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蒋介石对联辑注
蒋介石对联辑注
蒋介石对联辑注
蒋介石(1887-1975)作为中国历史舞台上风云一时的人物,他的一生行止有否定的,或基本否定的;也有可肯定的,或基本肯定的。看待历史人物,应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不能绝对化,不能脱离历史、民族,还是应将蒋这个人物放到整个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中进行有理有据的评述。即应尊重史实,论从史出,既不人为地将之拔高,也不刻意地加以贬低。当然,蒋毕竟是一位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物,他阻碍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最终也注定了被历史前进的潮流所淘汰的命运。蒋的论著、书信、谈话、命令和对联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的个性特征、人际交往、思想观点及政治谋略等诸多方面。而他的对联用以馈赠酬答、寄慨抒怀、悼亡悲逝,浓缩了他与国民党元老、民国将领、地方实力派、民主人士、外国友人以及幕僚、政敌、家人等的交往,为研究中国现代史提供了可资参考的资料。(一)贺赠联
1、贺陈布雷五十寿辰:宁静致远;澹泊明志。1939年11月26日,蒋介石的幕僚长、国策顾问陈布雷五十寿辰,蒋介石以此八字为贺,并附书云:布雷吾兄,战时无以祝嘏,特书联语以赠,略表向慕之意也。
2、贺何应钦六十寿诞:安危同仗;甘苦共尝。何应钦(1889-1987),贵州兴义人。1949年任行政院长,拒绝和谈,坚持内战。他“深感介石的知遇之隆,秉坚贞不贰之志节,竭智尽志,驱驰效命,五十年处如一日,未稍或渝”。蒋盛赞何“历年内长军枢,外总师干,忠勤精一,卓著懋勋”。
3、贺马相伯先生寿辰:天下皆尊一老;文章独擅千秋。1939年4月,蒋赠此联贺马老百岁华诞。
4、题赠胡靖安将军;扫除障碍靖国难;完成革命安民心。据胡将军之子胡葆琳回忆文章:我父亲胡靖安将军﹐曾代表黄埔同学前往日本欢迎蒋介石总司令回国复职﹐并发动了几位团长通电拥护。那时蒋总司令在日本和家父有一张合照留影﹐还亲笔写了一副对联﹐把父亲的名字“靖安”嵌在对联里﹐这副对联曾长期挂在我們的客厅。
5、题溪口白岩山鱼鳞岙蒋母之墓: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愧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1921年5月15日,蒋介石因母病重,又一次从广州返乡,但他却没有回溪口,而为追求陈凤(洁如)先到了上海,直到6月10日,在张静江的一再催促下,才回到了溪口。那时,蒋母病情恶化,奄奄一息。6月14日蒋母病逝。张静江接报后,为免族人对蒋的非议,亲手为代写了这副忏悔性的对联。蒋介石把这幅对联镌刻在蒋母墓碑的两侧,以表自责。
6、题万斯同墓道牌楼:史笔殿千军先生不死;布衣终一生后进群瞻。万斯同(1638~1702),清初历史学家,浙江鄞县人。黄宗羲弟子,清初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博通诸史,尤精明史,以明遗民自居,绝不仕清。清康熙十八年(1679),《明史》总裁官大学士徐元文荐他入史馆,在父师嘱托之下,携书10万卷入京,不受俸,不署衙,以“布衣”身份参修明史。《明史稿》500卷,由他手定。卒于明史馆,归葬奉化市莼湖镇邬阳观山南麓。
7、题奉化葛竹董家坑外祖父王有训墓:精神不灭;教泽常存。
8、题溪口蒋氏故居丰镐房报本堂: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丰镐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居,位于浙江宁波溪口今武岭路西段。报本堂是丰镐房的中堂,为祭祖、拜天处。“报本堂”匾额由吴敬恒所书。
9、题南京正气亭:浩气远连忠烈塔;紫霞笼罩宝珠峰。正气亭在紫霞湖东岸,紫霞洞前,介于中山陵和明孝陵之间,是蒋当年为自己选定的墓址。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蒋因喜钟山之胜、林壑之美,考虑到自己日后归葬,余暇总亲临东部勘察。1947年春动工兴建,亭为方形,重檐飞角,顶覆盖蓝色琉璃瓦,基座是苏州花岗石,亭子内外,彩画浓抹,金碧辉煌。亭前匾额为蒋亲题“正气亭”三个字,亭后竖有正气亭碑记,由孙科撰文。
10、题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英名万古传飞将;正气千秋壮国魂。南京航空烈士公墓始建于1939年9月,这里安葬着抗日战争中卫国捐躯的172位空军英烈。
11、题湖南芷江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克敌受降威加万里;名城揽胜地重千秋。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华日军的今井武夫副总参谋长一行,奉侵华派遣军司令冈村宁茨之命令,由南京飞抵芷江进行乞降会谈,交出了在华兵力部署图,接受了令其陆、海、空三军缴械投降命令备忘录。“芷江受降”宣告了侵华日军的彻底失败,写下了我国近代史上抵御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光辉一页。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史实,1947年2月,国民政府在受降地建“受降纪念坊”一座。
12、题太白楼:胜迹画图中,莫辜负此日登临,倚山枕渚;奇才诗酒老,忆记取当年狂放,动地惊天。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九日上午,蒋介石携夫人宋美龄、秘书邵元冲等一行二十余人,由南京驱车来采石游览,曾登临太白楼,并撰此楹联一副。
13、题台湾某荣史室三联:冬天饮寒水;黑夜渡断桥。
14、忍性吞气,茹苦饮痛;耐寒扫雪,冒热灭火。
15、千秋气节久弥著;万古精神又日新。蒋介石曾如此云云:此三联为本人在台湾以来每日复述之座右铭。第一副为初来台时的真情写照。第二副为痛定思痛后决心一切从头开始的誓言。第三副为必须永远追求之崇高境界。三联连贯来读,反映了本人已逐步走出感情低潮、完成心理革新、达至精神振兴。树立“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今后种种譬如今日生”的信心勇气,不断砥砺卧薪尝胆之志。
(二)自题联
16、自撰三联,由孙中山先生书赠: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17、穷理於事物始生之处;研几於心意初动之时。根据孙中山先生墨迹,以上二联均书写于1923年1月。从容乎疆场之上;沉潜于仁义之中。(18)
19、自题联一副:居安宜操一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录自《古今名家楹联精华》一书。
20、撷古诗成一联: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本联撷自唐·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全诗为: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三)哀挽联
21、挽孙中山:
主义扬中外;精灵炳日月。1925年3月12日,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病逝,终年59岁。29日,正在前线督战的蒋介石撰写了此联。
22、挽讨伐陈炯明阵亡将士:讨逆立功先我死;冲锋摧敌世尽惊。
23、挽“二七”惨案烈士。为解放民族而奋斗;是无产阶级之先锋。蒋书此联两月后便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24、挽张作霖:噩耗惊传,几使山河变色;兴邦多难,应怜风雨同舟。张作霖(1875-1928),奉系军阀首领。因慑于东北人民的反日浪潮,对日本的侵略要求未予全部承诺而激怒日本军方,1928年6月4日清晨,张乘车由北京回奉天经过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附近时,被日关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死亡。蒋委托南京政府送上此挽联悼之。
25、挽唐淮源、寸性奇烈士:百战殊勋著河上;双忠大节壮中原。唐淮源(1886~1941),字佛川。江川县翠峰麻粟园人。生前曾任国民党陆军第三军军长,是国民党军牺牲于抗日战场上的屈指可数的高级将领。
26、挽饶国华烈士:虏骑正披猖,闻鼓鼙而思良将;上都资捍卫,昌锋镝以建奇勋。
27、秉节之来,捍国卫民方倚舁;存仁而达,唁生吊死倍哀思。饶国华(1894-1937),生于四川资阳。1937年所率部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据点,日派出军使劝降,饶将军宁死不屈,举枪自戕,以死报国,实践了他“以保卫国土为己任”的誓言。同年,饶将军的遗体运抵重庆,巴蜀各地设立灵堂,怀念英烈。蒋介石分别为重庆、成都灵堂送了挽联。
28、挽龚振鹏先生:解环钩党留元气;树帜张军振义声。龚振鹏,早年加入同盟会,淞沪抗战爆发后,和章太炎敦请张学良出兵。四十年代初奔走西南,鼓吹抗日。1942年染霍乱遽尔病逝,享年61岁。周恩来等发唁电,称龚先生“有德有年,功在民国”。
29、挽胡适: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人。挽联反映出胡适先生的思想和实践:主张新思想,但对旧伦理妥协;崇尚西方文明,却又力行东方做人道德。30、挽东北军将领刘桂五:绝塞扫狂夷,百战雄师奋越石;大风思猛士,九边毅魄拟睢阳。刘桂五(1902-1938),辽宁朝阳人。曾在张学良将军侍卫副官处工作。“西安事变”担纲“捉蒋”重要角色。1938年,率东北挺进军骑兵第六师在五原、东胜一带坚持抗日作战。4月,刘桂五和马占山宿营于百灵庙西南黄油干子村,被敌人重兵包围,因负重伤,寡不敌众,自戕殉国。1961年7月25日,追认刘桂五将军为革命烈士,遗体迁入西安南郊革命烈士陵园。刘桂五,1902年出生于朝阳县。刘桂五,1902年出生于朝阳县。
31、挽宋哲元 :砥柱峙中流,终仗威稜慑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珍瘁恸元良。宋哲元(1885-1940),山东乐陵人。历任团、旅、师、军长、方面军总指挥、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职,并先后兼任热河、陕西、察哈尔、河北省长,平津卫戍司令兼北平市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九一八”事变后,于1933年率二十九军在长城抗击日寇,取得重大胜利。芦沟桥事变,宋哲元率部打响了抗日战争第一枪。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
32、挽郭沫若父郭朝沛:耄寿喜能斲,忧时何意成千古;中原终克定,告庙毋忘慰九泉。1939年7月5日,郭父病逝于四川乐山,终年86岁。老先生乐善好施,德高望重。其子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此联实际是写给郭沫若看的,蒋对他既恨且怕,而郭的才华,又使得他极力拉拢,惟恐不为其所用。故下联化用陆游绝笔《示儿》诗句,以表抗战到底之忱,可谓善解人意,用心良苦。
33、挽吴佩孚: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志;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直系军阀吴佩孚,是“二·七”惨案的罪魁祸首。“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要其出任华北伪主席,他曾置棺木于堂中,以死相拒,晚节获保。1939年12月4日,为日本军医暗害致死。陪都重庆为之举行追悼会,蒋送了此联。
34、挽戴笠: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绩;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万心。戴笠(1896-1946),浙江江山人。一生从事反共反人民的特务活动。他在为蒋排斥异己,维护其政权及保护蒋本人的安全方面,可谓倾尽心力。1946年在江苏省江宁区坠机身亡,无疑拆蒋一臂。
35、挽张冲:赴义至勇,秉节有方;斯人不永,干将沉光。张冲(1904-1941),浙江乐清人。生前曾为维护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奔走努力。
36、挽李必蕃:转战徐淮早识精忠能报国;同舟风雨眷怀节烈倍含悲。李必蕃(1892-1938)抗日将领,嘉未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北伐战争中颇著战功。抗战时期任二十三师少将师长。沧州一役,击溃顽敌。随后转战津浦、平汉、陇海各线。徐州会战期间,奉命转进菏泽。日军以强大兵力和猛烈炮火,逼临菏泽城下。他率部迎战冲杀,反复肉搏,腹部中弹牺牲。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中将。
37、挽谢晋元:坚苦矢成仁终古光腾孤岛血;英魂应不泯从今怒吼浦江潮。谢晋元(1905-1941),广东镇平人。“七·七”抗战爆发后,曾孤军据守四行仓库。1941年被暗杀,是年追赠陆军少将。
38、挽罗芳圭:善战久知名讵冀妖氛摧猛士;临危能授命好将浩气振军魂。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英雄团队。其中“抢防南口的罗芳圭团”,“芦沟桥保卫战的吉星文团”、“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奇袭阳明堡飞机场的陈锡联团”,被军史界称为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四大名团。
39、挽马相伯:毕生广造英才化育百年尊绛帐;临死尚饶狄忾精神万古式黄炎。马相伯(1840-1939),中国教育家,江苏丹徒人。曾任清政府驻日使馆参赞。1903年、1905年先后创办震旦学院和复旦公学,1913年一度代理北京大学校长。“九·一八”事变后,力主团结抗日,被尊为爱国老人。1937年任国民政府委员,后在越南谅山病逝。著述收入《马相伯先生文集》。40、挽范筑先:碧血卫山河百里危城留与社会树模范;浩气存天地千秋青史合为民族表英雄。范筑先(1882~1938),河北省馆陶县人。抗日战争爆发时,范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日军进犯山东,韩复榘不战而逃,范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与帮助下,毅然拒绝韩复区榘撤退命令,发表誓死不过黄河的皓电,扩大抗日武装,建立地方抗日政权,与日军战斗80余次,收复23个县的大片土地,毛主席亲自来信鼓励问候。1938年11月,日军侵犯聊城,范指挥抵抗,于激战中壮烈殉国。
41、挽王铭章:执干戈以卫家邦壮志不还拼取忠忱垂宇宙;闻鼓鼙而思将帅国殇同哭忍标遗像肃清高。王铭章(1893~1938),四川省新都县人。1941年毕业于四川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国民党川军师长。1938年3月16日,日军向滕县城发起猛攻,王铭章率部据城固守,与强敌焦土激战三天,杀伤大量日军,守城官兵全部伤亡,王壮烈捐躯。1938年5月9日国民政府在武汉为王铭章举行了隆重国葬,追赠上将军衔,蒋介石等高级军政要人亲送挽联致祭。
42、挽武汉空战英烈:武汉居天下之中,歼敌太空,百万军民仰成绩;滂沱挥同胞之泪,丧我良士,九霄风雨招英魂。
43、挽史迪威将军:危难仗匡扶,荡扫倭氛,帷幄谋谟资擘划;交期存久远,忽传噩耗,海天风雨吊英灵。史迪威(Joseph Warren Stilwell,1883-1946),美国陆军将领,西点军校毕业。1926年起历任美驻华大使馆武官,中印缅战区美军中将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蒋的参谋长,因与蒋时有龃龉,1944年被美国政府调回。1946年10月,因患癌症病逝于美国。
44、挽阎书堂:德昭颜训,勋业付儿曹,多士讴歌思元老;数备箕畴,声名垂党国,吾公福命是神仙。阎书堂(?-1934),阎锡山之父,字子明。阎书堂是小地主,曾在五台开设“吉庆昌”钱庄,以放印子钱为生。1934年因患脑溢血病逝,灵堂设在山西定襄旧居,满院金人银马,雪山素海;终日香火缭绕,笙管长鸣。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山西省政府主席徐永昌及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的代表何应钦(军政部长)亲致祭悼,备极哀荣。
45、挽谭延闿:故国仗同心,搘拄艰危,大难将夷公竟逝;匡时赉伟略,绸缪建设,群伦失望我逾悲。谭延闿(1879-1930),晚清进士。1928年一度担任国民政府主席,后改任行政院长,终其一生。生前无意与蒋争权。1930年因患脑溢血,溘然长逝。蒋称其逝世“为党国的莫大损失”。
46、挽张伯苓先生:守正不屈;多士所亲。张伯苓(1876-1951),天津人。1898年在天津从事教育事业。1919年起正式创办南开大学。后历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中央检察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职。国民党溃败时,不愿随蒋去台。新中国成立时,曾致电周恩来总理表示祝贺。1951年在天津病逝。蒋闻听大悲,撰此联以示哀悼。
47、挽鲁涤平:遗爱在钱塘犹见白苏政绩;大星陨衡岳长留褒鄂勋名。鲁涤平(1886-1935),湖南宁乡人,陆军少将。曾任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主席,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35年因脑充血中风病逝于南京。
48、挽陈诚:光复志节已至最后奋斗关头,那堪吊此国殇,果有数耶;革命事业尚在共同完成阶段,竟恶夺我元辅,岂列天乎?蒋介石提拔人有三条不成文规定,即重用黄埔系、重用同乡、重用对己绝对忠诚之人,陈诚(1896-1965)可谓“三样俱全”。
49、挽刘湘:板荡认坚贞,心力竭时期尽瘁;鼓鼙思将帅,封疆危日见才难。刘湘(1888-1938),四川大邑人。曾任四川省政府主席、第七战区司令官等职。1938年在汉口辞世。蒋托陈布雷捉刀,送此挽联到其灵前。50、挽叶琪:北定中原,忆当年智勇兼雄,屡以神奇成伟绩;西临蜀会,冀此日艰危共济,那堪驰骤失元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7月在南宁民主路口坠马而逝,后归葬梧州。墓位于冰泉路市卫生学校内,建于民国二十四年,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墓为圆形,钢筋水泥筑成。墓后有碑,一为国民政府令,一为蒋介石题的对联。
51、挽戴安澜:虎头食肉负雄资,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如何?戴安澜(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学习,翌年参加了北伐战争。“七·七”事变爆发,升任第七十三旅旅长,先后参加了保定、漕河、台儿庄、中条山诸役。1942年奉命率200师为第五军的先头部队入缅作战。在攻克棠吉后,奉命作战略转移。在朗科地区,突遭敌重兵伏击,不幸为流弹所中,胸腹部受伤。仍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由于当时缅甸已进入雨季,连日战斗,衣履如浸,泥血斑斑,且进入山区,人烟稀少,医药不全,伤势严重恶化,不幸与世长辞,时年仅三十八岁。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国葬仪式,由国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国共两党领导人纷纷书赠挽诗、挽词和挽联。
52、挽陈蕴瑜:裹革痛无尸,一夕苇楼埋碧血;报功原有典,千秋青史表丹心。陈蕴瑜(1900-1938),贵州平坝人。1916年考入贵州讲武学堂第二期。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营长、团副、混成旅参谋长、第二十五军上校参谋、第三师副官长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陆军102师607团上校团长并率部由河南开赴上海参加了上海保卫战。1937年12月,改任102师304团上校团长,并于1938年4月,奉命开赴徐州前线作战,收复我失地苇楼。日军3次派兵增援,以5倍于陈团的兵力进攻苇楼,与敌血战两昼夜,弹药耗尽,全体官兵在陈蕴瑜临危不惧地指挥下,舍生忘死,奋勇杀敌,终将敌人两次反扑打退。后日军以坦克为前导,步兵炮兵协同发起第3次反扑时,陈蕴瑜不幸中弹,光荣殉国。
53、挽别廷芳:行阵早搴旗,鼙鼓中原思猛将;修途惊折轴,金戈满地失干城。别廷芳(1883~1940),宛西自治首领,自治业绩斐然。由一个屠杀共产党人的刽子手,最终成为接受共产党的联合抗日主张,同共产党联合抗日,直至拥护共产党的开明人士。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成为鄂豫陕边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地方民团武装势力。中共豫西南地委负责人对其进行了大量的说服工作之后,停止了反共活动,愿意和共产党合作抗日,并保证永不反共。随后别廷芳派一个团的武装驻防确山县竹沟新四军八团队留守处一带,同新四军联合设防,准备抗击入侵日军。在1939年5月,在第一次新唐抗战中,亲率精锐民团武装7千余人,配合国民党军队英勇作战,大破日军,累计毙伤日军3千余人。
54、挽雷鸣远神父:博爱之谓仁,救世精神无愧基督;威武不能屈,毕生事业尽瘁中华。雷鸣远(1877-1940),字振声,西名Vincent Lebbe,生于比利时国刚城(Gand)天主教家庭。1901年,由比利时来华传教,在中国将近四十年,积极福传热火,有“中国使徒”之称。此外,蒋介石题写的“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生活的目的,在增进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等,均作为题词,并未收录。
第二篇:蒋介石传读后感
蒋介石传读后感
财管7班沈惟骏091360724
说到蒋介石,我们大概除只知道那场蒋宋联姻的世纪政治婚礼和四大家族,其他的可能了解得很少。我们对蒋介石先生的了解还很模糊,读过的书都是官方教材,要客观正确的了解蒋介石就应该读外国写的历史。打个简单的比方,文革到底发生了什么,历史书上是怎么写的?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一个战术家而不是一个战略家。他比他的竞争对手们略 高一筹并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克洛泽的评价基本准确,蒋介石确实是一个悲剧人物,他的悲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性格的悲剧。他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听不进意见,在北伐中,这个性格决定了他如黑马般成功,在孙中山走后的特殊时代,他超越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以其军事胜利主导党务政治;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他的性格有为他的失败埋下大祸,苏联和美国都希望一个和平的中国,甚至共产党都希望能牟个一官半职的就行时,他决绝了和平,他不要联合政府要独裁,他的失 败是必然的:苏联大力支持了共产党,将东北的日本武器全部给了共产党;美国停止了对蒋的军事援助,他的武器很紧张。
2、命运的悲剧。他的运气一直不好,从1927年开始,孙中山天真的去北京会冯玉祥,客死北京后,留下的烂摊子孙博士不要再操心了,但蒋却还只是个黄埔军校校长,他要对付党内竞争者,要对付共产党,要对付北伐军阀,要对付外国,一刻也没有停止。攘外必先安内,这没有错,至少他做到了99%,第五次围剿的胜利让共产党快消失了,当日本人救了共产党,蒋介石的 最后一击的胜利被共产党史诗般的长征及北上抗日的宣传给冲淡了,他又面临与其合作的可能,如果再晚半年,小日本再侵华,那历史将重演。
3、体制的悲剧。从一开始的北伐就埋下了祸根,为了尽快在党内竞争中取得胜利和决定权,蒋放弃了革命到底的机会,对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北伐军阀妥协了,虽然成立了国民政府,其实是军阀的暂时统一,蒋只是最大的一个军阀而已,这个体制注定了时刻的为了利益的反叛,时刻的命令不统一,时刻的党内斗争,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是如此,国民党如同一盘散沙。
其实,总其一生,蒋都不懂中国革命要解决的问题,他都从未真正统治过中国,他只是频于应付,他是一个军人,不是一个政治家;他是一个玩弄权术的军事独裁者,不是一个统治者。看完蒋传,再对比毛传,我突然感觉到,埋头干事情和嘴上唱歌一样重要,甚至在一定时候,会说的比会做事情的更能成功,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从来就不缺乏做具体事情的人,缺的往往是思想家,缺的是信仰。毛解决这个问题,而蒋频于奔命,这就是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的根本原因。
一个秀才,一个兵,秀才虽然在开始单挑兵是打不赢的,但是秀才号召一群农民把那个兵群
殴了一顿,于是他胜利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蒋介石先生生活在中国大动荡的艰难岁月,其经历和背景复杂,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我们不能简单化。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他算得上是位英雄,最起码他风云世纪,影响了后人。
1出生与背景
中国近代史中一号曾叱 风云的人物, 生于淅江奉化溪口.祖父蒋玉表盐贩出身, 日子有天, 生意愈做愈大, 到了晚年就在镇上开设玉泰盐铺, 售卖油, 盐等各样集货.其子蒋明火(即蒋介石生父)将盐铺业务推至顶峰, 在当地算是薄有势力了。蒋明火原配徐氏, 1877年生蒋介卿, 于父亲在1895年死后掌理玉泰盐铺的业务, 这是后话, 容后再谈。徐氏不久便仙游, 蒋明火遂取其副手王贤东之堂妹王采玉为填房 , 她, 就是蒋介石的生母。方才谈到蒋介卿于其父死后掌理玉泰盐铺, 话说蒋介卿为人, 生性暴躁, 仗势凌人, 他平生有三好, 一好嫖妓, 二好骂人, 三好赌博, 于当地风评不佳, 又曾多次与王氏吵架, 母子关系日渐疏远, 但饶是如此, 蒋介石于日后对其兄长仍是照顾有加。
2北伐战争时期
蒋介石追随孙中山搞国民革命,受命于危难之际,创办黄辅军校,培养出一批革命的军事人才;率部东征,北伐,打垮北洋军阀,取胜军阀混战,争取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了清朝灭亡后的混战局面,重建自辛亥革命以来几乎崩溃的中央政府,进而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①货币改革
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用纸币取代银元(硬通货),由四大银行发行的货币为“法币”,其余货币一律停止使用。国民政府借此统一了货币发行权。同时稳定汇率,法币实行“外汇本位制”,盯住美元和英镑,但以美元为主,1元法币约合0.29美元。国民党政府统一货币发行,从理论上完成了货币近代化的进程。
②改定新约运动
从1928年6月起,国民政府大力宣传要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并发起一场同列强“改订新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集中于关税自主和废除领事裁判权两项。国民政府“改定新约运动”,恢复了我国长期丧失的主权,减少了一些帝国主义在我国长期享有的特权,否认了领事裁判权的合法性,增加了国家关税的收入,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利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又很不彻底,其有关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规定,实质是一纸空文。[局限性所在]
③新生活运动
宋美龄和蒋介石结婚6年之后,首次投入的一场大规模运动,即旨在改造社会道德与国民精神的“新生活运动”。国民党于三十年代所推出的这场“精神方面的重大战争”(蒋介石语),(“心灵道德建设”“使中国随时代潮流的进展而进步”,“移风易俗、改造社会”)(宋美龄在运动的推行和宣传上扮演了“火车头”)“新生活运动”当作其政治事业来看待,试图使国人在生活习惯和精神上“脱胎换骨”,不要让西方人“看不起我们”,并藉此让国人知道蒋夫人关心大家,其出发点不能说不正确,其用意不可谓不好,但是,这场运动的背景是数千年来根深蒂固的生活习惯和
贫穷的广土众民,再加上推行的方法不得当,宋美龄领导的这场运动就像许多运动一样,很快地走进历史而成为明日黄花。
④“白色恐怖”
蒋介石杀共产党,围剿红军,大打内战,背离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打压、屠杀异己也是有罪的,但站他的角度看,也不必过多非议,毕竟战争是非常残酷的,他不以这些手段对付别人,其他人就可能会以这些手段对付他,那时侯北伐接近尾声,(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附体于国民革命发展自己,并且在行动中急于夺权发动苏维埃革命,破坏和背叛了国民革命。这样附体国民革命的结果,使得中共由1925年的不满千人,爆增至1928年的三万人。)共产党很可能夺权。
4.国共第一次合作
国共两党纲领若干原则的一致性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但二者的阶级利益(党的纲领)不同,又最终导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合作,是以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与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的一致)为共同政治基础,是以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合作是党内合作为特点的。此时的国民党已改组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为各个阶级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国民党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指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新三民主义则是在国民革命兴起之时,随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联俄、联共、互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在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具有更明确的反帝思想,民生主义中主张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民权主义则增加了节制资本等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然后再进一步创造条件,以实现党的最高纲领: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我以为,即使国共合作建立新中国,国民党最终也是共产党消灭的对象;实际上国民党在现代也有其存在的历史条件,中国近由新民主主义过度到社会主义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今年的台湾大选,国民党显示出活力,今后也会有所作为,尤其对于民主政治的进步。有作为国共双方的核心人物,毛泽东和蒋介石各有自己的治国方略,假如蒋当政,我们走的就近乎韩国的路线是;民主是需要时间的,蒋由独裁走向民主也是需要时间的>
5.抗日战争时期
①首先要说的是,没有蒋介石就建不了抗日统一阵线。蒋的地位和作用是否没有其他人可以取代,比如换了李宗仁白崇禧或者其他什么人,中国就不能抗日,即使抗日也只能失败?②为什么开始不开始抵抗?
抗日战争期间,蒋介石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之际,顺应美英等帝国主义“绥靖政策”而
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帝国主义顺利侵占东北后大举侵略中国,以至大片国土沦陷,人民惨遭屠戮┅┅我们想想:难道蒋介石不知道这样会使自己声望扫地、大失民心乃至下台吗?这其中是有战略考虑的。蒋介石学留日本时就对日本国民性有认识,当时中日国力悬虚,国际反法西斯又没形成同盟,中国难靠一己之力战胜日本。蒋介石“深知两方的实力,如即此仓卒应战,只有自取败亡。”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未战胜过世界强国日本,尤其中日甲午战争给中国留下深刻的伤痕,泱泱大国尽打不赢小小日本。1936年6月,蒋介石对英国人李滋罗斯说:“对日抗战是不能避免的。由于中国的力量尚不足击退日本的进攻,我将尽量使之拖延,(牵制日本)”。蒋介石曾表示“如果日本支持他完成革命”,则“满蒙问题也容易解决,排日运动当可绝迹”。
第三篇:蒋介石日记观后感
《历史关口 蒋介石日记 1931至1945》观后感
120516 12051177 魏屹坤
在反复斟酌后,我选择了《历史关口 蒋介石日记 1931至1945》这一部纪录片。蒋介石作为一名在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绕过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政策决断以及其它的琐琐碎碎一直是大家都很关注的。但是由于有些信息无法公开,大家也都只能依靠猜测。这次胡佛档案馆公开的蒋介石日记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蒋的绝好机会。
这部纪录片总共分为五集,总时长约为两个半小时。当然,在两个半小时内对蒋介石在1931至1945年间的政治军事以及经济活动是无法面面俱到地介绍的,所以纪录片就选取了几个特殊的历史瞬间来一窥蒋介石云谲波诡的一段人生历程。
一、不抵抗政策
日记是最私密的表达方式,蒋介石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坚持写日记,从1915-1972年没间断过,这些日记,对于中国对于蒋介石,都是历史关口。蒋介石的一生充满传奇和争议,他的日记聚敛和透析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众多事件的幕后细节、真相以及重大历史疑问。
我们首先来看看蒋介石在对待日本人的问题上犯下的致命错误。说起不抵抗政策,人们会不自觉地联想到“九一八”,张学良,日本。在1931年的9月18日晚,蒋介石在去往江西的军舰上苦苦思索如何剿共,而东北军的张学良则和夫人一同来北平中和戏院观赏梅兰芳的京剧作品。历史总是喜欢和关键人物开玩笑,这两个日后背负着无数谴责与压力的人物,却没能亲身经历那个惨痛的黑夜。“九一八”事变的具体细节就不在叙述了,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在“九一八”后,这两位关键人物的表现。“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这是蒋介石在9月20日写下的日记,可见蒋还是有收回东北的计划。但是蒋是怎么做的呢?蒋介石采取的是外交策略。但是,一个已经下定决心吃掉你领土的国家又怎么会去理会国联的谴责呢?我认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蒋介石心中根深蒂固的西方民主思想,但是现在是在东方,投票或者请大家长来管是行不通的。或许这也是蒋介石与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差异,或者说是谁对近代中国看得更透彻。还有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是“不抵抗政策”是谁先下达的?引述张学良的一段话,“后人骂我啊,国人骂我啊,我说你骂我啊,“九一八事变”不抵抗啊,我是一点不服,不认这个账。我没有错啊。可是你要骂我是封疆大吏,没把日本人的情形看明白,那我是,我承认”从张学良的这段话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张学良与蒋介石微妙的关系。但是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关于“不抵抗政策”这五个字很早就出现了。但总之,无论是谁下达的命令,一场持续了十四年的国殇开始了。
二、攘外还是安内
大家都知道蒋介石的一句名言“攘外必先安内”,我们不能说蒋这样做不对。假如在共产党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国民党这样一个地方非法武装力量,那我想共产党人一定会二话不讲立即剿灭。那在当时蒋介石也是采取了这样一种措施,更何况日本侵占中国在即,谁能保证共产党不是和日本有什么秘密协定呢?我这样说并不是为蒋介石,为国民党开脱罪名,因为历史已经冷酷地证明了当时国民党的领导人所做出的错误决定给大半个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既然我们是在说
历史,那么就应该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上去看待整个问题。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唯有深入历史人物,才能洗去小姑娘脸上的浓妆艳抹,还以素颜。
现在让我们回到历史关口,到底是剿匪为重,对日妥协;还是与日决战,放任共党?严肃的选择题摆在了蒋介石面前,蒋应该怎么做呢?当时国民政府已经与日本签订了许多的协定,步步退让,东三省沦陷,淞沪也即将失手,山海关已被攻破,共产党还在茫茫大山中曲折穿行。对蒋来说如此的“内忧外患”确是棘手。最后,蒋采取了对日拖延的手段,以免战局扩大;同时一面剿共,一面准备集结中央军精锐准备与日作战。率先展开的淞沪会战就将日本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是蒋介石的中央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中华民族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三、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大敌当前,日本对中国的华北地区的吞并之意已昭然若揭。华北地区物产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资源储备地区,倘若华北丢了,那么中国就丢了。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仍然不顾眼前的危机而坚持剿共。从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看出蒋介石心中对“统一”的看法。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消灭异己永远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的。蒋调派张学良的关东军在陕西一带围剿红军。仗打到这个地步,张学良也会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日本人正在步步紧逼,而我军却在与中国人打得热火朝天。于是,张学良与杨虎城决定发动兵谏,迫蒋抗日!在1937年的7月7日,著名的“七七事变”爆发了。蒋介石被软禁在西安并与外界隔绝了联系。先不论蒋的处境,我们来看看张学良的微妙位置。自己的手下发动兵变抓了自己,张学良作为蒋的老部下,位置自然是十分尴尬。而且张的行动不仅在国民党,在共产党甚至在日本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应。国民党内部关于如何营救蒋介石吵得不可开交,共产党则是反复思考如何处理与蒋介石的关系,而日本人也在密切注视事态的进展。一场行动引发了三方的反应,这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大概也是不多见的。随后的历史也看到,在蒋介石无奈同意联共抗日后,张学良立即被软禁。直到蒋介石去世后,才得以恢复自由。可见张学良在民族危机前所做的巨大牺牲。我们可以想到,当时张对这种行动的后果一定是非常了解,他肯定知道蒋介石是不会放过他的,但他仍然这样做了,这也许就是一名军人的担当吧。
抗战结束后,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两党面前,就是谁来领导战后的中国。重庆谈判普遍认为是在拖延时间,但是我认为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重庆谈判前后,国民党做了许多“和平”的举动,共产党显然是被迷惑了,复原了大量的部队。这正是蒋介石愿意也是朝思暮想希望看到的。共产党的军队收缩了,而蒋介石的兵力却在悄然扩大。刚刚赶走侵略者的中国又将会有新的战火燃烧在大半个土地上。不可避免的内战终将爆发。
四、帝国之间
有一句很快老的话,但是在描述帝国之间的关系却十分精当---帝国与帝国之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这一句话在中国抗战后英美苏三国对华的态度上展现得酣畅淋漓。抗战已有四年,迁都重庆后,日军的无差别轰炸昼夜不断。重庆城内满目疮痍,饿殍遍地。面对破碎的山河,蒋介石心中是痛苦的,是想与日决一死战的,但也是无奈的,因为蒋清楚地知道现在的中国军队在经过几次大而惨烈的会战后,根本无力再发动大规模地进攻行动了。用四个字来形容蒋介石现在的策略,就是“苦撑待变”。期待国际形势的变化,但另他悲哀的是,国际形势并没有按照蒋的预测发展。正如我在本段开始所说的,“有的只是永久的利益”。当时在亚洲,只有中国还在坚持抗击日本。而苏联在与日本签订了《中立条约》后,苏联撤回了所有对华援助。为什么呢,“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我们的古人真的是非常智慧,一眼就看穿了一些表面复杂的问题。与此同时,远在天边的美英两国更是撒手不管。这是,在美国寻求贷款的胡适说了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倘若美国再多卖给日本一滴石油,中国的将士就要多流一加仑的鲜血”,但这仍是无济于事。蒋介石对此异常失望。但是历史总会给人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对日,意,德宣战。这无疑给蒋介石打了一剂强心针,中、美、英三国结盟,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这也是蒋介石梦寐以求的对日作战的最好时机。他在日记中兴奋得写道“抗战政略之成就,本日达于极点”,随后世界反法西斯的进程就一泻万里地开始了。
最后的话
写到这里,我们的日记也要说完了。我选择蒋介石,因为他是一个无法绕过去的人,但也是一个我们知之甚少的国民政府的领袖。我们从小就学习蒋的诸多缺点,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应该更清楚地,洗去小姑娘脸上妆容地看看历史的真相,看看真正的蒋中正。虽然一部纪录片无法对蒋的一生,或许是一生中的几个小片段做详细的介绍,但是“管中窥豹”,我们也学到了不少新知识,对蒋介石也有了不一样的了解。
本文中引用《蒋介石日记》中的内容以加粗字体表示,再无其余参考资料。
第四篇:《蒋介石传》读后感
《蒋介石传》观后感
回顾历史,尤其是新文化运动之后,这段历史呈现出众多英雄。正如战火弥漫的三国时代,乱世出英雄,亦或者是枭雄。而在20世纪初的中国人来说,一位不可不提的人物则无可厚非的非蒋介石莫属。
对于蒋介石的印象,从小就接受着“国民党反动派头子”、“美帝国主义的走狗”的熏陶,尤其爷爷奶奶那一代人都认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但是,经过这些年来两岸的逐步开放,双方有了更多的交流,对蒋介石的认识也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作为一个时期的中国领导人,一位曾咤叱风云的人物,对于风雨飘渺的中国有着深刻的影响。
蒋介石从一介草民,自小闯荡江湖,追随孙中山搞国民革命,危难之际受命创办黄辅军校,培养出一批革命的军事人才;率部东征、北伐,打垮北洋军阀,取胜军阀混战,争取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了清朝灭亡后的混战局面,重建自辛亥革命以来几乎崩溃的中央政府,进而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政府进行了金融改革,发展经济,领导抗战直至胜利,废除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渐渐成为一个大国„„所有这些贡献是不争的事实。
30年代,蒋介石推动了旨在改造社会道德与国民精神的“新生活运动”,希望用儒家伦理思想加强民众的心灵道德建设,移风易俗,革除陋习,改造社会。因此,我们在银幕上见到的蒋介石,常常穿着长袍马褂,可见他是个比较传统的人,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虽然当年的国民党政府是十分腐败的,但蒋介石本人实际上并不贪腐。而且他的民族意识也很强烈,坚定反对台独,不愿国家分裂。所以,蒋介石并不是前几代人所描述的那么十恶不赦。不可否认,蒋介石确实是有很大缺陷的人,他精通战术和权谋,却不是一个战略家。本书作者布赖恩·克罗泽把蒋介石和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毛泽东相比较。蒋介石对宏观局势的分析和把握显得很不精到。这与战略眼光和战术运用娴熟的毛泽东相比,自然逊色多多。在战略上,他错误评估了日本侵略者的目的,认为日军没有殖民中国的企图,只是争取经济利益,于是制订了一个所谓的以空间换时间的计划,主动撤退,保存实力,并致力于“攘外必先安内”,以消灭共产党为首要任务。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他又低估了民众心中那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对外不抵抗 错误的政策使他慢慢地失去了众多民众基础,而共产党顺应中国人民的需求取代了国民党成为民族救亡运动的领导力量,争取到了众多的民众支持。虽然抗战取得胜利,但政府表现出来的日益腐败而 丧失民心,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军阀割据,使国民党完全陷入了被动,最终败退台湾,偏居一隅。
此外,蒋介石的领导方法和艺术也很有问题,埋头军事斗争和巩固政权,不懂得“深入群众”,不太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更忽略对农民这个庞大群体的关心、关怀,似乎习惯于精英政治,擅长自上而下独裁式统治,偏重于经营城市从而忽略了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村,最终共产党依靠农民壮大实力,从农村包围城市,终结了国民党的统治。
纵观全书,蒋介石一生都贡献在政治上,包括了与宋美龄的美满婚姻,最初想法也是获得更高的政治地位。显然,蒋介石在领导才能上,喜欢运用灰色手段进行统治并取得一段时期的成功。但没有正确认识和了解广大中国人民的需要以及错误的判断国际形势使得蒋介石
最终走向衰落。作者布赖恩·克罗泽在书中评价,“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袖品质,他不仅是一个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他的运气糟糕透顶,同样,他的错误也的确是不可估量的。”历史不可复制,个人的特质也无法改变,后人只能望着历史的背影感慨万千。
不过,当历史真实的面纱逐渐被世人揭开时,人们对于蒋介石的评价也将逐步改变,正如前几年对于曹操的评价因为易中天教授而大受关注。蒋介石对于中国的贡献将会使人们信服,国共合作的新时期将不可忘却蒋介石的贡献。
第五篇:蒋介石读后感
蒋介石读后感
从酒店辗转到这里来了之后,每天在学习之余偶尔的空暇之间,一直都在看《蒋介石传》,聊作为精神放松的最佳课外读物,蒋介石读后感。这些天终于看完了。
最后的结局是蒋介石病逝了,其一生的功与过究竟该怎样定论?留下天下后人评说,该书作者最后肯定了蒋的两大历史功绩:坚持抗日战争直到胜利与发展台湾经济,对于蒋氏的评论有这么几个词:坚强,刚毅,固执,以至于暴戾,狡黠,独断专行,自我中心,精力充沛,目光摄人,总是充满信心地战斗,以及奋斗中的悲壮气度。
我想少年的蒋介石就已经是特立独行,不同于凡人的了,他有着专横的性格,高昂的斗志,深沉的心智,最深刻的莫过于他对理想的追求,书中写到他对于赴日留学,以及对于国民革命的毫不松懈的追求执着得让我赞叹他的意志坚定,少年时期的他曾于镇上师从蒋谨藩,习读《大学》,《中庸》,《易经》。1904年,十七岁转入宁波箭金学堂,从此开始接受性理学,富国强兵的思想,如《曾文正公集》曾国藩的强邦御辱,定内乱,忍外侵,以及王阳明的唯心思想,这些思想对后来其在抗日战争中的军事方针有着深刻的影响。青年时期,蒋介石认识到只有学习先进的军事理论才是救国之道只后就一直坚定地历尽磨难赴日留学。在日本认识陈其美,通过其介绍认识孙中山然后积极投身地投入到国民革命的历史浪潮中来。然后为了个人目的耍尽心机随着职位的上升,权力欲望的膨胀和驱使最终走向了领导中国独裁专权的道路,进而影响了中国现代史的进程和发展,成为了历史风云人物,读后感《蒋介石读后感》。
通过蒋介石人生奋斗历程,我认识了两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一,一个人,也许在青少年时期,对于未来的构想是茫然无知的,但是随着对兴趣爱好的尝试,他的目标和理想就会逐渐地清晰坚定。所以我想一个人在他还没踏入社会之前经常为自己的前途感到茫然和担忧是很正常的,因为理想这个东西,也是需要在社会实践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而不是在校园的黄昏下石凳子上和朋友同学坐在一起聊出来的。二,每个成人的思想动向以及行为决策都会受到他青少年的阅读书籍或者其接受的教育的深刻影响。小时候虽贫穷但纯朴的教育或许对于一个农村出身的孩子来说是这辈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将促使他努力克服今后人生路上各种困难从而成就其非凡的事业。想必蒋介石小时候并不知道什么叫做革命,为什么要革命,直至他青年的时期他也未必真正懂得,但是在自己能够改变许多事情的时候他便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了,怎样做才能达到自己的意志和愿望。而蒋在风云变色,人生潮起潮落的时代更是深受曾国藩“小不忍则乱大谋”王阳明静心修身.等.治国心经的影响,乃至每日必静坐默念咒语,有着良好的作息习惯。此外,他还有一个良好到了读书特点“几十年来,我每日必有日课,每日必有记,虽在造穴颠沛之中,也没有一日间断,在阅读某一种书籍时没有中卷以前是绝不会旁骛其他书籍的。”
至于,在大陆的惨败,蒋显得气愤异常:我不是被共-产-党打败的,我是被国民党败的。其中不乏他在三大战略上的失误,物价飞涨,军费大增,失去民心,经济的崩溃因素。事已至此,不得不带着长子蒋经国在家乡奉化溪口的母亲坟上最后跪拜,悲壮转身感叹,从此再也没能回到大陆.......退居台湾后蒋介石明显吸取了在大陆失败的教训,但他时刻并没有忘记反-攻大陆,颇有“卧薪尝胆”之志。感到了国民党的日益腐-败,堕落,从此开始大力整顿,实行清明政治和三七五减租,重视农业,发展经济,改革教育,尊师重教,厉行节俭甚至每日三餐总统府的餐桌也只是两菜一汤,他的座驾一直是在大陆上的旧车,衣服也是四套旧衣。这些努力使得台湾迅速成为新兴工业地区亚洲四小龙之一,