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时间:2019-05-14 00:3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第一篇:高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

(舟山市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

加强国内合作交流,积极推进区域合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实现舟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我市坚持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共同繁荣”为宗旨,以经济合作为纽带,与兄弟城市共建浙东经济合作区,共创长三角经济带。政府搭台,部门牵头,企业唱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区域经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高层交流互动,谋划区域合作大计。每年度举行的浙东经济合作区市长联席会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长江沿岸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为与会城市共商发展大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必将推动浙东、长三角、长江流域合作向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水平迈进。2003年7月时任宁波市市长的金德水率宁波政府代表团来舟山考察。两市领导就山海协作进行座谈并达成共识,两市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由此启动。2003年8月,舟山市马国华副市长率相关部门同宁波市政府进行衔接,就两市开展山海协作进行商谈,并建立两市领导层互访联系制度达成共识。2003年10月,余红艺副市长率宁波市经贸代表团来舟山考察,两市政府签订了《实施“山海协作工程”协议书》。2004年3月,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率领宁波党政代表团赴舟山考察,双方就港口开发、临港工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达成共识,并签署了《宁波舟山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4年12月市委书记张家盟率舟山党政代表团访问宁波市,双方就一年来合作进行交流座谈,对新一年合作进行探讨。2005年3月,市长毛光烈率宁波市党政代表团来舟山考察。两市领导就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举行了座谈,并签署了《宁波舟山经济合作2005年工作要点会商纪要》。2005年12月,市长郭剑彪率舟山市党政代表团赴宁波市 1 进行考察,就进一步加强两市继续推进和深化港口、基础设施、区域联动发展等方面的合作进行深入探讨,并签署了《宁波舟山进一步加强合作工作会商纪要》。2006年7月,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率宁波市党政代表团来舟山考察,两市领导就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行座谈商讨,并签署了《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座谈会纪要》、《舟山从宁波姚江引水协议》,以进一步推动宁波、舟山两市的合作交流,实现互利双赢,共促繁荣与发展。

2005年4月舟山市政府郭剑彪市长和省粮食局局长李令方专程拜访上海市政府,就舟山建设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的情况作了介绍。韩正市长明确表示,上海将大力支持并积极参与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的开发建设。2005年5月市长韩正率上海市政府代表团考察我市,并就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座谈。表示在新形势下沪舟两地要面向未来,推动更紧密的合作,上海将全力支持和参与舟山正在规划建设的国际粮油储运加工基地。几年来高层领导交流互访频繁,积极谋划创新合作机制,共同落实合作项目,为推动区域合作起到引领和制度保障作用。

二、推动区域合作,提升港口品位。建设洋山深水集装箱枢纽港,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际航运市场的新趋势,为加快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形成,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决策。2002年4月,由上海和舟山两方面共同出资,组建洋山同盛港口建设有限公司,作为洋山建设的投资主体,公司揭牌成立,拉开了两地联合建港的序幕。洋山一期港区拥有码头岸线1600米,设有集装箱泊位5个,可接纳装载量8000标准箱以上的大型集装箱船靠泊作业,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箱,预计实际吞吐能力可达300万标箱以上。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是一次跨省级行政区域的重大港口建设工程。正是围绕国家战略的大局,基于双方的共同发展利益,上海与浙江尤其是舟山的通力合作,以“大团结、大联合、大合作”的姿态共同创造了洋山港辉煌。随着洋山港的开港,舟山港口资源的优势也将进入国际航运界的视野,吸引更多的国内外客商前来开发舟山的深水港口 资源,尤其是舟山北部港区潜在的优势将会被国内外客商看好,继而加快北部港区开发的速度,成为企业投资建设能源等战略物资的仓储和中转基地。同时,东海大桥的建成通车,从空间上、心理上大大缩短了舟山与上海的距离。人流、物流及其他各方面的交流更加便利与频繁,舟山更易接受上海经济的辐射,洋山港开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将给舟山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与此同时,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2003年,由省交通集团、宁波市、舟山市三家联合成立了连岛工程项目公司,共同建设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为两港一体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2004年3月,宁波市、舟山市和香港宁兴集团三方联手共同出资2998万美元,组建成立了舟山甬舟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投资57亿元在金塘大浦口建设6个集装箱泊位,1个多用途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为270万标箱,到2008年将有2-3个泊位可投入使用,从而标志着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开始启动。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及大力支持下,经国家交通部批准,“宁波-舟山港”管委会挂牌成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两港一体化。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有利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促成中国沿海港口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实现两港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甬舟两地互利双赢;有利于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加快提升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三、依托区位优势,打造先进船舶修造业基地。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接受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是我市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提出的新思路,也是我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举措。2004年4月中远集团在普陀六横岛上落户,组建中远船务舟山分公司,投资40亿元,建设大型船舶修造基地,本着“边规划,边建设,边生产”的原则,当年新建1座500米码头和车间等基础设施,完成了企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年投产便实现产值1.2亿元。2005年2月一期核心项目的15万吨级舾装码头投产,同时泊修6艘船舶,并在下半年进行8万吨级和30万吨级船坞工程建设。2005年该公司共承修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化学品船 等各类船舶85艘,创产值4亿元。实现一年迈一大步的创业目标。2004年杭州湾的钱江船厂整体移师舟山,组建浙江海运集团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投资9亿元。建造8万吨级船台及相关厂房、分段制造场地、钢板预处理流水线和码头等配套设施。2004年9月起,开始承建造船项目工程,2005年该公司修造船产值突破亿元,2006年产值将超过3亿元。2005年8月,上海舟基集团与岱山县签订合作协议。10月,总投资22亿元的仙草潭船舶修造基地正式动工,6座船坞建设同时施工,船坞总规模107万吨级,预计明年初可投入生产。2006年8月,世界百强企业建龙集团与舟山市政府签订收购扬帆集团产权协议,建龙集团并保证每年进行有效投入,扩展造船生产能力,五年内使扬帆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80亿元,争取进入全国造船企业前五强。建龙集团还将投入巨资,在舟山本岛北部工业区实施船用柴油机、机电设备等船舶配件项目。建龙集团加盟我市船舶工业,钢铁企业与造船行业联姻结合,是产业链的最佳组合,必将促进“扬帆”进一步做大做强,使“扬帆”品牌打响全国,走向世界。

扬帆集团从今年起全部生产出口船舶,1-6月份新承接700箱集装箱船8艘全部出口德国;欧华造船新承接1200箱集装箱船和1000箱集装箱船各6艘,均出口德国;岱山仙草潭修造船基地项目尚在建设中,已成功承接长鸿(香港)国际海运有限公司6艘油轮建造合同,建造11万吨级4艘和4万吨级2艘油轮的造船订单,总金额2.5亿美元。省海运集团舟山五洲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目前已接20亿元造船订单,造船计划已安排到2009年。造船企业手持的订单大多已排到2008年以后,生产任务十分饱满,市场整体趋好。舟山船舶工业总产值已从2000年的5.56亿元增长至2005年的58.1亿元,年均增长59%,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修造能力初具规模,已拥有船舶修造企业160余家,拥有大小船坞82座,形成110.9万吨造船能力,正成为全国重要的修造船基地之一。也是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船舶工业成为我市工业发展领头羊。

四、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契机,促进临港化工异军突起。利用港口 大进大出的低成本发展临港重化工,是舟山最大的竞争优势,化工企业纷纷来舟山落户。2004年12月宁波私企与舟山浙海油污水综合处理有限公司合作,投资7.8亿元,开发废、残油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日处理能力2万吨油污水及年净化120万吨残油,规模年产值25亿元。每年能回收上万吨标准柴油或汽油,变废为宝,清洁海洋,起到保护环境作用。宁波宏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和香港德基投资有限公司在定海组建浙江和邦化学有限公司,2006年3月和邦化学有限公司25万吨芳烃项目在定海马岙镇北部港区举行奠基仪式。项目总投资8.05亿元,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以重油和石脑油为原料,生产紧缺的芳烃产品,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被列为浙江省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由香港大唐石化集团和上海中奥企发集团合股出资成立的舟山中奥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8.7亿元,在六横建立石化(二甲苯)生产基地,开发PX项目。浙江天禄石化有限公司投资7.5亿元,开发建设天禄石化高等级道路沥青项目,年产40万吨高等级道路沥青。2006年6月,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舟山市政府签订中化舟山大型石化项目协议书,总投资200亿元,年加工原油1200万吨的大型石化项目将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占地300公顷厂区,造10万吨级以下各类码头若干座,铺设一条长20余公里从岙山岛至生产厂区的原油输送管道。中化公司拟在舟山建设大型石化项目,是舟山与中化集团长期合作的一个重要突破,为舟山临港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化工企业在舟山落户、生根、开花、结果,为舟山临港重化工业开始成为舟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五、着力拓展合作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初露头角。利用我市海洋资源优势,引进和创办海洋生物等高科技型企业是我市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2003年引进浙江万联药业有限公司,在普陀区浦西开发区组建浙江神舟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650万元,开发海洋药用原料和保健品原料。2004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多烯酸乙酸、角鲨烯、深海鱼油等原料药300吨。2005年原料药产量超过400吨。由于企业是全国唯一一家生产甘油脂鱼油原料的厂家,因此,引得美国 客商找上门。目前已与美国客商签订了300吨甘油脂鱼油原料,2005年企业继续加大设备投资力度,力争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原料药产量达800-1000吨,为企业今后更大发展打下基础。舟山市海山密封材料有限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自主开发和高校院所基础研究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模式。公司每年投入100多万元研发经费,先后与上海化学学院材料所合作开发“超细粉体在密封材料中的应用”研究,使该项目的产品“环保型密封材料”通过省级鉴定,并列入国家级火炬计划;与上海东华大学联合开发了“应用于摩擦密封材料的聚丙烯腈和芳纶浆粕化”,使该产品的工艺实现了原料的国产化。2005年,科成制药公司引进浙江医学院研制的“白丹搽剂”和“湿疮清乳膏”两种新药,使企业对中药制剂及其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研究上了一个新台阶。

通过区域合作,近年来各县(区)还十分重视引进符合海岛产业发展方向,且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项目。2005年12月普陀区政府与北京倍舒特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六横海水淡化项目协议,总投资5亿元,分两期实施。宁波私营业主在定海岑港组建舟山格士力电器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生产数控机床及其软件开发、低压电器开关等产品,年产值1亿元。宁波真汉子电器有限公司落户定海区白泉工业园区,生产电器、美容设备等,年产值5000万元。宁波私营业主在嵊泗县嵊山镇落户,投资5000万元开发水产品加工项目。年生产加工2500吨水产品,产值达5000万元人民币,产品60%以上出口,这些工业项目落户舟山,改变了舟山工业结构,为舟山工业注入生机和活力。

六、突出区域合作重点,促进港口物流加快发展。“十五”以来,全球性的资源配置以及国家资源储备战略的实施,使大宗货源的大幅度增长成为现实。这对有着良好港口条件的舟山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机遇,才能把舟山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重要组成部分和长三角物流型枢纽港。2004年9月,我市在北京参与承办第五届中国国际物流高峰会议,与组委会一道举办舟山项目推介 会,全方位宣传推介舟山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及港口物流项目,并参与城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充分利用各种合作平台,经过数年推介、招商引资,相继与大企业、大财团进行合作开发港口资源。2000年上海宝钢在舟山投资13亿元,在马迹山建设年吞吐量2000万吨的矿砂中转码头项目。2002年5月30日投入营运以来,至2005年底,累计完成7913万吨吞吐量。今年,宝钢又投资23.94亿元,对马迹山港区一期工程进行扩建,扩建后,将形成年装卸进口铁矿石2500万吨,吞吐量5000万吨以上的中转能力,成为亚洲最重要的矿石中转枢纽之一。

2003年11月,中石化集团在舟山投资7.25亿元,在册子岛建总容量为60万立方米原油中转基地,年最大通过能力为2054万吨。2005年7月整个工程建成投入运行,至2006年4月底已装卸外贸进口原油114.167万吨,二期规划投资约7亿元,将新建11座10万立方米的储油罐。2004年岙山岛作为我国首批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之一的舟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一期工程总投资为40亿元。目前在建储油罐为500万立方米。全部将在2008年建成。二期工程规划为300万立方米的储油能力,预计投资将达25亿到30亿元。2003年7月,浙江万向集团在舟山组建万向石油储运(舟山)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建设20万立方米储罐,及其相应配套设施。到2008年,岙山岛的石油储备能力将达到1100多万立方米,有望成为世界最大单体石油储备基地。2005年6月,浙江华立集团总投资16亿元的精细化工和石油储运项目已在六横岛完成企业注册,目前进入滩涂围垦等工作,计划至2010年建成。2006年8月,由上海盛港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泰山集团洋山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和嵊泗海鑫石油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中外合资洋山申港国际石油储运有限公司。总投资9亿元石油储运项目,在洋山深水港东港区建设年吞吐量为750万吨规模。将建成储油容量42万立方米油库以及配套设施,建设计划2008年初建成投产。

2005年5月,上海粮油集团与舟山市普陀粮油永贸公司合作,组建舟山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元。日加工能力2000吨,全年可加工50万吨,完成产值15.4亿元。上海将参与舟山国际粮油集散中心建设,计划在舟山投资1.5-2亿元,建造总储量为18万吨的粮库,投资7000万元建设日产规模为800吨的面粉加工厂。今年以来,矿砂中转配送基地的衢山鼠浪湖岛矿石中转码头已经启动;化工品中转基地的马岙世纪太平洋液体化工品中转基地项目将正式动工;粮食中转加工基地的老塘山国际粮油集散加工中心正在加快推进。这些项目的建设,改变了舟山传统的产业结构。从矿砂到油品到粮食再到煤炭,我市不断引进适合舟山港口特点的大宗能源物资储运中转项目,促进我市港口物流业欣欣向荣气象,为打造全国重要的能源物资储运中转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借助区域合作平台,促进海运行业发展。近年来,我市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和港口优势,抓住世界海运业需求加大的契机,利用“山海协作”这一平台,切实把海运业作为一项重点产业来抓。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引进外地海运企业落户舟山。宁波康柏海运有限公司,在舟山投资6000万元,组建柏安海运有限公司。到2005年底,公司运力规模达3万吨,2006年又投入4820万元。2004年,浙江远洋船务有限公司落户舟山,其运力规模达到65000吨。2005年2月,浙江新鑫海运有限公司落户定海岑港镇,运力规模超过1万吨。2005年12月,宁波镇海恒兴船务有限公司,在舟山组建舟山金航船务有限公司,公司运力规模达到12100吨。上海汇通船务公司与舟山企业家合作,共同组建舟山永盛海运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公司总运力1万吨,年产值5000万元。福建企业家郑斌与舟山企业家戎丽莎合作,组建舟山建隆船务有限公司,投资1180万元,从事海上货物运输,年营运收入80万,年运货量16万吨。安徽企业家王家山与舟山企业家王剑合作,组建舟山市山城海运有限公司,投资1749万元,从事海上货物运输,年营运收入100万元,运货量100万吨。杭州企业家朱敏与舟山企业家黄佩林合作,组建浙江金林海运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从事海上货物运输,年营运收入100万元,年货 运量20万吨。外地海运企业纷纷落户舟山,运力已占全市运力规模十分之一强。2003年全市海运总运力规模90万吨,2004年为130万吨,2005年为193万吨。2006年3月31日,全市共有航运企业156家,运输船舶1527艘,国内沿海运力保有量达到194.37万载重吨,至6月底海运力又上升到210.26万载重吨。勃勃生机的海运业,提供了我市航海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拓宽了双转渔民的就业途径,解决了城乡大批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我市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发展港口物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着力推进区域合作,促进旅游业蓬勃发展。进入21世纪,舟山旅游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打造海洋旅游精品,建设海洋旅游强市”的战略决策,吹响了舟山旅游合作新一轮发展号角。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海洋旅游产业的若干意见》,坚持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市场运作,扎实推进旅游建设,旅游产品向多元化发展。舟山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合作平台,把舟山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我市与宁波、绍兴、台州四市旅游部门合作建立旅游专业组,共同推出“活力浙东南”黄金旅游线,并制定了《2005-2010年浙东经济合作区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明确了今后浙东四市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目标、发展任务和具体措施,为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确定了方向。舟山旅游局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共同签订旅游互动课题研究合作协议。舟山市政府与上海徐汇区政府合作,2005年和2006年在龙华旅游城举办舟山海鲜排档上海展示活动,系统地宣传推介舟山的特色海鲜美食,推动舟山旅游业和饮食业的发展。嵊泗县旅游局与奉化市旅游局签订两县(市)旅游合作协议,舟山市普陀区与上海普陀区签订两区间旅游合作协议,推进两地客源互送和景点联动,实现双赢。

政府搭台、部门牵头、企业唱戏。宁波南苑集团投资800万元开发桃花峪景点,随后又投资1000万元开发桃花寨整体景区。紧随其后的宁波华东物资建设开发市场有限公司在桃花岛投资2500万元,打造“射雕英雄影视城”。2004年又投入500万元进行“射雕城”二期开发,同时又在蚂蚁岛投资500万元,开发长沙塘村景点。杭州通策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在桃花悬鹁鸪岛建造以景观别墅、海上游艇观光等高档娱乐海岛度假村。金华浦江个私业主张伟军投资1亿元,在桃花开发水上运动项目,建造景观公园,打造具有海岛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宁波真汉子电器有限公司联合上海一家企业,在嵊泗县投资3.5亿元,开发基湖-南长涂沙滩旅游景点。浙江杭州湾投资有限公司在岱山投资1.4亿元合作开发秀山岛旅游景点,并建三星级标准的旅游涉外饭店。宁波三林地产投资有限公司在岱山投入6.2亿元,在山外山开发国际商务休闲岛项目,景区内配置五星级酒店。宁波宁海县个私业主在嵊泗投资1.2亿元,开发四星级新世纪大酒店,2004年10月建成投入营业。浙江铿达建设集团在大洋山投资4亿元,建造五星级大酒店和海员俱乐部。温州的鑫鹏公司在普陀投资2.5亿元在浦西建造高20层的鑫鹏国际大酒店。上述项目落户,给舟山的旅游开发注入生机活力。新的景点、新的星级酒店像雨后春笋出现,给舟山旅游接待提高档次,提升舟山旅游城市的品位,促进了舟山旅游业蓬勃发展。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我市游客接待量为459.7万人次,旅游收入22.6亿元。到2005年,我市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1.4亿元。2004年、2005年全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速达到30%以上,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连续两年超过了20%。海洋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体现出合作成果双赢成效,也成为我市发展海洋经济雄浑合奏中的精彩华章。

综观上述,坚持推动区域合作,按照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共赢的原则,发挥舟山独特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相继吸引市外企业纷纷来舟山投资开发,各类开发的项目落户舟山,开花结果,加快了舟山的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海洋经济强市起到积极作用。

2006年10月31日

第二篇:建设海洋文化强市

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

王文洪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03年),所谓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持续创造财富的能力。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内在的要素资源,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被称为文化竞争力。舟山是我国唯一的海上群岛城市,发展海洋文化,不仅仅是舟山“建海洋经济强市、创海洋文化名城”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来提升舟山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具体地说,有以下三方面作为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把海洋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先导。

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城市,也就缺少竞争能力。要在竞争中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色和优势,取决于城市文化功能的定位、取决于科学的文化发展规划。在国外,伦敦提出:发展文化战略和创造新的文化多样性能够巩固伦敦作为世界都市的地位。英国老牌的工业化城市曼彻斯特的文化战略是:让曼彻斯特成为“创意之都”或“文化之都”,并明确提出“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在世纪之交制订了新世纪第一次十年的文化战略,在报告中开篇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城市即人化,文化即城市”。新加坡新闻及艺术部的《文艺复兴城市》明确提出:要将新加坡建设成为21世纪的文艺复兴城市,要成为亚洲的核心城市之一。

在我国新一轮城市建设中,城市文化的定位和建设备受关注。广州提出“城市以文化论输赢”,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定位于文化,要建设文化山水城市。武汉市提出城市环境创新要面向世界,张扬城市个性,突出文化底蕴,营造新的城市亮点,建成“文化武汉”。浙江省的城市建设也十分重视文化战略,“实力杭州、活力杭州、魅力杭州”已成为经营杭州、发展杭州的文化理念;宁波“三江文化长廊”等文化设施建设凸现了文化内涵和现代气息;绍兴在城市建设中做好“水”字文章,突出“江南水乡”特色。

今天,在城市全球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关心舟山发展的人都在思考:舟山凭什么在新世纪城市竞争中寻求新的发展?应该用什么作为实现舟山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动力?用什么来增创新优势,增强舟山在沿海地区的竞争力?用什么来营造舟山这座城市的个性与特色,扩大其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我们想到了海洋文化,并把它作为“舟山新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海洋文化繁荣之日,就是舟山经济振兴之时。”

第二、把海洋文化产业作为突破口。

文化产业是新兴产业,其含义是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进行工业化、信息化、商业化加工与运作,其范围涉及文学艺术、影视音像、新闻出版、体育娱乐、信息咨询、设计策划、文物工艺等领域。发展城市文化产业不但可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有利于加快地方文化走向世界,而且可以引导大多数文化行业走上产业化经营之路,以解放和发展文化艺术生产力。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文化产业在新世纪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舟山市民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为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问题在于舟山海洋文化的发展长期以来不是以产业形态而是以事业形态出现,走的是政府办文化的路子,缺乏市场竞争意识,缺乏原始积累和投入机制,导致产业规模小,市场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比如舟山“小百花”越剧团还没有完全面向市场;新兴的“沙雕工艺作品”尚未形成集生产、销售、展览、收藏于一体的产业;文化产业更多地集中在见效较快的旅游业上,还没有向其他行业拓展。

要建立起实力雄厚、具有鲜明的舟山地方特色的现代海洋文化产业体系,必须首先实现思想观念转变。应更新“文不经商,士不理财”,“主业靠政府,副业靠产业”,以及“富余人员搞三产”等落后观念,科学认识文化的产业属性,确立正确的文化产业观。比如舟山国际沙雕节,以市场化手段进行运作;舟山渔民画经历了“市场冲击”低谷之后,借产业化机会将重新繁荣。其次应尽快出台有关扶持海洋文化产业政策,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价格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惠,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私人资金和外资投入海洋文化产业。以普陀为例,自2001年以来共吸纳民间资本4亿多,用于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的综合开发。最后在海洋文化产业规模上,要把现有的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其作用,把产业做大。实现从“弱、小、散”向集约化转变,以形成集团化、集约化的规模效应,比如海洋艺术演出业、海洋图书信息业、海洋文博展示业、海洋休闲健身业、海洋影视基地、海洋文化网站等等。

第三、把海洋文化旅游业作为落脚点。

当今社会,文化在旅游经济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旅游业的内在特性——文化性,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目前文化旅游在所有旅游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为37%,近几年将以15%的年增长速度向前发展。海洋文化与佛教文化的有机融合,形成了普陀山旅游热长年不衰。信仰是一种精神文化,它对僧侣和信徒具有巨大的感召力,人们来普陀山的目的主要在于朝山拜佛,信仰观音文化。普陀山在我国及国际佛教界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日本、法国、印度、东南亚(称为佛教国家)各国僧人和信徒,来普陀山朝拜历代不绝,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2003年11月,举行了首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体现了自然、文化与生命的结合。

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着现代都市人的历史记忆。近年来文化遗产已成为一大旅游热点,并形成了这样一个公式:“世界遗产=世界名片=注意力经济。”现代人旅游追求新奇(求新),渴望到大都市如上海、深圳、香港等感受现代生活,后现代人或当代人期盼“回家”(怀旧),去海边,去森林,去没有遭到破坏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旅游。普陀山作为佛教文化遗产,在今天中国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热中,应该积极向上争取,先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舟山海洋文化资源丰富,区域分布各有特色,定海为海洋历史文化,沈家门为海洋渔业文化,普陀山为海洋佛教文化,朱家尖为沙雕文化,桃花岛为海洋武侠文化等等。各县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积淀,都在着力做好海洋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有的做“海”字文章,如海钓邀请赛、沙滩排球赛、帆船锦标赛等;有的做“渔”字文章,如渔家乐、渔家风情、海上人家等。总之,海洋文化旅游既是海洋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又是海洋文化与海洋旅游的结合,是舟山旅游经济的重中之重,是舟山城市营销的战略选择。

第三篇: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

编者按:今天出版的《求是》杂志2012年第2期发表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王辉忠的署名文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文章深入阐述了对我市实现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的战略思考和格局谋划。本报今予以全文转载。

宁波海洋资源丰富,港口区位优越,具备发展海洋经济的独特优势。2011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把以宁波——舟山港海域为核心区的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宁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港航服务业、临港先进制造业、海洋新兴产业为重点,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实力较强、辐射服务功能突出、空间资源配置合理、科教文化体系完善的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实现“海洋经济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的历史跨越。

一、完善集疏运网络,推动贸易物流跨越式发展

大力发展以大宗商品交易为重点的贸易物流和金融信息服务,是提升海洋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宁波大宗商品交易和港口物流发展基础良好,拥有77个大宗商品交易专业市场,2010年实现交易额2000亿元,原油、铁矿石、塑料、液体化工等市场交易量位居全国第一;各类物流企业5000多家,物流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0%。但与国际先进港口城市相比,我市贸易物流在总量规模、辐射范围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金融信息服务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我们要以完善多式联运的集疏运网络为依托,努力提高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大力发展以海铁联运为重点的集疏运体系。按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在推进甬台温高速复线、构筑市域“一绕五射”公路网、推进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的同时,着力发展海铁联运,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对接。加快宁波海铁联运集装箱中心站和港口支线建设,提升镇海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物流枢纽港功能;同时,加强与长江沿岸和国家铁路干线城市合作,开通到江西、安徽、四川等省的集装箱班列,切实增强面向长三角和中西部的辐射功能。二是积极构建浙江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依托现有市场基础和海铁联运优势,提升液体化工、塑料、钢材、镍金属、船舶等交易平台,加快建设铁矿石、进口煤炭两个交易平台;新建一批煤炭、钢材、铁矿石等交割仓库和储运基地,引进一批大宗商品国际运营商、贸易商和期货经纪商等服务机构,带动发展现货即期交易、远期合约交易等功能业务。三是加快拉长港口物流产业链。积极开展进口业务,大力发展流通加工、分拨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等商贸型、增值型物流。在推进以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为重点的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同时,加快完善航运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广覆盖、高时效的数据交换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港口信息互联共享和港口业务的协调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电子口岸信息系统服务功能,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专用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航运物流信息化整体水平。四是加强航运金融服务创新。推进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建设,集聚一批国内外知名航运、贸易、金融等服务企业,扶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海洋培训等航运服务业,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租赁、航运结算、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服务,创建发达健全的港口金融服务环境。

二、加快港口工业转型,打造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

一些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临港工业是海岸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石化、钢铁、汽车、造船和能源等行业为支柱,绵延二十几公里的沿海临港产业带,基本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2010年,实现总产值7000多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但在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上,与世界先进港口的产业发展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我们要坚持临港工业择优发展,按照国家战略和规划定位要求,努力打造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临港先进制造业基地。一是推进绿色发展。坚持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体现国家战略要求、符合绿色环保标准,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好、环境影响小、产出效益高的产业,提高临港工业生态化发展水平。二是推进高端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重点发展附加值高、带动力强、进口替代型的临港制造高端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三是推进集群发展。加快产业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重点推进镇海炼化扩建15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一体化、台塑宁波石化一期后续和二期等石化产业项目,吉利汽车20万辆整车、沃尔沃10万辆整车等汽车项目和中船集团宁波基地等造船项目,统筹处理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增强重大项目带动水平,努力建成在亚太地区甚至全球有影响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三、深入推进科技兴海,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

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在海洋经济竞争中的成败。目前,宁波市已将海洋高技术列入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通过5年努力,使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30%以上、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贡献率达70%以上。一是完善技术研发体系。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海洋科技创新体系。突出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实施专项攻关,力争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依托宁波大学等在甬涉海院校,支持设立海洋综合性研究机构,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创办海洋科研创新服务基地,构建海洋基础研究平台、高科技研发平台和科技应用平台。二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海洋科研成果产业化扶持政策和区域性技术交易中心功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着力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海洋新兴产业集聚。三是扩大新兴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海洋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材料六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增强产业竞争力。重点推进浙江造船二期、三期扩建和三星重工扩建、中策动力船用柴油机等项目,加快宁波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及储备基地建设,规划建设象山东南沿海、杭州湾新区、国电北仑穿山半岛等风电场项目。同时,进一步提升发展现代海洋渔业,规划建设石浦水产城等一批水产品加工区,探索发展主要渔货远期合同交易;积极争取发展邮轮产业,带动提高滨海旅游业发展水平。

建设海洋经济核心示范区是事关长远发展的重要战略。我们要结合“思进思变思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教育实践活动,强化协调抓落实,改革创新抓突破,在工作推进、政策扶持、人才支撑、基础设施配套和海洋综合管理上构建切实有效的保障体系,努力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构建海洋经济强市。

第四篇:经略蓝色国土 建设海洋强市

经略蓝色国土 建设海洋强市

发布时间:2011-11-

5信息来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目前,海洋问题已成为全球沿海国家和地区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深圳市政协对海洋问题非常重视,去年就把“关注海洋”作为议政的专题,今年又把海洋产业发展作为重大调研课题进一步加以论证。

深圳是一个滨海城市,拥有海岸线长257.3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70平方公里,大、小岛屿39个,岛岸线长25公里。深圳滨海及海域范围内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丰富的海洋资源。大鹏湾和深圳湾都是优良的港湾,海洋生物资源非常丰富,各类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源400余种,其中海洋渔业资源50多种,鱼类40多种、虾类8种、贝类10多种;深圳还拥有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大鹏半岛的生态旅游资源日益受到重视。2005年8月,大鹏半岛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同年,大鹏半岛海滩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此外,深圳湾还拥有国内唯一的市区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盘点成就,足以令我们自豪。为此,把深圳海洋的区位优势、港口优势、技术优势、体制优势转变为加快深圳发展的后继优势,为深圳突破人口、土地、环境、资源“紧约束”、拓展发展空间、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前景广阔。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深圳海洋发展工作

追溯历史,昔日强国葡萄牙、荷兰,当年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西班牙,二战后的超级大国苏联和现在盛气凌人的美国,依靠的都是海上力量;中华五千年,更直接证明兴衰荣辱与海洋密切相关:唐朝的繁荣、明朝的郑和下西洋、清朝的闭关锁国和落后挨打、近代海防危机和现代海权争端,无不折射出海洋对国家地位和历史进程的重大影响。因此,我们在看到成就同时,要高度关注国内外海洋发展动态,高度关注海洋事业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采取科学对策,切实加以解决。

(一)高度关注世界各国海洋新动向

深圳需要以特别之为立特别之位。纵观国际,21世纪是海洋世纪,美国于2001年成立了海洋政策委员会,提出“世纪海洋蓝图”,日本明文提出要在海洋科学里“起领导作用”,各国纷纷把海洋作为“强国游戏”的筹码,对海洋的投入和开发都在全面升级。这一切提醒我们,时不我待,发展海洋经济已绝非造船下海那么简单,而是一种属于核心竞争力层面的战略选择。随着海域污染日趋严重,近海资源已成一个“快扒光的饭碗”,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部分生产成本高、技术含量低、优势不明显的海洋产业、产品必然会受到严重冲击,抢占海洋产业升级制高点又面临国内外的巨大挑战。这些都需要我们密切加以关注,认真应对。

(二)高度关注国家政策走向和沿海各省市发展态势

去年,曾培炎副总理视察渤海,召开现场会,专题听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汇报,并做出重要指示,这在海洋工作史上鲜见。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单独列为一章。在近两年全国“两会”上,“海味儿”确实也越来越浓。据国家海洋局介绍,2005年全国主要海洋生产总值达1万7千亿元人民币,势头迅猛,比2003年刚突破1万亿,递增了70%。国内各兄弟城市也形成你追我赶之势,浙江省在2004年编制完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基本建成海洋经济强省”;海洋科研实力最为雄厚的山东早在1991年就提出“海上山东”计划,要水陆经济平分秋色;福建省政府于2006年9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勾勒出从海洋资源大省迈向海洋经济强省的奋斗目标,接着又召开全省海洋工作会议,省委书记亲自做动员和部署;上海在海洋交通运输、船舶工业全国居首的大好形势中,提出到2010年建成国家外向型和高层次的海洋经济基地、国际海洋工程技术装备研发制造中心、国际海洋服务中心等宏伟目标。天津、海南、青岛、宁波、厦门等省市也不甘示弱。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对海洋事业必须要有忧患意识。

(三)高度关注深圳海洋事业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目前深圳海洋事业存在保护与发展矛盾大、开发档次不高、非法用海严重、陆海规划分离、科技支撑薄弱、人手不足、污染严重等问题。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矛盾是起主要作用的:

一是规划。海陆规划严重脱节,功能区分布矛盾,以致岸线资源被严重切割、侵蚀和污染,如东部海岸盐田至葵涌段,由于港区和油气码头的存在,可用于开发的公共岸线所剩不多;赫赫有名的福田红树林保护区,紧邻的就是6平方公里的排污区。

二是管理。涉海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与管理空白、盲点众多并存。试举两例:如海洋气象,水面以上称“气象”,水面及以下称“水文”,本来是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衔接的系统,却隶属于不同行业和部门,信息不畅、资源不能共享,给海洋灾害预防带来很大问题;海事、边防、海洋、气象等部门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都建立了各自的海洋监测点,各自撒下“胡椒粉”,却无法形成整体覆盖,造成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三是信息。深圳缺乏对海洋事业的系统关注,海洋数据残缺不全、口径不一,仅是因工作临时需要随意摘取、推算,致使目前无法使用严格的指标设计和完整的数据,不能对全市海洋工作形成全局性把握。调研中我们发现,厦门市与国家海洋三所合作,实现了主要海湾的数值模拟,确保海洋资源得到科学合理利用,初步建立起由海量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空间的海洋监测、观测数据及其分析法、模型构建而成的虚拟“数字海洋”,提供了各类海洋数据、信息、成果的共享平台,很值得我们借鉴。

(四)高度关注海洋软环境、软资源建设,大力提升深圳海洋软实力

加强海洋软环境、软资源建设,是在“紧约束”条件下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圳未来发展海洋经济的路径依赖。软环境、软资源包括科学研究、战略规划和政策体系、法制等方面。厦门为解决“龙多不治海”局面,采取“海上执法统一抓,问题处理再分家”的方式;香港的海岸公园、湿地保护区、海岸保护区等目前均以法律形式保护起来了,保护的面积占到香港总面积的45%;青岛拥有28家海洋科研机构、国家部委、省级海洋重点实验室26个、全市海洋专业技术人员达5000余人,占全国一半以上。

由于特殊的发展历史,软科学研究、软资源沉淀仍然是深圳的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海洋工作的被动局面,调研中我们确实感觉到有差距。但问题的另一面也应看到,正如深圳没有大量的科研院所,却成为全国的官产学研基地,高新技术因此获得了飞速发展;深圳的文化底子单薄,却产生许多优秀文艺作品,文化产业日趋发达一样,“矛盾凸显”同时也是“黄金交织”,因此,要高度重视软科学、软资源、软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注重向制度、向管理要资源,加快完善法制、规划和政策体系,变“制度成本”为“制度资本”;注重通过区域协作要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加速发展。总的来说,深圳发展海洋事业的路径选择只能是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软硬兼施”,重在拼软实力,才有可能“后来居上”。

二、深圳发展海洋事业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原则

深圳目前海洋事业与全市经济的发展进程还不相适应,海洋事业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十一五”期间,我们根据全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与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不回避矛盾、不沉溺成就,制定深圳海洋发展战略和实施纲要。

总体思路和目标是:努力实施《深圳市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陆域经济为依托,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规划、管理为突破,以资源合理开发、集约利用为重点,坚持科技兴海、科学管海,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完善海洋防灾预警机制及减灾体系,推进海洋可持续发展,实现由海洋大市向海洋强市的跨越。为此,要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坚持陆海联动、协调发展。依托我市陆域经济优势,统筹港口建设和临港工业发展,并逐步向高端服务业扩散。注重海洋环境保护、加强海域污染治理,根据环境容量,协调开发区域、开发时序、开发力度,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

——坚持机制创新、科学管海。发挥我市的创新优势,推进海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涉海地方性法规体系,建立海洋管理和执法统筹机制、健全海洋灾害预警和防范体系,凸显深圳在全国海洋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坚持科技兴海、自主创新。发挥我市高新技术优势,突出海洋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官产学研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海洋技术创新主体,提升海洋产业竞争力,实现海洋经济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

——坚持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发挥规划的主导作用,完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体系,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为载体,形成项目生成和实施的保障机制,推进资源有效整合,提高海洋开发实效。

三、以更大的信心、决心和工作力度,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深圳海洋事业发展

深圳海洋工作存在的不利因素,有些是短期可解决的,有些是需要长时间努力克服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问题。综合考虑目标要求和现实可能性,我们设想按照“重点打造一个体系、强力推进两项突破、逐步构建三个机制”的工作思路,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深圳海洋事业的发展。

重点打造一个体系

为深圳打造一个蓝色产业体系。该体系应由不同层面构成,包括港口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海洋航运等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远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着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海洋服务业、海洋文化产业;鼓励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业;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发展海洋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发电、石油仓储、船舶工业等,都能有效扩大“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作用,进而使对外开放的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力推进两项突破

第一,海洋环保工作实现新突破

2004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就已显示,深圳海域基本处于中度污染程度,海洋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整个珠江口海域95%的海水属于国家重污染标准。近十年来,深圳海域还发生年均一次的油轮泄漏污染事件。深圳湾实际是深圳河的纳污水体;大鹏湾受洋流影响自净能力差,赤潮连年发生。海洋保护区仅占用海面积2.92%,基本没有生态缓冲空间。

我们建议,结合珠江流域(深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建设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垃圾集中处理等配套工程;建立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指标控制和海洋开发项目“三同时”制度;依法对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进行严格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和论证;建立海洋数据库,为科学用海、永续用海提供依据。

第二,海水综合利用工作实现新突破

“水荒”可能成为深圳继“米荒”、“电荒”、“油荒”后面临的第四个资源性隐患。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3500万立方米,解决了1/5人口供水问题,而且这个巨大的市场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随着技术进步,海水淡化成本可逐渐降低。如新加坡目前海水淡化成本为0.69新币/吨(折合人民币约3.45元)。我们应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积极跟踪国际国内海水淡化的技术进展,做好产业化发展海水淡化和城市综合利用海水的技术准备和商业准备;通过试点,逐步发展较大规模的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产业化示范工程,近期选择一两个项目建立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和海水冲厕示范工程,在技术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积累经验;制定海水利用激励政策,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临海工业尽量利用海水作工业冷却用水。

逐步构建三个机制

第一,规划管理工作机制

海洋规划、管理工作并不仅仅限于部门性质,需要从市政府的层面进行全方位、远视野的评估。

体制“群龙闹海”,效率不高。应成立统一的海洋工作统筹机构;建立海洋发展咨询机制;建立海上统一执法制度;建立海洋监测信息共享平台;尽快开展海洋产业统计工作;加大海洋宣传工作,强化海洋意识。

规划“陆海分离”,功能冲突。建议加强港口建设规划、临港工业发展规划、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海洋功能区划之间的协调和对接,从目前互不相容、占尽用光的局面,向相互兼容、留足余量转变。

第二,科技创新机制

“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发挥海洋科技实力较强的外地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海洋科技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通过海洋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教育基地的建设,逐步引进海洋学科带头人和海洋科技人才。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联合有实力的机构共建海洋科技研发载体,开展项目合作;逐步加强海洋中试平台及研发平台建设,强化我市海洋科技孵化器作用。

设立海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组织海洋生物育种、海洋药物、海产品深加工等领域的科技攻关;鼓励涉海企业建立技术研发机构,促进企业成为海洋科技创新主体。加大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力度,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科技创新成果。

第三,区域协作机制

以城际互动提高协同发展水平,加速深圳海洋事业发展。

惠州大亚湾石化项目、坝光精细化工园区、LNG电厂与深圳东部滨海旅游度假资源开发利用、城市生态缓冲区域的现实需求之间可能存在价值目标冲突,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商机制。

生命源于海洋,开放也源于滨海。面对海洋,我们当怀敬畏;开发海洋,我们先求自新。所谓时势造英雄,追溯历史,当蓝色文化成为主体时,国家就强盛。我们需要,以更大的胆识、更强的魄力,更多的谨慎,向建设海洋强市推进,最终才能够无愧于这片蓝色国土的赠予!

第五篇:推动全民创业建设经济强市

文章标题:推动全民创业建设经济强市

推动全民创业建设经济强市

发展五大经济,打造实力**,位于*省东北部,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省计划单列市。*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南昌、九江、景德镇″金三角″地带,皖赣铁路穿境而过,境内现有***国道和*条省道与外界相连,距景德镇罗家机场只有4*公里,即将建设的景德镇至鹰潭高速公路将途经*,并开设互通立交。*资源丰富,物产富饶境内已探明的矿藏达2*种,是全国四大产锰基地之一,*省三大煤炭工业基地之一。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已跻身于全省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市(县)。近年来,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团结拼搏,实现了经济建设的稳健发展和社会事业的明显进步.200*年,被评为“全省工业三年翻番全面先进单位”,并连续三年荣获全省工业崛起贡献奖。同时,还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科普示范县(市)、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和全省农业发展先进县(市、区)、全省出口先进县(市、区)、全省第三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今年以来,为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赣″战略决策,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一”,即抓好一个基础工程,就是要把治理、巩固、提升、创优发展环境当作加快*发展的基础工程,常抓不懈;

“二”,即壮大两支创业队伍,就是要积极引进外部创业力量不动摇,加快壮大本土创业队伍不放松;

“三”,即搭建三大创业平台,就是要加快园区建设、城市建设和培育专业特色市场;

“四”,即打造“四个*”,就是要奋力打造“实力*,魅力*、诚信*、平安*”。

全民创业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打造实力*。今年以来,我们以“建设经济强市、构建特色城市、实现跨越发展”为战略目标,着力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开放型经济、民营经济、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等“五大经济”,努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建设经济强市、加快富民兴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月份,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同比增长34.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尤为可喜的是,五大经济发展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该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之路,切实抓好园区及乐北建材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园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多元化新体制和指导、管理、服务的新机制,抓好园区道路和供电、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以及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做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品位,推进园区招商,真正使园区和基地成为功能完善、服务一流、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平台。该市在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精选出*户进行重点调度,由市领导挂点联系,着力把企业规模做大、实力搞强、品牌打响。目前,以*锦溪水泥有限公司、*晨航灯头有限公司、*天新药业有限公司为主体,打造同行业“龙头”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同时,进一步加大技改投入,突出抓好新上项目建设,千方百计促进技改或新上重点项目全面投产,尽快带动产业升级转型,不断提高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能力。*—*月份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亿元,工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8家。全市工业企业完成自营出口*万美元,同比增长*;出口供货*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开放型经济风生水起。该市将扩大开放作为推进工业化,解决资金、技术和经济人才短缺问题的突破口,大力实施了“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与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全面开展对接互动。首先,先后组织两批50名中层干部到浙江、杭州、温州、绍兴、金华等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实行蹲点招商。其次,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举办“经贸恳谈暨项目推介会”,共签订项目46个,签约资金达17.29亿元;此外,派出了38支专业小分队长期外捕捉信息,推介项目,实行专业招商。目前,已有南方投资、拜克开普、龙盛集团等3家国内500强企业相继在市内落户。1—8月,全市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2.68亿元,同比增长12.11%。

------民营经济活力倍增。*的民间资金比较雄厚,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也很好,涌现了锦溪水泥等一批民营骨干企业。该市突出抓好政策引导、机制创新和服务促进三项重点工作,唤醒民间“沉睡的金山”,真正聚集民资,依靠民力,发挥民智,实现民富。1—8月,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3.2亿元,同比增长18.41%;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总户数达到6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81.3%。------农业经济特色鲜明。该市以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契机,大力推进蔬菜产业化。重点是按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创建各种形式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积极稳妥地推广镇桥冬暖式大棚蔬菜种植成功经验,大力发展反季

下载高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效积极推进区域合作 促进海洋经济强市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推进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荐)

    积极推进职代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扎赉诺尔煤业公司积极推行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保证,不断健全完善职代会制度......

    加快推进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南阳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访全国人大代表、河南南阳市委书记李文慧 全国两会期间,推动“绿色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

    深入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加快“海洋强市”建设步伐

    深入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加快“海洋强市”建设步伐摘要: 十八大报告首提“海洋强国”,湛江应该把握好这次机湛江师范学院 2012物理学1班 黄春茂 2012984119 遇,加强美丽海洋战略布......

    奋力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步伐

    发挥优势 乘势而上 奋力推进人才强市建设步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把科技、人才作为引领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素,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在人才引进、培育......

    商洛:推进造林绿化建设生态强市

    商洛:推进造林绿化建设生态强市秦岭最美是商洛。作为关中经济区的生态屏障、西安的“后花园”、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涵养区,走进商洛,满眼青山翠绿。用商洛人自己的话说,“......

    抓项目 促发展 全面推进经济强镇建设

    抓项目 促发展 全面推进经济强镇建设 XX区XX镇 XXX 全区、全市年中工作会议对推进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市委......

    在建设经济强市中 农业机械化事业蓬勃发展

    在建设经济强市中 农业机械化事业蓬勃发展 彭广含近年来,全市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推动全民创业建设经济强市(共5篇)

    文章标题:推动全民创业建设经济强市推动全民创业建设经济强市发展五大经济,打造实力**,位于*省东北部,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属*省计划单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