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重点课程建设管理条例
教字„2010‟39号
关于下发《重点课程(群)建设管理条例》的通知
校内各部门:
经研究,决定将《重点课程(群)建设管理条例》予以下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重点课程(群)建设管理条例
上海海事大学
二○一○年一月十四日
主题词:高等教育 规章制度 重点课程(群)管理条例 通知 校长办公室 2010年1月14日印发
重点课程(群)建设管理条例
为保证我校重点课程(群)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规范课程建设工作,特制定本管理条例。
一、重点课程(群)的建设目标和内容
1.建设目标。通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包括课程设计与实践教学)、教学手段、考试环节等进行建设,形成一批在学校乃至上海市达到先进水平的课程,以支撑学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2.师资结构的合理化和师资水平的提高。通过重点课程(群)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并有合理比例配备的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3.教学内容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现代社会和技术对该课程知识结构的要求,专业课应反映该专业方向的学术前沿内容。
4.教学资料建设。课程应有高水平的教学大纲、教材和完备的教学辅助资料,包括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集、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
5.教学方法的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
6.考核方法的改革。课程都应有习题集(库)或案例集(库)、试题集(库),课程实行教考分离,技能和应用部分应采用合适的考试形式。
7.实验、实习条件的建设。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加强相应实践环节的建设,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8.先进的课程管理办法。如教学效果的调查,资料信息收集,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研究等,应有具体的安排及相应措施,以保证落到实处。
9.课程群除需符合上述课程建设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条件:(1)由3门(含3门)以上课程组成。
1(2)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对课程整合重组的力度大,科学合理,综合性强,有效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与脱漏,并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知识结合至教学内容中。
(3)课程群建设促进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效果明显,整体运行协调,管理水平高,实践效果好。
二、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审批 1.申报
申报建设的重点课程(群)原则上应是受益面较广的全校性基础课程(群)或学科基础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且至少开设三年以上,课程负责人应至少具有五年以上的本科教学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近三年来至少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两次。
重点课程(群)建设的申报工作由各学院组织,现代教育中心等非学院单位承担的必修课以及全校任意选修课原则上向教务处申报,由教务处视申报课程建设内容安排给适当学院负责立项、检查等工作。
2.立项评审
各学院负责组织本学院的本科教学与专业发展委员会课程建设小组对申报的建设项目进行立项评审,将审核通过后的建设项目汇总并填写《上海海事大学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汇总表》后报教务处。
3.审批
校本科教学与专业发展委员会课程建设小组审定各学院上报的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报主管校长审批,教务处公布审批结果。
三、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的经费管理
1.学校对获准立项的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重点课程(群)建设时间为两年,一般每门课程资助2万元,课程群资助5万元。
2.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组要编制本课程(群)建设项目的 2 经费预算,并经所在学院核准,由财务处、教务处按立项项目为各学院下拨总的建设经费。重点课程(群)建设经费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专款专用、滚动资助。各学院应对每门课程(群)建立“经费卡”,经费按启动费40%,中期检查合格后40%,其余20%作为工作量补贴与奖励发放。中期检查不合格者,不再发给后续经费。
3.重点课程(群)建设需购置的教具、仪器、图书、设备、软件等物品,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4.重点课程(群)建设编写的内部教材、实验指导书、习题集等,按学校有关教材管理规定执行。
5.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对本单位重点课程(群)建设负有领导责任,若发现经费挪作他用,将追究其责任。
四、重点课程(群)建设的管理
1.学校每年根据开课门数和专业数确定校重点课程(群)立项计划,原则上各学院的建设门数将按其开课门数和专业数在全校的相应比例进行分配。
2.各学院负责对本学院课程(群)建设规划、建设进展以及建设质量等进行把关,对组织工作不力、建设工作起色不大的课程(群),学院必须进行调整,以确保课程(群)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重点课程(群)建设负责人负责课程(群)建设的整体计划、组织实施、课程(群)建设管理、协调、经费管理等工作,并安排专人对课程建设中的所有文件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上传到教务处课程建设网站。
4.学校重点课程建设期一般为2年。建设期内,课程负责人每学年必须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至少一次。
5.各学院负责对重点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各学院组织专家组对重点课程(群)进行中期检查,对建设无明显起色的重点课程(群),应中止其建设,停止经费投入。验收时,3 专家组应对课程(群)建设情况、建设效果进行评议,填写《上海海事大学重点课程(群)建设验收报告》。
6.重点课程(群)验收结论分为通过和不通过。对不通过的课程(群),其负责人可以申请参加下一批重点课程(群)验收。原则上延长期限不超过一年。对于负责人不能履行责任的,所在学院应更换负责人。
7.各学院负责将重点课程(群)建设验收结论汇总并填写《上海海事大学重点课程(群)建设验收汇总表》报教务处,经教务处汇总后报上海海事大学本科教学与专业发展委员会课程建设小组审批。
8.教务处负责对各学院重点课程(群)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并组织课程建设工作经验交流和评比,促进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五、重点课程(群)建设奖惩
1.参加并完成重点课程(群)建设的教师在校内评选先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等方面与参与同级别教改项目教师同等对待。发表的教改论文、获得的教学成果,其奖励办法与同级别科研论文、科研奖励等同。
2.对建设成果显著的重点课程(群)将优先推荐参加各级教学成果奖评奖。
3.验收通过的课程,项目经费的20%作为项目组成员的工作量补贴与奖励。
4.对重点课程(群)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学院,增加下一年度校重点课程(群)建设项目的名额。对建设工作不力的单位,减少额度。
5.对延长期限到期后验收仍不通过的项目,将予以通报批评。
六、附则
本条例自发文之日起执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原《重点课程(群)建设管理条例》(教字[2006]422号)同时废止。
第二篇:企业战略管理课程重点
(1)企业战略管理的含义1: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战略的分析与制订、评价与选择、及实施与控制,是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2)企业战略按战略态势分类1:企业发展型战略2:企业稳定型战略3:企业紧缩型战略4:企业复合型战略㈡按企业规模分类1:中小型企业战略2:大型企业战略(3)稳定型战略是指在企业内外部环境约束下,企业基本保持目前的资源分配和经营业绩水平的战略。稳定战略的特点:1:投入少量或中等程度资源2:保持现有产销规模3:保持现有市场占有率4:稳定和巩固现有竞争地位稳定战略类:1:不变战略:企业按目前的战略或经营方式进行的战略2:近利战略:追求近期利益的战略。3:暂停战略:由于内外环境变化的原因,企业放慢发展速度,进行调整的战略。4:谨慎前进战略:内外部环境难以预测,所采取的谨慎的逐渐发展的战略。(4)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1现行战略的继承性2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程度3企业领导人的价值观及对待风险的态度4时间因素55企业内部人事和权利因素6竞争对手的反应(5)企业战略实施的模式:1指挥型2变革型3合作型4文化型5增长型实际上在战略实施中应当是“五种模式”综合(6)一:核心竞争力的内部识别1:价值链分析:可以识别对企业产品增值起核心作用的活动,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的价值增值活动。2:技能分析:从技能角度分析和识别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来说最容易接受和掌握。3:资产分析:有形的专用资产:先进设备、资金雄厚、企业规模等无形的专用资产:(1)市场资产(2)知识产权资产(3)人力资产(4)基础结构资产4:知识分析:能创造企业特有知识的知识是核心能力难以模仿复制的重要原因,内在基础。二:核心竞争力的外部识别1:核心竞争力的顾客贡献分析:企业外部出发,分析在带给顾客价值中哪些是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带给顾客核心价值的能力便是核心竞争力。2: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差异分析:1战略产业要素:有能够进入有吸引力产业的资源和能力,有实力。2战略性资产:有能形成竞争优势的资产:产品形象、品牌、声誉、售后服务。(7)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构建一:掌握核心技术二: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三:增加有形产品价值1:改进产品质量2:改变产品的外观式样3:搞好产品包装4:进行品牌,名称的精心设计5:以上几种方面的组合四:增加附加产品的价值五:降低产品成本(保证质量前提下)六:构建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七: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8)企业多角化战略的优点1:协同效应2:分散风险3:增强市场竞争力4:市场内部化效应5: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企业多角化战略的缺点1:管理冲突2:进入新的业务领域,面临新的风险3:分散企业资源4:对企业管理者素质要求较高5:对多角化战略分散风险的作用不能估计过高。(9)跨国公司概念:是指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形成的企业。不论这些实体的法律形成和经营活动的领域如何,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实施其相吻合的政策和共同战略,各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形式相联结,从而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可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其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
(10)企业跨国经营的区位选择1:企业资源状况:当资源对企业竞争优势有重要影响时,企业将地址选择在资源状况有利地方。2:企业专有竞争优势:如果竞争优势建立在内部资源和能力基础上,选址应考虑在哪充分发挥优势。3:企业市场营销问题:在哪里选址,要考虑运输能力及运输成本。除了区位选择还有:※行业选择※跨国经营的实际选择:①进入的时序②进入的速度③进入的比例跨国公司经营的方式1:国外生产,用国外品牌。2:国外生产,用国内品牌。3:在中国生产,用国外品牌。4:在中国生产,用中国品牌。
(11)四:跨国公司的经营优势的建立1:全球化与当地化相结合2:大与小相结合3:集权与分化相结合4:内部化与外部化相结合5:多样化与专业化相结合6:合并与分解相结合※进入国外市场的四种方式:1:商品出口2:技术转让3:合同安排4:直接投资
(12)内部环境十大方面:
1、企业目前的战略运行效果分析
2、企业资源强势与弱势分析
3、企业价值链分析
4、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5、企业产品竞争力及市场营销分析
6、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状况分析
7、企业经济效益分析
8、企业组织效能与管理状况分析
9、企业的技术创新
10、企业文化
(13)行业竞争环境分析5P:1:买方对行业内的影响2:供方对行业内企业的影响3:替代品威胁4:新加入者的威胁5:行业内企业间的竞争(14企业战略层次:1公司战略
2、业务战略
3、职能战略(15)
第三篇:生产物流管理重点课程建设阶段总结
《生产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总结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在学院和系部关心支持和帮助下,《生产物流管理》课程组对于课程的建设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将本学期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总结,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一、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首先是人员的建设,本课程组师资队伍都具有物流师中级资格,部分教师还具有企业工作背景;青年教师正在按计划加强学习,逐步提高业务水平。课程组还组织课程组老师共同学习高职高专新的教育理念,相互探讨,从理论上武装自己。课程组中有两人从教四年以上,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课程教材教法一直沿用“一只粉笔一张嘴”的单一教学方式,内容和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极大地阻碍了课程的发展。课程组成员积极努力,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在授课形式和方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加大了知识信息量的传递,同时及时地把国家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渗透到课堂上来,体现出“老课程,新内容”的时代特色。
三、教学资料整合及参考文献指南
本课程选用了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推荐教材。为了便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我们在课程伊始便指定了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EBSCO数据库、EI Compendex web),整合了网上资源(教学博客、文库等)、课后习题题库、本课程模拟题库,完善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料。
四、教学实践与成绩考核方法的突破
能够有效利用“微格教室”的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
为了增加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我们结合多媒体教学,在变换教学手段的同时,也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在学习某些章节时采用了案例研讨法教学,增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在成绩评定中采用了课程论文、笔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我们会继续大胆尝试,力争在教 学手段与考试方法上实现全面突破。
五、课程建设不足及努力方向
当然,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大部分教师对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思想还没有完全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考核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实践教学条件还受到很大的限制等,这些我们将在今后的课程建设过程中进一步的探讨和解决。尽管本课程的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的工作中准备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紧努力:
1、完善岗位群的设置,修改知识体系,对于教学内容要丰富化,对于前期调研的企业案例要总结形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教学案例;
2、采取外引内培的手段加速培养双师资格、双师经历、双师素质的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3、习题库和模拟题库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同步学习资料(课件、电子教案等)尚需进一步完善。
4、建立、完善网络资源的建设,为学生自学和检验学习效果提供一个简洁实用的平台。
课程组
2013年12月
第四篇:《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建筑工程专业
总学时数:64(48/16)学 分:4 编制单位:建筑工程系 编制时间:2011年8月 编制人:杨芳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是目前我国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之一,其任务是使学生全面领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掌握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方法及造价工程管理的相关技能,为培养造价工程师作好理论和技能两方面的准备。
本课程采用廖天平、何永萍主编 , 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 》(第二版),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能达到以下要求:、了解商品的价格原理、工程造价的构成和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2、全面领会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理论,树立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的观念。3、掌握基本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的内容、计算和控制方法。4、项目竣工决算的编制与竣工后费用控制。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
建筑专业中材料与其他专业课程比较密切,例如与预算中,材料的选用与造价有必然的关系;或者在施工技术中,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性能,对于施工技术又有不同的要求,等等。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 工程造价管理概论(6 学时)
(一)教学内容: 价格原理、商品价值、价格构成;建筑工程造价的概念、特点、分类、咨询和管理;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等。
(二)教学要求:、了解一般商品价值的形成,价值和价格的关系。2、领会建筑工程造价的含义、特点、计价特征。、了解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沿革、工程造价管理的内容和组织,国外工程造价管理的简况。4、了解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和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制度。、掌握建设工程项目划分的层次、工程造价的分类和工程造价计价的依据。第二章 建筑工程造价的构成(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建设项目投资构成和工程造价构成;设备与工器具购置费用的构成和计算;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和计算;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和计算;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构成和计算。
(二)教学要求、了解我国现行投资构成、工程造价构成和世界银行项目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2、掌握设备购置费和工器具购置费的构成和计算。3、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构成和计算。4、熟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构成。、熟悉工程预备费、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计算。第三章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建设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工程造价的关系;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程序、依据、内容和要求;投资估算的编制和审查。
(二)教学要求、了解投资决策的重要性及其与工程造价的关系。2、熟悉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熟悉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编制程序、依据和要求。4、掌握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和审查。
第四章 建筑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建筑项目设计程序;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设计方案的优选;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工程量清单计价。
(二)教学要求:、了解建筑项目设计程序、内容,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限额设计的概念。2、熟悉设计招投标与设计方案竞选,价值工程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和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掌握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编制的原则、依据、内容、方法及审核。4、掌握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内容、格式、程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规定与方法。第五章 建筑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工程变更及合同价款的调整;工程索赔与索赔费用的确定;工程预付款、进度款和工程结算;资金使用计划编制与控制。
(二)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熟悉工程变更的处理程序,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计算方法。2、了解索赔的概念及处理原则,熟悉索赔的分类和基本程序,掌握索赔文件的编制及索赔费用的组成和计算方法。、熟悉工程结算的方式,掌握工程预付款计算,工程进度款计算、工程竣工结算及其审查,掌握工程价款中的价差调整方法。、掌握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及投资偏差分析与纠正 第六章 竣工决算的编制与竣工后费用的控制(8 学时)
(一)教学内容: 竣工验收的条件、依据、内容和组织;建筑工程竣工决算的编制;竣工项目资产核定;工程保修规定及保修费用的处理方法。
(二)教学要求、熟悉竣工验收的条件、依据和组织;掌握竣工验收的程序和工作内容。2、掌握竣工决算的内容、编制方法和步骤。3、掌握竣工项目资产核定方法。4、熟悉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制度。
备注: 复习时间安排 2课时,实践课时安排16课时
四、主要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五、考核方式
考查(学生成绩以平时作业、课堂提问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第五篇:商务礼仪重点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总结
《商务礼仪》课程建设工作总结
市场营销教研室负责该课程的各位老师在学院和系部的领导下,不断探索创新,通过对《商务礼仪》课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始探索采用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从而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该课程建设工作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课程建设的成果
(一)课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教研室老师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实际特点,积极推进商务礼仪教学改革。针对职业能力对学生的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提出并实践了情景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随着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市场营销教研室组织教师整理前期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通过项目组成员的不懈努力,现已初步完成了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情境创设、课程整体设计、合格课程评价标准、教学课件的制作工作。
(二)教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关键。教研室非常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但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求教师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开展科研活动。我系严把新教师引进关、培训关,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层次。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开展教学竞赛,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教研室配合学院大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使商务礼仪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移到以校园活动和日常行为为主的大课堂。课外实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适应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课外实践活动如:商务礼仪知识竞赛、校园礼仪大赛、演讲、辩论赛等竞赛活动、礼仪讲座等等。形成了一个多形式,多渠道,多手段,学习氛围更浓厚、范围更广大、参加人数更多的学习环境。
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目前,商务礼仪的授课仍然安排在传统教室,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还受到很大的制约。这种现状,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此条件下,教师无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各种音、视频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下一步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全面落实新的教学模式;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工作,通过不同渠道,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培训,完成在新教学模式中角色的转换。
(二)改变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为具有我校特色的商务礼仪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与开放式自主学习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互动、课外学习自主”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根据《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要求,新的教学模式为:多媒体教学+课堂模拟+课外实践+教师辅导。在此模式下,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各种音、视频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及时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四)增加课外实践活动,促进校园礼仪素质养成。课外实践是商务礼仪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加强课外实践的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配合和加强教学实践改革活动。继续支持学生的各种社团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形式,使教学从单一的班级教学转移到以校园为主的大课堂的学习,形成一个学习氛围更浓厚的大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广大同学的能力。
总之,《商务礼仪》课程建设中,各位老师进行了努力探索,取得了初步成绩,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相信在学院,系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商务礼仪》课程建设会取得更大的成效,不断积累经验,总结经验,把下一阶段的建设工作做好。
市场营销教研室
2011年6
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