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转变课堂文化观
课堂上,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善于用食指去“指点江山”,下面的“江流”自然是或汹涌澎湃或回旋滞留,“山峦”自然是或连绵起伏或岿然不动。这一指定江山的气势实是令人震慑,再辅以“你”、“还有你”、“你怎么”等直截了当的断言,更是令人“闻风丧胆”。这就是酷派的“食指文化”,其中包含的是严肃规矩、怪罪训导、指责呵斥。往往看到的是,在食指指向的同时,投去的是“不是这样的”、“我宁愿教…也不愿教…”、“我教上你真是倒霉”……之类的话语,作为学生,又怎么会不退缩、畏惧、潜逃呢!把食指文化变成拇指文化,由教师树起的大拇指,所显示的是一种肯定,所体现的是一种褒扬,所流露的是一种激励,学生又怎能不为之倾倒呢!当学生说错时,教师不吝惜地树起大拇指来鼓励说:这代表你思考了,不错!当学生主动发言时,教师及时地树起大拇指来表扬说:你是勇敢的,成功终会属于勇敢的你!当学生有小动作时,教师适时地树起大拇指来委婉说:你的精力很充沛,你一定愿意把精力投入到课堂学习上的!……这就是拇指文化,教师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份激情,所谱写出来的是一种励志,有的是温馨的提醒、温婉的警告、温润的指正、温情的鼓励、温暖的赞扬,让学生得到一种向上的力量,让课堂变成一个奋进的战场。人都是渴望得到肯定与赞美的,树起大拇指,这是出于一种尊重,尊重学生潜能的无限可能性,这是基于一种满足,满足学生发展的自我实现。
要把关公文化变成孔明文化。
众所周知,关公“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实是英气逼人,霸气十足,杀气腾腾。这关公可是连鬼神都避让的呀。试问,如果在课堂上总是板着一副关公脸,整节课都一脸严肃庄重、不苟言笑、如临大敌的样子,学生会喜欢吗?这样课堂因这副尊容而没有了亲和力,自然不能取得实效,那也就难以得到学生的青睐。而诸葛孔明,则是慈眉善目、善解人意、温文尔雅、风度翩翩。带着这样一副容貌出现在课堂上,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能不喜欢吗?面对犯错,少了一份批评而多了一份鼓励;面对顽劣,少了一份指责而多了一份宽容;面对逆言,少了一份怒气而多了一份慈爱。其行动、语言、语调等牢牢地吸引着学生,其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着学生。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欣然接受知识,在自主自在中自然理解知识,在开怀畅快中兴然掌握知识。总之,课堂上要赢得学生的喜爱、尊重,一定要懂得孔明文化的要义,诠释之,演绎之,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偶像与骄傲。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把讲台文化变成平台文化。
在古代,讲台只是在学生座位前面加了一张桌子,先生往前一站,桌子便成了讲台;如今,为了凸显教师的地位,又在桌子下加了一席之地,把桌子垫高,教师站得也高了,这样,教师的威严更得以映衬出来了,自是显示了“师道尊严”的不可侵犯,“为师独尊”的至高无上,而恰恰这样,师生的等级就分明了,师生的距离就拉远了,知识教授的师授生受的特点就清晰了。教师真的要做得如此神圣不可侵犯吗?教师在课堂上真的要成为统治吗?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主人,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即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全程地投入,全面地体验。教师与学生不应是划清界线的、割裂开来的,变成纯粹的师教生学、师授生受,而是要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共同发现,共同探索,共同解决,共同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只需成为促进者,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知识的殿堂里畅游发现;教师只需成为帮助者,为学生插上求知的双翼,让他们在知识的天空中遨游找寻;教师只需成为引导者,引航他们开启的知识之舟,在知识的海洋上漫游探索。要做到这一点,自然要变讲台文化为平台文化,师生间应是同在课堂的这个舞台上,努力地走近学生,融入学生,彼此间独立地思考,平等地交流,合作地探讨,主动地学习,积极地体验,让思想擦出火花,让思维放出光彩,让人性燃起光芒,使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充满磁力的磁场。
把预案文化变成生成文化。
为了更好地驾驭课堂,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往往会先行备课,并按一定的模式进行设计练习问题,连时间的分配把握也具体地标注,甚至于课堂的导入语、过渡语、讲解语、结束语等都清楚地明确,上课时则只需按照备课时的模式步骤及所要讲的话重新一番,便是大功告成。总之,一堂课基本上是在排除一切求知之异情他况而沿着既定的模式套路走,直至达成目的。这就是典型的预案文化。然而,课堂上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不是机器,他们有思想,会产生千奇百怪的想法,他们有个性,会生发稀奇古怪的思考,如果教师一味地指引学生走向对问题思考的一致上来,那就是思维的囚牢,如果教师一味地牵引学生走向对观点认识的一统上来,那就是思想的禁锢,这是极其危险而可怕的。因为他们的学习只满足于标准答案而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个性,一个人没有了思想个性不就等同于失去了灵魂吗?这样的学习还有何意义?这样的活人还有什么意思?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让预案文化多一点生成的灵性与智慧,变成生成文化。这堂课上,也许其目标有变,也许重点有变,也许步骤有变,不管怎样,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弄懂的少讲,学生质疑问难的多讨论;无关的不谈,次要的少谈,主要的多谈;多强调重点,多探讨难点,多解析疑点。换言之,既要解决预案问题,又要探讨生成问题;既要达到共识,又要拥有见识;既要获得经验之谈,又要得到科学之思。只有这样的课,才会变得生动活泼、兴味盎然,不至于成为“闷课”、“死课”,教师才不会因此而越教越难教,越教越死,学生才不会越学越难学,越学越死,自然不会陷入教者无趣、学者无益的绝境之中。
把判断文化变成批判文化。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追求的是问题答案的标准化与一统化,这就使得课堂演变成了只有对与错判断的课堂,学生的一切思考都被这一判断所错杀,而一切知识都因此而变成了识记知识,那些有意义的问题就不再有任何意义,那些所谓的讨论交流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一阵热闹却毫无实质意义可言的讨论交流罢了。为了把判断文化变成批判文化,这就需要教师观念的转变,要鼓励学生在理解与运用、质疑与创新上下功夫。而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不仅要考虑现有发展区问题与浅层次问题,更要提出最近发展区问题与深层次问题,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注重实际能力的提高,注重学生的发展。具体一点说,预设问题时,要多预设一些具有开放性、批判性的问题,不设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不把教师的想法强嫁,让学生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让学生全方位地进行理解,让学生灵活地加以联系运用。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多一点考虑学生的实情,多一点关注学生的学情,多一点体验学生的感情,实现课堂由知识性向智慧性的转化,课堂才会真正地少一点判断而多一些批判,少一点接受而多一些探究,少一点封闭而多一些开放,少一点规矩而多一些创新。正是这种批判文化的存在,学生才能拥有自己的思想,才能带着思想走出课堂,在人生种种问题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独到的见解、独立的创造。
第二篇:课堂转变的挑战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6日第8版发表了钟启泉教授的文章,我觉得值得一读,特别推荐给大家。文章说“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是推进新课改的当务之急”,我很赞同。文章还说:“‘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就是学校改革的定律。”我区这几年来推进的教与学方式转变其实印证了这条“定律”。如果学校的校长、主任和老师们都能结合我区这几年的实践读一读这篇文章,我相信会带来一些深刻的思考。
陈祥俊 2015年3月18日
课堂转型的挑战
■钟启泉
咱们放下教材,开始更深入的对话吧。
钟启泉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者按
深深地沉下去,倾听教育一线的声音。高高地昂起头,仰望教育发展的前沿。当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当我们开始强调“内涵发展”,我们应该直接聚焦课堂,迎接课堂转型挑战。课堂教学改革直接关系教育质量提升,应该置于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课堂教学转型是教育发展转型的关键环节,没有课堂的转变,学校教育的效果可能南辕北辙。近期,我们拟推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钟启泉的系列文章,与您一起探讨课堂转型这一教育难题。
自2001年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中小学的课堂正处于转型之中,这是确凿无疑的。但同样确凿无疑的是,在这种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盲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应当强调“内涵发展”了,但不是什么“校舍”、“课桌椅”之类的学校硬件建设或者走班制、集团管理之类的教育组织问题,而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学科设置、教师研修,特别是课堂变革的问题。迎接课堂转型的挑战,是推进新课改的当务之急。
迎接课堂转型挑战
国际教育界一直重视微观改革,即课堂层面的变革。“课堂不变,教师不会变;教师不变,学校不会变”——这就是学校改革的定律。
所谓课堂革命,说穿了,就是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型——从灌输式教学转型为建构式教学。灌输式教学基于客观主义理论,以为只要学生经由听、看、读的练习,就能习得教师传输的微言大义,于是衍生出一套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灌输式教学认为,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如课本中的知识,是万古不变的,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熟记这些真理。建构主义并不认为知识是独立于学习者之外的客观的东西,而是认为,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起来的。要使得课本中的文字符号本身具有意义,就必须借助教师的讲解或者经由学习者凭借个人的经验去领悟。所以,建构式教学认为,学习者必须有假设、预测、操作、提出问题、追寻答案、想象、发现和发明等经验,借以产生新的知识建构。这意味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造:从被动接受现成知识的方式转型为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教师“一言堂”的时代过去了。
建构式教学是尊重差异的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谓差异,即学生的多样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学习风格:有偏于直觉的或感知的,有偏于图像的或语言的,有偏于归纳的或演绎的,有偏于线性的或非线性的,有偏于外向的(同他者合作)或内向的(反思型)等。差异也表现为不同欲望、认知差异、情感差异、社会差异、文化差异等。学生差异绝不是课堂教学的困惑或是负担。我们可以进一步说,没有差异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没有教学。教学不是告知与被告知的事情。教师上课的本质恰恰在于,如何尊重学生的差异,尽可能地调动儿童活跃的思维,发现不同的思路,激活认知冲突,展开集体思维。学生的疑难、困惑、冲突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不是课堂教学的困惑与阻力,恰恰是教师指导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原动力。
洞察课堂教学本质
革新的教师首当其冲的课题是,洞察课堂教学的本质。教学过程是在一定的班级集体中,按照一定的目的而展开的,它是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的统一。自赫尔巴特以来,对作为教学之前提的“管理”的认识得以普及。不过,从教与学是“儿童自身的事情”这一观点看来,管理其实是儿童学习集体的指导问题,是为儿童自身参与课堂教学开辟道路的。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涵盖了两个过程——学科内容的教学与对学习学科内容的儿童集体的指导。着眼于教学实践的这种结构,现场的课堂研究可区分为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的研究,关于是教学的集体过程的独特课题,是作为确立学习动机与学习纪律的过程来抓的研究。
不过,根据日本学者吉本均主编的《现代授业研究大事典》中的观点,认知过程与集体过程是不可分割地进行的,课堂教学的优劣取决于这两种过程以及两者结合的基本方式。第一过程是以教学内容的习得作为直接目的而展开的对话过程。就是说,学科内容不是直接地灌输给儿童的,而是借助对话来逼近学科内容的。学科内容的把握必须靠学生自身自主、能动的知性活动。第二过程是形成儿童集体的指导过程,即所谓学习集体、学习体制、学习纪律的层面。如果说,第一过程是学科逻辑、教材逻辑的分析,那么,第二过程是基于集体逻辑的分析。
排除课堂转型阻碍
课堂转型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事实上,在转型过程中,存在种种焦虑和诸多盲点,这些盲点违背了新课改的诉求,归根结底是应试教育恶性膨胀的结果。
盲点一,“翻转课堂”。这种师法美国的翻转课堂,诀窍是“先学后教”——学生先在家里学习教材,然后带着问题在学校的课堂里展开讨论。在应试教育的教学体制下,仅仅满足于知识点的灌输,在解题技能熟练的条件下实施这种实践,无异于扩大了应试教育的地盘——把学生捆绑在教科书之中,不得动弹。同时,也把教师原本应当承担的教学责任轻飘飘地转嫁给了家长。摆在一线教师面前的课堂转型课题,不是东施效颦式的花样翻新,而是应当首先翻转“教育观念”,潜心于儿童理解与儿童研究。因为,倘若离开了对于儿童的认知方式、知识基础、生活体验的把握,离开了集体思维的组织与展开,教师难以指导儿童基于各自体验,共同展开信息梳理,并达到知识(概念)的建构。
盲点二,“借班上课”。所谓上课,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通过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求得彼此的不断变化。学生借助这种影响,获得新的知识、技能、见识和人生观,完成自身的人格。倡导借班上课或许是一种无奈,对新任教师或许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这种课堂绝不是真实的课堂,本质上不过是老练的教师表演其成熟的教学技巧而已。这种课堂从表面上看,环环相扣、对答如流,简直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实际上教学过程中原本应当出现的种种认知过程与集体思维的特征——迷茫、困惑、挫折、冲突、发现、惊喜等,丧失殆尽。严格说来,这种课堂是不真实的、虚假的,而且是两败俱伤的:对于担任主讲的资深教师而言,其实践智慧与上课的风采势必大打折扣;对于学生而言,不过是充当了为教师的表演服务的一种“跑龙套”角色罢了。
盲点三,“分层教学”。分层教学是落后于时代的。欧美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曾经进行过广泛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怀疑:仅有一部分调查证实了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大部分显示了无效性与危险性。分层教学在教育上带来否定性效果是所有调查研究的总体结论。美国学者奥克斯(J.Oakes)得出的判断是,其一,分层教学并不有利于学生学力的提升,特别是对“下位”组学生而言,分层教学是危险的。其二,分层教学对人际关系与学习态度会产生影响。初中“上位”组学生热心于学习,但“下位”组学生显示出被孤立、被排斥的倾向。“上位”组学生的学习自信是否就是分层教学的效果,尚不明确。其三,通过分层教学,学生之间的学力落差更为加剧。其四,分层教学对整个学校的学力提升是无益的:分层教学对“上位”组的一部分学生能发挥有效的功能;但对“上位”组的众多学生、“中位”组的学生而言是无益的;对“下位”组的学生是有害的。从本质上说,分层教学是上流阶层与中流阶层对精英教育的垄断和阶级、阶层歧视的固化。
取代分层教学的是“协同学习”。协同学习可以排斥个人主义竞争、走向集体主义学习,为尊重差异、共同学习的互惠学习提供准备。美国的科恩(A.Kohn)在《超越竞争社会:无竞争的时代》中断言:大量历史的、实证的研究表明,“竞争有效性”的主张不过是基于错误信息编造的一套神话而已,协同学习的效果优于竞争学习。课堂教学绝不是在提供或者灌输现成标准答案这一意义上的积累知识、技能的活动,也不是凭借这种知识、技能的积累决定集体中优劣的活动,而是三种对话性实践的活动:在每一个人自己的头脑中琢磨、认识周遭的自然与社会的种种知识与技术,亦即通过反复地咀嚼与回味所经历的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形成与重建自己的判断;在同新的自然世界与社会世界相遇的同时,同新的自身,即形成新思考与新见解的自身相遇;在同伙伴的交流之中获得不同思考与见解,发现秉持不同思考方式与见解的伙伴,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从而感受到学习行为本身带来的乐趣与喜悦。
这样一种教学的意义倘若实现,就意味着摆脱了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课堂,真正实现了课堂的转型。
《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16日第8版
第三篇:我的中国文化观
我的中国文化观
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学习。而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也是学习实践而来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德行方面。对中国现代文化,给我更多的是意外、创新。虽然我更了解现代文化,但我并不崇拜它。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创造的种种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等都是围绕着美德建立起来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所要表达的实质内容就是,做人必须严格遵守道德教化。虽然说把我们的祖先束缚在当时的美德礼规里面。但我佩服前人的正直、敢作敢为、诚信„ 从先秦儒学的确立到道家、法家、墨家的思想演变和佛教的出现、成形、根深蒂固。人民的思维理性都是跟着流派走,跟着专制皇朝走,出现的只有大众化,个性只会受到鄙视和批判。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思维的总特点是:以“学以致用”为目的,以“大化流行”的整体观念为根本,有着明显的道德化倾向。也正是这道德束缚,人们的生活很淳朴,讲信和睦的人际关系得到发展,正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中华传统文化是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深深植根于均权思想,于是就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等级观念,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无论是政治家、普通士大夫以及庶民百姓都有一种责任感。对社会政治生活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思维的主要内容。人们保家卫国的思想以及“至善”的行为举止,显然是以道德为价值取向的。如孟子主张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还有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曾经激起人心、唤醒正义的句子,也是传统之髓。
很多传统文化面临着消亡,人们常常说:古为今用。我们的确做到了,取了其精华,却没有人传承下去。作为学生,我们会偶尔在书上碰碰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学性的作品。学政治,我们要学习儒家的思想。学历史,我们要研究古代的制度、礼节。但谁给我们机会去实践,真正感受传统文化的好呢?纸上谈兵有用吗?单靠传统文化理论,怎么能把它发扬光大?寒食节,有听过吗?也许语文书上有提及过,寒食节是来源于晋文公不慎烧死介子规定每年清明前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现在人们每天大鱼大肉,怎么会记得呢?
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形色多样,不像传统文化的单一。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的。文化的发展超出了众人的预料,它的发展方向、速度是估计不了的。现在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党和政府不断提倡保护传统文化、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最后,个性泛滥,特色成了另类。
现代文化,现代在于它们够新颖,够刺激,够有趣。也许是本人的“落后观念”根深蒂固,又有个固执己见,这些所谓的“文化”,皆不敢苟同。近些年,文化也加入了“流行”这声浩大的队伍,文化变成一种“大众追求的时尚”。什么饮食文化、服装文化、广告文化、网吧文化、书屋文化„„就连看风水的都有了自己所谓的文化,还有什么不是文化的?看着与生俱来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不引以为荣就罢了,还特意弄个激光美白、整容整型,真是难以理解啊;还有什么咆嚎姐、犀利哥、自恋姐„新代名词的兴起。喷上一身方圆百里内可以鉴别出来的法国香水,在面部涂上一层又一层的粉底,皮肤受到伤害,也见不得魅力所在。带着文化,穿着文化,用着文化,美其为:“着装文化、语言文化。”现代文化变味了,我确实不能理解。我还是崇尚自然吧!
人们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呈下降趋势,美德这个词,人们早以忘记得一干二净了。是否“现代文化”冲击下的“成效”呢?各种犯罪增加,其形式手法之新奇,手段之残忍。人际关系日益淡漠,国民心态发生危机,社会风气不好已成为让人担忧的社会现实!看看满街的红男绿女,有几个了解过儒学、懂得仁、义、礼、智、信的生活准则??何况做到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让他们迷失了方向,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再看看那些应该大力弘扬的文化。全国许多负责传播文化的文艺团体,包括拥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的,带着满腔热血,满口振兴中华传统文化的信念。都摆脱不了失去饭碗的命运。搞展览没场地,办活动没经费。为了生计出此下策,人们不给以支持和鼓励,坚持只会吃亏。最后,这些团体也散了,还能有谁出来为那些被精挑细选下来的传统文化之精华说句话呢?在社会高速发展,外国文化冲击下,停下脚步回顾传统成了错误。
传统文化、现代文化都是有两面的。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它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建设社会,传统文化的“礼”依然值得我们重视。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都是传统发展而来的。我们牢牢把握前进方向,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大手笔建设博物馆、文化馆、歌剧院等精品工程,提升当地文化品位。从而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我的传统文化观
我的传统文化观
对于传统文化概念我真的有些时候自己也搞不清楚。于是我就借助度娘来看看我们常用的百度是怎么解释的?百度是这样讲的:“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看了这个定义之后我觉得也不太好,它说传统文化是名族风貌的展示,这个没有问题,是民族思想、民族观念的集合也没问题,但是这其中并没有讲到关于物质层面的许多东西。我们对文化的定义一般是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所以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包括精神和物质层面两个方面。近年来我们讲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我觉得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当然这样讲,大家还是觉得对传统文化的概念还是很模糊,这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于是,我在学习传统文化的时候我就把传统文化分为几类:
第一是传统节日。近年来我们国家也很重视我们的传统节日,比如说我们的清明节端午节等等,在这些比较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校等公共单位放假,也算是引起人们对我们的传统节日的重视。但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有很多,不仅仅是我们汉民族的传统节日还包括我们少数民族的节日。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对于每一个节日都应该是们的传统节日,包括们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等等,所以这个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有些人就会问传统节日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也时常的想传统节日能够带给我们什么?看今天我们过一个全国性的节日,像端午节一样,节日的气氛并不浓厚,也缺少了以前我们所固有的习俗。我觉得这个节日就应该是对我们怎么社会群体的凝聚,大家一起过一个节日,相互交流建立一种彼此之间的凝聚力,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传统节日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包括家庭与社会的凝聚力。
第二是传统艺术。艺术这个概念当然是非常的广阔,我们通常说的戏曲、说唱、绘画、雕刻等等都应该是属于这个范畴。其中我最要强调的就是戏曲,为什么呢?当然能我这里说的是我这里说的是传统的戏曲,并不是指的是西方的现代歌剧这一类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咋们中国传统戏曲他包含的是中国传统的元素,从服饰上来看我们能看到我们古人服饰的缩影,从他的配乐上来说是传统的音乐,从他演的内容来说,是我们传统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元素中国的符号。曾经有一位同学和我说,她说他们家乡的人呢很喜欢听戏,特别是她的奶奶,她还说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那时候她的奶奶不能读书,那么她的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从哪儿来的呢?她说,大多数是从戏曲所演的历史故事中的出来打。由此我就想到我们的传统戏曲作为一种文化的在体制对人格的培养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第三是传统的习俗。其实这个很多的传统习俗是和我们的传统节日联系在一起的,也和我们的一些宗教信仰有关。所以对于传统习俗我就不在细谈我的想法,它就是融合在我们生活当中的。
第四是传统宗教。经常有人说在我们的中国有三教,一是道教、一是佛教、一是儒教。我也很赞成这种观点,在我没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这三教并不是独立的。我记得我曾经去一个道观参观的时候就看到里面有一个三圣殿,我想佛教不是才有西方三圣吗?怎么道教也会有?带着疑问我进去看了看,其实里面并不是西方三圣也不全是道教的神祇,里面供养的是三位人物,一位是道教的老子,一位是佛教的释迦牟尼,一位是儒教的孔子。其实在人们的信仰是三教一体的。那宗教作为传统文化也能带来什么呢?由此我想到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个地方没有宗教的缩影?我们举办一场民俗活动、过一个传统节日、甚至我们的戏曲时常也和宗教加上联系。曾经我在看《中国戏曲史》这本书的时候我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戏曲最早产生的时候也是用来娱神的。于是我就有一种想法是这个宗教就是联系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纽带。
第五传统思想。传统思想说得高雅一点就是我们的传统哲学,我们传统的价值观。我们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等等这些都属于这个范畴之内的。当然这个传统思想也包含很多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家庭观念、教育思想、学习思想、人生态度等等。我们在学习这些传统的思想的时候把他们用于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六是传统服饰。可以说自从人类有了羞耻之心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寻找东西遮蔽自己。所以这个时候根据每一个地方生存环境的不同不同地方的人们制作出了不同的服装,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少数民族的服装一样,有自己的服饰文化,每一种服饰有自己的故事。我们今天汉族的人民也在推动一场汉服复兴运动,有人反对也有人支持。这个有没有必要呢?说他有必要也有道理没必要也存在道理,一种服饰毕竟是一种文化,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展示。而我对此的观点是我们根据实际情况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就像我们历朝历代的服饰改革一样。当然我们古代是一个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的服饰存在差异,我么现在是平等的社会,那我们应该把哪一个朝代哪一个阶级的服饰作为我们传统的服饰呢?这个问题我也不能解答,但是我大致的观点是,是我们的传统服饰就应该有我们民族文化的烙印。他能够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那就应该是我们的传统服饰。
第七传统饮食。吃永远是生物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吃是一门艺术。我们的中餐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在这个中间包含着广阔的文化、艺术。所以说这也是文化,这其中还有很多的文化是文人雅士创建的,比如说我们的苏东坡就创造出来了很多的菜。我们的很多菜名都是文人雅士取的,颇有中国元素在里面。
第八是传统医学。生老病死是一个正常人不可避免的话题,中国的人们从原始社会开始就为了自己的能够长寿,逐渐积累医疗知识。那个时候人们只能依靠经验积累,即使这样我们也有神龙氏尝百草的传说。中医作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必须继承而且还应该发展的继承。
对于传统文化我暂时只能想到这些,这其中有很多的不足,只能通过以后的慢慢学习了解。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的一身真的需要学习很多的东西。
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尊重别人在作品!
第五篇:华为:六大特色文化观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www.xiexiebang.com 华为:六大特色文化观
为什么2万元起家的华为可以做到世界500强?它有哪些经验值得面临转型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借鉴?看任正非是如何打造他的华为狼性文化。
11年前,当华为面临电信巨头围剿的时候,华为总裁任正非的一篇《华为的冬天》震惊业界。11年后,当华为成为全球第二大电信设备商的时候,任正非的“狼性文化”和“过冬论”依旧被反复提起。
为什么2万元起家的华为可以做到世界500强?它有哪些经验值得面临转型的互联网公司可以借鉴?看任正非是如何打造他的华为狼性文化。
偏执的危机感
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挫折之后,任正非对危机的到来显得异常的敏感。任正非曾向所有员工发问:“如果有一天,公司销售额、利润下滑甚至破产,华为该怎么办?太平的时间太长了,也许就是华为的灾难,而且灾难也一定会到来。相比较其他企业,华为的冬天可能会更冷,因为我们还太嫩。”
当华为刚刚闯入国际市场,任正非清醒地意识到:“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多年的积累,华为仍然稚嫩,从开发到市场,从生产到财务,基本全都是外行。华为现在还十分危险,若三至五年之内建立不起国际化的队伍,那么中国市场一旦饱和,华为将坐以待毙。”
2008年,思科改革落伍的企业制度,任正非指出,“思科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思科比我们聪明,他们对未来的困难,早一些采取了措施,而我们比较麻木。”
拼命精神 智慧365—企业管理在线学习领导者
www.xiexiebang.com
华为每个员工都有一张床垫放在办公桌的下面,加班到深夜,可以直接席地而卧。任正非表示:“所有实业中,电信业是最艰险的。华为没有背景可以依靠,也没有资源可以利用,因此华为人要经受更多的煎熬和折磨。”华为员工更是直接地表示,华为就是鼓励加班,必须尽量缩短工程周期,才能与国际巨头竞争。
官兵平等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极力推行“官兵平等”的管理理念。华为高层在公司吃饭、看病,和普通员工一样排队,付同样的费用。任正非曾表示:“思科开始实行很多政策,如减少员工出差,减少会议,高层领导出差不能坐头等舱,要坐须自己掏钱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思科尚且如此,华为就能独善其身?”
直言不讳
面对下属的过失或者不足,任正非总是以“头狼”的身份,说话直来直去,态度显得有些暴躁和不留情面。任正非曾当面对华为财务总监说:“你的长进非常大,从水平特别差变成比较差!”
摒弃功臣意识
1996年,华为市场部全部高层集体辞职。对于这次大清洗,任正非称:“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如果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就会葬送公司的前途。事实已经证明,没有那一次惊天动地的行为,就不可能有公司的今天。”
压强原则
当华为迟迟打不开美国市场的时候,任正非表示,在成功的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
任正非将狼的性格融入管理文化,培养出一批永远处于饥饿状态的“饿狼”。“居安思危,不是危言耸听”,任正非这样告诫所有华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