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3: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

第一篇: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

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

内容摘要

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在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始终追求以“看得见”的方式,完成宪法赋予的伟大职责和神圣使命。笔者立足公诉视角,通过分析现状,剖析成因,提出解决“看不见的非正义”的个人思考。

关键词

正义

公诉

建议

一、“看得见的非正义”与“看不见的非正义”的现状及原因 回顾过往,社会公众“看得见的非正义”现象依然记忆犹新。现实屡屡提醒我们,在很大范围以内,公诉机关“重打击、轻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观念从未彻底摒弃,赵作海、佘祥林、浙江张氏叔侄案等一系列冤错案件的曝光,一次又一次地试探公众的法治底线,司法权威、司法公信力被不断刷新。

另一方面,“看不见的非正义”也不在少数。“看不见的非正义”是指,社会民众无法察觉的非正义部分。举例来说:

第一,一部分公诉人员滥用延期、退补程序。延长审查期限、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等程序性措施,本意是为了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防止错诉、错判,是防范冤假错案的保障性程序。然而,一部分公诉人员却无故拖延案件期限,“充分用足”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延长审查期限以及退回补充侦查期限,“两退两延”,导致案件久拖不决,严重损害了司法效率,“迟来的正义非 正义”。

第二,审查起诉阶段的讯问沦为“走过场”的现象依然存在。公诉人员在审查起诉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应该是带着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讯问,因为刑事诉讼法的立法本意,既是为了进一步查明案情,也是充分听取犯罪嫌疑人的意见,让犯罪嫌疑人充分行使自行辩护的权利,为最终做出起诉或者不起诉决定提供充分的事实依据,然而,一部分公诉人员为了所谓“提高办案效率”,简化讯问,将事先制作好讯问笔录直接交给犯罪嫌疑人阅看、签字,内容与公安侦查笔录也几乎一致,短短几分钟即完成了讯问,使审查起诉阶段的讯问沦为形式上的程序。

第三,审查证据依赖形式要件,忽视实质审查。集中反映在过于依赖言词证据,陷入“笔录”误区,即过于信赖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在审查阶段的笔录。殊不知,这些笔录均非原始证据,并非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的“原音再现”,因为上述笔录均是公安侦查人员根据相关人员的讲述,经过侦查人员大脑处理过后的信息反映,必然留下侦查人员的“思维痕迹”,因为侦查阶段的笔录不能与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之间直接画上等号。如果公诉人员审查证据时一律轻信这些笔录,不去直接当面复核,走访调查,显然违背了刑事诉讼的亲历性原则,更何况,这些笔录本身也不同程度存在不全面、不准确、不可靠的情形。

上述现象的原因,既有承办人员主观上思想松懈、纪律松弛、轻视程序价值之故,也有客观上人案矛盾、缺乏制度监督之弊。

二、“看得见的正义”无法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

“以公开促公正”,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不少民众为检察机关种种公开、公正的正义举措而鼓掌。比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观摩公诉人出庭指控犯罪,让人民群众参与“公诉人出庭评议”活动,确保庭审效果;再比如,在不起诉案件的公开听证过程中听取人民监督员的意见等等,确保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此类措施正是秉持着“以公开促公正”的执法理念,的确取得了不少成绩,有力促进了公诉工作的有序发展。然而,公开了是否意味着全面实现公正?

如果以公开的办案程序及形式来看,前面讲到的社会公众“看不见的非正义”现象当然是合法的,在法律程序上很难找出违背程序的地方,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出“程序正义”,然后,究其实质,背后“看不见”的种种能因此而具备了程序正当性了吗?

“正义不仅应当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来实现。”问题是,司法实践中,社会公众看得见的部分基本符合程序正义的要求,而社会公众看不见的部分却偏离、甚至背离程序的正当性,那么“看得见”的正义能否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些“看不见”的部分均实质上违反了法律精神和立法本意,均是对程序正义的实质破坏。

三、解决“看不见的非正义”的个人思考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仅仅做到公开是不够的。为解决上述“看不见的非正义”,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着手:

首先,更新执法观念,提升公诉干警的个人境界。公诉干警应当对法律和工作具有真兴趣,有崇高的信仰,力求完美,锲而不舍。要实现此等境界,当属不易,既需要个人的自律、自强,养成学习的习惯,也需要组织的培养。通过提升个人境界,牢固树立程序与实体并重、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的执法理念,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其次,直面人案矛盾,优化办案人员的配置。人案矛盾一直存在,全国范围内的基层公诉部门均感到人案矛盾带来的巨大办案压力。制定合理的人员配置方案,迫在眉睫。例如,从综合部门抽调具备独立办案资格的检察人员,充实到办案一线;或者,以此次司法改革为契机,提高办案检察官的人员配置比例。

最后,建立制度保障,强化内部监督。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自身的监督十分重要。设立专门的业务考评委员会,制定细化考核规则,强化日常案件考评,不仅考察诉判不一的案件,而且同样需要考察公诉承办人的基础性办案工作,并纳入个人晋升的考评范畴。

第二篇:迟来的正义非正义

正方的观点:

1.从文字概念上讲,迟来的正义若不是正义,就会陷入白马非马的逻辑错误。

2.从正义的本质上来讲,正义本身包含两个含义:1.做自己分内的事。(此点,亚里士多德,罗尔斯,苏格拉底等人均有论述)2.纠正的正义,纠正的正义包括补偿的正义和惩罚的正义,即对不义的直接惩罚,对邪恶的报复,对收到损害的补偿。从这个角度讲纠正的正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身就具有事后性和补偿性,如果不承认其为正义,则补偿和惩罚的意义就没有了.(来源于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人类最原始,最朴素的感情)。

3.从个人为权利斗争的角度看,耶林认为,权利遭受侵犯后,如果不能去抗争,无异于自贬人格,无异于精神自杀。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这个道理。“国家可以为了一平方公里的土地进行开战,如果单纯就从利益的角度来权衡的话,那是不足够的,战争所带来的生灵涂炭以及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破坏绝不是一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抵价的,但是,我们仍然会为了我们自身的主权和尊严去抵抗。” 如果追求这种斗争不是正义,其不是让法律消亡,法律的信仰也将不复存在。例如,在八年抗涨之后,我国取得了侵华战争的胜利,我们说,这场正义迟来了,但仅仅是因为我们的仗打了八年,就可以否认这是中华民族的正义之战,否认战争结果之正义呢?

反方的观点:

1.(从本句的出处讲)迟来的正义非正义为西方法谚语,“ustice delayer is

justice denied”,是从权利救济的时效角度来说的,虽然权利的补救具有事后性,救济性,但权利的恢复和补偿必须以时效作为基础。身遭迫害已是不公,若为此还要受累年诉讼之累,冤屈才得昭雪,无异于对于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一个迟到的高等入学通知对一个曾经渴望上学而又辍学的学生来说是没有现实价值了,徒添被误学子烦恼和惋惜而已。一个被错判的囚徒,面对一张恢复自由的改判通知,那种痛楚和悲怜是无言已尽的。时过境迁,受伤害的人即使得到所谓的补偿,于世亦无异。所以,“以血还血,以牙还牙”,“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表现了人们对于正义的即时需求。而非仅仅是对于同台复仇的生物情感。”

2.(从正义的本质讲)从正义的本质来看,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构成人类生活基本的条件。对方显然采用功利主义的观点:“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被安排得能够达到总计所有属于它的个人所形成的满足的最大净余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正确的组织的,”,然而,这也是现代正义观所批判的(罗尔斯),这种观点追求的观点无视弱者,追求总体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忽视了人之为人的尊严,差别和追求。按照对方观点,正义确实可以无所谓时效,因为,即时迟来,善亦弘扬,恶亦被压制。社会成本从善恶的角度看似乎并没有太大减少,但是,这种冷眼旁观的正义的伸张,却是对遭受不幸之人尊严的最大不尊重。现代社会的正义观,以罗尔斯为代表,认为,“保证公民自由的前提下,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社会制度的设计只要能给最少受惠的成员带来补偿就是正义的”,换言之,人不能成为手段,要成为被关怀的最终目的。仅仅追求事后的惩恶扬善而忘记时效,其实就是将对人的惩罚作为维护社会成本的手段,却没有对受伤害人的关怀。正义的本质中就包含了即时救济的意思,因为只有这样,受伤害的人才能有可能真正得到补偿。

3.(反驳对方第三点),换言之,在今天这个辩题下,我们讨论的不是要不要为权利斗争,要不要伸张昭雪的问题,(因为正义的要求,要求对非正义行为进行惩罚和对受伤害人的补偿),而是肯定了要对权利进行维护,一定要保护弱者的前提下,该不该及时进行保护的问题。这是一种时效性的价值追求,是一个应然问题。如果对方辩友承认,正义要及时得以伸张的话,就真正的明白了辩题的意义。对方的所有煽动性言论,都仅是在混

淆争论点,没有对其“迟来”做对于积极追求的解释,一切都是徒劳的。在抗日侵华战争的时候,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奋起反抗,从一开始就积极追求着打到侵略者,是对及时正义的积极追求,所以是正义的。只不过,战争的客观规律导致了时间的拖长。就如诉讼的用时来讲,一般是几个月到几年,是制度的设计,在本题语境下,应当是讨论诉讼制度是不是该缩短,或者对冤狱的审判该不该及时纠正的问题,而不是讨论,经过几个月的诉讼的来的权利斗争的结果是不是正义的问题。一个应然的价值追求,才是这个辩题的本质。

第三篇:高三作文讲评《看得见和看不见》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三作学案

考场作文《看得见和看不见》讲评学案

一、【考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短信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能力看不见……

这段话,引发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审题指导】

审题要仔细研读所给的材料,把握材料的内容和指向。

原材料由两句话构成:第一句话:说明“看得见”和“看不见” 的客观性。第二句话在启发我们思考“看见”和“看不见”的关系,是审题的关键,需要注意:

1.“关系很奇妙”一句,可以看出写作应着眼于“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从对比列举中,我们可以发现客观存在的具象容易看见,抽象的内在的事物虽然它们也存在着,但因其隐匿而往往遭遇“看不见”;客观的具象往往是抽象内在事物的承载,是抽象内在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两句话结合起来,可以发现出题人以事物存在的两种特性,启发我们去思考怎样去看能“看见”的——不能只看其“形”,而要透过“形”去看其“内和质”;怎样去看“看不见”的——从“看见”的出发去体味与感知“看不见”;“看见”和“看不见”的关系是什么——“看不见”的依托于“看见”的而存在,是“看不见”的外在形式,“看不见”通过“看得见”来体现。从这三个方向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写出自己的认识,都是可以的。行文中可以偏重一方,当然偏重一方的同时,不能丢弃另一方。

2.“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关系:物质的与精神的、外在的与内在的、具体的和抽象的、形式的与本质的统一。文中既要指出看得见的,又要指出看不见的。像这样的立意①只看见秦桧的奸诈,看不见岳飞的忠诚;②只看见第一名的荣耀,看不见第二名的努力与付出是不可以的,因为“看得见”“看不见” 这二者必须统一于同一个事物中。

3、“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短信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能力看不见……”可以得出“看不见的东西更重要”,精神的(如自信、勇气、毅力、爱情、爱心)远比物质的重要;内在的本质的(人格、水平)远比外在的形式的重要。也就是说“看不见”的、精神的、内在的、本质的是我们真正应该具备的或追求的。考场作文中的以下思考都是可取的:①丛飞――每个人都看见了他那灿烂的笑容和那慷慨的双手,但谁又看见了他那辛酸的泪水、他的孤独与无助?②看得见奥巴马的笑容,看不见他背后的辛酸及家庭背景。③看得见的是眼前的繁荣,看不见的是繁荣背后暗藏的危机。④只看见父母对我们的唠叨,看不见父母的爱。⑤看得见的是一个城市的高楼大厦,看不见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生存状态与幸福感。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三作学案

二、【考场例文】

看不见的爱情 高三18 李金洋

他从来没说过“我爱你”,她从来没说过“我喜欢你”。但他们的确也实实在在,打打闹闹在一起二十年了。

我曾问她:“你当时是因为爱他,才和他结婚的吗?”她说:“小屁孩,问什么爱不爱,赶快写作业去。”但我看见她一脸幸福的神色。我曾问他:“你当时是因为爱她,才和她结婚的吗?”他喊到:“老婆子,这小子找抽。”但我看见他那泛红的脸颊。

她天天抱怨:“早知道你这样,当初就不该跟你结婚,瞎眼了。”但她仍每天默默地,准时地给他洗衣,做饭。他时时不满:“早知道你这样,当初就不该跟你结婚,上当了。”但他仍每天自愿地,主动地替她揉腿,捶背。

她说她喜欢吃辣,但她每次做饭都少放辣椒,因为他不喜欢吃辣;他说他不喜欢吃辣,但他总是趁她不注意,又偷放辣椒,因为她喜欢吃辣。于是,有时候坏了一桌好菜。

姐姐抱怨姐夫每次递剪刀,都尖头朝着她,有次刺伤了她的手。但我却看见那俩人不用言语,不用眼神,每次都是将刀柄递过去。晚上有时她说:“真累,明早不想做早饭了。”他连忙反驳:“不行,你不做饭,我吃什么。”于是,俩人又乒乒乓乓地吵起来。第二天早上醒来,她发现早饭已经做好,他在看报。她什么没说,他什么也没说。

结婚十周年,他们没记住。结婚十五周年,他们也没记住。估计,结婚二十周年,他们仍记不住。

每天家里都像世界大战了一般,鸡飞狗跳。你损我一句,我还你十句。有时因为“筷子掉地上去了”,都能吵得绘声绘色。但每天晚上,仍看见他们一前一后,从不牵手,从不并排地出去散步。很温馨。

她对他说得最多的是:“老头子,你怎么这样,我当初怎么嫁你啊!瞎眼了。”他对她说的最多的是:“老婆子,下回能不能把饭做的再难吃一点。”没有“我爱你”却感觉很有爱。

最近,她沉迷于穿越小说,我问她:“老妈,你是不是想穿越啊?”她说:“是啊,我要穿越到唐朝,当王妃。“嗯,那带不带老爹啊?””“带他?那我还不如不穿了。”他忍不住了:“哼!你带我?我还不去了。”......然后,俩人又开始吵了。

突然想到一句话“生活看得见,爱情看不见”。

暴雨——精神遗产 高三(24)严琴

一场暴雨,冲刷出了无数的美与丑,它让我们看清了我们原来自以为看清的,也让我们看见了无数隐藏的东西。或许,这就是它留给我们的最强的精神遗产。

一场暴雨,一夜之间令北京城顿成泽国。机场航班延误,列车停运,无数的人被困在大厅之中;无数大街小巷被雨水浸没,交通瘫痪;几天之内,百十人死亡,几十人受伤,给北 2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三作学案

京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给无数家庭带来悲痛。

或许,暴雨并不可怕。然而,它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问题。无疑,这牵扯到一个国家的良心工程——下水道。

如今的中国,无论走到何处,都是高楼大厦,道路宽广。看吧,那冲天的大厦,那如长龙的车流,不正是中国已繁荣昌盛的迹象吗?无数的政绩工程,无数的面子建筑。先有某地为纪念**宋庆龄而强征农民土地建造的宋庆龄巨像,后有某地为传扬“自家”西游神话,而建造占地七千多亩的“大圣旅游风景名胜区”,又有地方政府强拆名人故居只为建一条商业街……无数的事实表明,中国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官员一味追求名利,有的只为附庸风雅,建设所谓的地方文化;有的则为地方的经济博弈,追求财政数字。发展,发展,再发展;向前,向前,再向前。全民高声呐喊,手举“发展”大旗,众人面红耳赤,声嘶力竭,大脑早已发了大热,辨不清我们真正需要做的是一个国家能够真正自强,能够实打实地建设我们的社会。慢点儿走,让我们的灵魂跟上吧!

北京暴雨后,网络上一位老人的话被迅速转载,引人深思。只因她那个叫郑渊洁的儿子端来客厅里的雨水为她洗脚时,她说了一句“人的大肠远比双眼皮重要”的至理哲言。是啊,一个城市的下水道好比人的大肠,通畅运行,人才能健康。一个国家的下水道也是他的良心,无论它的外表有多壮观多豪华,面临暴雨袭击时,检验的是这个城市的下水道系统,同时更加显示出这个国家、政府官员对人民的责任心,能够从实处、从根本的细节处,恪尽职守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一个国家才能真正自强,自立于世界之林!

中国,泱泱大国,何时才能不用灾难来检验国家与人民的凝聚力?何时才能不在已牺牲勇士冰冷的胸膛上强行别上一朵喜气洋洋的大红花?何时才能把安心而幸福地活着作为最高奖赏颁发给每一个人?

这,或许就是暴雨所冲刷出的真实,让我们看见了真相,思考我们前方的路究竟在何方。

小议“面子” 高三(11)班

卢跃锋

放眼世界,“面子文化”可谓中国独创。那么,什么是面子?从中国的周国平、冯骥才到欧美的新闻评论家都曾或多或少地给出见解。一言以蔽之,面子就是国人行为处事时披着的面具。那么这张表面斑斓的面具下到底是富于才干却依旧秉持的低调谦卑,还是胸无墨水故弄玄虚的金絮其外败絮其中,这就需要透过表面探其本质。

“面子”有时是必须且客观存在的,在为人处事过程中为人为己留点情面总是无可厚非,这时便可不必过分刨根问底追本溯源,这是处世之道,亦是生存在中国当今社会的生存准则。

只是,在这“面子文化”的发展中,面子背后的本质越来越多地被时人所忽略,而人们疲惫于日复一日的应付,深陷其中却又难以自拔。

这不得不让我想起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生活在当今社会,人们已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并逐渐淡化面子下的真实自我。人 3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三作学案

们习惯于挤出言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面子”的依赖而逐渐迷失本真。殊不知暗自高兴以为世故的表情被遮去的同时,连同最珍贵的自己,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也一同抹去。

由此看来,“面子”似乎与国人的生活契合地越来越紧密,但同时它却又偏离了其原有的发展轨道。那么,这种根深蒂固盘踞于国人脑中的糟粕思想由何而来?究其本源,是人们心中的不自信与虚荣心在作祟。

现今社会上存在一种怪象:头衔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在身上贴标签,在名片上印各种五花八门的头衔。纵使这偏离了内心的价值取向,却可以满足他们修饰面子在他人面前趾高气昂的虚荣心,从而达到标榜自我,掩饰本质的目的。

这便是“面子”弊端的最典型体现。这些人沉溺于浮夸的世界,在他们的意识中,全无生活与理想可言。本真的缺失已让他们无从追求,无所适从。

其实,人们大可不必生活在这种疲于应付劳于面子的近乎于慢性自杀式的生活中,放下负担解下面具,以真实的自我真诚待人处事会让人更加享受生活。所谓面子,应只让它停留在“情面”这一层次,我们所追求的本真,应是在内心的轨迹上演绎最和谐的节奏,在他人和自我心中流露出真善,而不是让虚伪的外表与随意的解读使我们沦于平庸。

正如有句话所说;“世界上有许多东西看得见,也有许多东西看不见。”看得见的“面子”已无须我们去错彩镂金,真正需要我们填补的是看不见的价值取向的空白,并以此来提纯生命的本真,凝炼人生的大智慧。

唯有葵花向日倾 高三(4)何萱

第一次在司马光的《客中初夏》时读到这个句子时,便对它一见钟情。

试想在一个晦涩的下午,一个不经意的回眸,看到的是身后大片大片的向日葵,金晃晃的颜色让你眼角睫毛上的阳光都生动起来,心内该是多么的欢欣、多么的鼓舞啊。

我并不是多么地喜欢葵花,我从未收集过关于葵花的故事。也从未买过一束葵花,我甚至连葵花的花语是什么都不知道。可是光凭一句诗,我却似乎已经看到了葵花田,似乎已经触摸到了葵花柔软的花瓣,似乎已经喜爱了它许多年。

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去寻找一次葵花田,去寻找一次真正的梦境。高三的生活总是忙碌而单调,我只好在一个月考过后空闲的下午去寻找梦想的东西。我着自行车迎风飞翔,微风送来田野的清香,转过一个个山坡,眼前似有金黄色掠过……

眼前是一大片葵花田,每一枝葵花都张着饱满的脸庞朝着太阳,挺直的身躯柔韧而又坚定,翠绿色的叶子在光芒的照耀下都泛着一层金光,给人温暖而又生机勃勃的印象。我欣赏着沐浴阳光的向日葵,感受到的是一种镇定人心的力量。不由想起了凡高《向日葵》,虽是一束插在瓶里的向日葵,但是同样地富有生气,明黄的色彩充斥整个画面,笔触柔韧而富有张力。

我突然明白我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向日葵了,因为我看见的不仅仅是这朝向太阳的姿态,4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三作学案

看见的更是它代表的那种催人向上的精神力量。也正因为这种内在的精神,才让葵花显得更为美丽和青春。

我有时想到在高三这条崎岖不平的小路上,是深深的寂寞,浓重的忧愁掩埋了美好时光,也有许多人因为这些而放弃了高考。可是他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的阴霾,不知阳光就在乌云的后面。我们何不在心内种一片向日葵,让金色的花朵冲破天空,让阳光从切割面投下它的光芒呢?

再看向那一片向日葵,它们依旧在风中坚守,可是我看到的已不仅仅是它们表面的美丽了,我看到的更是它们内心永远要朝着太阳的决心。只要你愿意看见,你就一定能看出它们所代表的最美好的含义。

唯有葵花向日倾。

春来草自青 高三(1)班

陈昌媛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一线山水,两岸猿声固然清妙,但倘若执于表里山河,便不是痴,是愚了。所谓天地气象,所谓大道之行,都须于所见中看到所不见,此方智者之道。

菩提一叶,于空飘旋,唯伽叶拈花自得,取获真意,何哉?天地苍茫,神魔颠倒,唯庄周晓梦自失,与蝶共舞,何哉?物阜民丰,八股大厥,唯李贽等人高擎“反君主专制,倡男女平等”大旗,何哉?

世间万物,除具象茂,亦有抽象之物于空游走,时而抽芽发萌。凡人常迷失于大千繁华,动否辄索财、索信、讨文凭,却不知一笔嫁妆代替不了七夕鹊桥,一纸娟秀小楷亦难以传达满载的思念,一张薄薄的文凭更不可等价于莘莘学子十年寒窗,囊萤凿壁的磨剑岁月。往往所见之物只是冰山一角,可也往往,我们见到的也只是所见之物。

棋者走车移炮,挺卒保帅,手指轻弹的一刻,观棋者不过见一步之距,可高手却可于此望眺千千玄机;兵者拉军下寨,攻营保垒,沉吟点头的一刻,后来者也不过见一施之行,可老将却可于此发觉隐密陷阱。绿意葳蕤,青碧漫石,遥看似绿而非绿,这样的预示,这样的所见,也唯智者先哲可一把扯下她的面纱,向举世宣告:“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草绿了。这道理连黄口小儿都可咿咿吟说。但草绿了,谁又知道春天来了呢?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夕,国王听到宫殿外的喧嚣,惊奇地问:“怎么回事?”仆人答道:“陛下,不是失火,是革命。”甲午战前,日军虎视眈眈,慈禧等人却仍大办寿宴,更有朝中顽固派笑言:“一蕞尔小邦,何足惧尔!”终黄海上艘艘军舰残骸。那淋漓的鲜血挥起手掌,给了沉睡的王朝一个耳光,喝道:“醒来吧。”

所见者,人皆能见。而隐于表象之后的,才值得人们真正的关注。惟以智慧,惟凭经验,惟靠警觉,才可跳脱一世混沌,才可敲响人生洪钟。仓央嘉措道,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那么,我们又何必坐而论道,干等岁蚀?

草青了,你可曾见,春来了?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

高三作学案

润物细无声 高三(1)班

许雪菲

水泊船,船泊岸,岸泊在宁静里,宁静里挂满了阳光。

湘西的白日里,石头喷出泥土的芬芳,茂盛的虎耳草娉娉婷婷地立在远方,翠翠坐在渡头,忽而眸子如星点耀人,忽而沉郁得低下头去,不消说,一切只为那个人,或者永不回来,或者明天回来!

沈从文笔下的美是有夹层的沉郁厚重,有面上的露骨与热闹,也有内在的含蓄与沉稳。在我看来,美的本质便该是如此,重视看得见的面,更追求看不见的质,最高境界便是像早春夜雨,润物细无声。

美需要重视看得见的面,只因美太过抽象,它需要找到合适的寄主,将内涵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这寄主不用多么庞大厚重,有时只需一封信、一首歌、一幅画便可传达生活中的美。浪漫,曾是中国人的天性,寻美,曾是中国人的本能。在寻美惯性的驱使下,中国人开发出了小说、书法、戏剧等多种艺术形成承载和传达美。

无论是多么新颖瑰丽的载体,最终都须服务于美的质:促使人心求真向善,形成美与美的良性循环。曾经的古人探求过润物细无声的美学境界:《诗三百》中没有一处是“我爱你”,又句句都是情谊满满的思恋;《春秋》记述人事笔法曲折意含褒贬,言之微精余味悠长。这一切的一切,无不表明抛掉形式的束缚润滑油物细无声的美感更震撼人心,更含蓄蕴藉。

进入新媒体时代后,国人对于美的追求渐渐变异,偏离了美的初心。正如鲁迅先生所感慨的那样,“凡诸事物,无不质化。“美上之感情漓,明敏之思想失。””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美的面子,而不是里子。殊不知,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太急切太功利,离得太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于是逐渐变冷变硬的不仅是那盏充满禅意的香炉,还有纷繁的人心。

美是看得见的,苏轼的高烛可以照亮“美”的红妆,王维的鱼竿可以感受“美”的跳动;美又是看不见的,它就像那场早春催花发促草萌的夜雨,润物细无声,让人心变得洁白柔软,纤尘不染。

第四篇:看得见与看不见的自荐

看得见与看不见的自荐,关键词是自荐,近两年,我所在的船厂求贤若渴。年前,我们去几家院校招聘人才,抱回如砖头厚的一摞自荐书。

粗粗看完第一遍,感觉真是后生可畏啊,应聘者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特长生:演讲、表演、绘画、摄影、下棋、体育,最不济的也会在特长栏里标上“写作”;几乎个个是优秀人才,“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奖学金获得者”让人眼花缭乱;人人都有微机

证、英语证;看照片吗,虽不都是俊男美女,个个也精神抖擞。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自荐学生似乎对我公司非常了解,并且戴上了高纸帽:“我一直比较关注贵公司的发展,对贵公司先进的管理体系、完善的用人机制、辉煌的业绩深感佩服”;“在业绩方面深知贵单位的发展前景和在社会上的良好信誉……”

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几乎是如出一辙,“做事沉着、稳重,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对任何工作都会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去面对。”如果说看了第一份,对学生的自我鉴定会产生好感,看完了非常雷同的自荐书就让人晕晕乎乎了。

老主任看了半天,疑惑地问我,“他们到底是初中考的中专还是高中考的中专?学了几年?实习过什么专业?技能如何?”翻了半天简历,我也找不出明显的答案。

一番笔试面试后,我们按规定对进厂实习的学生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厂长实事求是地向学生介绍船厂概况,“船厂像很多国有企业一样,前几年经济效益不是很好。去年大胆地进行了企业改革,对修船设施进行了投资,企业发展有了后劲。”而后,厂长又开门见山:“这几天我在想,你们来到船厂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个人是否有发展前景?进厂能干什么?”厂长还特意邀请了几位当年从一线摸爬滚打走到领导岗位的技术人才,意味深长地说,“这几位在座的今天有可能就是你们的明天。但在这之前,你们要虚心地向师傅学习做一名合格的工人,也许师傅的文凭不高,但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正是你们所欠缺的。”

我注意到个别学生的表情,从一进厂的激动慢慢地演变为失望,最后变为犹豫不决,虽然他们在自荐书无比坚定地表态,“我具有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正直善良、质朴的优秀品质”。

我不禁担心:自荐书上富丽堂皇的修饰语,看得让人无所适从,那看不见的自荐,又有几人能过关呢?

第五篇:《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要正义,更要看得见

——读《看得见的正义》有感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级材料二班 燕森博 1517020212

近期,全国人民关心的“于欢案”终于二审判决出来了,二审判决于欢有期徒刑5年,在判决书中,要谈到了种种与“正当防卫”这个关键词的界定。我认为,此次案件的意义已经大于其本身,舆论的各种观点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以说,“于欢案”为我们普通公民也上了一堂生动的的法治课。然而在我国,法律普及程度显然还没有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有时候我们只根据自己的臆断去判定一个案件是否“伸张正义”。我从先锋书店购买的这本《看得见的正义》这本书,讲述了最基本的法律上的常识以及在法律判决时的一些基本原则问题。我想这也是我们国家在走社会主义道路上公民必须了解的一些知识。

首先解释一下何谓“看得见的正义”质上就是指裁判过程(相对于裁判结果而言)的公平,法律程序(相对于实体结论而言)的正义。作为人类法律制度的基本价值,正义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也就是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实体正义主要体现在实体法之中,贯彻于司法裁判的结论上,构成一种对法官的实体性道德限制。而从静态的角度来看,实体正义具有一系列明确的价值标准,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制定颁布的法律法规。刑法学者所提出的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对相似案件给予相同处理等法律原则,大体上可以视为实体正义的主要内容。但是,如果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实体正义在一个个具体的案件中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于几乎所有案件在事实和情节上都不完全相同,所涉及的法律问题也互有差异,而案件在裁判结论形成之前,多多少少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要想给所有案件的裁判活动确定一个统一适用的公正标准,确实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现实的。

尽管如此,人类法律价值中海油一些内容与裁判的结果没有直接的关系,它们体现于法律程序的设计以及司法裁判过程中,具有明确、具体且可操作的判断标准,属于“看得见的正义“。如果说一个案件最终裁判得是否公正,往往只有当事者自己心知肚明的话,那么一个案件的裁判过程是否符合公正的标准,有无明显的不公之处,则不仅能为当事者所感知,而且还能为一般社会公众所判断。甚至在大多数情况下,普通公众进行的价值评价主要是通过观察法律实施的过程来进行的。很明显,这种“看得见的正义”也就是程序正义。

程序正义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感念,将程序正义视为“看得见的正义”,其实是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这源于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Justice must not only be done,but must be seen to be done.(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在我的理解范围内,我认为这局格言是在说,案件不仅要判得正确、公平,符合实体法的规定和精神,而且还应当使人感受到判决过程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换句话说,司法机构对一个案件的判决,即使非常公正、合法,也还是不够的。要使裁判结论得到人们的认可名裁判者必须确保判决过程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在我没读这本书前,我认为这样的过程是繁琐的,是没有必要的,但是随着书中举出的例子来看,我逐渐意识到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在中国当代的国情下,我们习惯于用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来判断一个事件表面上谁对谁错,在大多数情况下这都可以暂且认为是合理的。但是,但凡由于我们的案件的认知有限,或者囿于其他的原因使我们对案件产生了一定的误解,那么错判案和冤案就会随之而来。截止今年6月份,就我个人看到过的关于因为冤案就高达10起,清白的人白白坐牢10年20年的例子比比皆是,这只是目前被媒体报道出来的而已。然而在欧美所执行的程序正义,给嫌疑犯充分为自己辩护的机会。“我可以不认可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说话的权利。”这样的制度下就让嫌疑犯在被执行判决时可以做到心服口服,让判案和冤案的几率大大降低。宁可放过一百,也不错判一个。这样的思想确实令我耳目一新。

实际上,美国法官对法律程序的“极端强调”,源于英美普通法的法律传统。程序正义作为一种观念,早在13世纪就出现在英国普通法之中,并在美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程序正义观念的经典表述在英国家就是“自然正义”,而在美国则是“正当法律程序”。英国法律制度在其发展的较早时期就有注重法律程序的传统,人们相信“程序先于权利”。一方面与英国法官长期形成的遵循先例的传统有关,使得法律程序——即法官的裁判过程具有形成和发展实体法原则和规则的功能,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英国人运用法律程序对政府权力加以制约的思想。而注重法律程序的最集中体现则是对自然正义原则的严格遵守。

在美国学者看来,正当法律程序体现了正义的基本要求,而程序性正当程序更是体现了程序正义的基本观念。显然,在英美人的观念中,在对一个人的生命、财产、自由等各种实体性权益加以剥夺之前,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必须遵守基本的法律程序。在这里,仅仅存在一种法律程序是远远不够的。这种程序还必须符合一系列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正如同一个人必须遵守道德规范才能成为一个“好人”一样,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也必须具备最低限度的道德性,才能成为“好”的制度和程序。人类历史上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专制主义政权,如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日本军国主义等,一般都建立了大体上还算完备的司法制度和法律程序。但我们都知道,这些所谓的司法制度和法律程序并不具备最基本的道德标准,不符合人类普遍的公平、正义观念。换句话说,不符合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的法律程序,即使非常完备、有效和实用,也不具备道德上的正当性。应当说,英美人所信奉的“自然正义”、“正当法律程序”等程序正义观念,即使在其他社会中也具有普遍的意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社会中都要按照整齐划一的程序正义标准,建立相同的程序模式。事实上就像书中美国学者所说那样:“正当程序是一个灵活的概念……对正当程序的要求是绝对的,但它的适用却不是。”

对于中国人而言,问题的关键并不是针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西方国家的法律程序加以模仿、移植,而应当是理解并坚持一种程序道德性的观念,培养一种按照正义要求设计法律程序的法律文化。如果这样,那我们我们建立的所有涉及到剥夺个人财产、自由甚至生命的法律决定过程,就会逐渐贯彻自然正义、正当程序和程序正式和价值要求,并符合中国人与生俱来的公平、正义的观念,从而使法律制度甚至统治秩序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和尊重。

我们现在的社会还是存在着明显的“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在任何一种司法裁判过程中,无论是法官、双方还是普通公众。所关注的往往是裁判的结果,类似于“于欢案”的二审结果,而不太重视司法裁判的过程、步骤和方式。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司法官员出于效率、便利等实用的考虑,还会故意地通过牺牲程序来保证某种预期的结果。不过这种“重实体,轻程序”终究是一个表象。中国人其实在其他一些场合并不忽略程序,甚至还将程序问题提到令人困惑不解的地步。例如:向政府部门申请营业执照,向某一机构申请许可证……这时人们往往要经历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联想到司法官员在诉讼中经常迫不及待地作出结论的情况,这里的程序为什么会受到如此不正常的重视呢?

显然,司法制度中的“重实体、轻程序”也罢,行政管理中的“重手续”也罢,实质上不过是“重权力,轻权利”的表现形式。具体到诉讼领域,这种对国家权利的畸形重视以及对个人权利的极度轻视,显示出这个国家还是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在此情况下,重视手续和轻视程序所造成的后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使处于弱势地位的人都不具有基本的人的尊严,而把人当做程一种手段。

作为看得见的正义,程序正义所提出的最终要求就是代表国家行驶公权力的官员或者机构,在作出使一个人的权益直接受到有利或者不利影响的决定之前,必须给予这个人以参与决定制作过程的机会,做到不偏不倚,并确保参与者拥有平等的参与机会和参与能力。与此同时,决定者在作出限制或者剥夺个人权益的决定时,还必须及其慎重,内心具有并向外部表达出充足的理由,以便能尽量说服受到不利对待的一方。

或许,人们永远不可能将程序正义的内容到达很深的地步,但无论如何,程序的不公正和非正义都是有着确定标准的。那就是使人仅仅成为手段或者工具,而不成为目的。只要人们受到这样的对待,非正义也就发生了,错判案和冤案也就发生了,法律制度和法律程序的道德正当性也就会引起人们的质疑,而这也是《看得见的正义》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下载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勿让“看得见的正义”掩盖“看不见的非正义”[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看得见的正义”专题开栏语

    “看得见的正义”专题开栏语 2013年09月05日 09:17:04 来源:新华网 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人民检察干警心系人民群众。 目前,全国有三千多个基层检察院,二十多万名检察干警......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小编整理]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 陈瑞华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一般说来,正义和非正义是人们评价法律制度正当与否的两个对立的价值标准。但是,相对于过于理性、抽象、含混的正义标准而言,非正......

    看得见的正义-审前社会调查

    看得见的正义 ---关于审前社会调查的调查报告 随着时代的发展,刑罚的功能越来越凸显社会压力,伴随人权保障的重视程度,我国刑法对缓刑问题做出明确规定,不仅减轻监狱等刑罚执行......

    读《正义的诉求》有感:迟来的正义非正义(精选五篇)

    迟来的正义非正义----读《正义的诉求》有感应用法律系教师:丁芳《正义的诉求:美国辛普森案和中国杜培武案的比较》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达人/ 曾粤兴。该书是一......

    让群众看得见先进

    保持先进,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对人民群众的承诺。古人云:听其言,观其行。先进不先进,百姓不光要看党员说得怎么样,更看重党员做得怎样、干得如何。让身边群众看得见先进,要求我们扎扎......

    看得见的正义之第四种司法裁判形态

    看得见的正义之第四种司法裁判形态 根据中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96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

    破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合集五篇]

    破解“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难题 郑州 种好网格责任田 编者按:昨日,《人民日报》头版头题刊登消息“郑州 种好网格责任田”,并在6版刊发4000多字的长篇通讯“......

    思修课结课论文-《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看得见的正义》读后感 前言:作为一部学术著作——尽管作者一再声明这是一本随笔集、“富有趣味的小册子”,然而各种旁征博引和精彩的论述都使得阅读《看得见的正义》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