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传统文化观
我的传统文化观
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我真的有些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于是我就借助度娘来看看我们常用的百度是怎么解释的?百度是这样讲的:“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看了这个定义之后我觉得也不太好,它说传统文化是名族风貌的展示,这个没有问题,是民族思想、民族观念的集合也没问题,但是这其中并没有讲到关于物质层面的许多东西。我们对文化的定义一般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包括精神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近年来我们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觉得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当然这样讲,大家还是觉得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还是很模糊,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于是,我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就把传统文化分为几类:
第一是传统节日。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很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说我们的清明节端午节等等,在这些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校等公共单位放假,也算是引起人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的重视。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不仅仅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节日还包括我们少数民族的节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对于每一个节日都应该是们的传统节日,包括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等等,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有些人就会问传统节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也时常的想传统节日能够带给我们什么?看今天我们过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像端午节一样,节日的气氛并不浓厚,也缺少了以前我们所固有的习俗。我觉得这个节日就应该是对我们怎么社会群体的凝聚,大家一起过一个节日,相互交流建立一种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传统节日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包括家庭与社会的凝聚力。
第二是传统艺术。艺术这个概念当然是非常的广阔,我们通常说的戏曲、说唱、绘画、雕刻等等都应该是属于这个范畴。其中我最要强调的就是戏曲,为什么呢?当然能我这里说的是我这里说的是传统的戏曲,并不是指的是西方的现代歌剧这一类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咋们中国传统戏曲他包含的是中国传统的元素,从服饰上来看我们能看到我们古人服饰的缩影,从他的配乐上来说是传统的音乐,从他演的内容来说,是我们传统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元素中国的符号。曾经有一位同学和我说,她说他们家乡的人呢很喜欢听戏,特别是她的奶奶,她还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那时候她的奶奶不能读书,那么她的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从哪儿来的呢?她说,大多数是从戏曲所演的历史故事中的出来打。由此我就想到我们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在体制对人格的培养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第三是传统的习俗。其实这个很多的传统习俗是和我们的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的,也和我们的一些宗教信仰有关。所以对于传统习俗我就不在细谈我的想法,它就是融合在我们生活当中的。
第四是传统宗教。经常有人说在我们的中国有三教,一是道教、一是佛教、一是儒教。我也很赞成这种观点,在我没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这三教并不是独立的。我记得我曾经去一个道观参观的时候就看到里面有一个三圣殿,我想佛教不是才有西方三圣吗?怎么道教也会有?带着疑问我进去看了看,其实里面并不是西方三圣也不全是道教的神祇,里面供养的是三位人物,一位是道教的老子,一位是佛教的释迦牟尼,一位是儒教的孔子。其实在人们的信仰是三教一体的。那宗教作为传统文化也能带来什么呢?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个地方没有宗教的缩影?我们举办一场民俗活动、过一个传统节日、甚至我们的戏曲时常也和宗教加上联系。曾经我在看《中国戏曲史》这本书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戏曲最早产生的时候也是用来娱神的。于是我就有一种想法是这个宗教就是联系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纽带。
第五传统思想。传统思想说得高雅一点就是我们的传统哲学,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我们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等等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的。当然这个传统思想也包含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家庭观念、教育思想、学习思想、人生态度等等。我们在学习这些传统的思想的时候把他们用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六是传统服饰。可以说自从人类有了羞耻之心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寻找东西遮蔽自己。所以这个时候根据每一个地方生存环境的不同不同地方的人们制作出了不同的服装,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少数民族的服装一样,有自己的服饰文化,每一种服饰有自己的故事。我们今天汉族的人民也在推动一场汉服复兴运动,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这个有没有必要呢?说他有必要也有道理没必要也存在道理,一种服饰毕竟是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展示。而我对此的观点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就像我们历朝历代的服饰改革一样。当然我们古代是一个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的服饰存在差异,我么现在是平等的社会,那我们应该把哪一个朝代哪一个阶级的服饰作为我们传统的服饰呢?这个问题我也不能解答,但是我大致的观点是,是我们的传统服饰就应该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烙印。他能够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那就应该是我们的传统服饰。
第七传统饮食。吃永远是生物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吃是一门艺术。我们的中餐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在这个中间包含着广阔的文化、艺术。所以说这也是文化,这其中还有很多的文化是文人雅士创建的,比如说我们的苏东坡就创造出来了很多的菜。我们的很多菜名都是文人雅士取的,颇有中国元素在里面。
第八是传统医学。生老病死是一个正常人不可避免的话题,中国的人们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为了自己的能够长寿,逐渐积累医疗知识。那个时候人们只能依靠经验积累,即使这样我们也有神龙氏尝百草的传说。中医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必须继承而且还应该发展的继承。
对于传统文化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些,这其中有很多的不足,只能通过以后的慢慢学习了解。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的一身真的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
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尊重别人在作品!
第二篇:当代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观
当代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观?
小组名单:聂韵昱 文宇晗 陈海燕 温世萍 苏珍 指导教师:喻志桃
摘要:1.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是否感兴趣
2.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主要来源 3.当代大学生对于最近中国传统文化风靡全球,怎么看 4.当代大学生是否主动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 5.当代大学生认为该如何去加强继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等 关键词:传统文化 影响 大学生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能够反映民族特征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是具有民族特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形成的精神支柱,是指导人们实践活动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趋频繁,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构建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本民族的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不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西方文化对于中国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存在了几百上千年的市井胡同如今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西方流行歌曲由于紧跟时尚潮流,受到许多年轻人的喜爱;更多的孩子们更热衷于欧美日韩的电子游戏...经济在飞速发展,GDP已然跃居世界第二,中国在世界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更多的中国制造的产品进入世界,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来了解这个古老而现在的国家,了解她的文化,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老外越来越多,但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却越来越少,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适应了各种快餐文化。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冷漠。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日趋完善的时期,如何汲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然而,现代大学校园看古典著作的学生越来越少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大学生这一高知识群体中的普及程度逐步下降经调查发现,当今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态度不尽相同,但大多数人的态度不容乐观,但是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文化不是没有兴趣而且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宣传日益国际化的环境以及教育部分缺失使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出现偏差。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极其忽视,文化素养越来越低。大学生同学并不是没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情,而是始终采取的是一种低效的,甚至可能导致对文化意义误解的学习方法。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有着重大意义,它利于当代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爱国热情的培养和有利于当代大学生科学价值观的树立等。但当代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影响的现状不理想,主要表现为影响面不广,影响度不深和影响的渠道单一。
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接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其有价值的部分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都能产生积极影响,也有利于消解平均经济某些经济原则带来的负面效应。加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潜移默化的功能,以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力。作为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相当重要,传统文化离不开大学生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更少不了大学生的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数据分析:本次网络问卷调查在三天时间共收集到网络问卷共58份;其中接受调查的男生有28人(占48%)、女生有30(占52%);其中大一学生6人(占10%)、大二学生20人(占35%)、大三学生13人(占22%)、大四学生19人(占33%)。
(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兴趣程度不高
根据数据统计得出72%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只是有点兴趣,而对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大学生人数仅有22%,甚至有近6%的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表示没有兴趣和持无所谓的态度。熟话说得好,只有对于某样东西或某件事有了很高的兴趣和热情,才能更着迷于它、更好地做好那件事。所以说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完全有必要提高的,当然大多数的学生表示有必要提高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二)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而成长的。他们是在比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往往个性鲜明,敢作敢为。也是受西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影响最大的群体之一。面对西方自由化思潮的影响,更容易被吸引而轻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很多学生在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问题答不上来。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都是一知半解,略微懂一些常识性知识而且并非十分感兴趣,除非是专业的艺术特长生才能对其达到精通或是痴迷的程度。但值得高兴的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高的认同感。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很有价值的。有人说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被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西方开始慢慢认可中国的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人,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了解我们国家自己的文化。调查结果显示,85%的大学生认为学生们有必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普及,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当然,对传统文化认识程度高的学生也不少,有50%左右的大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地去了解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他们认为这样是有必要的,而也有近一半的的学生只是偶然打发时间性地了解一下,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大学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的认识传统文化。
(三)对有关传统文化的社会现象的看法
目前,国家政府为了让国人不淡忘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特把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对此同学们都是非常支持的,60%的学生更加乐于参加传统节日并对我国传统节日也比较关心,只有6%的学生倾向有西方节日。比如在我国为纪念屈原而设的端午节被韩国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事件上,我身边有很多同学十分气愤。怒骂韩国人无耻。同时认为这是国人忽视对传统文化节日的保护才造成的结果。对于这种事件同学们的认识还是过于简单,并没有发现最根本的问题。同样,对于我国的圆明园兽首在法国高价拍卖的事件,也缺少冷静客观的认识。近些年来有很多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境地。很多同学对此深表遗憾,但却无可奈。但也有同学不关心这种现象,当然也不清楚这种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年轻的一代少有人能花上十几年去学习专研传统技艺。但最根本的愿意还是传统手工艺术品还需要拓宽市场。这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出力建设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国传统艺术品在市场上也变得越来越抢手,近几年的收藏热也是靠越来越富裕的老百姓带动的。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去买中国传统艺术品来增加自己的艺术涵养。更有许多爱国人士花大价钱从国外买回属于中国的文物。对此很多同学都深为触动。
(四)对于传统文化的发展的看法
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全球化并行不悖,38%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将逐渐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推崇,5%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会逐渐被淡忘,7%的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会成为小众文化。不管怎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起到对现代人们的教化意义。华文化的发展总是兼容包并,不仅有本土文化还包含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明体系。并经久不衰,至今仍有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现在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人自身道德品质的真,善,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物质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却是社会上一些人的人文精神、文化品格的倒退。现在的人普遍更重利益而轻礼仪。这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够导致的。但根本原因还是我国的传统优秀品质没有很好的传承。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传统文化并没被时代所抛弃。但它本应实现的的作用却并未被完美的利用。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是被拖着走的文化,我们习惯从一个制度或一件作品中寻求传统文化的影子,却很少从传统文化本身出发延展出现代社会需要的制度文化。这样的继承是表面的继承,并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进步与发展,长久以往,通过这一类型的文化继承,人们会逐渐抛弃用的少的传统文化,不思考它是不是有价值有进步意义,留下符合当代人需求的传统思想,这样的继承是选择性的,主观的继承,就此就谈不上传统文化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建设一套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是不可忽略的条件。只有在大学生中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事业才能奠定未来的基础。
(五)传统文化在市场环境中的经济效应
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农耕文化、小农经济、封建文明,这就决定了它在本质上必然与我们正在建立和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贯穿了资本运动的各个阶段。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和市场经济是想适应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守礼思想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儒家文化的“节用”“富民”“使民以时”的思想,养成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和美德。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积累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其次,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的弊端。单靠市场的调节、国家的宏观调控是不行的。在这个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就显示出积极意义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为以人为本的思想,它体现出经济发展的动力、目的和结果: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
第三篇:我的企业文化观
我的企业文化观
我在网上找到物业管理的资料在结合自己的所了解的事实觉得自己可以办个好点的物业管理公司。
一、物业管理现状及业主对策 目前物业管理普遍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是其不能按业主意愿提供服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本该属于业主的权益,物业公司不但不争取,反而作为开发商的代言人竭力推脱。诸如开发商将许诺的绿地挪作它用、配套设施不予兑现等等,物业公司往往以“开发商与物业是两个独立法人,物业不能代替开发商”等理由搪塞业主;
2、在管理过程中,未能提供与收费等值的各项服务,从而进一步侵害业主利益。诸如在业主公用地方筹建商业用房,绿化不到位,水、电供应不正常以及业主丢失财物不负责等。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地方都有相应法规为业主着想。业主委员会既是业主争取权益的最好形式。遗憾的是,真正成立业委会的小区是很少的,业委会能真正发挥作用的更是微乎其微。这固然跟物业公司阻挠及业委会成立手续烦琐有关,最重要的还是业主中缺乏强有力的个人组织。当然,这并不是说组织者能力不足,而是组织者的事后得益与事前付出严重不等值导致行动不积极。“争得利益,大家都有份;争不得利益,别人一点儿损失没有,自己却白努力”。组织者大都如此抱怨,更有甚者,很多为业主争取权益的组织者遭到物业人员的打击报复!业主无法形成统一联合体的最终后果是被物业公司各个击破,而多数业主自发的消极抗争又使物业管理恶性循环。
二、业主的愿望 由于自身意愿得不到满足,业主普遍希望能按自己意愿提供服务的物业公司参与竞争管理。很可惜,目前这样的公司严重不足!基于此,我提议创建这样的公司。运营宗旨:建立以业主自治为主的互动物业管理机制,让业主按自己意愿接受服务,主要内容如下:
1:以“三个代表”之“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指导。
2:管理工作由专职及兼职人员共同参与:专职人员由本公司委派,占少数(一般仅一人);兼职人员由业主推选,占多数,并要具有广泛性,每幢楼无论住户多少至少要有一名。专职人员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收费对应服务”方案以备业主选取,兼职人员主要负责随时征求居民建议,并监督服务内容的实施情况;
3:物业费收取额度,相应服务内容及其合格标准等条款,全部采取业主集体表决、多数通过方式来决定;
4:物业费收取及公司职员的薪金发放由兼职管理人员负责。薪金发放依据各个岗位服务的合格标准奖励或扣免。如果相应服务岗位有10%的业主提出异议,则要相应集体表决、多数通过来决定;
5:公司管理人员(专、兼职)一律竞争上岗,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业主集体评议。专、兼职管理员的薪金标准由本公司与业主协商确定。
6:本公司委派专职管理人员,及业主推举的兼职管理人员,完全受业主监察。若10%以上业主或30人以上业主提议罢免,则召开
全体业主会议予以决定。凡未能通过业主多数同意的,本公司将同时辞退。公司运营理念决定其服务过程本身只能是微利或无利,只有公司达到规模化发展时,并以此作为可依赖的商业载体,提供其它增值服务及谋求商家广告赞助,才能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鉴于自身力量有限,本公司原则上由商家赞助成立,而商人首先看重的是公司的社会影响力,所以还须争取关注物业管理的社会各界(律师、学者、名人等)以联合发起者或顾问身份给予大力支持。
三、现有物业公司运营特点及本公司预期收益 现有物业公司大多规模较小,相对来说管理人员所占比例太大,同时由于缺乏竞争造成的人浮于事现象严重,最终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当然,如果规模化发展,运营成本肯定会降低,但因为各物业公司运营理念的大同小异并不被业主认可,所以彼此难以兼并或扩张。无法形成规模运营的最终结果是效益低下。尽管如此,他们也有适当利润。本公司运营思路是规模化发展,其直接结果是运营成本降低,再利用被广大业主依赖的网络载体提供其他增值服务(如集中采购、家政、局域网服务)或商家广告(日用品、家电等)赞助,利润将是非常可观的。
四、本公司业务发展空间:
1、目前尚没有物业管理的旧住宅小区,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多,业主思想不统一等原因,业务开展的前期治理难度将很大。更由于业主没有接受有偿服务的先例,运营只能以低收费,低服务为主。预期经济效益甚微,但社会效益会很好。
2、建住宅小区,如果采取招标方式选取物业公司,本公司夺标
机会很大。运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会很好。不过这样的小区很少,原因是开发商多为自己利益着想,一般都是自己委派物业公司管理,从而“肥水不流外人田”。
3、有物业管理但经营不善。这类小区占大多数(据北京晚报网站文章,北京业主对物业管理不满意率高达90%),同时也为本公司发展提供了最大的业务空间。不过即便这类小区的业主愿意聘请本公司,现有公司决不会自愿退出,只有本公司全力努力才能取而代之。原则上,本公只是更新其管理人员及管理理念,原有一线工作人员本公司将优先选用。
五、专职管理人员的招取 无论在哪类小区开展业务,首先是专职管理员的招取,要求如下:
1、只要认可本公司运营宗旨,职业、年龄、阅历等皆无限制,都可加盟本公司;
2、加盟连锁方式扩张,专职管理员按公司运营宗旨开展工作,业务小区由自身选择。一但该小区聘请本公司,该专职管理员即成为本公司员工,并同时成为股东。本着省钱、高效原则,首先在互联网上有关物业管理板块(尤其是反映业主对现有物业公司不满的板块)宣传本公司运营宗旨,并发布招聘启示。
六、本公司风险投资 与一般商业行为不同,物业管理以服务为主,尽管注册资金很多,实际运营中也几乎无须动用。即便经营不善,亏损的可能性也很小。其主要风险投资是,注册费用、资质年审费及前期业务开展经费。
七、赞助商的权利 :
1、赞助商收益率固定 各分公司将利润的80%(或约定最低限额)上交总公司,其中50%(或约定最低额)作为赞助商的投资回报。
2、在公司经营权方面,赞助商与其他股东机会均等。
八、公司组织结构 本公司按梯级管理动作,各级职员由所有股东民主推选。无论加盟时间早晚,各股东机会均等。
八、我觉得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要分以下几点做好:
1、系统构建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存在形式化的现象,企业管理者认为企业文化建设无非是挂挂标语、喊喊口号、搞搞活动等这么简单,根本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是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企业文化建设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整体进行建设,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企业文化包括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三个层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精神层是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内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制度层制约和规范着物质层和精神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文化建设就无从谈起;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精神层和制度层的物质载体。
2、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对内以全体员工为本,对外以顾客、用户为本,要提倡平等、公平、公正意识。对内要为员工提供尽可能宽松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充分尊重知识、尊重人
才,把人才作为企业中最重要的资源
3、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企业管理者是企业文化的塑造者、管理者、倡导者和变革者,而企业的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建设者和发展者。由此可见,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都发挥了积极面重要的作用。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个人素质较低,因而没有明确的经营理念、较高的价值追求、宽阔的经营视野,在企业发展方向、共同价值观等方面就更为欠缺。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对于建设企业文化意义重大。
4、构建特色的企业文化: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特性之一,惟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全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程,也是企业再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更是企业的自身追求和必然的选择
第四篇:我的企业文化观
我的企业文化观
“企业文化”是个比较新鲜名词,对于我这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来讲,谈不上评论,只能浅谈一下我个人的几个观点。
首先,我认为企业文化不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而只能说是什么造就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它的塑造需要长期的努力,无法一蹴而就。它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我们常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这里所提倡的“中国特色”,我想就应该是指一种文化,而这种文化是我们国家所特有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文化特色。它是华夏五千年所形成的一种属于中国自身的东西。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不同,人文基础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历史因素也不同,造就的企业文化也就各不相同了。作为一个企业来讲,从它的建立到成熟再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的这一过程中,也逐渐的形成了适合他自身发展的一种特色,它是了一个企业成长的写照,也为企业的发展指引了方向。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不同的企业也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这正如有人把企业比作一个小孩,企业文化也就是孩子的性格。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在不同的环境下,不同的教育水平下,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孩子。企业文化就像人一样,都是一步步长大的。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也随之不断的得到进步或弱化。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企业文化也应该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着企业的发展。
然而,当我们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时,却往往忽略了企业文化的实质性问题。我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也是见仁见智的。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内搞一些文体活动,如打球,唱歌,跳舞等;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形象设计,多做企业宣传,给产品做广告;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自己办厂刊厂报,为职工提供一个文化园地;还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搞思想教育„„这些说法应该都是不全面的,它们即使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范畴,也只能说是企业文化的一些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并不能等同于企业文化。应该明确的是,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加文化,也不是企业与文化嫁接。企业文化所反映的应该是一种精神。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企业的员工想到最多的是怎样把工作作到最好,怎样让企业变的更好;在这种精神的作用下企业想到最多的是怎样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条件,怎样以好的姿态回报社会!
所以说企业文化不仅是老板,领导者所要考虑的,它也应该渗透到我们的每一个生产车间,每一个工作岗位,成为我们大家的事。例如,我们的生产是否达到了最标准的要求,我们的经营是否达到了最诚信的态度,我们的客服是否得到顾客最满意的答复,我们的管理是否达到了最合理的方式等等。我想任何一个拥有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应该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就像拥有好性格的孩子一样,在他的成长路上他一定走的踏踏实实,平平稳稳。而他的前途也一定会是一片光明,他也必定会走向成功!
第五篇:我的中国文化观
我的中国文化观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学习。而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学习实践而来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德行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化,给我更多的是意外、创新。虽然我更了解现代文化,但我并不崇拜它。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都是围绕着美德建立起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就是,做人必须严格遵守道德教化。虽然说把我们的祖先束缚在当时的美德礼规里面。但我佩服前人的正直、敢作敢为、诚信„ 从先秦儒学的确立到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演变和佛教的出现、成形、根深蒂固。人民的思维理性都是跟着流派走,跟着专制皇朝走,出现的只有大众化,个性只会受到鄙视和批判。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思维的总特点是:以“学以致用”为目的,以“大化流行”的整体观念为根本,有着明显的道德化倾向。也正是这道德束缚,人们的生活很淳朴,讲信和睦的人际关系得到发展,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中华传统文化是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深深植根于均权思想,于是就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等级观念,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无论是政治家、普通士大夫以及庶民百姓都有一种责任感。对社会政治生活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思维的主要内容。人们保家卫国的思想以及“至善”的行为举止,显然是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如孟子主张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还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曾经激起人心、唤醒正义的句子,也是传统之髓。
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人们常常说:古为今用。我们的确做到了,取了其精华,却没有人传承下去。作为学生,我们会偶尔在书上碰碰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性的作品。学政治,我们要学习儒家的思想。学历史,我们要研究古代的制度、礼节。但谁给我们机会去实践,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呢?纸上谈兵有用吗?单靠传统文化理论,怎么能把它发扬光大?寒食节,有听过吗?也许语文书上有提及过,寒食节是来源于晋文公不慎烧死介子规定每年清明前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现在人们每天大鱼大肉,怎么会记得呢?
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形色多样,不像传统文化的单一。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文化的发展超出了众人的预料,它的发展方向、速度是估计不了的。现在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党和政府不断提倡保护传统文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最后,个性泛滥,特色成了另类。
现代文化,现代在于它们够新颖,够刺激,够有趣。也许是本人的“落后观念”根深蒂固,又有个固执己见,这些所谓的“文化”,皆不敢苟同。近些年,文化也加入了“流行”这声浩大的队伍,文化变成一种“大众追求的时尚”。什么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广告文化、网吧文化、书屋文化„„就连看风水的都有了自己所谓的文化,还有什么不是文化的?看着与生俱来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不引以为荣就罢了,还特意弄个激光美白、整容整型,真是难以理解啊;还有什么咆嚎姐、犀利哥、自恋姐„新代名词的兴起。喷上一身方圆百里内可以鉴别出来的法国香水,在面部涂上一层又一层的粉底,皮肤受到伤害,也见不得魅力所在。带着文化,穿着文化,用着文化,美其为:“着装文化、语言文化。”现代文化变味了,我确实不能理解。我还是崇尚自然吧!
人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美德这个词,人们早以忘记得一干二净了。是否“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成效”呢?各种犯罪增加,其形式手法之新奇,手段之残忍。人际关系日益淡漠,国民心态发生危机,社会风气不好已成为让人担忧的社会现实!看看满街的红男绿女,有几个了解过儒学、懂得仁、义、礼、智、信的生活准则??何况做到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让他们迷失了方向,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再看看那些应该大力弘扬的文化。全国许多负责传播文化的文艺团体,包括拥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的,带着满腔热血,满口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都摆脱不了失去饭碗的命运。搞展览没场地,办活动没经费。为了生计出此下策,人们不给以支持和鼓励,坚持只会吃亏。最后,这些团体也散了,还能有谁出来为那些被精挑细选下来的传统文化之精华说句话呢?在社会高速发展,外国文化冲击下,停下脚步回顾传统成了错误。
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都是有两面的。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传统文化的“礼”依然值得我们重视。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都是传统发展而来的。我们牢牢把握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大手笔建设博物馆、文化馆、歌剧院等精品工程,提升当地文化品位。从而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