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 (修改稿2)
1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
陈 娜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2)
摘要:汉语蕴含丰富的隐喻,其中谚语更是突出。本文以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侧重分析汉语谚语的隐喻特点和谚语隐喻同概念隐喻之间的关系;分析谚语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对社会功能的影响,籍此揭示汉语谚语的隐喻结构和内容特点及其与概念隐喻密切关联。
关键词:谚语;概念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
引言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蓬勃发展,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开始颇受关注。隐喻已从语言修辞层面上升到认知层面。认知观的隐喻研究以概念隐喻、概念合成、空间隐喻研究和转喻及其他修辞格研究为焦点[1]。国内也有很多学者针对汉语语言现象进行了认知语言学研究,例如英汉空间隐喻对比[2]、研究体验性假说在汉语具体使用中的表现[3]等。
近年来,对汉语熟语的研究开始摆脱修辞学,尝试从认知视角重新看待熟语中的隐喻现象[4],也出现了对汉语谚语文化模式的探讨,但所发表的讨论仍不多见。汉语谚语的认知隐喻研究能从隐喻视角来探讨其独特性,揭示谚语隐喻是如何在认知层面帮助谚语实现其社会功能,并且还将为研究认知语言学中存在争论的概念隐喻普遍性问题和隐喻的跨语言文化研究提供佐证。汉语谚语隐喻的特点
谚语以其简洁凝练的短句表达了深刻的寓意内涵,具有传授知识、教育警示、规劝后人和指导实践的作用,在语言层面还具有语法功能和修辞功能。谚语之所以有如此多作用,与其隐喻性密切相关。谚语的隐喻与一般隐喻相比有其特点,首先在结构上, 隐喻结构有两项:目标和始源,基本隐喻句式为“目标域是始源域”,但谚语中没有如此明确的隐喻结构,往 1作者简介: 陈娜(1989---), 女,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是英语语言学.email:1162750925@qq.com 邮寄地址: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宿舍)花津校区春华园13栋406室 电话:***
往只出现比喻的始源;始源域为具体事件,映射的目标域为更抽象和更基本的概念。例如:雷声大,雨点小。比喻声势很大,而做的很少。始源为雷声、雨点,目标为声势、做或行动。目标域没有在原句中出现,目标域概念更宽泛而始源域更具体。这样的隐喻结构直接用具体的意象进行表达,喻意暗藏在具体之中,增强了谚语的艺术表现力。该结构需要借助于概念隐喻和约定俗成的谚语用法来实现。
谚语隐喻的另一特点表现在内容上:同时具有变化性和约定俗成性两种性质,笔者将首先分析其变化性:谚语隐喻是建筑在人类身体经验基础之上,谚语来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口头创造,是自身经验的直接结果,例如:
熬过冬,就是夏。
指北方春天短,熬过冬天,不久就入夏,庄稼成熟,日子就好过了;比喻只要渡过难关就有盼头。只有经历过北方的冬夏季,才能了解其中的隐喻,而对于四季分明的中部地区人们来说,可能在理解时有所困惑。另外,以经验为基础也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定位句中始源对应的目标,从而解决上节提到的有始源无目标的隐喻结构理解问题。
而不同地区、民族等会有千差万别的经验经历,从而导致“谚语在形式上不要求固定不变,一个意思可以有几种说法。”[5] 例如,表达一个节俭意义,可以有以下几种表达方式:
(1)一顿省一口,一年剩一斗。(2)一天一根线,一年织成锻。(3)一顿省一把,十年买匹马。(4)一天省滴油,十年买头牛。
以上四句映射的隐喻意义都为:日常生活中要勤俭节约,必会积少成多。目标域为“少”与“多”,但每一句展现的始源域都不一样。上文已说明谚语隐喻的目标域为抽象的基本概念,始源域为无数具体相关事件,人民群众在构建某隐喻意义时会从自身经验和所处社会文化环境出发,选择适当的始源域来表达。
谚语隐喻内容同时又是约定俗成的。约定俗成性主要立足于认知层面,从习惯性表达和文化传承角度来看,一方面,谚语常被作为现成的语句引用在日常话语以及书面表达中,即使说话人没有相似经验,却依旧利用固定谚语来表达某种意义。例如:
他一家子在这儿,他的房子地在这儿,他跑?“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走私船在我干警大队的紧迫下,狗急跳墙,兔急咬人,竟然调转船头,迎面撞来。那贝子府中的家奴多是狗仗人势,雪仗风势,为所欲为。[6]
经验基础除自然经验外还应包括间接经验和某种文化模式下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共享。从
以上例句来看,谚语已成为一种认知方式,隐喻意义广为人知,是社会认同与共享的结果。
另一方面,谚语有文化意义,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地区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在汉语谚语中,佛教思想、儒家文化、农耕文明、封建等级观、传统道德观等得到充分表现,如:
不知天高地厚; 朝里有人好做官;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用当风立,有麝自然香。
以上例句中,天地、朝、萧何、麝等都是中国特有文化传统的体现。这些谚语一直流传至今,并没有因封建制度的灭亡而把“朝”改为人民政府或者把“萧何”换为其他历史人物,相反,而是用这些做为始源,映射到需要表达的目标上,成为了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
总之,从谚语的产生基础来看,谚语具有变化性;而从语言认知、习惯表达和文化价值传承视角看,又具有约定俗成性。谚语隐喻和概念隐喻的关系
“据Lakoff 和Johnson(1980)的统计,日常(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源于隐喻概念。”[1] 谚语也不例外。首先,许多汉语谚语隐喻中包含概念隐喻,并且很多为汉语特有。例如:
爱在心里,恨在面皮; 矮子队里选将军;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例1中“爱在心里”是“心是情感的发源地”这一隐喻概念的体现,例2含有汉语中普遍存在的空间隐喻概念:高和上是地位高、有优势;矮和下是地位低、力量弱。例3中“民以食为天”运用了汉语中有关天/地的隐喻概念,天为大,是权威的象征。因此,很多此类谚语的隐喻本身就是概念隐喻,即使目标域没有出现,人们也能够通过隐喻概念轻松理解谚语隐喻。
另一方面,谚语中也存在很多隐喻并不属于概念隐喻,但人们可直接引用谚语来表示意义时却并不十分困难。这些约定俗成的惯用谚语整体可以看成具有了隐喻概念的某些性质,笔者从两方面予以解释:
首先,这类谚语表达具有某些概念隐喻的性质是在整体的基础上而言的,举例来看:横
挑鼻子,竖挑眼。用来比喻百般挑剔,故意为难。这句谚语已成为表示挑剔、为难意味的固定常用表达,人们在听到整句谚语时便会体会其内在意义,但单看句子的鼻子、眼则无法有明确的目标域。
这类本不含概念隐喻的谚语,以整体结构来实现隐喻映射,实质是对逻辑关系的映射,“从认知视角来看,英语的重要方面不仅在于体现了各种范畴的内在特性,而且在于它在整个认知模式结构中的地位„„通过隐喻传递的是结构、内在关系或者认知模型的逻辑关系。”[7]隐喻的整体性正是反映了认知隐喻的逻辑关系映射。再次以“横挑鼻子,竖挑眼”一句为例分析,“鼻子”与“眼”不可单独为始源映射隐喻意义,但联系整句话来看,例句的字面意义为:鼻子在脸上的位置是竖排,而眼睛成横排,但故意横着看鼻子竖着看眼睛,不遵循常理,有意挑错。它所反映的这种故意找错、百般挑剔的喻意是通过原句反映的逻辑关系映射实现的。因此,不包含概念隐喻的谚语隐喻,在整体的前提下依旧可以作为始源映射到抽象目标域上,实现隐喻意义表达。
在实现方式上,该类谚语主要采用激活全景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相关事实或某一时刻的影射,在脑中激活这一事件的全景。”[8]也就是说人脑可以通过事件的局部描述构建整体事件全景,从而逻辑关系更明确,实现逻辑关系的隐喻映射。
第二,根据李福印归纳的八条概念隐喻的核心内容[3] 发现概念隐喻具有认知性、跨域系统映射性、映射恒定性、隐喻性,它建立在人体经验基础之上,是人类共有的。不含有概念隐喻的谚语也建立在人类身体经验基础之上,具有认知隐喻性。隐喻的认知性“更确切地说是一种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2]谚语隐喻同样反映了人们的文化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文化认知模式。例如,中华民族推崇儒家文化和佛学思想,形成独特的传统道德观、教育理念及养生之道,这些思想理念植根于文化认知中,谚语作为一种认知隐喻性语言,也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如:
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体现了百善孝为先的道德观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体现了传统家庭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
以上几句反映了中华民族谦虚尚贤、自强坚韧等品质,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产物。因此,谚语具有认知隐喻性。谚语隐喻的认知功能
谚语是人民群众生活、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哲理性,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除语言层面的语法功能和修辞功能外,谚语的社会功能包括传授知识、提高认识和教育启发实践,而根据上文得出的结论,谚语具有认知隐喻性,具有认知功能,那么谚语隐喻的认知功能对其社会功能实现有什么意义呢?
认知隐喻观把隐喻看成是认知方式。“并且,哲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已经证明隐喻和转喻是定义抽象范畴强有力的认知工具。”[7] 谚语通过构建约定俗成的意象来激活相关概念隐喻从而实现隐喻意义的映射[9],这些喻意传递往往涉及到文化传承。谚语是一种认知模式,与文化模式密切相连,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民族精神、道德观念等都属于抽象范畴,以“孝”为例,要解释这一道德思想,人们往往借助于描述具体行孝的行为来说明,运用谚语便是人们借助具体表达抽象的方式之一:“乌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一谚语把“孝”这一概念具体化为乌鸦反哺和羊跪乳两个具体行为,更易理解接受,形成有关“孝”的认知。
另外,认知层面上隐喻具有心理经济性,“Cognitively, proverbs are mentally economical, since from one particular situation presented in them we can understand many others”[8] 谚语隐喻其实总体上构建了“Generic Is Specific”这一隐喻结构,减轻了认知负担,抽象概念可以通过具体情境来认知,更易于记忆和接受。因此,谚语隐喻的认知功能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世界观、范畴观以及文化传承方式,它可以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具有很高的语用价值,能够促进谚语实现其社会功能。结语
通过汉语谚语认知隐喻研究的分析发现,隐喻结构上特点为只出现始源域,始源域更具体,目标域更抽象;内容上既具有变化性,又同时具有约定俗成性,这是社会文化传承和习惯用法的结果,也充分反映了文化模式对隐喻的影响;谚语中有一些借助概念隐喻进行隐喻表达,也有一些不包含概念隐喻,但整体在使用中被固化,具有认知隐喻性,其实质是对逻辑关系的映射,方式是激活全景;谚语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拥有重要的认知功能,可以通过具体事件映射基本抽象概念,是认知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礼教的重要方式,因此有利于实现谚语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450—453;422.[2] 蓝纯.认知语言学和隐喻研究[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131—176;112.[3] 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251—259;88—90.[4] 邢霞.认知熟语中的隐喻[J].修辞学习,2002,12.[5] 杨月蓉.重庆方言俚俗语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180.[6] 止思.谚语[M].湖北:崇文书局 2007,71;144.[7] F.Ungerer & H.J.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120.[8] Ana Ibanez Morenom.An Analysis of the Cognitive Dimension of Proverbs in English and Spanish: the Conceptual Power of Language Reflecting Popular Believes.From http: // www.skase.sk/ Volumes/JTL02/04.Pdf [9] George Lakoff, 1992 “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in Ortony, Andrew(ed.)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Research on Metaphors in Chinese Proverb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Chen Na(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2 China)
Abstract : Chinese contains wealthy metaphors, especially chinese proverbs.The essay, on the basis of cognitive metaphor theories, focuses on analy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phors in chinese proverb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onceptual metaphor.Furthermore, it analyses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n social functions of metaphors in chinese proverb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features in structure and content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onceptual metaphors.Key words: proverbs;conceptual metaphors;cognition
第二篇: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汉语歇后语的认知研究
本文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歇后语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揭露其认知特点,认知理据及认知语法意义。歇后语俏皮幽默、通俗形象,是汉语所独有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像谜语里的“谜面”,是“引”,后一部分则像“谜底”,是“注”,是整个歇后语的本意所在。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歇后语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应用广泛。自1920年以来,学者们对歇后语进行了诸多研究,但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歇后语的来源、命名、分类、结构以及功能层面。从认知的角度对歇后语进行的研究很少。到目前为止,更没有人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对歇后语进行过研究。鉴于以前研究的不足,本文试图在认知语法的框架下,以完形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图形一背景理论为主,同时结合Langacker的认知参照点,注意观,关联论等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歇后语中图形/背景的辨认,歇后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理据,以及歇后语的认知语法意义三个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研究。本文着重分析以下四个问题;(1)图形一背景理论是否能够有效地阐释语言现象,尤其是汉语歇后语?、(2)汉语歇后语具有什么样的认知特征?
(3)汉语歇后语产生和理解的认知理据是什么?(4)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歇后语与汉语语法的总体认知特征之间的关系如何? 通过研究,本文得出如下四点结论;(1)图形/背景理论从人的认知的角度出发,是一种新的有效的阐释传统语言现象的理论,具有很强的解释力;(2)汉语歇后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句式结构,是图形/背景理论在语言中的现实化,呈现“背景—连接环节—图形”这样一种焦点靠后的认知结构;(3)歇后语遵循了人类普遍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歇后语的理解是一种明示—推理的过程。(4)歇后语虽然句式结构特殊,但仍然符合汉语语法的基本认知模式和特点,是一种典型的体现形式。
This thesis conducts a qualitative study of Chinese Xiehouyu within a cognitive linguistic framework aiming at reveali
第三篇: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2 Preciseness of Legal English 3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4 从动物习语的比较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关于高中生英语听力理解中非语言因素的研究 从保罗的恋母情结角度分析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 7 关于照料母婴的市场分析 一项有关影响中国学生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的调查研究 9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American Dream 10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11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12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 试析商务英语的修辞特征及其汉译 14 母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迁移 15 《瓦尔登湖》中梭罗的生态思想 论简•奥斯丁《理智与情感》中两姐妹的成长 17 爱情的悲歌-《荆棘鸟》悲剧成因探悉 18 英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19 论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战略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21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23 多元智力发展与外语教学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5 The Influences of the Bible on Some American Movies 26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开题报告+论)浅析《贵妇画像》中的心理描写 28 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 从文化角度分析中美情景喜剧差异性的原因 探讨发现式学习理论在高中任务型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31 《老人与海》中马洛林形象的不可或缺性 32 象征主义手法在《白鲸》中的运用 33 游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34 浅析中英恭维语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36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副语言的表现和交际功能
From Dormancy to Revival—A Feminist Study on Kate Chopin’s Awakening 39 《印度之行》的象征主义分析 40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42 《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
外贸函电写作中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 44 透过《傲慢与偏见》论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45 离开“美国出品”
广告英语中语言的性别差异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医药药品说明书的英译 48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49 论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差异 50 英语习语学习策略的探究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婚姻观 53 《紫色》中西丽的妇女主义研究 54 On Ambiguity of Human Conversations 55 Study on Dietetic Cultures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56 运用概念整合理论解读英语幽默理解障碍 57 从中英文动物词汇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An Analysis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 in China 59 从建立商务关系的角度对比中美商务礼仪 60 从童话看中西方儿童教育的差异
英语委婉语:礼貌视角下的有意不合作 62 从概念隐喻看寓言的语篇连贯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64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 66 中西面子观比较研究
是什么在作祟?—论保罗爱情失败的原因 68 《永别了,武器》悲剧特征分析 69 小王子旅途的象征意义
英语中易混的修辞手法之区别 71 论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On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and Chinese Advertising Copies 73 To Foster Pupils’Interests in English Teaching 74 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称谓语的翻译
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流与跨文化交际中能力的培养 76 浅论《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心里分析技巧 77 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 78 论初中生英语学习资源策略培养 79 浅析英文爱情诗的特点与翻译方法
What Made Her Yield to the Reality—An Analysis of Sue in Jude the Obscure 81 农村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障碍分析
Exploring The Matrix: Hacker Metaphysics 83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84 增译法在《水晶宫》英译汉翻译中的应用 85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从句法模式论英语公益广告语气系统的人际意义
英语新词特点研究——词汇学习和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 88 哈克贝里·费恩与汤姆·索亚性格的对比分析 89 论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维多利亚时期简爱与苔丝的不同命运 91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3 刘易斯小说《巴比特》中的都市景观和人物描写分析 94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95 论《海的女儿》的女性自我价值主题 96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97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 98 论《紫色》中西莉的精神意识的创建
从《最蓝的眼睛》看托尼莫里森如何重塑美国黑人文学中的黑人形象 100 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贵妇画像》中的文化冲突 101 从英汉习语的翻译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广交会现场洽谈角度论英语委婉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功能与应用 103 To Obey or Rebel –A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Moment in Peking 104 论价值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马丁伊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及其悲剧 106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语
从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嘉莉妹妹》中小人物嘉莉的命运抗争与幻灭 109 中美称赞语的对比分析 110 《呼啸山庄》的哥特式传统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 112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体态语 113 顺应论视角下的电影片名翻译
Personality that Matters: 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between Elizabeth and Darcy 115 《儿子与情人》中扭曲的爱
英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及汉译策略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Auspicious Culture in the Wedding Custom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118 “哈利波特”系列与儿童心理学 11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方时间观念 120 中英姓氏差异及其原因探究 121 论爱伦坡小说中的哥特式风格
对《红字》中罗杰齐灵沃斯的新认识
The Cultivation of English Teachers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124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 125
伊丽莎白.贝内特与简.爱的婚姻观之比较 127 《红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人物名字为例 128 《洛丽塔》悲剧结局因素探析 129 英汉天气词汇的隐喻用法
中美饮食文化实体行为与非实体行为的民族差异 131 《名利场》中蓓基人物形象分析 132 广告中的熟语模因探析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134 英式英语与美式英语的词汇差异 135 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的对比 136 中美大学创业教育的比较和启示
中美新闻价值观的差异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138 On the Female Initiation Theme in Little Women 139 《红字》中女权主义意识探析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41 浅谈《鲁滨逊漂流记》中现实主义元素 142 论汉英外贸合同翻译的得体性
《二十二条军规》中关于军规的控制及反控制 144 跨国广告的在华本土化策略浅析
从伊登和盖茨比之死探析美国梦破灭的必然性
On Freudian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In Sense and Sensibility 147 从违反合作原则看电影语言的会话含义——以《最后的武士》为例 148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及翻译策略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 Bo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ism 150 A Portrait of Martin Eden as a Nietzschean 151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
152 简析美国个性化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积极影响 153 《暮色》两中译本中文化缺省重构的对比研究 154 从目的论看电影《音乐之声》中对白的汉译
155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156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 Religious Complex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57 英语学习的性别差异及相应的学习策略
158 Application of Foregrounding Theory to Translation of Simile and Metaphor 159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 160 论《野性的呼唤》中对人和自然和谐的呼唤 16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162 Some Writing Skill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NMET 163 浅谈英语科技文献汉译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64 On the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of Entertainment News Reports Viewed from the Stylistic Perspective 165 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to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66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主义” 167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168 英汉日常礼貌用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差异 169 从违反合作原则研究《生活大爆炸》 170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 171 美剧网络字幕翻译研究
172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妇女地位问题 173 解析《诺桑觉寺》中凯瑟琳的自我成长 174 美国女性地位变化浅析
175 The Impl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76 论商标翻译的原则及策略
177 论《看不见的人》黑白文化矛盾体 17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79 英语文化中的禁忌语
180 拟象性对后现代消费文化的影响
181 中西文化中女性家庭价值观之对比研究 182 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83 中英爱情谚语的隐喻研究及其翻译 184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185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186 进退维艰的女性—《儿子与情人》的女性主义分析 187 The Principles and Approaches of Brand Name Translation 188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189 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190 《老人与海》中的象征主义 191 浅析好莱坞类型电影文化
192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193 历史与个人叙事:拉什迪《午夜之子》的后殖民解读 194 从主述位理论看奥巴马就职演讲的连贯性 195 浅析中文商标词英译的原则和方法
196 从依恋理论看《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悲剧性格的形成 197 北京奥运官网英译:功能主义视角
198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Used in Different English Teaching Stages 199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200 分析《土生子》中的种族主义的恶性影响
第四篇: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隐喻含义的认知阐释
20世纪80年代,对隐喻的认知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系统论述隐喻认知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Lakoff、Johnson、Turner(1980,1987,1989)等。其中Lakoff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揭示了隐喻在人类认知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尤其是他们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1980)一书成为隐喻研究史上的重要里程碑(Taylor,1989:130)。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但在语言中,而且在思想和行为中。我们思维和行动所依据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基本上是隐喻性的”(1980:3)。他们对隐喻下了一个宽泛的定义,即“隐喻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一类事物”(1980:5)。由此可见,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感知世界、形成概念的重要手段。
Lakoff和Johnson所建立的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人们的经验和认知能力在语义理解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经验主义的语义观。他们认为,隐喻可以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Lakoff和Johnson指出,“我们的许多概念系统是由隐喻构建的”(1980:147)。这种隐喻式推理一是基于人的经验,二是基于具体到抽象域的投射,即从源域(source domain)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将一个概念域隐喻性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域之间的相互联系,而这种联系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领域里的相似联想。正是这种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投射,词汇发展了其不同的义项,产生了许多隐喻含义。如:hot一词,其本义是“感觉热的”,通过隐喻影射产生了“辣的”、“热情的”、“兴奋的”、“热门的”等含义(转引自赵艳芳,2001:120)。人类在创造新的语义范畴的同时,也发展了其自身的隐喻思维能力。Lakoff(1987)认为这种隐喻模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它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
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以具体概念为源域向其它认知域映射而获得抽象意义的认知方式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之间最本质的联系,他们特别强调认知主体(即人)在隐喻理解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它是隐喻理解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同时也忽略了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制约作用,因而无法对隐喻影射的多层含义作出选择(王寅,2001:315)。
第五篇:英语中的隐喻性谚语
英语中的隐喻性谚语
谚语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来反映深刻的道理。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闪耀着人民智慧的光芒。
隐喻性谚语指的是带有可见的或不可见的概念隐喻结构的谚语,或者是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谚语。也就是说它们包括带“A是B”结构的隐喻性谚语和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谚语。带“A是B”结构的隐喻性谚语的例子有:失败是成功之母;承诺是债务,等等。前文我们区别过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和概念隐喻的不同,谚语里也一样。带有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谚语,如:时间证明一切。这句里“证明”这个词的主语往往是“人”,句子隐含了“时间是人”之意。源域“人”使人们更易理解目标域“时间”。这句谚语的隐喻意义为:人们随着时间将看清所有的事情。
隐喻性谚语的特点有四个方面:
第一,隐喻性谚语是认识抽象概念的工具。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遇到一些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概念,事实上通过字面的表达我们很难解释和理解它们。隐喻性言语有助于我们把它们视为可比较的目标以更方便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第二,隐喻性谚语在句子层面是习惯性的表达。隐喻性谚语属于习语有固定形式。严格来说,很多谚语是不能改变它们的现存结构的,如:我们不能把“时间是金钱”说成“时间是美元”。其次隐喻性谚语是句子,它们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句子的一部分。如:我们不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意为“失败是母亲”等等。
第三,隐喻性谚语带有经历、知识、真理、智慧和説服。隐喻性谚语的生命力大部分与它们带有传授知识、告知真相、传播智慧与起到警示的功能。为了将前辈的经验与知识传与后人,人们在日常的教育与指示性活动中运用谚语。可以说除非教育与指导从人们生活中消失否则谚语不会灭亡。
第四,隐喻性谚语形式简洁、语言形象、音韵优美。隐喻性谚语源于生活被人们口头创造。进过几次的修改后,谚语常是简短而简单的,很多种语言中的修辞方式,包括隐喻、各种韵律都被运用以使谚语优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