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心理现象

时间:2019-05-14 13:0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典型的心理现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典型的心理现象》。

第一篇:典型的心理现象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4、帕金森定律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写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书。他在书中阐述了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第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第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最适宜。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则高高在上发号施令,他们不会对自己的权利构成威胁。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就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9、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习惯上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他对一尊少女塑像产生爱慕之情,他的热望最终使这尊雕像变为一个真人,两人相爱结合)。

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会抱有较高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常常以积极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以及对待自己的行为,学生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诱发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激情,这些学生常常会取得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师忽视、歧视的学生,久而久之会从教师的言谈、举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师的“偏心”,也会以消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自己的学习,不理会或拒绝听从老师的要求;这些学生常常会一天天变坏,最后沦为社会的不良分子。尽管有些例外,但大趋势却是如此,同时这也给教师敲响了警钟。

10、虚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我们通常都会相信,我们的爱好与大多数人是一样的。如果你喜欢玩电脑游戏,那么就有可能高估喜欢电脑游戏的人数。你也通常会高估给自己喜欢的同学投票的人数,高估自己在群体中的威信与领导能力等等。你的这种高估与你的行为及态度有相同特点的人数的倾向性就叫做“虚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会影响你的这种虚假同感偏差强度:(1)当外部的归因强于内部归因时;(2)当前的行为或事件对某人非常重要时;(3)当你对自己的观点非常确定或坚信时;

(4)当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学习受到某种威胁时;(5)当涉及到某种积极的品质或个性时;(6)当你将其他人看成与自己是相似时。

第二篇:社交心理现象

有趣的社交心理学现象

1、关系越好的,往往是最爱损你的和他们说话时,你总是能自动屏蔽那些不爱听的。你的毛病他们永远比你更清楚。碰到你以前喜欢过的人,他们总是特别激动地喊你快看快看。有了小秘密,总是第一个想跟他们分享。其实最关心你的,永远是那个最爱打击你的。

2、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发生

口袋装着刚买的手机,在公车上生怕被盗,每隔一段时间就去查看手机是否还在。这一举动引起了小偷的注意,最终手机被偷走。就因为害怕发生,所以会非常在意,注意力越集中,就越容易犯错误。这就是着名的墨菲定理。

3、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

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4、炫耀源于内心的不自信

心理学上认为,“爱向别人炫”是一种内心需要被关注被肯定的表现,很可能是因为某种东西自己不常有,一旦拥有,希望藉以外界的羡慕来建立自信。不向别人晒自己的幸福会憋死你么?如果会,好问问为什么。记住:生活不是演戏,自己精彩就好!

5、女人爱叨叨

心理学研究显示:男人一天平均说2000个词(远古时男人狩猎养成的习惯),女人一天要说7000个词(远古时女人采摘蔬果养成的习惯)。工作一天回家,老公的那2000个词在公司就用完了,回到家就想着休息休息;而老婆还有5000个词没说呢,回到家总要把一天的词说完才能睡吧!然后很多杯具就这样产生了!

6、悲伤时的眼泪含有害物质,强忍等同自杀

人悲伤时掉出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健康不利。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哭吧哭吧,不是罪!

7、回复短信的速度

一个人喜欢你的程度,和他回你短信消息的速度,一般成正比。如果你的另一半回你消息越来越慢,恭喜你你基本已经被取代了,准确率超高!

8、你怕麻烦别人吗?

其实这并不好!相比那些被你帮助过的人,那些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会更愿意再帮你一次。换句话说——让别人喜欢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帮助他们,而是让他们来帮助你。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好感,主动开口是没坏处的。

9、改变心态

把你所有的不幸总结成一句话,然后问问自己:“3年后,这对你还重要吗?”

10、管理心理学

一个值8000元的人,就别讨价还价只愿付他7500元。即使省下了500块,实际上却凉了他的心,一有更好的机会,人家拔脚就走。相反,痛痛快快付他10000元,他会拿出两倍的能耐为你卖命干。记住,宁可花两个人的钱去招一个好人,也不要用一个人的钱去招两个差人。

11、食指长文科好,无名指长数学好

英国巴斯大学量度过七十五名七岁小童的右手手指长度,发现“手指比例”无名指较长的小童,数学成绩较好。食指较长的小童,英文成绩较出色。同样计算方法亦可用在成年男女上,成年女性“手指比例”通常是一,即食指及无名指长度相等,成年男性则多是无名指较长。

12、关于哭泣

88.8%人哭后情绪能得到改善,只有8.4%的人哭后感觉更糟;70%的人哭泣时不会躲着他人;77%的哭泣是在家里发生的;什么时间比较容易哭泣?39%的哭泣发生在晚上,下午6点到晚上8点,是最容易掉眼泪的时间。

13、逆反心理

心理学家费尼·贝克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男洗手间里挂上禁止涂鸦的牌子。其中一块警告:“严禁胡乱涂写”。另一块以相对柔和的语气声明:“请不要胡乱涂写”。然后调查挂牌子的洗手间里被涂写的数量。结果挂“严禁胡乱涂写”牌子的洗手间,被涂写的情况更加严重。

14、如何认识你自己

人一定要想清3个问题: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要什么,第三你能放弃什么。对于多数人而言:有什么,很容易评价自己的现状;要什么,内心也有明确的想法;最难的是,不知道或不敢放弃什么——这点恰能决定你想要的东西能否真正实现,没有人可以不放弃就得到一切。

15、撒谎的孩子有出息

国外研究发现,50%三岁孩童会说谎,四岁会骗人的占90%,12岁的儿童几乎都会撒谎。孩子撒谎,其实是认知发展的标志。认知功能发展越健全的孩子,说谎技巧就越高明,因为他们有办法圆谎。孩子撒谎有可能是早慧的体现,这些人,成大以后更可能成为领袖人

物。

16、将快乐传递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显示:快乐情绪的影响,可远达三层外的人际关系。认识快乐的人,会让你变快乐的几率增加15.3%,认识有快乐朋友的朋友,增加9.8%。

17、怀疑自己答错了,改不改答案?

做完答卷,检查的时候发现两个答案不知道选哪个,这时候该不该改答案?调查显示:55%的人认为改答案会损害成绩,只有15.5%认为会改善;但实际的情况是:58%把答案改对了,只有20%把对改错了,还有22%把错的改错了。因此,下碰到这种情况:改!

18、这样的心理调节你做的到吗?

①把看不顺的人看顺;②把看不起的人看起;③把不想做的事做好;④把想不通的事想通;⑤把快骂出的话收回;⑥把咽不下气的咽下;⑦把想放纵的心收住。其实你不需每时每刻这样做,但这样多做几回,你就会:①情商高了;②职位升了;③工资涨了;④朋友多了。

19、贝勃规律

原本1块的报纸变成了10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相比较而言,原本5000元的电脑涨了50元,你一定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贝勃规律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

20、其实人生只有900个月!

事实上,你可以画一个30×30的表格,一张A4纸就够了。每过一个月,就在一个格子里打钩。你全部的人生就在这张纸上。你会因此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你的人生将是如何度过的?

21、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心理学上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之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离开你。胡闹有时候是一种依赖。

第三篇:社会心理现象

摘要:“杜甫很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可以从许多领域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围绕社会心理学框架,对“杜甫很忙”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试图得出这一现象的社会心理原因。

问题的提出:为何要恶搞杜甫?

关键词:社会心理、杜甫很忙、恶搞原因、教育机制

角度一分析:“杜甫很忙”与学生无处安放的精力与想像

今年恰逢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近日,杜甫突然在网络爆红,关于他的涂鸦图片在微博上疯转,俨然成了微博红人。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被一些网友戏称为“杜甫很忙”。记者了解到,教科书上被网友“发挥”的还不止杜甫,李白、辛弃疾及一些外国名人画像都曾被上课不专心的学生拿来涂涂,所以“杜甫很忙”后,还有网友上传了“李白不服气了”等系列。对此,杜甫草堂宣传人员称,因为对象是杜甫,网友创作时也要考虑杜甫的身份地位,尊重传统文化,有些创作不雅。窃以为,这样的恶搞虽然有些不雅,如杜甫抱着个美少女的“创作”,可能就会刺激有些思想较传统的人的神经,但总的说来,还是无伤大雅,应该看开点,这有些像调皮的孙子、孙女扯了把爷爷的胡子,爷爷倒更乐呵呢。

与其说是网友恶搞,倒不如说是网友凑热闹把这一现象放大,让杜甫等名人更“忙”罢了,真正的始作俑者,还是那些上课不专心的学生,他们是最早对名人画像“再创作”者,因此,这一现象的背后,我们更应关注的是,学生们那无处安放的精力与想像。

给课本上的名人“化妆、整容”,应该是有着不短的历史,总之不会是近年来的事情,一直以来,给女名人添把胡子,给人加个海盗眼罩,画道很酷的伤疤,或帮人缝几针„„都不是什么新鲜事,并且还有像此次这样的“深度”创作,如让杜甫手扛机枪、骑驴骑猪骑自行车、开坦克开飞机、穿校服、泪流满面、变身卡通人物等等也不少。

这固然可说他们不专心,但也说明课堂内容没能吸引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更可说,学生们旺盛的精力和丰富的想像力无处宣泄,毕竟仅是这样的涂鸦,很难说他们的精力和想像力得到应有的发挥和发展。除了个别极具天赋的人将来能有作为的话,这样的涂鸦难以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尽管再小的涂鸦,也是心灵和想像的释放。

一般的成年人,尤其是步入社会后的成人,且不说没有心思搞这些“创作”,即便有心思,除非一些从事设计等本身就需要想像的专业人才,其它人恐怕难有类似“作品”问世。这也反过来也说明,我们其实并非没有想像力,我们的想像力其实是在慢慢的被扼杀了,这一被扼杀的过程,一大部分其实就是我们的教育过程。这也不新鲜,应试教育扼杀想像,难以出另类的人才,甚至连适合社会的一般人才也难以批量生产,早已为人们所诟病。

一边是学生们的精力难有合适的作为之处、想像力被逐步消解,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没有因材施教,没有让不同的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在大的层面,是教育质量的不如人意。而另一面则是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缺乏,科技实力不如人,在不少领域都落于人后。

诚如爱因斯坦所说,没有想像就没有创造。而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杜甫很忙”所指向的,还是我们的教育机制。

角度二分析:恶搞杜甫或许只为释放学习压力

恶搞杜甫的涂鸦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反响,遭致杜甫草堂的强烈不满,除了与今年恰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有关外,还因为此类恶搞并不像很多成年人在学生时代给书上的人物戴副眼镜或加撮胡子那么简单,而是玩起了“穿越”,恶搞得过分了。譬如那幅杜甫怀抱一美女的涂鸦之作确有亵渎诗圣之嫌,看了令人不爽。

但在浏览了多幅学生的涂鸦之作后,我发现了一个比亵渎诗圣更值得关注的节点,即这些恶搞都集中在教材所选的杜甫七律代表作《登高》所附的插图上。2 画家蒋兆和创作的这幅《杜甫像》非常传神:杜甫侧坐在石头上,迎风略抬头,面带沧桑,与诗中传达的深广忧愤、忧国忧民的主旨意境十分匹配。

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直观地看待这组诗画配,读者当会被其中传达的荒寒、孤愁但仍怀抱一腔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感动,而且教师在教学此诗时,也会将教学重点落实在这点上,但可悲的是,学生对此无动于衷,不但无法感受诗中悲苦落寞的意境,反而从中收获了一份快感。此种反差说明了什么?

排除这种解释:高中生涉世未深,未能具备体察老杜沉郁顿挫、忧愤深广的诗风的生活经历和感情基础,我的解释是,现今中学生的心灵早已被应试教育折磨得迟钝、麻木,失去感受人间苦难的能力了。

具体而言,学生恶搞杜甫基于两种心理:一是释放压力。他们在穷尽想象恶搞杜甫的过程中,无疑能体会到一种精神放松和愉悦,这有助于减轻和释放应试教育带来的精神压力。二是发泄对杜甫的不满。我查过课文练习和教案,都有背诵全诗的要求。如杜甫、李白、鲁迅等“特别忙”,因为他们的诗文均是考试课文,不但出现频率高,而且都要求“全文背诵”,让学生恨得“咬牙切齿”。这不,为了“发泄”多年背书的“怨恨”,同学们毫不手软地给杜甫画了一个考试“死当”(不及格),并附送诗两句“考前全没背,暑假来相会”。

必须指出,学生们恨杜甫只是表象,他们真正痛恨的是机械的授课模式和死记硬背的功利教育。当学生们尚未摆正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朗诵体会《登高》此类经典作品之前,老师就将考试要求布置给学生,将一篇美文当做敲门砖传递给学生,学生哪能不犯恶呢?问题是,根据教学大纲和现行的考试要求,老师不能不这样做:将所有入选的重点课文作为试题例子来教。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感受文本的能力,心灵变得越来越粗糙和麻木,不但无法体会文本的美感,甚至会从《登高》这样抒写大悲痛的诗文中读出喜感,这真是教育的悲哀。

从中,我再次确认一点:一切向分数看的功利教育再不能继续下去了,当务之急是改革应试教育体制,增设公民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从培养学生正常感知人间苦难和喜乐的人文情怀入手,引导他们去关注现实、体察民瘼,做一个心系苍生的现代公民。回顾“杜甫很忙”这一社会现象,重新审视人们的心理状态,总会让我们思绪万千。尽管只是学生的一种娱乐方式,但是它反映出的是我们学生当下的一种心理状态,同时也指出了我们当下教育制度存在的一些缺陷。

第四篇:1_2591291_单亲家庭的子女存在四种典型的心理现象

单亲家庭的子女存在四种典型的心理现

单亲家庭的子女存在四种典型的心理现象

单亲家庭的学生或因享受不到充分的家庭温暖,或因社会的某种偏见,或因其家庭的经济原因以及其它因素,往往会表现出下面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现象及行为特征:

自卑型

父母是孩子们心目中的骄傲,特别是父亲,在幼小的男孩心中,是百事通,是万能者,是世上最了不起的人。孩子们在一起都会夸自己的父亲如何有知识、如何有力气,甚至如何有钱。处在一个没有父亲或母亲在家庭里,孩子就自然没有这份优越感,也由于世俗的偏见,认为离婚总是不光彩的事,单亲孩子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如果小孩子们在闹别扭的时候,此时会更觉得自己是如此势单力薄。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在想,我要有父母在身边,我才比你强呢!

这类自卑感强的学生表现为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他们填表则隐瞒家庭情况,经济有困难不会申请补助。这类学生有的原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有的甚至一度争硬气要改变环境,但又由于自卑,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协调发展。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孤独型

单亲孩子,特别是随父亲或住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由于父亲的粗心或与继父母之间的隔阂,他们的亲情交流受到限制,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是多余的人,自然而然就产生孤独感,行为上表现出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活动。舍予同学,小时聪明灵活,读小学时父母闹别扭,延续有五六年,在这几年中,好心的邻居总是把舍予带到自家与孩子一道完成作业,久而久之,舍予同学与双亲之间拉开了距离,失去了家庭对他的正面引导,而在同学家里做作业又有寄人篱下之感,性格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直到高中,父母虽然合好如初,然而在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难以抚平,负面影响明显,上课从不发言,想说而忸怩作态,初中时看过不少不健康的图书、画片,玩过黄色电游,并且临摹,由于家长没有及时正确引导,上了高中还在受到这些影响,不时对同学有下流的小动作,学习成绩不能上升,不热心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渺茫型

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家庭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能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甚至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没有及时培育这朵花,导致没有结出甜美的果。生活丰富多彩,但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美好的家庭熏陶的孩子,应去追求什么,选择什么,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或者有的压根儿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独尊型

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便于管得太严,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事事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有的学生不但不叫继父母,就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叫。这类学生行为上表现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逆反型

单亲学生有的因为父母离异觉得不光彩。因而也受到同学的歧视,慢慢对父母,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有的因为家里突然增加了第三者,言行受到约束,如果继父母对自己存在偏心时,则会产生更大的逆反心理。有时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以此来报复。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婚姻与家庭心理学 单亲家庭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不完全由家庭产生,但父母离异,放松管教而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决不可低估,老师、家长和社会应对这些感情特困户重点扶贫,采取有效方法,对症下药,使他们早日走出困境。

来源:中科院心理所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第五篇:第三节 心理现象及教学

第三章 心理现象与教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科学。

第一节 感知觉与教学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述(P23)

(一)感觉和知觉的概念

联系与区别

(二)感觉的意义

1.感觉是人的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

2.感觉是各种高级、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觉和知觉,外部刺激就不可能进入人脑,人也不可能产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

3.感觉是维持和调节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因素。

(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感觉的种类 知觉的种类

内部感觉

 运动感觉:又称动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语言动觉。平衡感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

 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是对机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脏器壁上。

物体知觉之空间知觉

 对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获得的知觉,即空间知觉。个体生活在三维空间内,在一切活动中,必须随时随地对远近、高低、方向做适当的判断,否则就难免发生困难甚至遭遇危险。

 空间知觉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深度知觉(立体知觉,如明暗,直线透视,重叠)、方位知觉等,在人的后天实践中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时间知觉

 时间知觉(time perception),也称时间感(time sense),指在不使用任何计时工具的情况下,个人对时间的长短、快慢等变化的感受与判断。

 获得时间知觉的线索可以来自外部,如太阳的升落、月亮的圆缺、昼夜的更替;也可以来自内部,体自身的呼吸、脉搏、消化以及生物节律等。

 和情绪状态有关。

运动知觉

 运动知觉(motion perception)是人对空间物体运动特性的知觉。它依赖于对象运行的速度、距离以及观察者本身所处的状态。

 要观察某物体的运动速度,就要与另一物体相比较。被比较的物体就是运动知觉的参考系统。一般规律是,人们倾向把较大的客体当作静止背景,较小的客体在其中运动。

 相对移动(relative motion),是指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其本身并未移动,只因我们自己身体在移动,反而觉得物体在移动。如移动的火车。

错觉

 错觉是比较普遍的,由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所构成的知觉经验,都会有错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会感受到错觉现象。如,电风扇的转动

 ⑴错觉不是观念问题,而是知觉问题,因为即使知道是错觉也不会改变;⑵错觉不是发生在视网膜上;⑶视错觉不是视觉器官的活动所引起的。

似动现象

二、感受性及其变化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P25)

(二)感受性是固定不变的吗?

 感觉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现象并不立即消失,它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现象成为后像。

 正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同,如注视电灯后关灯或闭眼  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如注视电灯后看白色墙壁

三、知觉的特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三)知觉的理解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是不并不把知觉的对象感知为个别的孤立部分,而总是把在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种特性称为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从客观而言:

①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性②对象的活动性③刺激物的新颖性④刺激物的强度 从主观来看:

①知觉有无目的和任务②个体知识经验的丰富程度③个人需要和兴趣④定势与情绪状态

(三)知觉的理解性

主要受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爱好,言语指导等任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知觉的理解性是基础知识经验为基础的。经验丰富--理解深刻--影响知觉的速度和完整性。

(四)知觉的恒常性

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不变。

四、观察力及其培养

(P28)

 观察力概念

观察力培养

良好的观察方法

第二节

注意与教学

(一)注意的概念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伴随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属性。

(二)注意的特点

 指向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

 集中性

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对象上并深入下去。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指向是集中的前提。

(三)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四)注意的种类(P51)1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

3有意后注意

顾名思义是在有意注意之后发生的一种注意,是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注意。这是一种最高级、最理想的注意状态。

(五)注意的品质

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如,一目十行,一览无余。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个体在较长时间内将注意集中在某一活动或对象上的特性,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 注意的起伏现象

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不变,而经常是间歇的加强或减弱,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注意的起伏现象。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有利于减轻疲劳。

 注意的分散

与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是注意的分散,是指个体的注意被无关刺激所吸引到而离开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

 注意的分配

是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即通常所说的“一心二用”。 注意的转移

是指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条件

1.新的活动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

2.与原先注意的强度有关

注意的转移与注意的分散不同

注意品质的培养(P54)

第四节 记忆、表象与教学

(一)记忆概述

(二)记忆效果的提高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

(一)记忆概述

记忆的生理机制

记忆表象

记忆过程

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一个人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的储存和遗留。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记忆的分类(P30)

感觉记忆

是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存一瞬间的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登记。

 特点

保持时间很短约0.25-2秒;具有鲜明形象性;容量比短时记忆大;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地丧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

 短时记忆

是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存1分钟左右的记忆。 特点

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信息的编码方式以言语的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长时记忆。如果得不到复述就自动消退。

 长时记忆

是记忆信息在头脑中保持一分钟以上,达到数天、数月、数年,甚至终生不忘的记忆。

 特点

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长,容量大。

记忆的生理机制

 巴甫洛夫反射理论的暂时神经联系假说

 神经元回路说

神经细胞化学假说

脑定位说

 记忆表象

主要特征

意义

记忆过程与计算机信息加工比较 记忆过程

1.识记

识记的概念

是记忆的开始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具有选择性。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识记的分类

◆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2.保持

保持的概念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记忆内容的变化 巴特利特的生平简介

 1914年起在剑桥实验心理学研究室任教,1922年任主任,1931年正式成为剑桥大学实验心理学教授。1944年创建属于英国医学研究院的应用心理学研究所。1932年被推为皇家学会会员,1948年被授予 “勋爵”,是英国实验心理学家第一人。巴特利特的研究

 记忆的心理重建理论(reconstruction):Bartlett认为记忆是一种心理重建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 他认为,对既往事件的记忆不只是简单的保存和再现,而是受文化态度和个人习惯渲染的心理重建。他通过实验证明了人们对一个事件很少在其发生的当时被如实地知觉到,观察或知觉中的遗漏部分在记忆过程中进行重建时,被以往的经验所填补。3.再认和回忆

 再认和回忆的概念

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 再认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

 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

 再认和回忆的关系

二者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恢复,是提取头脑中储存信息的两种形式

 二者所提取的信息在保持程度上是不同的。

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者之间的关系

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

 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和再认的前提,而回忆和再认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识记和保持 5.遗忘

 遗忘的概念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进行再认或回忆,或者进行错误的再认或回忆,就是遗忘。

遗忘的生理机制

记忆痕迹的消退

其他因素的干扰 消退说

遗忘是记忆痕迹没有得到强化,逐渐减弱、衰退致消失的结果。如,日久淡忘。这是一种古老的理论,比较符合常识,适用于解释永久性遗忘。

干扰说

遗忘主要是由于先后学习的内容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干扰一旦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适用于解释暂时性遗忘。这个学说的最有利证据是两种性质的干扰。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 前摄抑制

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 倒摄抑制

指后学习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

 先后两种学习的时间间隔越小,干扰就越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中等程度的相似性时,干扰最大;先后两种学习具有高相似或不相似,干扰则最小。

 动机遗忘理论

与前两种遗忘理论相比,在解释遗忘的原因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前两种遗忘理论都没有涉及个体的需要、要求、希望等动机因素。

该理论认为,有些信息可能对我们自己很重要,所以被记住了;而有些信息可能会引起我们的痛苦或不快,因而不大可能被记住。

 线索-依存遗忘理论

应根据提取失败,而不是根据记忆中失去信息、干扰或抑制等来解释遗忘。换句话说,一个人回想不出某种信息,仅仅是由于他不能发现从记忆中回想该信息的方式,是没有良好的提取线索。遗忘的规律 遗忘的影响因素

 遗忘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度的关系

从记忆材料性质上说,抽象的材料比形象的材料更容易遗忘;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更容易遗忘。

从记忆材料的长度来说,记忆材料长度越大,就越容易遗忘。

 遗忘与个体心理状态的关系  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的关系

(二)记忆效果的提高(P34)

联想的概念和规律

三、良好记忆品质的培养(P37)

第五节 思维、想象与教学

(一)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在知的基础上,借助语言、表象、知识经验实现的,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2.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概括性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化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由此可见,概括的反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一种重要方式,是间接思维的前提和必备条件。概括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思维的水平。(2)思维的间接性

所谓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媒介和知识经验来反映客观事物,认识事物的本质。

(3)思维的问题性

任何思维都是由问题引发的,问题是引发思维的重要条件。

问题就是矛盾,有矛盾,有解决矛盾的必要,就必然引发人们的思维活动。

所以,思维还具有问题性,思维主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3.思维的分类(P40)

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柱而进行的思维。所面临的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依赖于实际动作。动作不论是在人类进化还是个体发展中,都是最早出现的思维,属于低水平。3岁前的幼儿基本属于动作思维。

 形象思维:以具体形象为支柱来解决问题的思维。它是进行艺术创作和科学发明的必备条件。学生更是依靠形象思维来理解科学文化知识,并成为发展抽象思维的基础。

 抽象思维:以概念为支柱来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思维的高级水平,也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 聚合思维:又称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这是一种有方向、有条理、有范围的思维方式。是传统教学所着重培养的一种思维。

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分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传统教学所忽视的一种思维。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 常规思维:又称习惯思维、再造思维,是指运用已有知识,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思维:指改组已有知识经验,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创造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合,也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结合,包括理论思维,又离不开创造想象。4.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思维是通过一系列比较复杂的认知加工方式来实现的。

1、分析与综合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分析与综合

 分析:是将事物的整体进行分解,以把握事物的基本结构要素、属性和特征。 综合:将事物的结构要素或个别的属性、特征联合成一个整体。

分析与综合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认知加工方式。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活动最基本的认知加工方式,其它的思维加工方式都是由分析与综合派生出来的。比较

 比较:将各种事物的结构要素特征要素进行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异或相同的关系。

比较是以分析为基础的,只有将各种事物的结构要素分解成各个部分、属性或特征,才能对这些部分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确定事物的异同关系,因此,比较也离不开综合。抽象与概括

 抽象:是将事物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 概括:是将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综合起来,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

抽象与概括是更高级的分析与综合活动。5.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解决问题思维过程一般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两个阶段组成。

 发现问题:是认识问题的存在,并产生解决问题的动机。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分析问题:是明确问题条件与要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问题,可以弄清问题的核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

 提出假设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也就是在已知和目的之间的空缺之间搭起一座桥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假设不是“乱猜”,而是根据已有知识经验,通过周密的分析后提出的。简单的问题,可能只需一种假设;复杂的问题可能需要提出几种假设。不论数量多少,假设必须具有合理性,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 验证假设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确定所提出的假设是否可以有效地解决问题。

验证假设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直接检验,即通过实际操作来检验这个假设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

另一种是间接检验,即通过思维活动间接的实践结果来推论假设的实际结果。但最终的检验还是通过实践的直接检验。(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①动机水平②问题情境的特点③定势④原型启发⑤功能固着⑥个性特征 动机和情绪状态

 一个人的动机状态,对解决问题起着不同的影响作用  动机水平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呈倒“U”字曲线

问题情境对解决问题的影响

定势反应 原型启发

 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因受到某种客观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的过程叫做原型启发

 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

 原型对问题解决能否起到启发作用

 原型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否具有特征上或属性上的联系或相似性  个体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状态中

个性特征

 具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富于自信、有创新意识、人际关系良好、果断、勤奋等人格特征的人,常常能克服各种内外困难,善于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 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气质类型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方式

(二)想象 1.概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以改造旧表象,形成新表象为主要特点的。2.想象的特征

(1)形象性

想象是对已有形象的加工

(2)新颖性

所产生的形象不同于原有形象 3.想象的种类

 根据想象的目的性

无意想象 和有意想象

 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它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看到蓝天飘浮的白云,不由自主地想到草原上奔跑的羊群主。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是无意识的表现。

 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它有两种形式:

①再造想象

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一方面它表明新形象不是自己独立想象出来的;另一方面表明新形象又是经过自己大脑的加工改造而成的。

 再造想象的形成依赖于两个条件:

一是正确理解现成描述的意义;

二是具备相当丰富的表象储备。

再造想象可使人们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广泛、更深入地客观世界,因而在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义。②创造想象

是不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头脑中独立地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它以再造想象为基础又高于再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困难的多,也复杂的多,具有独创性。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4.想象的形成方式

想象的形成方式有四种:

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如,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就是粘合而成的。

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童话“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新形象。如动画中的“米老鼠”、“唐老鸭”、“黑猫警长”、“蓝精灵”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创造出来的。

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鲁迅笔下的阿Q的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

第六节

情感、意志与教学

(一)情感过程

(二)意志过程

(一)情绪、情感 1.情绪、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情感的成分:

(1)主观体验:人们喜、怒、哀、乐的感受。

(2)外部表现: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等。

(3)生理反应:心跳、血压、呼吸、皮肤电反应、瞳孔等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主要由内分泌系统的变化所决定,较少受当事人主观控制。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情感在性质、强度、紧张度、激动度上存在着对立的状态。情绪、情感的种类  按性质分类

(1)快乐 需要、目标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2)悲哀 所热爱事物的失去或愿望幻灭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3)恐惧

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或摆脱危险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常伴有回避或反击行为。(4)愤怒

愿望得不到满足,实现愿望的行为一再受到阻挠引起的紧张积累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 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将情绪划分为好、恶、喜、怒、哀、乐六类

 六种基本情绪是愉快、厌恶、惊奇、悲哀、愤怒、恐惧,其它情绪都是它们的组合或分支  按照状态分类

(1)心境(mood)

含义: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特点:缓和而又微弱;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弥散性。(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2)激情(intense emotion)

含义: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短暂的情绪状态。

特点:激动性和冲动性的特点,发作通常由特定对象引起,明显有指向性。

(3)应激(stress)

含义: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特点:伴有广泛而强烈的生理反应。

3、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R.Plutchik)以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把情绪划分为 如图所示的情绪三维模型

 按照情绪和认识结合情况

(1)情调

指与简单认识相结合的情绪。

情调同感觉的性质有关

情调伴随感觉出现,但不同于感觉。

(如,有人看到蓝色会产生愉快的体验,而有人则产生不愉快的体验。)

情调具有文化差异

情调同感觉刺激的强度有关

“物极必反” 冯特曲线

情绪的表现形式与测量

(1)表情动作

表情动作是情绪传递的主要形式,是一种独特的情绪语言。表情动作主要有三类

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言语表情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通过眼部肌肉、颜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的。1)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 2)辨别不同表情照片的难度上有差异

3)面部表情是天生的、在全人类意义是一致的 姿态表情

1)身体表情:高兴时,手舞足蹈,捧腹大笑;恐惧时紧缩双肩等。2)手势表情:

研究发现手势表情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存在个体差异,以及民族和团体差异。言语表情

音调是人们沟通思想的工具,也是表达情绪的手段。

 情绪的测量与测谎仪

测谎仪又称为多项生理记录仪

根据情绪与生理反应之间的关系而制成的生理反应指标综合测量仪器,它可以同步记录各项生理指标 包括心率、血管容积、呼吸、皮肤电反应与脑电波等

情绪与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2)动机功能

耶克斯-道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研究表明:

 操作与激动水平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操作的难易和情绪的高低而发生变化。 操作困难的代数问题的最佳状态,是情绪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  操作初等算朮技能的高峰,是处于中等激动水平;  操作简单反应时的高峰,是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

(3)组织功能

1)促成知觉选择 2)左右注意过程 3)影响工作记忆 4)影响行为表现(4)信号功能 2.情绪的理论

 情绪的早期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 情绪的动机-唤醒理论

情绪的早期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情绪外围说)

詹姆斯(William.James 美国)他在1884最早提出了情绪发生理论。

该理论基于情绪状态和生理变化的直接联系,提出情绪是对机体变化的感知,是机体各种器官变化时所引起感觉的总和。基本观点:

 “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 “我们因为哭,所以悲伤;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害怕,并不是因为悲伤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

兰格(Carl.Lange 丹麦)在1885年提出了同样的情绪理论。他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尤其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

1)意义:最先认识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了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促进了后来对情绪的实验研究。

2)不足:片面强调了外周植物神经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的调控作用。(2)坎农——巴德理论(丘脑学说)

坎农:(Cannon 美国)

他在1927年首先对詹姆斯——兰格理论提出异议。

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在情绪活动中的作用是正确的,但否认外周变化对情绪的影响是不全面的。

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和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个体对事物或事件的评估是其生理反应、情绪体验和采取某种行动之前发生的 个人所持有的先前观点、具有的知识经验是左右自己情绪体验的主要因素

(2)沙赫特和辛格的情绪三因素理论

情绪的产生是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协同活动的结果,而认知因素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3.情绪、情感的调控

不良情绪的调控

1)建立自我认知与自我规范机制 2)转移注意力 3)合理地发泄情绪

a.在适当的场合哭泣 b.向他人倾诉 c.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 d.放声歌唱或放声喊叫 4)释放紧张 a.放松训练 b.气功入静

5)建立目标与维持优势兴奋机制(用兴趣来维持营造和维持愉快的情绪)

(二)意志过程(P48)

意志的概念

意志行动的进程

意志品质

下载典型的心理现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典型的心理现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的有趣心理现象

    心理学上的应用型规律 1,人类内心总是同时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情或趋向性。例如:爱恨,坚强和软弱。 2,固执与暴怒源于自卑。 3,人们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自卑,一旦被人指出自卑就会......

    诗歌创作中的心理现象

    诗歌创作中的心理现象 了解诗歌的创作过程,尤其是创作过程中诗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欣赏诗歌是很有帮助的。诗歌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直觉、灵感、通感......

    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及分析

    大学生逃课心理现象及分析文章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实现了自己进入大学学习的梦想。然而许多大学生却丢弃了高中刻苦学习的习惯,养成了逃课的习惯,高......

    不可不知的100个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166个心理现象(转)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推荐5篇)

    音乐想象是一种心理现象,它是音乐由抽象感受到形象感受的一座桥梁。人们在欣赏、演奏或演唱音乐作品时,往往通过音乐想象来重新塑造音乐中的“形象”,从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达......

    浅谈如何克服声乐演唱中的怯场心理现象

    浅谈如何克服声乐演唱中的怯场心理现象 陈韵竹 曲阜师范大学 摘要:声乐演唱是一门舞台表演性很强的艺术门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唱者,不光要有娴熟的歌唱技巧,如何克服......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现象及调控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不良心理现象及调控 摘 要:排球运动是一项通过协同配合,共同发挥技战术的集体运动项目。本文结合实际,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不良心理现象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

    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

    2009年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 优秀教研成果评选活动参评论文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技校生厌学心理现象分析与纠正方法摘要: 当今技校生学习状况令人担忧,存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