平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四个不够‛,即市场经济的知识、经验和技巧不够,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处理和消化班子自身矛盾的艺术和能力不够,领导工作和组织程度不够,领导实践经验不够。在工作中,要么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和创业意识,安于现状、守摊子;要么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能以人为本,片面追求政绩。震惊全国的嘉禾事件就是一个典型。
三是不能正确理解和坚持民主集中制。一些领导干部在如何对待民主集中制这个问题上出现偏差,对民主集中制的涵义认识不清,对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理解不透,以至于产生民主集中制‚过时论‛、‚取消论‛的错误观点;有些领导班子成员不能够辩证地认识和正确处理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正确意见和错误意见的关系,有的不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办事,班子不团结,甚至争‚我高你低‛,闹内耗。
四是勤政廉政不够。有的大手大脚比阔气、讲排场,挥霍浪费;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腐化堕落,走向犯罪。据统计,目前在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案件中,涉及党政一把手的案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
五是在宣传和工作要求上存在偏差和误导。什么工作都强调一把手亲自抓,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丢在了一边,一把手忙不过来,其他人不敢忙。
当前,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为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以上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各级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就难以提高,新的发展观就难以真正落实到工作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保证。
由于领导班子建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针对当前领导班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当前应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全面理解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标准,把选好干部作为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
一是要全面理解和贯彻‚四化‛方针,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方向。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集中体现了‚德‛与‚才‛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要正确处理好文凭与能力、年龄与能力的关系,防止重文凭轻能力,重年轻化轻能力的倾向,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防止出现高文凭低水平,年轻化但能力差的现象。
二是要确立以人为本、选贤任能的选人用人新观念,把靠得住、有本事,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作为选用干部的基本着眼点,坚决破除论资排辈的选人用人观念。要把工作需要、人岗相适、群众满意,作为选用干部的基本要求,把缺什么、选什么、用什么作为选用干部的基本原则,将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符合岗位任职要求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坚决消除在一个地区、一个系统、一个单位等‚小圈子‛中选人的现象,改变干部单位所有、近亲繁殖、自产自销的‚小作坊式‛操作模式,构建人才共用、全局‚一盘棋‛的干部选用工作格局,使每个领导职位都能在更大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人选。大力推进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拓宽选人用人视野,逐步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轮岗交流等制度,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途径发现、培养、选拔各方面优秀领导人才的方法和措施。积极实施‚人才工程‛,认真抓好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和科技人员三支队伍建设,特别是要重视抓好三支队伍中复合型人才的发现和培养,善于从党政机关之外选用优秀人才,充实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实现各类人才的优势互补。
二、要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的要求,突出在培养、教育、管理上下功夫
第一、突出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引导和组织领导干部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及时掌握各种新的信息,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知识,使决策和管理建立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上。
第二、要抓住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这个重点,突出抓好领导素养教育,把民主集中制学习作为突破口。帮助领导干部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局部与全局、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上级与下级、正职与副职、党员与党组织等基本关系,加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的教育,使他们养成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善于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良好品质。在这个方面,要着重打好一个基础、抓住两个重点、完善三个机制。
----打好一个基础。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特别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两个务必‛重要思想,打好理论基础。当前,在各级领导班子中,相当一部分成员存在着专业知识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浅的问题,在工作中常常表现为缺乏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不善于处理领导工作、管理工作中错综复杂的矛盾,处理问题、判断形势和驾驭全局的能力不强。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是领导素质灵魂,决定着领导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肩负的历史责任,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要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谋全局、把方向、管大事,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党性修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刻把党和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立党为公,忠于职守,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讲政治、讲团结、讲大局。同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实践锻炼。比如:安排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最艰苦和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对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的领导干部安排到基层锻炼;有计划地从大专院校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放到基层去锻炼;健全干部交流轮岗制度等。此外,对各级领导干部要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突出做到‚三严‛:即思想教育从严,党内生活从严,日常管理从严。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高了,就会减少班子成员之间的碰撞与磨擦。因此,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教育,是促进领导班子团结的基石。
----抓住两个重点。一是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中的消极腐败现象。防治腐败,一方面要健全制度,要坚决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会公报》提出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方针和《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以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制定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制度,制度要简洁、明确,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用‚重刑‛,对腐败分子要杀一儆百,毫不手软,对有腐败和不廉洁行为的领导干部,要视情节,轻者批评教育,重者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决不官官相护,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二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改善和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要教育广大干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名利观和权力观,努力做到以党性修养影响于民,以率先垂范取信于民,以血肉之情动之于民,以发展经济造福于民,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以实际行动,建立新型的党群、干群关系。
----完善三个机制。一是完善民主集中制的运行机制。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各级领导班子要健全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和建议,少数服从多数,不搞‚一言堂‛和个人专断,不搞阳奉阴为与组织决定对立。而对于一般性的工作,则应由分管领导独立解决,大胆负责,做到‚用人不疑人‛,并相互通气,协作配合。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是消除班子内耗的特效良方,是构建领导班子团结的有效机制。二是健全党内生活,完善监督机制。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首先,要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的相互监督,以党内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有话当面说,以诚相待,沟通思想,消除隔赅;其次,要完善上级对下级的监督,建立定期同干部谈话制度和检查工作制度;第三,要完善群众的民主监督,开辟各种渠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后是改进和完善党内监督,保证纪检部门行使好职权。三是完善干部考察机制。组织、纪检部门要坚持把领导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作为班子考核的重要内容,对领导班子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全面掌握他们的德才表现,促进他们搞好角色转换,顺利成长。
三、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
一个领导班子是否在地方党委政府中有地位,是否在群众中有威信,是否具有号召力,关键是看这个领导班子是否真心实意、扎实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转换,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由指令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要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强化服务举措,这样才能够带出一支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所信赖的队伍。建设服务型的领导班子应突出以下重点:
1、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内市场的国际化,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一个地区的投资发展环境是影响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水平等是反映一个地区发展环境和一个部门形象的重要窗口。
2、为广大群众服务,塑造良好的形象。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每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强化这一宗旨观念,要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够自觉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够自觉做到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
四、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坚决消除消极腐败现象 当前,消极腐败现象是影响党群关系的最大问题,也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1、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强化‚公仆‛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继续发扬与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要坚决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严格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做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的表率。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把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要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职工群众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力。对职工群众关心的住房、交通、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迫切问题,凡是经过努力能够解决的,要想尽办法创造条件加以解决。
3、要加强监督管理,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消除消极腐败现象。要把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建设情况列为民主生活会、考察干部和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把制度公布于众,支持和鼓励群众监督。各级纪律检查、监察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领导干部勤政廉政的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