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_3863
语文论文语文教学要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_3863.txt恨一个人和爱一个人的区别是:一个放在嘴边,一个藏在心里。人生三愿:一是吃得下饭,二是睡得着觉,三是笑得出来。语文教学要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 岳灵
【内容摘要】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一直在一种误区中徘徊,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指 导思想被严重曲解。从现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选内容和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不难看出,“语文”基本等同于“ 语言文学”;从新时期颁布的第一个《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1990年颁行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 不难发现,语文与政治紧密联系,突出“文以载道”的古训。其实,语文课毫无疑问应是基础工具课。语文教 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为语文教学正名、定位、松绑,使语文教学走出“文道结合”的误区,编出一套能真正 体现二基教学的新教材来。
* * *
早在十几年前,吕叔湘就曾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大声疾呼:“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中学毕业生语文 水平低,大家都知道,但是对于少、慢、差、费的严重程度,恐怕还认识不足。„„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文选·当前语文教学中两 个迫切问题》)十几年过去了,语文教学质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出现了滑坡。譬如,在高考作文中,文通字 顺的只占极少数;接受记者现场采访的明星们能把话说囫囵的更少;而今大学各系科加开大一语文,就更证实 了这一点。其实,严格说起来,学生学语文的时间远远超过这个数。事实上,小孩从一岁学叫爸爸妈妈,就开 始学语文了,一直学到大学一年级。人生长不过百年,如果按退休年龄算,仅仅是50年到60年,而学习本民族 的母语竟然要用近20年(当然是其中的一部分)。这种状况,无论如何是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对人才的需求的,更不要说适应“三个面向”的要求和“知识激增”的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总趋势了。
制约语文教学的相关因素是复杂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语文”性质的 界定不明确,“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明确,常常围绕着政治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左右摇摆。40多 年来,虽然也曾进行过几次声势较大的语文教学改革,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确实也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而今,仍有一些有志于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同行正在艰苦探索,有的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那毕竟是 小打小闹,影响不了语文教学的大局;有的名义上是在改革,其实还是在旧轨道上折腾,因为那仍然是在“讲 ”字上做文章。几十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几起几落,但从整个过程和整体上看,语文教学基本上是随着大气候 的变化而变化,是跟着感觉走,清醒、自觉的时候少,盲目的时候多。如果不能迅速改变这种状况,就无法为 语文教学定位,更不可能摆脱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旧教材的束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仍然是一句空话。
对“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曲解由来已久。譬如,最初对语文课名称的确定就带有很 大的随意性。据吕叔湘回忆,是先有了这种课程,无以名之,就从解放前小学的“国语”和中学的“国文”中 信手拈来“语文”两个字。至于对这两个字的解释,简直就象瞎子摸象,带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吕叔湘在《中 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一文里指出:“语文这两个字连在一起讲,可以有两个讲法,一种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字,也就是说口头的语言和书面的语言;另一种也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学,那就不一样了。中小学这个课程的名 字叫语文,原来的意思可能是语言文字,但是很多人把它理解为语言文学,因此,在小学里且不说,中学里头 就有很多老师把这门课当作文学来教了。拿什么证明?中学课本里头的课文,老师常常就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 分析,时代背景,作者生平,然后中心思想,然后段落大意,写作特点,层层分析,这是分析文学作品呀,作 为一种语言文字的东西来讲,是不要这样分析的。”至于讲文学作品,就更甚于此。别的且不说,单是分析提 纲也要增加一个情节分析提纲,有的根据作品特点和教学需要,还要编写人物形象分析提纲、人物性格评价提 纲、肖像描写提纲、景物描写提纲等。从教材上更能看出教材编辑者也是把“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学”的。在现行教材中,高、初中课文共170课,其中仅诗、词、小说、戏剧、寓言就占60多课,如果再把散文、报告文 学等都计算在内,文学作品至少也要占三分之二以上。对“语文”如此理解,在教材建设和语文教学实践中,如此重视文学,而且形成一种教学模式沿袭下来,这固然同“不学诗无以言”的古训有关,但大概与盲目学习苏联、照搬苏联的教育模式也不无关系。
对“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曲解还表现在部颁语文教学大纲里。在新时期颁布的第一 个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里,只字未提语文课的工具性,在引述 毛泽东的论述说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以后,强调指出的只是:“语文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很强,历来都是为一定 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大路线,深入批判 ‘四人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语文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和读写训练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 教育必须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读写训练必须以正确的观点为指导,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这 个大纲显然是突出政治的产物,总让人联想到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革命文艺课”的情形,显然没有摆 脱两个“凡是”的阴影。
在中、小学学制分别恢复六年制以后,国家教委重新制订了《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后于1990 年颁行。这个大纲开宗明义地肯定了“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的学科性质,在其教学要求中,在据以 编写的教材说明、单元教学要求和单元教学要点中,确实都强调了二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文的学科 性质,明确了语文的学科地位。但是在其最能体现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即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 的总则与教学目的里,反复强调的却是政治思想教育以及语文训练与政治思想教育的结合。表述总则和教学目 的一共用了452个字,对这一点的论述就用了278个字。谁也不能说这个原则、这个指导思想不正确,表述得不 全面,但谁也不能否认这与过去的“文道结合”、“以道为主”的语文教学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这更容易 让人联想到“传道、授业、解惑”和“文以载道”的古训。不过,话又说回来,现行教学大纲能明确界定语文 课作为基础工具课的学科性质,为语文课正名,为语文课定位,这无疑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关于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其实,早在1978年叶圣陶就明确提出来了。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 文教学》一文中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 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 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50页)要尽这分内的责 任,不掌握这“交际的工具”、“社会斗争和生产斗争的工具”(斯大林语)是不行的。今天,该理直气壮地 肯定语文课的工具性了。因此,既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也不能把语文课教成政治课,也不能把语文课教 成语文课加文学课或语文课加政治课,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就是与数学同等性质的基础工具课。数学课也有与 语文和其他学科一样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承担素质教育的任务,但它最关心的还是1+1=2,是C=2πr,是S=πr [2,],语文课难道还应该有别的选择吗?
语文的二基教学内容,是尽人皆知的,问题是常常被排挤到一边去,这除了同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模式有 关外,还受教材制约。譬如,为了敷衍特定的政治形势,数学教师讲两个圆相交时,说这象征中苏友好,就是 在当时,也被同行们传为笑谈;但是,即令是在现在,如果语文教师在讲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大讲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组成部分,在讲《药》时大讲辛亥革命的失败,讲的人自然心安理得,听的人也 未必会觉得是节外生枝。这种按文道结合的思想编选的单一的文选型教材必须改变。除了上述局限以外,它所 提供的二基教学的信息量是极其模糊的、不确定的,带有很大的随机性,既不利于教,也不利于学,也不利于 考评,更不利于改变陈旧的口耳授受的教学模式。
根据语文课的学科性质,就应该编一套体现二基教学的基本教材,内容不外是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以及听、说、读、写;另外再编一套供学生自学、阅读的文选型教材,此外再提供一个必读书目和选读 书目。入选的范文包容的二基教学的信息必须是经过测算筛选的,是可以计量的,并且是与基本教材对应的。在二基教学当中,首当其冲的是识字量,我们就暂以识字为例。汉字是世界上字数最多的一种文字,《康熙字 典》收字47035个,《新华大字典》收字48000多个,看起来很吓人,但常用字要少得多。古代集大成的字书《 说文解字》仅收入汉字9355个,就是洋洋大观的《辞海》也不过收入汉字14872个,大家熟悉的《新华字典》只 收入汉字8500个左右;依据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中的常用字和 次常用字材料、汉字频率统计材料、小学各科教材用字编纂的《新编小学生字典》,收入常用汉字4260多个、次常用字2310多个(包括一些罕用字和浅近文言用字);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常用字表》收的汉字更少,只有3400个;据有关方面统计,《毛泽东选集》使用的常用字仅仅3000多个。因此,根据听、说、读、写训练 的要求,提出一个各阶段的识字数量与质量的要求,再按照难易程度分别提出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的识字要求,并作为考评依据,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其他方面的二基教学和训练要求,也可以以此类推。在这个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一个语文教材的数据库。根据数据库提供的数据,在一个学生顺利读懂某一篇文章或 某一部小说之后,就能判断出他到底掌握了多少语文知识、阅读能力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平。当然,简单设想一 下很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但是凭现在的技术条件不是办不到的。
当然,这不免使人担心会不会削弱对学生进行德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其实各科教学都担负有这种任 务,语文教学的特别之处并不是因为语言文字及其他语文知识本身包含有多少丰富的政治思想内容,而是在于 范文的内容。语文教学的德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主要不是靠教师灌输的,而是靠学生在掌握语言文字这个 工具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去读,去感受,去体验,去思索,从而受到感染、熏陶和启发。如果不能象叶圣陶所 说的“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任何单方面的说教,都是无济于事的,生活中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当 然,这并不意味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放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责任,恰恰相 反。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7月,第2版,第230页)里说得好:“语言是思维的一种 工具,是和思维密切联系着的。语言获得发展时,儿童的思维和智能就推进到更高的水平。所以,语言的发展 标志着儿童智能的发展。”“人类的文化遗产主要是用书面文字保留下来的。掌握了书面语言就可以打破时空 限制,接受和传递人类的知识经验;这样,书面语言就成为学习和认识的工具。所以,学生掌握书面语言后,接受知识的范围扩大了,视野开阔了,不仅丰富了心理内容,提高了认识能力,而且也有利于陶冶感情,培养 品德,发展个性。总之,在促进心理各方面的发展上都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总之,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为语文课正名,为语文课定位,为语文课松绑,使语文教学走出“文 道结合”的误区,编一套能真正体现二基教学的新教材。
(责任编辑 章含 校对 钟州 小舟)
第二篇: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教学反思三
走出传统语文教学的误区
五市二中尹庆军
在中学所有学科的教学中,语文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很多业内人士为此忧心忡忡,他们对传统语文教学的质量深表怀疑的同时,却又难以指明语文教改的切实可行的新方向;教育界人士对传统语文教学也贬多褒少,大加挞伐,认为传统的语文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教育只会造就一些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于是,语文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甚至一些语文教育者也跟着鼓噪。似乎传统语文教学真的一无是处,语文老师也真成了不思变通的代名词。
其实,造成语文教学的现状绝非只是老师教法上的问题,过分地指责中小学语文老师的素质低下是轻率的,也是有失公允的。事实上,旧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教学观念的陈旧落后,现代中高考指挥棒的语文考纲的误导,怎么不会使语文老师困惑无奈,无所适从呢?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顺应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挣脱旧的教学镣拷,走出“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误区。
语文老师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更新的问题,旧的观念不转变,新的教学思想就无法浸淫。套用一句话说就是语文老师要做到与时俱进,永远能与时代合拍。据说有的老教师几时年来都机械地抄旧教案上课,内容上不做翻新,甚至闹出父子两代人同听一种讲义的笑话。有的老师仅凭旧经验上课,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思想僵化,教学过程机械,如此教学,又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呢?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作为一个有创新精神的语文教师,他是不会囿于常法的。敢对传统说不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而不敢跃雷池一步的循规蹈矩的老师是无法传承创新意识的。
教师要打破沉闷的缺乏生气的传统教学法,对传统的教育观进行彻底的否定,要勇敢的摒弃传统教法的束缚。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彻底地更新教育观念,明白“教是为了不教”的最浅显的教学原则,大胆的发动学生自己破疑。不必事事庖代,要明白知识的传授永远不如技能的传授的道理,真正地做到授之以渔。其次,教师要研究教材和学生,吃透两头,教材中哪些是最应该讲的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用什么方法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尝试创新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破疑。同时教师还要克服教材本身的束缚,因时制宜,大胆取舍,不求面面俱到,万无一失;但求一点突破,学有所获。要及时了解语文教学动态,针对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性教学,利用活动课来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提高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使自己知识广博一些,要成为一个杂家。上课时能旁征博引增强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语文老师更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让我们的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语文老师要改变“一支粉笔,两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如果你无法给学生许
多新的知识或喂饱他们,你最终将失去上帝—我们的学生,他们可以去上网络学校,去寻找适合他们的名师,低劣的教学手段必然会被时代淘汰,低劣无能的教师也不可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内容的单调,气氛的枯燥,方法的古板都会成为语文课的硬伤。传统的教学不注重研究学生的做法应及时得到校正。所以,每个教师都要与时俱进,要掌握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的服务教学。我们只有熟练地驾驭它,才能胜任二十一世纪的教学。那种只抱着教学参考书布道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二、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误区。
知识比重却不尽相同。语文学科课外获取的知识量更是随时代发展不断扩大。因此,必须让学生改变单一从课堂获取知识的途径,走出只向课堂摄取信息的区。语文老师不能把自己当成传授“固有知识”的机器而应该侧重向学生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这就是授之以渔。我们由于条件所限,可能“捕到的鱼”总是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呢,谁都知道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道理,但要给学生一桶水呢?我们未必有千万桶水啊。可见,教师不仅要克服知识贫乏造成的尴尬,不断地充实自己,教师更应改变角色,宁可做一个牧羊人,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原野,也不能只做一个割草人,因为你很可能满足不现代的学生。笔者在教学中按以下方法操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
语文课本的文章,我们只能把它当成一个例子,教师讲课时,不能眼光只盯住课内,要注意以篇引类,拓宽语文的空间。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每一单元课文时,注重的应该是交给学生学习这一类文章的方法。让学生能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这样,有了老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盲目。新的语文教材把研究性学习引进到教学中,就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做法的校正,我们不能轻视学生的创造力,因为研究学问也并非高级知识分子的专利,要真正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要重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推行素质教育。当然,课本是我们教学的依据,我们不能抛开课本谈拓宽,那是本末倒置。只有课内知识夯实了,才能使研究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二)、采用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学习名篇名著。
为了改变许多学生阅读面狭窄的现状,我们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学生应该涉猎的名著名篇。比如:曹雪芹《红楼梦》、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钱钟书的《围城》、巴金的《家》,鲁迅的《呐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的《复活》、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泰戈尔的《泰戈尔诗选》、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及我国古代许多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当然学生们一次读完,是不可能的。而且,高中生课业负担过重。不读,却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忌。为了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能更上一个台阶,我们应该把合作探究法引到名著的阅读中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网络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矿山,要让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向网络攫取具有时代性的知识。事实上,网络上有大量的电子书籍和文章,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过滤能力,是咳以引导他们去涉猎的。宽带拉近了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文学的距离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现代文明的成果呢?
三、语文老师要走出只追求形式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误区。
语文教改应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路子。语文老师不能只去追求形式而不求效果的花里胡哨的做法,这种务虚的教法是行不通的,必然会贻误学生。教学是实实在在的事,来不得任何的弄虚作假。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纲的基础上,认真研究阅读,口语交际和作文等专项研究,要博采众长。事实上,我们当代也涌现出多少语文教育家,有很多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大师。像魏书生,钱梦龙,余漪张富等,都是在教改上很有建树的名家。我们要避免固步自封,虚心的借鉴别人成功经验,使自己也能在教学上形成独特的风格。不管哪种教法,都必须符合我们的实际,我们既不能好高骛远,又不能裹足不前。
专家认为,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对话、交往的舞台,是引导、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场所;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那么怎样的老师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呢?从我们每学期两次的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中可以在听课中我发现,有的课,特别是语文课、语文公开课,那动人的情节、华美的辞章、丰富的想象,总会让教师有一种不吐不快,不痛快淋漓地发挥一番不过瘾的冲动,因此,旧的教师身份—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就促使教师把学生投之九霄云外,天马行空,在学生面前扮演一番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自己的风采,迷惑了纯真的学生,甚至蒙蔽了听课的领导。殊不知,课后一调查,学生除了认为老师课堂很精彩,他们却一无所获。因为这博古通今,口若悬河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了学生一片叫好声与佩服倾慕之外,并不能表示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又那里谈得上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依托呢?可怜我们有的教书匠还沉迷于自己的“成功”课堂,而沾沾自喜呢。
在新形势下,教师有必要重新认识“师者,所以传递授业解惑也。”因为,这使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扮演渊博的师长角色,尽展“师者”之风采,却浑然不顾课堂的效益。特别是语文教师,那课文中生动的情节总会让一些教师产生不吐不快的冲动,但这博古通今、天马行空的永远是老师自己,再精彩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能力,它除了赢得学生佩服的眼光之外,实际上,学生什么也没得到。往往听了这样的课后,私下了解学生,反映都不尽人意。但,目前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片面理解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的现象所以,很多老师对课堂还是拿捏不准,怕放而乱,收而死,因而,学生的分组只是走过场,没有真正发挥合作学习。还有就是有的老师本身素质不高,在教学中没能很好的抓住有利的教学机会,不能给予适时的启发,使得很好的教学机遇一晃而过。更为致命的是:在热热闹闹的教改中丢失了教学的最基本的东西—基础知识的传授,形成了课
堂掌声热烈,热闹非凡,知识却掌握不牢固。没有应有的知识基础,哪里还谈得上发展能力呢?
总之,我们要走出教育体制的误区,更新教育观念,求实务新,与现代教学技术接轨,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教育竞
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篇:走出生成误区 有效教学语文
走出生成误区 有效教学语文
响水中心小学 董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统一体。”叶澜教授也说:“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使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为此,笔者深感在新课程背景下,及时走出生成误区,进行有效教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成教学”最终目的是构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使学生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的新型语文课堂。生成教学一定程度上使原本单调枯燥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但与此同时,让人忧心的是,语文课堂生成教学也出现了新的问题,走进了新的误区。因此,我们应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与主动建构,既要有课前的巧妙预设,也要有课堂的精彩生成,不遗余力地去演绎精彩的教学篇章,去关注这共同的生命历程,去焕发这激情的生命活力。
一、误区
(一)重生成,轻预设
如今不少语文老师都能够多样化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积极调用各种教学方法,在基于教材的前提下大胆而又不失科学地跳出教材教语文,让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生成问题并解决问题。传统教学重预设而轻生成;在新课程理念的驱动下,却又有不少语文老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只重视生成,而忽视甚至轻视预设,更有甚者,视生成和预设为水火不相融。
其实预设和生成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和谐统一体。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有计划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程序,“生成”则是在教学程序实施过程中由师生互动、生本互动、生生互动而引发出来的新问题、新情况。预设和生成之于课堂教学,犹如翅膀左翼和右翼之于鸟儿,缺一不可: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精彩;在预设的基础上生成、发展,在生成的过程中提升预设的层次、水平。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生成,课堂就像断线的风筝,任意东西;就像脱缰的野马,不辨南北。当然没有“生成”的“预设”,又往往是无效的、机械的预设,课堂就像一潭死水,呆板、死气沉沉。
语文老师强调生成、重视生成、实现有效生成,不但没有错,而且值得大力提倡。但是我们倡导生成,并不等于抛弃预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彩生成的背后一定要有精当的预设。合理的、高质量的、丰富的、开放的、具有弹性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作用的可靠保证,有利于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教学过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学活动有序地展开,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重课堂生成,轻课后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数不少的语文老师都能够放下“权威”的架子,和学生平等地对话,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设问题生成的情境,促进问题的有效生成。任何一个值得思考、研究、探索的地方都是问题的生成点,不少语文老师能够鼓励学生在学生质疑问难处、学生理解出错处、知识拓展迁移处、文章留白探究处等多样化地生成问题。这种重课堂生成的现象是可喜可贺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少有语文老师注重课后反思:生成教学是否是动态的、开放的、民主的、充满灵性和人文性的?生成的问题是否扣住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有无意义和价值、能否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教者在课堂教学中能否敏锐地、及时地捕捉新信息,把学生生成的新问题,把学生获得的独特的体验、感悟、见解等,作为新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灵活地加以开发和利用?有没有扼杀学生生成的积极性?有没有浇灭学生生成中的创造性火花?有没有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而解决生成出的新问题?预设和生成是否有机融合、相辅相成?有没有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当生成的问题偏离了预设的“轨道”时,教者有没有渊博的知识、睿智的思想、敏捷的思维、应变的技巧,有没有因势利导(有时要把学生引领到预设的“轨道”上;有时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走,鼓励继续生成,制造新问题的“生长点”,为新的生成提供空间。因为偏离“轨道”的生成有好坏、利弊、对错、良莠之分,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有没有根据生成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特点、情感需求、知识需要,及时作出富有创意的、科学合理的调整和改进?另外课后语文老师还要反思并记录生成性教学中出现的灵感与困惑、经验与教训、得与失、学生的独特见解和精彩回答,这些都是今后教师可利用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能够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后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化为“研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
(三)重赏识激励,轻科学评价
学生文化知识日益丰富,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不断提高,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和认识独具个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文章的主题、一些问题的答案等等确实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需要学生多元化的分析和个性化的解读。这两点原因决定了语文课堂上学生必然会生成许多问题。语文老师肯定学生打破陈规、勇于怀疑、敢于争辩的精神,尊重学生学习、探究过程中形成的个性化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这本没有错。但有许多语文老师因答案的主观性而忽视了答案的科学性,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分寸和度,对学生的回答,不问青红皂白,一概作出“你真棒”、“你的回答太好了,太棒了”、“你的回答太精彩了,太有创意了”之类的褒扬,就有过空或过头的嫌疑,因为无原则的赏识、不辨是非的激励只会滋长学生的骄傲情绪。更有甚者,少数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回答未置可否,根本不作任何评价,学生一头雾水。毕竟绝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的观点和感受是有正误之分、优劣之别的。有时学生在课堂上“生成”出来的所谓的问题和知识,其实是幼稚的、肤浅的,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因此,语文老师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科学的评价,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和激励的双重功能。
(四)重学生的主体性,轻教师的主导性
构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愉悦心境下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在现行的语文课堂生成教学中,不少语文教师都能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努力改变“权威式”或“真理式”的师长形象,树立民主的教学意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浓厚的民主氛围中自主地探究、创造性地生成、愉快地学习。但是我们同时又很遗憾地看到,现在所谓的语文课堂“生成教学”变得杂乱无序,教师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生成问题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自由读的机会,给予学生自由说的权利,给予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给予学生自由讨论、合作探究的平台的同时,却又忽视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把课堂变成了一个纯讨论、纯表演的场所。教师退居一旁,成了多媒体的操纵者,成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点名者,成了学生表演的旁观者。甚而至于极少数老师被学生生成的问题所牵制的现象还时有出现。学生主体性的放大、教师主导性的缺失,导致了生成教学的盲目性、随意性。这样的语文课堂表面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实质上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学生放任自流、信马由缰,教学无章可循、不可调控。这种貌似热闹、实为“放羊”的生成教学,忽略了文化知识的传授、学生素养的养成,冲淡了课堂教学的语文因素,弱化了教学效果,学生课上学得热热闹,学习效果却一团糟。在生成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应该是“导演”,是生成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调控者、评判者。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不是“教学生学”,而是“领学生学”;语文教师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学会了”,而更要重视引导学生“会学了”。在追求生成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握时机、适时引领、科学调控,并要增强引领、调控的有效性,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另外语文课堂生成教学还出现了刻意生成、作秀生成、虚假生成、负面生成、无序生成等“非理性”的倾向,因篇幅限制,这里不作详论。
二、策略
(一)把握平衡,为生成保驾护航
1、放大生成,在探究中把握平衡
教师要善于捕捉、放大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前,既要正确把握有没有作放大处理的必要,也要巧妙设计探究的方向和深度,使生成的放大处理有理、有节、更有效。当对生成作放大性处理时,我们有必要依照预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去研读去探究,在灵动的生成中预设,在即兴的预设中生成。在新的知识、新的想象、新的情感中把握住这种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酝酿新的突破。
2、延缓生成,在搁置中把握平衡
生成性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要适度,要讲究效率,不能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从这一层面上讲,生成有时需要延缓,需要在搁置中把握平衡。曾听过某老师执教《自己动手术》一课。这篇课文讲的是抗战时期,陈毅的腿受伤并且化脓了,为了不惊动大家,他把大腿绑在树上,自己用手挤压伤口,疼得脸色发白„„课堂上,学生被陈毅同志英勇无畏的精神深深感动。当该教师正进一步引导学生向陈毅学习时,一位学生却说:“我曾经听医生说过,挤压化脓的伤口是不科学的,这样挤压会把细菌和脓毒挤入血管。陈毅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种与众不同的见解,该教师先予以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陈毅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战争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我很欣赏该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他没有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是在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延缓生成,在搁置中把握平衡,使教学因生成的搁浅而更加科学高效。
3、缩小生成,在回归中把握平衡
所谓缩小,即是对生成进行有价值的控制和调整,避轻就重,避虚就实,小处着眼,大处着想,在回归中把握平衡。听《狐狸和乌鸦》一课的教学时,有的孩子生成出了这样的资源:“当我们想要别人的东西时,就说好话夸他,他一定会把东西交给我们。”面对这样的误解,需要教师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正确引导,而似乎新理念告诉了该年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致使出现这样的生成时,学生却得到了老师大肆的表扬。此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对生成性问题的科学建构吗?其实,教学目标只是一个行为的起点,我们在课堂行进中,有必要缩小生成,如果教师只想迎合学生的生成,甚至是几乎荒谬的想法,心中早已遗忘了教学目标,其引导必就找不到一个有效的平衡点,进而导致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人文情怀的失衡。所以,把握生成的平衡,我们还是有必要回到原点,去照应预设的教学目标,在有目标、有方向的正确引导中对生成作有效点化,不断地丰富预期的教学目标,实现平衡中的超越,为生成保驾护航。
(二)多元对话,为生成插翅添翼
1、平等对话,把文本读“活”
有人说:“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这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读书要把书看成动态的,有灵性的东西。一篇篇课文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一个个有灵性的生命,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去进行平等的交流的心灵对话,要真心实意地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才能把文本读“活”。
2、深层对话,把文本读“透”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自己的魅力:可以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深层地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要让学生独立、充分、深入与文本对话,让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主动参与中,在个性化的感悟中理解文本、学习语文,在独具魅力的对话中把文本读“透”。
例如,在教学《孔子游春》一课时,教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借助问题引导学生与文本多次的对话: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是与文本的初次对话,目的在与读通读正确;接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孔子的初步了解,在学生对课文的字、词、句子有了一定的理解,这是与文本二度对话;再让学生根据这些理解,再读课文质疑,这是学生与文本的三度对话。学生在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中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在这中间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对文本有了更透彻的解读。他们在教师引领下,在与文本的深层对话中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得到提升和重构,实现了对文本和人生更深意义上的思考。
3、开放对话,把文本读“新”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已经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应该是师生、生生之间自然、开放、智慧的对话。在教学《郑成功》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运用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读感受最深的语段,展开充分自主的学习。有的同学通过朗读来领悟;有的同学将描写精彩的段落背了下来;有的同学借助收集到的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学习课文;有的同学则通过对课文的领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与文本、同学、老师展开对话;还有的同学则以写诗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学文后的感受„„由此我们感到,教学过程作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开放过程,需要我们“顺乎其天性”,让学生耳听、眼看、口诵、脑想„„“全频道”地参与,开放立体地感悟,为他们开辟一片超脱于文本的创造天地。
(三)赏识评价,为生成推波助澜
1、扩大优点,抓准缺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把优点说充分,这就合理地满足了人的赞誉需要。这种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人心悦诚服。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看不足用“凹透镜”,缩小缺点;看优点用“凸透镜”,放大优点。尤其是对待不足既不能漠视不理,也不能斤斤计较,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赏识“亮点”:朗读欠流畅,但声音蛮响亮;说话不完整,但思路挺独特;字迹稍潦草,但内容最真实„„
2、点出特色,指明方向
点出特色,可以对当事学生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由此培养成就动机;点出特色,还可唤起其他学生特别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当然,我们更要积极为学生指明方向:如对优秀生,在作出赏识的同时提出新的进取目标:“你的体会真深刻!再读读还有什么想法?”;对一般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融进学习方法的指导:“讲得真好!抓住重点词再想想,还能读懂什么?”;对学生较困难的学生,在鼓励的同时激励兴趣:“这不,你也能读好!坚持下去,你肯定能行!”如果我们的评价都能如此,那么,当学生们因成就而产生满足感之后,就会朝着目标奋勇向前。学生就会个性鲜活,我们的课堂也将个性飞扬„„
3、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教师心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于漪语)评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它的导向、激励、调节等功能的有效发挥最终影响学生学习行为与结果。所以,教师要热爱学生,要感情真挚用心去激活学生的“心眼”。
曾闻这样一个例子:学生在以《我不期望回报》为题的仿写中说:“如果祖国是雄鸡,我愿意是一粒米。”一位老师打上冷冰冰的不及格;另一位老师却说:“听!这是多么无私的奉献,这就叫深深的爱与浓浓的情!”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产生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的确,在课堂上教师的鼓励和期待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的首肯和赞许会开启学生心智的闸门;教师的莞尔一笑会坚定学生求索的信心;教师的风趣和幽默会留给学生睿智和风范„„赏识的话语激活了思维、激情的评价喷发了启迪、碰撞,只有为生成推波助澜,才会有语文课堂的灵性闪光。
(四)拓展想像,为生成扬帆远航
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若能抓住学生想像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像的拓展点,激活学生的想像,放飞学生的体验,定能较好地为生成扬帆,助生成远航。
如教学《咏柳》这首诗时,我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插图,展开想像: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由柳树联想到春天来了,人们趁着这美好的春光乘着马车到郊外尽情地游玩。再如教学《凡卡》,抓住凡卡的内心世界,启发想像信寄出以后的情况„„在教学中教师不断激活学生的想像,无疑是在想象的拓展中为生成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总之,巧妙预设课堂,才能促进精彩生成。过“左”或过“右”的做法都将会给课程改革带来致命的创伤。语文教师只有让预设与生成和谐相生,课堂教学才会有声情并茂的朗读、别开生面的提问、妙语连珠的讲解、开心自如的迁移、机智幽默的旁逸,才会令这师生同享共筑的生命历程,携手共创的人生体验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走出生成误区,有效教学语文,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闪耀出思想、精神、生命的光辉,才会迎来“有心栽花”的繁花似锦,“无意插柳”的岸柳成荫!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走出语文教学的误区人教版新课标
当前的新课改,给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从容适应新课改,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新课标》明确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新课标》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列为核心目标,它涉及到种种因素,如思想道德、思维素质、文化修养、审美情趣、创新精神、个性发展、人格塑造等。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辨别力。”新教材的编写就有一个很好的创意,把工具性内容人文化。如汉语拼音对小学生而言是“拦路虎”,教材就设计了“情景图”和“语境歌”,把工具性的内容人文化,贴近了儿童的心灵,展示形象的情境,让学生乐于学,便于学。但是,实施新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师要走出目前的几个误区。
一要走出强调人文,淡化工具的误区。《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工具性,哪来人文性?没有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失去灵魂。
现今的课堂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进行一篇课文教学的时候,常常更多地让学生把目光聚焦在文本内容理解上,课堂气氛较以前也变得热闹了许多,但有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这是一种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这样的教学势必造成语言文字本体的失落。
二要走出强调自主,忽视指导的误区。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只要走进课堂,就会看到:学生自主确定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自主去发现问题、探求知识……
教师在课堂上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时听到“讨论讨论”,“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等这一类语言,却难得听到教师给学生分析与讲解的声音。殊不知,这种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漠视了教师的指导,就是把自主学习“神话”了,把自主学习演变成了一种放任。
其实,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同时坚持文本作者创作的主体性、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三结合,才能使语文教学活动平衡,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气息,流淌人文情怀;才能使学生学到真知。忽视了语文教师的指导,一味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学生受知识能力的限制,是很难在课堂上学到真知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走出忽视指导的误区。
三要走出强调激励,漠视标准的误区。新课堂倡导激励性评价,通过这种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充满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这无疑是正确 的。可现在的课堂上,教师用得最多的评价就是“你真棒”、“你真了不起”、“你的见解很独特”这一类语言,有时连错误的东西也不敢否定,似乎一否定就是扼杀学生的灵性。殊不知,一味的赏识会成为孩子成长的“温柔杀手”。
语文课堂评价应有一个基本标准,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对认识中出现偏颇的,要直言不讳地加以引导
第五篇:新课改语文老师要走出课堂“活”的误区
新课改语文老师要走出课堂“活”的误区
陕西省洛南县保安中学 王身荣
内容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语文课堂却不尽人意。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唱独角戏,推行“满堂灌”,现在的语文课堂,热闹非凡的活动使人眼花缭乱,轰轰烈烈却没有实际价值。那么如何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又能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①精心设计问题,让问有深度。②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寻找恰当的停顿。③给学生动笔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写话”。课改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只有勤于动脑,勇于探索,才能使语文课堂做到轻松愉快,自然和谐,双向互动,简约高效,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感受到那份“和谐”与“安静”,才能走出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活”的误区,才能让语文教学逐步走向理性,走向真实。
关键词:语文课堂 课改 误区 安静 效率 理性
近几年,在各级教育部门的积极倡导下,老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壮阔场面。笔者作为一名基层语文教师,认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种种现象却不尽人意:课堂轻松愉快,学生却自由散漫;民主互动,学生却随意讲话;分组讨论,却信马由缰;“满堂灌”变成了“随意满堂问”。表面上看,课堂是民主了,轻松了,宽容了,学生得到尊重了。而实际上学生的自控力减弱了,课堂的随意性泛滥了,课堂效率下降了。难道这样就把学生推到了主体地位?难道这就是理想中的语文课改? 传统的语文教学,教师唱独角戏,一篇课文的分析完全由教师主宰,教师滔滔不绝讲解、抄写,学生昏昏欲睡,似听非听,苦不堪言,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面对这种局面,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它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可完全抛弃原来的方法后,静下心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却发现我们原来从一个误区进入了一个更危险的误区。
现在的语文课堂,热闹非凡的活动使人眼花缭乱,丰富多彩的图片动画让人目不暇接,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此起彼伏,热闹活泼的互动层出不穷,这样的语文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结果学生心里空荡荡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训练,思维深度的开发挖掘,情操智慧的熏陶锻炼、能力素养的增强提升都没多大变化,让人感到许多的浮躁与华而不实。仔细想来,这样的语文课堂其实好像飘在空中,没有根基,这样的语文课堂好像是一场烟火美丽灿烂但只是在一瞬间。值得我们高度警惕的是,千万不要把缺少思考和情感而又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课堂误以为充满了活力充满生机的新课堂。我们丢失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静”,我们抛弃了孔子学法中的“思”。
语文课堂的喧闹让很多问题浅尝辄止。很多时候学生是对课堂的形式感兴趣,而忽略了内容和实质,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应有的知识视野,太多喧闹让学生无暇顾及到课堂的实质,而教师也会在这种喧闹中失去理性和控制,没有了课堂的深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便被放到了一边,大家激动着、兴奋着,其实,这样的教学氛围已经对学生学习语文形成了许多干扰,造成新课改的语文课堂效率低下。
语文课堂的喧闹对后进生不公平。学生的思维水平、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尊重这种差异。素质教育要求我们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头脑都动起来,让所有的孩子都有进步和提高。而这种语文课堂成了语文尖子的舞台,他们尽情的表演着。发言多的是他们,活动多的也是他们,很多时候,后进学生就成了观众和“跟屁虫”,他们只是在被动的跟跑,跑下来,他们一定收获很少。
古人云:“宁静致远”,“静能生慧”。所以,在强调“书声琅琅”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静思默想”。学习也是一个反刍的过程,需要慢慢咀嚼,需要慢慢吸收,而这种咀嚼和吸收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需要一个安静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孩子在属于自己的天空放飞绚丽的梦想,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堂静下来呢?
1、精心设计问题,让问有深度
问题是教学的核心,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没有提问,就没有课堂。我们发现,正是一个个问题,串起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是问题使得孩子们凝神沉思,理性聪慧,正是问题使得学生在知识的殿堂勇往直前,所以,语文教学必须重视“问题”的研究,必须钻研“提问”的艺术。部分教师过分追求课堂的气氛,学生回答声不断,表面看起来教学过程很顺,但学生思维的深度得不到有效训练,就是因为提问太碎,太过随意。一个好的问题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能引领学生更好地与文本对话,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能让学生进入“思”的境界,学生一旦进入“思”的境界,课堂便会安静下来,便能让孩子们进行“自我的收获”。一个好问题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语文教师应下功夫研究“提问”。
2、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寻找恰当的停顿
学生思考问题应该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思考的时间越长,回答的结果将会更周全,更科学。要有意识地要求学生思考问题要周全,语言表述要严密。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这样会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会让学生变得更优秀。而这样做的前提是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特别是对后进学生,这就需要有意识的制造“冷场”,给那些思维速度稍慢的学生以较充分的时间。这样做也体现了公平,体现了“语文教育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一新课程理念。程度好的学生想出答案并不是无事可做,可让他们组织一下自己的语言,或再考虑一下有没有另外角度的说法,程度差的学生也有了思考的时间,也就有了“追赶”的可能。
3、给学生动笔的机会,进行适当的“写话”。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不失为一个“让语文课堂静下来”的好办法。“动笔”不是让学生写作业,写笔记,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安静下来思考,把思考的过程与结果用书面形式呈现,这样便使得学生思考的参与面扩大了,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随声附和的学生没有了条件,滥竽充数的学生没有了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发言,使得学生的思维更深刻更全面,使得学生的发言更周密、更精彩。“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让我们喧闹的课堂静下来。
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如何使课堂真正地安静下来,让学生善于倾听、述说、交流、分工与协作,真正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一位名人用诗一样的语言给我们语文老师进行了诠释:“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人们带来自信。”笔者认为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的天堂,作为一个始终爱着学生的教师,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做到轻松愉快、自然和谐、双向互动、简约高效,让学生们能真正感受那份“和谐”那份“安静”。
课改需要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我们广大教师以全新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施教方法去驾驭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要勤于动脑,勇于实践,走出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活”的误区,让语文教学逐渐走向理性、走向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